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作文2019_作文专题

合集下载

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心得范文3篇

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心得范文3篇

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心得范文3篇Experience of Long March 5 launch编订:JinTai College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心得范文3篇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主题的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心得范文2、篇章2: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心得范文3、篇章3: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心得范文20xx年11月3日20时43分,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我国的长征五号发射成功了!下面是小泰给大家整理的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心得范文。

篇章1: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心得范文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圆满成功!长征五号为我国目前在研运载能力最大、尺寸最大的火箭,中国未来天宫空间站建设、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测都将使用该火箭系列。

长征五号首次采用5米直径箭体结构,首次使用无毒无污染液氢液氧与液氧煤油发动机组合起飞方案,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

有了长征五号后,中国在空间站的建设上就有了得力的运载工具,但从长远来看,可能对中国的登月工程的意义更为重大。

发射塔架共12层高91.7米据报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发射塔架高91.7米,一共12层,距离海边850米,和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塔架相隔630米。

整个塔架采用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的混合结构,强度足以抵挡台风和地震。

塔架四周是四座高120米的避雷塔,可防雷电影响。

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周湘虎介绍:“我们也采取了其它一些措施,就包括用盲板把它封堵,不让空气进入这些管壁的内部从内部进行腐蚀,还有我们这个连接的部位采用这个原子灰进行密封。

长征五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 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

长征五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 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

长征五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高分五号卫星成功
发射
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这次成功发射不仅体现了中国航天
科技的实力,也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我对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有以下几点
心得体会。

首先,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充分展示了中国航天科技的成熟和先进性。

长征五号是我
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它具备了较高的运载能力和较远的航天范围,被誉为我国航
天事业的“国之重器”。

这次成功发射证明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为我国未来航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征五号的成功发
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航天科技的创新
和发展。

长征五号具备了较大的运载能力,将为我国未来更复杂的航天任务提供技术
支持,为实现中国梦的航天梦贡献力量。

再次,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彰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世界影响力。

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
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赞赏,这证明了中国航天事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我国航天科技的进步不仅体现了中国的综合实力,也对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产生
着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它的成功体现了中国航
天科技的实力和先进性,为我国未来航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彰显了中国航
天事业的世界影响力。

希望随着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我们的国家航天事业能够取得
更加辉煌的成就。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
5月5日,中国历史上第37发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的发射任务成功完成,令人欣喜
和惊叹。

发射过程中,我和家人们守望着画面,仿佛有一缕温馨令人放心的力量来拂去我们这些忐忑不安的心情,而当运载火箭彻底起舞的一瞬,因激动之情鼓起的掌声更是响彻大清华园。

本次发射象征着我们国家科技的飞跃和历史上的巅峰,深感新中国在科学技术、国力和国
防上取得的成就和显著进步。

在社会发展上,有这样一股超前科技力量,推动着社会的进
步和神奇,令人欣喜和惊叹!
前苏联大帝国的崩溃与当今的中国相比,就像晴天霹雳,让人震撼!然而,这是一个每个
中国人都应该充满自豪的真相,从未知领域取得出色成绩,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什么样的
事情都是可能的!
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也让我们理解到,建设一个繁荣而强大的国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努力奋斗,创造美好之后,朝着更加美好
的未来看!
最后,我真诚地热烈祝贺中国的长征五号发射成功,期望我们能够继续取得更多的成就。

中国加油!。

长征五号 长征五号首发成功感想心得范文

长征五号 长征五号首发成功感想心得范文

长征五号长征五号首发成功感想心得范文长征五号首发成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作为参与长征五号首发的一员,我深深感受到了这次历史性的时刻给我带来的震撼和激动。

首先,我感谢所有参与长征五号项目的科学家、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们的辛勤付出。

长征五号是我国迄今为止研制的最大推力运载火箭,涉及到诸多技术难题,从火箭结构设计到发动机燃烧控制,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益求精。

参与这一伟大工程的人们不计较个人的付出,只为了实现中国航天事业的突破和世界航天领域的崛起。

他们的辛勤努力不仅为长征五号的首发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长征五号首发成功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整个研制过程中,各个专业的科研人员紧密合作,共同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导致任务失败。

这次首发成功的背后蕴含着团队合作的力量,他们共同努力、通力合作,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为长征五号的首发成功感到自豪和骄傲。

这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突破,也是中国技术实力的体现。

中国航天事业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长征五号的首发成功更是让世界瞩目。

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强大实力,也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人民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坚定信念。

长征五号首发成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更是中国科技实力的体现。

作为一名参与者,我深感荣幸和自豪。

我相信,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和积累,中国航天事业将在未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长征五号发射观感心得体会(精选28篇)

长征五号发射观感心得体会(精选28篇)

长征五号发射观感心得体会(精选28篇)长征五号发射观感篇1中国航天人,用汗水和热血,用青春和创造,铸就了一次次腾飞与跨越,书写了一部科技领域自主创新的辉煌历史,不断刷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高度。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热烈气氛中,以“长征”命名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长征五号,是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是实现“航天强国梦”的一次标志性实验,集成了多项最新的航天技术,首次采用5米直径箭体结构,首次使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氢液氧与液氧煤油发动机组合起飞方案。

它的首飞成功,对我国运载火箭发展具有升级换代的里程碑意义,对我国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标志着中国航天进入大运载时代,标志着我国在中国梦航天梦的伟大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回首凝望,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一甲子。

60年来,一代代科研技术人员锐意进取、艰苦创业、顽强拼搏,昂首踏上献身航天事业的新长征。

从无到有,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太空漫步到交会对接、应用性飞行……长征系列、神舟系列、天宫系列、嫦娥系列交相辉映,璀璨夺目。

中国航天人,用汗水和热血,用青春和创造,铸就了一次次腾飞与跨越,书写了一部科技领域自主创新的辉煌历史,不断刷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高度。

伟大的事业积淀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助推伟大的梦想。

中国航天人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也铸就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这一伟大精神尤其是蕴含其中的创新精神,鼓舞着我们不断创造新的历史纪录,激励着我们向着中国梦强军梦奋勇前进。

一部航天史充分证明,铸就强国强军伟业,不能指望别国提供核心技术,也不能照别人的葫芦画自己的瓢,更不能把登山的保险绳交到别人手里。

只有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精神,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努力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才能实现我国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的长足进步。

关于长征5号首飞发射成功的感想心得作文范文8篇(3)

关于长征5号首飞发射成功的感想心得作文范文8篇(3)

关于长征5号首飞发射成功的感想心得作文范文8篇(3)长征5号首飞发射成功感想心得作文篇【5】昨晚8点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由远征二号上面级和实践十七号卫星组成的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长征七号、长征五号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

“长征火箭家族”的诞生要从1958年说起。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8年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66年5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定名为东方红一号,运载火箭定名为长征一号。

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和探索,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中国首颗自主研制的东方红一号科学试验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中国由此成为继苏、美、法、日后,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返回式卫星一举成功,3天后卫星返回地面。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国家。

长征二号先后有长征二号C、长征二号D、长征二号E、长征二号F等改进型。

其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我国第一个载人运载火箭,1999年首飞成功,2003年10月15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五号飞船送入太空。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是在长二基础上于1984年研制成功的,增加了第三级低温高能液氢液氧发动机。

为了适应通信卫星容量和重量不断增大和变化的要求,此后我国相继研制出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三种运载火箭,被称为“长三甲”系列,不仅拓展了我国火箭使用范围,也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

2007年10月24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2013年12月2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观后感范文10篇(2)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观后感范文10篇(2)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观后感范文10篇(2)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观后感范文五【奋力磨砺出属于自己的“胖五”】2019年12月27日晚,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但是此前,在第二次发射任务中,长征五号经历了至暗时刻。

归零,攻关,再归零,再攻关。

两年多时间里,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团队累计进行了40余次、240多项关键技术突破、900多个日夜的磨砺、15000余秒关键技术实验,总计超过20000余次各种地面实验,这才为全国人民磨砺出一枚更强壮、更健康的“胖五”。

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理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团队为榜样,坚定信念、拼搏奋进、一心为民,即使承受巨大的压力,也要永不言败、永不放弃;哪怕含着无尽的泪花,也要努力拼搏、向前奔跑,向着党中央既定的奋斗目标和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奋力磨砺出属于自己的“胖五”。

坚定信念,点亮引航“灯塔”。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初心的本质要求。

共产党人只有树立了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自当树立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坚持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看待和思考本职工作,把事业看得高一点,把名利放得低一点,遇事不争名、不夺利、不揽功、不推过,不去攀比职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待遇的多少,更多地把目光聚集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集中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等目标任务上,把党的伟大事业作为从政人生的最高价值取向。

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认认真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努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拼搏奋进,启动成事“引擎”。

“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在新形势新任务下,迎接新挑战,战胜新困难,开拓新局面,必须铆足干劲、开足马力、砥砺奋进。

长征5号发射成功有感范文长征五号发射成功

长征5号发射成功有感范文长征五号发射成功

长征5号发射成功有感范文长征五号发射成功
长征五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种重型运载火箭,它的成功发射代表着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和进步。

这次发射的成功让我深受震撼和自豪,以下是我对长征五号发射成功的感想。

首先,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证明了中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强大实力。

长征五号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运载火箭,能够将更大的有效载荷送入太空,这对于中国发展航天科技和实现更复杂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发射成功表明中国在设计和制造火箭方面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加强了我们在国际航天领域的竞争力。

其次,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也代表着中国航天事业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为一项高风险的任务,火箭发射涉及复杂的技术和工程,需要高度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长征五号能够如此成功地发射,证明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研发和管理能力。

这对于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为未来更具挑战性的航天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也为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增添了一分。

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国家,中国一直以来都在追求科技创新和发展。

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证明了中国人民的勇气、智慧和实力,而这也使我们更加自豪和有信心走在国际航天科技的前列。

总的来说,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重大突破和进步,它既是中国科技实力的体现,也是国家自豪感的源泉。

相信在未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将会迈向新的高度,为推动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心得体会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心得体会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心得体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让我深感由衷的激动和自豪。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首先,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证明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和技术水平。

长征五号是中
国迄今最大的运载火箭,具备了较强的载荷承载能力,可以将大型卫星和空间站模块
送入太空。

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工程师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
也彰显了中国在火箭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其次,长征五号的发射成功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正在积极推进
空间站的建设,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完成首个空间站的部署。

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为
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的载人航天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这将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
的影响力和地位。

最后,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也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中国航天事业的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离不开长期的努力、坚持和创新。

正如航天员一样,我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也
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相信自己的能力,就有可能实现目标并
超越自己。

总之,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让我深感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同时也激励着我要更加努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奋斗。

让我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感到骄傲,并共同期待
更多的航天成就。

20XX年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作文

20XX年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作文

20XX年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作文导语:长征五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长征五号首发成功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长征五号首发成功观后感【1】11月1日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依偎着湖蓝色发射塔架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整装待发。

尽管视线里的景象模糊朦胧依旧,周湘虎仍难掩内心的激动。

这位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工程师知道,长五首飞那天,就是自己又一个梦想实现的日子。

眼睛可以失明,但追梦的脚步不能迷失方向2001年6月,怀揣着对航天事业的无限向往,湘潭工学院大四学生周湘虎成为了一名航天新兵。

刚到单位,他被分到了一个基层工程连队,初始的兴奋很快被失落取代。

直到他第一次在发射现场,亲眼目睹火箭拖着炫目的尾焰飞向太空。

2009年,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建。

是继续待在单位的办公室里日复一日工作,还是到海南文昌的陌生环境中搏一搏?周湘虎的选择坚决毅然:“我的专业就是搞工程的,况且能亲身参与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的建设,这也是我的航天梦想。

”然而,追梦的脚步,总会遇到许多坎坷。

2010年,发射场的重大项目接连开工。

周湘虎是两个发射塔架的现场管理代表。

2011年9月初,发射塔导流槽进行混凝土浇筑。

由于浇筑不能停下来,周湘虎连续30个小时铆在施工现场。

这天,他突然感到一阵剧痛,眼前发黑,等扶着钢筋缓过劲儿的时候,发现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了,即使使劲睁眼,眼前还是一团模糊,只有极微弱的光感。

经诊断,由于长时间受强烈日光照射、电焊弧光刺激和过度劳累,周湘虎的视网膜脱落,导致左眼永久失明,右眼裸眼视力仅0.04。

在北京住院治疗一个月,周湘虎的恢复效果并不好,右眼的矫正视力不过0.25。

出院后,组织决定给他调换工作,医生也反复叮嘱“爱护眼睛,避开强光”。

周湘虎却舍不得离开工地,舍不得蓝图即将实现的发射场,舍不得打下第一根桩的发射塔。

为此,他专门找到单位领导,立下了“不调离原岗,保证完成任务”的军令状。

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心得范文(精选3篇)

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心得范文(精选3篇)

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心得范文(精选3篇)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心得范文篇1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圆满成功!长征五号为我国目前在研运载能力最大、尺寸最大的火箭,中国未来天宫空间站建设、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测都将使用该火箭系列。

长征五号首次采用5米直径箭体结构,首次使用无毒无污染液氢液氧与液氧煤油发动机组合起飞方案,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

有了长征五号后,中国在空间站的建设上就有了得力的运载工具,但从长远来看,可能对中国的登月工程的意义更为重大。

发射塔架共12层高91.7米据报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发射塔架高91.7米,一共12层,距离海边850米,和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塔架相隔630米。

整个塔架采用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的混合结构,强度足以抵挡台风和地震。

塔架四周是四座高120米的避雷塔,可防雷电影响。

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周湘虎介绍:“我们也采取了其它一些措施,就包括用盲板把它封堵,不让空气进入这些管壁的内部从内部进行腐蚀,还有我们这个连接的部位采用这个原子灰进行密封。

”液氢用量是其他发射场十几倍据了解,此次发射任务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应用液氢作为火箭推进剂,对液氢的应用规模是我国现有其它航天发射场的十几倍。

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液氢副主任设计师高旭表示:“为此我们从液氢的存储、输送、精确加注以及整个液氢系统的安全防护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实现远程的控制,来确保加注过程的安全以及塔架上的人员设备的安全。

”发射塔架内部到处都是层层叠叠的楼梯,便于工作人员到达任何一层平台。

发射时塔架的三联回转平台将依次打开,而驱动回转平台这个庞然大物,依靠的是位于塔架顶部的液压油泵,它控制着回转平台的展开或合拢。

外媒在对长征五号的报道指出,长征五号的试飞和投入应用,不仅填补了中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空白,同时也为中国进一步研发超重型运载火箭打下了稳实的基础。

长征五号首发成功观后感作文

长征五号首发成功观后感作文

长征五号首发成功观后感作文长征五号首发观后感【1】在现场观礼的卢先生说,他们当日下午就赶到发射场附近,原定火箭发射时间为19时许,但天公不作美,海南文昌天阴,这一度让现场观礼者们揪心。

微博之上,&ldqu;大火箭&rdqu;每一次准备工作更是引发网民围观:&ldqu;是打开发射架了么?&rdqu;&ldqu;是马上要发射了么?&rdqu;类似评论不断刷屏。

20时43分,当现场广播喊出&ldqu;50秒倒计时&rdqu;时,尽管站在3公里外,卢先生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朋友一起大声欢呼。

&ldqu;看到一个巨大的火球缓缓升空,直入云层。

&rdqu;卢先生告诉记者,在现场的人们都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精彩的一刻,直至1分钟后,长征五号消失于视野中,&ldqu;以往在电视上看火箭发射,比较冷静,今天亲临现场,大家一起鼓掌欢呼,真是太激动了。

&rdqu;对航天人而言,这种成功的喜悦更是弥足珍贵。

在&ldqu;大火箭&rdqu;成功发射当夜,海南文昌发射中心举行了庆功会。

庆功会上有一个特殊纪念环节,青年歌唱家谭晶演唱了一首名为《飞天利箭》的歌曲,为航天工作者献礼。

谭晶在现场表示,作为科学家的家属,这一刻她格外自豪。

她希望用歌声,向孜孜不倦的航天人致敬。

参加庆功会的&ldqu;长五&rdqu;首飞试验队员钱昌告诉记者,火箭升空他心情很激动,而这首《飞天利箭》更是激发了他的自豪感,&ldqu;这首歌唱出我们年轻的航天人,不畏艰难,追逐飞天梦的浪漫气息&rdqu;。

电话中,他还给记者复述了几句歌词,&ldqu;美丽星球留下了浪漫的云烟,化成万道霞光最美的心愿&rdqu;。

事实上,对这些航天人而言,他们浪漫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航天专家表示,有了长征五号后,中国在空间站的建设上就有了得力的运载工具,从长远来看,可能对中国的登月工程的意义重大。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3篇)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3篇)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3篇)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篇1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成功,中国从此拥有大型运载火箭,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进入大火箭俱乐部,是中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

据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介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实现了我国液体运载火箭直径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采用5米直径芯级,捆绑4枚3.35米直径助推器,全长约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级的运载能力,比现役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

长征五号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填补了我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白,首次采用芯一级2台50吨级氢氧发动机与4枚助推器各2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组合起飞方案,10台发动机同时点火,起飞推力达1060吨,实现了我国异型发动机起飞技术的重大突破。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一批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制和试验基地脱颖而出,一项项国际宇航界的技术难题相继被攻克,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从神五到神七,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三次飞天、三大跨越。

我国航天事业在改革中腾飞,在创新中发展,为增强国防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生动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坚持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我国先后研制了14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可靠性、安全性、成功率和入轨精度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长征五号观后感

长征五号观后感

长征五号观后感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里,我有幸目睹了长征五号的风采。

说起来,这还真是一次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历。

那天,我早早地就听说了长征五号要发射的消息,心里头那个激动劲儿,就甭提了!跟打了鸡血似的,从一大早就开始盼着。

到了发射现场,好家伙,那场面,人山人海的。

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期待,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发射塔的方向。

我站在人群中,使劲儿地往前凑,就想看得更清楚点儿。

周围的人有的拿着望远镜,有的举着相机,还有的拿着手机,准备随时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我啥也没带,就光带着一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和一颗快要蹦出来的心。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气氛越来越紧张。

终于,倒计时开始了,“10、9、8、7……”每一个数字都像是重锤一样敲在我的心上。

我的手心里全是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当喊到“1”的时候,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长征五号就像一条巨龙,瞬间腾空而起。

那火焰,那气势,简直太震撼了!我的耳朵被那巨大的轰鸣声震得嗡嗡响,眼前是一片火光和浓烟。

我整个人都呆住了,被这壮观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

火箭越飞越高,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一个小点,消失在了天际。

可是我的心却还留在刚才那震撼的瞬间,久久不能平静。

看着长征五号消失的方向,我不禁想起了为了这次发射付出辛勤努力的科研人员们。

他们得熬过多少个日夜,得经过多少次试验,得克服多少困难,才能让这大家伙成功上天啊!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好几年都没回过家,一心扑在工作上。

为了实现航天梦想,他们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就为了能让我们国家在航天领域更上一层楼。

再想想我自己,平时遇到点儿小困难就想退缩,写个作业都嫌累。

和这些科研人员比起来,我真是太惭愧了。

他们那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真的值得我好好学习。

这长征五号啊,不仅仅是一枚火箭,它更是我们国家航天事业的骄傲,是无数人梦想的结晶。

它带着我们的希望和梦想,冲向了浩瀚的宇宙。

回来的路上,我的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

长征五号发射心得感想作文

长征五号发射心得感想作文

长征五号发射心得感想作文长征五号,是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是实现“航天强国梦”的一次标志性实验。

接下来,店铺跟你分享长征五号发射心得感想作文。

长征五号发射心得感想作文篇【1】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于2天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牵手”太空,景海鹏和陈冬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太空驻留。

对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获益良多。

时光回溯到1956年,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之时,一批热爱祖国的科学家,克服了重重险阻从海外回归祖国的怀抱;一批志存高远的青年人,满怀着忠心赤胆从全国各地加入到航天队伍。

他们白手起家、从头干起,一步步创建起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渐强,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几百年走完的发展道路。

作为举全国之力的重大工程,航天人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研制生产中。

没有一张图纸,航天人用手搓成第一根复合推进剂灰色药条,没有试车台,就利用一座山神庙的废墟做测试房,把山崖作推力座。

条件艰苦,航天人用手去挖炸药……“我们站承担着卫星轨道计算和运载火箭弹道计算的艰巨任务。

当时,站里使用的计算机容量小、速度慢、稳定性差,算一条弹道要凑合着算三次,需两三个小时。

为按时保质完成计算任务,我们差不多每天晚上工作到深夜两三点,有时一天吃一顿饭。

”原航天部二院计算站、现航天科工二院706所老科技工作者宋庆元这样回忆,她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受到毛主席、周亲切接见,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此后,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第一颗气象卫星……返回制动火箭固体发动机连续24次参与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辉煌成就,中国道路充满希望、中国精神充满力量,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异常坚定。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作文_作文900字_观后感_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作文_作文900字_观后感_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作文长征五号11月3日成功首飞,开启了我国深空探测的新时代。

下面是小编带给大家的关于20xx年长征五号发射成功的感想,欢迎阅读!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作文1长征五号3日成功首飞,开启了我国深空探测的新时代。

作为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拥有强大的“中国芯”,其动力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自主研制。

长征五号是实现未来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

按计划,20xx年嫦娥五号落月采样返回、20xx年发射空间站核心舱、20xx年发射火星探测器等任务都将依靠长征五号来实现。

从20xx年立项至今,长征五号冲刺了20xx年。

但是,从提出论证到如今,长征五号整整走了30年,可谓30年磨一“箭”。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任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国际航空发展方向,结合我国当时的技术基础,提出了发展大火箭的设想。

从那时起,中国开启了大火箭的漫漫征途。

1986年,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我国开始了论证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

1995年,我国开展新一代运载火箭方案论证以及液氧煤油与氢氧两种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

20xx年,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立项研制。

20xx年,50吨级液氢液氧发动机立项研制。

20xx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新一代运载火箭基本型长征五号立项研制,从此开始长达20xx年的攻坚磨砺。

航天科技一院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告诉记者,仅就火箭捆绑结构而言,由于长征五号火箭芯级推力每个捆绑点高达330吨,比以往的中型火箭增加了3倍多,这就意味着大火箭必须采取全新的设计。

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的设计人员,进行了上千次的结构模型分析和优化,历时数年终于完成了“大推力捆绑结构设计”,实现了我国火箭结构设计史上的重大突破。

5米直径大型箭体结构为我国运载火箭首次采用,是火箭实现运载能力重大跨越的基础,无论是设计、制造还是试验,难度都极大。

长征五号观后感

长征五号观后感

长征五号观后感当我亲眼目睹长征五号那巍峨的身姿在发射场上腾空而起,我的内心被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所填满。

那不仅仅是一枚火箭的升空,更是人类向着未知宇宙发起的勇敢冲锋。

长征五号,这个大家伙,光是站在它面前,就足以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威严。

它那粗壮的箭体,如同巨人的脊梁,坚实而有力。

白色的外壳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峻的光芒,仿佛在告诉世人,它肩负着的使命无比神圣。

记得那天,我早早地就来到了发射场附近。

人群熙熙攘攘,但大家都安静而有序,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期待和敬畏。

我找了一个视野还算不错的位置,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发射塔的方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那种等待中的紧张感愈发强烈。

就在这时,广播里传来了倒计时的声音:“十、九、八……”每一个数字都像是一记重锤,敲打着在场每个人的心脏。

当数到“一”的时候,整个世界仿佛瞬间凝固。

紧接着,一道耀眼的火光从火箭底部喷射而出,瞬间照亮了周围的一切。

那光芒之强烈,让我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

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长征五号缓缓地离开了地面。

起初,它的速度似乎并不快,就像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小心翼翼又充满力量。

但很快,它便加速上升,向着无尽的苍穹冲去。

那轰鸣声越来越大,震得我的耳朵嗡嗡作响,可我却丝毫不想去捂住耳朵,因为我不想错过这每一个瞬间。

我看到火箭周围的空气似乎都被这强大的力量扭曲了,形成了一圈圈若隐若现的波纹。

而火箭自身则拖着长长的尾焰,如同一条巨龙在天空中舞动。

随着长征五号越飞越高,它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亮点,最终消失在了我的视线中。

但那一刻,我的心却仿佛跟着它一起飞到了浩瀚的宇宙。

在这短暂的几分钟里,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强大力量,也感受到了人类的无限可能。

想想看,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和心血啊!那些科学家、工程师们,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才有了今天这震撼人心的一幕。

而且,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火箭发射,它背后还承载着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欲望,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范文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范文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范文长征五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范文篇(1)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于2天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牵手”太空,景海鹏和陈冬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太空驻留。

对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获益良多。

时光回溯到1956年,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之时,一批热爱祖国的科学家,克服了重重险阻从海外回归祖国的怀抱;一批志存高远的青年人,满怀着忠心赤胆从全国各地加入到航天队伍。

他们白手起家、从头干起,一步步创建起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渐强,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几百年走完的发展道路。

作为举全国之力的重大工程,航天人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研制生产中。

没有一张图纸,航天人用手搓成第一根复合推进剂灰色药条,没有试车台,就利用一座山神庙的废墟做测试房,把山崖作推力座。

条件艰苦,航天人用手去挖炸药……“我们站承担着卫星轨道计算和运载火箭弹道计算的艰巨任务。

当时,站里使用的计算机容量小、速度慢、稳定性差,算一条弹道要凑合着算三次,需两三个小时。

为按时保质完成计算任务,我们差不多每天晚上工作到深夜两三点,有时一天吃一顿饭。

”原航天部二院计算站、现航天科工二院706所老科技工作者宋庆元这样回忆,她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受到毛主席、周亲切接见,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此后,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第一颗气象卫星……返回制动火箭固体发动机连续24次参与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辉煌成就,中国道路充满希望、中国精神充满力量,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异常坚定。

青年一代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艰苦奋斗、敢于创新,走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国梦、航天梦、青春梦努力拼搏!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范文篇(2)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于2天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牵手”太空,景海鹏和陈冬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太空驻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作文2019
20xx年11月3日20时43分,长征五号划时代重型运载火箭即将首飞成功!下面是橙子带给大家的长征五号首发成功的感想作文,欢迎阅读!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作文1 中国航天科技成就的背后,是不断锤炼孕育着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同时被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涵。

数据显示,在载人航天科技人员队伍中,青年一代占到了2/3以上,飞船系统中副主任设计师、副总指挥中40岁左右的年轻科学家占到80%。

绕月探测工程研制队伍平均年龄不到40岁,54名正、副主任设计师中,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占65%。

这些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年轻科技人员,不仅秉承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还烙上了改革开放的精神印记。

王翔是载人航天队伍中为数众多的留学归国人员之一。

本来他在国外的一家公司有着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待遇,但是当得知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后,他毅然回国。

“为国争光与实现个人价值并不矛盾。

”现在已是飞船系统副主任设计师的王翔说。

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联系在一起,年轻的航天人在为祖国赢得荣誉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1/ 6
生价值。

每当神舟飞船上天,神州大地上总会掀起一阵航天热。

神舟六号先进事迹报告团全国巡回报告时,每到一地无不引起轰动。

航天英雄的故事,被写进了多种版本的教科书。

“与一切尖端科技一样,航天事业从来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多次拒绝高薪聘请的火箭系统年轻的副总设计师张智说。

正是凭着为国争光的信念,正是凭着敢于超越的意识,正是凭着脚踏实地的作风,中国航天人用一系列科技奇迹告诉世界:中国人同样能够摘取高科技皇冠上那耀眼的明珠。

“每一个航天人,都是载人航天事业的螺丝钉;而载人航天事业,又是祖国这艘巨轮的螺丝钉。

”神七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说,同舟共济、团结协作,使我国的航天事业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攀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作文2 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今天早晨7点30分28秒从大漠深处发射,7时49分,神舟十一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继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之后,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将与天宫二号自动交
会对接, 开启了我国时间最长的载人太空飞行旅程。

2/ 6
在贺电中指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
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这一空间技术领域的重大进展,不但是科学上实质性的进步,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科技实力提升的体现。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号飞船,从“东方红”到“嫦娥”飞天,从无人飞行到太空驻留……这一切,都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在不断腾飞和跨越。

在今年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作出重要指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1999年“神舟一号”绕地球14圈并安全重返地球,20xx年间航天人不懈奋斗、开拓创新, 20xx年神舟十一号将2名航天员成功送上太空,中国航天史上立起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航天精神代代传承,航天梦想越来越近,国人为之欢欣鼓舞。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作文3 继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之后,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将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 开启了我国时间最长的载人太空飞行旅程。

这是中国的航天史上又一大突破!
近平在贺电中指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将
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3/ 6
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
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这一空间技术领域的重大进展,不但是科学上实质性的进步,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科技实力提升的体现。

六十年来,一代代航天人自强不息、接续奋斗,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实现了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的长足发展。

继往开来,中国航天人的梦想不断向太空延伸。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长征五号划时代重型运载火箭即将首飞,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探测卫星等空间科学新型卫星发射在望……宇宙无穷无尽,探索无穷无尽,造福人类无穷无尽。

中国航天正在续写新传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为增进人类的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了航天研发、制造、应用能力的整体跃升,带动了信息技术、微电子、新材料等领域一批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推动着经济、社会、生活多方面的进步。

展示了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放眼未来,站在迈向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中国航天已经踏上“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

用五到七年时间完成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现有的重大科技专项;20xx年前后,全面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推动空间信息应
用规模化、业务化、产业化发展;2030年实现整体跃升,跻身航天强4/ 6
国之列。

可以相信,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和快速发展的航天事业,必将激发全民族探索和创新的热情,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强劲助推中国梦。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作文4 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于2天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牵手”太空,景海鹏和陈冬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太空驻留。

对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获益良多。

时光回溯到1956年,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之时,一批热爱祖国的科学家,克服了重重险阻从海外回归祖国的怀抱;一批志存高远的青年人,满怀着忠心赤胆从全国各地加入到航天队伍。

他们白手起家、从头干起,一步步创建起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渐强,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几百年走完的发展道路。

作为举全国之力的重大工程,航天人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研制生产中。

没有一张图纸,航天人用手搓成第一根复合推进剂灰色药条,没有试车台,就利用一座山神庙的废墟做测试房,把山崖作推力座。

条件艰苦,航天人用手去挖炸药……
“我们站承担着卫星轨道计算和运载火箭弹道计算的艰巨任务。

当时,站里使用的计算机容量小、速度慢、稳定性差,算一条弹道要
凑合着算三次,需两三个小时。

为按时保质完成计算任务,我们差不5/ 6
多每天晚上工作到深夜两三点,有时一天吃一顿饭。

”原航天部二院计算站、现航天科工二院706所老科技工作者宋庆元这样回忆,她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受到毛主席、周亲切接见,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此后,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第一颗气象卫星……返回制动火箭固体发动机连续24次参与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辉煌成就,中国道路充满希望、中国精神充满力量,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异常坚定。

青年一代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艰苦奋斗、敢于创新,走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国梦、航天梦、青春梦努力拼搏!
6/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