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第二章第一节建筑结构基本概念及第三节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一)(2013年新版)
《高层建筑结构概述》幻灯片PPT
— 满足结构正常使用要求 — 过大位移对外装修的影响 — 过大位移会使主体结构产生裂缝 — 过大位移会产生P•Δ效应
图1-1 结构内力、位移与高度的关
பைடு நூலகம்
图1-2 高层建筑结构材料用量与高度的关系
1.2.3 设计要求
❖电梯和钢结构的应用,推动了高层建筑的发展。
❖这一时期高层建筑的特点是:
① 采用传统材料,截面尺寸大,延性差。
② 现代材料开始应用。
(2)发展成熟期(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1年,美国纽约建成了Empire State Building(帝国大厦 ) 钢结构,102层,高381m。该大楼保持世界最高建筑记录长 达41年之久。(直到1972年美国纽约建成110层、高412m的 世界贸易中心为止。)
②悬挂结构、悬挑结构:其中著名的有南非约翰内斯堡标准 银行(悬挂37层);幕尼黑广播中心(悬挂17层)等。
③巨型框架结构和巨型桁架结构:其中有54层的新加坡华侨 银行(巨型框架);香港中国银行(巨型桁架),72层,368m, 1988年建成。
④应力蒙皮结构:美国费城1990年建成了One Mellon银 行大厦,56层,242m。
▪ 1993年,香港建成中环大厦,75层,368M,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钢筋混 凝土高层建筑。
▪ 2003年7月1日,中国台北101金融大楼结构封顶。该大楼地下5层,地上 101层,高度508m ,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建筑。
❖ 结构体系新颖多变,建筑材料丰富多彩。
①筒体结构:框架—筒体结构;筒中筒结构(纽约世界贸易中 心,412m);成束筒结构(西尔斯大厦443m);桁架筒结构( 约翰•考克大厦,384m)。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ppt课件
B、构造的优缺陷: 优点 :
①建筑平面布置灵敏,分隔方便; ②施工简便,设计合理时构造有较好的塑性变形才干; ③外墙采用轻质填充资料时,构造自重小。
缺陷:侧向刚度小,抵抗侧向变形才干差。限制了 框架构造的建造高度。
C、构造的位移特征: 框架构造在程度力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点:侧 移两部分组成:梁柱弯曲变形产生的侧移和柱轴向变 形产生的。 程度荷载作用下,框架梁柱中的内力有弯矩、剪 力和轴力,在弯矩作用下,梁柱发生弯曲,且有反弯 点,梁柱弯曲引起框架的整体侧向位移。框架构造下 部的梁柱内力大,层间变形大,愈到上部层间变形愈 小,框架的整体变形呈现剪切型。
剪力墙间距〔m〕(取较小值)
表2-1
抗震设防烈度
楼、屋盖类 型
非抗震设计
6度、7度
8度
9度
现浇
5.0B,60
4.0B,50
3.0B,40
2.0B,30
装配整体
3.5B,50
3.0B,40
2.5B,30
-
注:1.B为楼面宽度,单位为“m〞; 2.现浇层厚度大于60mm的叠合楼板可以作为现浇板思索。
框架-剪力墙构造体系中,剪 力墙布置应留意以下几点:〔分散、 均匀、对称、上下贯穿、带翼缘〕
筒体构造
巨型框架构造
框架-筒体 构造
筒中筒构造 成束筒构造
2.2.3 高层建筑竖向承重构造的 选型 •1、框竖架向构造承体重系构造的类型及特点
• 剪力墙构造体系 • 框架-剪力墙〔框架-筒体〕构造体系 • 筒中筒构造体系 • 多筒体系——成束筒和巨型框架
• 框架构造体系
A、构造构成 框架:梁和柱刚结而成的平面构造体系。框 架接受构造的竖向和程度作用,称为框架构造体 系。从施工方面看,可以是整表达浇也可以是装 配式或装配整体式。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2章_高层建筑结..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2章_高层建筑结..《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 2 章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成为了建筑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各种类型、特点以及适用情况。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主要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体系,由梁和柱组成框架来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空间,便于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分隔。
然而,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较小,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如地震和风荷载,位移较大。
因此,它一般适用于层数较少、高度较低的建筑。
剪力墙结构则是利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剪力墙的侧向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较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但其空间布置不够灵活,无法像框架结构那样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
剪力墙结构常用于住宅等对空间布局要求相对规整的建筑。
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
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既能保证建筑平面布置的灵活性,又能提高结构的侧向刚度,增强抗震能力。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承担大部分水平力,框架则承担少部分水平力。
这种结构体系适用于层数较多、高度适中的高层建筑。
筒体结构又分为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和束筒结构等。
框筒结构是由周边密集的柱和高跨比很大的窗裙梁形成的筒体;筒中筒结构是由内筒和外筒组成,内筒一般为剪力墙围成的实腹筒,外筒则是由密排柱和窗裙梁组成的框筒;束筒结构则是由若干个筒体组合在一起。
筒体结构具有很大的侧向刚度和抗扭刚度,适用于高度很高的超高层建筑。
在实际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建筑的功能需求。
例如,商业建筑可能需要较大的开放空间,框架剪力墙结构可能更为合适;而住宅建筑对空间布局的规整性要求较高,剪力墙结构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课件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课件一、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定义与分类在我们的城市中,多层和高层建筑如林立的巨人,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那么,什么是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呢?多层建筑通常指的是层数在 4 6 层的建筑,而高层建筑则一般指层数超过一定高度的建筑,这个高度的标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从结构类型上来看,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框架结构:由梁和柱组成框架来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这种结构的空间布置灵活,适用于多种建筑功能。
2、剪力墙结构:主要依靠墙体来抵抗水平荷载,具有较好的侧向刚度。
3、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和剪力墙的优点,既能提供较大的空间,又能保证较好的抗侧力性能。
4、筒体结构:包括框筒、筒中筒等形式,具有很强的抗侧力能力,适用于超高层建筑。
二、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要理解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就必须清楚它们所承受的荷载。
荷载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竖向荷载:这主要是指建筑物自身的重量,包括结构自重、楼面和屋面的恒载,以及家具、人员等活载。
2、水平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是水平荷载的主要来源。
在高层建筑中,水平荷载往往对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风荷载的大小取决于风速、建筑的体型和周围环境等因素。
而地震作用则与建筑所在的地区的地震烈度、场地条件以及建筑的自振特性等有关。
三、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1、安全性:这是首要原则,结构必须能够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保持稳定,不发生倒塌或严重破坏。
2、适用性: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例如空间布局、采光通风等。
3、耐久性:确保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能够正常工作,抵抗环境侵蚀和材料老化等影响。
为了实现这些原则,设计师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包括结构的内力分析、变形计算等。
四、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是保证结构性能的基础。
常见的结构材料有:1、钢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点,但价格相对较高。
土木工程知识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概念及设计步骤
土木工程知识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概念及设计步骤1.高层建筑结构的定义以上选自《高规》。
拿到一个项目首先要分清楚是否属于高层建筑结构,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因为高层与多层在规范要求上有部分是不一样的(例如:整体指标的计算、抗震构造措施的变化等等)。
2.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是由剪力墙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水平力的,利用建筑专业给定的墙体,布置钢筋混凝土墙(即剪力墙),从受力上讲剪力墙是一个悬臂板(平面内)。
(名称:抗规是抗震墙、高规是剪力墙、也称之为钢筋混凝土墙)剪力墙结构体系是指:剪力墙和由于剪力墙开洞而形成的连梁组成的结构。
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在平面内相连的梁。
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
连梁是第一道防线,能够很好地起到耗能的作用。
(高层剪力墙结构中梁的种类)要能够形象地理解连梁的工作原理:在水平力作用下,墙肢产生弯曲变形,连梁为了协调这种变形,产生内力,梁端产生的弯矩、剪力、轴力反作用于墙肢,约束墙肢变形,反复作用下,梁端形成塑性绞,结构刚度降低,变形加大,从而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同时通过塑性铰仍能继续传递弯矩和剪力,对墙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剪力墙保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不至于发生倾覆和倒塌,此即为延性破坏。
在这一过程中,连梁起到了一种耗能的作用,对减少墙肢内力,延缓墙肢屈服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种工作状态是最理想的状态,属于延性破坏,塑性铰的形成对耗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耗能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塑性铰的转动能力。
此种情况一般出现在连梁跨高比较大的时候(不小于5,高规275页7.1.2建议宜大于6就是这个原因)。
而脆性破坏是指对于跨高比较小的连梁,刚度大,吸收的地震力也大,发生剪切破坏时,各墙肢丧失了连梁对它的约束作用,将成为单片的独立墙。
这会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大大降低,变形加大,墙肢弯矩加大,由于没有连梁的约束,可能导致结构的倒塌(根源在于转动能力很弱)。
连梁越柔,协调变形的能力越强,延性越好。
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体系ppt课件
66
67
3.1.3 悬 索
• 高强钢丝做拉索,加上高强的边缘构件及 下部的支撑构件,使结构自重极大减小, 而跨度大大增加,但稳定性相对较差。
68
悬索结构屋盖系统
69
鞍形悬索结构体育馆
70
悬索结构
71
3.1.4 膜
• 想象把索网结构的索细化加密,直到交织 成一张薄膜。膜本质上也是受拉构件,兼 有承重和维护双重功能。
正放四角锥网架
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
59
网架的形式
斜放四角锥网架
斜放四角锥网架
受力合理,杆件数量少 屋面板类型多 屋面组织排水较困难
棋盘形四角锥网架
保持正放四角锥网架周边四角锥 不变,中间四角锥间隔抽空,下 弦杆呈正交斜放,上弦杆呈正交 正放。 克服了斜放四角锥网架屋面板类 型多,屋面组织排水较困难的缺 点。
• 纵、横墙混合承重: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 常常形成双向板;室内单个空间较大,楼层结构 需要添加梁,会形成纵、横墙混合承重。特点是 除了建筑物的总长度不应超出规范要求,同时应 有一定数量的纵墙和横墙拉齐以加强建筑物的刚 度,满足抗震要求。墙体布置较为自由,平面组 合易获得交通组织的方便和较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棋盘形四角锥网架
由三角锥体构成(三种)
星形四角锥网架
三角锥网架
60
网架的形式
抽空三角锥网架
高层建筑结构讲解
高层建筑结构讲解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上,高层建筑如同一座座巍峨的巨人,展现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然而,这些高耸入云的建筑并非仅仅是外观的震撼,其背后的结构设计更是一门深奥而关键的学问。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承受重力荷载。
想象一下,几十层甚至上百层的建筑,其重量是巨大的。
这就需要有坚固的竖向结构体系,比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等。
框架结构就像是一个由柱子和梁组成的骨骼框架,能够有效地传递和承受垂直荷载。
剪力墙结构则像是一道道坚固的墙壁,能够提供强大的抗侧力能力。
而筒体结构,比如常见的核心筒结构,更是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发挥到了极致。
除了重力荷载,风荷载也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高空,风速往往更大,风对建筑的作用力也更强。
为了应对风荷载,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们会采用各种巧妙的设计。
比如,通过优化建筑的外形,减少风的阻力。
流线型的设计可以让风更顺畅地流过建筑,从而降低风对建筑的影响。
同时,在结构上增加加强层、设置抗风支撑等措施,也能够增强建筑的抗风能力。
地震作用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在地震发生时,地面会产生剧烈的震动,高层建筑需要有足够的抗震能力来保持稳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结构工程师们会采用一系列的抗震设计方法。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确保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延性。
延性就像是建筑结构的“柔韧性”,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发生一定的变形而不倒塌。
其次,会设置各种抗震构件,如抗震墙、框架柱等,并通过合理的配筋来提高构件的抗震性能。
此外,基础的设计也至关重要。
一个稳固的基础能够有效地将建筑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中,减少地震对建筑的影响。
在高层建筑的结构中,材料的选择也十分关键。
钢材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的优点,常用于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中。
混凝土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在剪力墙和筒体结构中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的材料和组合结构也逐渐应用于高层建筑中,如钢管混凝土、型钢混凝土等,它们结合了不同材料的优点,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性能。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课件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课件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多层与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矗立。
了解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设计原则和施工要点,对于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和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课件将系统地介绍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相关知识,帮助您建立起对这一领域的全面认识。
二、多层与高层建筑的界定在建筑领域,多层建筑通常指 4 6 层的建筑,而高层建筑则一般指7 层及 7 层以上的建筑。
然而,具体的划分标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差异。
从结构设计的角度来看,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在荷载传递、抗震要求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三、多层建筑结构类型(一)砖混结构砖混结构是多层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它由砖砌体和混凝土构造柱、圈梁组成。
砖砌体承受竖向荷载,构造柱和圈梁则增强了建筑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这种结构施工简单、造价较低,但抗震能力相对较弱。
(二)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由梁、柱组成框架,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框架结构的空间布置灵活,可以满足不同的建筑功能需求。
但框架节点处的应力集中,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
(三)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承担大部分的水平和竖向荷载。
剪力墙的抗侧刚度大,能有效抵抗水平地震作用,但建筑内部空间相对较小。
四、高层建筑结构类型(一)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
框架部分承担竖向荷载,剪力墙承担大部分水平荷载。
这种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应用广泛,既能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二)筒体结构筒体结构包括框筒、筒中筒和束筒等形式。
筒体具有很大的抗侧刚度和承载能力,适用于超高层建筑。
(三)钢结构钢结构强度高、重量轻,施工速度快。
但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性能较差,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五、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一)竖向荷载包括恒载(如结构自重、固定设备重量等)和活载(如人员、家具、设备等的重量)。
在设计中,需要准确计算竖向荷载的大小和分布,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概述
3.对框架梁的截面尺寸要求
框架梁应具有足够的抗剪承载力。矩形、T形和工字 形截面梁其截面能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列条件:
(1) 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V 0.25c fcbh0
(2)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跨高比大于2.5的梁
V
1
RE
(0.2 c
fcbh0 )
跨高比不大于2.5的梁
V
1
RE
(0.15 c
7. 框架沿高度方向各层平面柱网尺寸宜相同。柱 子截面变化时,尽可能使轴线不变,或上下仅有 较小的偏心。
当某楼层高度不等形成错层时,或上部楼层某些框架柱取消形 成不规则框架时,应视不规则程度采取措施加强楼层,如加厚楼 板、增加边梁配筋。
可能形成 短柱
应力集中、楼板受到削弱
back
4.2 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及梁刚度取值
5. 框架结构按抗震设计时,不得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之 混合形式。(高规此条为强制性条文)
框架结构中的楼、电梯及局部突出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 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应采用砌体墙承重。框架结构中有填 充墙时,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一、二级抗震的 框架,宜采用轻质填充墙,或与框架柔性连接的墙板,粘土砖填充墙 应符合下列要求:
无地震组合时 有地震组合时,一级 二、三级
x bhb
x 0.25h0
x
0.35h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式中
b—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
=
x h
=
1+
1
fy
0.0033Es
抗震等级:结构体系、 房屋高度、设防烈度
如果梁的受压区x不满足上式要求时,应增大梁的截面尺 寸。
建筑结构概念及体系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工程
技术
空间结构
体系
高层建筑
结构
实例
建筑
结构
建筑 建筑
构件
体系
第章
方法
体系
空间
工程
场地
内容摘要
本书旨在强化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与工程案例介绍,内容体系较完整,由“建筑结构基本理论” “多高层建 筑结构体系及工程实例”和“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及工程实例”3篇组成,较全面系统地对建筑结构基本概念、构 件及结构形式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特点、受力行为、构造要点、施工技术、经济效果和适用范围做了介绍, 并附有国内外新近典型工程结构实例分析。本书适用于高等教育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装饰、建筑材料、工程 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相关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土木工程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书籍。
第12章刚架、桁架 和拱
第14章其他空间结 构
作者介绍
这是《建筑结构概念及体系》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建筑结构概念及体系》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建筑结构概念及体系》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分析
第3章建筑结构基 本构件受力状态和
计算要求
第2章建筑结构用 材料
第4章建筑结构荷 载类型及估算
第5章建筑结构 构件破坏准则 与设计方法
第6章建筑场地、 地基与基础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
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需尽快恢复的 建筑
丙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震破坏后有一般影响及其他不属于甲、乙、丁类的建筑
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
丁类
地震破坏或倒塌不会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经济损失轻微的建筑
抗震次要建筑
GB 50223—1995标准
GB 50011—2001规范
地 震 作 用
● 4.1.2 多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抗震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抗震设计的概念设计内容,即包括对房屋结构作合理的结构选型和布置以及采取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等;二是确定合理的计算简图和内力分析方法,进行抗震验算。其中抗震概念设计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起决策性和关键性的作用,是抗震设计的主要和重要内容之一。
一
特一
框支剪力墙
框支框架
一
特一
特一
框架-核心筒
框架
二
一
特一
核心筒
二
一
特一
筒中筒
内筒
二
一
特一
外筒
二
一
特一
表4-5 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等级
(3) 确定抗震等级的几点说明如下:
① 框架-剪力墙结构,当按基本振型计算地震作用时,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框架部分按表中框架结构相应的抗震等级设计。剪力墙部分的抗震等级,宜按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确定,但根据具体情况,有时也可取和修正后框架部分相同的抗震等级。 ②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加强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应按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确定其抗震等级。 ③ 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相连,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房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相应部分的抗震等级;裙房屋面部分的主楼上下各一层受刚度与承载力突变影响较大,抗震措施需要适当加强。 ④ 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适当确定抗震等级。 ⑤ 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结构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⑥ 底部带转换层的筒体结构,其框支框架和底部加强部位筒体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规定采用。
建筑结构基础知识PPT课件
1824年水泥的发明使混凝土得以问世,20多 年后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1928年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出现使混凝土结 构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目前,最高的钢结构房屋的高度已达450m(马
来西亚吉隆坡国营石油公司大厦),钢筋混凝
土结构房屋的高度达305.4m(朝鲜平壤柳京饭
店),钢索桥的跨度达1410.8m(英国亨伯钢索
.
8
0.2 建筑结构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我国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就发现
了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的房屋结构痕迹。
金字塔、万里长城都是结构发展史上
的辉煌之作。
17世纪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工
业化的发展推动了建筑结构的发展。
17世纪开始使用生铁,19世纪初开始
使用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
自19世纪中叶开. 始,钢结构得到了蓬 9
.
2
建筑结构由水平构件、竖向构件和基础组成。
水平构件包括板、梁等,用以承受竖向荷载;竖 向构件包括柱、墙等,用以支承水平构件或承受 水平荷载;基础用以将建筑物承受的荷载传至地 基。
按照所用的材料不同,建筑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 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类型。
.
3
(1)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
.
11
(1)理论方面
一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统计资料的不断积累, 结构设计方法将会发展至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二是衡量结构安全的可靠度理论不断发展,目前有 学者提出全过程可靠度理论,将可靠度理论应用到 工程结构设计、施工与使用的全过程中,以保证结 构的安全可靠。
三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工程结构计算正向精确化
简图
变形 特点
高层建筑结构综述ppt课件
No 广州白云宾馆:
33层,112.45米,剪力墙构造,1976年建成,国内
Image 首栋百米高层。
7850
2300
7850
3600 4000
8000
8000
66000
3000 36000 3000 70000
66000
8000
8000
4000 3600
第三阶段为80年代
• 仅1980 1983年所建的高层建筑就相 当于1949年以来30多年中所建高层建 筑的总和。
• 静安希尔顿饭店,(建筑面积69224m2, 包括塔楼43层,总高143.62m)
第四阶段从90年代开场
• 〔1〕高层建筑兴建速度加快 • 1990—1994年间,每年建成10层以上建筑在1000万
平方米以上,占全国已建成的高层建筑的40% • 〔2〕超高层建筑的开展 • 高层建筑的开展及层数和高度增长更快,建成了多
筋混凝土构造〔或部分采用钢骨钢筋混凝 土构造〕
钢骨钢筋混凝土构件
组合构造
钢管钢筋混凝土构件
钢管屈曲破坏
钢管混凝土构造 工程实例〔1〕
美国西雅图 双联广场大厦 58层 四根大钢管混凝土柱 混凝土抗压强度
133Mpa 直径3.05m 管壁厚30mm 接受60%竖向荷载
• 2)部分抗侧力构造用钢构造,另一部分采用钢 筋混凝土构造〔或部分采用钢骨钢筋混凝土构 造〕
(2)我国对高层建筑的分类:
•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JGJ37-87)中规定: • 10层及10层以上的民用建筑和总高度超越24m的公
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为高层建筑。 • 建筑高度超越100m的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2 高层建筑的特点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和体系综述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和体系综述摘要:本文综合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概念设计要点,简要概述了高层建筑五种常见的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多筒体系,简要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和体系。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结构概念;结构体系与低层、多层建筑结构相比,高层建筑结构因层数增多和高度增大而承受更大的竖向荷载,使墙柱轴向变形增加,承载力要求更高;同时水平作用如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成为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侧向力产生的倾覆力矩和剪切变形要大得多。
高层建筑结构在均布水平荷载作用下,竖向平面构件的弯矩与建筑的总高度呈二次方关系,侧向位移与总高度呈四次方关系。
过大的侧向位移会使人感觉不舒服,使填充墙、建筑装修等非结构构件和剪力墙、承重墙、柱等结构构件出现裂缝和破坏,使竖向荷载由于P-Δ效应而产生显著的附加弯矩甚至引起倒塌,于是抗侧力结构的设计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
在高层建筑中,有框架、剪力墙、筒体等竖向抗侧力结构,有水平放置的楼板将它们连成整体,共同作用。
在结构计算中,通常假定一片框架或墙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很大而在其平面刚度很小,水平放置的楼板同样也可视为刚度无限大的平板,刚性楼板将各平面抗侧力结构连接在一起共同承受侧向水平荷载。
可将建筑结构体系划分竖向分体系和水平分体系,竖向分体系包括框架柱、承重墙、剪力墙、核心筒等,承受竖向荷载作用并将之直接传递给基础,提供抗侧力抵抗水平荷载作用,水平分体系将各竖向分体系构件连成整体,具有整体结构性能,使建筑结构整体共同作用。
高层建筑的概念设计的一方面是从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剖面和总体型着手。
首先是控制结构高宽比,目的是控制结构刚度及侧向位移。
考虑选择合理的结构平面形状,尽量规则、简单、对称,减少复杂受力和扭转受力。
值得注意的是当建筑物长度较大时,在风力作用下,可能因风力不均及风向紊乱引起结构扭转、楼板平面挠曲,因此应当限制建筑长宽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建筑结构与结构选型第一节建筑结构基本概念一、建筑结构的定义建筑物用来形成一定空间及造型,并具有抵御人为和自然界施加于建筑物的各种作用力,使建筑物得以安全使用的骨架,即称为结构。
二、建筑结构的组成建筑结构一般都是由以下结构构件组成的;1.水平构件用以承受竖向荷载的构件。
一般有:(1)板。
包括平板、曲面板、斜板;(2)梁。
直梁、曲梁、斜梁;(3)桁架、网架等。
2.竖向构件用以支承水平构件或承担水平荷载的构件。
一般有:(1)柱;(2)墙体;(3)框架。
3.基础是上部建筑物与地基相联系的部分,用以将建筑物所承受的所有荷载传至地基上。
三、建筑结构的分类1.按组成建筑结构的主要建筑材料划分(1)钢筋混凝土结构;(2)砌体结构:砖砌体,石砌体,小型砌块,大型砌块,多孔砖砌体等;(3)钢结构;(4)木结构;(5)塑料结构;(6)薄膜充气结构。
2.按组成建筑结构的主体结构形式划分(1)墙体结构:以墙体作为支承水平构件及承担水平力的结构;(2)框架结构;(3)框架-剪力墙(抗震墙);(4)筒体结构;(5)桁架结构;(6)拱形结构;(7)网架结构;(8)空间薄壁结构(包括:薄壳、折板、幕式结构);(9)钢索结构(悬索结构);(10)薄膜结构。
3.按组成建筑结构的体形划分(1)单层结构(多用于单层厂房、食堂、影剧场、仓库等);(2)多层结构(2—6层);(3)高层结构(一般为7层以上);(4)大跨度结构(跨度在40—50m以上)。
4.按结构的受力特点划分(1)平面结构体系(2)空间结构体系。
第二节建筑结构基本构件设计基本构件是组成结构体系的单元。
按受力特征来划分主要有以下三类:轴心受力构件、偏心受力构件和受弯构件。
(一)轴心受力构件当构件所受外力的作用点与构件截面的形心重合时,则构件横截面产生的应力为均匀分布,这种构件称为轴心受力构件。
可分为:1.轴心受拉构件如图2-1所示构件,外力F使构件横断面仅产生均匀拉应力时即为轴心受拉构件。
常用于桁架的下弦杆及受拉斜腹杆。
图2-1如图构件内的应力(2-1)此构件的承载能力为 σ1≤[σ][σ]—材料的允许应力。
这种构件最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
2.轴心受压构件图2-2外力以压力的方式作用在构件的轴心处,使构件产生均匀压应力时,即为轴心受压构件。
其截面应力为:(2-2)轴心受压构件截面应力σ1尚未达到材料的强度设计值[σ]前就会因弯折而失去承载能力这种现象称为丧失稳定性。
因此其际承载力是由稳定性控制,稳定系数φ<1,故其承载力的表达式为:(2-3)式(2-3)中的φ即为按稳定考虑构件临界应力时的承载力与强度承载力的比值,称为稳定系数。
由此可见相同材料的拉杆与压杆受同样的荷载F 作用时,拉杆所需的截面尺寸要比压杆小。
拉杆所需截面为:压杆所需截面为:[σ]—材料的强度设计值(即允许应力)。
φ<1, 故A2>A1φ值与杆件的长细比λ有关;λ=l0/il 0—杆件计算长度,i ——截面的回转半径;A I iλ越大,φ越小。
则实际承载力越小。
一般提高压杆承载力的措施为:(1)选用有较大i值的截面,即面积分布尽量远离中和轴;(2)改变柱端固接条件或增设中间支承以改变杆件计算长度l0。
二、偏心受力构件偏心受力构件分为两种:偏心受拉和偏心受压构件。
1.偏心受拉构件偏心受拉构件又称拉弯构件,如图2-3示,拉力F作用点与构件的轴心偏离,使构件产生既受拉又受弯。
偏心受拉构件截面应力是由两种应力叠加的,其边沿应力公式为: (2)构件的受力状态图2-3 偏心受拉构件(2-4)构件的承载能力应满足σmax≤[σ]σmax—边沿最大拉应力;σmin—边沿最小拉应力;W——截面抵抗矩。
由(2-4)可见在受同样的外拉力时,偏心受拉构件应力要比轴心受拉构件,增大许多,因此在结构设计应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构件。
2.偏心受压构件如图2-4所示,构件承受的压力作用点与构件的轴心偏离,构件既受压又受弯,这样的构件称为偏心受压构件(亦称压弯构件)。
常见于屋架的上弦杆、框架结构柱,砖墙及砖垛等。
图2-4 偏心受压构件截面产生的边沿应力公式为:(2-5)σmax—边沿最大压应力;σmin—边沿最小压应力。
由式(2-5)知,在受同样的压力F时,由于偏心,截面内受压一侧的压应力增加,而且当偏心引起的弯矩M距较大时,截面内除压应力外将产生一部分拉应力。
若压力作用点在构件截面的两个方向上均有偏心,则称为双向偏心构件。
三、受弯构件水平构件在跨间承受荷载,构件发生弯曲且产生弯矩和剪力,从而使构件截面内产生弯曲应力和剪应力。
这种构件即称为受弯构件。
这是结构设计中最常见的单跨梁和多跨梁就属于受弯构件。
(1)简支梁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及剪力图见图2-5图2-5 简支梁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及剪力(2)多跨连续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和剪力见图2-6。
图2-6 多跨连续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和剪力(3)梁截面内的应力分布1)弯曲应力(图10-8)(2-6)2)边沿最大应力:(2-7)式中 y—距中和轴的距离;+σmax—边沿最大拉应力;—σmax—边沿最大压应力。
弯曲应力沿截面高度为三角形分布,中和轴处应力为零;顺时针弯曲时中和轴以上为压应力,中和轴以下为拉应力;逆时针弯曲时,中和轴以上为拉应力,以下为压应力。
见图2-7.图2-7 弯曲压力分布3)剪应力剪应力在截面上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其分布规律如图2-8。
图2-8 剪应力分布平均剪应力:(2-8)截面上的剪应力(2-9)I——截面惯性矩;S——计算点以上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b——截面宽度。
剪应力沿截面分布具有如下特征:剪应力在梁高方向的分布是中和轴处最大,以近抛物线的形状分布,在截面边沿处剪应力为零。
沿梁长度方向,支座处剪力最大,剪应力也最大;截面的抗剪主要靠腹板(即梁的截面中部)。
(4)受弯构件的变形受弯构件在荷载作用下要产生弯曲,于是将产生弯曲变形,使梁产生挠度。
1)梁的挠度跨中最大。
2)挠度的大小与正弯矩成正比。
3)跨度相同、荷载相同时,简支梁的挠度比连续梁、二端固定或一端固定一端简支的梁要大。
4)挠度的大小与梁的EI成反比。
(5)受弯构件的设计要点1)要满足弯曲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强度设计值。
即最大弯矩处的最大弯曲应力必须小于强度设计值。
(2-10)2)梁内最大剪力的断面平均剪应力不超过材料抗剪的设计值。
3)梁的最大挠度值不得超过规范规定的数值。
四、几种基本构件的比较上述几种基本构件的合理应用,就能取得合理的结构设计。
1.轴心受拉构件是受力最好的构件(1)最能充分发挥材料性能。
因在外力作用下,沿构件全长及截面的内力及应力都是均匀分布。
(2)在承受相同的荷载下,与受压和受弯构件相比所需的断面最小。
(3)只有具有最多数量的轴拉构件和较少轴压和受弯构件组成的结构体系才是最省材料和经济合理的体系。
2.轴压构件承载力受稳定的影响,故应避免长杆受压,设计时要特别注意侧向稳定。
3.偏心受压构件在相同截面下,因受偏心弯矩的影响,其承载力将随偏心距的加大而大为减小。
而且也要考虑侧向稳定的影响。
4.受弯构件(1)构件内的内力不均匀分布,因此不能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
(2)还存在变形能否满足要求的问题,有时虽已满足强度要求,变形不能满足时,则应按变形要求增大构件断面尺寸。
第三节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体系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住宅和高度超过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一、多层砌体结构(一)概述在同一房屋结构体系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成承重结构体系的房屋,称为混合结构房屋。
砖砌体结构是指由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和砖墙承重的结构体系(亦称砖混结构)。
砌体结构一般是指采用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和用砖或其他块体(如:混凝土砌块)砌筑的承重墙组成的结构体系。
木楼(屋)盖与砖墙承重的结构体系,称为砖木结构,目前很少采用。
(二)砌体结构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1.主要优点(1)主要承重结构(承重墙)是用砖(或其他块体)砌筑而成的,这种材料任何地区都有,便于就地取材。
常用的墙体材料有:a.烧结普通砖:黏土砖、煤矸石砖、页岩砖、煤矸石页岩砖;b.烧结多孔砖:黏土多孔砖(P型、M型)、煤矸石多孔砖、页岩多孔砖;c.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d.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2)墙体既是围护和分隔的需要,又可作为承重结构,一举两得。
(3)砌体结构的刚度一般比较较大。
(4)施工比较简单,进度快,技术要求低,施工设备简单。
2.主要缺点(1)砌体强度比混凝土强度低得多,故建造房屋的层数有限,一般不超过7层。
(2)砌体是脆性材料,抗压能力尚可,抗拉、抗剪强度都很低,因此抗震性能较差。
(3)多层砌体房屋一般宜采用刚性方案,故其横墙间距受到限制,因此不可能获得较大的空间,故一般只能用于住宅、普通办公楼、学校、小型医院等民用建筑以及中小型工业建筑。
(三)砖砌体房屋的墙体布置方案1.横墙承重方案楼层的荷载通过板梁传至横墙,横墙作为主要承重竖向构件,纵墙仅起围护、分隔、自承重及形成整体作用。
优点:横墙较密,房屋横向刚度较大,整体刚度好。
外纵墙不是承重墙,因此立面处理比较方便,可以开设较大的门窗洞口。
抗震性能较好。
缺点:横墙间距较密,房间布置的灵活性差,故多用于宿舍、住宅等居住建筑。
2.纵墙承重方案其受力特点是:板荷载传给梁,再由梁传给纵墙。
这时纵墙是主要承重墙。
横墙只承受小部分荷载,横墙的设置主要为了满足房屋刚度和整体性的需要,其间距比较大。
优点:房间的空间可以较大,平面布置比较灵活。
缺点:房屋的刚度较差,纵墙受力集中,纵墙较厚或要加壁柱。
适用于:教学楼、实验室、办公楼、医院等。
3.纵横墙承重方案根据房间的开间和进深要求,有时需采取纵横墙同时承重的方案。
横墙的间距比纵墙承重方案小。
但一般可比横墙承重方案大,房屋的刚度介于前两者之间。
4.内框架承重方案在外墙承重的同时,有一部分内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代替,以取得较大的空间。
内框架承重方案的特点:(1)横墙较少,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差;(2)墙的带形基础与柱的单独柱基沉降不容易一致;(3)钢筋混凝土柱与砖墙的压缩性能不一样,容易造成不均匀变形而产生次应力,当层数较多时,在设计上应给予考虑;(4)以柱代替内承重墙,在使用上可以取得较大的空间。
适用于:教学楼、医院、商店、旅馆等建筑物。
(四)砌体房屋的构造要求1.要满足墙体的高厚比(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砖墙(或砖柱)的允许高厚比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6.1.1式验算。
(2)当高厚比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墙体厚度;2)加设壁柱(即墙垛);3)加设构造柱;4)减小横墙间距。
2.横墙间距s根据横墙间距s的不同,砖砌体房屋的静力计算有三种计算方案见表2-1,如图2-1:图2-1砌体房屋的计算方案(1)刚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