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檀多

合集下载

印度近现代吠檀多哲学综述

印度近现代吠檀多哲学综述

印度近现代吠檀多哲学综述朱明忠印度近现代吠檀多哲学,又称新吠檀多哲学,是在近代印度教改革运动中逐渐产生的一种新兴哲学思潮。

它发端于19世纪初,兴起于19世纪后期,昌盛于20世纪上半叶,后不断发展,一直延续至今。

古代吠檀多论是印度教六派正统哲学(数论、胜论、正理论、瑜伽论、弥曼差论和吠檀多论)中重要的一支,到了近现代,其他五个流派大都已经消逝或融汇于其他哲学中,而只有吠檀多论一支独秀,长盛不衰。

可以说,吠檀多论是印度传统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其地位和影响相当于我国的儒家思想。

新吠檀多哲学就是在改革传统吠檀多的基础上,大量汲取西方哲学的方法和内容以及自然科学知识而形成的一种现代哲学流派。

由于它既符合传统,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故对现代印度社会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近现代吠檀多论发展的三个阶段近现代吠檀多论发源于19世纪初,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

根据印度历史的分期和印度哲学发展的特点,近现代吠檀多哲学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近代印度教改革运动时期的吠檀多哲学、民族独立运动时期的吠檀多哲学和印度独立后的吠檀多哲学。

1、近代印度教改革运动时期(19世纪20年代——19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占领了印度的大部分沿海地区,并开始了残酷的殖民统治。

此时,一批先进的印度思想家已经觉醒,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民族面临着亡国亡教的危险。

他们认为,英国人之所以能侵入印度,就是因为自己的民族太衰弱,要想使民族强盛起来,首先应当改革宗教,振兴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19世纪20年代,以罗姆·莫罕·罗易为代表的改革家在加尔各答创办了近代印度教第一个改革社团——梵社,后各地不断涌现出新的改革社团,从而掀起了全国性的宗教和社会改革运动。

这些改革社团的领袖们,不仅是宗教改革家,而且大部分也是新吠檀多的哲学家,如梵社领袖罗姆·莫罕·罗易和戴本德拉纳特·泰戈尔,罗摩克里希那传教会的创始人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和罗摩克里希那本人等。

吠檀多派哲学名词解释

吠檀多派哲学名词解释

吠檀多派(Vijñānavāda)是佛教中的一个哲学派别,也被称为唯识派。

以下是吠檀多派常见的一些名词解释:
1. 吠檀多(Vijñāna):意识、識。

吠檀多派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意识所构成的,意识是存在的基础。

2. 识别(Vijñapti):吠檀多派认为一切现象都是通过识别而产生的,识别是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和区分的过程。

3. 识量(Vijñānakāya):吠檀多派认为意识具有不同的层次和形态,识量是指意识的不同形态和层次。

4. 识藏 Vijñānālaya):吠檀多派认为意识存在于识藏中,识藏是意识的存储和聚集之处。

5. 识所依(Vijñānāśraya):吠檀多派认为意识依赖于其他因素的支持和条件,识所依是指意识存在的基础和依托。

6. 识所缘 Vijñānāpratītya):吠檀多派认为意识与外界现象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识所缘是指意识与外界现象之间的关系。

7. 识所照(Vijñānāvabhasa):吠檀多派认为意识具有照耀和显现的能力,识所照是指意识对外界现象的认知和显现。

以上是吠檀多派常见的一些名词解释,它们反映了吠檀多派对意识和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1。

现象学诸人物(杂谈)

现象学诸人物(杂谈)

现象学诸人物(2011-03-26 14:39:30)标签:杂谈综述现象学是二十世纪德法哲学(一般称为欧洲大陆哲学)的主流,其次是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等。

与其对应,上个世纪英美哲学的主流是分析哲学,其次是实用主义、科学哲学。

现象学的代表人物,可以分前三巨头,后三巨头。

前三巨头是,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

后三巨头是,萨特,梅洛-庞蒂,伽达默尔。

萨特与梅洛-庞蒂是法国人,其他人都是德国人。

胡塞尔是现象学的创始人,德国犹太人。

舍勒是现象学第二号人物,与胡塞尔亦师亦友。

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学生。

现象学,最著名的人物是海德格尔,人们耳闻目睹的是其著作《存在与时间》。

萨特与梅洛-庞蒂主要受海德格尔的影响。

伽达默尔是海德格尔的学生。

现象学以晦涩难懂而著称。

分析哲学,最杰出的人物是维特根斯坦,奥地利犹太人。

维特根斯坦跟希特勒小时候是同校同学,他们有一张合影照片,他们还是同年同月生。

据有人考证,希特勒仇恨犹太人,跟维特根斯坦有关。

当时,维特根斯坦人长的帅,成绩又好,家庭富裕;希特勒模样一般,成绩不好,家庭贫困,唯一的特长是美术,希特勒擅长风景画。

回到事物本身。

是现象学的口号。

现象学是一种方法。

辩证法也是一种方法。

与我们日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有区别的。

直观到的现象,就是事物的本质。

本质不是独立于现象之外的东西,本质实际是最佳角度显现的现象(特别是对范畴事物来说,从而有本质直观)。

维特根斯坦的回应:所谓直观,不过是语言游戏中的熟悉。

分析哲学,定义无休止的追问,导致循环定义。

现象学截断此一困境,所有的概念都是循环论证的,知识怎么可能?比如出生时,必然有不证自明的东西,本质直观。

维特根斯坦的反驳:所谓的直观不过是一种熟悉,生活世界充满语言游戏。

古希腊:认识你自己。

现象学的意识自识问题,唯识论早在1500年前就进行过深刻讨论。

最后护法提出了意识四分说: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自证分与证自证分,可以参考华严宗金狮子章,双镜喻,两个镜子相互对照,是同一意识内的现量,不存在时间的无限性,不是恶无限。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事物形态类别划分理论比较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事物形态类别划分理论比较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事物形态类别划分理论比较[内容提要]佛教和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思辨性较强的两个宗教。

两教对事物的基本形态类别问题都十分关注。

它们的大量文献中均有这方面的论述。

佛教在其发展中形成的主要分支和婆罗门教中的主要哲学流派,分别提出了系统的事物形态类别划分理论。

二者的这些理论有相同处,也有差别点。

分析和归纳两教的这些内容,对在总体上把握古印度宗教哲学的基本理论特点有重要意义。

佛教与婆罗门教是印度的两个影响极大的宗教。

两教之所以影响巨大,与二者都具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有关。

在两教的思想家中,有不少人对事物的基本形态或类别问题有浓厚的兴趣,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提出了种种观念或设想。

这方面的内容在佛教和婆罗门教的理论体系中占有很大比重。

本文拟对这类成分进行探讨。

首先对两教中的典型理论加以梳理,然后再进行比较分析。

一、佛教中的事物主要形态类别理论佛教创立时主要侧重对人生现象进行观察,并提出相应的理论。

在后来的发展中,佛教观察的内容涉及宇宙的各种现象,对事物的分析也就不限于人的生命活动和相关要素。

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关于事物的主要形态类别理论要比早期佛教丰富得多。

早期佛教在这方面提出的一些基本观念或理论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等。

“五蕴”是早期佛教用来分析人或人的作用的基本概念。

早期佛教认为,人或人的作用中的主要构成要素有五种,即:色、受、想、行、识。

《杂阿含经》卷第三中说:“有五受阴。

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这里说的“五受阴”后来一般译为“五蕴”。

色蕴指一切有形态、有质碍的事物,接近于现今人们所说的物质现象,如地、水、火、风及由其所构成的事物;受蕴指感受,即由感官接触外物所生之感受或情感等;想蕴指表象、观念等;行蕴指意志一类的心作用;识蕴指总的意识活动,如区别与认识事物等。

早期佛教通过五蕴说要表明的是:人生现象由多种要素构成,其中没有一个独立的根本因,不存在所谓“阿特曼”(丘tman,意译为“我”)那样的不变主体。

吠陀和奥义书的关系

吠陀和奥义书的关系

吠陀和奥义书的关系《吠陀经》是婆罗门教和现代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

奥义书,婆罗门教的经典之一,音译"邬波尼煞陀"。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是分享的吠陀和奥义书的关系,一起来看看吧。

印度奥义书具有2000年历史的纱丽依然穿在妇女身上,男人的衣衫与佛陀时代完全一样。

这些传统衣饰包裹着更古老的灵魂。

灵魂里是《奥义书》和《吠陀》描述的深远天空。

在信仰伊斯兰教的莫卧尔王朝建立之前,印度帝王们没有留下陵墓和财宝,也没有卷帙浩繁的史书。

空荡荡的历史中只有《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部史诗,以及《吠陀》、《奥义书》和《薄伽梵歌》三大圣典系列维系着印度人的精神。

佛教与印度古老思想比较一奥义书1 出现在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左右,它标志着吠陀时代的结束,所以《奥义书》被称为“吠檀多”,也就是“吠陀的终结”。

(驻印记者)大部分晚出,较早的6世纪前后的只有13部(林语堂)最早为公元前9世纪,晚为公元后(百度百科)《奥义书》是印度吠陀经典的精华部分,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吠陀哲学,产生在公元前六七世纪。

(转自西祠胡同)2 在梵文中称为“Upanisad”,是“近坐传授”的意思,这大概能使人想见当时师父徒弟口传心领的场景。

3 《奥义书》共有100多部,最主要的有《广林奥义》等13种。

《奥义书》提出了“梵我合一”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在所有不断变化着的物质形式背后,是不变的“梵”。

“梵”是永恒的,无始无终、无边无际。

它存在于人的内心。

《奥义书》的共有主题,就是对至上意识(又称宇宙意识、宇宙绝对本体)直接的体验。

4 为了达到“梵我合一”,教徒们想出了众多修行办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苦行和瑜珈。

(1)在印度教圣地和北方的森林里,我看到很多瑜伽大师在刻苦修行,他们身上涂抹着象征再生的炭灰,割断欲望和一切,把自己折磨成“空”。

(2)也有一些修行者散尽家财,四处云游。

他们身披黄色袈裟,前额涂上自己信仰的大神标志,以乞讨为生,希望通过这种修行方式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吠檀多哲学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吠檀多哲学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吠檀多哲学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话,那么不了解吠檀多哲学,也无法深刻理解印度文化,甚至无法真正把握印度人的精神追求和思想面貌。

一、吠檀多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何谓“吠檀多论”?首先看“吠檀多”一词,“吠檀多”是梵文Vedanta的音译,其意为“吠陀的终结”或“吠陀的末尾”。

“吠陀”,是指印度教最早产生的、最古老的一批宗教文献,又称“吠陀经典”。

“吠陀的末尾”,就是指“吠陀经典”中最后出现的那个部分——奥义书。

按照各类经典问世的时间先后,“吠陀经典”可分为四个部分:四部吠陀本集、梵书、森里书和奥义书。

由于奥义书问世时间最晚,故称“吠檀多”。

奥义书之后,印度教陆续产生许多哲学流派,其中有一个哲学流派专门研究奥义书的思想,或者说,以奥义书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这个哲学流派,就被人称之为“吠檀多论”,即专门论述奥义书思想的派别。

简言之,吠檀多论就是以奥义书中的“梵、我”理论为基础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一个哲学体系。

吠檀多论作为一个哲学流派,最初产生于公元1世纪。

创始人为跋达罗衍那(约1世纪),他所著的《梵经》是该派的主要经典。

由于后人不断地对《梵经》进行修改和补充,所以现存的《梵经》大约定型于5世纪左右。

在哲学理论上,吠檀多论继承了奥义书中“梵”与“我”的学说,并且以研究“梵”(宇宙本体)、“我”(个体灵魂)和“现象世界”(自然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宗旨。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这三者关系的看法不同,吠檀多论内部又分裂出许多不同的学派。

主要的学派有:吠檀多不一不异论、吠檀多不二论、吠檀多限制不二论、吠檀多二元论、吠檀多纯净不二论、吠檀多性力限制不二论等。

这些学派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它们之间的差别也非常微妙和玄奥。

为了说明它们的差异,下面仅举一两个例子。

例如,吠檀多不一不二论产生于1世纪,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吠檀多论的创始人——跋达罗衍那。

该派主张,宇宙最高本体——梵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在空间上是无所不在的,在时间上是永恒无限的。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中世纪哲学之六:吠檀多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中世纪哲学之六:吠檀多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中世纪哲学之六:吠檀多印度中世纪哲学之六:吠檀多吠檀多是印度婆罗门教六派哲学之一。

中世纪印度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吠檀多。

吠檀多的意思是" 吠陀的终结" 或" 吠陀教义的最终目的" ,也就是奥义书。

此派以奥义书为研究对象,因此称之为吠檀多派。

吠檀多派的最根本经典是《梵经》,也就是说《梵经》内容是吠檀多派哲学的基础。

吠檀多派各个流派都是从自己的立场,适应社会斗争的需要去注疏《梵经》的。

吠檀多不同的流派有:不二论、制限不二论、二元论、二元不二论、纯粹不二论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 不二论"。

1.吠檀多不二论吠檀多不二论的主要代表是乔奈波陀(公元640-690 年)和商羯罗(公元788-820 年)。

乔奈波陀著有《蛙氏奥义颂》,对于梵、我、幻的关系提出4 点看法:①宇宙最高实体是梵,梵是绝对真实的存在;②自然界是梵通过一种称为摩耶的魔力创造出来的,是一种不真实的表象;③我(灵魂)和梵同一不二;④解脱的最高目的是亲证梵我如一,认识灵魂的真正本性。

此外,乔奈波陀还发挥了奥义书中神秘主义的" 四位说" 理论,即自我根据摆脱主、客观经验束缚的不同程度分为四位:普遍位、光明位、智慧位和第四位。

在普遍位时,自我具有觉醒的意识,可以认知外界对象并完全受到主,客观经验的束缚;在光明位时,自我处于梦眠状态,它摆脱了外界经验的印象,但仍可觉知内在的精神对象;在智慧位时,自我是熟睡状态,完全脱离了主、客观经验的印象,从而过渡到第四位,此时的自我完全和最高我(梵)同一不二。

商羯罗发挥了乔奈波陀的《蛙氏奥义颂》的思想,认为真实不二的梵是世界万物的始基。

梵是纯粹的、统一的,既不具有任何差别、内外、部分;也不具有任何属性、运动和因果。

梵本身是没有任何属性的实体,但是没有宗教修持的人由于无明,从下智去看它,给它附上了种种的属性,如全智、全能等等,神也是其中的一种。

从印度吠檀多的“摩耶”观念到叔本华的生命哲学

从印度吠檀多的“摩耶”观念到叔本华的生命哲学

从印度吠檀多的“摩耶”观念到叔本华的生命哲学*单虹泽/文提要:在印度吠檀多哲学中,“摩耶”观念指现实生命的虚幻性,由此形成大梵与经验世界的二元对立。

吠檀多哲学的解脱论也建立在这种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即否定生命的现实性并走向“梵我一如”的绝对真理。

这种对现实生命的否定和超越也体现在叔本华的生命哲学之中。

通过对“摩耶”观念的吸收和转化,叔本华解决了意志与表象之间的张力,并将世界的本质领会为“生命意志”。

然而叔本华在实现本体与现象之统一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意志包含了经验内容,这就要求意志否定自身以获得精神的绝对自由。

意志的自我取消使叔本华的生命哲学走向吠檀多式的神秘主义,导致了消极悲观和反道德的实践困境。

关键词:吠檀多;摩耶;叔本华;意志;生命中图分类号:B351.2文献标识码:A*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古印度吠檀多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7AZX008)的阶段性成果;获得南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63202060)支持。

①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82,第6页。

②汤用彤:《叔本华思想中的东方因素》,《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秋之卷,第32页。

叔本华曾明确指出其哲学思想与印度吠檀多哲学之间的联系,并颇为自负地表示“组成《邬波尼煞昙》[按即“吠檀多”(Vedānta ),又作《奥义书》(Upanis ·ad )]的每一个别的,摘出的词句,都可以作为从我所要传达的思想中所引伸出来的结论看”①。

叔本华深受印度哲学的影响,已为学界所公认。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汤用彤即撰专文指出,尽管叔本华对印度文化存在着严重误读,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为了使其意志本体论成为可能,叔本华不断地从吠檀多中寻求理论支持②。

以往学界多从三个角度探讨吠檀多与叔本华哲学之间的关联:一是意志本体论;二是悲观主义的人生论;三是神秘主义的认识论。

哈达瑜伽基本概论

哈达瑜伽基本概论

哈达瑜伽基本概论哈达瑜伽基本概论哈达瑜伽,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吠檀多哲学,但又不限于吠檀多哲学。

它强调能量以及能量的唤醒,打消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可以说是“能量融合瑜伽”。

那么,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哈达瑜伽基本概论,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哈达瑜伽简述当今人们谈论的瑜伽往往比较刻板,即瑜伽就是那些体位,练习体位就是练习瑜伽。

不难发现,人们脑子里的瑜伽就是哈达瑜伽(Hatha Yoga,也译为哈他瑜伽、诃陀瑜伽、赫特瑜伽等)。

瑜伽之所以能在全球传播,有很多原因。

但其中,最为显著的原因是哈达瑜伽的流行,尤其是哈达瑜伽对身体的关注。

然而,在瑜伽家族里,哈达瑜伽只是其中的一员。

如今,人们最为关注的瑜伽大多属于哈达瑜伽体系。

其中重要的流派有:(传统)哈达瑜伽、艾扬格瑜伽、阿斯汤加瑜伽、阿奴萨拉瑜伽、流瑜伽、热瑜伽、力量瑜伽、阴瑜伽等。

大概在第或第世纪之后,在印度出现了一个派别叫纳塔派(Natha),这个小小的瑜伽宗派极为强调身体。

哈达瑜伽可以归于纳塔派的发展。

大概在-世纪之间,出现了哈达瑜伽最为经典的著作《哈达瑜伽之光》。

在这部重要的哈达瑜伽经典中,作者斯瓦特拉玛摩把哈达瑜伽分为四个部分,即四支,它们分别是:体位法、调息法、身印和三摩地。

它强调了哈达瑜伽与传统上的瑜伽,尤其胜王瑜伽的目标是一样的。

哈达瑜伽强调它是“通过身体”的瑜伽,而非“为了身体”的瑜伽。

尽管传统的哈达瑜伽强调身体的锻炼,但它关注的目标或瑜伽的目的始终是三摩地。

然而,经过近代瑜伽的“变革”和“西化”,哈达瑜伽在现代发生了“蜕变”,从追求三摩地这一瑜伽终极目标的瑜伽,转变成了主要只是关注身体健康本身的瑜伽。

哈达瑜伽,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吠檀多哲学,但又不限于吠檀多哲学。

它强调能量以及能量的唤醒,打消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可以说是“能量融合瑜伽”。

这种瑜伽与数论瑜伽(帕坦伽利瑜伽)的分离瑜伽关系比较远,与吠檀多的联结瑜伽更亲近,或者也可以说,这种瑜伽是对吠檀多瑜伽的实践,比一般说的吠檀多哲学实践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见性。

印度教的对世界的影响

印度教的对世界的影响

印度教的对世界的影响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宗教的影响深入到它的社会与文化的每一部分。

那你知道印度宗教对世界有什么影响吗?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印度教的对世界的影响,一起来看看吧。

印度教的对世界的影响印度教文化绵延了四千余年,起伏跌宕;有其昌盛辉煌的时代,也有其衰落低沉的时期;但是,它历经沧桑,一直延续至今。

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印度教的信仰与文化,伴随着商贸往来和移民迁徙,也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并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约在公元前后,随着印度移民,印度教开始传播到东南亚各国。

公元前327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大军侵入印度后,印度教的思想流入欧洲。

公元前后,伴随着佛教,印度教的思想与文化传入我国。

到了近现代,印度教吠檀多思想已在欧洲北美广泛流传。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还建立起一些以印度教教义为主旨的宗教社团,其影响波及到欧洲,在西方青年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一、印度教在南亚印度教自古产生于南亚次大陆。

在这里,除了印度以外,它还流行于尼泊尔、斯里兰卡、不丹、锡金等国;在孟加拉国,虽然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但是仍然有12%的人口信仰印度教,甚至在巴基斯坦也有少量的印度教徒。

1.尼泊尔大约在公司前6世纪,即佛陀时代,印度教就已经传到尼泊尔。

当时,居住在吠舍离(今属北者世王打印度比哈尔邦)的李查维人(汉泽佛经中译为离车、利车、离车毗等),被摩揭陀国阿门败,逃到尼泊尔,在尼泊尔建立了李查维王朝。

李查维人把他们所信仰的印度教也带到尼泊尔。

李查维王朝的国王们,多数崇信湿婆神,也有少数推崇毗湿奴神。

在当时的尼泊尔,既有印度教信仰,又有佛教信仰,二教并行不悖。

公元8世纪,尼泊尔国王把印度教改革家商羯罗大师请到尼泊尔,大力宣讲印度教,并排斥佛教,故使印度教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14世纪,马拉王朝著名的国王贾耶斯提蒂马拉(1382-1422)极力推广印度教,使种姓制度在尼泊尔确定下来。

此后,马拉王朝的历代国王都尊崇印度教,不断修建神庙,迎请印度的婆罗门担任神庙祭司,供奉梵天、湿婆和毗湿奴大神,使印度教在尼泊尔的影响逐步超过佛教。

瑜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瑜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瑜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瑜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瑜珈从遥远的地方被带到了世界各地,从秘而不宣的修行方式,变成了大众健康的方法手段。

这些大师以永恒的光辉照亮了后人的道路,他们是瑜珈历史长河中永不陨落的星辰!1、哈朗亚嘎瑜伽最早宣扬者哈朗亚格嘎(Hiranyagarbha)也称金胎,是一个传说中的传奇人物,。

尽管对于他的身份、他存在的时间都无从知晓,但是谈到瑜伽的历史,我们必须从他开始。

在《吠陀经》、《奥义书》和其它文献中,不同的哲学家都宣称哈朗亚嘎是第一个开创瑜伽修炼方法的人,他是瑜伽的第一个导师,启发了所有的后来宣扬或者记叙瑜伽的哲学家。

在印度最知名的史诗故事——《摩诃婆罗多》中这样说到:哈朗亚嘎是瑜伽最古老的宣扬者。

2、斯瓦塔摩茹玛哈达哈达瑜伽最早的传播者斯瓦塔摩茹玛(Swatamarama)在瑜伽历史上的贡献有两个主要方面:首先,哈达哈达瑜伽是瑜伽体位锻炼的开端。

斯瓦塔摩茹玛被普遍认为是哈达瑜伽的集大成者,他开始了哈达瑜伽的广泛传播。

其次,斯瓦塔摩茹玛开创了瑜伽治疗的先河。

斯瓦塔摩茹玛在对现代瑜伽的发展影响深远。

在印度文化之外,“瑜伽”通常被狭隘地理解为“哈达瑜伽”。

继《薄伽梵歌》和《瑜伽经》之后,最重要的瑜伽经典可以说就是斯瓦塔摩茹玛所著的《哈达瑜伽灯论》(Hatha Yoga Pradipika),主要内容为当今瑜伽学员熟悉的体势、调息、契合法和收束法,这部著作对昆达里尼瑜伽(Kundalini Yoga)和音流瑜伽(Nada Yoga)也有深远的影响。

斯瓦塔摩茹玛是那达派的教徒,崇拜湿婆神。

史书上记载他穷极一生,周游各地推广哈达瑜伽。

斯瓦塔摩茹玛深受帕坦伽利和印度密宗思想的影响。

他认为每一个生命皆有两面。

这两面能量的平衡对顺畅的生命之流相当重要,这也是他之所以命名哈达瑜伽的由来:“日” (哈),和“月”(达),代表两个相对的能量:,如冷热、男女、正负,、阴阳。

哈达瑜伽试图以体能运动和调息,并透过放松冥想平静心灵,借此平衡两个相对的能量。

吠檀多派哲学名词解释

吠檀多派哲学名词解释

吠檀多派哲学名词解释吠檀多派,又称南传佛教,是佛教中最早传入南亚地区的分支之一。

在历史上,佛教通过印度传入斯里兰卡,并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本文将对吠檀多派中的一些重要哲学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分支的思想。

一、缘起吠檀多派的核心理论之一是“缘起”,它是佛教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

缘起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由无数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吠檀多派认为,一切众生和万物都是通过种种条件和因果关系的连续作用而显现出来的。

二、无我无我是吠檀多派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人们常常错误地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不变的存在,实际上,吠檀多派认为自我是一个无固定实体的流动过程。

人们的身心都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组成的,而这些蕴都是由缘起的因果关系而产生和变化的。

因此,吠檀多派强调人的自我并不存在于独立的实体中,而是由无数的因素相互影响而成。

三、涅槃涅槃是吠檀多派的最终目标,也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涅槃指的是超越一切痛苦和烦恼,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

吠檀多派认为,通过修行和觉悟,人们能够摆脱因果律的束缚,达到涅槃的境界。

在涅槃中,人们可以体验到真正的解脱和内心的平静。

四、五蕴五蕴是吠檀多派对人存在的组成进行分类的概念。

它指的是人的身体和心理现象在因果关系下的组合。

具体包括色蕴(身体的有形存在)、受蕴(感受性经验)、想蕴(思维和感知)、行蕴(动作和行为)以及识蕴(意识和知觉)。

吠檀多派认为,通过对五蕴的觉知和洞察,人们可以认识到一切事物的无常和空性。

五、四圣谛吠檀多派中,四圣谛是通向解脱的核心教义。

它们包括苦谛(生老病死和一切痛苦的现象)、集谛(痛苦的起因,即欲望和执着)、灭谛(痛苦的终结,即通过放弃欲望和执着来达到解脱)以及道谛(通向解脱的方式,即八正道)。

吠檀多派认为,通过理解和实践四圣谛,人们可以走出痛苦的循环,达到涅槃的境地。

综上所述,吠檀多派是佛教中一支重要的哲学流派,其核心思想包括缘起、无我、涅槃、五蕴以及四圣谛等。

简述《奥义书》

简述《奥义书》

简述《奥义书》“人们依靠梵的知识,就能成为一切。

”---------《大森林奥义书》《奥义书》是古印度经典的哲学著作,约产生于公元前10到前5世纪间,是婆罗门教的经典之一。

“奥义书”这一名称蕴含“秘传”的含义,核心内容是探讨世界的终极原因和人的本质,一般作为梵书(四部吠陀)的附录,故又被称为吠檀多,即吠陀的终结,其展现了与梵书中祭祀之路不同的知识之路。

“梵”与“自我”是奥义书中的核心,书中经常将二者等同。

不过这二者在侧重上还存在一些差别,将在后文提到。

“梵”是宇宙的创造者并且是一切的根源。

《奥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在太初这个世界唯有自我(即梵),他将自己一分为二,出现丈夫和妻子两性,交合并产生人类,后这二者又变为各种生物的二性并交合,由此创造了世间一切生物。

从其中可以看出三点:一、梵是万物之始,是具有绝对超越性的存在物;二、它寓于一切事物之中;三、世间万物在本质上都是同一的,而只有名相上的差别。

《大森林奥义书》中有言“因为没有比它更高者,只能说‘不是’”,由此可看出梵是不可定义的,是人无法靠理性把握的。

我觉得有趣的一点是印度的宗教是多神崇拜的,但《奥义书》说“祭祀这位神(梵)!每一位神都是他的创...显示全文“人们依靠梵的知识,就能成为一切。

”---------《大森林奥义书》《奥义书》是古印度经典的哲学著作,约产生于公元前10到前5世纪间,是婆罗门教的经典之一。

“奥义书”这一名称蕴含“秘传”的含义,核心内容是探讨世界的终极原因和人的本质,一般作为梵书(四部吠陀)的附录,故又被称为吠檀多,即吠陀的终结,其展现了与梵书中祭祀之路不同的知识之路。

“梵”与“自我”是奥义书中的核心,书中经常将二者等同。

不过这二者在侧重上还存在一些差别,将在后文提到。

“梵”是宇宙的创造者并且是一切的根源。

《奥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在太初这个世界唯有自我(即梵),他将自己一分为二,出现丈夫和妻子两性,交合并产生人类,后这二者又变为各种生物的二性并交合,由此创造了世间一切生物。

吠檀多不二论哲学

吠檀多不二论哲学

吠檀多不二论哲学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是印度哲学史上的主流派,雏形为创立很早的婆罗门教哲学,发达于公元七、八世纪,主要代表人物为乔荼波陀和商羯罗;其哲学理论影响之深远,流传之广泛,在印度哲学史上是数一数二的,它的主要哲学理论至今还影响着占印度总人口70% 的印度教徒。

研究这种神秘而复杂的哲学,对于我这样一个在哲学思维上比较愚钝的人来说,确实是很吃力的。

为了做好这一项研究,我曾获得多方面的支持,有研究所的领导和同事,还有我的导师,以及日本学术界同行们。

同时我还获得了多方面的资助:曾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在东京大学留学两年,专攻吠檀多哲学;后又获日本国际教育协会资助在东京大学做专题研究三个月。

国家社科基金将我的研究纳入项目,台湾中流文教基金也给予了一定的资助。

在这一切的支持下,今天,此书终于面世了。

我喜极而泣,这是我二十年来学习印度哲学的一个总结,也是我多年来潜心研究印度吠檀多哲学的一个成果。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剑虽已磨出,但是真剑还是假剑只有专家和读者才能作出鉴别。

印度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如果以最早的文字资料《梨俱吠陀》为标志来计算的话,至少也有四千年的有文字的文明了。

在这样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家里,她是以什么理念作为人们精神的支撑体,这些理念是如何引导着社会进步,推动着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注目的。

从印度哲学的发展史上来看,它的思想精华一一具有先进性的哲学思想,曾在印度各个历史时期起到过指导意识形态和促进科学技术的作用;至现代,这些哲学思想仍然保持其本身的先进性,并且具有和现代文明相协调的适应性,所以它还具有创造现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潜能。

然而,印度思想从整体上来讲是一种宗教哲学思想,她的精神发展史与宗教发展史是平行的,这是从时间发展上纵向地来看。

而实际上,一个全民皆教的国家很难说哪种思想属于或不属于宗教思想。

于是,从宗教的角度来说,他们对于智慧的获取,实际上是以对自身价值的否定来换取对永恒精神的认定。

真理的洞见: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

真理的洞见: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

真理的洞见: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摘要】吠檀多哲学是印度宗教哲学主流思想的一个传统,做为哲学与宗教所共同关注的形而上学与认识论在吠檀多哲学中通过理性与信仰在祭祀活动中的哲学解说而形成印度思想宗教与哲学交融一体的典型特质。

创世观描述是吠檀多思想的核心,包括宇宙观、世界观、人的本质、人与宇宙的关系几个关键的宗教哲学命题。

吠檀多哲学文献证明了以创世观为基点的印度宗教哲学思想由原始的图腾崇拜、神崇拜、梵一元化及梵我同一这一系列具体思想变化过程,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对宇宙、世界、自我的存在观念的思辨哲学①产生过程。

文章从对吠檀多梵文名义的思考出发,进一步讨论吠檀多哲学的核心观念即是“存在”。

【关键词】吠檀多哲学;梵;存在;我做为“智慧的终极”或“智慧的最高境界”的吠檀多最早出现在《奥义书》上表示为一种“关于修行的知识”。

(到后来,吠檀多成为解释《奥义书》的专门思想体系。

)“有知吠檀多,于义善决定,遁世瑜伽修,心清遂精进;彼等长逝时,入乎大梵界,死生得解脱,一切无挂碍。

”(《蒙查羯奥义书》(Mundaka Up).III,2,6)②“吠檀多学中,劫初所宣说,无上秘密义,不可教躁人,不子,或不弟。

”(《白净识者奥义书》,VI,22)③根据黄宝生先生的研究,《蒙查羯奥义书》与《白净识者奥义书》产生年代约在公元前五六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之间,也就是说吠檀多的称谓产生应该不早于这个时期。

据研究,《奥义书》的种类很多,时间跨度也很大,思想的内容也是驳杂的,其中矛盾冲突之处极多。

不过根据目前通常的研究说法,《奥义书》中的核心内容还是探讨“世界的终极原因”和“人的本质问题”。

在奥义书中是通过对“梵”(Brahman)和“自我”(Atman)两个概念的讨论完成。

传统上,在印度,有关思想的内容被称为“诸见”(Darsanas)。

Darsanas字面的意思是“见解”,即指对事物的认知性“洞察”。

这种洞察不是简单的了解与学习,而是隐含着全面深入理解与体验实相(真理)的本质及过程,这反映了印度哲学所探索的目标与价值观:寻找终极的智慧并验证它,从而达到与宇宙真相的彻底结合,从业报轮回中得到解脱。

婆罗门教——精选推荐

婆罗门教——精选推荐

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教义 婆罗门教仍以《吠陀》为最古经典,且仍属于多神教,但是已经有了三⼤主神:梵天、毗湿奴、湿婆,他们分别代表了宇宙的“创造”、“护持”、“毁灭”。

婆罗门教的主要教义⼤致如下: 1、梵天崇拜 “梵天”是婆罗门教的创世主,世界万物、⼈、乃⾄神都是由他创造出来的。

根据《摩奴法典》记载,梵天出⾃“⾦胎”(梵卵);卵壳分成两半,即创造了天和地;然后创造⼗个⽣主,再由他们创造⼀切。

他后来被佛教(⼤乘佛教)吸收为护法神,为释迦牟尼的右胁侍;⼜为⾊界初禅天之王,称“⼤梵天王”。

⼀般来说,宗教哲学的超越性要求拥有⼀个⾄⾼⽆上的作为超越性存在者的神。

婆罗门教的宗教哲学的超越性层⾯,就集中体现在“梵天崇拜”上;后来佛教哲学的超越性层⾯,则集中体现在对“佛”的崇拜上。

2、四种姓 婆罗门教把⼈分为四个等级,即“四种姓”制度。

四种姓为:“婆罗门”是第⼀种姓,是执掌宗教事务的祭司;“刹帝利”是第⼆种姓,是执掌军政事务的武⼠;“吠舍”是第三种姓,是从事⽣产活动的农民和⼯商业者;“⾸陀罗”是第四种姓,是⽆技术的劳动者;此外还有“贱民”。

前三种姓称“再⽣族”(意谓婆罗门教使他们获得第⼆次⽣命);第四种姓称“⼀⽣族”。

各种姓是职业世袭、内部通婚的,各有⾃⼰的责任和义务、⽣活⽅式和习俗。

⼀般来说,古代社会是有等级制度的,但是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有它的特点,是直接与其宗教哲学联系在⼀起的。

附: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分类 种姓制度是印度与其他南亚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体系。

种姓制度以婆罗门为中⼼,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

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不同⾏外婚制的⽒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陆的社会体系。

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真理的洞见: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

真理的洞见: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

真理的洞见: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摘要】吠檀多哲学作为印度哲学中重要的一派,对于真理的洞见和创世观念有着独特的内核。

本文旨在通过对吠檀多哲学的基本特点、真理的认识与揭示、创世观念的内涵分析等方面的探讨,揭示其精神内核和对真理的丰富理解。

吠檀多哲学强调通过哲学思考来揭示真相,强调实践和内省的重要性,进而实现对真理的领悟。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吠檀多哲学,并对真理的洞见和哲学思考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本文还将对吠檀多哲学的认识与理解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吠檀多哲学、创世观念、真理、精神内核、哲学思考、认识与揭示、内涵分析、洞见、丰富理解、思考与展望1. 引言1.1 文章背景吠檀多哲学是古代印度哲学中的重要流派,其思想深邃广泛,对现代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对于真理的认识和揭示有着独特的见解。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真理的追寻和探讨愈发迫切,对吠檀多哲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吠檀多哲学融合了印度宗教文化和哲学智慧,对于人类的认知和境界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思考。

通过对吠檀多哲学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对真理的洞见和哲学思考,进而对当代哲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着重探讨吠檀多哲学的基本特点、真理的认识与揭示、创世观念的内涵分析、吠檀多哲学的精神内核,以及真理的洞见与哲学思考。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够揭示吠檀多哲学对真理的丰富理解,促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吠檀多哲学的内涵,从而开启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辨与探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吠檀多哲学中关于真理的洞见,深入分析其创世观念的内涵,揭示吠檀多哲学的精神内核。

通过对吠檀多哲学的基本特点进行解读,探讨真理的认识与揭示在哲学思考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创世观念的解析,探讨吠檀多哲学对真理的丰富理解,以及对吠檀多哲学的认识与理解。

古印度的性爱观是怎样的

古印度的性爱观是怎样的

古印度的性爱观是怎样的古印度的性爱观但是在印度古代,乡村的景象却不是现在这样的情景,到处都是葱茏的林木,现在的田野在印度古代大多是丛林或森林生长的地方,玄臧笔下公元七世纪的恒河两岸密布着绵延不断的丛林。

如果说印度古代文明是农业文明的话,那么这种文明的起源并不在于农村而在于森林,因此,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印度远古诗集中有很多关于自然的颂歌,而且吠陀之后,印度古代最著名的典籍即森林书和奥义书也与森林有密切的关系。

森林书显然是在远离城镇和乡村的森林里秘密传授的,而奥义书也具有这种秘传的性质,它同样与森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奥义书一词的本义便是在林木之下,围坐在某人的身边,一方面是传业,另一方面是解惑。

森林书和奥义书也被称为吠檀多,其意是吠陀的终结,一方面它继承了吠陀森林文明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将这种传统加以发展,至今,印度的文明也可以说是吠檀多文明,这种文明的重要特征在于侧重于宗教性的沉思和修行,森林常常变成印度古代圣人的修行地,这种出现于森林之中的修行地,按印度传统文化的说法,也就是净修林了。

从吠陀时代,自然与森林在印度文明中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净修林在当时还没有出现。

梵语中的净修林名叫Ashrama,意谓实行苦行的地方,也可指苦行的目的,但在这个词的原始意义的问题上至今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争论。

印度古代的教育基于净修林的生活体系之中,圣人们则在森林中沉思自我,这些森林哲学家为学生授业解惑,他们的教导逐步形成了在印度文化中源远流长的奥义书。

除了学习吠陀和奥义书之外,学生还须在精神和身体两方面都戒绝各种形式的享乐。

苦行者应该抛弃一切,正如史诗《摩诃婆罗多》所说:让他抛弃社会就像抛弃毒蛇一样,让他抛弃安逸就像抛弃地狱一样,让他抛弃女人就像抛弃尸体一样。

但史诗中,女人也常常随男人去过林居生活,可能是史诗时代对林居生活的要求不像吠陀和奥义书时代那样严格,悉多就是在蚁垤的净修林中生下了罗摩的两个孩子。

古典印度性爱经典《欲经》在印度古代文明中,森林不仅是宗教意义上的净修林,而且也是印度古代性爱故事发生的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吠檀多
吠檀多,梵语名:Védānta,发音/ve:da:ntɐ/,由婆罗门圣经《吠陀》(Veda)和终极(anta)两个词组成,意为吠陀的终极,是被视为正统的古印度六派哲学之一,是影响最大的
一派。

《吠陀》经典即此派的理论根据。

印度哲学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

亦称“后弥曼差派”或“梵弥曼差派”,与“前弥曼差派”或“业弥曼差派”相区别。

吠檀多的意思是“吠陀的终极”,原指奥义书。

吠檀多派是构成大多数现代印度教派别的基础。

3种基本的吠檀多经典是奥义书、《薄伽梵歌》和《梵经》。

《梵经》是对《奥义书》教义的简要阐释。

对这些经典,根据对个人自我(我)和绝对(梵)之间的关系和同一程度的不同认识,发展出好几个吠檀多派。

但都信仰轮回和吠陀的权威,并且相信梵是世界的物因和动因;而灵魂是自己行为的动因,因此是行为后果的接受者。

相传最初创始人是跋陀罗衍那(生平不详),后来的吠檀多论者公认他是该派根本经典《梵经》的作者。

《梵经》亦称《吠檀多经》或《广博经》,大概形成于公元200~450年间,主要阐述奥义书中关于梵、我、幻的哲学理论,并对其他哲学派别的理论进行了攻击和批判。

《梵经》认为,世界的最高主宰是“梵”,“梵”是宇宙精神,是无限、无所不在、永恒不灭的精神实体,它既没有差别,也没有形态和属性,不能以概念来理解,不可用言语来表达;它是超越人类感觉经验的永不磨灭者,是世界各种现象产生、维持和毁灭的终极原因。

后来,吠檀多派的继承者们对《梵经》中梵、我、幻的关系做了不同的解释,从而在吠檀多哲学内部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其中最主要的有:“无差别不二论”、“差别不二论”、“二元论”。

还有“二不二论”、“纯粹不二论”等。

意为“非二元”,即梵与我同一不二。

亦称“不二论”。

该派较早的和较系统的论述者为乔奈波陀(640~690)。

他著有《蛙氏奥义颂》。

该著作共4章215颂,对于梵、我、幻的关系提出4点看法:①宇宙最高实体是梵,梵是绝对真实的存在;②自然界是梵通过一种称为摩耶(Māyā)的魔力创造出来的,是一种不真实的表象;③我(灵魂)和梵同一不二;④解脱的最高目的是亲证梵我如一,认识灵魂的真正本性。

此外,乔奈波陀还发挥了奥义书中神秘主义的“四位说”理论,即自我根据摆脱主、客观经验束缚的不同程度分为四位:普遍位、光明位、智慧位和第四位。

在普遍位时,自我具有觉醒的意识,可以认知外界对象并完全受到主、客观经验的束缚;在光明位时,自我处于梦眠状态,它摆脱了外界经验的印象,但仍可觉知内在的精神对象;在智慧位时,自我是熟睡状态,完全摆脱了主、客观经验的印象,从而过渡到第四位,此时的自我完全和最高我(梵)同一不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