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科学知识: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病毒的资料学生准备: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新授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3.教师讲解.4.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5.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6.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7.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8.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三)、拓展延伸(网上学习)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3、课后作业:(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教学反思:第二课细菌教学构思:细菌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在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师生互动中求得共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要采取以下方式:1、以观察促思考,总结细菌的形态结构。
2、设疑促理解,探究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以知识促应用,了解细菌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意义。
教学目的:1、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使学生了解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细菌在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显微镜,三种类型的细菌的永久涂片,多媒体课件。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新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新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共有6个单元,分别为:1.季节变化2.植物的生长3.动物的生长和变化4.物质的变化5.太阳系和地球6.生态环境通过学习以上6个单元内容,孩子们可以对自然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拓宽视野,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2. 教材特点《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讲解知识,让孩子们更加生动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同时,教材还设计了大量实验和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探究,提高实验设计和科学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了解季节变化、植物、动物、物质、太阳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通过实验与活动,提高对科学实验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2. 教育与思想1.关注并尊重自然,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季节变化、植物、动物、物质、太阳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实验的设计和实践能力。
2. 教学难点1.物质的变化的概念和表达方法。
2.太阳系的组成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第一单元《季节变化》教学内容1.季节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2.季节变化对人类、动植物的影响。
教学方法1.通过观察季节变化的现象,引导孩子们感知季节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2.利用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辅助资料,让孩子们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季节变化的影响。
2.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教学内容1.植物的生长需要光、水、温度等条件。
2.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方法1.利用实验,让孩子们亲身探究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2.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分析植物的生长特点和规律。
3. 第三单元《动物的生长和变化》教学内容1.动物的生长需要食物、水、空气等条件。
2.动物的各种变化过程。
教学方法1.利用实验和模型,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动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2.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孩子们探索动物的生长和变化规律。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内部有什么教学目标:1 、熊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作出解释;能够查找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
2 、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知道科学研究中可以用模型方法来解决问题。
3 、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地球的乐趣。
教学准备:有关地球内部情况的资料 (图片、课件、视频图像 );熟鸡蛋、三种颜色的橡皮泥、搜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上堂课我们了解了美丽的地球表面有山有水,风光无限,那么地球内部有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活动一:猜想地球内部有什么谈话:根据你的知识经验,同学们猜想一下地球内部有什么?学生猜测。
(石油、矿产、水)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地球内部的录像想不想看?(教师播放火山、地震的录像资料。
)提问: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认为这些现象的产生能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认为地震发生时、火山喷发的时候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这些事实说明地球内部并不像表面看到的一样平静,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动,正是这样缓慢地运动造成了火山和地震。
而且我们从这些现象里还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温度是很高的,连岩石都成了液体形态的岩浆了。
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谈话: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 ----(学生:通过钻探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特点,你怎么知道? --你还知道科学家通过地震波、磁力等信息来探知地球内部情况,看来查资料能帮我们了解很多科学知识。
)活动三: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1 .谈话:科学家通过这么多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特点,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好多关于地球内部特点的资料,想不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想)首先在小组内把你们搜集的材料整理一下,过一会在班上交流一下,(学生小组内整理资料,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愿意起来和大家交流一下:2 .学生汇报。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
第十二课秋季星空教学目标1.能提出对四季星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作出书面观察计划;在制定观察计划的过程中感知交流与讨论可以产生新想法并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态特征。
2.能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北斗七星,认识秋季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了解秋季的其他星座。
教学准备:北斗七星、仙后座的录像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北斗七星、仙后座的录像。
让学生感知星空的美丽与神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
引出课题。
(二)、科学探究1、学生自主交流课前的观察和发现。
2、引导学生认识秋季的代表星座:仙后座和大熊座。
3、指导学生看星空图。
4、让学生提出自己乐于研究的问题。
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开展活动,教师在巡视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恰当评价。
对一些不太可行的问题,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恰当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适合学生探究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研究,不至于使学生的问题成为空想而不能落实。
5、让学生自己制定观察计划。
学生制定完观察计划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与补充,教师可在此对学生的观察计划进行恰当的评价。
6、制作观星箱:教师先出示制作观星箱的步骤,再选定物体来试用观察。
三、拓展活动:建议让学生课后至少再制作一个观星箱,分别用来观察北斗七星及自己选定的星座,坚持不懈地进行长期的观察,发现星空变化的规律。
第十三棵冬季星空教学目标1、知道冬季的代表星座;学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观察。
2、培养学生会观察、乐探索、原交流的意识,体验学习活动中的乐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长期科学观察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观察猎户座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变化;观察猎户座在不同日期发生的变化。
难点:长期观察星空中的北斗星、猎户座并做好纪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的材料:北斗七星、猎户座的图片。
学生准备的材料:整理好秋季星空的观察纪录。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课地球内部有什么教学目标:1 、熊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讨结果;能够按照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够按照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作出解释;能够查找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
2 、知道地球内部份为地壳、地幔、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知道科学研究中可以用模型方式来解决问题。
3 、体会科学研究中成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讨地球的乐趣。
教学准备:有关地球内部情况的资料(图片、课件、视频图像);熟鸡蛋、三种颜色的橡皮泥、搜集的资料。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上堂课咱们了解了美丽的地球表面有山有水,风光无穷,那么地球内部有什么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路来探讨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二、探讨活动活动一:猜想地球内部有什么谈话:按照你的知识经验,同窗们猜想一下地球内部有什么?学生猜想。
(石油、矿产、水)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很多,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地球内部的录像想不想看?(教师播纵火山、地震的录像资料。
)提问:看了适才的录像,你以为这些现象的产生能告知咱们什么呢?你以为地震发生时、火山喷发的时候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这些事实说明地球内部并非像表面看到的一样安静,不时刻刻都在不断地运动,正是这样缓慢地运动造成了火山和地震。
而且咱们从这些现象里还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温度是很高的,连岩石都成了液体形态的岩浆了。
活动二:人们是如何了解地球内部的谈话:咱们如何才能知道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学生:通过钻探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特点,你怎么知道?--你还知道科学家通过地震波、磁力等信息来探知地球内部情况,看来查资料能帮咱们了解很多科学知识。
)活动三:熟悉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1 .谈话:科学家通过这么多方式了解地球内部特点,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课前同窗们都搜集了好多关于地球内部特点的资料,想不想和大家一路分享一下,(想)首先在小组内把你们搜集的材料整理一下,过一会在班上交流一下,(学生小组内整理资料,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愿意起来和大家交流一下:2 .学生汇报。
最新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1地球内部有什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3.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
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
体验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1. 橡皮泥2. 熟鸡蛋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2.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难点:1.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2.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四、教学设计提出问题浩瀚的宇宙星罗密布,我们生活的地球仅仅是无数星体之一。
同学们对无边的宇宙有着浓厚兴趣的同时,有必要了解一下地球。
猜想与假设活动一:猜测地球内部有什么地球表面的东西,我们能够看得见,可是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猜一猜?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不能把地球切开,那科学家是如何了解地球内部,获得资料的呢?阅读课本资料卡,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地球内部的?动手探究做地球结构模型1 、在科学研究中,对于无法直接观测的内部的事物,科学家会按照对事物已有的认识建立一个模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我们对他的了解,可以用橡皮泥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好不好?2 、为了能具体、形象地看到这个构造,我们今天就要来把一些枯燥的地球数据变成一个地球模型。
下面小组在讨论和交流时要围绕、解决以下问题:(出示)( 1 )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模型,怎么做?( 2 )制作模型时用不同颜色的材料表示地球的内部构造;( 3 )制作地壳、地幔、地核的橡皮泥球的大小比例是多少?……3 、交流汇报,确定方案(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用三种颜色的橡皮泥表示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4 、分组制作。
合作交流各组展示后切开相互评价。
(生展示作品,学生评价后师适当总结)五年级科学2火山一、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材料做火山模拟实验,分析火山的成因。
2.知道火山的分类和火山喷发的利与弊。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制)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全册(完美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制)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全册1《地球内部有什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地球内部有什么》是青岛版版五年级上册《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单元的第一课。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球表面有什么之后对地球内部构造和结构的进一步探究,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让学生对地球内部有什么进行思考,唤起学生的经验认识,并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即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和拓展活动。
活动准备提示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丰富的图文资料、准备不同颜色的橡皮泥、熟鸡蛋、荔枝,以便课堂上充分的交流研究,为有效开展课堂探究活动提供基础材料保障和信息交流准备。
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教科书呈现了一组图片:火山喷发、泉水喷涌、煤矿开采、石油钻探,目的是通过这些图片,让学生由这些现象猜想地球内部有什么。
活动二:通过图片和资料卡的呈现,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名称及特点,也让学生了解到人们认识地球内部的特点需要一个过程,是从最简单的猜测开始的。
并通过形象的类比,图示地球内部结构。
自由活动:我们来做个地球模型吧!提示学生在了解和认识地球结构的基础上,利用身边的材料做地球模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把探究延伸到课外,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内部运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本课通过图片、资料、实验等活动,让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知道地球内部的结构,并能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对地球表面有什么已经有基本的认识,并能够根据自己看到的现象进行一定的推理,也能比较准确的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但对于眼睛看不到的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通过书籍或是父母讲述,电视等方式间接知道一些零散的信息。
本课将借助我们观察到的地球表面的一系列现象,帮助学生对地球内部进行猜想和假设,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特征。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全册备课教案青岛版教案内容:一、课题: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知道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物质性质的分类。
2. 物质变化的判断。
教学难点:1. 物质性质与变化的关系。
2. 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管、镊子等。
2. 实验药品:水、盐、糖、醋、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讲解:讲解物质的性质,如固态、液态、气态等,以及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如融化、沸腾、溶解等。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如盐在水中的溶解、醋与石灰水的反应等。
5. 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课题:生物的分类与特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知道不同类别生物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生物分类的方法。
2. 不同类别生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1. 生物分类体系的掌握。
2. 生物特征的分析。
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各类生物的图片。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生物标本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生物分类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生物分类的方法,如形态分类、遗传分类等,以及各类生物的特征。
3. 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标本,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物的特征。
5. 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题:地球与宇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知道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地球的结构。
2. 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地球内部结构的掌握。
2. 宇宙观念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地球结构示意图、宇宙星空图等。
2. 教学器材:地球仪、模型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外观,激发学生对地球内部结构的好奇心。
全册(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全册(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第1课】科学实验初识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步骤;
2.了解实验仪器的基本分类和使用方法;
3.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记录和推理实验。
【教学重点】
1.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步骤;
2.了解实验仪器的基本分类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1.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记录和推理实验。
【教学准备】
1.显微镜、草图纸、比色卡、显色管、试管及支架等实验仪器;
2.小提琴、琵琶、吉他等乐器;
3.玩具汽车、滑步车等运动器具;
4.编写实验步骤和记录实验结果的教学材料;
5.实验课件及相关视频资料。
【学习活动】
1.课前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基本实验认知和兴趣。
2.以不同实验方式进行实验体验与思考,利用不同实验器材、
不同实验方式进行实验,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师生交流总结,通过总结发现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实验偏差的原因。
【教学扩展】
1.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在学科中融入实验探究的议题。
2.在小组内,推进学生尝试自由探究、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自行发现、解决问题。
【教学评价】
1.通过小组讨论、实验体验与思考、师生交流总结等环节,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和知识点理解情况。
2.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协作能力、实验记录、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考核。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_全册
11噪音的危害与防治教学目标:1、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导新的想法,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法,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2、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注生活中有利于削除噪音的科技新产品、新材料、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能区分乐音和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活动准备: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学过程:1、交流噪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2、随课件学习,感受噪音的危害(出示各种噪音:汽车发动、鸣笛声,摩托车发动的声音,火车发动、鸣笛声,直升飞机的声音,机器轰鸣声,孩群的尖叫声等)师生探讨: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这些刺耳、令人讨厌的声音叫什么音?(噪音)我们听了刚才的噪音,心里也很烦躁,为了缓解我们大家这种烦躁的情绪,我们再来听一段声音。
(播放课件:钢琴曲《致艾丽丝》)听了又是什么感受?知道这种和谐悦耳的声音叫什么音吗?(乐音)(课件出示“声音的分类及声音的单位”:声音按照声强和频率的不同可分为乐音和噪音,乐音声音和谐,悦耳动听,给人以美的享受,噪音则会给人造成很大的危害。
)二、活动过程提出问题:噪音对人类造成危害。
噪音与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师生共同选择,每组选出大致三个问题,即:⑴、哪里有噪音?⑵、噪音的危害?⑶、噪音的防治?各个小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研究,可以选择一个问题,也可以选择两个或三个问题,只要你喜欢,都可以研究。
研究的结果记录在“科学研究记录簿”上。
为了帮助大家研究,老师给大家一点小建议请看大屏幕:课件投影:整理资料的方法⑴、将资料作简单分类,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列一、二、三……条,做到清晰、条理。
⑵、用最简单的文字记录。
⑶、重点的字句划一划、剪一剪、贴一贴。
2、学生整理自己搜集的资料:利用自己课下搜集的资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研究。
我们比一比、赛一赛,哪个小组能够研究出出色的成果,我们就将这个小组命名为科学家小组。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新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新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掌握以下知识:•了解什么是生物•掌握人体的构造及人体的各种器官的功能•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和化学能的转化•了解地球的构成及其运动规律•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的基本原理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掌握以下技能:•能够自主探究和解答生物与环境关系的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人体的构造及器官功能•能够通过多种实验方法了解物质变化和化学能的转化•能够探究地球的构成及其运动规律•能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的基本原理,发现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培养以下情感:•通过学习了解生物、化学、地理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热爱和好奇心,加深对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动手实验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生物与环境学习内容:1.生物的种类及其特征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3.生态平衡的意义学习重点:1.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2.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3.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学习难点:1.探究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了解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及安全、环保的重要性2.人体及生命活动学习内容:1.人体的构造及各个器官的功能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及表现形式学习重点:1.掌握人体各个器官的名称及其功能2.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相互关系3.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学习难点:1.探究心血管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功能2.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健康有哪些好处3.物质的变化和化学能的转化学习内容:1.物质的变化及其表现形式2.化学能的转化学习重点:1.了解物质变化的规律及其表现形式2.了解化学能的转化规律学习难点:1.实践探究物质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2.掌握化学能的转化方程式及计算。
4.地球运动与天体运动学习内容:1.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对日、月、季节的影响2.星座、星系、行星及其运动学习重点:1.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原理,了解日、月、季节变化的规律。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全册教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全册教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我校五年级共两个班69人,他们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简单机械等;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简单机械与运动等。
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
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与探究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识目标1.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中的一类。
2.了解骨骼、肌肉及其作用;了解人体的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的过程;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意识到个人对身体健康负有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了解人类需要那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了解动植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及特点;知道大脑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方面的作用,使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
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人光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知道光是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光的三原色、光的合成;做调色游戏;了解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及光的污染与防治;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区分声音的大小和高低;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播到达人的耳朵;能区分乐音与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止方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 地球内部有什么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3、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
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
体验探究的球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通过玩模型和学具,知道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
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并且知道模型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教具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说起地球,我们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感情。
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人类可爱的故乡,唯一的家园。
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地球开始的。
作为地球的儿女,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请问大家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配课件)2、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圆球,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巨大的圆球里面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导入2:上个世纪,法国有个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他写了许多地理科幻小说,其中《从地球到月球》幻想发射一颗空心炮弹将人载到月球上去旅行;他的另一部小说《地心游记》则幻想到地球中心去探险,这两部小说代表了人类“上天入地”的梦想。
100多年过去了,现在已有6000多颗人造卫星飞上了天,月球旅行也已实现,甚至有航天器飞出了太阳系。
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已经超出了凡尔纳的想象,而对地球内部的探索情况如何呢?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地表以下的地球内部是个什么样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活动一:猜测地球内部有什么1、我们都知道,由于大气和水更多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红色,这颗玲珑剔透的行星便静静焕发出独特的、梦幻般的蔚蓝,这么美的地球,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猜测一下好吗?2、学生交流(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石油。
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煤炭。
生:我想还有许多矿物,如:铁、铝等。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声音的秘密》、《秋冬星空》、《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环》、《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
本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以地球内外的不断运动变化、声音的秘密、神秘的秋冬星空、生活中离不开的各种材料、水循环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单元,以学生对地球表面的认识以及对火山、地震现象的了解为主要内容,以“解暗箱”为主要探究方式,引导学生经历由表象推测事物内部变化规律的科学探究方法;《声音的秘密》单元,学生熟悉的声音为探究主题,在内容设置上突出“做”科学的特点,强调体验式、发现式的科学探究方法;《秋冬星空》将星空作为学生长期观察探究的目标,让学生重点研究秋冬星空的显著特征,侧重于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观察结果,对星空的变化进行预测。
《生活中的材料》以学生熟知的“常见材料”为研究目标,培养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自行选择问题”、“自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并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验试验方法的合理性、实验过程的严谨性、实验材料的多样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水循环》单元从学生熟悉的蒸发、沸腾等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探究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认识水在自然界循环变化的内在联系;《研究与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具有简单联系的具体问题,通过各专题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问题,关注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撰写考察报告”的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
一、教案:光的传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的传播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难点】1. 光的传播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具: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白纸、直尺、铅笔。
2. 学具:每人一份实验材料包(包括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白纸、直尺、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激光笔照射教室的角落,引起学生对光的传播的兴趣。
2. 探究光的传播特点:1)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激光笔通过透明塑料尺照射白纸时,光线的传播路径。
3) 教师讲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3. 应用拓展:1)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光的传播现象。
2) 学生尝试用光线模型解释光的传播。
二、教案:声音的产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难点】1. 声音产生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具:扬声器、各种乐器、气球、尺子。
2. 学具:每人一份实验材料包(包括扬声器、各种乐器、气球、尺子)。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扬声器播放音乐,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2. 探究声音的产生:1)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各种乐器演奏时声音的产生。
3) 教师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原理。
3. 应用拓展:1)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声音的产生现象。
2) 学生尝试用声音模型解释声音的产生。
三、教案:物质的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知道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全册教案青岛版一、第一章教案:物质的世界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2)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物质的性质。
2. 教学内容(1)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实体。
(2)物质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3)物质的性质:颜色、形态、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物质定义、分类和性质。
难点: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
4.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定义。
(2)新课讲解:讲解物质分类和性质。
(3)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性质。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物质世界的特点。
二、第二章教案:力的作用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力的定义和作用。
(2)培养学生对力的探究兴趣。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等方法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 教学内容(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形变、改变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牛顿。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力的定义和作用效果。
难点:力的单位换算。
4.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定义。
(2)新课讲解: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和单位。
(3)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力的作用特点。
三、第三章教案:热量与温度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热量、温度和温度的测量。
(2)培养学生对热量和温度的探究兴趣。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等方法认识热量和温度的关系。
2. 教学内容(1)热量的定义:热量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2)温度的定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3)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热量、温度和温度的测量。
难点:热量和温度的关系。
4.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热量和温度的关系。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全册备课教案青岛版第一章:课题1 认识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和注意事项。
2. 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观察和实验。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教学难点:1. 设计实验和进行观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2.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材料和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 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观察和实验。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进行评价。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科学探究的注意事项。
5.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课题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基本概念。
2.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实验。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基本概念。
2. 实验仪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2.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材料和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物质性质和变化的现象,引导学生了解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进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实验。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进行评价。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5.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课题3 生物与环境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2.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2. 观察和分析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1. 观察和分析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生物和环境材料。
2.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生物和环境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精选15篇)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针对探究木材的特点提出观察试验的大致思路,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试验;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在探究木材特点的观察试验中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观察试验结果;意识到不合理使用木材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知道木材是天然材料,了解木材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重点:在探究木材特点的观察试验中体验合作与交流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木材教学过程活动一师谈话;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家中的家具吗?一般的家具都是用什么做的?学生自由回答,从而导入新课。
活动二上课伊始,教师先检查同学们带来了哪些木材,知道哪些品种的木材,让学生谈谈搜集过程中的体会。
探究过程;1、提出关于木材的问题(1)学生自由提出问题:你想研究关于木材的哪些问题?(2)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讲问题一一板书出来。
(3)让学生根据研究方向进行分组,研究兴趣相同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
3.对所选的问题尽心分组研究(1)小组同学共同制定研究计划。
(2)汇报研究计划,其他小组提出有效计划(3)各小组在其他小组建议的基础上,对原有研究计划进行适当修改,形成新的探究方案(4)教师进行试验前的指导,提出指导性的意见,提醒学生注意试验安全,出示“研究提示”。
(5)学生进行实验活动4、各小组进行实验成果展示(1)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学记录、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
(2)教师、其他组同学进行适当补充。
5、进行二次交流,获得认识。
(1)教师提出要求;对各组同学的研究进行汇总,有哪些收获?(2)总结;木材的共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 地球内部有什么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3、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
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
体验探究的球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通过玩模型和学具,知道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
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并且知道模型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教具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说起地球,我们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感情。
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人类可爱的故乡,唯一的家园。
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地球开始的。
作为地球的儿女,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请问大家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配课件)2、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圆球,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巨大的圆球里面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导入2:上个世纪,法国有个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他写了许多地理科幻小说,其中《从地球到月球》幻想发射一颗空心炮弹将人载到月球上去旅行;他的另一部小说《地心游记》则幻想到地球中心去探险,这两部小说代表了人类“上天入地”的梦想。
100多年过去了,现在已有6000多颗人造卫星飞上了天,月球旅行也已实现,甚至有航天器飞出了太阳系。
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已经超出了凡尔纳的想象,而对地球内部的探索情况如何呢?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地表以下的地球内部是个什么样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活动一:猜测地球内部有什么1、我们都知道,由于大气和水更多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红色,这颗玲珑剔透的行星便静静焕发出独特的、梦幻般的蔚蓝,这么美的地球,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猜测一下好吗?2、学生交流(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石油。
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煤炭。
生:我想还有许多矿物,如:铁、铝等。
生:我猜想还有许多水。
生:我想还有许多岩石。
生:我觉得地球应该有一个很硬的壳。
……)教师适当评价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1、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到底地球内部有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一看,对吗?但直到目前,钻得最深的井,也只有12千米,这个数目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
那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去了解地球2、学生分组交流收集的地球构造资料(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资料)。
3、过渡:查找、搜集大量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但很花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兴趣、信心、恒心是不可能取得探究成果的。
今天**小组的成员就做得非常好!我们要向你们组学习。
4、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资料,我了解了科学家已经想到了钻孔、地震波等方法来研究地球。
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5、师生交流活动三: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1、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同学们想得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播放录像)2、原来地球的内部分了三部分,分别是地壳、地幔、地壳。
(板书)3、介绍各部分厚度及相关知识。
4、师:通过科学家的研究我们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圆形,而是一个椭圆形,就像这个鸡蛋(出示鸡蛋)鸡蛋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的内部会不会有什么关系?5、实验验证,弄清地核、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的相似之处。
7、师:假如你能留意发生在身边的事,假如你在发现的基础上能做个细心人,假如你能多问个为什么,那么,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也许就存在于你的不经意之中!自由活动:做地球结构模型1、师:在科学研究中,对于无法直接观测的内部的事物,科学家会按照对事物已有的认识建立一个模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我们对他的了解,可以用橡皮泥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好不好?2、师:为了能具体、形象地看到这个构造,我们今天就要来把一些枯燥的地球数据变成一个地球模型。
下面小组在讨论和交流时要围绕、解决以下问题:(课件展示)(1)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模型,怎么做?(2)制作模型时用不同颜色的材料表示地球的内部构造;(3)制作地壳、地幔、地核的橡皮泥球的大小比例是多少?……)3、交流汇报,确定方案(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用三种颜色的橡皮泥表示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4 、分组制作。
6、各组展示后切开相互评价。
总结:今天我们的研究非产成功,不仅知道了地球内部的构造,还了解了建立模型便于研究的科学方法。
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并且这种探究还将继续下去,因为科学是永无止境的……课下,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考虑一下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教学反思2 火山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互相协作,知道火山的形成,了解火山的分类、益处与害处。
2、能力目标通过网上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网上观察、查找和交流信息,体验网上学习的乐趣,了解有关国同内外探索火山的情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科学兴趣。
网络教学环境设计本堂课的教学地点在网络教室,有25台计算机以上,并互相联网,解决了以往教学中教师垄断计算机的做法,为充分发挥其交互性的特点提供了条件,计算机像笔、纸一样,成了学生学习的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本堂课力图体现由传统的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式学习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整个教学步骤和过程见下表: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及分析情景导入1、出示:火山图,进行简介。
2、介绍本节课利用网络学习。
学生观看屏幕,认识火山。
利用多媒体图像产生壮观的感觉,激发学生对火山的探索兴趣。
交流通过自学课文或看电视、画报,你们了解了火山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对火山已有的了解。
如:火山的喷发能人死亡;去火山喷发的地方,人感觉很热;月球上也有火山喷发。
适应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把握小学的“个性”,布置学生自学课文和收集资料,对于火山的研究在课前已开始。
总结1、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谈谈网上学习的体验。
教学反思:3 地震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地下岩层断裂造成地震),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2、模拟实验,想象地球内部运动及地震成因。
3、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预防地震伤害。
教学材料多种颜色的毛巾、木棒、竹片、地震以及有关资料图片、预测地震及预防地震伤害的资料。
重点难点想象地球内部的运动、地震的成因。
活动过程1、观看唐山、四川地震图片,谈论四川大地震。
激发探索欲望。
2、思考地震的成因。
用简单的材料模拟地震。
用毛巾模拟岩层皱褶。
平放在桌子上的几层毛巾,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把木棍压弯、压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地震成因。
地下的岩石在地球运动的巨大压力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突然的、快速的断裂。
岩层断裂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介绍避震小常识,地震来了怎么减灾?拓展材料了解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搜集震前预兆资料。
三种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介绍地震波、震源、震级、地震烈度、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
教学反思:4、做一块卵石教学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用简单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
2、喜欢大胆想象;愿意使用与交流;能从欣赏卵石中获得美的体验。
3、了解卵石的形成原因。
教学材料酒精灯、大口玻璃瓶(有盖)、碎砖块;学生搜集的有关卵石形成的资料重点难点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精美的卵石作品:“大家看,老师这节课给大家带来了礼物,这是什么?”从而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1、欣赏卵石,观察特点。
学生小组内玩卵石,观察卵石的相同点。
2、做一块卵石。
教师提出活动指向:“怎样使石块变圆?”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指导完成。
(在地上磨、两块石头互相磨、放入有水的瓶中晃……)3、作品展示。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卵石,说说自己用到了哪些方法,总结让石头变圆需要的外部力量。
4、探究自然界中卵石的成因。
由自己做的卵石形成过程的视频资料,师生共同总结:石块从高山上滚落下来。
沿河道从上游往下游走,可以发现河道中的岩石越来越小,棱角越来越不明显,表面越来越光滑。
卵石是在水是搬运过程中逐渐被磨圆的。
5、模拟实验。
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高山上的岩石为什么会滚落下来?”学生猜想、交流。
教师提出风化的概念,然后做风化模拟实验:用镊子夹一块页岩,先放到酒精灯上加热,再放到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页岩的变化。
同时启发学生联想:实验中的酒精灯代表大自然中的温度升高,凉水代表大自然中温度降低。
温度变化使页岩破裂。
最后,教师出示风化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全面了解风化。
6、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综合结论,总结卵石的成因;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磨擦形成了卵石。
三、拓展活动思考:海边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
教学反思:5、各种各样的矿物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2、了解能源矿产的开发方法。
3、认识能源与人类的关系。
4、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能源矿产的重要性。
5、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
二、教学准备:1、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图片或制成的课件、录像;煤、石油提炼物的图片制成的课件;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的课件;能生产“石油”的植物图片。
2、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学生根据经验交流)师小结: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
煤、煤气、柴禾、天然气等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
提问: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麽呢?(学生根据经验交流)师小结: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它们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像煤、天然气、汽油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做能源。
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能源矿产方面的知识。
(二)、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师:关于能源矿产,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生1: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生2:能源矿产怎样开发?生3:能源矿产能不能开采完?生4: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的用途?……(三)猜想假设A、教师引导谈话: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最重要的是因为人类懂得运用工具,因为人类懂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能够运用智慧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
那么人类是怎样利用智慧和力量开采煤炭的呢?请随着图片和文字来一次“地下之旅”吧!B、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分组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