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的基本构成要素
国际文明理论
国际文明理论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作为主要考察国际行为体当时所处的境遇的理论,总体上是一种横向的理论。
而国际文明理论则是从文明的角度来考察国际行为体的行为,具有更广泛的视野和深刻的历史背景。
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以首次以全新的文明史观来考察历史,之后以文明史角度著述历史的著作和学者层出不穷,比如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布罗代尔的《文明史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麦克高希的《世界文明史》等等。
当然本文既然题为国际文明理论,就不能完全地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待文明。
所以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首先,界定文明及相关的概念;其次,考察与文明有关的问题,如要素构成、阶段类型数量和兴衰动力;第三,介绍“文明冲突论”及对其批评。
最后,总结。
概念界定虽然布罗代尔觉得“把‘文明’这个词定义得言简意赅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而且古今中外关于文明的定义不胜枚数,但正如德国学者诺贝特•埃利亚斯所指出的那样,“要用几乎话囊括“文明”的所有含义是不可能的。
”因此,为了全面准确表达“文明”这个概念,我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加以说明。
第一,从“文明”的词源上考察。
在英语中,与文明相对应的词是civilization。
Civilization作为一个英语词汇,它与以下几个拉丁词汇密切相关:(1) civis,指在某个地方定居下来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市民或者公民;(2) civilis,其含义是与公民有关的、公民所具有的东西,也就是公民社会成员所特有的素质和修养,以及对公民有益的教育和影响;(3) civitas,意为公民自治;(4)civilitas,是指公民身份,特指罗马共和国的公民。
显然,从词源上看,“文明”指的是与野蛮、蒙昧和落后相对立的开化、理性和进步的状态。
在这几个词根的基础上,18世纪的欧洲人创造了civilization这个词。
可以看出,这个词暗含着两种含义:一是18世纪的社会是文明开化的社会,而古代和中世纪是野蛮和黑暗的时代;另一种含义是欧洲社会是文明社会,而欧洲以外的社会则是野蛮、愚昧的。
皮朗与_皮朗命题_对西方文明形成时代的重新审视[1]
・读史札记・皮朗与“皮朗命题”———对西方文明形成时代的重新审视王晋新西方文明的形成,是一个具有多重意味且“常议常新”的话题。
史学界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研讨,形成了众多学说。
然而,近些年随着对中外各类经典史著的翻捡、重读,笔者愈发觉得有许多经典著述和结论值得进一步研读或重新审视,皮朗及“皮朗命题”即为其中之一。
本文旨在从文明史研究角度着眼,结合欧美学界的研究成果,探讨皮朗所提出的命题对当下我们对西方文明所形成认识的启迪意义。
一亨利・皮朗,比利时著名历史学家(1862—1935),一生著述众多,成就颇丰。
有人曾感叹道:在鸿篇巨制《比利时史》一书中,皮朗将整个民族的情感连接了起来;《经济社会史》一书乃是他写就的一部永恒的经典之作;在《欧洲史》一书中,他敞开心扉,向一个更为广泛世界的读者们倾诉;而那部《中世纪的城市》又使史学界陷入一片躁动之中;《穆罕默德和查理曼》更是至今仍在向我们挑战①。
自上个世纪40年代始,皮朗的学术著述便被陆续译介到中国,并且多次再版②。
然而,除了一些专题性辨析和评述性短文外③,中国学界鲜有对皮朗学术思想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文著。
西方文明是于何时并在何种历史环境中形成的,是皮朗一生特别是晚年“最大的学术兴趣所在”④。
早在一战期间在德国的战俘营中,他就对伊斯兰扩张征服与西方文明形成之间所存在的密切①②③④格雷・鲍伊斯:《布莱斯・莱昂对亨利・皮朗生平和智慧的研究》(Gray C .Boyce,“Henri Pirenne:A B i ographical and I ntellec 2tual Study by B ryce Lyon ”),《美国历史评论》(The Am erican H istorical Revie w )第80卷第4期,1975年10月。
如商务印书馆早在1940年就曾出版了胡伊默所翻译的《中古欧洲社会经济史》;1964年,乐文又将此书重新翻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关于西方文明的观点
关于西方文明的观点
一、西方文化源头
西方文化的源头主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这两个时期的文化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础,对后来的欧洲文化和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西方文化特征
西方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理性主义、个人主义、民主和科学等方面。
这些特征在西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包括哲学、艺术、科学、政治等领域。
三、西方文化影响
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所体现,尤其是对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西方文化也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现代化进程。
四、西方文化优缺点
西方文化的优点主要包括理性主义、个人主义、民主和科学等方面,这些优点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西方文化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过度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这些缺点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五、西方文化未来发展
未来,西方文化将继续发展并不断创新,同时也将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例如,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将更加开放和包容,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也将更加频繁和深入。
六、西方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西方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一方面,西方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冲突;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也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着交流和融合。
例如,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其他文化开始接受和融入西方文化。
七、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方面。
这些价值观是西方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所在。
交融与创生_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
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侯建新内容提要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不仅呈现在当代,同样呈现在过去的历史长河里,因此探究历史上不同文明的特殊性非常重要。
西欧文明始于公元5世纪,初步成型于11—15世纪,源于古代日耳曼传统、古典希腊罗马文明和基督教不同质的文化。
日耳曼人的马尔克村社制度是欧洲文明的胚胎;古典文明,尤其罗马法促使中世纪个人权利概念逐渐形成并进入公法领域,成为法治社会的广泛基础;基督教的政治哲学及政治斗争结束了神圣王权时代,有助于建构起上层政治框架。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三要素熔为一炉,逐渐生成西欧文明的雏形。
很明显,西欧文明是次生的、混合的文明,其创生过程也是不同文明的融合和嬗变过程;16世纪后衍生为资本主义文明,后者表现了不凡的创造力,冲击了整个人类社会,同时也显现了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关键词西欧文明日耳曼罗马法基督教本文旨在分析西欧文明的来源及其主要成分,深化对欧洲文明特殊性的理解,进而解读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大约出现在18世纪,相对于野蛮状态而言,一方面是开化的人,另一方面是原始的野蛮人或蛮族。
当时西方人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是人类的唯一标准,文明仅为少数特权民族所拥有,所以“文明”一词只有单数形式。
19世纪初叶“文明”一词初次被用作复数形式,淡化了文明的价值判断,从而承认不同文明存在的合理性。
文明指人们社会生活的进步状态及方式,用布罗代尔的话说,即是“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集体生活所共有的各种特征”①。
因此,出现了埃及文明、中华文明、古典的希腊罗马文明之类的并列说法。
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人类很早就创造了不同的区域文明。
任何一个文明体系都相当的繁复,不仅有物质层面,还有精神文化层面,它规范着人们的心理、观念和社会行为,是正在形成中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架构的内在指导原则。
历史无数次表明,长期积淀的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发展的巨大影响和制约。
当人们还不能反省自己,不能识别和吸收其他文化,也就是说还不能主动地创造历史的时候,那样的影响和制约显得格外强大。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西方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变化,具有了丰富多样的特征,但其主流文化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统一的趋势。
西方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分别为: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文化的起源阶段,形成了希腊精神。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时期,西方文化发展的黑暗时期,但形成了西方文化的另一重要支柱——基督教精神。
近代文化时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希腊精神得以复兴,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宗教改革,促使宗教走向市俗化,西方文化两大支柱共存、共荣。
现代文化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科技革命的推动,西方文化走向了现代化,民主主义、科学主义、理性精神占居了统治地位。
下面是西方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精神。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西方文化史家一般认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古希腊是西方人的“家园”。
爱•麦•伯恩斯与菲•李•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中也认为:“在古代世界的所有民族中,其文化最能鲜明地反映出西方精神的楷模者是希腊人。
没有其他民族曾对自由,至少是对其本身,有过如此炽烈的热心,或对人类成就的高洁,有过如此坚定的信仰”。
伊迪斯汉密尔顿在谈到大希腊时也说,那时创造的艺术作品与所产生的思想观念,直到现在都没有被人们所超越,西方几乎所有的艺术与思想都有他们的烙印。
也许这些说法多少有些夸张,但整个西方文化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是肯定的,希腊精神成为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精神支柱。
希腊精神的核心是民主精神、法治精神、科学精神和自由精神。
1、民主精神古希腊精神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它的民主精神。
古希腊民主精神的基本原则是主权在民,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定期举行的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国家大事都由人民的意志表决决定,任何个人不得凌驾于人民之上。
“轮番为治”与公民大会是“主权在民”原则的落实处。
人民轮流参加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处理国家事务,审理案件,调解纠纷是为“轮番为治”。
最能体现古希腊民主精神的是伯里克利的这段名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中古西欧多元社会结构的核心特征
历史47中古西欧多元社会结构的核心特征张巨斌(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提要:多元社会结构是西方近代文明的核心要素,它形成于中古时期,其形态主要表现在二元权力体系、多元权力主体和多元法律体系等方面;其特征主要是围绕主体权利而形成的二元社会主体间的一种对立、抗衡、合作、利用的契约关系;其形成与发展依赖于三大传统,即日耳曼传统、罗马法遗迹和基督教思想。
多元社会结构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深深浸透于西欧人的思想意识中,内化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在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正是多元的社会结构,催生了西欧近代的民主宪政,催生了保障市场经济形成的法律体系,从而使西欧较早步入了现代社会。
关键词:结构主义;社会结构;多元社会结构;西欧中图分类号:K1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1)03—0047—05社会结构是支撑社会运行诸要素的内在关系及其构成框为广泛,同时也是使用得极为混乱和模糊的一个概念。
同样是架,它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对社会历史进程起着决定性和使用社会结构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学者那里,很可能概念范畴根本性作用。
本文在梳理社会结构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阐述了和表述有所不同。
如包智明认为,社会结构就是角色、群体、地中吉西欧多元社会结构的表现形态与核心特征以及多元社会域社会、制度和社会类别等构成社会的五个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结构形成发展的三大因素。
系"1;而李长江等人把社会结构理解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一、社会结构的概念和理论政治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H o;陆学艺认为,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结构”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事物的整体与各个组成部分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秩序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之间的框架及配合或组织方式。
由于结构一词不仅强调了事系”1;孙立平则认为,社会结构是存在于不同的社会行动者之物的整体和部分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同时强调了事物非表面间的相当稳定的社会关系模式∞’等等。
尔雅2018最新西方文明课后答案(自己亲自整理版本!)
个人整理上传,盗版必究!!请尊重他人劳动成果!!1.1文明概念的形成与发展1.【单选题】18世纪是欧洲的启蒙时代,“文明”的概念正式形成,其概念包括()。
A、科学、民主、和谐B、民主、民权、民生C、科学、进步、理性主义、人道精神D、科学、人道精神、唯物主义2.【多选题】在当今社会,下列关于“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文明是一种价值尺度B、意味着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所达到的状态及发展趋势C、是人类自身的发展改造自然和组织社会所取得的积极成果D、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人道和进步状态,与野蛮、黑暗和落后相对立我的答案:ABCD3.【多选题】18世纪,欧洲人界定文明的两个角度是()。
A、通过与古代中世纪的文明写照B、通过对比当时欧洲内外的文明C、通过对奴隶制的界定来区分D、原始社会之后就是文明社会我的答案:AB4.【判断题】“文明”一词,与拉丁文“civis”市民(公民)直接相关。
(√)5.【判断题】18世纪,史学家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蒙昧时期、野蛮时期和文明时期。
(×)1.2文明的要素——人性进步与人类能力提高1.【单选题】最初,中国古典冶炼青铜器主要是用作()。
A 服装装饰B 生产工具C 生活用具D 礼器2.【单选题】按照时间顺序,人类经历过的时代依次是?()A 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电气时代-电子计算机时代-航天时代B 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电气时代-计算机时代-电子计算机时代-航天时代C 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计算机时代-电子计算机时代-航天时代D 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计算机时代-电气时代-电子计算机时代-航天时代3.【多选题】人类文明的核心标志,包括()。
A 金属的冶炼B 书籍的出现C 城市和国家的出现D 文字的出现4.【多选题】人类能力的提高的核心是什么?()A 生产工具的改进B 进入奴隶社会C 科技水平的提高D 使用工具5.【判断题】公元前1500年,拉丁×(腓尼基√)字母的产生是人类文字历史上的重大进步。
西方文明史复习资料
西⽅⽂明史复习资料西⽅⽂明史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1、什么是欧洲⽂明?三⼤要素:古典遗产Classical Heritage 蛮族⼊侵Barbarian Invasions基督教Christianity.四⼤特⾊:海洋、延续、多元、西进四⼤遗产:古希腊的理性Ancient Greek rationality古罗马的法律Ancient Roman legal codes希伯来的信仰Ancient Hebrew faith⽇尔曼的进取Germanic spirit of venture2、西⽅⽂明沿⾰的历史轨迹⽶诺斯⽂明(约BC20----15世纪)——迈锡尼⽂明(约BC16-----12世纪)——古典希腊⽂明(BC8----1世纪)——古罗马⽂明(BC7----AD5世纪)——【中世纪基督教⽂明(5----15世纪)——现代西⽅⽂明(15世纪---)】或——【拜占庭⽂明——东正教⽂明、伊斯兰教⽂明】3、⽂明【重点】(可⽤书本上的定义)⼀个特定的⼈群,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物质⽂明:遗存、器物,⽣产⽣活的技术⽔平。
精神⽂明:哲学、宗教、⽂学艺术、思想。
功能⽂明:管理体制、运⾏机制。
“⽂明”第⼀次作为⼀个名词使⽤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密拉波于1756年在《⼈类的朋友》⼀书中提出的。
4、“⽂明”与“⽂化”的异同【重点】⽂化——⼈类所创造的⼀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明——是发展到⾼级阶段的⼈类⽂化,是⽂化中积极进步的成果,是⼈类⼀定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历史形态。
⽂化与⽂明的异同:异:⾼级阶段积极进步的成果同:两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重合的部分,远远多于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与区分之处。
从⼴义上讲,⽂明和⽂化可以基本等同,没必要过多地纠缠它们的细微差别。
5、⼈类的起源【重点】地球的历史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代、中⽣代和新⽣代。
古猿出现在新⽣代第三纪的渐新世,⼈类由古猿演化⽽来。
西方文明史[整理]
西方文明史目录一、原始社会(人类起源与婚姻制度、诺亚方舟、圣火的起源等)二、古代埃及(法老、金字塔、木乃伊、埃及艳后等)三、古代印度(佛教、释迦摩尼、国教印度教、阿育王等)四、古代两河流域:现在的中东地区(巴比伦、犹太人、空中花园、泰姬陵等)五、古代希腊(雅典、马拉松战争、亚历山大、古希腊三大悲剧)六、古代罗马(狼孩故事、凯撒大帝、日耳曼入侵、教皇国等)七、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汉武大帝》、法、德、意、英等国的建立,十字军东征,圣女贞德八、西欧各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发展(近现代)绪论1、世界史、中国史、外国史的区别2、“文明”的概念以及与文化的区别七要素:较大规模的定居点(城市);劳动力的分工;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阶级的形成;国家的出现;大型公共建筑物的出现;文字的使用。
3、社会形态的划分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说:西方的历史阶段划分:古代(上古和中古),近代,现代,当代按生产工具来划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机器时代,科学技术时代3、社会形态的划分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说:西方的历史阶段划分:古代(上古和中古),近代,现代,当代按生产工具来划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机器时代,科学技术时代第一章原始社会电影《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史前一万年》一、人类的起源说1、神创造说《圣经》亚当夏娃橄榄枝和平鸽中国的女娲造人古希腊的普罗米修斯(赫拉神庙与奥运圣火)第二章尘封的古埃及一、埃及国名、法老、信仰二、金字塔的演变和狮身人面三、吐坦哈蒙和黄金面具四、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五、埃及艳后六、埃及被阿拉伯占领七、法老的诅咒第三章揭密美索布达米亚一、美索不达米亚自然坏境二、巴比伦三、犹太人以及犹太教四、波斯帝国(伊朗)五、两伊战争(伊朗、伊拉克)六、以巴冲突(巴勒斯坦、以色列)第四章神秘的古印度一、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二、沙门思潮、释迦摩尼和佛教的创立三、阿育王四、印度教的兴起五、印度两大史实《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最早的核战争六、佛教源于印度但却没有成为印度国教佛教的传播一、大乘佛教二、小乘佛教三、藏传佛教喇嘛教转世灵童第五章远去的古希腊1、爱琴文明时代(公元前20-12世纪):青铜器时代,在克里特和南希腊少数地区出现早期奴隶制国家。
欧洲文明的文化内涵
爆发于14世纪的文艺复兴是另一场意义深远的欧洲文化运动。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提倡研究希腊罗马文化,谴责封建制度的愚昧,呼吁人的“新生”。徐梵澄先生在《希腊古典重温》中有言:“十三、十四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其实未尝‘复’出古代文化到什么地步。”但是,“它的光明,至少透过了它以前一千年。” 文艺复兴蕴含的非凡的创造力,表现在诗歌、绘画、雕刻、建筑、政治、戏剧、舞蹈等方面无可比拟的创造性,并不是对古典作品一本正经的拘礼模仿。文艺复兴的艺术,起源于早期的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止于16世纪马基雅维里时代的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达·芬奇的绘画中,所表达的是一种人类的担当:不管是在清冽的喷泉旁,还是在穷奢极欲的严酷中,人都要坦然面对,敢于承担。文艺复兴奠定了欧洲近代文明的新基础,正如德国历史学家特洛尔奇所言:现代精神“滥觞于中世纪的内在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和新教,经过中世纪晚期的城市文化、新教教会文化和反对宗教改革的天主教—罗马教廷文化的酝酿阶段,最后在启蒙运动、英国、美国与法国的革命洗礼中达到完全独立。当今生活的一切重要特征都起源于此。”
欧洲文明的文化内涵
“文明”一词,西文作civilization,有礼貌、优雅的意思。但这里所说的文明,并不仅仅是指气质风度,城市的建筑、道路、桥梁、车辆的样式、工具的设计、衣服的式样、工艺品的造型,也都属于文明这个极为广泛的范畴。无论是希腊的雕塑、罗马的万神庙、拜占庭的镶嵌画、圣·索菲亚大教堂、巴赫的赋格曲、莫扎特的歌剧、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还是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望远镜,莫不是欧洲文明的瑰宝。
自-西方文明史导论作业参考答案要点
《西方文明史导论》作业参考答案要点第一章绪论1、【问答题】(1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大学更应当传授智慧。
大学不应满足于培训技术,大学更应致力于锻造人格。
”结合你自己的专业,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主观发挥题,无标准答案,言之有理、表述清晰有逻辑,能提出自己的观点认识为好。
第二章希腊文化的意境和希腊1、【问答题】(10分)概述希腊文化的意境。
理想与美:希腊艺术的意境表述;情感交流的方式:直觉、诗语和精神的形象化;玄同忘我之境在理想和现实的交汇点产生。
2、【问答题】(10分)阐述希腊文化的特点来自民间的自发的民族文化;心灵性,每一件艺术都是用心灵雕刻出的精品;向善性;唯美主义;神秘性和悬念第三章古代希腊的英雄主义1、【问答题】(10分)《荷马史诗》中的隐喻是什么?《荷马史诗》分成两部,上部《伊利亚特》,下部《奥德赛》。
两部史诗的内容不一样,前一部叫人拼命去当英雄,后一部叫人做一个平常人,游山玩水找到自己。
两个主题、风格、内容完全不一样的史书合在一起叫做《荷马史诗》,遭来很多人的非议。
一种普遍的说法是两部史书不是同一个人写的,因为它们的内容如此不同,所要反映的精神世界也是如此不同。
另一种说法,正是这样一种不同,反而组成一个合体,看到了它的两个面。
为什么这么一部有名的史诗,在主题和情节安排上产生出如此之大的反差?是作者的有意所为,还是一个历史的巧合?现在已无从考证,《荷马史诗》的原稿已经没有了。
姑且不做这样的文献考订,围绕内容来说,看一看这里面有没有被我们称之为大惑不解之谜,或者说是荷马史诗的隐喻,有什么谜语隐藏其中。
2、【问答题】(10分)如何破解《荷马史诗》的隐喻?隐喻的破解:英雄主义隐喻的破解:浪漫主义奥德修斯情结和圆满的结局:从英雄主义转变到浪漫主义;行动的浪漫主义者而不是精神的浪漫主义者;坚定的目标性,找回自己;找到两极之间的最佳点;最后的发现:人与人、家和家、社会和社会之间,是可以取得和谐的。
欧洲文化的形成(教师版)-高二历史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知识点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1.古希腊文化(1)形成: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称作“古典时代”,这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2)成就:①哲学【微点拨】古希腊哲学的特征①注重理性思考:爱智慧、尚思辨、重探索是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
②探索自然、本性是古希腊哲学的基本内容。
③蕴涵人文精神。
②古希腊文学【知识拓展】理解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1.自然哲学家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究自然奥秘,打破传统束缚,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2.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3.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探索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亚里士多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把希腊哲学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②文学③雕塑和建筑:雕刻家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④史学: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编年体)。
【微点拨】古希腊文化辉煌成就的原因及影响原因:(1)古希腊的海洋自然地理环境推动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的发展,古代希腊工商业经济繁荣。
(2)比较民主的城邦制度为其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3)从周边国家汲取了许多优秀文化成果。
(4)古希腊各城邦执政者高度重视文化教育。
(5)许多名流学者定居雅典,传播学术和思想。
影响:1.古希腊文化是西欧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文化根源和要素之一。
2.古希腊雅典民主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
3.古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4.古希腊在文学、史学、艺术、科学和体育上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和世界文化。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阅读随笔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阅读随笔一、文化基因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在阅读《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首先被引导去关注和理解文化基因的概念及其在西方文明中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借鉴生物学概念的词汇,用以描述文化遗传和传承的基本单位。
它不仅包括文字、艺术、科技这些显性元素,更扩展至价值观、信仰、习俗等隐性文化特性。
在文化基因的概念之下,西方文明的发展脉络变得更加清晰。
从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到罗马的法律制度,再到中世纪的宗教与世俗权力的博弈,以及近代的科技进步与工业革命,背后都有一系列文化基因的传递与演变。
这些文化基因,就像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一样,塑造着西方文明的独特面貌。
我特别关注了文化基因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力量已经渗透到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
而文化基因作为文化的源头和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于西方文明而言,其特有的文化基因决定了其独特的文化走向和社会结构。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文化基因并非静态的,而是动态演化的。
随着历史的推进,文化基因在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异和重组,产生新的文化特征和表达方式。
这种演化过程,既是文明发展的体现,也是文化基因生命力的体现。
文化基因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它不仅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西方人,也通过全球化进程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文明。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解文化基因,就是理解一个文明的深层结构和内在逻辑。
1. 文化基因的定义和内涵在《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这部作品中,文化基因作为一个核心概念被深入探讨。
阅读此部分时,我对于文化基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文化基因,文化基因是文化传承的基本单位,它类似于生物基因,是文化遗传信息的载体。
但与生物基因不同的是,文化基因更多地涉及人类文明的价值观、信仰、习俗、知识等非物质层面的传承。
文化基因涵盖了西方文明历史长河中的种种元素,包括语言、艺术、科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文化特质。
美国文化
美国历史上的成功可以归结 为三个原因:一运气;二 WASP文化;三实用主义、 实干精神和意识创新
运气:即机会,美国人一经 发现,便毫不犹豫地抓住了。 美国的实用主义、实干精神 和创新意识,这既来源于 WASP 文化又在该文化中占 据特别突出的地位,这又使 得美国的WASP文化有别于 西欧和北欧其他文化。
美国学者爱德华· 斯图尔特认 C· 为:“美国文化通常指主要的由 白人男性中产阶级(但不限于此) 构成的美国主流社会的思维和行 为模式。”即一般所说的WASP 文化(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 Culture),白人盎格 鲁-撒克逊新教文化。这是使美 国合众为一的基本文化要素。
西方文明四大要素:希腊人的 求真精神、罗马人的法治传统、 犹太-基督教的上帝信仰以及 凯撒在《高卢战记》中提到的 “高贵的野蛮人”的自由精神。
经过融合与转化而表现为: 科学、法治、基于上帝面前 人人平等的原则和对世俗权 威持怀疑态度的传统而来的 公民参政,以及对个人权利 和自由的高度追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美国是世界上科技最为发达 的国家,同时,又是最具有 宗教色彩的现代国家。科学 和神学是美国文明的两大支 柱,在美国历史上,科学和 神学实现了最美妙的平衡。
美国政治文化中,清教思想具有浓 厚的自由民主主义倾向。它不仅是 一种宗教学说,而且还在许多方面 掺有极为绝对的民主理论和共和理 论。除了政治制度的好处,清教教 义还强调个人的自主和社区的共同 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强调 现世的生活秩序。这就构成了美国 市民社会的道德基础,对于形成美 国的政治文化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美国历史学家巴斯认为:“没 有对美国清教思想的了解,就 不可理解美国社会.”中国学者陈 华则认为,清教思想至少在五 个方面影响了美国精神和国民 性的形成:领导者意识、民主 意识、敬业精神、开拓精神以 及重视教育。
如何理解西方文明
如何理解西方文明郭小华一、如何理解西方文明?(一)为什么要理解西方文明近代以来,伴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华文明就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在自我封闭的空间内独立发展了。
无论中华文明以何种态度看待西方文明,全面拒绝或是全面吸收,抑或是洋为中用、以中为本。
中华文明都难以否认这个事实:即相对自身的个性而言,西方文明有其独特的个性,西方文明在很多方面与中华文明存有差异。
正是中西之间的差异,才使得近代中国在民族振兴的重压下尝试着去理解和学习西方文明。
但正如前文所说,由于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存有众多差异,这使得理解和学习西方成为了一件难事。
历史事实证明,近代中国对西方文明的理解和学习大多是片面的。
中国近代史是这样的:首先,我们意识到了西方技术文明的价值,因而学习了西方技术以此来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但在政治和文明模式上还是自家的好。
再次,在民族危机不断加重下,我们认为只有学习西方的制度文明才能挽救危机,因而尝试着实施君主立宪,但仍然认为自家的文化优于西方。
最后,当整个民族出现全面危机时,我们认为这是自家文化腐朽造成的,因而我们否定自家文化的价值,选择了全盘西化的路子。
在这过程中,学习和运用了来自西方的科学和民主。
如今,科学和民主这两种价值仍在中国社会占据支配地位。
今天,唯科学至上社会风气以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主张,均是对科学民主价值学习和运用的再继续。
而事实上,虽然我们希望学习科学民主来改善自己,但效果却很糟糕。
在科学方面,无论我们怎样推崇科学,但总也达不到西方人对科学的严谨态度。
更为糟糕的是,在科学之风兴盛之下,宗教被视为科学的敌人,由此导致了信仰缺失的悲剧。
在民主方面,我们坚持民主专政理论,从生产数据归全民所有、人民群众享受民主权利广泛性等角度来理解民主,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而因为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所以拒绝了西方民主中的自由、宪政和人权。
但这种拒绝却导致了权力腐败、自由和人权状况糟糕的现实悲剧。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是指源自欧洲并随着欧洲的殖民扩张传播到其他地区的文化体系,代表着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艺术表现、文学作品、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精神文化。
西方文化的形成与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它吸收了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化、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权利。
其社会制度以民主和法治为基础,注重人权保障和法律尊严。
西方文化在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创造性,既尊重传统又鼓励创新,注重个人成就和社会进步。
西方文化的分支西方文化可分为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化、近代欧洲文化等多个分支。
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化的基石,奠定了民主、理性、审美等概念的基础;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形成,以宗教信仰为核心,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欧洲文化则以启蒙运动为代表,强调人的理性和自由意志。
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不仅深刻影响了欧洲本土各国,还在殖民扩张过程中传播到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
西方文化的语言、艺术、音乐、时尚等元素被广泛接受和模仿,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文化的挑战与反思尽管西方文化具有许多积极的价值观念和创造性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批评。
例如,个人主义可能导致社会分裂和人际关系冷漠;文化输出可能带来文化同质化和文化排斥的问题;西方理性主义可能忽视传统智慧和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
因此,对西方文化的反思和批评是有必要的,以求其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结语西方文化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文化体系,它不断演变和创新,与全球其他文化相互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通过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本质和特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共存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人类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人文精神
古希腊文明是一种奇特的文明形态,在诸多方面形成与远古文化的断代。
在思维方式上以抽象理性思维代替原始集体表象思维;在艺术形式上以写实艺术代替写意艺术;在社会形式上以个性的发展代替群体的一致性。
古希腊文明开西方文明之先河。
二、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是西方分析思维的本质特征。
工具理性是把主观和客观分割开来,把目的和手段分割开来,把道和器分割开来,把信仰和知识分割开来,把社会和自然分割开来,把人与人分割开来,以对外部对象的征服、控制、掠夺为目的的认知活动。
工具理性更关注的是外部物质世界,而忽视伦理精神;更关心的是人得到什么,而不考虑人需要什么。
西方人只有在社会发生危机时,才会想到人是什么。
三、契约社会
西方文明以人为中心,个人的权利受到尊重。
人与人之间是充满矛盾的。
契约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的工具。
契约是一纸合同,是以契约双方的信用为基础的,一旦有一方不信守合同,冲突是必然的。
古希腊社会已建立起文明历史中最早的民主制度。
欧洲近代继承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为资本主义发展做出贡献。
英国很早就建立起议会制度,由于国王不守约,没有尊重议会的权利,便爆发革命,革命的结果双方达成妥协,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美国是在与宗主国
英国的浴血奋战中获得独立的,其制定的宪法协调了各方面的关系,政局比较稳定,后来又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
而法国大革命,三个等级之间矛盾冲突尖锐,加上领导人政治态度偏激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干预,革命是最激烈的。
四、基督教信仰
基督教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复杂的。
在漫长中世纪,保存了古典文化,但又与科学进步相对立,设宗教裁判所,烧死持异端的人,包括科学家。
在文艺复兴时期,推动古典艺术和文化的繁荣;调整欧洲的国际政治关系;煽动十字军东征;与王权又斗争又联合。
然而基督教的《圣经》作为西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社会作用是持久的,其价值是巨大的。
五、价值哲学
价值范畴是西方新康德主义哲学明确提出来的。
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康德第一个打出自由意志的旗帜,喊出“人是目的”的口号,高扬人的主体性,开了价值哲学的先河。
西方哲学划时代的人物是叔本华。
从他开始,哲学的眼光从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内心世界,从客体转向主体,实现了从工具理性向价值哲学的转化。
循着叔本华的思想轨迹,尼采提出了强力意志,进一步把艺术和真理区别开来,进一步扩大价值哲学的领地。
尼采指出,所谓“真实的世界”只是一个虚构,现实世界是唯一的世界,然而这个世界是荒谬而无意义的。
所以,“悲观主义是真理”,但真理不是最高的价值标准,我们不能靠真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