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
合集下载
《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974fdeb4daa58da1114aa0.png)
氯化镁 + 氢气
实验现象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 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实验探究 锌和稀盐酸反应后质量是否改变?
锌和稀盐酸
氢气和氯化锌
也是封闭体系,怎么天平的指针会向右偏转呢?
观察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反应前 反应后 装置及 装置及 物质质量 物质质量
结论
m 铁丝
铁钉表面产生红色物质
与硫酸铜
氢氧化钠 与硫酸铜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m前
m后 m前 = m后
碳酸钠 与稀盐酸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m前
m后 m前 = m后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 量总和相等?
二、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 量守恒的原因。
二磷
白磷
其他不加 反应的 物质
生成物质的 质量总和
演示实验2小结
产生的现象为:产生蓝色沉淀 结论: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 总质量相等
硫酸铜 +氢氧化钠→ 硫酸钠 + 氢氧化铜
M1
=
M2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 学习目标 • 1、通过实验测定,记住质量守恒定律,并用 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该定律。 • 2、初步学会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 分析问题。 • 3、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
氢氧化铜 + 硫酸钠
倾倒过程中注意避免溶液损失
实验现象 反应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反应后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 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16)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16)](https://img.taocdn.com/s3/m/c4a422af804d2b160a4ec078.png)
元素的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4.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问题:
1、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 应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一定要在密 闭容器内进行。
2、质量守恒定律讨论的对象是化学反应的质 量问题,与物理变化无关。即质量守恒定律 不能用于讨论物理变化。
化学方程式
思考:
怎样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化学反应呢?
5、书写已经学习的有盐参与的化学方程式 导入复分解反应的复习和盐的性质的归纳。
写一写化学方程式:
1.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氢氧化钠的工业制法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
点燃
O2 == CO2
16×2
12+16×2
32
44
1、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 化碳 ;
2、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 氧化碳分子;
3、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 后,可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宏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3、初步学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各种问题
①解释某种状态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改变的 现象
②驳斥诸如“水变燃油”等谬论 ③推导物质的组成元素 ④推导物质的化学式
⑤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粒子 个数之比;
(3)表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 之比(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 学式前的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优秀课件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65a90358fafab069dc02ed.png)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元素的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应用1:解释现象
蜡烛燃烧 质量减轻
铁生锈质 量增加
蜡烛燃烧后什么也 没留下,难道物质从世 上消失了吗?
讨论质量守 恒定律时, 各状态的物 质均要讨论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石蜡和 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水蒸气 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由于水蒸气和 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逸散到空气中,所 以蜡烛质量变小。
同时还有白烟产生
2、反应的原理: 镁 + 氧气
Mg + O2
点燃
点燃
氧化镁
MgO
我走了
Mg 我来了
MgO
O2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 的化学反应,可以在密闭容器中进 行,防止反应系统内物质与环境物 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否则反应后所 称物质质量会增大或减小。
但这并不是违反质量 守恒定律,反而是体 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是否存在违背质量 守恒定律的化学反 应呢?
实验探究二:
方案一:碳酸钠和盐酸混合前后质 量的测定 方案二:镁带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5-1
将稀盐 酸倒入 烧杯中
实验现象:①固体粉末消失,产生大量气泡;
②天平指针偏向右(变轻)
反应原理: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现象:气球先鼓起后变瘪,天平仍保持平衡。
点燃
文字表达式: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m(P)+ m(O2)= m(P2O5)
= 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 生成物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7e3bc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8.png)
《质量守恒定律》公 开课一等奖课件
汇报人:
2023-12-23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质量守恒定律原理及实验验证 • 生活中质量守恒现象举例及分析
目录
•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工业中应用 • 学生实验操作与互动环节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公开课背景及目的
公开课背景
本次公开课旨在展示《质量守恒 定律》这一重要化学原理的教学 方法和成果,促进教学交流和提 升。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03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保持不变,因此反应
前后总质量不变。
跨学科应用前景展望
物理学中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用于解释和计算各种物理现象,如力学 中的动量守恒、热力学中的能量守恒等。
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在化学工程中,质量守恒定律用于设计和优化化学反应过程,确 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强调实验室安全规范,如佩戴护 目镜、避免食品或饮料进入实验
室等。
仪器使用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天平、烧杯、试 管等实验仪器,确保实验数据的准 确性。
药品取用
讲解化学药品的取用方法和注意事 项,如避免药品污染、正确存放药 品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分组方式
根据学生兴趣和实验需求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 行实验。
实验设计与操作过程
实验步骤 1.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物质。
2. 将烧杯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平衡。
实验设计与操作过程
01
3. 进行化学反应,观察天平是否 平衡。
02
4.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实验结果:在化学反应前后,天平保持 平衡,说明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不变。
汇报人:
2023-12-23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质量守恒定律原理及实验验证 • 生活中质量守恒现象举例及分析
目录
•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工业中应用 • 学生实验操作与互动环节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公开课背景及目的
公开课背景
本次公开课旨在展示《质量守恒 定律》这一重要化学原理的教学 方法和成果,促进教学交流和提 升。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03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保持不变,因此反应
前后总质量不变。
跨学科应用前景展望
物理学中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用于解释和计算各种物理现象,如力学 中的动量守恒、热力学中的能量守恒等。
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在化学工程中,质量守恒定律用于设计和优化化学反应过程,确 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强调实验室安全规范,如佩戴护 目镜、避免食品或饮料进入实验
室等。
仪器使用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天平、烧杯、试 管等实验仪器,确保实验数据的准 确性。
药品取用
讲解化学药品的取用方法和注意事 项,如避免药品污染、正确存放药 品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分组方式
根据学生兴趣和实验需求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 行实验。
实验设计与操作过程
实验步骤 1.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物质。
2. 将烧杯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平衡。
实验设计与操作过程
01
3. 进行化学反应,观察天平是否 平衡。
02
4.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实验结果:在化学反应前后,天平保持 平衡,说明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不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3080b9be1e650e53ea9929.png)
文字 表达 式
盐酸 + 碳酸钠
HCl Na2CO3
氯化钠 + 二氧化碳 + 水
NaCl
CO2 H2O
实验
反应前总质量 > 反应后总质量
结论
m(HCl) + m(Na2CO3) > m(NaCl)+ m(H2O)
实验2 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 现象
文字 表达 式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天平 不平衡,指针向左偏转。
思考与交流
1 铁丝燃烧后质量为什么会变大? 木材燃烧后质量为什么会变小?这两 个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总和相等呢?试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 解释。
H
HH
O
+
HH
O
H H
H
氢气
氧气
(H2) 量守恒的原因: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
4.煤的汽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煤的汽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CO+X。请你写出X 的化学式 H2 。
►Suffering is the most powerful teacher of life. 苦难是人生最伟大的老师。 ►For man is man and master of his fate. 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A man can't ride your back unless it is bent. 你的腰不弯,别人就不能骑在你的背上。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生活没有目标,犹如航海没有罗盘。
质量守恒定律 公开课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 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f298e4700abb68a882fb0c.png)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进行有关的计算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应用
练习与实践
1.蔗糖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那么根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蔗糖中一定含有( 碳 )、( 氢 )和 ( 氧)元素。
2.比较下列物质质量大小,用“>”、“=”、“<”来填空 < _)原木材的质量。 (1)木柴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_____
种类
不 变。
不 变;
三、质量守恒的应用
1、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
二氧化碳和水,试推断蜡烛中 氢 元素,可能含 一 定含有碳 _____ 氧 元素。 有___
1、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 克B恰好完全反应,求生成的C的质量。 9克
2、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 克B充分反应后,剩余1克B,求生成的C的 质量。
分组实验
1、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镁溶液反应
2、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3、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 4、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交流汇报
请各组同学汇报一下 你们在实验中获得的现象 及结论。
碳酸钠溶 氯化钡溶液 碳酸钠粉 液与氯化 与稀硫酸反 末与稀盐 酸反应 镁溶液反 应 应
硫酸铜 与氢氧 化钠溶 液反应
应注意的关键词语: 参加 ——— 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化学变化——— 定律适用的范围 各物质 ——— 反应物的全部和生成物的全部
质量———— 不能任意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H2
破裂 重新组合 聚集成
H2O
O2
分
子
破裂
原
子
重新组合
新 分 子
聚集成
应用
练习与实践
1.蔗糖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那么根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蔗糖中一定含有( 碳 )、( 氢 )和 ( 氧)元素。
2.比较下列物质质量大小,用“>”、“=”、“<”来填空 < _)原木材的质量。 (1)木柴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_____
种类
不 变。
不 变;
三、质量守恒的应用
1、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
二氧化碳和水,试推断蜡烛中 氢 元素,可能含 一 定含有碳 _____ 氧 元素。 有___
1、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 克B恰好完全反应,求生成的C的质量。 9克
2、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 克B充分反应后,剩余1克B,求生成的C的 质量。
分组实验
1、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镁溶液反应
2、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3、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 4、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交流汇报
请各组同学汇报一下 你们在实验中获得的现象 及结论。
碳酸钠溶 氯化钡溶液 碳酸钠粉 液与氯化 与稀硫酸反 末与稀盐 酸反应 镁溶液反 应 应
硫酸铜 与氢氧 化钠溶 液反应
应注意的关键词语: 参加 ——— 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化学变化——— 定律适用的范围 各物质 ——— 反应物的全部和生成物的全部
质量———— 不能任意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H2
破裂 重新组合 聚集成
H2O
O2
分
子
破裂
原
子
重新组合
新 分 子
聚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