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作业
计算机网络作业一及解答
![计算机网络作业一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2b18324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f.png)
计算机网络作业一及解答一、题目:已知有两台计算机A和B,它们之间通过一个分组交换网络传输数据。
A发送一段数据到B,这段数据分为4个分组,每个分组的长度为1000字节。
A和B之间的链路传播速率为2Mbps,传播时延为10ms。
A向B发送完一个分组后,需要等待一个ACK确认分组的到达再继续发送下一个分组。
假设ACK返回的时间非常短(可以忽略),忽略数据包头部等其他开销,只计算数据的传输时间。
若在传输每个分组之前,设置流量和拥塞控制的指令,问A向B传输这4个分组的总时间是多少?二、解答:首先,根据已知条件,链路传播速率为2Mbps,即每秒可以传输2兆比特的数据,传播时延为10ms。
由此可计算出链路传播时延的距离为:距离=传播速率×传播时延= 2Mbps × 10ms= 20kb由于每个分组的长度均为1000字节,所以需要传输4个分组,总共的传输数据量为:数据量=每个分组长度×分组数量=1000字节×4=4000字节接下来需要计算传输过程中的时间。
首先考虑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
传输第一个分组需要发送请求,并等待ACK确认后再传输下一个分组。
假设传输一个分组需要的时间为T,那么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可以表示为:传输第一个分组时间=T+传输时延+传播时延+T= 2T + 10ms + 20kb在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内,可以计算出实际传输的数据量,即:实际传输数据量=链路传播速率×传输时间= 2Mbps × 传输第一个分组时间实际传输数据量应该小于等于总数据量,即:实际传输数据量≤总数据量2Mbps × 传输第一个分组时间≤ 4000字节根据以上不等式,可以求解出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T。
然后,可继续计算传输剩余3个分组所需的时间,并求出总时间。
根据题目要求忽略ACK返回的时间,因此只需要计算传输时间即可。
综上所述,A向B传输这4个分组的总时间为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加上传输剩余3个分组所需的时间。
计算机网络(本)作业及答案(1-4)
![计算机网络(本)作业及答案(1-4)](https://img.taocdn.com/s3/m/5e9a0f0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7b.png)
计算机网络(本)作业及答案(1-4)第一章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功能有(A)。
A.资源共享B.病毒管理C.用户管理D.站点管理2.下列选项中是网络软件的是(B)。
A.DBMSB.操作系统C.Office软件D.计算机主机3.计算机网络硬件包括(C)。
A.网管B.复活卡C.交换机D.代理节点4.网络资源子网负责(A)。
A.数据通信B.数字认证机制C.信息处理D.路由器5.通常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可分为:局域网、(A)和广域网三种。
A.城域网B.有线网C.无线网D.星型网络6.为了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分析和设计,有利于网络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网络的(A)。
A.通信子网B.有线网C.无线网D.资源子网7.为了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有利于网络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把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D)。
A.通信子网B.有线网C.无线网D.资源子网8.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通信方式分类可以分为:(D)和广播式传输网络两种。
A.星型网络B.总线型网络C.树型网络D.点对点传输网络二、填空题1.(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两大功能。
2.网络资源包括有(数据)、(信息)、(软件)和(硬件设备)四种类型。
3.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组成的。
4.计算机网络主要解决(资源共享)和(资源安全)的矛盾。
5.“通信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通信)为网络用户提供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转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6.“资源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信息处理,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资源共享)功能。
7.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传输介质分类可以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两种。
三、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资源共享、数据通信、集中管理、增加可靠性、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安全功能。
国开作业《计算机网络(本)》 (30)
![国开作业《计算机网络(本)》 (30)](https://img.taocdn.com/s3/m/1859a21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67.png)
题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用三次握手和滑动窗口机制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和进行流量控制。
选项A:FTP选项B:UDP选项C:IP选项D:TCP答案:TCP题目:()协议规定网际层数据分组的格式。
选项A:FTP选项B:TCP选项C:IP选项D:UDP答案:IP题目:一个功能完备的计算机网络需要指定一套复杂的协议集。
对于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来说,最好的组织方式是()。
选项A:混合结构模型选项B:层次结构模型选项C:连续地址编码模型选项D:分布式进程通信模型答案:层次结构模型题目:在ISO/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
选项A: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选项B: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选项C: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交换选项D: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答案: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题目:用于将MAC地址转换成IP地址的协议一般为()。
选项A:TCP选项B:IP选项C:ARP选项D:RARP答案:RARP题目:()是计算机网络层次模型中每一层中用于实现该层功能的活动元素,包括该层上实际存在的所有硬件与软件,如终端、电子邮件系统、应用程序、进程等。
选项A:实体选项B:数据报选项C:连接选项D:路由答案:实体题目:网络协议由语法、()和语序三大要素构成。
选项A:数据报选项B:语义选项C:实体选项D:路由答案:语义题目:()是OSI 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直接面向原始比特流的传输。
选项A:物理层选项B:表示层选项C:网络层选项D:数据链路层答案:物理层题目:()负责建立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链路,提供节点间可靠的数据传输。
选项A:数据链路层选项B:物理层选项C:网络层选项D:表示层答案:数据链路层题目:()是OSI 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负责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选项A:数据链路层选项B:网络层选项C:物理层选项D:应用层答案:应用层题目:()协议,它源于ARPANET网,现在已经成为Internet互联网的通信协议。
计算机网络作业答案
![计算机网络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45b8f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c.png)
一、名词解释广域网——覆盖范围从几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州的计算机合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城域网——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言,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局域网——用于有限地理范围,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联的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一种将Ad hoc网络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网络;计算机网络——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网络拓扑——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来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的结构关系;ARPANET ——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点对点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或路由器结点的线路;Ad hoc网络——一种特殊的自组织,对等式,多跳,无线移动网络;P2P——所有的成员计算机在不同的时间中,可以充当客户与服务器两个不同的角色,区别于固定服务器的网络结构形式;OSI参考模型——由国际化标准组织ISO制定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通信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接口——同一结点内相邻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数据链路层——该层在两个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通过差错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网络层——负责使分组以适当的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层次;传输层——负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口端进程通信服务的层次;应用层——OSI参考模式的最高层;全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移相键控——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据的信号编码方式;模拟信号——信号电平连续变化的信号;脉冲编码调制——将语音以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法;多模光纤——光信号可以与光纤轴成多个可以分辨角度实现多路光载波传输的光纤;半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可以双向传输,但一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振幅键控——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振幅来表示数据的信号编码方式;单模光纤——光信号只能与光纤轴成单个可分辨角度实现单路光载波传输的光纤;频带传输——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字的信号的方法;单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基带传输——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方法;数字信号——用0,1两种不同的电平表示的电信号;外同步法——发送端发送一路数据信号的同时发送一路同步时钟信号;内同步法——从自含时钟编码的发送数据中提取同步时钟的方法;移频键控——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角频率来表示数据的信号编码方式;波分复用——在一根光纤上复用多路光载波信号;误码率——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纠错码——让每个传输的分组带上足够的冗余信息,以便在接收端能发现并自动纠正传输差错的编码方法;检错码——让分组仅包含足以使接收端发现的差错的冗余信息,但是不能确定哪个比特出错,并且自己不能纠正传输差错的编码方法;帧——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数据链路层协议——为实现数据链路控制功能而制定的规程或协议;链路控制帧——PPP帧的协议字段值为C021H表示的帧类型;PPP协议——支持多种协议,不仅在拨号电话线上,路由器之间的专用线也可以使用的internet数据链路层协议;平衡模式——HDLC链路两端的结点都是复合站的模式;标准——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标准;标准——Ethernet局域网标准;标准——近距离个人无线网络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标注;标准——10Gbps Ethernet的标准;标准——gigabit Ethernet标准;标准——传输速率为1,2,与11Mbps的无线局域网标准;标准——宽带无线局域网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的标准;标准——传输速率为54Mbps的无线局域网标准;标准——无线局域网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的标准;标准——fast Ethernet标准;ICMP----用于报告IP分组在传输中目的站不可达、源站抑制、超时等差错与查询,控制功能的协议超网----将一个组织所属的几个C类网络合并成为一个更大的地址范围的大的罗辑网络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用于转发IP分组的网络互联设备标准分类的IP地址----由网络号net ID与主机号host ID两部分组成的32位长度的地址IGMP----实现IP分组一对多传输的协议第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通过硬件实现IP分组高速交换的设备内部网关协议IGP----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外部网关协议EGP----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Ipv6地址----长度为128位的网络层地址IPSec协议----为保证IP数据包传输安全而设计的安全协议路由选择----为IP分组选择通过互联网络“合理”传输路径的功能无类域间路由CIDP地址----使用“网络前缀”取代替标准分类的二层IP地址结构地址解析协议ARP----实现从已知的IP地址找出对应主机MAC地址映射过程的协议安全封装负载ESP协议----为提高IP协议的安全性,提供数据保密和数据流保密服务的协议NAT协议----实现将内部网络使用的专用IP地址与公用IP地址转换的协议认证头AH协议----为增加IP分组的安全性,提供IP分组认证服务的协议UDP----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恢复功能----在出现内部问题或拥塞情况下,传输层本身自发终止连接的可能性;报文----在传输层之间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传输延迟----从源主机传输用户发送报文开始到目的主机传输用户接收到报文为止经历的时间;TCP----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残余误码率----用于测量丢失或乱序的报文数占整个发送的报文数的百分比;重传计时器----为了控制丢失的或丢弃的报文段,TCP使用了处理报文段确认的等待时间的计时器;连接建立失败的概率----在最大连接建立延迟时间内连接未能建立的可能性;段segment---- TCP协议传递给IP的信息单位;连接建立延迟----传输服务用户要求建立连接到收到连接确认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DNS ----用于实现网络设备名字到IP地址映射的网络服务;Telnet----利用Internet实现互联网中远程登录功能的服务;E-mail ----利用Internet发送与接收邮件的Internet基本服务功能; FTP----利用Internet实现互联网中交互式文件传输功能;SNMP ----用于管理与监视网络设备的协议;Page----信息资源在服务器中存储的形式;Browser ----用来浏览Internet上的主页的客户端软件;URL----对能从Internet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表示;SMTP----用于实现互联网中电子邮件传送功能的协议NFS----用于网络中不同主机之间的文件共享的协议;二、单项选择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2.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高度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3.电信业一般认为宽带骨干网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2Gb/s4.网络拓扑对网络性能与网络-------造价有很大的影响;5.建设宽带网络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骨干网技术和------接入网技术;6.当通信子网采用------线路连接方式时,首先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逻辑连接7.以下关于数据报工作方式的描述中是不正确的是------在每次数据传输前必须在发送方与接收方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8.传统的基于IP协议的网络不能适应多媒体网络应用的需求,改进传统网络协议的主要方法是------资源预留协议RSVP,区分服务DiffServ,多协议标识交换MPLS9. 以下关于环状拓扑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在环状拓扑构型中结点通过广播线路连接成闭合环路第二章1.在OSI参考模型中,在网络层之上的是------传输层2.在OSI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帧3.在TCP/IP参考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互联层4.在TCP/IP协议中,UDP协议是一种------传输层协议;第三章1、以下关于物理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物理层的传输可靠性靠自己解决2、以下关于同步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数据通信的双方如果是两台计算机,计算机的时钟频率之间的差异不是导致不同计算机发送和接受的时钟周期误差的主要原因3、以下关于数据编码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频带传输的优点是可以利用目前覆盖面最广,普遍应用的模拟语音信道,造价低,传输速率高4、以下关于光纤传输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光载波调制方法采用的是光相位调制5、以下关于曼彻斯特编码技术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曼彻斯特编码传输速率是100Mbps,则发送时钟信号频率为125MHz第四章1.设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目的是将一条原始的、由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对网络层无差错的------数据链路2.在数据帧中,当所传的数据中出现了控制字符时,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接收方不至于将数据误认为是控制信息;这样才能保证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透明的;3.数据链路层必须执行:链路管理、帧传输与------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等功能; 4.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传输差错是由------随机错与突发错共同构成的;5.数据链路层服务功能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面向连接确认服务、无连接确认服务和------无连接不确认服务6.0比特插入/删除方法规定,在两个标志字段为F之间的比特序列中,如果检查出连续的------5 个1,不管它后面的比特是0或1,都增加1个0;7.在------选择重发差错控制方式中,只会重新传输出错的数据帧;第五章1、以下关于局域网技术发展趋势的描述中,错误的是------10GE保留传统的Ethernet帧结构,在主干网或核心网应用时2、以下关于Ethernet帧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前导码与帧前定界符字段长度为62位3、以下关于Fast Ethernet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100BASE-T标准定义了介质专用接口MII,它将LLC子层与物理层5、以下关于10Gbps Ethernet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10Gbps Ethernet的传输介质既可以使用铜质的双绞线,也可以使用光纤6、以下关于10Gbps Ethernet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7、以下关于虚拟局域网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虚拟网络建立在网络交换机之上,它以硬件方式来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8、以下关于无线局域网跳频扩频通信技术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每个信道的带宽相同,中心频率由伪随机数发生器的随机数决定9、以下关于无线局域网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技术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所有接受结点使用随机的频率10、以下关于的MAC层工作原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帧间间隔IFS的长短取决于帧类型第六章1-----2-----3、如果分组的源IP地址是而止的IP地址则是,那么这个目的地址是-----“这个网络上特定主机”地址4、以下地址掩码有效的是-----5------6个主机;6-----8、在Ipv6地址FF02:3::5:1A中,::表示有-----64位连续的二进制数字0被压缩; 第七章1、计算机网络最本质的活动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主机之间的------进程通信2、考虑到进程标识和多重协议的识别,网络环境中进程通信是要涉及到两个不同主机的进程,因此一个完整的进程通信标识需要一个------五元组来表示;3、服务器控制着网络共享的资源,具有更高的权限,它要完成用户合法身份的识别、资源访问的管理,因此服务器的------安全性也就显得格外的重要;4、在UNIX Socket调用中,Accept 调用是为------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设计的;5、设计传输层的目的是弥补通信子网服务的不足,提高传输服务的可靠性与保证------服务质量QoS6、传输层的作用是向源主机与目的主机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数据传输;7、UDP端口号分为3类,即熟知端口号、注册端口号和------临时端口号8、TCP协议规定HTTP-----服务器进程的端口号为80;9、TCP使用了4种计时器:重传计时器、坚持计时器、保持计时器和------时间等待计时器第八章1.以下关于TCP/IP协议与应用层协议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DNS,IGMP等既依赖TCP 协议,又依赖UDP协议2.以下关于域名系统DNS的描述,错误的是---- ICANN定义的顶级域名TLD分为:国家顶级域名,国际顶级域名,通用顶级域名与域名系统DNS3.以下关于E-mail服务的描述,错误的是----IMAP与POP3的差别表现在:POP3协议是在联机状态下运行,而IMAP协议是在脱机状态下运行三、判断对错是将无数个微型计算机通过路由器互联的大型网络; N2.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主要区别不是表现在物理结构上,而是表现在高层软件上;Y3.宽带城域网技术主要基于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fast Ethernet;N4.在线路交换,数据报与虚电路方式中;都要经过线路建立,数据传输与线路释放这3个过程;N5.路由器结构发展集中表现在从基于软件实现路由功能到基于硬件实现路由和转发功能的转变上;N6.存储服务提供商SSP可以为各种网络信息系统与网站提供数据存储服务,包括磁盘存储,文件系统管理,备份和恢复,以及远程镜等功能;Y7.网格可以分为计算机型网格和访问型网格2种类型;Y8.蓝牙系统的基本单元是微微网;每个微微网只能有一个主结点,而在10M距离内的结点数量不受限制;N标准是无线局域网标准;N1.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语义、语法与层次结构;N2.如果一台计算机可以和其他地理位置的另一台计算机进行通信,这台计算机就是一个遵循OSI标准的开放系统;N3.传输控制协议TCP属于传输层协议,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属于网络层协议;N 4. ISO划分网络层次的基本原则是:不同的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不同节点的相同层次可以有不同的功能;N5.在TCP/IP协议中,TCP提供可靠的面相联接服务,UDP提供简单的无连接服务,而电子邮件、文件传送、域名系统等应用层服务是分别建立在TCP协议、UDP协议、TCP和UDP 协议之上的; Y1.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差错主要是由通信过程中的噪声引起的;Y2.吴码率应该是衡量数据传输系统不正常工作状态下传输可靠信的参数;N3.如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传输错误,那么传输端接收到的带有CRC校验码的接收数据比特序列一定能被相同的生成多项时整除;N4.如果数据链路层能够为两个网络层的对等实体提供数据传输服务,那么对于两个网络层需要通信的对等实体来说就存在着一个虚拟数据路径;Y5.在HDLC正常响应模式中,主站可以随时向从站传输数据帧,,而从站不需要主站的探寻poll,可以随时向主站发送数据帧;N6.复合站同时具有主战与从站的功能;因此,每个复合站都可以发出命令与响应;Y 7. HDLC帧划分为3大类:信息帧、监控帧和同步帧;N1. 逻辑结构属于总线型的局域网,在物理结构上也可以被看成星状的;最典型的是Token Bus;N2.在共享介质的局域网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多结点“冲突”的现象是不可逃避.Y标准的Token Bus与IEEE 的Token Ring网中只允许使用单令牌;YRing与 Token Bus方式的环中结点访问延迟确定,适用于重负载环境,支持优先级服务,同时环维护也比较简单;N5.交换局域网的主要特性之一是它的低交换传输延迟;局域网交换机的传输延迟时间仅高于网桥,而低于路由器;N6.虚拟局域网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上,它以软件方式来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逻辑工作组的结点组成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YEthernet 只工作在全双工方式,因此不存在争用问题,不使用CSMA/CD协议,这就使得10Gpbs Ethernet的传输距离不再受碰撞检测的限制;Y8.网桥能够互连两个采用不同数据链路层协议、不同传输介质与不同传输率的网络;Y1. “internetwork”与“Internet”在概念上是相同的;N2. 在Internet中不允许有两台主机具有同样的IP地址;每一台主机或路由器最多有一个IP地址;N地址分成标准IP地址,特殊IP地址与预留IP地址等3个部分;Y4. 一个IP地址定义的是主机或路由器与网络的一个接口;Y5.设计子网的基本思想是:允许将网络地址分成多个部分,供内部子网使用,对于外部网络来说这些子网任然像一个网络一样;Y8. CIDR将网络前缀相同的连续的IP地址组成一个“CIDR地址块”;Y10. 自治系统的核心是路由寻址的“自治”;Y11. RIP与OSPE协议都是在寻找最短的路径,并采用“最短路径优先”的指导思想;只是在具体使用什么样的参数与计算方法上有些不同;OSPE协议要求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向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RIP仅向自己相邻的几个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Y12.尽管IP协议是一种“尽力而为”的无连接的网络层协议,但是由于它增加了ICMP 协议,因此IP协议已经能够提供一种可靠的数据报传送服务;N1、网络环境中的进程通信与单机系统内部的进程通信的主要区别在于网络中通信子网的高度自主性;N2、如果网络环境中的两台主机要实现进程通信,那么它们首先要约定好传输层协议类型;例如,两台主机中一台主机的传输层使用TCP协议,而另一台主机的传输层可以使用UDP协议;N3、主动启动与服务器进程通信的程序叫做客户;服务器是一个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有特殊权限的专用程序,在系统启动时自动调用,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远程客户请求;Y4、在TCP/IP协议体系中,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主要理由之一是网络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具体地讲,有些微型机的CPU用的是“奔腾III”,有的用的是“奔腾4”;N5、网络环境中进程通信是异步性主要表现在计算机所采用的基准频率不同;N6、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中,服务器将接受进程通信的请求、提供服务;每一次通信由客户进程随机启动,服务器进程从开机之时起就处于等待状态;Y7、客户/服务器是软件设计中进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模式,它与具体采用什么样的计算机硬件作为服务器或客户是完全不同的概念;Y8、一台计算机系统是否能够同时运行多个客户与服务器程序,取决于它是否具有足够的能力;Y9、在QoS的指标中,延时等反映通信子网物理特性的指标,通过传输层协议是可以改善的,同时还可以改善的有连接建立/释放失败概率、残留误码率等可靠性指标;N10、TCP/IP协议族的层次结构和层次之间有着严格的单向依赖关系;Y1、DNS服务器的层次对应着域名的层次,但是这两者并不是对等的;Y2、电子邮件的软件设计采用邮箱/邮件服务器结构,而不是客户/服务器结构;N3、HTTP是上用于创建超文本链接的基本语言;N4、搜索引擎是Internet上的一个服务器,它的主要任务是在Internet中主动搜索其他服务器中的信息并对其自动索引;Y5、FTP服务是一种实时的联机服务;Y6、常用的FTP客户程序通常有以下3种类型:传统的FTP命令行、FTP下载工具与浏览器;Y四.问答题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研究结合,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作好技术准备,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开始,为Internet的形成奠定基础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起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标准化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起 Internet的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发展2.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资源共享的观点: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主要特征:1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2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3互联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3.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大量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4. 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线路交换和存储转发转发线路交换;首先创建一条临时专用通路,使用后拆除链接,没有传输延迟,适合大量数据传输和实时通信,少量信息传输时效率不高存储转发分为两类: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报文交换:不在通信结点间建立通路,将信息组合为报文,采用存储转发机制,线路利用率高,但传输延迟较大5.网络多媒体的传输有哪几个主要的基本特征请列举传输连续的音频、视频流所需求的通信带宽数据主要特征:1高传输带宽要求;2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传输的要求不同;3传输的连续性与实时性要求;4传输的低时延要求;5传输的同步要求;6网络中的多媒体的多方参与通信的特点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并举例说明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与“时序”的含义与关系协议是一种通信规则 ;例:信件所用的语言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协议,因为写信前要确定使用中文还是其他语言,否则收信者可能因语言不同而无法阅读三要素: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顺序语义:解释比特流的每一部分含义,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作出的响应时序:对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2.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2灵活性好3各层都可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3.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1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4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5每个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4.如何理解OSI参考模型中的“OSI环境”的概念“OSI环境”即OSI参考模型所描述的范围,包括联网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层到物理层的7层与通信子网,连接结点的物理传输介质不包括在内5.请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1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加上应用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示层2表示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依此类推,数据传输到传输层3传输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了报文,然后传输到网络层4网络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了分组,然后传输到数据链路层5数据链路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信息,构成了帧,然后传输到物理层6物理层接收后,以透明比特流的形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出去7.试比较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
计算机网络(作业)附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作业)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a165ec102de2bd96058891.png)
作业1-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1-2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有哪些?1-4由n个结点构成的星状拓扑结构的网络中,共有多少个直接连接?对于n个结点的环状网络呢?对于n个结点的全连接网络呢?答:采用星状、环状、全连接拓扑结构的网络如图所示。
星状、环状、全连接拓扑结构网络如上图,在n个结点的星状网络中,直接连接数为n-1;在n个结点的环状网络中,直接连接数为n;在n个结点的全连接网络中,直接连接数为n(n-1)/2。
1-5.假设一个系统具有n层协议,其中应用进程生成长度为m字节的数据。
在每层都加上长度为h字节的报头。
计算为传输报头所占用的网络带宽百分比。
解答:在同一结点内,当应用进程产生数据从最高层传至最低层时,所添加的报头的总长度为nh字节,数据部分仍为m字节。
因此,为传输报头所占用的网络带宽百分比为:nh/(nh+m)×100%1-6.什么是体系结构?在设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时,引入了分层思想带来了哪些好处?在网络体系结构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协议和服务,试谈谈对它们的理解。
2-1 物理层主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2 对于带宽为4000Hz通信信道,如果采用16种不同的物理状态来表示数据,信道的信噪比S/N为30dB,按照奈奎斯特定理,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是多少?按照香农定理,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是多少?2-3.假设需要在相隔1000km的两地间传送3kb的数据。
有两种方式:通过地面电缆以4.8kb/s的数据传输速率传送或通过卫星通信以50kb/s的数据传输速率传送。
则从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直至接收方全部收到数据,哪种方式的传送时间较短?已知电磁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率为光速的2/3,卫星通信的端到端单向传播延迟的典型值为270ms。
解答:从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直至接收方收到全部数据的时间T=数据发送时延+信号传播时延。
对于通过地面电缆的传送方式,电磁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率=3×105×2/3=2×105(km/s),则T=3/4.8+1000/200000=0.63(s)。
计算机网络作业答案
![计算机网络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10543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3.png)
计算机网络作业答案题目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散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的系统。
它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早期的计算机通信:20世纪50~60年代,计算机网络尚处于起步阶段。
当时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领域,通信主要通过点对点的电报和电话线路进行。
2. 分组交换网络的引入:20世纪60年代末,分组交换网络开始出现。
分组交换网络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每个数据包包含有目标地址等控制信息,可以按需传输并动态选择最佳路径,使得网络传输更加高效和灵活。
3. ARPANET的建立: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了ARPANET,它是第一个使用分组交换网络技术的封装网络。
ARPANET的成功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开始。
4. TCP/IP协议的发展:20世纪70~80年代,为了使不同厂商的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各种网络通信协议开始出现。
而TCP/IP协议作为一种通用的网络协议,被广泛应用和接受,成为当今互联网通信的基础。
5. 互联网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末,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始通过TCP/IP协议相互连接,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网络系统,即互联网。
互联网的形成标志着计算机网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6. 互联网的普及:21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题目二: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指的是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连接关系的方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等。
1. 总线型拓扑:总线型拓扑是指将所有计算机连接到同一根总线上,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总线型拓扑简单,但当总线发生故障时,整个网络将无法正常工作。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作业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399433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7.png)
计算机⽹络第⼆章作业⼀、选择题1. 下列传输介质中,具有最好的抗⼲扰能⼒和⾼带宽的是( )。
A、UTPB、STPC、同轴电缆D、光纤2. 将双绞线制作成交叉线(⼀端按EIA/TTA 568A线序,另⼀端按EIA/TIA 568B线序),该双绞线连接的两个设备可为( )。
A、主机与路由器B、主机与交换机C、主机与集线器D、交换机与路由器3. 两台主机相连进⾏通信,需要使⽤( )连接。
A、交叉线B、console线C、翻转线D、直通线4. RJ-45⽔晶头的接头为( )芯。
A、2B、4C、6D、85. 下列有关光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单模光纤可传输不同波长不同⼊射⾓度的光B. 多模光纤的线芯较细C. 采⽤多模光纤时,信号的最⼤传输距离⽐单模光纤唱D. 多模光纤的成本⽐单模光纤低6. ADSL是⼀种宽带接⼊技术,这种技术使⽤的传输介质时( )。
A. 电话线B. CATV电缆C. 基带同轴电缆D. ⽆线通信⽹7. 与多模光纤相⽐较,单模光纤具有( )等特点。
A. 较⾼的传输率、较长的传输距离、较⾼的成本B. 较低的传输率、较短的传输距离、较⾼的成本C. 较⾼的传输率、较短的传输距离、较低的成本D. 较低的传输率、较长的传输距离、较低的成本⼆、填空题1. 物理层上所传数据的单位是( )。
2. 常⽤的通信介质主要有有线介质和( )介质两⼤类。
3. ⽬前,局域⽹的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 )和( )。
4. 双绞线的接线标准由两个:T568A和T568B,T568接线标准线序是( ),T568A接线标准线序是( )。
5. 若双绞线两端⽔晶头都使⽤( )接线标准制作,则该线类型是直通线,若两端⽔晶头分别使⽤T568A或T568B接线标准制作,则该线连接类型是( )。
6. 计算机与集线器或交换机连接时,要⽤( )线;主机跟路由器的局域⽹接⼝相连时使⽤( )。
(填写双绞线的连接类型)7. 在计算机⽹络中,统钟设备连接使⽤( )线,不同设备连接使⽤( )线。
国开《计算机网络》(本)形考作业4
![国开《计算机网络》(本)形考作业4](https://img.taocdn.com/s3/m/9559a06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9.png)
“计算机网络”形考作业4(本次形考作业考核的范围是第1、2、4、5、6、7章的实验内容,本次作业在开学后的第11周发布,要求第16周以前完成。
本次作业提交实验报告(选做一次即可);满分为25分。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时间:20xx年xx月xx日参加人员:xxx一、实验名称:实验四 VLAN规划与划分二、实验内容1.VLAN配置基本命令:生成、修改和删除VLAN;2.单交换机上的VLAN配置:创建VLAN、按端口划分VLAN;3.多交换机上的VLAN配置:跨交换机按端口划分VLAN、配置VLAN Trunks;4.基于三层交换机的VLAN间通信:为VLAN设置IP地址、启用交换机的三层路由功能。
三、实验步骤1.实验基于目前最新版本的 Cisco Packet Tracer v7.4.02.VLAN配置基本命令:生成、修改和删除VLAN;(1)进入交换机的全局配置模式,执行 configure terminal 命令。
(2)创建 VLAN。
执行 vlan <vlan_id> 命令,其中 <vlan_id> 为 VLAN 的 ID 号。
例如,创建 VLAN 10,可以执行命令 vlan 10。
(3)配置 VLAN 名称。
执行 name <vlan_name> 命令,其中 <vlan_name> 为 VLAN 的名称。
例如,配置 VLAN 10 的名称为 Sales,可以执行命令 name Sales。
(4)将接口添加到 VLAN。
执行 interface <interface_id> 命令进入接口配置模式,例如 interface f0/1,然后执行 switchport mode access 命令将接口设置为访问端口,执行 switchport access vlan <vlan_id> 命令将接口加入到 VLAN 中。
例如,将接口 f0/1 加入到 VLAN 10 中,可以执行命令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计算机网络第1次作业
![计算机网络第1次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8430b3352d380eb62946d4f.png)
《计算机网络》第1次作业注意:作业完成后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老师,提交时在“文件名称”和“注释”处也要写清楚“学习中心,学号,姓名,入学时间”,以便登记你的作业成绩。
注:标*的书后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OSI 参考模型的结构划分为七个层次,其中下面四层为(A)。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会话层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表示层和传输层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2. TCP/IP 参考模型可以分为(B)。
A)应用层、传输层和互连层B)应用层、传输层、互连层和主机—网络层C)应用层、表示层、传输层、互连层和主机—网络层D)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互连层和主机—网络层3. 计算机相互通信的语言是(B)A)算法B)协议C)程序D)对话4.移相键控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D)来表示数字信号1、0。
A)振幅B)波长C)角频率D)相位5. 数据报、虚电路、报文交换的共同特点之一是(A)。
A)各结点都要存储转发B)都可以用在交互式通信C) 都可以把信息送到多个目的地D)都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6.在OSI的7层结构中,实现帧同步功能的的层是(A)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表示层D)应用层7. OSI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传送的数据单位是(C )。
A)比特流B)数据帧C)数据分组D)数据报文8.(B)信号的电平是连续变化的。
A)数字B)模拟C)脉冲D)二进制9. 香农公式告诉我们:信道极限数据率=Wlog2(1+S/N),其中W 为信道带宽,S/N 为信号功率/噪音功率。
但在实际使用中,(B)。
A)可达到的信道极限值要高得多B)可达到的信道极限值要低得多C)可达到该信道极限数据率D)可接近该信道极限数据率10.假定通信信道的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那么该信道能达到最大数据传输率约为(D)。
A)3000bps B)12000bps C)24000bps D)30000bps11. SDH 信号最基本的模块信号是(B)。
《计算机网络》第3,4章作业 (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3,4章作业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0b4c07c5da50e2524d7f73.png)
第三、四章作业参考答案单选题1. 应用程序PING 发出的是( C )报文。
A、TCP 请求报文B、TCP 应答报文C、ICMP 请求报文D、ICMP 应答报文2. 在CSMA/CD协议的定义中,“争议期”指的是(A )A、信号在最远两个端点之间往返传输的时间B、信号从线路一端传输到另一端的时间C、从发送开始到收到应答的时间D、从发送完毕到收到应答的时间3. 10Base-T以太网中,以下说法不对的是( C )A、10指的是传输速率为10MBPSB、Base指的是基带传输C、T指的是以太网D、10Base-T 是以太网的一种类型4. 10Base-T以太网采用的传输介质是(A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纤D、微波5. 网卡实现的主要功能在( A )A、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B、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C、物理层和网络层D、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6.下列关于网桥的描述,错误的是(B)A、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可以对网络进行过滤和分段B、网桥可以对不需要传递的数据进行过滤并有效地阻止广播数据,减少广播风暴C、网桥传递所有的广播信息,因此难以避免广播风暴D、网桥与集线器相比,需要处理接收到的数据,因此增加了时延7. 在以太网中,MAC帧中的源地址域的内容是(B )A、接收者的物理地址B、发送者的物理地址C、接收者的IP地址D、发送者的IP地址8. 下面的IP地址中哪一个是B类地址( B )A、10.10.10.1B、191.168.0.1C、192.168.0.1D、202.113.0.19. 内部网关协议RIP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基于( B )的协议。
A 链路状态算法B 距离矢量算法C集中式路由算法D固定路由算法10. RIP 规定一条通路上最多可包含的路由器数量是( C )。
A 1个B 16个C 15个D 无数个11. 以下给出的地址中,属于子网192.168.15.19/28 的主机地址是( A )。
A、192.168.15.17B、192.168.15.14C、192.168.15.16D、192.168.15.3112.下面地址中,属于单播地址的是( A)。
17春北理工《计算机网络》在线作业
![17春北理工《计算机网络》在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a1df808f3b3567ec112d8a6d.png)
2017 秋 17 春北理工《计算机网络》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90 分。
)1. HTTP 是一个无状态协议,然而 Web 站点经常希望能够识别用户,这时需要用到oA. Web 缓存B. CookieC. 条件 GETD. 持久连接 正确答案:2. 路由选择协议位于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应用层 正确答案:3. 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时,用户可用鼠标点击某个超级链接,从协议分析的角度看,此时 浏览器首先需要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TCP 连接的建立B. 域名到 IP 地址的解析C. IP 地址到 MAC 地址的解析D. 建立会话连接,发出获取某个文件对象的命令 正确答案:4. 在计算机通信中,传输的是信号。
把直接由计算机产生的数字信号进行传输的方式为 传输。
A. 基带传输B. 宽带传输C. 调制D. 解调 正确答案:5. 以太网 10BaseT 代表的含义是A. 10Mb/sB. 10Mb/sC. 10Mb/sD. 10Mb/s 正确答案:6.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_______________ 。
A. 发送电子函件时,一次发送操作只能发送给一个接受者B. 发送邮件时接受方无须了解对方的电子函件地址就能够发函C. 向对方发送电子函件时,并不要求对方一定处于开机状态D. 使用电子函件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拥有一个电子信箱 正确答案:7. 在计算机网络中, TCP/IP 是一组 ____________A. 支持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互连的通信协议B. 支持异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互连的通信协议基带传输的粗缆以太网 基带传输的双绞线以太网 基带传输的细缆以太网 基带传输的双绞线以太网C.局域网技术D.广域网技术正确答案:8.电子邮件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
A.采用存储一转发方式在网络上逐步传递信息,不象电话那样直接、即时,但费用较低B.在通信双方的计算机都开机工作的情况下方可快速传递数字信息C.比邮政信函、电报、电话、传真都更快D.只要在通信双方的计算机之间建立起直接的通信线路后,便可快速传递数字信息正确答案:9.在TCP 中,发送窗口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A.接收方允许的窗口大小B.发送方允许的窗口大小和拥塞窗口的大小C.接收方允许的窗口大小和拥塞窗口大小D.接收方允许的窗口大小和发送方允许的窗口大小正确答案:10.若数据链路层采用回退N(go-back-N) 滑动窗口协议,发送帧的序号用7 位表示,发送窗口的最大值为A.7B.64C.127D.128 正确答案:11.可以动态为自己配置IP 地址的协议是A.ARQB.NATC.ARPD.DHCP 正确答案: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 。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作业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f96006964bcf84b9d57bd7.png)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 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面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协议所做的描述,错误的是 ( 。
( CA.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和同步B.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层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的集合C. 在 OSI 参考模型中,要实现第 N 层的协议,需要使用 N+1层提供的服务D. 协议规定了对等层实体之间所交换的信息的格式和含义2. 下列功能中,属于表示层提供的功能是 ( 。
( DA. 拥塞控制B. 透明传输C. 死锁处理D. 文本压缩3. 计算机网络中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分类是以 ( 来划分的。
A. 信息交换方式B. 网络使用者C. 覆盖范围D. 网络拓扑结构4. 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最低层是 ( 。
( CA. 传输层B. 网络层C. 物理层D. 应用层5. 一条线路每 1/16秒采样一次,传输信号共有 16中状态,则其传输速率为 ( 。
( CA. 16bpsB. 48bpsC. 64bpsD. 256bps6. 使用网络时,通信网络之间传输的介质,不可用 ( 。
A. 双绞线B. 无线电波C. 光缆D. 化纤7.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 ( 。
( CA. 降低成本B. 打印文件C. 资源共享D. 文件调用8. 下面四种答案中,哪一种属于网络操作系统 ( 。
( CA. DOS操作系统B. Windows98操作系统C. WindowsNT操作系统D. 数据库操作系统9. ( 是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转换的设备。
( BA. 网卡B. 调制解调器C. 网络线D. 都不是10. 以下各项中,数据报服务是 ( 。
( AA. 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保证分组顺利到达的网络服务B. 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不保证分组顺利到达网络服务C. 面向连接的、不可靠的、保证分组顺利到达的网络服务D. 面向无连接的、可靠的、不保证分组顺利达到的网络服务11. 在选择重传协议(SR 中,当帧的序号字段为 3比特,且接受窗口与发送窗口尺寸相同时,发送窗口的最大尺寸为 ( 。
计算机网络作业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b54860581b6bd97f19eacc.png)
第一次作业[判断题]在TCP/IP协议中,TCP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UDP提供简单的无连接服务,而电子邮件、文件传送、域名系统等应用层服务是分别建立在TCP、UDP之上的。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如果一台计算机可以和其他地理位置的另一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则这台计算机就是一个遵循OSI标准的开放系统。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语义、语法与层次结构。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在线路交换、数据报与虚电路方式中,都要经过线路建立、数据传输与线路释放这3个过程。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主要区别不是表现在物理结构上,而是表现在高层软件上。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Internet。
是将无数个微型计算机通过路由器互连的大型网络。
参考答案:错误[单选题]网络拓扑对网络性能与网络( )有很大的影响。
A:造价B:主从关系C:结构D:控制关系参考答案:A[论述题]TCP/I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答:1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2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用于互联网络中。
3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所有网络设备在Internet中都有唯一的地址。
4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论述题]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参考答案:答:ISO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网络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连接;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论述题]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答: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好处: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 2灵活性好3 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作业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1719176168884868762d67d.png)
本科《计算机网络》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第一章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写出你知道的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总线、环型。
2、根据网络的地理覆盖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型:LAN、MAN和 WAN。
3、现代通信正向着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二、单选题1、城域网被列为单独一类的主要原因是( D )。
A.网络规模在一个城市的范围内B.与局域网相同的技术C.覆盖技术从几十公里到数百公里D. 有独立的可实施标准2、下列网络拓扑建立之后,增加新站点较难的是( D )。
A.星型网络B.总线型网络C.树型网络D. 环型网络3、随着电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所谓“三网融合”的趋势,下列不属于三网之一的是( D )。
A. 传统电信网B. 计算机网(主要指互联网)C. 有线电视网D. 卫星通信网4、最近许多提供免费电子邮件的公司纷纷推出一项新的服务:E-mail to Page ,这项服务能带来的便利是( B )。
A. 利用寻呼机发电子邮件B. 有电子邮件时通过寻呼机提醒用户C. 通过电话发邮件D. 通过Internet打电话5、对于网上购物,目前国外使用最多的支付方式是( C )。
A. 现金B. 邮局支付C. 信用卡D. 银行电汇三、判断题1、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相比,内部管理都需要网络地址。
(√)2、广播式网络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技术。
(Ⅹ)3、如果多台计算机之间存在明确的主/从关系,其中一台中心控制计算机可以控制其它连接计算机的开启与关闭,那么这样的多台计算机系统就构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
(Ⅹ)四、多选题1、局域网的覆盖范围一般为(B),广域网的覆盖范围一般为(D)。
A、几公里B、不超过10公里C、10--100公里D、数百公里以上2、网络按服务方式分类,可分为(A、B、C)。
A、客户机/服务器模式B、浏览器/服务器模式C、对等式网络D、数据传输网络3、网络按使用目的分类,可分为(A、B、C)。
《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e850dd770bf78a652954f7.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业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2),吴功宜)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2.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答:采用层次结构模型的好处有: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2)灵活性好3)各层都可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3.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答: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1)网络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4)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5)每个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5.请描述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答:1)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加上应用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示层2)表示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
依此类推,数据传输到传输层3)传输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了报文,然后传输到网络层4)网络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了分组,然后传输到数据链路层5)数据链路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信息,构成了帧,然后传输到物理层6)物理层接收后,以透明比特流的形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出去6.试说明报头在网络数据传输中的作用报头包含了控制信息,例如序列号,使得该层以下即使没有维护顺序关系,目标机器的对应层也仍然可以按照正确的顺序递交信息,在有的层上,头部还可以包含信息大小、时间和其他控制字段7.试比较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相同点:1)两者对实现服务的协议的复杂性与传输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2)在网络数据传输的各层都会涉及这两者的问题不同点:1)面向连接服务的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连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而无连接服务不需要2)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结点的地址,而无连接服务要携带完整的目的结点的地址3)面向连接服务传输的收发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但通信效率不高,而无连接服务目的结点接受数据分组可能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传输可靠性不好,但通信效率较高9.请比较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相同点:1)都是分层的2)在同层确定协议栈的概念3)以传输层为分界,其上层都是传输服务的用户不同点:1)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TCP/IP未做规定2)OSI先有分层模型后有协议规范,不偏向任何特定协议,具有通用性,TCP/IP先有协议后有模型,对非TCP/IP网络并不适用3)在通信上,OSI非常重视连接通信,而TCP/IP一开始就重视数据报通信4)在网络互联上,OSI提出以标准的公用数据网为主干网,而TCP/IP专门建立了互联网协议IP,用于各种异构网的互联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2.通过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缆3种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作业及参考答案(最新版)
![计算机网络作业及参考答案(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3de96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4.png)
计算机网络作业及参考答案(最新版)计算机网络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1 );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2 )。
(1)A、精度高B、运算速度快C、存储器容量大D、资源共享(2)A、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B、软件和数据资源C、网络操作系统D、打印机和应用软件2、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广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
A、高B、低C、相同D、不确定3、在计算机网络中,互相连接的结点之间赖以互相通信和交换数据的基础是()。
A、网络通信B、网络协议C、网络接口D、网络标准4、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语法、语义、同步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5、下面哪个类型()的网络不是按照网络的跨度分类的?A 局域网B星型网C广域网D城域网6、星形、总线形、环形和网状形是按照()分类。
A网络跨度B网络拓扑C管理性质D网络功能7、OSI将复杂的网络通信分成()个层次进行处理。
A 3B 5C 7D 68、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的(①)。
其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是TCP/IP,由它组成了(②)的一整套协议。
①A 组成结构 B 参考模型 C 体系结构 D 基本功能②A ISO/OSI网 B 局域网 C INTERNET D 分组交换网。
9、CSMA的非坚持协议中,当站点侦听到总线空闲时,它是()。
A 以概率P传送B 马上传送C 以概率(1-P)传送D 以概率P延迟一个时间单位后传送10、在CSMA的非坚持协议中,当媒体忙时,则()直到媒体空闲。
A 延迟一个固定的时间单位再侦听B 继续侦听C 延迟一个随机的时间单位再侦听D 放弃侦听11、CSMA/CD数据帧最小帧长为()字节?A 128B 64C 1500D 5312、有关令牌环网描述正确的是()。
A、令牌将数据沿一个方向传输,得到令牌的计算机可以发送数据B、令牌将数据沿一个方向传输,令牌就是发送的数据C、令牌将数据沿一个方向传输,令牌就是接收的数据D、令牌将数据沿一个方向传输,得到令牌的计算机可以接收数据13、网络站点监听载波是否存在(即有无传输)并随之采取相应的行动,这样的协议叫做()。
计算机网络作业一及解答
![计算机网络作业一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af0c6a83f242336c1fb95e11.png)
计算机网络作业一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可以被理解为( )。
A.执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软件模块B.由自治的计算机互联起来的集合体C.多个处理器通过共享内存实现的紧耦合系统D.用于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的分布式系统2.在计算机网络中可以没有的是( )。
A.客户机 B.服务器C.操作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3.计算机网络的资源主要是指()。
A.服务器、路由器、通信线路与用户计算机B.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与应用软件C.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D.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与文件服务器4.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是( ).A.局域网和广域网 B.本地计算机网和通信网C.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D.服务器和工作站5.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A.数据通信 B.资源共享C.分布式处理 D.信息综合处理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较小范围内布置的一定是局域网,而在较大范围内布置的一定是广域网B.城域网是连接广域网而覆盖园区的网C.城域网是为淘汰局域网和广域网而提出的一种新技术D.局域网是基于广播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广域网是基于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7.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功能的是( )。
A.提高系统可靠性 B.提高工作效率C.分散数据的综合处理 D.使各计算机相对独立8.哪一项是分组交换网络的缺点( )。
A.信道利用率低 B.附加信息开销大C.传播时延大 D.不同规格的终端很难相互通信9.广域网的拓扑结构通常采用( )。
A.星形 B.总线型C.网状形 D.环形10.在n个节点的星形拓扑结构中,有()条物理链路。
A.n—l B.nC.n×(n—1) D.n×(n+1)/211.计算机网络分为广网、城域网和局域网,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网络的作用范围 B.网络的拓扑结构C.网络的通信方式 D.网络的传输介质12.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差异不仅在于它们所覆盖的范围不同,还主要在于它们的 ( )。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5e811ad0d233d4b04e6959.png)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最主要的特点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通常把要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
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首部构成分组,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是由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连起来的路由器组成,而主机处在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
路由器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
路由器每收到一个分组,先暂时存储,再检查其首部,查找转发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找到合适的接口转发出去,把分组转交给下一个路由器。
这样一步步地经过若干个路由器,以存储转发的方式,把分组交付最终目的主机。
各路由器之间必须经常交换彼此掌握的路由信息,以便创建和维持在路由表中的转发表,使得转发表能够在整个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
1-07 小写和大些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是任意的。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划分:(1)广域网WAN,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也称为远程网,是Internet的核心部分。
(2)城域网MAN,作用范围一般是一个城市,可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整个城市,其作用距离约为5~50公里。
(3)局域网LAN,作用范围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如1公里左右)。
(4)个人区域网PAN,也称无线个人区域网,作用范围大约在10m左右。
计算机网络(本)作业3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本)作业3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a9574f767f5acfa1c7cdc4.png)
计算机网络(本)作业3第五章一、填空题1. 网络互连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网络路径网络管理2.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3. 数据链路层4. 网桥5. 协议网关应用网关安全网关6. 静态NAT配置动态NA T配置端口多路复用地址转换7. 1288. 协议二、简答题1. 网络互连是指通过采用合适的技术和设备,将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范围更大、规模更大的网络系统,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
(1)局域网之间的互联(LAN-LAN);局域网之间的互联分为同构网的互联和异构网的互联。
(2)局域网与城域网的互联(LAN-MAN);(3)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LAN-WAN);(4)远程局域网通过公网的互联(LAN-WAN-LAN);(5)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W AN-WAN)。
2. 允许将一个网络分成多个部分供内部使用,对于外部世界仍然像单个网络一样,也就是将一个网络划分为更多个子网。
3. 网桥数据链路层路由器网络层网关传输层以上4. ARP将逻辑地址解析成物理地址;RARP将物理地址解析成逻辑地址。
5.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是将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远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按照网络协议连接起来,实现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连接地理范围较大的计算机网络,地理范围通常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洲。
广域网的类型: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专用线路网。
数字数据网DDN、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宽带广域网IP over DWDM/WDM6. DDN是同步数据传输网,不具备交换功能;DDN具有高质量、高速度、低时延的特点;DDN为全透明传输网,可以支持数据、图像、声音等多种业务;传输安全可靠;网络运行管理简便。
将检错、纠错功能放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终端来完成,简化了网络运行管理和监控的内容。
7. 虚拟专用网(VPN)被定义为通过一个公用网络(通常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
计算机网络作业加答案
![计算机网络作业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3ae966844769eae109ed51.png)
第一章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按其所涉及及范围的大小和计算机之间互连的距离,其类型可分为:1)1)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2)局域网和广域网3)分布的、集中的和混合的4)通信网、因特网和万维网2.在下列网络拓扑结构中,具有一定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是:1)1)总线形网络2)星型网络3)环型网络4)全连接网络3.下列网络中,具有广播功能的是:1)1)总线型2)树型3)星型4)网状二.问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可由什么组成?答:计算机网络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软件和协议的管理下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系统。
逻辑上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2.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答:从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从网络的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信元交换网第二章一、选择题3.将一个信道按频率划分为多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称为:2)1)时分多路复用2)频分多路复用3)波分多路复用4)空分多路复用4.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3)1)实现模拟信号在模拟信道中的传输2)实现数字信号在数字信道中的传输3)实现数字信号在模拟信道中的传输4)实现模拟信号在数字信道中的传输5.在同一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3)1)单工2)半双工3)全双工4)都不是二、填空题a)调制解调器中使用的调制方式有振幅键控、移频键控和移相键控三种。
b)用一对传输线传送多路信息的方法称为复用,常用的多路复用方式有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波分复用。
c)一个数据通信系统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源系统、通信系统和目的系统。
d)数据传输率反映了数据通信系统的有效性,而误码率则反映了数据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e)时分多路复用按照子通道动态利用情况可再分为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时分复用。
三、问答题a)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原理,比较其优缺点?答:电路交换方式优点:通信实时性强,适用于交互式会话类通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作业--4
学号班级姓名
1.试简要比较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IP协议采用数据报方式还是虚电路方式?因特网这样设计的好处有哪些?
1.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差别为:是将顺序控制、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通信功能交由通信子网完成,还是由端系统自己来完成。
虚电路服务向端系统保证了数据的按序到达,免去了端系统在顺序控制上的开销。
但是,当端系统本身并不关心数据的顺序时,这项功能便成了多余,反倒影响了无序数据的整体效率.虚电路服务向端系统提供了无差错的数据传送,但是,在端系统只要求快速的数据传送,而不在乎个别数据块丢失的情况下,虚电路服务所提供的差错控制也就并不很必要了。
2.IP协议采用数据报方式。
2.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
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答: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区别:
⑴IP地址放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放在MAC帧的首部;
⑵在网络层和网络层以上使用IP地址,数据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硬件地址。
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是因为在因特网上,是使用IP地址独一无二的标识每个主机(或路由器),但在发送数据时,使用IP地址的IP数据报向下要交给数据链路层,被封装成MAC帧,而MAC帧在具体的物理网络(如局域网)中传送时使用的是物理地址。
连接在通信链路上的设备(主机或路由器)在接收MAC帧时,其根据是MAC帧首部中的硬件地址。
只有在剥去MAC帧首部和尾部后将MAC层的数据上交给网络层,网络层才能在IP数据报中找到源IP 地址和目的IP地址。
3.请简要说明ARP欺骗的原理?请问ARP高速缓存的内容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改变?
:由于局域网的网络流通不是根据IP地址进行,而是根据MAC地址进行传输。
所以,MAC 地址在A上被伪造成一个不存在的MAC地址,这样就会导致网络不通,A不能Ping通C。
ARP协议并不只在发送了ARP请求才接收ARP应答。
当计算机接收到ARP应答数据包的时候,就会对本地的ARP缓存进行更新,将应答中的IP和MAC地址存储在ARP缓存中。
因此,当局域网中的某台机器B向A发送一个自己伪造的ARP应答,而如果这个应答是B冒充C 伪造来的,即IP地址为C的IP,而MAC地址是伪造的,则当A接收到B伪造的ARP应答后,就会更新本地的ARP缓存,这样在A看来C的IP地址没有变,而它的MAC地址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了。
4.什么是最大传送单元MTU?它和IP数据报首部中哪个字段有关系?
答:IP层下面数据链里层所限定的帧格式中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与IP数据报首部中的总长度字段有关系。
5.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并不检查数据报中的数据。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
不检验的好处就是:省时,可以做到快速转发,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但也有坏处,就是当数据包存在恶意程序、数据、代码等时,不能够及时发现,后果难预测~~~ 检验可以发现恶意代码、程序,对网络较安全,但是容易造成延时,而且占用网络资源,严重可以造成网络拥挤而瘫痪。
6.数据报在什么情况下会分片?请说明一般情况下,数据报分片的位置、分片组装的位置?为什么一般不在路由器上进行分片重组?
数据包比链路最大传输单元大时分片。
Identification:发送端发送的IP数据包标识字段都是一个唯一值,该值在分片时被复制到每个片中。
R:保留未用。
DF:Don't Fragment,“不分片”位,如果将这一比特置1,IP层将不对数据报进行分片。
MF:More Fragment,“更多的片”,除了最后一片外,其他每个组成数据报的片都要把该比特置1。
Fragment Offset:该片偏移原始数据包开始处的位置。
偏移的字节数是该值乘以8。
分片好处:它将大型数据库分成更小、更快、更容易管理的部分。
7.A企业申请获得了一个C类网络202.100.1.0,现欲将之划分成8个子网,请完成以下工作:
(1)请算出子网0、子网1的IP地址范围。
(2)每个子网拥有多少个IP地址?
(3)每个子网最多可允许接入多少台主机?
(4)每个子网的子网掩码为多少?
(1)第一个网络地址:202.100.1.0-202.100.1.31 第二个:202.100.1.32-202.100.1.63 第三个:202.100.1.64-202.100.1.95 后面依次加32.
(2)2^8-2=254台
(3)子网掩码:255.255.25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