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安全教育提纲
第一章消防安全
火灾无情,频频发生的大火不仅断送了许多人的幸福,而且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在我们周围,到处存在着潜伏的火灾危机,使我们的生命和财产时时处于火灾的威胁之中,隐患险于明火,防患胜于救灾。因此,将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防知识技能作为学习课题,让学生亲自去了解学校的消防现状,探寻学校消防的正确措施和解决方案,提高消防知识,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技能,对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于救助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火灾的基本概述
一、火灾的危害
火灾,作为一种认为灾害,是指货源失去控制蔓延发展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火灾还是一种终极性灾害,任何其他灾害最后都能导致火灾。火灾能燃掉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使工厂、仓库、城镇、乡村和大量的生产、生活材料化为灰烬,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火灾还污染了大气,破坏了生态环境。火灾不仅使一些人陷入困境,它还涂炭生灵,夺取许多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难以消除的身心痛苦。
二、引起火灾的常见火源
1.人们日常点燃的各种明火,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火源,在使用时必须控制好。
2.企业和各行业使用的电气设备,,由于超负荷运行、短路、接触不良,以及自然界中的雷击、静电火花等,都能使可燃物质燃烧,在使用中必须做到安全和防护。
3.靠近火炉或烟道的干柴、木材、木器,紧聚在高温蒸汽管道上的可燃粉尘、纤维;大功率灯泡旁的纸张、衣物等,烘烤时间过长,都会引起燃烧。
4.在熬练和烘烤过程中,由于温度掌握不好,或自动控制失灵,都会着火,甚至引起火灾。
5.炒过的食物或其他物质,不经过散热就堆积起来,或装在袋子内,也会聚热起火,必须注意散热。
6.企业热处理工件,堆积在有油渍的地面上,或堆积在易燃品(如木材)旁,易引起火灾,应堆放在安全地方。
7.在即无明火又无热源的条件下,湿稻草、麦草、棉花、油菜籽、豆饼和沾有动、植物油的面纱、手套、衣服、木屑、金属屑、抛光尘以及擦拭过设备的油布等,堆积在一起时间过长,本身也会发热,在条件具备时,可能引起自然,应勤加处理。
8.不同性质的物质相遇,有时也会引起自然。如油于氢气接触就会发生强烈化学作用,引起自燃。
9.摩擦于撞击。例如铁器于水泥地撞击,会引起火花,遇易燃物即可引起火灾。
10.绝缘压缩、化学热反应,可引起升温,使可燃物加至着火点。
三、火灾的分类、起因与级别
(一)活在分类
火灾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划分为A、B、C、D、E五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指带电物质体和精密仪器等物质的火灾。
(二)火灾等级
根据2007年6月26日,公安部下发的《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新的火灾等级标准由原来的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三个等级调整位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重大火灾,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一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1亿元以下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较大火灾,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一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5000万元以下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一般火灾,指造成3人一下死亡,或者10人一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三)火灾的成因
1.用火不慎:指人们思想麻痹大意,或者用火安全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造成火灾的行为。
2.电气火灾:指违反电器安装使用安全规定,或者电线老化或超负荷用电造成火灾。
3.违章操作:指违反安全操作规定等造成火灾的行为,如焊接等。
4.放火:指蓄意造成火灾的行为。
5.吸烟指乱扔烟头,或卧床吸烟引发火灾的行为。
6.玩火指儿童、老年痴呆或智障者玩火柴、打火机而引发火灾的行为。
7.自然原因如雷击、地震、自燃、静电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七种主要起火原因外,原因不明和其他原因造成的火灾所占比例也不少,并且从近几年火灾直接原因,原因不明造成的火灾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知识链接
火灾发生的规律
一、火灾随着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火的利用是社会性的,因此,火成为灾害必然受社会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有经济的、技术的、政治的、文化的以及风俗习惯法因索影响。
1.城市化、市场化建设进程加快,工业的发展,设备增多交通的发展,交通工具增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增多。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可能发生火灾的因索也增多,造成火灾增多,经济的发展,物质丰富,一旦发生火灾损失也将增多。
2.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提高了监控质量;阻燃新材料的使用,使火灾难以发生新技术的使用,使灭火设备更先进,灭火能力增强,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起火成灾军减小。
3.法制健全、消防管理和制度保障上严密有效,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火灾则少。反之管理失控、火灾将增多,损失也将增大。
4.消防教育的普及,消防意识增强,人们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提高,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防火灭火知识的丰富,自身抗御火灾的警惕性和技能提高,起火成灾率会大幅减少。
5.风俗习惯对火灾形成也有影响。文明生严、'小心灯火'等良好风气,给消防管理造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火灾趋势将会下降。不良风俗习惯,如违规燃放烟花爆竹,上坟烧纸,供神焚香,酗酒吸烟,乱扔烟头等容易产生火灾。
二、火灾随季节变换而变化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风土人情有所差异,但就火灾随季节的变换而变化而言,有着共同的规律:冬季(12~次年2月)火灾起数最多,夏季(6~8月)火灾起数最少,但损失最大。冬天气温低,生产、生活取暖用火、用气、用油、用电增多,夜晚照明时间加长,这是火灾多发的冬天气温低,生产、生活取暖用火、用气、用油、用电增多,夜晚照明时间加长,这是火灾多发的元因之一。
三、火灾昼夜变化规律
火灾死一天24小时内呈现的一股规律是白天起火次数多,深夜起火次数少,但从成灾率看,白天低,夜间高从损失看,白天少,夜间多。亡人火灾和重特大火灾多发生在夜间。
四、燃烧的本质、条件与类型及传播形式
(一)燃烧的本质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产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简而言之,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近代链锁反应理论认为燃烧是一种游离基的链锁反应。链锁反应也称为链式反应,即由游离基在瞬间进行的循环连续反应。游离基又称自由基或自由原子,是化合物或单质分子中的共价键在外界因素(如光、热)的影响下,分裂而成含有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基团,它们的化学活性非常强,在二般条件下是不稳定的,容易自行结合成稳定分子或与其他物质的分子反应生成新的游离基。当反应物产生少量的活化中心——游离基(自由基或自由原子)时,即可发生链锁反应,只要反应二经开始就可经过许多链锁步骤自行加速发展下去(瞬间自发进行若干次),直至反应物燃尽为止。当活化中心全部消失(即游离基消失)时,链锁反应就会终止。
一般认为,链锁反应机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链引发。即生成游离基,使链式反应开始,生成的方法通常有热离解、光照法、催化法、放射线照射法、加入引发剂和氧化还原法等。
2.链传递。游离基作用于其他参与反应的分子,在生成产物的同时,产生新的游离基,使链式反应自行地一个传一个,不断地进行下去。
3.链终止。即游离基的消失,使链式反应终止。终止的原因一般是由于杂质的影响、抑制剂的掺人、游离基形成稳定分子、游离基撞击器量或反应物全部变完等。链反应有分支链和不分支链两种,核爆炸就是典型的分支链反应。
综上所述,物质燃烧是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不定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可燃物质的多数氧化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中间阶段反应}不是氧化整个分子,而是氧化链锁反应中国产物游离基和原子。可见,燃烧是二种极其复杂的化学反应,游离基的链锁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
(二)发生燃烧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