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之爱引导学生——结合《爱的智慧与教育》与案例谈体会
感悟《爱的教育》中的教育之道与智慧
![感悟《爱的教育》中的教育之道与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ae2158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11.png)
感悟《爱的教育》中的教育之道与智慧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而《爱的教育》这本书则从爱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方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一些关于教育之道与智慧的重要观点。
爱是教育的根基在《爱的教育》中,作者强调了爱是教育的根基。
爱不仅是对孩子们的关怀和呵护,更包括了对他们个性和独特性的尊重。
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出作用。
爱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全,鼓励他们勇敢探索、尝试,培养他们的自信和勇气。
倾听与理解另一个重要的教育之道就是倾听与理解。
孩子们需要被倾听,他们的声音和情感需要被重视。
而要真正倾听他们,就需要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独特性。
只有理解孩子们,才能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茁壮成长。
尊重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拥有不同的天赋、兴趣和特长。
教育的智慧在于尊重这种个体差异,不应将所有孩子一概而论,而是要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教育计划。
只有了解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
启发和引导在教育中,启发和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教育者应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由探索、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从中体会到知识的乐趣。
结语总的来说,教育之道与智慧在于爱的根基、倾听与理解、尊重个体差异以及启发和引导。
只有在这些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发挥出教育的力量,激发孩子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愿我们都能从《爱的教育》中汲取智慧,将爱融入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引领孩子们茁壮成长。
爱与智慧的交融——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
![爱与智慧的交融——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412d92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7.png)
爱与智慧的交融——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总结。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始终坚持以爱为底色,以智慧为支撑,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班主任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爱的力量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在我看来,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始终相信“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因此我尽可能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同时,我也注重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等,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二、智慧的引领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关爱者,更是智慧的引领者。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反思总结,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例如,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表现等,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三、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方式等。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们要引导他们保持谦虚、追求卓越;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我们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和发展空间。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让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14f622bf18583d0496459b7.png)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读了这些文字,让我打开了一个心结。
原来为师与做人一样,要做有良心的人,就要为真心的师;要做善良的人,就要为温暖的师;要做真实的人,就要为诚挚的师;要做公正的人,就要为公道的师;要做勤劳的人,就要为严谨的师;要做乐观的人,就要为智慧的师!为人也好,为师也罢,带给自己和周遭一片明媚和纯净的光芒!要为学生打开一扇扇通往幸福的光明之窗!将本书的书名与章节串联起来,刚好也就是我对此书的全部解读——我想,找到教育的方向,才会明了教育的意义。
运用教育的智慧,才能获得教师的解放。
这就是《爱与智慧的教育》!《爱与智慧的教育》为我搭建了一个指明灯,书中优美的文字道出了教师平凡工作的特殊内涵,作者细腻的笔触绘出了教师光辉职业的灿烂前程,那轻灵的词句深刻镌刻出了朴实教者的人性光华。
让我在现实的工作与理论的平台间一下子找寻到了平衡的连接点。
化解了我曾有的困惑,增添了我奋进的激情,涤荡了我繁杂的思绪,纯净了我的固有的坦荡。
读完此书,让我一直来在心底里燃烧的信念之火更加灼烈——做一名具有自己教学风格和特色的学习型、研究型、开拓型的专家教师;做一名让学生爱的朋友型教师;做一名让同行喜欢的合作型教师。
“为师,意味着我们此生将用灵魂牵着爱,思绪纤细至无形。
静夜里,当他人都已安详而坦然的沉沉睡去;我们的案头依然烛光摇动。
为了那些纯净的心灵,我们一次次攀岩在不同的教育“革命”中,在品尝了干涩的甜后,对逝去的青春的怀念可以用无悔来祭典。
这也许就是所谓教师的幸福吧!我们的韶华将悄悄走过,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师爱在左,执著在右,在教育道路的两旁,我们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使一路上穿枝拂叶的人,即使走过荆棘,有泪可落,却都是幸福!”。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96eff6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8.png)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引言概述:《爱与智慧的教育》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它探讨了教育中的爱与智慧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意识到爱和智慧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相互依存,共同塑造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正文内容:1. 爱的教育1.1 爱是教育的基石爱是教育的基石,它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态度和人际关系的关键。
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
同时,爱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它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2 爱的表达方式爱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关怀、支持和理解来体现。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倾听他们的声音,并提供积极的反馈。
此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
1.3 爱的影响力爱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通过爱的教育,学生将培养出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他们会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爱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 智慧的教育2.1 培养综合素质智慧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智慧,他们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2.2 智慧的引导智慧的教育需要教育者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育者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
2.3 智慧的价值智慧的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智慧的教育,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竞争力的人才。
总结:综上所述,《爱与智慧的教育》这本书深刻地阐述了爱和智慧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爱是教育的基石,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智慧的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爱与智慧心理教育心得体会
![爱与智慧心理教育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8975f6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0.png)
爱与智慧心理教育心得体会在参加《爱与智慧心理教育》课程后,我深切体会到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首先,爱是心理教育的基石。
课程中强调了建立关爱、尊重和包容的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只有在爱的氛围中,人们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潜力,培养出积极的心理素质。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以爱为出发点,用关怀和温暖来滋养他人的心灵。
其次,智慧是实施心理教育的重要手段。
通过课程,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智慧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通过培养自我认知能力,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学会有效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同时,智慧也需要我们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在实施心理教育时,我们要遵循智慧的原则,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成长。
另外,我还深受课程中提到的“情商”的启发。
情商是指情绪智力的能力,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程通过讲解情绪管理、冲突解决和沟通技巧等方面,帮助我们提高情商。
我发现,只有通过培养情商,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建立积极的情感联系,增强自己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最后,我认识到心理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中进行,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要在平凡的日常中,注重培养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素质,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无论是在家庭、工作还是社交场合中,我们都应该学会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用爱心和智慧去呵护他们的内心世界,并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
总的说来,参加《爱与智慧心理教育》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我意识到心理教育是塑造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手段。
通过借助爱与智慧,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情感关系,使人们在更加宽广包容的环境中共同成长。
用智慧之爱引导学生——结合《爱的智慧与教育》与案例谈体会
![用智慧之爱引导学生——结合《爱的智慧与教育》与案例谈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ccc6e3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0.png)
用智慧之爱引导学生——结合《爱的智慧与教育》与案例谈体会第一篇:用智慧之爱引导学生——结合《爱的智慧与教育》与案例谈体会学校名称读《爱与智慧的教育》,联系下列教育案例谈读书体会:姓名:学科语文:评价等级:案例:某校有一个小学四年级女生,因饮食不当,特别爱吃甜食零食,10岁左右,体重达50kg,她参加各项活动动作迟缓,上课经常迟到,课间又爱打架,经常被老师批评。
班上同学反感她,给她取绰号“小航母”。
这年夏季的某一天,上午第三节上思品课,上课铃响过3分钟,她气喘吁吁地拿着一个冰棍跑到教室门口喊“报告”要求进教室,此时全班同学的目光聚焦她身上,正在上课的教师采取了一个同学们都感意外的方式对她进行了教育,她走到座位上哭了。
从此她前后判若两人,不断改错进步,长大后她成了一位舞蹈表演家。
1、请你根据《案例》,假设其他教师对她可能采取哪些教育方式?答:其他教师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1)不问缘由,把她手上的冰棍扔出去,当面进行严肃批评责令写出检讨;(2)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嘲笑该学生这么胖还吃这么多,不让她进教室上课,在教室外罚站;(3)认为学生是“惯犯”,批评该学生没有时间观念、不该迟到,并把迟到的事报告家长;(4)老师问明缘由,没有批评学生,让该学生先把冰棍吃完再进教室。
2、请你猜想,这位教师采取了什么教育方式,让她感动的哭了?答:这位教师可能采取了这样的做法:老师先问明缘由,温和地叫该学生先在教室外把冰棍吃完再进教室上课,并对班里的学说:“现在天气很热,吃根冰棍解暑是件大快人心的事,这位女同学不是有意捣乱,还没吃完东西就赶着来学习,况且这么热的天气,冰棍一会就会化了,要是叫她把冰棍扔了,就有点可惜了,如果不扔,会把课本弄湿,这样我们大家都会因为这个冰棍受到影响,不如让她吃了放心,我相信她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的。
况且我们都知道,这位同学特别喜欢吃甜食,她能为了学习,还没吃完东西就跑着来上学,这种精神非常好,希望你在各方面都像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6c350a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5.png)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引言概述:《爱与智慧的教育》是一本探讨教育与人性关系的重要著作,它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强调了爱与智慧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目标、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环境、教育的评价和教育的未来。
一、教育的目标:1.1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爱与智慧的教育》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包括培养学生的智力、情感、道德、审美等方面的发展。
1.2 培养独立思量能力:该书强调,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量能力,让他们具备批评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主动思量问题、解决问题。
1.3 培养社会责任感:《爱与智慧的教育》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备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二、教育的方法:2.1 基于爱的教育:该书强调,教育应该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用爱心对待学生,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爱与智慧的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3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该书提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合作学习、实践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三、教育的环境:3.1 积极的学习氛围:《爱与智慧的教育》认为,教育的环境应该是积极的学习氛围,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营造一个鼓励学习、尊重个体差异的环境。
3.2 良好的师生关系:该书提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引导者,与学生建立互信和尊重的关系。
3.3 丰富的教育资源:《爱与智慧的教育》主张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艺术设施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育的评价:4.1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该书认为,教育的评价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4.2 引导性的评价:《爱与智慧的教育》主张评价应该具有引导性,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匡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8e3c25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f.png)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引言概述:《爱与智慧的教育》是一本探讨教育领域的著作,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了爱和智慧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该书的内容,包括爱的教育、智慧的教育、爱与智慧的结合、爱与智慧的教育方法以及爱与智慧的教育的实践应用。
一、爱的教育1.1 爱的定义:爱是一种无私的情感,包括关心、关爱和尊重。
1.2 爱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品德和社交能力。
1.3 爱的教育方法:提供温暖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赞赏。
二、智慧的教育2.1 智慧的定义:智慧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智慧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3 智慧的教育方法:提供启发性的学习材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爱与智慧的结合3.1 爱与智慧的关系:爱与智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2 爱与智慧的价值:爱能够激发智慧,智慧能够引导爱的正确表达。
3.3 爱与智慧的结合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能力,将爱与智慧融合于教育过程中。
四、爱与智慧的教育方法4.1 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能力。
4.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启发性教学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3 整合爱与智慧:将爱和智慧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如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和家庭教育。
五、爱与智慧的教育的实践应用5.1 学校层面的实践:建立关爱学生的学校文化,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
5.2 教师层面的实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5.3 家庭层面的实践: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积极的家庭教育环境。
总结:《爱与智慧的教育》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了爱和智慧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爱的教育和智慧的教育相辅相成,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能力,将爱与智慧融合于教育过程中。
在实践中,学校、教师和家庭都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营造爱与智慧并重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爱的教育》中的智慧与启示
![《爱的教育》中的智慧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3deb9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e.png)
爱的教育中的智慧与启示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情感,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智慧所在。
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作者描绘了一个父母与孩子之间亲情和教育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到爱的力量以及如何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爱的智慧。
以下是一些关于《爱的教育》中的智慧与启示的思考。
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在爱的教育中,父母始终将孩子放在首位,并通过理解、包容和尊重来引导他们。
爱是一种无条件的情感,它能够温暖孩子的心灵,激发他们内心的爱和善良。
父母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保持爱的态度,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引导他们成长。
以身作则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所模仿。
在爱的教育中,父母需要以身作则,做一个身教者,用自己的行为示范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
只有父母自己能够做到教诲与言传合一,才能真正让孩子受益。
尊重孩子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个性。
在爱的教育中,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不断发掘和培养他们的潜能。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特长,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和资源,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
培养孩子的自信爱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重要因素。
在爱的教育中,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面对挑战。
父母可以通过赞美、鼓励和激励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培养孩子的爱心爱的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孩子如何接受爱,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给予爱。
父母应该倡导孩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让他们懂得分享和关心他人。
通过培养孩子的爱心,可以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善良、宽容和热爱生活。
结语爱的教育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能够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力量。
通过爱的智慧与启示,父母可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为他们搭建一座爱与关怀的桥梁,让他们在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愿每个家庭都能够用爱的力量来教育孩子,让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才。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de49d9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8.png)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引言概述:《爱与智慧的教育》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作者通过对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深入探讨,呼吁人们在教育中注重爱与智慧的结合。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这本书所传达的思想,分别是教育的目标、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环境、教育的评价和教育的未来。
正文内容:1. 教育的目标1.1 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这本书强调了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社交能力等。
1.2 培养人的本质:书中提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德,使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教育的方法2.1 基于爱的教育:书中强调了教育需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用心去关爱学生,为他们提供支持和鼓励。
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2.2 激发学生的潜能:书中提到,教育应该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和特长,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更多的发展。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3. 教育的环境3.1 积极的学习氛围:书中指出,教育的环境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营造一个鼓励学习和交流的氛围。
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3.2 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书中提到,教育的环境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知识和文化。
学校应该积极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和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4. 教育的评价4.1 多维度的评价标准:书中认为,教育的评价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不仅仅注重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4.2 鼓励个体进步:书中提到,教育的评价应该注重个体的进步和努力,而不仅仅是成绩的高低。
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
5. 教育的未来5.1 教育的创新:书中呼吁教育要不断创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92b05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1.png)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引言概述:《爱与智慧的教育》是一本探讨教育理念和方法的重要著作。
通过对教育中爱与智慧的结合进行深入研究,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关心。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启示。
一、爱与智慧的结合1.1 爱的力量:作者强调教育中爱的重要性,认为惟独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才干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潜能。
1.2 智慧的培养:作者提出智慧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的灵便和创造的能力。
他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评性思维。
1.3 爱与智慧的结合:作者认为教育应该将爱与智慧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智力,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人材。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1 培养学习兴趣:作者认为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和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2.2 培养学习策略:作者提出学生应该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和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3 培养批评性思维:作者认为学生应该具备批评性思维,能够独立思量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3.1 倾听与关心:作者强调教育者应该倾听学生的心声,并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匡助他们解决问题和排解困惑。
3.2 培养情感智慧:作者认为情感智慧是培养学生情感能力的关键,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感问题,培养他们的情商。
3.3 培养人文关心:作者强调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心,使他们具备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能力。
四、教育的目标与评价4.1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材:作者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材,既注重学术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4.2 多元评价方式:作者提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仅注重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3 激发学生的潜能:作者认为评价应该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爱与智慧的教育阅读体会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爱与智慧的教育阅读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0b2b3e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f.png)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爱与智慧的教育阅读体会教师个人计划总结爱与智慧的教育阅读体会教育不仅是传承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爱与智慧的人的过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成长。
近期,我阅读了一些关于爱与智慧的教育书籍,并从中受益匪浅。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教育就失去了灵魂。
教育家们都认为,在教育中注重情感方面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整个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爱不仅是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的,更是教育本身存在的理由。
从爱的角度出发,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情感性的联系,这种联系远胜过单纯的教学活动。
在这种情感和互动的氛围中,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容易掌握知识并受到启发。
同时,还能在这种温暖和关怀的氛围中展现自我,尝试新的事物和锻炼社交技能。
智慧则是教育的目标和结果。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也包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只有拥有智慧,才能在未来的挑战中获得成功。
而教师也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以智慧为目标加强自身能力的锻炼。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在日后更好地应对生活和社会的挑战。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时刻铭记爱和智慧这两个关键词。
我尝试用爱来教授每一门课程。
我希望我的学生感受到我的关怀和爱意,我不仅仅注重课堂教学,还关注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这种情感联系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容易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有更多的成长空间,感受到教育的价值。
同时,我也在多方面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技能。
我关注了一些国内外的教育前沿技术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智慧。
总的来说,爱和智慧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关键词。
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才能让他们在互动和关怀中成长;只有拥有智慧,才能够在未来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继续努力,将爱和智慧融入教学,让教育变得更加有力。
让爱诠释教育智慧心得体会(3篇)
![让爱诠释教育智慧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02f68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d.png)
第1篇导语: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承载着培养国家未来的希望、传承文明的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而爱则是教育智慧的源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让爱诠释教育智慧”的心得体会。
一、爱的力量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成长。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把爱贯穿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
1. 爱心关爱学生教师首先要具备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在生活中,关心学生的生活琐事,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
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2. 爱心引导教育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培养。
教师要以爱心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遇到学生犯错时,教师不应严厉指责,而是耐心引导,让他们认识到错误,学会改正。
二、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教育和管理的艺术。
以下是我对教育智慧的几点心得体会。
1. 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难度,激发他们的潜能;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耐心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2. 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游戏教学等方式,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培养能力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实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 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情感。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关爱和鼓励;在学生取得成绩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837a6a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c.png)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爱与智慧的教育》是一本备受推崇的教育类书籍,它深刻地探讨了爱和智慧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爱和智慧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将它们融入到教育实践中。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一、爱的教育1.1 爱是教育的基石。
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情感,它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1.2 爱能够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教育才能够取得成功。
1.3 爱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学生会更加勇敢地探索未知,发现自己的潜力。
二、智慧的教育2.1 智慧是教育的灵魂。
智慧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2.2 智慧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认知和行为。
通过培养学生的智慧,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做出正确的选择。
2.3 智慧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在一个充满智慧的教育环境中,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三、爱与智慧的结合3.1 爱与智慧的结合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只有将爱和智慧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3.2 爱能够让智慧更加有温度。
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智慧会变得更加亲切和可贵。
3.3 智慧能够让爱更加有力量。
通过智慧,爱能够更加有力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爱与智慧的教育实践4.1 培养师生之间的爱与信任。
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的爱与信任,教育才能够取得成功。
4.2 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4.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培养学生的智慧,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五、结语通过阅读《爱与智慧的教育》,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爱与智慧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只有将爱和智慧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爱与智慧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希望我们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将爱与智慧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爱与智慧的教育》阅读体会
![《爱与智慧的教育》阅读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96682997cd184254a35350c.png)
《爱与智慧的教育》阅读体会《爱与智慧的教育》是由北京实验学校校长曾军良所著,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理念篇、教育篇、教学篇、管理篇、探索篇、附录和后记,共计229千字。
曾军良其人。
曾军良,男,1963年10月出生,湖南湘阴人,北京实验学校校长,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专家理事会理事,教育部内地西藏班、新疆高中预科班系列教材编写专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从教高中物理教学28年,其中25年奋斗在高三物理教学第一线,期间历任湖南湘阴七中教导主任、湖南岳阳钱粮湖一中教学副校长、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教导主任、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等职。
著有《高效学习方略》、《智慧学习,助推生命成长》等专著,曾获“中国教育管理杰出人物”、“北京市优秀教师”、“最美北京人,身边的雷锋”、“北京市学习之星”、“2012中华儿女年度特别推荐人物”、“中国十佳卓越校长”等荣誉称号。
著作阅读体会。
阅读本书,印象最深的还是该书的第一篇文章《办一所“孩子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学校》。
文中,曾校长将北京实验学校定位为要创造孩子们喜欢的教育、有力量的教育、向往的教育、比较理想的教育。
并作出了以下的解释。
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不断地追求教育的完美。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
让我们的教育真正改变孩子命运,成就孩子未来。
理想的教育应该营造笑声琅琅、书声琅琅、歌声琅琅的校园氛围。
学校应该成为舒展心灵,放飞个性的地方,师生能面带微笑快乐、幸福地学习与工作,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热爱艺术的品质,开展丰富有意义的艺术活动。
能在校园里经常听到歌声,能感受到艺术的熏陶。
理想的教育应该不断引导孩子善于学习,勤于反思。
教师具有开放的胸襟,真正地培植起孩子的信念、理想、爱心与希望,不断地追求生命更高的境界,对孩子终身发展负责,对中华民族的未来负责。
理想的教育应该能尊重、包容、理解、接纳每一个孩子。
爱与智慧教书心得体会
![爱与智慧教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20fa40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0.png)
爱与智慧教书心得体会《爱与智慧》是一本教育专业的书籍,它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者应具备的品质。
阅读这本书让我对教书育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体会到了教书育人需要爱与智慧两者的结合。
首先,爱是教育的基础和源泉。
爱是一种善待学生的态度,是对学生的关心和呵护。
爱不仅仅是对学生表面的关注,更是对学生内心感受的体察。
在教育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只有真正感受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才能给予恰当的关怀和支持。
爱是帮助学生成长的动力,激发他们内心的潜力并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爱的熏陶下,学生会感受到浓浓的温暖和安全感,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热情。
其次,智慧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智慧是教育者对教育过程的洞察和把握。
教育者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的教学技能,能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
智慧还包括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理解和对学生发展规律的把握。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支持。
智慧还体现在教育者的智慧普及和智慧引导上。
只有通过智慧的指引,才能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智慧不仅仅是教育者所具备的,还需要激发学生的智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爱与智慧是教育者必备的品质,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是空洞的,无法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
而智慧是爱的具体实践,通过智慧的引导,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育者既要有爱的心,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又要有智慧的头脑,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
只有爱与智慧并重,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在实际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爱与智慧的重要性。
我时刻保持着对学生的关心和关注,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我尽量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
同时,我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关注他们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
幼儿教师心得:爱与智慧同行
![幼儿教师心得:爱与智慧同行](https://img.taocdn.com/s3/m/6173725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f.png)
幼儿教师心得:爱与智慧同行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深感受到教育是一项充满爱与智慧的工作。
在与幼儿一起度过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如何用爱和智慧去引导和教育他们。
首先,爱是幼儿教育的基础。
孩子们需要被爱、被关心和被尊重。
他们需要有一个安全、温暖和有爱的环境来成长。
作为教师,我时刻尽力给予孩子们关怀和鼓励。
无论是在他们成功时还是在失败时,我都会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支持。
我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是独特而宝贵的。
其次,智慧在于理解和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点,他们在学习上也有不同的方式和速度。
作为教师,我要用智慧去观察和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并根据他们的需求做出相应的教学安排。
我会根据孩子们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点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和潜能。
另外,爱与智慧相辅相成。
爱是引导孩子学习的动力,智慧则是能够有效地教育他们的方法。
我相信,只有用爱和智慧来教育孩子,他们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长和发展。
最后,幼儿教师是一份责任重大的工作。
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使命,我们的每一个决策都会对孩子们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敏感和专业的教育素养,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孩子们。
总结起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知爱与智慧同行的重要性。
爱让孩子们感到温暖和安全,智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和教育他们。
用爱和智慧去教育孩子,是一种愿景和使命,也是一份快乐与幸福的工作。
智慧的爱教师心得体会
![智慧的爱教师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01f548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6.png)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育的责任重大,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更关乎国家的未来。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逐渐领悟到,智慧的爱是教育中最宝贵的财富。
以下是我对智慧的爱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智慧的爱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能。
在教学中,我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节奏,对于那些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励,而对于那些学习优秀的学生,我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发他们的潜能。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看到了学生们在自信中茁壮成长。
其次,智慧的爱体现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教育过程中,我深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因此,我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
我会定期与学生进行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扰,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在遇到学生心理问题时,我会耐心倾听,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相信,只有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再次,智慧的爱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深知这一点。
在教学中,我会尽量将抽象的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数学课上,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语文课上,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这些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此外,智慧的爱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我认为,责任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在教学中,我会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成长为有担当的人。
最后,智慧的爱体现在不断自我提升。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等级:案例:
某校有一个小学四年级女生,因饮食不当,特别爱吃甜食零食,10岁左右,体重达50kg,她参加各项活动动作迟缓,上课经常迟到,课间又爱打架,经常被老师批评。
班上同学反感她,给她取绰号“小航母”。
这年夏季的某一天,上午第三节上思品课,上课铃响过3分钟,她气喘吁吁地拿着一个冰棍跑到教室门口喊“报告”要求进教室,此时全班同学的目光聚焦她身上,正在上课的教师采取了一个同学们都感意外的方式对她进行了教育,她走到座位上哭了。
从此她前后判若两人,不断改错进步,长大后她成了一位舞蹈表演家。
1、请你根据《案例》,假设其他教师对她可能采取哪些教育方式?
答:其他教师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
(1)不问缘由,把她手上的冰棍扔出去,当面进行严肃批评责令写出检讨;
(2)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嘲笑该学生这么胖还吃这么多,不让她进教室上课,在教室外罚站;
(3)认为学生是“惯犯”,批评该学生没有时间观念、不该迟到,并把迟到的事报告家长;
(4)老师问明缘由,没有批评学生,让该学生先把冰棍吃完再进教室。
2、请你猜想,这位教师采取了什么教育方式,让她感动的哭了?
答:这位教师可能采取了这样的做法:
老师先问明缘由,温和地叫该学生先在教室外把冰棍吃完再进教室上课,并对班里的学说:“现在天气很热,吃根冰棍解暑是件大快人心的事,这位女同学不是有意捣乱,还没吃完东西就赶着来学习,况且这么热的天气,冰棍一会就会化了,要是叫她把冰棍扔了,就有点可惜了,如果不扔,会把课本弄湿,这样我们大家都会因为这个冰棍受到影响,不如让她吃了放心,我相信她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的。
况且我们都知道,这位同学特别喜欢吃甜食,她能为了学习,还没吃完东西就跑着来上学,这种精神非常好,
希望你在各方面都像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
3、你读了《爱与智慧的教育》,结合上述案例谈谈你的收获或体会。
题目自拟(文字1000字)
题目:
用智慧之爱引导学生
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最近读了曾军良校长写的一本书——《爱与智慧的教育》,我心里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书中的“教育需要智慧之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做教育需要爱与智慧,抓教育质量要挖掘学生的源动力。
曾军良校长的思想和具体的做法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动力!一个人的生命中不能没有爱,没有爱的生命是悲哀的。
诠释生命的教育中不能没有爱,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
育人的核心是爱。
教育的真谛在于诠释生命,而诠释生命的教育是“以爱育爱”,以“智慧之爱推动学生走向美好”。
我认为,懂得运用智慧之爱,是一个教师道德涵养的起点。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
”看似繁琐的教学教育工作,其实就是和学生一次次心灵上的触碰。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知道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更是人格教育、情感教育,拥有了心灵对心灵的尊重,用爱和智慧托起教育的情感,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教育作用。
曾军良校长在书中提到:一个人最崇高的地方是能够爱别人。
一个教师最崇高的地方是爱自己的学生,最让人佩服的地方是能够被学生爱。
这也是师爱的准则。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
同时,把关爱倾注到整个教学中,善于倾听每位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每位同学交朋友,多展开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各方面的交流,用爱去赢得每位学生的信赖。
爱,包括了教师工作所有的内涵。
教师需要多给学生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竭力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的去赞美他们,为他们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范。
只要教师能够热爱并且尊重学生,学生能够把老师看做最信任的人,那么师生之间就能够建立起一座桥梁,教育也才能生效。
处于教育一线,每件事情的处理,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环节,都体现着教师的师德修养。
就如学生迟到的处理,也考验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
某校有一个小学四年级女生,
因饮食不当,特别爱吃甜食零食,10岁左右,体重达50kg,她参加各项活动动作迟缓,上课经常迟到,课间又爱打架,经常被老师批评。
班上同学反感她,给她取绰号“小航母”。
这年夏季的某一天,上午第三节上思品课,上课铃响过3分钟,她气喘吁吁地拿着一个冰棍跑到教室门口喊“报告”要求进教室,此时全班同学的目光聚焦她身上,正在上课的教师采取了一个同学们都感意外的方式对她进行了教育,她走到座位上哭了。
从此她前后判若两人,不断改错进步,长大后她成了一位舞蹈表演家。
我设想,这位教师应该是没有当场质问或批评这位学生,而是态度温和地用智慧之爱感动了她。
一来当场批评会打断上课的进程,影响师生学习的情绪;二来,明知道这位学生向来贪吃,也许她也不是故意迟到;再者,要是能通过这件迟到事件的处理,能让全班同学懂得道理,也能让她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不够自律,岂不是功德圆满了?“一次亲身的体验,胜过几次教师的教导”,处理学生的问题,要是能够实事求是,持尊重、体谅的态度,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对有错误的学生扶一把让他们下台阶,往往比空洞生硬的大道理或者简单、粗暴的批评、斥责有效得多。
而体谅、理解、信任和谐的气氛,来源于智慧之爱,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这是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从案例可以看出,学生迟到的原因多种多样,只有了解了每一个学生迟到的具体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帮助措施。
这位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上,肯定运用了自己的个人智慧,肯定用自己的爱感化了这位学生,否则这次事件不足以让这名学生感动得哭,也不足以能让她朝着自己辉煌的人生方向前进。
处理事件的最高境界在于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进。
而不断的鼓励和赞扬显得更为重要,面对经常迟到的学生,我们不妨在她不迟到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总之,我们只有小心呵护、对学生宽容,另外不断地反复强调不准迟到,这样一定会让学生引起重视,断绝迟到的现象。
我认为每一个教师都从平等关爱的角度出发,用平和严谨的心态,妥善处理好常见的迟到问题,教好书育好人,切莫给自己带来终生遗憾!
学生迟到对老师来说,是一件既普通而又再正常不过的事,但面对经常迟到的学生,我们老师也不能听之任之,不管不问,帮助学生改正这一不好习惯,使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当我们面对迟到学生,特别是经常迟到的学生,我们应当:1、及时了解情况,问清情况。
学生迟到的原因多种多样,作为老师,我们要多方了解情况,了解学生经常迟到的真正原因,只有老师掌握情况,才能为老师的正确处理垫定基础。
学生迟到有学生自己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当学生迟到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批评,而应从迟到对个人的影响,对老师教学和对班级管理的影响向学生说明道理,对学生做“到晓之以理”。
日常管理中,老师应该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经常迟到的学生,一定有一
些的客观原因,对不同的学生,老师应该问清情况,对不同情况的迟到学生,老师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觉得我每天都把自己的心血和精力都给了我的事业,却忽视了重要的一点,教育要用智慧之爱去引导学生。
反思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的教育最多的是命令和教训,受惯有思维影响,调皮的学生一旦犯了错误,我就下“惩罚令”,很少听听学生的需求,很少走进学生的心灵去探究他们的想法。
对于学生们的调皮、任性和学习中的种种问题,我往往有太多的不耐烦。
学习之后,我真实感受到了孩子的需要,也发现了我现今的不足之处。
我逐步改变了许多影响学生发展的思想及行为习惯,找到了很多解决学校教育问题的好方法。
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要充分运用教育的智慧之爱去解决矛盾,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冰心先生曾经说过:“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愿我们辛勤的付出、我们的智慧之爱能化作点点滴滴的甘露滋润学生的心田。
教育要善于在智慧的教育天地里,用自己满腔的师爱推动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