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9年)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4bcaf3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8.png)
05
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升级的 实证分析
消费升级中的结构变化与特点
结构变化
在消费升级过程中,生存型消费占比逐渐下 降,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占比不断上升。同 时,消费升级还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品 质化等特点。
特点
消费升级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更高 ;二是消费者更加注重个性化、多样化的消 费需求;三是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和忠 诚度不断提高。这些特点要求企业在生产经 营过程中,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创新能力和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渗透率也不断提高,覆 盖了更广泛的人群,包括农村和贫困地区居民。
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产品创新
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风控模型、智能投 顾、区块链保险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
服务创新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也不断创新,如线上贷款申请、移动支付、线上理财等,满足 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数字普惠金融服务 还积极推广金融知识,提高居民金融素养和风险管理能力。
研究意义
• 理论意义:补充和完善数字普惠金融与消费升级相关领域的理论研 究。
• 实践意义: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 服务居民消费升级,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02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数字普惠金融政策环境
政策推动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数字普惠金 融发展,包括支持金融科技创新的政策、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的指导意见等,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 。
国内大循环视角下普惠金融的发展误区和政策纠偏
![国内大循环视角下普惠金融的发展误区和政策纠偏](https://img.taocdn.com/s3/m/645329e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0.png)
国内大循环视角下普惠金融的发展误区和政策纠偏◎李 政 周 科内容提要 在新发展格局下,金融能否有效支持经济发展对畅通国内大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普惠金融旨在建立持续的、为各个群体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体系,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但在我国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就“普惠金融”一词本身来说,就与原文FinancialInclusion的含义有一定差异,容易局限于对“优惠”等方面的关注而非主要致力于消除金融排斥,因此可能误导实际操作。
从普惠金融在我国实践来看,信贷业务导向和监督方式既有路径依赖的原因,也与本身概念的指向模糊有一定关联。
进而指出,普惠金融应包括更广泛的金融服务,应面向所有需要金融服务的人和群体。
如果依靠传统的机械化行政手段,无法激发金融机构的内生动力,难以取得实效,且更难持久。
应尊重市场主导和金融机构经营自主权,以真正惠及需要服务的对象、达到消除金融排斥的本源目标,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国内大循环 普惠金融 金融包容 微型金融〔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0)12-0048-08一、引言普惠金融概念起源于2005年。
联合国在推广2005小额信贷年时,提出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而建立“InclusiveFinancialSectors”,①旨在解决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方面的障碍。
世界银行认为,“InclusiveFinancialSystem”是要让所有人特别是弱势群体享有平等的金融权利、惠及所有阶层。
②联合国进一步细化愿景目标:在完善的政策、法律和监管框架的支持下,各国应建立持续的、为各个群体提供合适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体系,其特征包括可负担性、可获得性、商业可持续性以及全面性。
③我国自始就积极关注此项事业。
为便于推广小额信贷年,中国小额信贷联盟于2005年提出用“普惠金融体系”作为前述英文表述的中文翻译,中国人民银行在2006年亚洲小额信贷论坛上正式使用“普惠金融”这一概念。
G20发布《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6)》
![G20发布《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6)》](https://img.taocdn.com/s3/m/c146175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0.png)
G20发布《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6)》'中国通过金融机构借款的成年人比例仅为9.55%,低于G20国家14.87%的平均水平;在信贷市场的信息障碍方面,中国得分为50分,也低于61.84分的G20平均水平。
明显的短板正是来自于征信信息的缺失。
“平均每贷款1元,可以增加其人均收入0.2018元,人均贷款1.1万元,收入增长相当于增加一个外出务工人员给家庭带来的人均纯收入,或人均增加3.2亩耕地带来的纯收入。
”这是《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6)》最新发布的一组数据。
研究团队针对多个样本地区金融服务改善前后对比显示:通过有效增加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促进信贷服务,农户能够显著地增加收入。
显而易见,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正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
这一命题是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与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的关注焦点。
据悉,包括《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在内的3个关于普惠金融的重要文件将提交G20峰会讨论,通过后将成为全球普惠金融发展的指引性文件。
“全球范围内大多数经济体都面临着增长放缓的困境,数字普惠金融或能成为下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G20数字金融专家组专家、B20“中小企业发展”议题组成员,网信集团CEO盛佳告诉记者。
征信缺失“软肋”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日前举行的“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透露,3份提交给G20峰会讨论的文件分别是《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以下简称《高级原则》)、升级后的《G20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和《G20中小企业融资行动计划落实框架》。
其中,《高级原则》共有8项,涵盖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与风险、法律和监管框架、数字金融服务基础设施、金融消费者保护以及数字技术和金融知识普及等内容。
最引人关注的是,与以往提及的普惠金融相比,此次的讨论被打上了显眼的“数字化”标签。
早在2005年,联合国就提出了“普惠金融体系”的概念。
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最新)
![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7fa54ea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a.png)
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最新版)从去年年普惠金融填报数据来看,H省普惠金融稳步发展,银行结算账户和银行卡使用广泛普及,数字支付发展迅速,省内整体支付环境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民生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精准扶贫深入推进;金融覆盖率显著提升,农村居民金融服务可得性进一步改善;社会公众金融素养提高,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更加规范、高效,金融消费环境持续改善,信用建设稳步推进。
但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区域差异较大、城乡差异较大、部分弱势群体以及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支持不足等问题。
一、H省普惠金融重点指标分析(一)个人账户和银行卡普及率较高,使用率稳步增长。
2018年,Z机关立足H实际,进一步改善全省支付环境,同时着眼助力乡村战略实施,以普惠金融服务站为抓手,以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为契机,推动银行卡市场发展重心向农村地区下沉,持续推出适合“三农”需要的银行卡产品和服务,全省个人账户和银行卡普及率广泛普及,银行卡人均交易笔数和账户活跃度持续上升。
从持有数量上来看,截至2018年末,全省人均拥有5.38个账户、4.71张银行卡(其中信用卡0.35张),人均拥有的账户数、银行卡数和信用卡数较2017年均有小幅度增加,除信用卡外,已总体实现“人人有户、人人有卡”。
从交易笔数上来看,2018年,全省人均银行卡交易笔数106.5笔,同比增长50.34%,人均交易笔数增长明显。
从活跃比例上来看,调查显示,1活跃账户(最近6个月内有交易记录)的成年人比例(15岁以上)为87.73%,比上年高0.79个百分点,农村地区活跃账户的成年人比例为82.3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38个百分点。
(二)非现金支付快速发展,数字支付和非银行支付逐步普及。
随着现代化支付方式的变革,人们对非现金支付方式的接受度逐渐提升,支付方式从现金支付向非现金支付转变尤为明显,数字支付和非银行支付方式逐渐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非现金支付方面,2018年全省共办理非现金业务105.18亿笔,同比增长53.79%,人均非现金支付笔数109.5笔,同比增长53.04%,且从2016年以来填报数据来看,人均非现金支付笔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银行行业周报:商业银行法再修订,小微贷款还本付息可延期
![银行行业周报:商业银行法再修订,小微贷款还本付息可延期](https://img.taocdn.com/s3/m/cb71eee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f.png)
商业银行法再修订,小微贷款还本付息可延期银行行业周报►重点聚焦:10月16日,央行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主要修改内容:1)完善商业银行类别,扩大立法调整范围;2)建立分类准入和差异化监管机制,完善商业银行市场准入条件;3)完善公司治理;4)强化资本与风险管理;5)完善业务经营规则;6)规范客户权益保护;7)健全风险处置与市场退出机制;8)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总体从顶层制度设定方面,补齐监管制度法律短板,反映金融风险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强,利于规范行业稳健发展。
►行业和公司动态1)10月15日,五部委发布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
《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9年)》显示普惠小微贷款量增价降面扩。
2)10月14日,央行公布9月金融和社融数据,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9万亿元,同比多增2047亿。
3)央行拟建立支付机构行业保障基金,促进支付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4)本周民生银行董事会决议通过高迎欣、郑万春分别为董事长、行长;兴业银行获准发行3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光大银行58亿可转债转股,占转债总量19.33%。
►数据跟踪本周A股银行指数上升5.80%,同期沪深300上升2.36%,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3.44个百分点。
按中信一级行业分类,银行板块涨跌幅排名2/30,其中杭州银行(+13.05%)、平安银行(+12.65%)、宁波银行(+11.72%)涨幅居前。
公开市场操作:本周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投放1000亿元,因有2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货币净回笼1100亿元。
同时本周有2000亿元1年期MLF到期,央行于10月15日开展5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综合看本周净投放1900亿元。
SHIBOR: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走势整体持平,隔夜SHIBOR利率下行2BP至2.02%,7天SHIBOR上行2BP至2.20%。
投资建议:本周监管通过修订商业银行法,从顶层制度方面补齐监管法律短板;拟建立支付机构行业保障基金,化解和处置系统性风险;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时间再次拉长,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9月金融数据反映信贷量增结构优。
普惠金融发展评述
![普惠金融发展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70db6dddd1f34693daef3ea9.png)
普惠金融发展评述作者:龚紫雄魏新肖程烺徐奥辉郭家丽来源:《理论与创新》2019年第09期【摘要】金融是决定产出的重要内生要素,是提升区域发展水平的内生动力。
推进普惠金融在贫困地区的发展,是提升其内生发展动力和实现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
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最早由联合国正式提出,旨在减少贫困,提高居民生活收入水平,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就普惠金融的研究,特别是针对贫困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研究评测进行梳理,以期为将来的理论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普惠金融; 脱贫; 测度评价;1定义早期国外学者认为普惠金融是Financial Exclusion(金融排斥)结果。
(Leyshonand Thrift,1995;Sinclair,2001)对金融排斥(普惠金融)的定义是指那些阻止某些社会群体和个人进入正规金融体系的过程。
金融排斥是指无法以正当的形式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
(Carbo,2005;RangarajanCommittee,2008)认为排斥可能是由于准入、条件、价格、营销或自我排斥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的。
针对传统金融机构存在因准入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而导致的金融排斥,普惠金融的概念的提出则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
印度储备银行副行长Kamalesh Shailesh CChakrabarty(2012)认为普惠金融是确保主流机构参与者以公平透明的方式以可负担的成本提供适当金融产品给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过程。
而我国是在2005年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并提出普惠金融是为了更快速、更全面、更公平的实现金融增长。
李通禄、郑长德(2010)介绍了普惠金融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及对社会公平、贫困问题的影响和政府在其中的作用。
2发展现状与问题讨论在我国来看,如何发展普惠金融目前已存在诸多讨论。
杜晓山(2006)提出普惠金融在我国实施存在规模、深度、成本效益比三大方面的问题。
郭兴平(2011)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探讨了如何构建我国普惠型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体系问题。
深度分析报告:普惠金融
![深度分析报告:普惠金融](https://img.taocdn.com/s3/m/c1516b1687c24028905fc304.png)
深度分析:普惠金融一、普惠金融的定义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普惠金融定义、覆盖群体、发展目标做出了明确界定。
普惠金融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并确定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其他特殊群体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
随着我国针对于普惠金融的政策不断完善,其定义及范围也更加具体。
图1 部分国家普惠金融相关政策、机构二、普惠金融的空间与机遇(一)银行机构对普惠金融领域的挖掘程度较低银行偏好低风险、收益适中的大中型企业贷款、房贷、车贷、信用卡等业务,整体年化利率约5%-10%左右。
较高风险收益的业务由小贷、融资担保、消金、P2P、民间借贷等机构来满足,整体年化收益约20%以上。
图2 普惠金融是银行业务挖掘的“飞地”(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有较大空间我国普惠金融领域主要针对小微企业、农户及贫困人口群体。
2017年9月30日最新普惠金融考核标准中规定,普惠金融考核范围中涉及农业优惠仅包括农户经营性贷款,远小于涉农贷款包含口径。
但小微企业有较大普惠金融增长空间,2017年7月末,我国小微企业名录中收录7328万户企业,其中包括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也属于普惠金融覆盖领域)。
2017年8月末,银监会口径下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万亿元,已贷款小微企业数1430万户。
假设,小微企业符合普惠金融考核标准(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占比约70%。
新规定普惠金融领域中具体规定小微企业授信额度,而原标准中以营业收入、从业人员、资产总额等指标划分的部分小微企业可能被排除在外;小微企业平均融资需求为160万/户,一般情况下,银行优先发展规模较大,经营情况较稳定的企业,未被银行覆盖的小微企业单户融资规模小数量较大,而目前已贷款的小微企业存量平均贷款余额200万元;小微企业中存在银行融资需求的户数约占60%。
普惠金融的发展及其经济效益的分析
![普惠金融的发展及其经济效益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a7067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a.png)
经济研究79普惠金融的发展及其经济效益的分析尹佳琪,李玲清,黄华,丁懿龙玥,郑宇飞(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7)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也应运而出,普惠金融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的主心骨,其经济效益必须予以重视。
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普惠金融能促进农民消费水平、推动银行业务的转型、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效益;金融行业的发展;消费水平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形势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目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以成本低、门槛低、高效便捷等优势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企业和用户的参与以及互联网金融平台爆发似竞争给我国乃至全球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以及发展状况(一)普惠金融理论普惠金融,顾名思义从惠利两字出发将金融服务普及到各阶层,力图实现有效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到2020年,要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特别是要让重点服务对象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等四个目标。
普惠金融主要的目的是将那些被排斥在金融之外的特殊群体能够在该项目的实行下得到一些切实的利益以及拉高社会整体的经济水平。
具体来说,普惠金融是在可负担成本和商业可持续化的原则下,将金融服务重点提供给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
(二)国际普惠金融国外普惠金融主要专注于小额信贷方面(主要包括福利主义小额贷款,制度主义小额贷款两方面),其以贫困家庭中的农村妇女为主要目标客户,进行无抵押无担保人,以五人联保,相互监督为机制的贷款制度;目前格莱珉银行在孟加拉本国已经有2200家分店,贷款返还率达98%,在扶济贫困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有扩大趋势。
国外普惠金融起源相对较早,其发展比国内更加成熟。
国外普惠金融成功之处在于对象的选择很准确以及对于小额贷款的担保问题有切实的解决方案,而且在市场的挑选上,要更加重视贫困人群,他们对于贷款的需求更大一些以及更急迫一些。
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0e49ac2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5.png)
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20.01.17•【分类】问答正文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2020年1月16日,人民银行举行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周学东、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出席发布会,发布解读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并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以下为文字实录:周学东: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人民银行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请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女士发布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和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
参加发布会的还有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先生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先生,我们将共同回答大家的提问。
首先请阮司长发布数据。
阮健弘: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2019年,人民银行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全社会流动性规模合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总体看,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下面我通报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的基本情况,这些数据已经在人民银行网站同步发布。
社会融资规模的情况。
总体看,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初步统计,2019年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5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
2019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58万亿元,比上年多增3.08万亿元。
12月份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719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为更全面地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2019年12月起,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与原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一并成为“政府债券”指标。
普惠金融背景下信贷风险防控分析
![普惠金融背景下信贷风险防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0667f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d.png)
Financial View | 金融视线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26普惠金融背景下信贷风险防控分析吴 鹤黑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黑河分公司 黑龙江黑河 164300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式,“普惠金融”指的是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模式,这种模式的重点服务对象主要是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及企业主、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客户群体象。
近几年在相关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迅速,为一些特定目标群体提供了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已得以扭转,这种金融形式也深受这一目标群体的欢迎。
根据中新网的统计数据,2019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5%,有贷款余额户数2100多万户,较年初增加380万户,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2018年平均水平下降0.64%。
普惠金融形式充分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潜在危机,由于这种特定的目标客户群体普遍存在经营不规范、不稳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不强等特色,普惠金融的金融业务在推广过程中会遭遇到相应的信贷风险,这就需要开展普惠金融的金融机构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风险防范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推进普惠金融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普惠金融常见的信贷风险种类分析(一)客户信用等级风险普惠金融的目标客户,基本上是资金实力不足、对流动资金具有强烈渴望的用户,加之这种用户群体普遍缺乏合格、合法的抵押品,不得已采用风险等级较高的信用贷款模式,这就增加了这类客户群体的信用风险等级。
同时这类客户群体的通常做法就是把企业资产与家庭资产混在一起,实施家族式管理,很少及时披露财务信息;农村地区的一些客户群体、以及低收入群体,金融机构很难采集到真实的收入信息,他们本身的信用意识也较为淡薄,这些情况也增加了信用风险的发生机率。
(二)市场经营风险普惠金融的目标群体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定的经营利润,实现发展壮大的目的,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在经济转型发展、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环境中,这些目标客户都面临着一定的经营压力,加之原材料与人力成本不断攀升,他们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随时都面临着关门倒闭的危险,这种市场经营压力也增加了这些客户群体的信用风险。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资本市场改革确定5个着力点,助力深圳综合试点落地见效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资本市场改革确定5个着力点,助力深圳综合试点落地见效](https://img.taocdn.com/s3/m/3269e91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3.png)
一周数据回顾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市场数据本周市场股基日均成交额8,761亿元,环比上周增加14.22%;日均换手率2.70%。
图表3. 本周日均股基成交额图表4. 本周日均换手率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图表5. 两融余额及环比增速图表6. 股票质押参考市值及环比增速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图表7. 股票承销金额及环比图表8. 债券承销金额及环比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图表9. IPO过会情况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图表10.上市券商估值表20192020E 2021E 2022E 20192020E 2021E 2022E 600030.SH 中信证券31.083,665 2.33 2.33 2.17 2.0230.7725.4422.2219.95买入601688.SH 华泰证券21.371,765 1.58 1.51 1.43 1.3520.5519.0816.6714.75买入600837.SH 海通证券14.791,629 1.35 1.27 1.20 1.1217.8215.0313.1211.50增持601211.SH 国泰君安18.671,529 1.37 1.32 1.26 1.2020.7416.7114.6613.03增持000776.SZ 广发证券16.331,121 1.36 1.30 1.24 1.1816.4914.5612.8211.51增持600999.SH 招商证券22.341,771 2.14 2.02 1.90 1.7823.0318.1616.0214.22增持601066.SH 中信建投49.943,3078.19 6.32 5.59 5.1174.5449.6043.2637.16未有评级000166.SZ 申万宏源 5.451,273 1.64 1.56 1.47 1.4022.7120.2417.7916.56增持601881.SH 中国银河13.03984 1.86 1.79 1.62 1.4825.0620.3218.4915.89未有评级002736.SZ 国信证券14.181,363 2.27 1.87 1.73 1.6025.3221.0217.3715.34未有评级300059.SZ 东方财富25.982,2388.22 6.99 6.01 5.1293.5957.1944.4435.43买入300033.SZ 同花顺160.4686321.6217.7714.5812.0496.0870.5655.6546.16增持601788.SH 光大证券22.68932 2.20 2.10 2.00 1.91184.0930.9526.4023.11未有评级601901.SH 方正证券8.52701 1.82 1.76 1.69 1.6071.0050.4740.9233.76未有评级600958.SH 东方证券11.53735 1.49 1.45 1.40 1.3432.9424.3618.8716.42中性601377.SH 兴业证券8.61577 1.67 1.63 1.58 1.5333.1230.0026.2722.20中性000728.SZ 国元证券10.52354 1.43 1.38 1.34 1.3138.9630.5726.7524.44未有评级601555.SH 东吴证券10.59411 1.52 1.47 1.41 1.4630.2627.0123.1721.42未有评级600369.SH 西南证券 5.44361 1.57 1.49 1.49 1.4130.2218.3215.2613.27未有评级600109.SH 国金证券15.77477 2.30 2.14 2.00 1.8536.7624.6721.3718.14未有评级000783.SZ 长江证券8.22455 1.68 1.57 1.51 1.4527.4023.7620.0817.11中性000686.SZ 东北证券10.22239 1.53 1.44 1.44 1.3523.7714.4012.0010.44未有评级601198.SH 东兴证券13.28366 1.80 1.70 1.70 1.6029.9818.1715.1413.17未有评级000750.SZ 国海证券 5.79315 1.74 1.68 1.61 1.5448.2541.9937.3533.82未有评级601099.SH 太平洋 4.19286 2.76 2.64 2.64 2.5261.6237.3431.1227.06未有评级002673.SZ 西部证券9.96349 1.98 1.91 1.91 1.8457.1834.6528.8825.11未有评级002500.SZ 山西证券8.13292 1.82 1.75 1.75 1.6745.1727.3722.8119.84未有评级002797.SZ 第一创业11.22472 4.35 2.81 2.62 2.4676.8554.3643.2736.65未有评级601375.SH 中原证券 5.55207 2.22 2.47 2.47 2.47277.50303.28212.64198.21未有评级600909.SH 华安证券8.53309 2.33 2.48 2.36 2.2327.5223.9321.7519.54未有评级601878.SH 浙商证券16.49596 3.82 3.44 2.98 2.5956.8643.2435.4330.28未有评级601108.SH 财通证券14.24511 2.45 2.33 2.25 2.2027.3823.9822.7419.78未有评级002926.SZ 华西证券12.22321 1.63 1.52 1.42 1.3122.2220.6817.8515.50未有评级601990.SH 南京证券13.59448 4.04 3.80 3.80 3.5461.7737.4431.2027.13未有评级601162.SH 天风证券 6.54436 2.79 2.73 2.73 2.65110.8567.1855.9848.68未有评级002939.SZ 长城证券13.43417 2.46 2.29 2.11 1.9441.9732.1826.7924.05未有评级002945.SZ 华林证券15.174107.677.09 6.51 5.9794.8179.5572.6265.84未有评级601236.SH 红塔证券18.81683 5.11 4.80 4.80 4.4778.3847.5039.5834.42未有评级601696.SH 中银证券27.99778 5.50 5.17 5.17 4.8387.4753.0144.1838.41未有评级600918.SH 中泰证券15.321,068 3.44 3.08 2.81 2.5851.0736.9732.1327.02未有评级601456.SH国联证券17.29349 4.08 3.84 3.84 3.5864.0438.8132.3428.12未有评级大券商18,407 1.77 1.66 1.56 1.4622.5018.9516.5814.75行业32,260 2.10 1.97 1.89 1.7850.1936.6929.7926.42代码券商股价(元)总市值(亿元)评级PBPE注:股价截止日2020年10月16日,未有评级公司盈利预测来自万得一致预期行业动态【央行: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
![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52b5e1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0.png)
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 (6)2.1 数字普惠金融的定义与特点 (8)2.2 全球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概况 (9)2.3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10)三、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现状与趋势 (12)3.1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内涵与衡量指标 (13)3.2 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现状分析 (14)3.3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预测 (15)四、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 (16)4.1 数字普惠金融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17)4.2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居民消费意愿 (19)4.3 数字普惠金融优化居民消费结构 (20)4.4 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居民消费升级的政策建议 (22)五、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23)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24)5.2 实证结果分析 (25)5.3 稳健性检验 (26)5.4 影响因素讨论 (27)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28)6.1 研究结论 (29)6.2 政策建议 (30)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31)一、内容简述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数字普惠金融逐渐成为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
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使得更多居民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便利。
这种金融服务的普及和推广,不仅促进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还推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消费选择,通过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普及,居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购物、娱乐、旅游等消费活动,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数字普惠金融还通过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消费信贷、理财、保险等,帮助居民更好地规划个人财务,实现资产的增值和消费的优化。
数字普惠金融的普及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通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数字普惠金融使得更多的居民能够获得信贷资金,从而扩大了消费规模。
国际主要普惠金融指标体系解析
![国际主要普惠金融指标体系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0395f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3.png)
国际主要普惠金融指标体系解析国际主要普惠金融指标体系解析金融时报2016-08-09 10:53:53分类:理论研究孙天琦•大中小•我要评论在2016年7月23日至24日于成都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与会各国部长和行长一致同意签署由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GPFI)起草的升级版《G20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GPFI汇报时,也建议G20各国带个好头,给维护普惠金融基础数据库的国际组织提供高质量的国别数据。
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具有监测、度量、评估等功能,可靠的普惠金融数据是保证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制定政策和监测进展至关重要,是实现普惠金融宏伟目标的起点。
2015年12月31日,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我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目前,国际层面已有多个国际组织研究设计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正式投入应用,我国银行账户保有率、储蓄、金融机构数、金融机构分支机构数和ATM数等相关指标世界排名靠前,且近年来增长较快,这也表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得到了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充分肯定。
但也有一些指标排名靠后,还需努力改进。
国际主要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建设情况(一)GPFI的G20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GPFI)是由G20国家、部分非G20国家以及相关国际机构组成的国际组织,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发展普惠金融。
G20领导人在2011年戛纳峰会上一致同意接受GPFI的建议,支持在国际和各国国内普惠金融数据方面的努力,并根据GPFI的工作成果,在2012年洛斯卡沃斯峰会上通过了《G20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公布后,在督促政府主动作为,推进全球各类普惠金融数据库的快速发展方面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2013年俄罗斯担任G20主席国期间,结合其重点关注的金融素养与消费者教育议题,GPFI增加了涉及金融素养和金融服务质量的指标,制定出了更为全面的普惠金融指标。
金融业经营数据分析报告(3篇)
![金融业经营数据分析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ca0ad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a.png)
第1篇一、摘要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本报告通过对某金融企业2019年至2023年的经营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经营状况、市场表现、风险控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将结合行业趋势、内部数据及外部环境,对金融企业的经营策略提出建议。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某金融企业内部管理系统、财务报表、行业报告以及公开市场数据。
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对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统计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经营状况分析1. 营业收入与利润(1)营业收入从2019年至2023年,该金融企业的营业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9年营业收入为XX亿元,到2023年达到XX亿元,增长了XX%。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金融市场环境稳定,利率水平适中,有利于金融产品销售。
- 公司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增加产品种类,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 公司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知名度,吸引更多客户。
(2)利润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该金融企业的利润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2019年净利润为XX亿元,到2023年达到XX亿元,增长了XX%。
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 营业收入增长。
- 成本控制有效,费用率逐年下降。
- 风险控制能力增强,不良贷款率降低。
2. 业务结构分析(1)资产配置从资产配置角度来看,该金融企业资产主要集中在信贷业务、投资业务和中间业务。
其中,信贷业务占比最高,达到XX%,其次是投资业务和中间业务。
(2)产品结构在产品结构方面,该金融企业主要提供以下产品:- 银行存款:满足客户基本的存款需求。
- 银行贷款: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
- 投资理财:为客户提供收益较高的投资产品。
- 信用卡: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支付和信用服务。
3. 客户分析(1)客户规模从客户规模来看,该金融企业客户数量逐年增加。
2019年客户数量为XX万户,到2023年达到XX万户,增长了XX%。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增加客户覆盖面。
财政部关于修订发布《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19〕96号
![财政部关于修订发布《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19〕96号](https://img.taocdn.com/s3/m/8d77df3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6.png)
财政部关于修订发布《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19〕96号财政部关于修订发布《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19〕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财政部各地监管局:为贯彻落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发〔2015〕74号),优化完善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方式,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切实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结合近年来工作实践,我们对2015年公布的《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稿)财政部2019年9月28日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发〔2015〕74号),加快建立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加强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71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用于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包括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
第三条专项资金遵循惠民生、保基本、有重点、可持续的原则,综合运用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费用补贴等方式,引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金融机构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弥补市场失灵,保障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的基础金融服务可得性和适用性,着力提升和改善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第四条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实施期限至2022年,到期前财政部评估确定是否继续实施和延续期限。
2019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2019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e67ec2bceb19e8b8f6ba70.png)
2019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人民银行统计,201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3.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全年增加16.81万亿元,同比多增6439亿元。
贷款投向呈现以下特点。
一、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速回升2019年末,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98.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全年增加9.36万亿元,同比多增1.35万亿元。
分期限看,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38.43万亿元,同比增长9.0%,比上年末高2.3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28万亿元,同比多增1.0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57.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比三季度末高0.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87万亿元,同比多增3897亿元。
从用途看,固定资产贷款余额42.64万亿元,同比增长11.3%,比上年末高0.5个百分点;经营性贷款余额40.15万亿元,同比增长6.2%,比上年末高1.8个百分点。
二、工业与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修复2019年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9.18万亿元,同比增长6.8%,比三季度末高1.4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912亿元,同比少增39亿元。
其中,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8.06万亿元,同比增长5.8%,比三季度末高1.3个百分点;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4.6%,比三季度末高2.6个百分点。
2019年末,本外币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9.40万亿元,同比增长13.0%,比三季度末高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4.45万亿元,同比多增3296亿元。
其中,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1%。
三、普惠小微贷款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1.59万亿元,同比增长23.1%,比上年末高7.9个百分点,全年增加2.09万亿元,同比多增8525亿元。
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8年)
![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8年)](https://img.taocdn.com/s3/m/2c1668018e9951e79b8927d9.png)
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为贯彻落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G20普惠金融成果文件要求,2016年底人民银行建立了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及填报制度。
《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现包含使用情况、可得性、质量3个维度共21类51项指标,其中8个指标1通过问卷调查采集2。
从2018年填报结果看,各地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为普惠金融发展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我国普惠金融继续稳步发展。
一是金融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基础金融服务可得性较高,特别是偏远地区居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成效明显,数字技术与金融融合速度加快,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升,服务普惠金融目标群体的能力显著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不断完善。
三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状况得到改善,企业银行账户服务流程极大优化;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进一步缓解,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增长迅速。
四是信用体系建设、金融消费纠纷非诉解决机制建设、金1这8个指标为:拥有活跃账户的成年人比例,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的成年人比例,成年人个人未偿还贷款笔数,在银行有贷款的成年人比例,在银行以外的机构、平台获得过借款的成年人比例,金融知识,金融行为。
2问卷调查采集时间为2019年3月至5月。
融知识普及教育等继续稳步推进。
五是金融对民生领域、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一、使用情况维度(一)账户和银行卡使用情况银行结算账户和银行卡广泛普及,全国及农村地区人均持有量持续稳步增长。
截至2018年末,全国人均拥有7.22个银行账户,同比增长9.39%;人均持有5.44张银行卡,同比增长13.08%(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49张)。
东部地区人均账户和持卡量最高,中西部略低。
截至2018年末,农村地区累计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43.05亿户,同比增长8.55%,人均4.44户。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异质性与门限效应再检验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异质性与门限效应再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38f4567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5.png)
式,吸引数字金融业务优先在该地区普及。因此,在这 一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作用有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结合, 限,数字化程度阻碍了其作用发挥。发展中后期,农村
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将原本需要在 基础设施随经济发展逐渐完善,网络覆盖率大幅提
线下开展的业务转移到线上,这样不需要在偏远农村 高、网络费用下降大幅增加了农村地区网民数量,数
别不同用户群体,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产品, 假说 3:数字普惠金融下数字化程度对城乡收入差
满足客户多样性需求。同时有效降低了传统普惠金融 所存在的门槛,如服务费用门槛、信用评级门槛和资 产保障门槛等,提高了居民特别是基础设施相对落
距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 + , - ' ( . /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资本的趋利性使金融 异质性影响,分别会产生缩小和扩大效应,且缩小效应
[1]
资源逐渐向城镇地区集中,导致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 更加明显 。肖端、杨琰军等选取 26个省(北京、上海、
失或不足。这样的状况,不利于农村居民获得感与幸 天津、重庆和西藏除外)1769个县(市)作为样本,通过
等原则,构建了我国数字金融发展指数,借助该指数, 数(dfii),模型(3)—(5)中解释变量依次为覆盖广度
6 it
rgdp+ 7 it it
(5)
theilit= !
+
"
dfii1(dile≤
it
it
)+ dfii1(dile>
2 it
it
)+
# + it it
(6)
在模型(2)—(6)中,i为省份,t为时间,被解释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
人民银行联合有关部门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金融机构主动作为,社会各方面积极配合,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不断取得明显成效。
为监测评估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人民银行按照普惠金融指标体系1及相关填报制度,组织开展了2019年普惠金融指标填报与分析。
一、2019年普惠金融发展总体情况2019年,人民银行持续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发挥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强化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引导,深入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持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督促和指导金融系统加大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和农村、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深入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疏通利率传导机制,促进贷款实际利率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降;推动出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鼓励开展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探索;持续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1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共包含使用情况、可得性、质量等三大维度共21类51项指标,从供需两侧反映普惠金融发展情况,其中8个指标(拥有活跃账户的成年人比例,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的成年人比例,成年人个人未偿还贷款笔数,在银行有贷款的成年人比例,在银行以外的机构、平台获得过借款的成年人比例,金融知识,金融行为)通过问卷调查采集。
本次问卷调查采集时间为2020年4月至6月。
建设,开展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建设;批设苏州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创新探索小微企业征信服务;强化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和金融教育,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长远和根本利益;经国务院批准,在浙江省宁波市、福建省宁德市和龙岩市设立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为我国发展普惠金融探索新经验。
总体而言,2019年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主要指标呈现如下特点:一是金融服务使用程度稳步加深。
银行结算账户和银行卡人均拥有量较快增长,活跃使用账户拥有率有所上升;电子支付普及率继续提升,超八成成年人使用电子支付,移动支付业务量快速增加,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较快增长,呈现笔数多、笔均金额小的特点;购买投资理财产品成年人比例小幅增加,近一半的成年人购买过投资理财产品,城乡差距仍较为明显,投资理财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普惠小微贷款增长迅速,总体呈现“量增、面扩、价降”态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贷款覆盖面稳步扩大。
二是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改善。
银行网点乡镇覆盖率、助农取款服务点村级行政区覆盖率继续提升,边远地区金融服务可得性不断改善,数字渠道在增强可得性方面愈加重要,人均银行网点数、ATM机具、POS机具数有所下降。
三是金融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制度和机制建设不断深化,金融消费者长远和根本利益得到更多关注,国民金融素养稳步提升;农户信用贷款比例有所增加;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的自然人数和企业数稳步增长,以多维度数据集成、共享为特征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普惠金融重点指标分析(一)使用情况维度1.账户和银行卡使用情况银行结算账户和银行卡人均拥有量较快增长。
截至2019年末,全国人均拥有8.06个银行账户,同比增长11.63%;人均持有6.01张银行卡,同比增长10.48%(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3张)。
农村地区累计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45.18亿户,同比增长4.96%,占全国累计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总量的40.04%。
农村地区银行卡发卡量35.43亿张,同比增长10.44%,其中借记卡32.98亿张,同比增长10.26%;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2.45亿张,同比增长12.85%。
人民银行督促商业银行严格落实账户管理主体责任,强化账户风险管理,开展存量账户风险排查,对睡眠户和不合规账户进行排查清理,持续提升存量账户质量。
全国累计开立小微企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2数量占企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3总数约六成,企业开户服务持续优化。
截至2019年末,全国累计开立小微企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3803.69万户,占企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总量的60.26%。
人2统计口径为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法人、非法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立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数量。
3统计口径为企业法人、非法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立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数量。
民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和2018年国务院第35次常务会议要求,于2019年7月22日分六批次完成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
同时,压实商业银行账户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企业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企业账户风险管理效能;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建立企业信息共享机制,建成运行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为商业银行核查企业注册登记、预留手机号码、纳税状态等提供权威渠道。
结合取消许可工作,人民银行指导商业银行通过重塑开户流程、设立小微企业绿色通道、使用移动设备提供上门开户服务等,有效减少柜面等待和办理时间,基本实现企业开户“最多跑一次”,企业开户时间压缩至1-2天,开户资料齐全、无异常或可疑情形的企业通常在当天即可完成开户并办理资金收付,开户效率和资金周转效率有所提升,服务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截至2019年末,自取消许可之日起,商业银行共为企业新开立基本存款账户533.55万户、临时存款账户1.66万户,相关工作总体平稳有序。
银行卡人均交易笔数增长迅速。
2019年,全国人均银行卡交易笔数229.98笔,同比增长52.56%,增速比上年高12.32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指导中国银联开发“乡村振兴卡”,聚焦金融服务“三农”的支付结算、融资增信、增值服务等环节,“乡村振兴卡”除具有取款、消费、转账等基本支付功能外,还附加助农贷款、补贴发放、农产品生产销售、生活场景等特色服务,较好满足了乡村振兴的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
活跃使用账户4拥有率有所上升。
调查显示,全国有89.90%的成年人拥有活跃使用账户,比上年同期高1.26个百分点,农村地区拥有活跃使用账户的成年人比例为83.37%,比上年同期高1.12个百分点。
2.电子支付使用情况电子支付5使用普及率持续提升,城乡差距有所缩小。
调查显示,全国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为85.37%,比上年高2.98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为76.21%,比上年高4.06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持续推动移动支付在便民领域广泛运用,各地继续创新移动支付服务方式和手段。
浙江省委、省政府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加快建设引领全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移动支付之省为总目标,全面启动移动支付之省建设,聚力移动支付产业发展。
黑龙江省推广“无感加气”服务,车辆完成加气后,工作人员通过手持气瓶监测设备上传车牌号和加气金额,即可将加气金额从驾驶员绑定的借记卡账户中自动扣除。
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积极促进雄安新区支付服务创新提档升级,白洋淀、容城购物广场等景点地标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移动支付场景应用,容城、雄4活跃使用账户指最近6个月内有交易记录的账户,包含银行结算账户和在非银行支付机构开立的支付账户。
5电子支付指客户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POS、ATM及其他电子渠道发起的账务变动类业务。
县公交车开通了扫码支付功能,河北省首家云闪付无人超市在雄安新区开业。
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推动构建“移动支付示范县+金融服务特色小镇+掌上银行村”的支付服务体系,指导农业银行开发手机银行藏语操作指南和余额查询板块,解决农牧民操作使用障碍。
四川省结合全省涉农人口多、地域分布广且各地发展差异大等实际情况,设计“十一种模式”推动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应用,如针对农村居住特点,设计“县域商圈”等模式,针对农业生产特点,设计“季节性农产品收购”等模式。
移动支付业务继续快速增长,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呈现笔数多、笔均金额小的特点。
2019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3310.19亿笔,金额3779.4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25%和0.29%。
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781.85亿笔,金额2134.8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14%和0.4%;移动支付业务1014.31亿笔,金额347.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57%和25.13%。
非银行支付机构发生网络支付业务7199.98亿笔,金额249.8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69%和20.10%。
截至2019年末,农村地区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开通数累计8.16亿户和7.12亿户,同比分别增长21.87%和16.37%。
2019年,农村地区发生移动支付100.58亿笔,网上支付126.60亿笔,同比分别增长7.15%、24.02%。
3.个人投资理财情况购买过投资理财产品6的成年人比例小幅增加,城乡差距仍较为明显。
调查显示,全国平均有48.76%的成年人购买过投资理财产品,比上年同期高0.95个百分点;农村地区该比例为36.78%,比上年同期高0.67个百分点。
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购买过投资理财产品的成年人比例相对较高。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积极开展国债宣传进农村、进校园等活动,试点开展储蓄国债(凭证式)异地通兑业务,并在襄阳市中心支库试点建立“乡镇国库惠民服务示范站”,推动打通国库服务农村的“最后一公里”,引导农村居民了解和投资国债。
4.个人信贷使用情况获得过借款的成年人比例略有增加。
调查显示,全国成年人人均未偿还贷款笔数为0.56笔,其中农村地区成年人未偿还贷款笔数为0.46笔,均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国成年人在银行获得过贷款的比例为40.74%,比上年同期高0.86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为36.06%,比上年同期高1.44个百分点;在银行以外的机构、平台获得过借款的成年人比例为24.16%,比上年同期高1.31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为22.68%,比上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
个人消费贷款继续较快增长。
截至2019年末,全国人均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3.14万元,同比增长15.96%。
6投资理财产品包括银行理财(不包括银行存款)、国债、基金、股票,以及通过支付宝、微信(财付通)等平台购买的投资理财产品等。
5.普惠小微贷款7使用情况普惠小微贷款增长迅速,支持小微经营主体的覆盖面持续扩大,贷款利率持续下降。
截至2019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1.59万亿元,同比增长23.1%,比上年末高7.9个百分点,全年增加2.09万亿元,同比多增8525亿元。
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2704万户,同比增长26.4%,全年增加565万户。
人民银行强化信贷政策引导,督促商业银行完善内部激励考核机制,落实尽职免责要求,加大信贷管理制度和产品创新,强化金融科技手段运用,不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