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_胡婵娟

合集下载

中科院生态中心研究揭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效益_

中科院生态中心研究揭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效益_

收入为14609.22元,集体利益分配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例高达77.92%。

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康明星村”、“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广东省卫生村”、“东莞市文明标兵社区”、“东莞市文化建设先进村”等光荣称号。

通过对虎门镇各个农村社区进行对比调查,不难发现通过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实现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具备相应条件。

因此,集体经济组织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民主管理意识,才能将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制整合起来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外企、民企建厂、办公司,发展“物业经济”,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村城市化、工业化,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有效途径[6-7]。

只有在充分结合当地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的情况下,土地股份合作制才能发挥促进农民增收的巨大效用。

3.4存在问题与建议东莞市虎门镇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具体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特别是金融危机影响下,农村集体纯收入比上年末下降了8.81%,暴露了虎门镇在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下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存在相当的缺陷:农民收入来源渠道单一、“物业经济”所占比重过大、抗风险能力低下、依靠集体分红和租金收入的农民遭受较大损失、发展模式转型困难、当地出现农民结构性失业以及超比例分配等问题。

只有通过运用经济、行政手段促使当地农村进行产业升级、产业优化,才能保证农民收入长久、持续、快速增长。

4结语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对实行土地统一集中管理、规模经营,增加农村集体收入、促进农民增收有重大意义。

但是通过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具备一定前提条件。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拥有经营管理经验和市场经济意识的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

在其带领下,通过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才有可能将整合起来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格局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格局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格局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胡婵娟;郭雷;刘国华【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4(034)011【摘要】针对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延安羊圈沟小流域坡面上单一刺槐林、单一撂荒草地以及林草搭配的草地-林地-草地及林地-草地琳地4种不同植被格局,利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谱图分析法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监测研究,旨在揭示坡面上不同的植被恢复格局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4种不同植被格局下,2种林草搭配的植被格局磷脂脂肪酸的结构比较相似,与单一植被格局相比,表层土壤中表征真菌的特征脂肪酸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主成分分析显示4种植被格局0-10 cm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差异主要存在于2种林草搭配的植被格局与2种单一的植被格局之间,其中草地-林地-草地的植被格局与刺槐林和撂荒草地之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不同微生物菌群的量在4种植被格局土壤间显著性差异主要存在于表层土壤中的细菌菌群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在4种植被格局土壤之间无显著差异.总之,4种不同植被恢复格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且差异主要存在于表层土壤,坡面上人工林的种植及林草搭配的恢复模式较直接撂荒更有利于提高微生物菌群的生物量.【总页数】10页(P2986-2995)【作者】胡婵娟;郭雷;刘国华【作者单位】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450052;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45005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特征及相关分析 [J], 巢世军;赵先贵;任桂镇;董琳琳2.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 [J], 张淑莲;张锋;陈志杰;王琦3.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无机磷形态分布特征 [J], 齐雁冰;常庆瑞;田康;刘梦云;刘京;陈涛4.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 [J], 胡婵娟;傅伯杰;靳甜甜;刘国华5.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次降雨产流产沙特征 [J], 朱燕琴;赵志斌;齐广平;康燕霞;赵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_胡婵娟

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_胡婵娟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9): 1640-1646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07200-5)作者简介:胡婵娟(1981年生),女,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植被恢复、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碳循环方面的研究。

E-mail: huchanjuan1981@ 收稿日期:2012-07-26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胡婵娟1,2,郭雷11.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 郑州450052;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摘要:植被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及生态系统的固碳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被恢复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保护现有植被、封山育林或营造人工林、灌、草植被,修复或重建被毁坏或被破坏的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

目前,植被的自然及人工恢复是改善脆弱生态系统及退化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现状最有效的措施。

植被在恢复过程中对地上植被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恢复有着重要影响,同时通过凋落物及根系的输入,可以有效改善地下生态系统,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增加土壤生物的生物量及活性。

文章以地上及地下生态系统为出发点,综述了植被恢复过程中自然及人工恢复过程中不同的植被类型、不同的恢复时间下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植被的自然及人工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均能增加植物物种的多样性,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物种的组成发生改变且多样性呈增加趋势,但一些特殊环境下不当的人工恢复可造成植被演替向退化方向发展,降低生物多样性。

不同的植被类型由于其生长方式的不同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恢复年限的增长,土壤理化指标及微生物学指标呈现先增加而后趋于平稳的状态。

针对已有的研究进展,提出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增加更多的对比研究,对不同环境下,不同的恢复物种,不同的恢复方式进行更深入地探讨;另外一方面应增加不同尺度的研究,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样地尺度,未来应在更大尺度上进行分析;再者,地上及地下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机理一直是土壤学科研究的热点,植被恢复过程中应增加更多该方面的机理研究。

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重建研究

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重建研究

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重建研究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干旱地区的气候条件给植物生长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恢复干旱地区的植被必须兼顾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重建的研究进展。

首先,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需要解决水资源利用的问题。

由于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传统的灌溉方式并不适用。

因此,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利用雨水的植被恢复技术。

例如,利用集雨系统收集雨水,然后通过地下渗水或滴灌的方式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这种方法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可以降低土壤蒸发和水分流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其次,干旱地区植被恢复还需要考虑植物的适应性。

在干旱地区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是关键。

研究发现,某些多肉植物和耐旱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能够适应极端干旱条件下的生长。

因此,在干旱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选择这些适应性强的植物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植被恢复还需要关注土壤改良。

干旱地区的土壤贫瘠,营养物质含量低,往往不利于植物生长。

因此,改良土壤质量是植被恢复的重要环节。

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土壤改良方法,如利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激素来改善土壤结构和营养物质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养分供应能力。

除了植被恢复,生态系统的重建也是干旱地区研究的重点之一。

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往往受到干扰和破坏,野火、过度放牧等现象常见。

因此,重建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需要恢复植被的同时,保护土壤、水资源和野生动物等重要生态要素。

此外,对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还需要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恢复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重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干旱地区植被适应性机制,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同时,注重土壤改良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建设,以实现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有望为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修复研究

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修复研究

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修复研究近年来,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关注日益增加。

在环境保护领域,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修复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话题,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研究表明,植被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植被面临了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过度的土地利用、森林砍伐、干旱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了大片植被的消失和土壤贫瘠化。

为了恢复植被的生态功能,植被恢复研究应运而生。

植被恢复可以定义为通过人为干预手段,在人为或自然的扰动下,引入或促使原有植被类型恢复、重新建立或生态系统发展到与相邻的自然让生态系统相似的状态。

它既包括对天然植被修复的研究,也包括对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

植被恢复研究的落地实施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特点、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等因素。

研究人员通过调查与分析生物多样性、特有物种和群落组成的变化,为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针对不同地域和生态系统类型的特点,开展合理的植物选种和种植方式的研究,以确保恢复工作的效果。

除了植被恢复,生态系统的修复也是环境保护的重点方向之一。

生态系统修复是指在人为或自然扰动或污染之后,利用生物和非生物手段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修复的目标是使损害的生态系统尽可能快速地恢复到原有的生态稳定状态。

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水体修复、湿地修复、土壤修复等。

其中,植被的恢复在生态系统修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引入植物,人们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里的有机质,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减少水源蒸发量,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修复。

在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修复方面,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技术的应用不可忽视。

例如,激光扫描仪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植被调查和监测工作更加准确和高效。

同时,生物技术的进展也为植物的繁育和培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然而,要想推动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仅靠科研人员是远远不够的。

政府、企业、公众各方都应该共同参与进来,共同努力。

水生植被恢复对城市景观水体磷浓度及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

水生植被恢复对城市景观水体磷浓度及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

水生植被恢复对城市景观水体磷浓度及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琚泽文;蔚枝沁;邓泓【摘要】以上海市两个水生植被恢复时间为5-10年的城市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水体理化性质以及水和沉积物磷的含量和形态,研究水生植被恢复对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长期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水生植被恢复能有效降低水体氮、磷浓度,对水体富营养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外源磷的污染源得到控制后,水体磷浓度会随着修复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相对稳定.沉积物磷形态以钙磷为主,随着水生植被恢复时间的增加,生物活性较强的可交换态磷、铝磷和铁磷的含量下降,而相对稳定的钙磷所占的比例增加.研究结果还表明,即使不进行底泥疏浚,长期的水生植被恢复也可以使城市河流沉积物中内源磷释放及水体磷浓度得到有效控制.【期刊名称】《湖泊科学》【年(卷),期】2015(027)002【总页数】9页(P234-242)【关键词】水生植物;恢复;沉积物;磷形态;释放;丽娃河;曹杨环浜【作者】琚泽文;蔚枝沁;邓泓【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41;重庆市合川区环境监察支队,重庆401520;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41;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1;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海200241【正文语种】中文城市水体是城市工业及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也是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血液”,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是城市生态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1].然而,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人口聚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合理排放,向水体中输入了大量营养盐,特别是磷的过量输入,使城市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城市水体的富营养化,甚至黑臭,已经对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城市水体富营养化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城市开始控制污水排放,对水体进行综合治理,例如,上海市早在1980s初就已经开始了城市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研究表明,在外源磷的输入得到有效控制后,沉积物中内源磷的释放仍能使水体富营养化状态持续数十年[2-3].水生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底泥-水体-空气之间,对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传递起调控作用[4].利用水生植物启动并构建良性循环的水生生态系统正逐渐成为浅水湖泊、河流的最主要修复措施[5-9].然而,对城市河道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的长期生态效果却少有研究.本文以上海市两条经过5-10年水生植被恢复的城市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水质及沉积物磷素含量和形态,以研究水生植被恢复的长期生态效应及修复机制,为城市水体生态修复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1.1 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1.1 研究区域概况本文选取上海市普陀区两条景观水体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丽娃河(31°13′N,121°24′E)位于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内,曾是苏州河的支流.1980s开始,由于生活污水、地表径流雨水的大量排放,水体营养负荷日趋增加,多次暴发水华,属于严重的典型富营养化污染城市水体.2003年水体营养盐及耗氧性有机物均超过地表水V类标准数倍,其中总氮(TN)浓度最高达到26.76mg/L,铵态氮-N)平均浓度达到7.57mg/L,总磷(TP)平均浓度达到1.13mg/L,最高可达2.17mg/L,化学需氧量(COD)也达到了58.9mg/L[10].2004年丽娃河进行了截污、清淤、景观等一系列综合整治,并于2005年开始进行水生植被恢复,在之后的5年内,水生植物生长良好,优势种以荷花(Nelumbo nucifera)、睡莲(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等浮叶植物和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苦草(Vallisneria natans (Lour.) Hara)等沉水植物为主.曹杨环浜(31°14′N,121°24′E)在地理位置上与丽娃河邻近,历史上与丽娃河同属苏州河同一支流,后经过截流形成环形封闭河道,周边的环境特征与丽娃河十分相近.曹杨环浜周围楼房林立,居住着10多万居民,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极高,由于大量城市污水和垃圾注入,河水富营养化严重,水体TN、TP、COD、BOD5等指标均超过了劣V类水质标准,水体发黑发臭严重[11],在进行水生植被恢复之前,河流水质和沉积物的污染状况与丽娃河极为相似,均属于重度富营养化的典型黑臭水体.该河流于1980s初进行截污治理,1990s开始通过重建水生植被净化水质,是上海市最早一批开展生态修复的城市水体,并于2003年进一步扩大了水生植物的种植面积.截至本研究,曹杨环浜的水生植被恢复时间约为10年,优势种为苦草、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菹草、睡莲及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等.与丽娃河不同的是,曹杨环浜在生态恢复的过程中始终没有进行清淤,即直接通过水位调节后在原有的底质上进行水生植被恢复.1.2 研究方法根据丽娃河和曹杨环浜周边环境和水体植被生长状况,在有代表性的河段设置样点,其中丽娃河8个,曹杨环浜9个(图1).丽娃河2008年秋季水生植物全部被清除,以至于当年冬季采样的时候未发现植物.曹杨环浜则在2009年夏季采样时部分植物被清除.按季度用沉积物柱状采泥器(SEDIMENT CORER,德国HYDRO-BIOS)在各样点分层采集沉积物,采样柱中靠近柱顶水土界面0~10cm的沉积物记为上层;柱底远离水土界面的底部沉积物(10cm以上)记为下层.沉积物带回实验室,先用土壤溶液提取器提取间隙水,用比色法测定溶解性无机磷(DIP),后经冷冻干燥后采用连续提取法[12]逐级提取可交换态磷(Ex-P)、铝磷(Al-P)、铁磷(Fe-P)、钙磷(Ca-P)、蓄闭态磷(OcP)、有机磷(Or-P).两条河流的水质取样分析于2008-2011年进行.丽娃河在每个样点用采水器取水面以下10cm的水样作为表层水,柱状采泥器采样管中沉积物的上覆水作为下层水.曹杨环浜由于水位较浅,仅采集了表层水.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体-N,水样过0.45μm滤膜后用钼酸铵比色法测定DIP,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水体TN 和TP[13].同时,详细记录不同季节每个样点附近的水质状况,包括水温、pH、溶解氧(DO)和植被生长情况等.2.1 水生植被恢复后河流水质变化情况经过较长时期的植被恢复,丽娃河和曹杨环浜的水质得到有效改善,水体N、P营养元素的浓度控制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丽娃河水体TN浓度在1.24~2.11mg/L之间;的平均浓度为0.77mg/L,并随修复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TP浓度为0.08~0.29mg/L,水质达到Ⅰ类~Ⅳ类水质标准(表1);DIP浓度为0.01~0.25mg/L,pH介于7.5~8.3之间.水温变化范围为7.43~28.33℃,季节变化明显;DO含量较高,为6.20~9.04mg/L.李静文等[14]2007年对丽娃河水体CODCr的监测结果显示,水体COD从修复前的58.9mg/L降低到21.5mg/L,丽娃河的水生植被恢复初见成效.曹杨环浜在经过长期水生植被恢复之后,水体TN 平均浓度为1.53mg/L,最低为1.11mg/L;的浓度为0.32~0.69mg/L;TP浓度在0.04~0.23mg/L之间;DIP浓度为0.01~0.06mg/L;pH值为8.0~8.7;水温为6.83~26.34℃,平均比丽娃河水温低2℃;DO含量为7.19~9.72mg/L. 两条河的富营养化水质随季节变化明显.水体TN浓度随季节变化波动较大,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而水体TP浓度呈现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在温度较低的冬季(丽娃河平均水温7.4℃,曹杨环浜6.8℃),曹杨环浜和丽娃河的水体TP和DIP浓度均达到最低值(TP<0.1mg/L、DIP<0.05mg/L).随着温度的升高,水体TP浓度增加,夏季(丽娃河平均水温28.3℃,曹杨环浜26.3℃)达到最大值,水体TP浓度与水温在0.0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与水体TP季节变化不同的是,春季DIP浓度随水温升高不明显,其中丽娃河水体DIP浓度在春季反而降低,可能是由于春季水生植物大量萌发生长,吸收水中的DIP,从而使其浓度降低.对两条河流同时期(2009年4月-2011年4月)水质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丽娃河水体TP和-N浓度都显著大于曹杨环浜水体;DO含量明显低于曹杨环浜;TN浓度波动较大,两条河流同时期TN浓度没有明显差异.对比两条河流在季节交替时水体TP浓度还发现,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水温回升,曹杨环浜水体TP浓度的起伏波动明显小于丽娃河.这说明,磷的浓度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明显降低,并且在季节交替等外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水体更加稳定.利用水生植物启动并构建良性循环的水生生态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修复作用显著,并且能够长期有效地控制城市水体富营养化水平.2.2 水生植被恢复对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2.2.1 沉积物磷形态组成及季节变化丽娃河、曹杨环浜沉积物中各形态的P含量如表2所示.各形态的P含量主要为Ca-P>OcP>Fe-P、Or-P>Ex-P>Al-P.绝大部分样点沉积物中P主要以Ca-P形式存在:丽娃河上层沉积物Ca-P含量占所有形态磷含量的31.66%~74.08%,下层为34.80%~67.15%;曹杨环浜上层沉积物Ca-P含量占所有形态磷含量的61.95%~83.38%,下层为47.58%~87.82%.其次是OcP,其中丽娃河沉积物中OcP含量较高,约占所有形态磷含量的31.45%(上层)和43.82%(下层).Ex-P与Al-P在沉积物中含量最低.结果显示,两条河流表层沉积物中Fe-P、Ex-P与Al-P含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Ex-P含量明显高于春、夏季,丽娃河沉积物Al-P也有类似变化;而上层沉积物中Fe-P的含量则是春、夏季高于秋、冬季.通过对所有丽娃河与曹杨环浜样点上、下层沉积物中各种形态磷的含量进行分析发现,沉积物上层中Ex-P与Or-P含量明显高于下层含量;两条河流中除冬季曹杨环浜上层沉积物中Fe-P含量低于下层之外,上层沉积物中Fe-P的含量均高于下层含量;对每个样点上、下层沉积物中OcP含量进行比较,丽娃河上层沉积物OcP含量要高于下层,曹杨环浜上、下层沉积物中OcP含量差异不显著.对比两条河流沉积物各形态磷的含量,结果显示:曹杨环浜上、下层沉积物Ex-P、Al-P和Fe-P含量都显著低于丽娃河;曹杨环浜沉积物中Ca-P含量的比例为72.67%(上层)和74.25%(下层),显著高于丽娃河上层沉积物中的53.83%和下层的45.15%;丽娃河上、下层沉积物中OcP含量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曹杨环浜;曹杨环浜沉积物中Or-P含量高于丽娃河(表2).2.2.2 植物生长对沉积物中Fe-P含量的影响在取样调查过程中,2009年夏初,曹杨环浜部分样点附近的水生植物被河道管理部门人为清除(水生植被恢复的重要步骤,在水生植物生物量较大时对植物进行收割).对比2009年夏末的取样分析结果,发现在被人为清除水生植物的样点,上、下层沉积物中Fe-P的含量分别为9.83和8.64mg/kg,显著低于水生植物正常生长样点沉积物Fe-P的含量.有植物生长的样点上层沉积物中Fe-P含量平均达到64.70mg/kg,下层沉积物中Fe-P含量为28.40mg/kg.对比丽娃河夏季和冬季沉积物中的Fe-P含量还发现,冬季丽娃河上层沉积物中的Fe-P含量为80.54mg/kg,明显低于夏季的139.57mg/kg,此时水生植物大都死亡.这说明,水生植物生长能够明显增加沉积物中的Fe-P含量,并且,在水生植物根系活动活跃的上层沉积物中Fe-P含量的增加更为显著(图2). 与之相对应,在有植物生长的区域,水体中TP浓度(0.051mg/L)也显著低于没有植物生长的区域(0.272mg/L).2.3 沉积物与水体中磷浓度的关系对冬季丽娃河各样点表层沉积物TP、对应样点沉积物间隙水DIP及上覆水TP浓度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表层沉积物中TP含量越高,对应的沉积物间隙水DIP和上覆水TP的浓度也越高,且三者在0.01水平上极显著相关(图3).这说明,较高的沉积物磷负荷是引起水体磷浓度升高的重要原因.同时,通过这三者之间的浓度差异和相关性可以知道,沉积物中磷的释放过程是“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通过对所有样点沉积物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和水体TP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图4)发现,沉积物中Ex-P含量与水体中TP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280,P=0.003);Al-P含量与水体中T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223,P=0.022).随着季节变化,Ex-P与Al-P含量变化会引起水体磷浓度的波动.3.1 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对水体磷浓度的影响在外源污染物的输入得到有效控制之后,沉积物中内源磷的释放是影响水体富营养化水平的重要原因[15].研究结果表明,水体TP浓度与沉积物TP含量显著相关,沉积物中磷负荷是影响水体磷浓度的重要原因.而大量研究表明,沉积物中磷释放特征是由磷形态组成决定的,可释放的磷形态是判定磷内源负荷大小的主要因子[16-20].因此,沉积物中活性磷含量决定沉积物磷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水中磷浓度.Ex-P、Al-P和Fe-P是沉积物中最活跃的几种磷形态,容易在水体和沉积物之间进行迁移转化,同时也容易被生物利用,因此也被称作“活性磷”[21].Ex-P主要是吸附在沉积物表面的磷,很容易受到沉积物理化性质如温度、pH、水动力条件和生物扰动等因素的影响,在水体和沉积物之间迁移[22].本研究中,上层沉积物中Ex-P和Al-P含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图5).秋、冬季节,丽娃河沉积物中的Ex-P和Al-P含量逐渐增加,在冬季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95和12.51mg/kg;春、夏季节,沉积物中Ex-P和Al-P的含量持续下降,其中Ex-P在夏季达到最低值7.14mg/kg,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与沉积物中Ex-P和Al-P含量的季节变化相对应,丽娃河水体的磷浓度变化恰好相反,TP浓度在秋、冬季节呈下降趋势,而在春、夏季节浓度升高,水体TP和DIP浓度在夏季达到最高值.因此,可以说明,水体磷浓度的季节变化最主要是受到沉积物中的活性磷,特别是Ex-P和Al-P 释放的影响:秋、冬季节,随着温度下降,水体中的活性磷开始向沉积物沉降,同时植物残体逐渐分解沉降到沉积物中,沉积物成为磷的汇[23-24],水体TP和DIP的浓度下降而沉积物中活性磷的含量增加;春、夏季节,在高温情况下沉积物磷的释放加剧,加上降水的增加和植物生长等因素的扰动作用,沉积物变成磷的源,沉积物中的磷向水体释放,从而使水体中TP与DIP浓度明显升高.3.2 植物生长对沉积物磷形态和水体磷浓度的影响水生植物生长能够明显改善水质,同时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过程,影响沉积物中磷的形态[25-26].Fe-P是以与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结合形式存在的磷,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易受到沉积物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27].本研究中,水生植物被人为清除后的样点,沉积物中Fe-P含量显著低于水生植物正常生长的样点,而对应的没有植物的样点上覆水中TP浓度却显著高于植物正常生长的点.这是由于在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通气组织以及植物的根际泌氧,会使得植物根际的沉积物处于氧化环境.在氧化条件下,沉积物中的Fe2+氧化生成Fe3+,与水体和沉积物间隙水中的磷酸盐结合生成难容的Fe-P固定在沉积物中[28],从而降低了水体磷浓度.水生植物的生长能够大量吸收富集水体和沉积物中的营养元素[29-31].Knight等[32]在北美佛罗里达州对13个河湖湿地系统的研究发现,沉水植物能够长期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磷,去除能力高达120kg/(hm2·a).本研究中,春季两条河流水体中DIP浓度变化也证明了这一点:春季升温时,沉积物中的磷向水体中释放,引起水体TP浓度增加,而水体中的DIP的浓度不仅没有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反而呈现下降趋势,这是由于春季水生植物开始大量生长,大量吸收利用可溶性无机磷所致.水生植物吸收了磷元素之后,对其进行收割,能够有效降低和控制水体P的浓度,同时也能将沉积物中的磷通过植物体的吸收从城市水体中迁移出来,从而降低城市水体沉积物中内源性磷的负荷.3.3 水生植被恢复时间长短对沉积物磷形态及水体磷浓度的影响两条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相似的城市河流,在经过不同时间的水生植被恢复后,沉积物中磷的总量和磷形态组成分布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通过对比发现,恢复时间更长的曹杨环浜沉积物中Ex-P、Al-P和Fe-P含量都显著低于丽娃河.有研究表明,沉积物中的Fe-P为磷的“中转站”而并非归属[33].虽然短期内水生植物生长改变了根际沉积物的氧化还原条件,促进了水体中的磷与Fe3+结合生成Fe-P,但Fe-P也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作为磷的中间形态会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作用转化为其他形态的磷.并且,随着水生植被恢复时间的增加,曹杨环浜沉积物中的活性磷Ex-P和Al-P的含量也都显著低于丽娃河.随着水生植被恢复时间的增加,物种构成更加复杂,水生生态系统更加趋于稳定,其中复杂的生态过程使活性磷进入生态系统,被生物利用或者向其他更稳定的磷形态转化,从而降低了沉积物中活性磷Ex-P、Al-P和Fe-P的含量.为比较水生植被恢复时间长短对河流产生的影响,将两条河流沉积物各形态磷的含量和比例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曹杨环浜上层沉积物中的Ca-P所占比例为72.67%,显著高于丽娃河上层沉积物的Ca-P含量(53.83%).这说明,随着水生植被恢复时间的增加,沉积物中Ca-P的比例在逐渐升高.沉积物中Ca-P主要以自生磷灰石(authigenic carbonate fluorapatite)、生物磷灰石(biogenic apatite)以及碳酸钙结合(CaCO3-associated P)的形式存在[34].其中生物磷灰石也被称为生物碎屑磷,主要是鱼类、贝类、螺类等水生动物死亡后骨骼、贝壳等残体的含磷矿物引入的Ca-P[35].水生植物的生长能有效增加空间生态位,提高水生生态系统中底栖动物、浮游植物等水生生物的物种多样性[36-38].经过长期的水生植被恢复,曹杨环浜的水生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生物多样性更复杂,鱼类、螺类等生物比丽娃河更为丰富,死亡后残体中的含钙矿物导致生物磷灰石的Ca-P含量增加,Ca-P在沉积物中比例上升,“活性磷”转化为相对稳定的Ca-P.因此,Ca-P的变化可能是判断水生植被恢复水生态效应的较好指标.OcP是指被氧化铁胶膜包被的磷酸盐,这种形态的磷很难释放出来被作物吸收利用.但本研究中,恢复时间更长的曹杨环浜上、下层沉积物中OcP含量都显著高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的丽娃河;并且,在丽娃河中,植物根系生长活跃的上层沉积物中OcP含量也高于下层沉积物.有研究表明,当用还原-络合技术除去外表氧化铁膜后,在碱性条件下几乎所有的蓄闭态磷都可以被提取出来[12].因此,OcP应该被称作还原态可溶磷酸盐(reductant soluble phosphate)[39].周小宁等[40]还发现沉水植物黑藻对沉积物磷有活化作用,会增加沉积物中潜在可交换磷的量,植物的根系分泌物释放到沉积物中,会改变沉积物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反应,如pH、氧化还原电位和表面结构、微生物数量及活性等,同时某些分泌物及植物残体有机质可作为良好的络合剂,很可能在还原条件下将OcP释放出来.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水体中的CO2,会增加水体和沉积物的pH值.有研究表明,沉水植物的生长对水体pH有很大的影响,伊乐藻的生长可以使水体pH从初始的7.5上升至8.6以上[41].通过对比曹杨环浜和丽娃河2009年水体的pH值也发现,水生植被恢复时间更长的曹杨环浜,水体pH值(8.40)显著大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的丽娃河(7.78).水生植被恢复增加了水体和沉积物的pH,同时长期的水生植被恢复向沉积物中释放了大量的根际分泌物,活化沉积物中的磷以及分泌物和植物残体有机质为沉积物提供了有机络合剂,经过长期的生物化学作用,这些很难被利用的磷形态很可能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的磷形态而被水生植物所利用.曹杨环浜上层沉积物Or-P含量明显高于丽娃河,经过长期的水生植被恢复,水生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和稳定,植物残体有机质向沉积物的沉降,增加了上层沉积物中Or-P的含量,曹杨环浜表层沉积物中较高的Or-P含量也为OcP的活化提供了可能.长期的水生植被恢复使水生生态系统趋于稳定,水生生物物种更加丰富,食物链更加复杂,从而使更多的营养元素磷停留在食物链中.同时,定期的管理和植物收割将吸收富集大量磷元素的水生植物从城市水体中移除,能够有效降低和控制水体磷浓度,并将沉积物中的磷通过植物体的吸收从城市水体中迁移出来,从而降低城市水体沉积物中内源性磷的负荷.这也是没有进行底泥疏浚的曹杨环浜的沉积物磷负荷低于清淤的丽娃河的最主要原因.沉积物和水体磷的季节变化规律也证明了温度是影响沉积物中的磷向水体中释放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温度的升高,沉积物释放的磷含量会逐渐增多[42-43].曹杨环浜各季节的水体温度比丽娃河低2℃左右.这可能是因为经过了长期的水生植被恢复,曹杨环浜的水生生态系统和水体周围的生境更加稳定,较高的水生植物的盖度和周围景观树木的郁闭度能够避免阳光直射,从而导致曹杨环浜的水温比修复时间相对较短的丽娃河低.较低的水温也是曹杨环浜水体磷浓度低于丽娃河的原因之一. 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的水生植被恢复能够降低沉积物中活性磷的比例,使沉积物中的磷变得更加稳定,减少沉积物中磷的释放,同时长期的水生植被恢复和定期植物收割能够有效降低城市水体沉积物内源性的磷负荷,从而降低城市水体中磷的浓度.研究结果还表明,水生植被恢复对水体氮的浓度也有显著的控制作用,特别是水体-N的浓度,随着水生植被恢复时间的增加,水体-N的浓度显著下降.同时,水生植被恢复能够明显增加水体的溶解氧.这说明,水生植被恢复是控制和治理城市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措施,能够长期有效地改善城市景观水体水质.利用水生植物构建水生生态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修复,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生态效应和长期生态效应两个方面:水生植被恢复的短期生态效应:首先,水生植物可以直接从水体与沉积物中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对水体磷尤其是DIP有明显的吸收作用.其次,水生植物生长季节根际泌氧作用促进根际水体中的磷与Fe3+结合生成Fe-P并向沉积物中沉降,降低水体中磷的浓度.水生植被恢复的长期生态效应则表现为:1) 长期的水生植被恢复能够长期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水体中N、P等营养元素的浓度,增加水体溶解氧,并且能够增强水质在季节交替和升温等自然条件改变时的稳。

生态恢复与保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生态恢复与保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生态恢复与保育技术的研究进展自人类居住活动的开始,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许多生物种群逐渐减少或灭绝。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始进行生态恢复与保育技术的研究,以期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保护濒危物种。

本文将对生态恢复与保育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进展生态恢复是指在破坏或破碎的生态系统中通过一系列手段,使之重新生成和修复,其目标是重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目前,生态恢复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植被恢复技术植被是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键部分之一。

因此,植被恢复技术成为生态恢复技术中的主要技术之一。

通过植物的植被,可以加速土地的恢复和改善,减少水土的流失,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

植被恢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零陡坡处理、梯田处理、流水垂直增韧处理、流水水平增韧处理等。

2.水生态恢复技术水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地区的水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因此水生态恢复技术碾成为生态恢复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水生态恢复技术主要包括:竣工性生态系统恢复、湿地恢复、滩涂恢复、湖泊恢复、河道分流等。

3.动物群落恢复技术生态系统中动物群落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为了在恢复过程中维护生态平衡,动物群落恢复技术也必须被引入其中。

动物群落恢复主要参考以下指导:1.对目标物种进行适宜的栖息地布置,优化恢复计划,加大物种种群数量的控制和繁殖力的支持。

2.对物种数量的轨道服务,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生态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目前,生态系统中许多物种受到威胁,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必须保护这些濒危物种,因此,生态保护技术变得十分重要。

这些技术包括:1.物种受保护区的设立物种受保护区是为了保护濒危物种,维护生态平衡而设立的一种区域,常常建设在游离较大、生态环境稳定的区域。

2.人工繁殖技术和保育繁殖技术这些技术是对濒危物种的特别保护措施,也就是通过人工繁殖,增加物种种群数量,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

草原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新进展

草原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新进展

草原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新进展草原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新进展引言: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功能和碳储存能力。

然而,由于过度放牧、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草原植被退化现象严重。

为了恢复草原植被和修复生态系统,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草原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地下生态修复技术1. 复合菌剂技术:复合菌剂是将多种具有分解作用的微生物混合在一起,通过喷洒或施加到土壤中,促进土壤中有益菌群的繁殖,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

复合菌剂技术在草原生态修复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2. 土壤改良技术:草原植被的恢复和生态修复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土壤环境基础上。

土壤改良技术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目前,常见的土壤改良技术包括有机肥施用、石灰施用和土地利用方式调整等。

二、地上生态修复技术1. 种子漂洗技术:种子漂洗技术是先将采集到的草原植物种子进行清洗、除杂,然后再进行培养和选育。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种子表面附着的根系等杂质,提高种子的存活率和发芽率。

种子漂洗技术广泛应用于草原植物的繁育和恢复工作中。

2. 引种技术:引种技术是将本地或其他草原植物引进到植被恢复区域进行种植。

这种技术可以增加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提高草原植被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在引种技术中,选择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好的品种和种质资源非常重要。

三、全面生态修复技术1. 堆肥技术:堆肥技术是将草原动植物的垃圾、废弃物等有机材料进行堆肥处理,形成有机肥料。

堆肥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此外,通过堆肥技术还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2. 土地利用方式调整: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草原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的基础。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避免过度放牧、过度开发等现象,保护土壤和植被的健康。

调整土地利用方式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因素,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

植被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研究

植被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研究

植被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研究植被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扩张,许多地区的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与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植被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

植被生态恢复指的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将受到破坏的植被修复到原有的状态,以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目标。

而环境保护则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健康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植被生态恢复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植被恢复方法的研究,包括种子播种、人工造林、植物移栽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恢复植被的种类和数量,重建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

其次是植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研究,了解植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对于植被生态恢复至关重要。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它的质量和结构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再次,植被生态恢复的机理研究也是一个重要方向。

仅仅知道如何采取措施进行植被恢复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探索植被生态恢复的机理,以提高恢复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最后,植被生态恢复的评估和监测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过对恢复效果的评估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环境污染控制研究。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控制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是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

其次是自然资源保护研究。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它们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再次,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是一个重要方向。

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可以对环境进行全面的管理和保护。

植被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恢复受损的植被和保护环境,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环境问题也日益突显。

其中,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植被恢复的意义、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探讨。

首先,植被恢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植被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维持物种多样性、保持水源涵养、减缓土壤侵蚀、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许多地区的植被遭受了破坏和破碎化。

因此,恢复植被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和服务,满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其次,生态修复技术在植被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态修复技术是指通过人工干预和改良,使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的过程。

在植被恢复中,生态修复技术可以通过引种、造林、土地治理等手段来实现植物的重新繁衍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例如,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合理安排植株的布局和密度,以及利用合适的土壤改良措施,可以加速植被恢复的进程并提高恢复成功率。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一方面,通过对当地植物种类、生态过程和相关环境因素的研究,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植物物种和恢复手段,提高植被恢复的效果。

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生态模拟模型等,可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植被的生长状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为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虽然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生态条件不同,植被恢复的方案需要因地制宜,缺乏通用性。

其次,植被恢复需要跨学科的协同研究,包括生物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在研究和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壁垒。

此外,植被恢复还需要关注其长期的可持续性,避免人为引入的外来植物种类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生态保护工程中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

生态保护工程中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

生态保护工程中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第一章:前言生态保护工程旨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状况,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自然资源。

而植被恢复则是生态保护的一项关键工作。

植被的种植可以恢复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改善生态景观,防止自然灾害,同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本文将介绍生态保护工程中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

第二章:植被恢复的意义和目标2.1 植被恢复的意义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地肥力,防止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

植被还可以减少空气和水的污染,提高空气和水的质量。

2.2 植被恢复的目标植被恢复的目标是恢复原有自然植被群落,提高植被覆盖率。

同时,还要提高植被的功能,如防风固沙、防洪止水等。

植被恢复的目标还包括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三章:植被恢复技术3.1 直播与间播技术直播是指在生长季节直接将种子撒在地面上,从而提高植被覆盖率的技术。

这种技术比较简单,不需要大面积翻耕,可以减少生产成本。

间播是指在耕地或林地上先进行翻耕或整地,再进行种植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加快种子的生长,提高植被覆盖率。

3.2 植物移植技术植物移植是指将原有的植物挖出来,再移植到新的环境中,从而恢复植被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快速恢复生态环境,减少原有植被的破坏,但成本相对较高。

3.3 造林技术造林是指将原有林木砍伐的地方重新种植树木,从而恢复植被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恢复土地的肥力,减少水土流失。

在山区进行造林还可以减少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第四章:植被恢复技术的应用4.1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

应用植被恢复技术可以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

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地表水的入渗量,进而提高土地肥力。

同时,植被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的层次性。

4.2 林业生态建设林业生态建设是维护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应用植被恢复技术可以加快森林的生长,提高森林的覆盖率。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评价研究进展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评价研究进展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评价研究进展
喻阳华
【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8(013)003
【摘要】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监测评价是林分结构优化和调控的重要反馈机制,是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深入研究生态效应评价的范畴和内容,是准确预测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要素之一.该文综述了生态效应监测与评价的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效应和土壤元素三个主要方面,探讨了植被恢复后生态效应监测的延伸范畴,分析了传统监测手段和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综述了未来植被恢复后生态效应监测需要加强的方面.我国植被恢复后生态效应的监测与评价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为提高植物群落结构配置效率和质量,未来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研究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协变关系;二是拓展蓝水和绿水的水资源评价体系;三是加强对土壤元素的监测和化学计量平衡研究.
【总页数】4页(P64-67)
【作者】喻阳华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3
【相关文献】
1.广西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J], 庞世龙;欧芷阳;申文辉;侯远瑞;黄小荣;郑威
2.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J], 胡婵娟;郭雷
3.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适生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J], 何跃军;钟章成
4.中国北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J], 王志印;曹建生
5.中国北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J], 王志印; 曹建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系统退化下植被恢复研究全解

生态系统退化下植被恢复研究全解

(2)植被恢复目标及其生态学原理
主要包括生境组合胁迫原理、生态适应性原理、种群 密度制约和分布格局原理、群落内种间关系协同进化依赖 原理、生态位原理、群落演替原理、生物入侵理论、生物 多样性原理、斑块-廊道-本底景观结构模式原理等。
2018/10/25 6
2.国内外植被恢复研究概况
(3)干扰体系对退化植被或生态系统的影响 主要干扰方式有森林采伐、开垦、过度放牧、开采矿 产资源、采摘、不合理的种植和养殖、在人为有意或无意 帮助下外来种的侵入和偶见种取代群落建群种与优势种的 生态现象以及病虫害的大发生等。 (4)植被恢复途径 日本学者宫胁昭的“宫胁法”; 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上游防护林建设、沙漠治理、草场改 良、荒山绿化、次生林改造也都是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工作。 (5)植被恢复对环境影响及效益 栽种野生豆科灌木种恢复半干旱地中海地区植被; 碳固定具有很强的防治土壤退化和荒漠化的潜力; 耐盐碱草,可以显著改善盐碱土的物理性状 ;
2018/10/25
12
3.植被恢复实例研究
3.3 结果分析 3.3.2 中度火烧迹地的植被恢复
2.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下火烧迹地的植被恢复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指采取人工辅助更新措施,使幼苗 根系扎到土壤中,战胜草类、灌木,为森林的自身繁育创 造良好环境条件的更新方式。 火后15年人工更新的植被与自然恢复下的植被区别不 大,只是在开始形成的杨桦林中,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地中 针叶林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这就意味着人工促进天然更 新下火烧迹地的植被恢复要比完全靠天然更新提前10~30 年达到预期目标。
2018/10/25 11
3.植被恢复实例研究
3.3 结果分析 3.3.2 中度火烧迹地的植被恢复
1.自然更新下火烧迹地的植被恢复 中度火烧区各林型林冠层大部分被破坏,林冠稀疏, 尚有30%~40%的母树存活,在地表层中会有少量种子存 活,草本层基本上被烧尽。据调查,中度火烧区的植被在自 然更新15年后,除原有的落叶松母树外,又出现了一些落 叶松的幼树,另外还有大量的阔叶树,如白桦和赤杨等, 林下植被也逐渐增多,阳性草本虽然还很多,但是比例已 经有所下降,阴性草本则开始逐渐增多。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19(3):325~329Journal o f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文章编号:100025692(2002)0320325205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恢复研究进展李翠环1,余树全2,周国模2(1.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2.浙江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临安311300)摘要:回顾了在具有影响的几种演替理论指导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恢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群落结构研究:群落的发育、波动、更新和演替;种群的特征、结构和竞争压力以及物种的生理生态学特征在群落进展演替中的变化。

土壤动态变化研究:土壤的理化性质、肥力、有机质含量在与群落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植被恢复研究方法:数学模型在时间序列和生态序列研究方法中的应用。

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增设固定样地,加强定位研究以及加强群落演替过程中树种遗传机理方面的探索,优化次生演替数学模型等。

参67关键词:常绿阔叶林;植被恢复;演替;亚热带中图分类号:S718154 文献标识码:A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22°~40°NS)[1]。

该区由于受副亚热带高压的影响,大范围陆地都分布着荒漠和沙漠[2],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面积不大。

中国的常绿阔叶林在全球分布面积最大,类型最为丰富,生物多样性最高,对保护环境、维持全球性碳循环的平衡和人类的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长期以来对其功能和作用认识不清,曾大面积毁林开荒,砍阔栽针,使其遭到严重破坏[3],广阔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已被农耕地和人工林取代,导致了森林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功能衰退,易受外来种侵入,大量物种濒临绝境甚至消失,生态环境恶化,持续生产力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储藏养分能力弱,土壤退化,肥力下降,病虫害频繁等一系列问题[4]。

生态环境的变化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3~9]。

植被恢复对环境影响的研究进程

植被恢复对环境影响的研究进程

植被恢复对环境影响的研究进程摘要:植被恢复重建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就植被恢复重对水文过程、土壤环境、生物多样性、侵蚀产沙等方面的影响的研究进程进行了评述,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植被恢复、水文过程、土壤环境、侵蚀产沙、生物多样性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中枢。

在植被与周围环境进行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过程中,植被对环境因子如水、土、气、生物等会产生重要影响。

植被破坏,往往对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且随植被破坏规模的扩大,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环境变化[1]。

我国因植被破坏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森林面积持续减少,草地质量不断下降,生态环境破坏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灾害。

生态环境的退化,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植被恢复与重建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贯穿所有生态环境内容的核心问题。

为改善生态环境,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国启动了“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植被恢复与重建开始在较大的规模上进行。

随着植被恢复与重建范围的扩大,其对环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会不会对植被的持续性形成遏制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很多研究者从不同方面对植被恢复或变化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研究。

对这些研究进行系统分析和概括,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仅有助于对植被恢复或重建的环境影响的基本规律或趋势有较全面的认识,并且对进一步开展有关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1 植被恢复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植被水文效益是植被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由于植被的截留、拦蓄作用,植被不仅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而且还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变地表水为地下水,也可以消洪补枯,使降雨在土壤中以潜流的形式汇入河道,形成稳定而平缓的水资源,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但由于不同的植被类型,其物种组成、结构、空间配置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其对水文过程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具有不同的水文效益。

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侵蚀日益加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

而在现代化的背景下,要停止这种破坏是必要却又艰难的。

面对着日益紧迫的问题,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一、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1.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生态修复技术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因为植物是拥有恢复自身生态系统的能力的。

例如,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避免水土流失。

而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能够进行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出氧气,对于实现碳平衡和维持空气呼吸的流畅也有着关键作用。

在既有植被的区域,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树林管理、治理侵蚀,促进植被自行恢复。

而在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地区,初始化植被成为恢复生态平衡的首选。

2. 土地修复土地修复是生态修复技术中比较综合性的一项工作,通常包含了重构土地自然环境、修建植被、还原苏打(解决土壤盐渍化)等步骤。

具体操作起来,土地修复的方法因地制宜,需要了解地表财经史、土壤类型和成分、植被要求等综合因素。

在土地修复中,应当优先考虑还原土壤中的微生物和致力于农业和畜牧业落后地区的土地保护。

3. 湿地修复湿地作为自然的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湿地还能够调控水流,修复环境的有机质和氮气,保护脆弱特有的物种等。

但是近年来,湿地系统处于了广泛的破坏之中,特别是城市化快速发展,湿地的面积持续减少。

而湿地修复的基本思路其实很简单,就是<增加湿地的空间,再进行人工修复>。

这就需要对湿地的形态、水文学和生态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依照不同情况为之进行不同的设计。

而在湿地修复中,布置生态体和人工湿地等也成为重要的辅助技术。

二、生态修复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 沙漠化防治沙漠化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其严重程度日益加剧。

作为环境保护的一种手段,生态修复与沙漠化防治是紧密联系的。

生态修复可以改善并增加土壤的肥力、加强植物覆盖度、恢复生态系统,并最终防止沙漠化的进一步恶化。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过度的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许多科研人员和专家们在不同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概述一些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的研究情况。

首先,植被修复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

植被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固定土壤,保护水源,还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缓解气候变化。

因此,植被的修复对于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合理的植被恢复可促进土壤保持和改善,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为了实现植被修复,研究人员通过选用适应环境的植物和合理的种植方式,在野外进行了大量试验和实践,以期找到最佳的植被修复方法。

其次,水体修复技术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质下降,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

为了修复受损的水体,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的水处理技术。

常见的水体修复技术包括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和化学修复技术。

其中,生物修复技术通过运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可以有效地净化水体,并能够提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

物理修复技术主要采用一些物理方法,如曝气、超滤、吸附等,用于去除水体中的颗粒物和溶解性物质。

化学修复技术则是通过添加一些化学剂来改善水体的水质。

这些修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水体的修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土壤修复技术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生长和养分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过度的农业耕作、工业排放和化学物质的使用等,导致土壤受到污染和退化。

为了修复受损的土壤,研究人员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途径进行土壤修复,同时也研究了一些物理和化学手段。

生物修复技术主要通过植物和微生物恢复土壤结构和改善土壤质量;物理修复技术主要采用土壤改良、翻耕等方式,以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强土壤通气性;化学修复技术则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改善土壤性质。

森林植被恢复与环境生态因子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森林植被恢复与环境生态因子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第39卷第5期生态科学39(5): 227–232 2020年9月Ecological Science Sep. 2020 郑姗姗, 蔡丽平, 邹秉章, 等. 森林植被恢复与环境生态因子互作关系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20, 39(5): 227–232.ZHENG Shanshan, CAI Liping, ZOU Bingzhang,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interaction betwee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factors[J]. Ecological Science, 2020, 39(5): 227–232.森林植被恢复与环境生态因子互作关系研究进展郑姗姗1,2, 蔡丽平1,2, 邹秉章3,吴鹏飞1,2,*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州 3500022. 南方红壤区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023. 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 福建上杭 364205【摘要】植被恢复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改善脆弱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

植被同环境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 森林植被群落的恢复与重建,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有生境条件, 而不断被改变的环境生态因子反过来又影响着森林植被群落类型的演变。

从土壤、群落、小气候3个方面综述了森林植被恢复与环境生态因子的互作关系, 针对现存问题, 认为今后应将微观的机理研究与宏观的动态研究相结合, 从不同尺度增强对植被退化、土壤、群落、小气候环境等因子互作关系的内在调控机理研究。

关键词:植被恢复; 小气候; 土壤环境; 森林生态系统; 互作机制doi:10.14108/ki.1008-8873.2020.05.027 中图分类号:Q9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73(2020)05-227-06 Research progress on interactions betwee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factorsZHENG Shanshan1,2, CAI Liping1,2, ZOU Bingzhang3,WU Pengfei1,2,*1. College of Forestr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2, China2. Key Laboratory of State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of Red Soil Region in Southern China, Fuzhou, Fujian 350002, China3. Baisha National Forest Farm, Shanghang,Fujian 364200, ChinaAbstrac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curb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fragile ecosys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 is extremely complex.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forest vegetation communities improve the original habitat conditions to certain extent, meanwhile the constantly changing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factors in turn affect the evolution of forest vegetation community types. In this review,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factors from soil, community and microclimate are summariz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proposed, which includes the integration of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dynamic research, and multiscale enhancement of internal regulation mechanism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among vegetation degradation, soil, community, microclimate environment and other factors.Key words:vegetation restoration; microclimate; soil environment; forest ecosystems; interaction mechanism收稿日期:2019-08-30; 修订日期: 2019-09-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0614); 福建省林业科技项目(闽林科便函﹝2018﹞26号);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高峰学科建设项目(118-71201800716)作者简介:郑姗姗 (1989—), 女, 福建漳州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研究,E-mail:****************通信作者: 吴鹏飞, 男, 博士,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森林培育与理水研究,E-mail:*******************228 生态科学39卷0 前言自然界中, 植被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重要枢纽, 可有效防止生态系统退化。

中科院生态中心研究揭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效益

中科院生态中心研究揭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效益

中科院生态中心研究揭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效益
佚名
【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2(39)4
【摘要】植被恢复是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主要措施.其综合生态效益是衡量植被恢复成效的关键,是国际上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大,生态脆弱,以6.7%的土地养活着全国8.5%的人口。

长期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压力,致使该区域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总页数】1页(P204-204)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效益;植被恢复;中科院;退化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学;恢复重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4
【相关文献】
1.黄土高原地区土地植被承载力与植被生态恢复建设 [J], 曹军胜;朱清科;薛智德
2.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植被恢复生态效益研究 [J], 蒋丽伟;卢泽洋;宫殷婷;颜世伟
3.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一项研究结果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生态重建先种草 [J],
4.试论植被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在黄土高原植被重建中的指导作用 [J], 杨光;王玉
5.中科院一项研究结果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9): 1640-1646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07200-5)作者简介:胡婵娟(1981年生),女,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植被恢复、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碳循环方面的研究。

E-mail: huchanjuan1981@ 收稿日期:2012-07-26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胡婵娟1,2,郭雷11.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 郑州450052;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摘要:植被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及生态系统的固碳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被恢复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保护现有植被、封山育林或营造人工林、灌、草植被,修复或重建被毁坏或被破坏的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

目前,植被的自然及人工恢复是改善脆弱生态系统及退化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现状最有效的措施。

植被在恢复过程中对地上植被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恢复有着重要影响,同时通过凋落物及根系的输入,可以有效改善地下生态系统,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增加土壤生物的生物量及活性。

文章以地上及地下生态系统为出发点,综述了植被恢复过程中自然及人工恢复过程中不同的植被类型、不同的恢复时间下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植被的自然及人工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均能增加植物物种的多样性,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物种的组成发生改变且多样性呈增加趋势,但一些特殊环境下不当的人工恢复可造成植被演替向退化方向发展,降低生物多样性。

不同的植被类型由于其生长方式的不同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恢复年限的增长,土壤理化指标及微生物学指标呈现先增加而后趋于平稳的状态。

针对已有的研究进展,提出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增加更多的对比研究,对不同环境下,不同的恢复物种,不同的恢复方式进行更深入地探讨;另外一方面应增加不同尺度的研究,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样地尺度,未来应在更大尺度上进行分析;再者,地上及地下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机理一直是土壤学科研究的热点,植被恢复过程中应增加更多该方面的机理研究。

关键词:植被恢复;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植物多样性中图分类号:Q94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2012)09-1640-07引用格式:胡婵娟, 郭雷. 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9): 1640-1646.HU Chanjuan, GUO Lei.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ecological effect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2, 21(9): 1640-1646.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中枢,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及固碳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植被破坏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植被的破坏不仅影响了自然景观,同时带来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及自然灾害加剧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104 km 2,其中:水蚀面积:165×104 km 2,风蚀面积:191×104 km 2。

据调查,20世纪50年代以来呈减少趋势的沙尘暴,90年代初也开始回升[1]。

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植被破坏使得我国61%的野生物种的栖息地受到破坏,大量的珍惜物种面临灭亡的威胁[2]。

研究表明[3],地面林草植被遭到破坏后,土壤理化性质严重恶化,抗冲蚀性能减弱,侵蚀由轻微变得强烈,而当植被得以恢复后,土壤侵蚀迅速减弱。

Zhang 等 [4]对有植被和无植被覆盖的两个小流域的研究也发现,植被覆盖可以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和养分的流失。

Zheng [5]对黄土高原植被改变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也表明植被可以有效地遏制土壤侵蚀的发生。

植被茎叶可以减少降雨雨滴动能,植物茎及枯枝落叶可以减缓径流流速,植物根系可以提高土壤抗冲抗蚀的能力,在特殊的侵蚀环境下,植被恢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措施,而有效的遏制水土流失也是植被恢复影响地下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之一。

植被恢复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改善脆弱生态系统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在植被恢复的开展过程中,我国已启动了“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得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进行。

完整的生态系统由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两部分组成,且二者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影响。

植被恢复过程中对地上生态系统及地下生态系统均存在显著的影响,植被的生长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胡婵娟等: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1641结构,为土壤系统输入更多的有机物质,提高土壤质量;其次可以通过改善微生物生长的微环境,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能源物质提高微生物生物量及多样性,同时恢复过程也可以对植物的组成和结构产生影响,有利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植被恢复作为改善脆弱和退化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现状的有效措施,从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的角度探讨其生态环境效应,能够更加完整的论述植被恢复在整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也能够更好的阐述植被恢复过程对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影响。

1 植被恢复对地上生态系统的影响植物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对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可以正确认识植被恢复的过程,指示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

从生态恢复的视角对植被的演替理论进行探讨,国内有学者指出,退化生态系统一旦停止干扰,便发生进展演替,原群落的结构、功能的相似度从低向高的发展过程[6]。

自然恢复过程中的植被,通过长时期的自然演替过程,物种的多样性会发生改变最终会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而对于一些破坏比较严重的生态系统,通过自然恢复的过程不能够使植被得以良好的恢复或需要的演替时间特别漫长,根据植物的演替规律,引入演替后期阶段的物种进行及时补播,或者通过引进一些外来物种可以缩短演替时间,加速植被恢复进程。

对于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物种和多样性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通常的观点认为随着演替时间的推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逐渐上升,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最大[7-8]。

退耕地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白文娟和焦菊英[9]对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主要自然恢复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分析后发现,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植被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总趋势都是增加的,且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年限之间的差异不断增加。

退耕地自然恢复形成的植物群落中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菊科植物最为丰富;植被恢复初期,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较低,植被总盖度在85%以上,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10]。

Zhang 等[11]对科尔沁沙地自然恢复群落的演替规律的研究发现不同的演替阶段优势物种不同,物种的替代及生境的改变是演替发生的主导因素,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随演替时间增长而呈增加趋势。

弃耕地植物物种类数目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代表立地特征的种类开始比较少,而农田杂草的种类比较多;随着演替的进行, 地带性指示植物增加, 杂草类植物种类下降。

也有研究表明退耕地演替群落的种类多少与生产力有关, 种类多的群落生产力就高[12]。

Carla等[13]对黎巴嫩采石场植被的自然恢复的研究中发现,在其设置的不同的恢复梯度上植物物种的组成存在很大差异,在生态系统退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是1年生的R 对策的物种,在中等退化程度的地区主要分布物种是多年生草本和灌丛,而在相对退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主要是物种组成为乔木和多年生灌木。

Nishihiro和Washitani[14]在对日本湖岸植被恢复的研究中利用沉积物中的种子库进行已经灭绝和退化的植物物种的自然恢复,经过自然恢复过程,植物群落和多样性都得到很好的恢复,有180种物种其中包括6种濒临灭绝的物种和12种当地水淹植物出现在湖岸上。

Mitchell等[15]对石楠类型的退耕地研究时发现,在退耕之后的20~50年时间里,退耕地分别经历了桦木属(Betula spp)、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蕨类(Pteridium aquilinum)、菌类(Rhododendron ponticum)4个演替阶段。

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方式及不同的人工恢复模式下地上植被群落的变化均存在差异。

处于植被自然恢复阶段的群落其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在演替的第3阶段较高;人工灌木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都要大于人工草本群落,但是人工草本群落的均匀度指数要比人工灌木群落大;天然植物群落比人工植物群落的均匀度指数小,但其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人工植物群落[16]。

王发刚等[17]对不同人工重建措施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发现退化草地经过多年的封育,或经松耙补播后逐步向原生植被方向演替,而人工草地则逐步向退化演替方向发展。

漆良华等[18]研究了润楠次生林、马尾松天然林、油桐人工林及毛竹-杉木林四种典型的植被恢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研究表明乔木层物种以次生林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草本层物种丰富度以人工林最高,天然林最低,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可用“S”曲线较好的描述。

针对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的刺槐人工林、天然侧柏次生林、荆条灌丛和苜蓿草地等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变化的研究发现,通过植被恢复,物种数量提高,群落多样性得以改善,但群落丰富度指数以撂荒之后形成的荆条灌丛最高,其次是人工刺槐林且恢复年限为20年的人工林高于恢复年限为5年的人工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则以刺槐人工林最高[19]。

张健和刘国彬[20]对黄土丘陵区沟谷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植物群落生物量和1642 生态环境学报第21卷第9期(2012年9月)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中也发现了相似的结果,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人工植被恢复模式效果优于自然恢复,人工植被建设可以促进黄土丘陵区沟谷地的植被恢复进程。

但对于植被的人工恢复,一些特殊环境下,不当的物种及营造纯林,也会使植物群落结构单一化,植被正常演替中断或逆向发展,印度Tata能源研究院在Fimalayas Darjeeling 地区干旱混交阔叶林采伐后的生态系统重建研究中,烧除采伐剩余物,选择材质优良林木造林,实行混农林业,且造林后头2年连续间作农作物,经过35年的生态系统恢复后,形成的混农林业改变了景观,干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引起了大量树种资源的损失[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