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德育本质与德育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德性生活
❖ 人的生活的实存状态,同人性相似,是 一元统一的。
❖ 物质生活与意义生活在不同人的生活中 含量不同的实存着,彼此内在的对立统一, 形成一定的张力并表现为统一的个体生活, 就是“德性生活”。

❖ 德性生活只是从道德维度对生活的观照,是 基于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与意
义生活的综合,也是由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 的中介环节。
(3)德性与德性生活的“综合性”与“中介性”
❖ ▲综合性 ❖ 德性的综合性与德性生活的综合性,意味
着人格和人的生活二重性的二元存在与统 一。
❖ ▲中介性
❖ 德性是人格的中介;德性生活是物质生活到 意义生活的中介。
❖ “中介”的意味:人性中的兽性是基础 但只是人的工具性,神性是人的目的性;生 活中的物质层面是前提和生活的出发点,但 意义生活是生活的归宿。
从个体角度看德性:领会的人之为人的 精神实质的程度,通过满足物质需求而实 现其价值目标的程度.
❖ 德性即是在人的生物性存在中实存的精 神性。精神性依赖于生物性而存活,存活 的精神性又绝对走向对生物性的无限超越。
(3)三种人性
❖ 一是本原性的人性:与动物性相联系的人的 自然属性
❖ 二是本质意义上的人性:与兽性相对的人性 (神性、精神性)
(三)德育与其他教育形态的比较维 度
❖ 1.德育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等与智育、 美育、体育等有质的不同。
❖ 2.从德育过程的具体阐述揭示德育本质
❖ 德育过程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 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 的统一活动,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知、道 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 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 (德育过程的结构、矛盾等)
第二节 德育的功能
❖ 一、德育功能概念及其认识 ❖ 二、德育的主要功能
一、德育功能的概念及其认识
❖ (一)德育功能的认识 ❖ 1.价值观与意义 ❖ 2.功能与职能 ❖ 3.区别三个问题 ❖ “想要德育干什么?”:主观期待与设想(德育目
标、任务) ❖ “德育实际上干了什么?”:德育的客观效果与能
量(德育的实效) ❖ “德育(本来)能够干什么?”:德育的功能

❖ 本质问题既要与本原问题联系起来讨论, 又不可混为一谈。
道德的本质
二、道德在生活中的“存在”与德育 本质
❖ (一)道德在生Baidu Nhomakorabea中的存在状态
❖ 1.是在人性中:表现为道德主体的品质,又 称为“德性”.(品德)
❖ 2.是在生活中:表现为道德主体的行为,又 称道德行为、道德实践或“德性生活”。
❖ 三是现实性人性或德性:现实存在的人的综 合属性,是前两种人性综合和运动的结果。
2、德性在生活中
❖ (1)人的生活的双重性 ❖ 人的生活分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意义生
活)
❖ 物质生活即生物性的生活,与动物相比只是 消费形式上不同,生化功能的本质却相同
❖ 意义生活是从物质生活方式的“文明”性开 始,人有不甘“物于物欲”的精神诉求。 (反映了人类及其生活的本质)
(2)德性
“实存的人性”就是 人性的兽性与神性的不 同比例的组合。该组合 中联结神性与兽性二维, 形成一定态势,保持一 定张力而统一表现出的 人格特性即为现实的人 性。
“德性”就是这种实 存的、一元的人性,是 具体人的具体人性,不 同的人有不同的德性水 平。
从社会角度看德性:人格中具有的人的 精神含量
三、对德育本质的解释及其意义
❖ (一)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角度看:是个人 完成道德上的社会化
❖ 柏拉图:接受了教育,才会成为上帝的动物 ❖ 康德:“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 ❖ “文化学派”德育就是社会伦理与个体精神
的相互作用
(二)从本质上的形成角度看德育本 质
❖ 从存在主义的命题出发:德育的本质是不断 形成的、需要有所构想的。
德育原理
第三章 德育本质与德育功能
内容目录
❖ 第一节 德育的本质 ❖ 第二节 德育的功能
教学目标
❖ 了解德育的本质; ❖ 明白道德在生活中的三种存在形态,以此来
认识道德的本质; ❖ 认识德育功能的概念及德育的主要功能
第一节 德育的本质
❖ 一、何谓“本质” ❖ 二、道德在生活中的“存在”与德育的本质 ❖ 三、对德育本质的解释及其意义
❖ 道德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就体现为这两者在 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性与德性
❖ (1)人性的双重性: ❖ 中国古代的人性论:“善”“恶” ❖ 西方神话中的人性:神性与兽性
❖ 一方面人有与动物一样相同的求生本能和原 本无所谓善恶的物质欲望(兽性);
❖ 另一方面人又有对物欲追求和满足方式上不 同于一般动物,有物欲满足后的超越物质需 求的意义需求。(神性、精神性;马斯洛所 称的“超越性需求”)
❖ 神性与兽性,物质生活与意义生活要在人格、 生活中保持各自独立性和张力;同时又要通 过现实化了的德性、德性生活去实现人及其 生活的旨归。
(四)道德的作用
❖ 道德在生活中有综合和中介作用。
❖ 1.道德的实用功能:使人过现实性的生活 ❖ (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是兽性、神
性,物质生活与意义生活的平衡和综合,可 以调节人性与生活)
❖ 2.道德的提升功能:实现人的德性生活的实
质(道德是是由兽性而神性、由物质生活而 精神生活的中介)
(五)人性、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的 本质
❖ 人性是生物性与精神性的统一,其本质是对 生命质量或意义等精神的诉求。
❖ 道德生活的本质是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对 人类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
❖ 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对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 其属人的精神性和精神性生活的一种有意识 的帮助。
❖ 政治功能; ❖ 经济功能; ❖ 文化功能等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认识
❖ (1)树立全面的德育社会功能观 ❖ “全面的功能观”: ❖ 德育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都能
(二)正确德育功能观的意义
❖ 1.有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 2.有助于适度、恰当的进行德育评价 ❖ 3.有助于适当适度的德育实践
二、德育的主要功能
❖ (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 (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 (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 1.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 何种性质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