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综合训练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综合测试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综合测试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10d7e2f111f18582d05a7a.png)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综合测试附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金属单质M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 + S ΔM2S。
甲、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
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M的质量/S的质量/ g M2S的质量/ g甲 6.0 2.57.5乙7.0 1.57.5A.64 B.56 C.39 D.23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165.6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3.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反应中 X、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7C.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D.参加反应的 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 Z 的质量4.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A.Z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B.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的X完全反应生成bg的Z,则同时消耗(b﹣a)g 的Y5.现有一包碳酸钙和生石灰的混合物,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21.2g将其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白色固体33.3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约为()A.52.8%B.47.2%C.36%D.64%6.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gA和5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A.10g B.13g C.16g D.18g7.现有10.6g碳酸钠和8.4g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 )A.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B.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少C.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8.在 CO、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4%,将该混合气体 10克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将气体再全部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A.40g B.30g C.10g D.5g9.物质X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RO2+2SO2,测得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4.4g和12.8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D.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10.已知:过氧化钙(CaO2)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
《易错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培优专题)
![《易错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培优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cb1d4b0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d.png)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Z 是由Y 分解生成的B .一个Y 和W 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C .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也发生了改变D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2.在点燃条件下,A 和B 反应生成C 和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只有两种氧化物B .生成C 和D 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图中共有4种分子D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不变3.刚刚过去的9月27日,我省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 、B 卫星。
此次发射所使用的燃料为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其燃烧的反应为2822422C H N +2N O 2CO 3N 4X ↑+↑+点燃,其中X 的化学式为A .NH 3B .N 2OC .H 2OD .C 2H 44.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 2和B 2的分子,A 2和B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 ,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反应过程中,A 2和B 2分子保持不变 B .该反应为氧化反应C .参加反应的A 2与B 2分子数之比为3:1D .物质X 含4种元素5.在一密闭容器内有M 、N 、P 、Q 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MNPQ反应前质量/g 51 9 3 17反应后质量/g 23 3 x51A .x 的值是5B .Q 可能是单质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 .M 与N 的质量变化比为14∶36.常用燃烧法测定某些物质的组成,现取2.3g 某物质R 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24.4gCO 和22.7gH O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基础卷(培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基础卷(培优)](https://img.taocdn.com/s3/m/8bfb26c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a.png)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间转化完全正确的是( ) A .铜绿受热分解: 23ΔCu(OH)CO CuOB .氢气燃烧:222H H O →点燃C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Δ433NH HCO NH −−→ D .镁条燃烧:2Mg+O 2点燃2MgO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 、B 、C 、D 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 .C 物质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 .反应后待测的C 物质的质量为0gD .参加反应的A 、B 、D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2:13.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是对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
从中草药“八角”中提取莽草酸是生产抗甲型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主要原料,其化学式为C 7H 10O 5.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 .莽草酸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C .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D .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4.如图是与水有关的3个实验,关于该实验,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实验A和实验B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②只有实验B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③实验A中烧瓶里加碎瓷片是为了防止出现暴沸;④用带火星的木条可检验实验B中试管a、b中产生的气体;⑤实验C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过滤;⑥实验A和实验C得到的水都是纯净物。
A.①②③⑤B.③④⑤⑥C.②③⑤D.②③④⑤5.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则该反应A.有单质生成B.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1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W G H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A.P物质生成了12g B.W待测值是3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7.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5gA和5gB混合发生化合反应一定能生成10gC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分子数目一定不变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8.将一定量的炭放在含有一定质量的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实验数据如下表:项目①②③氧气的质量/g84024炭的质量/g3126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g114422其中能直接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①B.①②③C.②③D.①③9.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甲是单质B.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C.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10.如图是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解属于物理变化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该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量不变11.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强化练习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强化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bef659cc22bcd127ff0c2f.png)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强化练习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物质R在0.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R+3O2点燃XO2+2SO2,测得X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0.44g和1.28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0.86gB.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R中含有X元素、S元素和O元素D.X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2.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
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3.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
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
符合该条件的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4.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5.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A.溶液总质量B.消耗锌粉的质量C.生成ZnCl2的质量D.生成H2的质量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7.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X的化学式为COC.偏二甲肼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14:18.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B.27 C.44 D.569.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湖北武汉市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习题(培优专题)
![湖北武汉市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习题(培优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5f8d0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b.png)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B.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C.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也发生了改变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2.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只有两种氧化物B.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图中共有4种分子D.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不变3.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B.该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该反应中甲、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是2:2:3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522022反应后质量/g待测11285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甲可能该反应的催化剂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5.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00.500反应后的质量/g23x243A.乙可能是催化剂,x的值等于0B.甲一定是化合物,丙丁可能是单质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可能不变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B.因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C.因为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就是单质D.因为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氧化物7.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
(必考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经典复习题(培优)(1)
![(必考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经典复习题(培优)(1)](https://img.taocdn.com/s3/m/d473813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0.png)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和一种未知物质ws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W反应前的质量/g501123反应后的质量/g24528x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2B.物质W只含有碳、氢元素C.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比为44: 27D.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 1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3.下列选项中,化学基本观念所对应的客观事实不相符的是A.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C.转化观:二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辩证观:塑料可用于蔬菜大棚,但也会造成“白色污染”4.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和B2的分子,A2和B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反应过程中,A2和B2分子保持不变B.该反应为氧化反应C.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数之比为3:1 D.物质X含4种元素5.如图是乙烯和水反应生成酒精的微观模拟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个乙烯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B.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乙烯和水质量比28:2D.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MnO2能加快 H2O2的分解速率,所以MnO2也能加快H2O 的分解速率B.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7.某化合物在4.8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2.7g水。
(必考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经典测试(培优)
![(必考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经典测试(培优)](https://img.taocdn.com/s3/m/c6cb20d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f.png)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气体,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水分子构成B.该反应中产生了两种新分子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发生了改变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2.下列说法中正确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10g酒精和50g水混匀后形成60g酒精溶液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得到30g P2O5,则参加反应的O2和磷的总质量一定为30g C.2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3L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2g氢气和8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0g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并能达到目的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检查气密性D.硫在O2中燃烧4.下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C.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5.刚刚过去的9月27日,我省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 、B 卫星。
此次发射所使用的燃料为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其燃烧的反应为2822422C H N +2N O 2CO 3N 4X ↑+↑+点燃,其中X 的化学式为A .NH 3B .N 2OC .H 2OD .C 2H 46.“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生产尿素[CO (NH 2)2]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图示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3 + CO 2一定条件CO (NH 2)2 + H 2OB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C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D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7.某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必考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经典练习题(提高培优)(1)
![(必考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经典练习题(提高培优)(1)](https://img.taocdn.com/s3/m/70e7c4f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4.png)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只有两种氧化物B.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图中共有4种分子D.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不变2.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个数不变B.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化合物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C.甲、乙所含的元素种类与丙、丁所含元素种类相同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522022反应后质量/g待测11285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甲可能该反应的催化剂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5.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00.500反应后的质量/g23x243A.乙可能是催化剂,x的值等于0B.甲一定是化合物,丙丁可能是单质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可能不变6.当空气中受到 SO2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石灰石粉末,使空气中 SO2含量降低,该过2CaCO+2SO+X=2CaSO+2CO,则 X 的化学式为()程发生反应为:3242A.CaO B.O3C.O2D.CO7.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和B2的分子,A2和B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常考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培优练)
![《常考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培优练)](https://img.taocdn.com/s3/m/3fdae1c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0.png)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气体,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水分子构成B.该反应中产生了两种新分子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发生了改变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物质M N P Q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对该反应认识正确的是()A.M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N可能是单质B.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M和Q的质量比是13:12D.M、Q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与N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3.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的组合可以构成不同分子,如图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B.此反应是分解反应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D.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参加反应A、B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4∶27 D.该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5.在一密闭容器内,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为12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可能是化合物,丁一定是化合物D.反应中生成甲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3 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MnO2能加快 H2O2的分解速率,所以MnO2也能加快H2O 的分解速率B.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甲、乙是反应物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前后甲、乙、丁变化的质量比为9:8:18.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题经典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题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6e08dff8a417866fb84a8eb6.png)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题经典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锌投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求:(1)完全反应后生产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0.4 19.6%【解析】【分析】【详解】(1)由图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g;(2)设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2442Zn+H SO=ZnSO+H982100gx0.4g98100gx=20.4gx=19.6%答|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2.取碳酸钙和硫酸钡的混合物15.0g于烧杯中,将150.0g的稀盐酸平均分成三次加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与烧杯中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1)该混合物中硫酸钡的质量为________g;(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结果精确到0.1%)【答案】5 10.5%【解析】【分析】【详解】(1)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而硫酸钡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所以最终剩余固体的质量是硫酸钡的质量。
故答案为:5;(2)由图分析可知,10g 碳酸钙恰好和100g 的盐酸反应。
则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
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x 。
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1114410gx y 10011144==10g x y↑解得x=11.1g ,y=4.4g 。
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质量为:10g+100g-4.4g=105.6g 。
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1g ×100%10.5%105.6g≈。
3.过氧化钙是一种常用的制氧剂,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2CaO +2H O=Ca OH +2O ↑ ,当反应消耗掉150g 含过氧化钙96%的样品时,请计算:(1)过氧化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结果保留至0.1%)_____________(2)理论上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_【答案】44.4% 32g【解析】【分析】【详解】(1)过氧化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100%44.4%40+32⨯≈ (2)解:设理论上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
5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提优训练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5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提优训练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4003d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2.png)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提优训练一、单选题1.在反应2A+3B=2C+4D中,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用一定质量的A与12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产11克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B.B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16:9C.同时生成D的质量是9克D.反应中,A与C的质量之比是8:112.在反应C+2ZnO2Zn+CO2↑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B.反应前后锌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C.参加反应的碳与氧化锌的质量比为4:27D.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3.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B.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之比为8:34.在反应2A+B2=2C中,21gA和足量B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33g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6B.28C.30D.325.金属单质M与非金属单质氧气发生如下反应为2M+O2△2MO。
已知12gM和3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64B.56C.32D.236.将18g高锰酸钾加热,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是()A.KMnO4、MnO2B. K2MnO4、MnO2C. KMnO4、K2MnO4、MnO2D. KMnO4、K2MnO47.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100g(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7.6g,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NaHCO3Na2CO3 + H2O + CO2↑)A.33.6% B.40% C.47.3% D.60%8.有关反应2Mg+O2点燃2MgO的说法正确的是A.镁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B.每3克镁和2克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5克氧化镁C.每2克镁和3克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5克氧化镁D.每2份镁和1份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份氧化镁9.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A.44克B.32克C.22克D.12克10.现有24.5gKClO3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加热分解制氧,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收集到7.8gO2,则此时大试管内物质有()A.KCl和MnO2 B.KClO3和MnO2C.KClO3、KCl和MnO2 D.无法确定11.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7689fd915f804d2a16c18f.png)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测试卷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在 CO、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4%,将该混合气体 10克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将气体再全部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A.40g B.30g C.10g D.5g2.Fe2O3、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 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1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0.05mol白色沉淀。
则a的数值为A.3.21 B.3.59 C.4.01 D.7.41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为单质B.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7:16D.A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4.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
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5.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
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
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A.CH4 B.C2H6 C.C2H2 D.C3H86.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7.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4的质量为()A.7.6g B.15.2g C.20.0g D.40.0g8.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B.27 C.44 D.569.已知:在650℃时,CuSO4分解为CuO与气体,在1400℃时,CuO受热发生如下分解反应:4CuO2Cu2O+O2↑.现将16gCuSO4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为7.6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产生的气体中,硫、氧的质量比为8∶26 C.剩余固体中含6.4g铜元素D.剩余固体用足量CO还原,可产生CO23.3g10.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14.4g,将其充分还原后,将所得固体加入到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硝酸银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与单质铜的质量比为()A.1:1 B.5:7 C.5:4 D.4:711.取NaCl、NaOH、Na2CO3固体混合物28.6g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至充分反应后,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4g,将溶液蒸干,得无水固体33.4g,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钠质量为A.8.4g B.10.0g C.11.7g D.13.6g12.下列各组有机物两者间分别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相同的一组是()A.CH4和C2H4B.CH4和CH3OHC.CH4和C2H5OH D.C2H4和C2H5OH13.将6.05g的铁、锌混合物中加入到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A.0.1g B.0.15g C.0.2g D.0.25g14.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 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100 g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 g B.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9.125%C.CaO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D.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15.如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1:1C .转化②是化合反应D .物质丙不属于氧化物16.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D .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417.深圳进行机动车限牌,汽车尾气污染得到控制。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题(word)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题(word)](https://img.taocdn.com/s3/m/a02bfe67551810a6f52486b6.png)
x=0.2g
故答案为:
(1)100;
(2)散热,以免水沸腾造成液滴飞溅;
(3)0.2。
2.在合成氨工业中,常用碳酸钾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O2+H2O=2KHCO3。现向碳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50 g。
(3)取配制后的溶液50g与足量的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g。
【答案】100散热,以免水沸腾造成液滴飞溅0.2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需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500g×19.6%=x×98% x=100g。
造成液滴飞溅。
(2)乙同学把44.4 g的固体继续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又制得了一些氧气,同时得到的34.8g固体,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
(3)解:设44.4 g的固体中含氯酸钾质量为X。
所以求解氯酸钾质量(x)的比例式为:
(4)完全反应后得到的34.8g固体,该固体中由二氧化锰和氯化钾组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5g,氯化钾的质量为: ,
【答案】4.56.25g
【解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18.5g+ag=18.2g+4.8g,a=4.5g;
(2)解:设18.5 g氯酸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x=12.25g
18.5 g氯酸钾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18.5g-12.25g=6.25g
答:18.5 g氯酸钾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6.25g。
【答案】产生白色沉淀不变78.8g
【解析】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训练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训练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6592f7192e45361166f51d.png)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训练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下列关于反应C+2H 2SO 4(浓)===CO 2↑+2X↑+2H 2O 的分析,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为SO 3B .X 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 .CO 2和X 的质量比为11:16D .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0价变为+4价2.密闭容器内有A 、B 、C 、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的值为165.6 B .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 .反应过程中,B 与D 的质量比为36∶142D .若A 与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 与C 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 3.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 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 不可能表示( )A .溶液总质量B .消耗锌粉的质量C .生成ZnCl 2的质量D .生成H 2的质量4.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物中有单质B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 .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5.物质X 的化学式为H 2C 2O 4 , 可发生如下反应:aH 2C 2O 4bH 2O↑+cCO 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6.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B.27 C.44 D.567.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14.4g,将其充分还原后,将所得固体加入到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硝酸银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与单质铜的质量比为()A.1:1 B.5:7 C.5:4 D.4:78.实验时有一块未知质量的石灰石样品(含杂质20%,杂质不含钙元素,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0.3g,向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105.6g,则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钙在样品质量分数为() A.20% B.40% C.50% D.80%9.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gA和5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A.10g B.13g C.16g D.18g10.在反应A+2B═C+D中,7.6gA与5.3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现要得到0.6gD,则需要A的质量为()A.5.6g B.16.8g C.22.8g D.无法计算11.下列各组有机物两者间分别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相同的一组是()A.CH4和C2H4B.CH4和CH3OHC.CH4和C2H5OH D.C2H4和C2H5OH1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氮气、水蒸气和一种初中课本中出现的气体物质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W氧气氮气水蒸气前质量/g6810022反应后质量/g X 4 58 110A .X 的值应为0B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 .物质W 中不含氧元素D .W 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2413.深圳进行机动车限牌,汽车尾气污染得到控制。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e4e2102cc58bd63086bd66.png)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下列关于反应C+2H 2SO 4(浓)===CO 2↑+2X↑+2H 2O 的分析,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为SO 3B .X 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 .CO 2和X 的质量比为11:16D .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0价变为+4价2.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 2H 2)和苯(C 6H 6);②乙烷(C 2H 6)和乙醇(C 2H 6O);③丁烷(C 4H 10)和乙醚(C 4H 10O);④甲苯(C 7H 8)和甘油(C 3H 8O 3)。
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
符合该条件的共有 A .1组B .2组C .3组D .4组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 ═cC+dD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计量数a 与b 之和一定等于c 与d 之和 B .若A 和C 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反应物A 和B 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 和D 的质量比 D .若取xgA 和xgB 反应,生成C 和D 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4.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14.4g ,将其充分还原后,将所得固体加入到4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硝酸银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与单质铜的质量比为( ) A .1:1 B .5:7C .5:4D .4:75.下列各组有机物两者间分别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相同的一组是( ) A .CH 4和C 2H 4 B .CH 4和CH 3OH C .CH 4和C 2H 5OHD .C 2H 4和C 2H 5OH6.在 CO 、CO 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4%,将该混合气体 10克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将气体再全部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 A .40gB .30gC .10gD .5g7.看懂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是学习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从如图微观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C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D .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8.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547726f90f76c660371a53.png)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含碳元素36%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碳层,再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将得到的气体再通入足量的石灰水,最终得到的沉淀的质量是()A.40g B.60g C.30g D.50g2.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
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
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A.CH4 B.C2H6 C.C2H2 D.C3H83.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A.溶液总质量B.消耗锌粉的质量C.生成ZnCl2的质量D.生成H2的质量4.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4的质量为()A.7.6g B.15.2g C.20.0g D.40.0g5.对化学反应:M+H2SO4=CaSO4↓+2N的认识,错误的是()A.N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相对分子质量:M>NC.M可能是CaO D.N可能是HNO36.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7.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X、Y、Z 的质量随着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判断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2Y→3Z B.n 的数值为 9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后容器内为混合物8.取NaCl、NaOH、Na2CO3固体混合物28.6g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至充分反应后,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4g,将溶液蒸干,得无水固体33.4g,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钠质量为A.8.4g B.10.0g C.11.7g D.13.6g9.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gA和5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A.10g B.13g C.16g D.18g10.现有10.6g碳酸钠和8.4g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 )A.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B.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少C.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11.如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1:1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D.物质丙不属于氧化物12.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属于混合物B .该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丙+丁乙C .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5D .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一定为8:12 13.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FeCl 2读作氯化亚铁;SO 2读作二氧化硫 B .3H 只有微观意义;C 60表示60个碳原子 C .NH 4NO 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D .22Mg+O2MgO 点燃,可读作每48份质量的铁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14.Fe 2O 3、CuO 的固体混合粉末a g ,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 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1g ,将生成的CO 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0.05mol 白色沉淀。
九年级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docx
![九年级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d75649cdd36a32d7275818d.png)
九年级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氧化钙和过氧化钙( CaO2)的混合物 6.4g溶于足量水后,加入足量的23溶液,溶Na CO液中的 Ca2+全部转化为沉淀,过滤、干燥,得到10gCaCO3。
则原 6.4 g 混合物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已知:2CaO2 +2H2 O=2Ca OH 2 +O2)A.1∶ 1B. 5∶4C.5∶3D.5∶2【答案】C【解析】【详解】氧化钙和过氧化钙中的钙元素完全转化到碳酸钙中,则钙元素质量为:10g×40= 4g,氧100元素质量为: 6.4g﹣4g= 2.4g,则原 6.4g 混合物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4g: 2.4g =5: 3,故选C。
2.密闭容器内有 A、 B、 C、 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165.6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 B 与 D 的质量比为D.若 A 与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答案】 D 36∶ 14298∶40,则 A 与C 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 1【解析】试题分析:从反应的质量看AC 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且分别有9.8 克和 8 克参加了反应, D 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且产生的质量为14.2 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 B 是生成物,且有 3.6 克的 B 物质生成,反应过程中, B 与 D 的质量比为36∶ 142;则 X 的值是162g+3.6g=165.6g;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说明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若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 36,则 A 与 C 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 1, D 错误,故选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D.A 与C3. 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70b3eb0912a216147929ec.png)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检测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物质R在0.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R+3O2点燃XO2+2SO2,测得X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0.44g和1.28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0.86gB.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R中含有X元素、S元素和O元素D.X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2.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
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
符合该条件的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3.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
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
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A.CH4 B.C2H6 C.C2H2 D.C3H84.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A.溶液总质量B.消耗锌粉的质量C.生成ZnCl2的质量D.生成H2的质量5.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X的化学式为COC.偏二甲肼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14:16.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2CO的混合物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64%,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
则完全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13.2g B.17.6g C.15.4g D.11.0g7.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分子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分子的个数比为4:3C.物质C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D.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4:98.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X、Y、Z 的质量随着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综合训练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物质R在0.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R+3O2点燃XO2+2SO2,测得X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0.44g和1.28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0.86gB.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R中含有X元素、S元素和O元素D.X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2.Fe2O3、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 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1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0.05mol白色沉淀。
则a的数值为A.3.21 B.3.59 C.4.01 D.7.413.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
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
符合该条件的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4.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
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
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A.CH4 B.C2H6 C.C2H2 D.C3H85.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A.Z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B.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的X完全反应生成bg的Z,则同时消耗(b﹣a)g 的Y6.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B.27 C.44 D.567.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2CO的混合物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64%,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
则完全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13.2g B.17.6g C.15.4g D.11.0g8.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14.4g,将其充分还原后,将所得固体加入到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硝酸银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与单质铜的质量比为()A.1:1 B.5:7 C.5:4 D.4:79.现有一包碳酸钙和生石灰的混合物,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21.2g将其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白色固体33.3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约为()A.52.8%B.47.2%C.36%D.64%10.实验时有一块未知质量的石灰石样品(含杂质20%,杂质不含钙元素,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0.3g,向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105.6g,则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钙在样品质量分数为() A.20% B.40% C.50% D.80%11.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gA和5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A.10g B.13g C.16g D.18g1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有两种B.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反应物微粒个数比是1:1 D.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13.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氮气、水蒸气和一种初中课本中出现的气体物质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W氧气氮气水蒸气前质量/g6810022反应后质量/g X458110A.X的值应为0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物质W中不含氧元素D.W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2414.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 3PO 4可形成H 4P 2O 7或H 5P 3O 10等。
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 2SO 4)脱水后形成的是 A .H 2S 2O 7B .H 2S 2O 8C .H 2S 3O 10D .H 2S 4O 1315.看懂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是学习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从如图微观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C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D .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16.甲和乙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甲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B .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甲和丁C .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8:18D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17.深圳进行机动车限牌,汽车尾气污染得到控制。
如图是汽车处理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都发生了变化B .反应的生成物质量之比是7:11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 CO+NON+CO 催化剂D .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增加了生成物的质量18.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Z 是由Y 分解生成的B .一个Y 和W 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C .参加反应的X 与生成的Z 的质量比为9:7D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19.现有w g 含有CuO 和ZnO 的固体粉末,欲测定CuO 的质量分数。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已知ZnO 在进行下述化学反应时,原理与CuO 相似) A .将混合物与足最H 2充分反应,冷却后测出剩余固体质量为a gB .将混合物与足量CO 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 溶液中,测出NaOH 溶液的质量增加值为b gC .将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出所得固体质量为c gD .将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为d g20.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和氧化铁混合粉末与足量的CO 充分反应后,测得质量减少了4.0g 。
另取等质量的该粉末用适量的稀硫酸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了20.5g 的沉淀。
则粉末中的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A .20%B .40%C .50%D .80%21.已知NaHCO 3受热分解生成Na 2CO 3,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Δ。
把12克NaHCO3和Na 2CO 3的混合物样品加热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9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生成的CO 2质量为4.4克B .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30%C .样品中NaHCO 3的质量为8.6克D .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3.3%22.在2A+3B =2C+4D 中,3.2gA 与9.6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gC ,已知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8,则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l6B .28C .44D .6423.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 、CO 2和H 2O ,且总质量为20.8g ,其中H 2O 的质量为10.8g ,则CO 2的质量为 A .5.6g B .8.8g C .4.4g D .4.8g24.某密闭容器中有X 、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质X由碳、氢元素组成B.物质X由碳、氢、氧元素组成C.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16克D.生成CO2与H2O的质量比是89:54 2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 12:19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 的值是 7D.丁可能是化合物26.在密闭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4*******反应后的质量/g12x100A.x等于60B.b可能是单质C.c一定是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7:827.氧化钙和过氧化钙(CaO2)的混合物6.4g溶于足量水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溶液中的Ca2+全部转化为沉淀,过滤、干燥,得到10gCaCO3。
则原6.4 g混合物中钙元素2CaO+2H O=2Ca OH+O↑)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已知:()2222A.1∶1 B.5∶4 C.5∶3 D.5∶22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410121/g反应后质量01215待测/gA.该反应后待测Q质量为12gB.反应后生成15gZC.该化学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D.该反应中Y与Q质量之比为1:129.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430.如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1:1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D.物质丙不属于氧化物【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1.28g+0.44g-0.96g=0.76g,A错误;设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根据方程式计算R+3O2=XO2+2SO2X 960.76 0.96x=96*0.76/96=76,B正确;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即为相对分子质量之比,那么X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可能是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0.32g+0.64g=0.96g,等于反应物中氧气的质量,那么R中含有X元素、S元素,不含氧元素,C错误;二氧化碳主要是造成温室效应,D错误。
故选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2.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CO2+Ca(OH)2=CaCO3↓+ H2O中CO2与CaCO3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CO2为0.05mol,即0.05mol×44g/ mol=2.2g,即碳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则参加反应的CO物质的量为0.05mol,即0.05mol×28g/ mol=1.4g,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列等式:a+1.4g=2.41g+2.2g,a=3.21g,故选A.3.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定组成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知(1)(4)组符合,(2)(3)组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