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
第九单元知识点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
2、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
3、被溶解的物质叫做。
4、锌和稀硫酸恰好反应,反应后的溶液溶质是,溶剂是。
5、最常用的溶剂是。
6、酒精溶液:溶质是,溶剂是。
硫酸溶液:溶质是,溶剂是。
盐酸:溶质是,溶剂是。
碘酒溶液:溶质是,溶剂是。
石灰水:溶质是,溶剂是。
7、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混合物叫做。
如:油水混合物。
8、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
如:沙土和水的混合物。
9、洗涤剂具有功能,洗涤剂能去掉油污,是由于。
10、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硝酸铵溶于水。
1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
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
12、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①②。
13、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降温后才能变成不饱和溶液。
原因是:14、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会。
15、20°C,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
其含义:。
16、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主要受影响。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受和影响。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随压强的增大而。
17、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与之比。
18、配置一定固体物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①②③19、配置溶液时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操作有:①②。
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①②。
20、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实质是在参与反应。
九年级化学9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9单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广泛的科学,它探索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
九年级化学的九个单元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单元一:物质的组成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物质的组成和分子结构。
我们了解到,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而不同的原子通过成键形成分子。
我们还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和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
单元二:固体的特性这个单元让我们了解了固体的特性和不同种类的晶体结构。
我们学习了晶体的几何形状以及晶体的力学性质。
我们还研究了固体的溶解度和晶体的生长过程。
单元三:液体和气体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液体和气体的特性和行为。
我们研究了液体的流动性质和表面张力,以及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我们还学习了气体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特性。
单元四: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等基本概念。
我们还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
单元五:酸碱化学在这个单元中,我们深入研究了酸碱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我们学习了酸碱的定义、PH值和酸碱中和反应。
我们还了解了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对环境的影响。
单元六:金属和非金属在这个单元中,我们探索了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特点。
我们学习了金属的导电性、热导性以及金属的化合物形成能力。
我们还了解了金属腐蚀的原因以及如何保护金属。
单元七:碳化合物碳化合物是有机化学的基础。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碳的电子组态、碳的同素异形体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命名规则。
我们还了解了烃类、醇类、酮类和羧酸类等重要的碳化合物。
单元八:空气和水在这个单元中,我们研究了空气和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我们学习了空气中不同气体的成分和比例,以及水的化学性质和水的净化方法。
我们还了解了水的循环过程和水资源的管理。
单元九:能量与化学变化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能量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我们了解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反应焓,以及如何利用燃烧反应来获取能量。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化学是一个涵盖广泛、内容丰富的科学领域,而九年级化学的第九单元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的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将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起来。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中,我们需要了解周期表中元素的基本信息,如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等。
此外,我们还需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属性,如周期法则、周期表中的族和周期等。
2. 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是指元素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所呈现出的特征。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差异,如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以及常见元素的化学性质,如氧、氢、氯等。
3. 元素的分子结构元素的分子结构是指元素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和连接方式。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中,我们需要了解常见元素的分子结构,如水的分子结构(H2O)、氯化钠的分子结构(NaCl)等。
此外,我们还需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及区别。
4. 元素的物理性质元素的物理性质是指元素在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所呈现出的特征。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中,我们需要了解元素的一些常见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熔点、沸点等。
同时,我们还需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和常见元素的相变规律。
5. 元素与化合物的转化元素与化合物的转化是指元素与其他元素或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的过程。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中,我们需要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理解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此外,我们还需掌握一些常见化学反应的类型,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6. 元素的应用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中,我们还需了解一些元素的应用。
例如,金属元素在建筑、电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非金属元素在化妆品、药品、农药等领域的应用。
同时,我们还需了解一些常见元素的环境问题,如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和处理方法等。
九年级化学第九章知识点总结(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九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1.溶液●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基本特征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时,溶质、溶剂不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原因: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水分子中。
●溶质由两部分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剂的定义: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溶质的定义: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但溶剂只能有一种。
⏹溶质和溶剂在被分散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区分溶剂和溶质◆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固体(或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液体和液体混合——质量小的为溶质,质量大的为溶剂。
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是水,那么水是溶剂。
◆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是溶质,溶剂仍是水。
例如锌溶于稀硫酸后,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
●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果没有指明溶剂,我们就认为水是溶剂。
●水和酒精能以任意体积互溶。
探究水与乙醇能否互溶时,要先滴入红墨水(目的:为了显色,利于观察)。
2.悬浊液、乳浊液与乳化作用●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例如钡餐(硫酸钡的悬浊液)、粉刷墙壁用的涂料、黄河水都是悬浊液。
●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例如在农业上,一般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
●悬浊液和乳浊液都不是溶液,不具备均一、稳定的特征。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用洗涤剂洗衣服时,油污没有溶解在水中,没有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用洗涤剂和汽油洗衣服的区别:汽油——用汽油洗衣服时,油污能溶解在汽油里,形成溶液,随着汽油挥发油污就能被带走。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
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盐酸溶质是HCl,石灰水溶质为Ca(OH)2,食盐水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①加水②升温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熟石灰对温度例外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5、乳浊液与乳化: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
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硫酸铜为蓝色、硫酸亚铁为浅绿色、硫酸铁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如无说明,默认水为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分子间有间隙)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e、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1)有水,水为溶剂(2)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可能溶解度很小,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溶解度很大,即使未达到饱和也已经溶解了大量溶质)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根本原因是水解作用和水合作用的热量变化不同)溶解吸热:如硝酸铵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氢氧化钠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外因:温度溶解度/g t/℃ 21m m m m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知识点汇总
第9单元知识点汇总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⑴概念:(略);⑵注意:有意义的条件“在一定量溶剂里”“在一定温度下”;⑶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注:①Ca (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⑸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⑹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a.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b.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c.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1)溶解度的含义:如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a.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b.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a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c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3)溶解度曲线(a)t3℃时A的溶解度为80g ;(b)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c)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d)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e)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f)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g)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C<B ;(h)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九章知识点总结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九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溶液的形成1.溶液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基本特征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时,溶质、溶剂不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原因: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水分子中。
溶质由两部分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剂的定义: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溶质的定义: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但溶剂只能有一种。
溶质和溶剂在被分散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区分溶剂和溶质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固体(或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液体和液体混合——质量小的为溶质,质量大的为溶剂。
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是水,那么水是溶剂。
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是溶质,溶剂仍是水。
例如锌溶于稀硫酸后,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
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果没有指明溶剂,我们就认为水是溶剂。
水和酒精能以任意体积互溶。
探究水与乙醇能否互溶时,要先滴入红墨水(目的:为了显色,利于观察)。
2.悬浊液、乳浊液与乳化作用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例如钡餐(硫酸钡的悬浊液)、粉刷墙壁用的涂料、黄河水都是悬浊液。
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例如在农业上,一般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
悬浊液和乳浊液都不是溶液,不具备均一、稳定的特征。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用洗涤剂洗衣服时,油污没有溶解在水中,没有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用洗涤剂和汽油洗衣服的区别:汽油——用汽油洗衣服时,油污能溶解在汽油里,形成溶液,随着汽油挥发油污就能被带走。
最新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九章知识点总结
曲线上的点代表对应温度的饱和溶液,曲线以下的点代表对应温度的不饱和溶液。
加溶质相当于把点向正上方移动(但是点不能被移动到图象上方),加溶质相当于向下竖
直移动,降温相当于向左水平移动,升温相当于向右水平移动。
t1℃时 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C>B>A 。 从 A 溶液中获取 A 晶体可用 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2.8g x
yz
56 73 127 2 2.8g x y z
x 2.8g 73 3.65g,y 2.8g 127 6.35g,z 2.8g 2 0.1g
56
56
56
① 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65g 100 % 18.25%
20g
②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6 之间,被称为可溶;溶解度大于 10g,被称为易溶。
有关溶解度曲线的常见试题(见右上图)
t3℃时 A 的溶解度为 80g 。 P 点的的含义是: 在该温度时,A 和 C 的溶解度相同 。
N 点为 t3℃时 A 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 A 物质,降温,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 饱和。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内因)气体的性质、水的性质;(外因)温度、压强。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第三节 溶质的质量分数
牢记下面的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100 %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100 %
使用该公式时的注意事项:
溶质的质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没有进入溶液的溶质不应考虑。(计算溶质质量
2.8g 20g - 0.1g
答:原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8.5%,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为 27.97%。 【注意事项】
九年级下册化学九单元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下册化学九单元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科学,其中九年级下册的化学课程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九年级下册化学的九个单元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第一单元:空气与氧气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氧气的制取和应用。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其他少量成分组成。
氧气是空气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能维持燃烧和呼吸的过程。
通过分离空气中的其他成分,我们可以制取高纯度的氧气并应用于医疗、工业等领域。
第二单元:水的组成和性质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水的组成和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和中和计算。
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具有极性和良好的溶剂性。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中和计算则用于确定酸碱反应的摩尔比例和浓度。
第三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金属的性质、合金的制备和应用,以及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可以通过合金的方式来改变金属的硬度和其他性质。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也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和热化学领域。
第四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非金属的性质、非金属氧化物的酸碱性以及非金属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
非金属通常具有低的导电性和非金属性,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表现出酸性或碱性。
非金属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如硫的应用于制取硫酸。
第五单元:碳及其化合物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碳的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应用以及石油和煤的利用。
碳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
石油和煤是化石燃料,其中含有丰富的碳元素,可以通过加工利用来满足能源需求。
第六单元:化学方程式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化学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的状态。
化学九年级九单元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九单元知识点在化学的九年级九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些重要的化学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化学原理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并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一种方式。
它由反应物(即起始物质)和生成物(即反应产物)组成,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侧,生成物位于箭头的右侧。
例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₂ + O₂ → 2H₂O二、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研究化学反应物质的质量关系的重要内容。
在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之间的摩尔比例是固定的。
根据这个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质的质量关系。
例如,在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中,摩尔比例为2:1,即2摩尔的氢气反应生成1摩尔的水。
三、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离子的相互作用。
在离子反应中,涉及到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结合和断裂。
离子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例如,当氯化钠溶解在水中时,氯离子和钠离子会分别与水分子结合,生成氯化氢和氢氧化钠:NaCl + H₂O → Na OH + HCl四、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在酸碱反应中,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碱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例如,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H₂SO₄ + 2NaOH → Na₂SO₄ + 2H₂O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两种物质的参与。
氧化剂接受其他物质的电子,而还原剂失去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4Fe + 3O₂ → 2Fe₂O₃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物质。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
物质在常温时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下面小编给你分享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欢迎阅读。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九年级化学第九章本章总结
钙
硒
2.96 μg
含量 0.7 g 46 mg
(1)上表中不含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____维_生__素______。 (2)上表中“钠”“钙”等是指___元__素____(填“单质”“分 子”“原子”或“元素”)。 (3)老年人每天都要摄入足量的钙,有利于防止__骨_质__疏__松___。
解析(1)人体六大基本营养素为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 和无机盐。分析表中的营养成分可知,不含有的营养素为维生素。 (2)表中“钠”“钙”等是指元素。 (3)老年人缺乏钙元素易造成骨质疏松,所以老年人每天都要摄入 足量的钙,有利于防止骨质疏松。
能力拓展 常见的材料有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无 机非金属材料(如玻璃、陶瓷等)、复合材料(将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材料复合起来,如玻璃钢)、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天 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要会根据不同材 料的特点对常见的材料进行区分,其中要注意合金属于金属材 料,不是合成材料。
(4)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 充分燃烧后,若仪器D增重a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 量为________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 量测算结果__偏__大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解析 (4)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仪器D增加的质量为塑料试样 燃烧生成的水的质量。根据题意“仪器D增重ag”,可知塑料试样燃烧 后生成的水的质量为a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守恒可知,水中 的氢元素和塑料中的氢元素质量相同,所以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 质量=ag× ×100%= g。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则氧气会携带装置A中的水,连同装置 C中反应生成的水一起被仪器D中的浓硫酸吸收,则使水的质量增加, 进而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偏大。
(2021年整理)初三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
初三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三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三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的全部内容。
第九单元溶液【考点梳理】考点1 溶液的定义、特征、组成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3、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可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常见溶剂有水、酒精等。
考点 2 溶液的形成明确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考点3 乳浊液的乳化往水和植物油形成的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滴.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从而达到洗净的目的。
考点4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
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如:NaOH、浓H2SO4;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如: NH4NO3考点5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注意:①“饱和”、“不饱和”是相对的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总结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 的、______ 的_____,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 、 、 .注意:a 、溶液不一定无色,常见离子的颜色:Cu 2+为 Fe 2+ Fe 3+_________________, MnO 4—________________.b 、溶质的状态可以是______、______或______; 是最常用的溶剂;c 、溶液的质量 = + .溶液的体积 ≠ _____的体积 + ______的体积.固体、气体溶于液体, 为溶剂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有 , 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 无 , 的为溶剂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 ,向一定量的 里加入某种 ,当 时,所得的溶液叫做 ;还能 ,叫做不饱和溶液.(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采用改变温度来进行转化时与大多数物质相反.②最可靠的方法是:改变溶质、溶剂.(4)结晶的方法:①冷却热饱和溶液,也称为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___________的物质;②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___________的物质;(5)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浓溶液____________是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__________是稀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②在___________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6)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解放热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4、悬浊液和乳浊液悬浊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乳浊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用乳化剂(如洗涤剂)可以将衣服上、餐具上的油污洗掉,这是_________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汽油洗涤油污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下,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四要素:①条件:一定②标准:溶剂③状态:达到④溶解的质量:单位:(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_________________ 外因________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如Ca(OH)2(4)溶解度曲线概念:以_____为横坐标,以_____为纵坐标绘制的表示物质的随变化的曲线. 意义:①点: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相同,该温度下,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②线: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下的或表示随而变化的情况.根据曲线随温度变化情况,可以判断该物质结晶或提纯的方法.如KNO3等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方法结晶;像氯化钠这种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方法结晶;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提纯,当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时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方法提纯.③面:曲线及曲线上面所表示的溶液为________溶液,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是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a)t3℃时A的溶解度为;(b)P点的的含义;(c)N点为t3℃时A的溶液,可通过_________、、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d)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e)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的方法获取晶体;(f)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的方法获取晶体;(g)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无晶体析出的有,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h)除去A中的泥沙用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法.2、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气体溶解在(2)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②_______(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________(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三、溶质的质量分数1、含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之比.2、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同一温度下,在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与溶液的多少无关).在饱和溶液中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用固体配制:①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_______________不变)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计算练习1、实验室需使用20%的稀硫酸200g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配置①用98%的浓硫酸和水配置,需浓硫酸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②用50%和10%的两种硫酸进行混合,需两种硫酸的质量各是多少?2、将20g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加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15.6g.求: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②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③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④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硫酸铜为蓝色、硫酸亚铁为浅绿色、硫酸铁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如无说明,默认水为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分子间有间隙)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e、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有水,水为溶剂
(2)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可能溶解度很小,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溶解度很大,即使未达到饱和也已经溶解了大量溶质)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根本原因是水解作用和水合作用的热量变化不同)溶解吸热:如硝酸铵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氢氧化钠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
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
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外因:温度
溶解度/g t/℃ t 2 t 1 O m 3 m 4 m 1 m 2 B c a b A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①点:
I 、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如:下图中a 表示A 物质在t 1℃时溶解度为m 1g 。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
如:图中b 表示在t 1℃时,A 的饱和溶液中有(m 2-m 1)g 未溶解的溶质。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如:图中C 表示在t 1℃时,A 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 1-m 3)gA 物质才达到饱和。
II 、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如图中d 表示在t 2℃,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 4g 。
②线:
如图中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 曲线为“陡升型”。
如KNO 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 图中B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 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 等少数固体物质。
图中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
③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I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着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因此利用溶解度曲线
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其溶解性。
II 、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III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走向,可以看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并根据此情况可以 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例如: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陡”,表明 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降温结晶法。
某物质溶解度曲线“平 缓”,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蒸发溶剂法。
溶解度/g t/℃
C B A O
IV 、从溶解度曲线上的交点,可以判断哪些物质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V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①蒸发溶剂,如NaCl (海水晒盐)
②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100%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100% 2、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C%=S
S +溶剂质量× 100% (注:数值上C < S 如溶解度为30克的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30%)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加速溶解)、量筒、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计算、称量(固体溶质)或量取(液体物质)、溶解、装瓶,贴签。
以配制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为例说明。
(1)计算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配制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所需要的:①蔗糖质量:50g ×5%=2.5g ,②水的质量:50g -2.5g =47.5g 。
(2)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2.5g 蔗糖倒入烧杯中,近似认为水的密度为1g/cm3,用量筒量取47.5mL 水。
(3)溶解
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用玻琉棒搅拌,加速蔗糖的溶解。
(4)装瓶,贴签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溶液的名称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