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大复习阶段性检测声学和光学部分试题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声学,光学》专题测试
剑河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四周周考卷班级姓名得分一、选题(1-6为单选题,7、8为多选题,每题3分,共24分)1.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 ”的歌声,小华说:是刘欢演唱的。
其判断是依据声音的()A.频率B.响度C.音调D.音色2.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B.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丁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可以改变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3.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B.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4.如图所示,甲、乙是放置于长方形盒内的一个光具,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可以确定()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C.甲是平面镜,乙是凸透镜D.甲是平面镜,乙是凹透镜5.如图所示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B.图乙中,凹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C.图丙中,人们看到的“鱼”是实像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海市蜃楼” B.“雨后彩虹” C.“镜花水月” D.“立竿见影”7.下列实验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B.将纸屑放到正在发声的喇叭纸盆上,看到纸屑在“跳舞”C.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去轻触静止悬挂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密封在塑料袋内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8.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景物成像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要放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D.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时,蚂蚁越靠近放大镜成的像越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9.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L1和L2平行放置,两镜相距S,物体A在两镜之间,A在L1中的像是A1,在L2中的像是A2。
中考物理单元检测 声、光综合检测卷(第一-四章)(含答案)
声、光综合检测卷(第一~四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每小题选对的得3分,不选、多选或错选的均得0分)1.有人说:“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在南北半球,马桶下水的旋转方向不同。
”小科为验证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以下做法属于获取证据的是D①相信这种说法;②建立新的假设;③查找资料研究;④亲自动手实验;⑤向南半球的朋友求证A.①③④ B.①③⑤C.②④⑤ D.③④⑤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日偏食是由于光发生折射而形成的B.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花能反射黄色的光C.夏天雨过天晴,我们看到路边小草上的“一滴露珠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其实是光的反射现象D.当观众的目光都投向领奖者时,光的传播方向是从观众到领奖者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吹奏长笛时,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D.“震耳欲聋”主要描述声音的音调高4.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春季开学前,许多地区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网课学习。
小王戴着中间薄、边缘厚的眼镜进行网课学习,关于小王的眼睛及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BA.小王是远视眼B.小王的眼镜是凹透镜C.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放大的D.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虚像5.2020年1月24日4时30分,我国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如图),随着“发射”命令的发出,我们听到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声音的强度达到了150分贝,关于轰鸣声的说法正确的是BA.发出的轰鸣声属于超声波B.震耳欲聋指的是响度很大C.震耳欲聋指的是音调很高D.近距离观看火箭发射佩戴耳机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第5题图)(第6题图)6.小兰的视力出现问题,如图是她的眼睛成像示意图。
现在有甲、乙、丙、丁四种镜片,光分别照射到这四种镜片上产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小兰选择了其中的一种镜片制成眼镜对她的视力进行矫正。
2019-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学、力学和光学部分试题答案解析
2019-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阶段性检测二声学、力学和光学部分试题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2016随州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 C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2.(2016德州中考)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老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A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3.(2016乌鲁木齐中考)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同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
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 C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4.(2016绵阳中考)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A ) A.眼睛 B.放大镜C.望远镜 D.显微镜5.(2016宜昌中考)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D )A.出现手指的实像 B.出现手指的影子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 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6.(2016镇江中考)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7.(2016西宁中考)下列设备与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 )A.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B.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C.验钞机——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D .遥控器——靠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8.(2016云南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B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C .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D .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9.(2016孝感中考)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B .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C .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D .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10.(2016郴州中考)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021年中考物理 声现象、光学 阶段检测卷
中考物理阶段测试卷(一)(声现象、光学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共33分.单项选择题7个,每小题3分;多项选择题3个,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得0分) 1.【多选】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D)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2.下列有关光的表述正确的是(A)A.“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B.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光的镜面反射C.“海市蜃楼”——光的漫反射D.驾驶员看到后视镜中的景物——光的折射3.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安装玻璃隔音板,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B.分贝是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控制噪声D.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方面控制噪声4.【多选】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D)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小5.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C)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6.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让其一端伸出桌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B.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C.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D.钢尺伸出的长度越短其响度越大7.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D)8.如图所示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2倍焦距B.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9.【多选】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D)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cmB.当u=12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C.当u=20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0.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个字,如图所示.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D)A.轿车上,中兴B.轿车上,兴中C.公交车上,中兴D.公交车上,兴中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共67分)11.(2分)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振动,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音调__.12.(2分)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能量_;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病人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信息.(均选填“信息”或“能量”)13.(3分)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__乙、丙__;小明在音乐厅里弹钢琴,琴声通过__空气__传到距离他17 m远的观众耳中,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时间是0.05 s.14.(2分)如图所示是一种视力矫正的模型,其中透镜A是__凹__(选填“凸”或“凹”)透镜,该模型是矫正近(选填“近”或“远”)视眼.15.(3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OC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30°,MM′上方是__空气__(选填“空气”或“玻璃”).16.(3分)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如图所示).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__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__;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反射__;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折射__.17.(4分)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__种类__和__温度__有关.在长为884 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且两次声音的间隔为 2.43 s,则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为_ 5_200 m/s,该金属管可能是由__铁__制成的.(此时温度为15 ℃)介质空气(0 ℃)空气(15 ℃)煤油(25 ℃)水(常温)冰铜铝铁声速/(m·s-1)331340 1 324 1 500 3 230 3 750 5 000 5 200上,观看到她的裙子呈__黑__色.观众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到演员是由于光照到演员身上发生了__漫反射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19.(4分)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答案图20.(4分)如图所示,运钞车车厢内,人眼挨着玻璃砖观察车外,请通过光路作图(保留痕迹),标出人眼看到车外的范围.答案图21.(4分)如图所示,SA为水面上方的点光源S射向水面的一条光线,该光线射到水面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刚好指向水面上方凹透镜右侧的焦点.请画出:(1)光线SA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2)经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答案图22.(6分)学生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此实验中:(1)我们选用 2 mm厚的透明玻璃板(选填“平面镜”“5 mm厚的透明玻璃板”或“2 mm厚的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10 cm处,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且与玻璃板相距_10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实验时应在A(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移开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处,光屏上_ 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虚__(选填“虚”或“实”)像.23.(6分)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甲乙(1)由图可知,凸透镜焦距范围正确的是A.A.6.5 cm<f<13 cm B.13 cm<f<20 cmC.20 cm<f<40 cm D.f>40 cm(2)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应将光屏向__右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__大__些.(3)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凹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近视眼(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与此相同.(4)把烛焰放置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虚线处,如图乙所示,则烛焰的像C.A.会消失B.亮度变暗C.没有变化D.成在光屏上2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无知的代价某蔬菜大棚种植户突发奇想,将大棚原来使用的白色塑料薄膜换成了绿色薄膜,结果棚内种植的蔬菜生长缓慢,甚至枯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老王喜欢观察与思考,他注意到蔬菜的叶子多数呈现绿色,由此他猜想,蔬菜的叶子是绿色的,可能是由于蔬菜喜爱绿色,假若将温室的白色薄膜换上绿色的,又让阳光中的绿色光通过并照射蔬菜,这样蔬菜就会生长得更快,产量更高.有了这样的想法,于是他就将大棚全部用上了绿色薄膜,结果酿成了悲剧.通过与农科所的科技人员交流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的反射光来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蔬菜反射的是绿光,也就是说绿色正是蔬菜所不喜爱的.只给蔬菜照射绿光,蔬菜就会因缺少所需要的其他色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而生长缓慢,直至枯萎死亡.(1)绿色蔬菜喜爱__其他__(选填“绿”或“其他”)颜色的光.(2)请你分析,红花会反射__红__颜色的光.(3)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原因是__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色光,吸收7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也更难生存 .(4)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白布能反射__所有__颜色的光,使观众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二是利用__漫反射__使坐在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25.(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2.5 t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在其前方有一固定的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6 s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4 s ,测出汽车的速度为34 m/s.已知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150,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求:(g 取10 N/kg) (1)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2)汽车匀速行驶10 s 牵引力做的功.(3)测速仪两次发出信号的时间间隔.(1)汽车的重力G =mg =2.5×103 kg ×10 N/kg =2.5×104 N ,汽车受到的阻力F 阻=150G =150×2.5×104 N =500 N ,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时,汽车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F =F 阻=500 N.(2)汽车10 s 内行驶的距离s =v车t =34 m/s ×10 s =340 m ,牵引力做功W =Fs =500 N ×340 m =1.7×105 J.(3)由v =s t 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距离s 1=v 声t 1=340 m/s ×0.6 s 2=102 m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距离s 2=v 声t 2=340 m/s ×0.4 s 2=68 m .因此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距离s ′=s 1-s 2=102 m -68 m =34 m ,设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时间差为Δt ,汽车行驶34 m 共用时间t ′=Δt -t 1+t 2=Δt -0.6 s 2+0.4 s 2=Δt -0.1 s ,汽车的车速v ′=s ′t ′=34 m Δt -0.1 s=34 m/s ,解得测速仪两次发出信号的时间间隔Δt =1.1 s.。
2019-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学、力学和光学部分试题答案
2019-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阶段性检测二声学、力学和光学部分试题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2016随州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 C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2.(2016德州中考)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老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A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3.(2016乌鲁木齐中考)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同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
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 C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4.(2016绵阳中考)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A ) A.眼睛 B.放大镜C.望远镜 D.显微镜5.(2016宜昌中考)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D )A.出现手指的实像 B.出现手指的影子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 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6.(2016镇江中考)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7.(2016西宁中考)下列设备与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 )A.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B.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C.验钞机——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D.遥控器——靠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8.(2016云南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D.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9.(2016孝感中考)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B.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C.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D.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10.(2016郴州中考)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中考物理冲刺专题测试——声、光现象综合
声、光现象综合冲刺测试卷(时间:45分钟分数:90分)姓名:班级:学号:分数: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
)1.(2022 山东聊城)如图所示,小慧同学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听音叉发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化。
她想探究的问题是()A. 声音产生的原因B. 声音传播的条件C.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2.(2022 江苏南通)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速度3.(2022 辽宁营口)同学们在音乐教室上声乐课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钢琴伴奏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 同学们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 弹琴时用力按压琴键可以提高琴声的音调D. 上课时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4.(2022 辽宁营口)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激光准直B. 水面“倒影”C. 海市蜃楼D. 铅笔“折断”5.(2022 山东聊城)《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见矣”,其中“钱随水光而显见”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平面镜成像D. 光的折射6.(2020·北京)为了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将一束单色光从玻璃槽的外侧由左侧倾斜向上射入盐水中,但光在盐水中并不是沿着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
这是由于()A.光从空气到玻璃发生了折射 B.盐水不均匀使光发生了弯曲C.光发生了色散 D.光从玻璃到盐水发生了折射7.(2022 江苏连云港)下列关于光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 佩戴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 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 白光是由红光和绿光混合而成的8.(2022 江苏连云港)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小鸟在湖中所成的像是实像B. 小鸟靠近湖面时,像远离湖面C. 小鸟在湖中的像始终和小鸟一样大D. 小鸟到湖面的距离大于像到湖面的距离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2分)9.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不同的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
声、光综合-物理中考专项阶段复习测评练习及答案解析
阶段测试(一)声、光综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 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部件的示意图,其中可以用于制作近视眼镜的是()2.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频率3. 下列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阳光下人的影子B. 水中树的倒影C. 池水变“浅”了D. 日食4.下列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5. 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6. 小明身高为1.5 m,站立在平面镜前2 m处,他以0.1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 1.5 m,像变大B. 2 m,像变小C. 3.6 m,像不变D. 4.4 m,像不变7. 如图是蜡烛的成像规律图,它的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是()第7题图A. 投影仪B. 放大镜C. 照相机D. 潜望镜8. 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在海河的水中可看到拱桥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B.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C.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是光的折射现象D. 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9.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10. 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 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C. 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D. 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11. 关于光现象,下列关联错误的是()A.影子的形成——光的直线传播B.缥缈不定的海市蜃楼——光的反射C.“老花眼”戴“老花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朗朗夜空中的星光闪烁——光的折射12.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第12题图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 cmB. 当u=3.5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当u=5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 cm处移动到8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3. 如图,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蔡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A. 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B. 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C. 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D. 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第13题图第14题图14. 如图所示,小夏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5. 联欢晚会上,演员正在表演二胡独奏,二胡发声是由琴弦________产生的;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16.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________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脉冲,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第17题图17. 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__________而产生的.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觉到的是________.18. 如图,面镜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________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可以用来会聚太阳光烧水;而牙医利用口腔内窥镜,可以看到牙齿在镜中所成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第18题图第19题图19. 《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在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__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__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20. “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_______中减弱噪声.第21题图21. 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是:(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3)∠____=∠______.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22. (1)周末,小丽和家人去湿地公园游玩,看见平静的水里,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__射形成的像;若湖水深2 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2 m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22题图(2)常见的视力缺陷类型有近视眼和远视眼,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是________,要矫正他的视力缺陷应配戴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23. 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________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________侧.第23题图第24题图24. 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漂浮着一个正方体的木块,水面以下的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以上的部分要大一些,这是因为烧杯和水起到了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的放大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________视眼镜用的就是这种透镜(选填“近”或“远”).三、作图题(25~29题,每题3分,30~31题,每题2分,共19分)25.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且标出反射角的大小,并大致作出折射光线.第25题图26.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M′中的像A′B′.第26题图27. 小明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小明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下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第27题图28. 请在图中画出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的光路图;第28题图29. 如图所示,光线沿AO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请作出光透过玻璃砖的光路图.第29题图30. 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两束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第30题图31.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它的折射光线.第31题图四、实验探究题(32题6分,33题4分,34题8分,35题6分,36题5分,共29分)32. 小夏和同组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E、F可绕ON转折.第32题图(1)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________(选填“垂直”、“不垂直”或“可垂直也可不垂直”),实验时让光线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夏让一束激光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线的径迹,并将反射角、入射角度数记录在表中.由此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组同学提醒说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严密的,你认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夏将纸板F向后折,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将纸板F折回,用另一只激光笔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可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A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4)以下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________.A. 小孔成像B. 水中倒影C. 海市蜃楼D.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33.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第33题图(1)实验时应选较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__.(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4)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34. 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第34题图(1)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____________.(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O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1和1′、2和2′…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________度.35. 如图“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把凸透镜固定在50 cm处.第35题图(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放在B点,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在1至3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的、________的实像;第5次像距应是________cm,此次像比第4次的像________(选填“大”或“小”).(3)将蜡烛放在C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烛焰的像,此实验现象可说明_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4)实验中,蜡烛燃烧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36.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第36题图(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__;(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3)在图乙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丙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__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参考答案1.D【解析】图中A、B、C三个透镜中间厚、边沿薄,是凸透镜,可制作远视眼镜镜片;而D透镜中间薄,边沿厚,是凹透镜,用来制作近视眼镜镜片.故选D.2.C【解析】“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大,即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小,即响度小;故这里的“高”与“低”相当于“大”与“小”(或“强”与“弱”)即指声音特征中的响度.故选C.3. C【解析】本题考查光现象的辨识.阳光下人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 错误;水中树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池水变“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正确;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4.C【解析】墙上的手影属于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错误;杯中筷子“折断”是因为水面下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到空气中发生了折射,属于折射现象,B错误;水中的塔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C正确;露珠相当于凸透镜,看到放大的草叶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D 错误.故选C.5.B【解析】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B.6. D【解析】根据s=vt可以计算出小明2 s内远离平面镜的距离为s=vt=0.1 m/s×2 s=0.2 m,此时他离平面镜的距离为u=2 m+0.2 m=2.2 m,根据像距等于物距,则他的像离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2 m,他的像到他的距离为2.2 m+2.2 m=4.4 m;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小明的大小不变,所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也不变.故选D.7.C8. A【解析】9.A【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当物体从二倍焦距以外向焦点移动时,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应逐渐增大、像变大.故A正确.故选A.10.C【解析】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接收的是次声波;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人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音色不同.故选C.11. B【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被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A选项正确;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B选项错误;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它对光有会聚作用,C选项正确;当繁星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层的运动,疏密不断变化,大气层对星光的折射光线的方向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星光时明时暗的闪烁,D选项正确.故选B.12.D【解析】从图像中可知,当物距u=4 cm时,像距v=4 cm,此时成的是等大的实像,满足u=2f的条件,可见,该凸透镜的焦距等于2 cm,A错;当u=3.5 cm时,满足2f>u>f的条件,此时,光屏上将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B错;当u=5 cm时,满足u>2f的条件,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拍摄照片的,C错;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也越小.因此,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 cm处移动到8 cm 处的过程中,像将逐渐变小,D正确.故选D.13.B【解析】由题意可以看出,放上蔡老师的眼镜后,成像位置靠近了透镜,说明蔡老师的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是凸透镜,故蔡老师的眼镜为凸透镜,凸透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故蔡老师是远视眼.故选B.14.C【解析】由题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而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原理制成的,故A选项错误;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蜡烛应远离凸透镜,故B选项错误;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向上移动,故C选项正确;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毛玻璃板,故D选项错误.故选C.15.振动音调【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二胡发声是由于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按压不同位置,改变了琴弦的长度,使其振动频率发生改变,即改变了音调.16.红、绿、蓝红外线【解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17.振动大象【解析】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产生,从听觉的频率范围来看,地震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低于人、海豚的听觉频率范围下限,它们都听不到次声波,大象的听觉频率下限可达1 Hz,所以大象最先感觉到次声波.18.凹虚【解析】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面镜是凹面镜;口腔内窥镜是小平面镜,物体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19.E变高【解析】折射光路是可逆的,A点看到像在E处,对E照射即可照亮铜钱B;加满水后水面高度变高,光线从B斜射到界面上时随着水面的升高,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逐渐升高,则像的位置变高.20.声源传播过程【解析】生活中控制噪声有三个环节,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在人耳处进行减弱.21. 同一平面βα【解析】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β总等于入射角∠α.22. (1)折大于(2)近视眼凹透镜【解析】(1)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大于水深2 m,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大于2 m;(2)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23.放大右【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则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当铅笔向远处慢慢移动时,满足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像的倒正发生了变化,因而笔尖指向与原来相反的右侧.24.凸虚远【解析】烧杯中的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人们看到水下面的部分较大,是因为该凸透镜是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远视眼晶状体的折光能力较弱,物体发出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可利用焦距合适的凸透镜进行矫正.25.如答图所示第25题答图【解析】先作法线,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然后由光的折射规律作出对应的折射光线.注意线段的虚实、箭头的方向、垂直符号、反射角的位置及大小,还有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具体如答图所示.26.如答图所示第26题答图【解析】过A用虚线做平面镜的垂线,标垂足,用刻度尺量出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垂线上量取与A到平面镜相同的距离点A′,即为A经平面镜所成的像;用同样的方法做出B点的像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27.如答图所示第27题答图【解析】首先连接BA,即为通过B点的反射光线,然后,作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作与法线垂直的直线,即为平面镜.28.如答图所示第28题答图【解析】本题考查光的反射作图.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反射,将信息传递出去的,每次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9.如答图所示第29题答图【解析】本题考查光的折射作图,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要发生折射,并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半圆形玻璃砖射出时,入射光线垂直于玻璃,不发生折射.30.如答图所示第30题答图【解析】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过焦点;“入射光线过光心”,该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31.如答图所示第31题图【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出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入射光线一侧的虚焦点.32.(1)垂直显示光路(2)实验次数少,结论没有普遍性(3)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可逆(4)B【解析】(1)在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中,纸板必须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平面镜垂直,只有这样才能使反射光线在另一侧的纸板上显示出来;由于白纸板的表面比较粗糙,光线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使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反射光,从而显示出光的传播路径;(2)由于表格所记录的数据只有一次,这样可能使所测数据为特殊数据,那么实验的结论就不是普遍的规律,因此还应再测量几次;(3)当E和F两块纸板在同一平面内时,在F上能看到反射光,当F前折或后折时,F上看不到反射光,这说明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用激光笔沿BO入射,而新的反射光沿OA射出,其传播路径正好逆着原来的光线,从而验证了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圆形光斑都是光的直线传播;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可用光的反射解释.故选B.33. (1)薄(2)等大(3)虚(4)位置【解析】(1)实验时应尽量选取薄的玻璃板,若选用厚玻璃板时,它的两个界面都成像,不好确定像的位置,给实验带来的误差较大;(2)像与物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不能在光屏上承接的是虚像;(4)利用方格纸代替白纸,像和物的位置在方格纸上一目了然,更容易对比像和物的位置关系.34. (1)在同一平面内(共面)(2)增大小于035. (1)左(2)缩小30大(3)放大镜(4)上【解析】把蜡烛放在A点时,u>2f,则2f>v>f,要找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2)在1至3次实验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第5次实验的像距应与第2次实验的物距相等,第5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第4次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蜡烛在C点,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4)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在蜡烛不断缩短时,光屏的像向上移动.36. (1)8.0同一高度(2)照相机能(3)远视【解析】(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的最亮最小的光斑就是焦点F,焦点到透镜中心(光心)的距离就等于焦距f,所以焦距等于8.0 cm,为了让像成在光屏中央,实验前应该先将烛焰、水透镜和光屛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2)此时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这是照相机的原理,若仅仅将烛焰和光屛位置对调,因为折射光路具有可逆性,所以光屏上能看到像;(3)抽出适量的水后,透镜变得扁平,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减弱,相当于将像向后移,此时像再次清晰,说明原来的像在前面,即该同学的眼镜将像向前移动,所以他是远视眼,戴的是远视镜。
(福建专版)物理中考练习题声学 光学阶段检测卷
声学光学阶段检测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运动会上,同学们大声呼喊,为运动员加油。
这里的“大”是指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传播速度2.同学们在线学习连麦发言时,尽管没有打开视频,仍可以辨识出是哪位同学在发言。
辨识的依据是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3.2020年6月21日,中国迎来境内十年来最具观赏性的天文盛宴——日环食,横跨一万多公里的环食带全程可见。
形成日环食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D.光的折射4.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6.如图所示为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其由65件钟编排而成,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可以听到不同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7.音乐会上,小提琴曲让人如痴如醉,钢琴演奏让人心旷神怡。
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B.用力拉琴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C.常温下,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禁止听众喧哗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8.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中控制噪声的是()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B.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C.在学校附近安装禁鸣喇叭标志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调节手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D.下课铃响后同学们走出教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10.下列关于光现象形成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水中望月——光的直线传播B.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C.凿壁偷光——光的反射D.雨后彩虹——光的折射1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镜中花”是光的折射现象B.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C.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D.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的12.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对人眼看到水中硬币做出正确解释的是()13.一位摄影爱好者早上在河边照相,观察到岸边的建筑物在水面上形成的影像甲和乙并拍摄了下来,如图所示。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基础练 阶段检测一 光(含答案)
阶段检测一光、声、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 1~5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6~8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不得分,共27分)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 m/sB.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C.“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2.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图甲中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B.图乙中湖水中的“倒影”C.图丙中幕布上呈现的“皮影”D.图丁中雨后空中的“彩虹”3.如图,一瓶刚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的矿泉水,在温暖的室内放置一会儿,瓶外壁布满水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大约为-18 ℃B.矿泉水瓶外壁上水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C.矿泉水瓶外壁上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放置一会儿后矿泉水瓶外壁上的水珠消失是升华现象4.如图所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5.如图所示,烧瓶内盛少量水。
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
瓶塞跳出的这个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B.瓶内气体分子热运动加剧C.瓶内气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其内能D.该过程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压缩冲程相同6.中华古诗词源远流长,意境优美。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诗句中,说法正确的是()A.举头望明月:月亮属于自然光源B.端阳逢日食:日食由光的折射形成C.双桥落彩虹:彩虹由光的色散形成D.一池分倒影:倒影由光的反射形成7.中国有几千年历史的茶文化,品茶时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茶香四溢是扩散现象B.热的茶水含有的热量多C.喝茶时身体变暖,说明热传递改变了内能D.烧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B.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烛焰的像会向上移C.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向左移动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远视镜,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二、填空及作图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3分)9.“太空教师”王亚平进行太空授课,她在水膜表面贴上一朵花后,水膜完好(如图甲),这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她在水球内注入少量蓝色颜料,水球很快变成了一个蓝色水球(如图乙),这属于现象。
中考物理复习声学、光学试题
中考物理复习声学、光学一、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三、乐音与噪声1、区别:动听悦耳的、有规律的声音称为乐音;难听刺耳的、没有规律的声音称为噪声。
与情景有关,如动听音乐在扰人清梦时就是噪声。
2、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离声源的间隔、振幅、传播的集中程度有关。
音调:声音的上下;与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即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例:热水瓶充水时的音调会越来越高〔声源的长度越来越短〕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
能认出是哪个人说话或者哪种乐器就是因为音色。
3、噪声的防治: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四、超声与次声a)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人可以听见〕超声: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音;〔人听不见〕次声:频率在20Hz以下的声音;〔人听不见〕b)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超声的方向性强:声纳、雷达、探测鱼群、暗礁等〔声波可以传递信息〕超声的穿透才能强:超声波诊断仪〔B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超声的破碎才能强:超声波清洗仪、进步种子发芽率〔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五、与速度公式结合,解题时应依物理情景画出草图。
例:远处开来列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传来的声音早2s,求火车离此人多远?〔此时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针对练习]1、在城道路常见如下图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制止鸣笛,保持安静;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平安; D.乐器商店的标志。
2.你的邻居搞装修非常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以下哪一个是无效的:( 〕A.赶快将门窗关紧; B用棉花塞住耳朵; C将窗翻开让空气加快流通; 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
3.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它一下,由声音来判断是否破损,是根据: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以上都不对。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声、光、热-自编易错题》测试卷-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声、光、热-自编易错题》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声学易错1:误认为人能听到所有的声音1.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7次,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假如这两种昆虫从你耳旁飞过,那么()A.可能听到甲昆虫飞过,但一定听不到乙昆虫飞过B.可能听到乙昆虫飞过,但一定听不到甲昆虫飞过C.甲、乙两种昆虫飞过都能听见,但甲的声音更微弱D.甲、乙两种昆虫飞过都听不见,是因为响度太小易错2:混淆音调、响度和音色2.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C.“听声音辨男女”是根据声音的音调D.通过敲击瓷器来辨别瓷器的好坏是根据声音的音色3.男、女歌唱家的歌声有很大的差异,从物理的角度来讲,女声比男声清脆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男声比女声洪亮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我们能分辨是男生还是女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
易错3:误认为优美的声音不会成为噪声4.下列声音不属于噪声的是()A.音乐厅中乐器的伴奏声B.城市里汽车发动机的运转声C.深夜楼上传来的钢琴声D.自习课的喧哗声易错4: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认只不正确5.下列有关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时人说话靠舌头振动发声B.正在发声的物体可能没有振动C.人在不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事例可说明液体传声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些易错5:对声音的特性辩析不清6.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
如图是某学校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
在不损坏公物的前提下,一个同学用一根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色和响度易错6:对声音传播计算问题疏忽7.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火车速度为10m/s,声音在空气中速度是340m/s,司机在鸣笛后2s时听到自隧道口山崖反射回来的回声,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A、340mB、350mC、360mD、680m(二)光学易错1:误认为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也沿直线传播1.下列现象中,光的传播路径不是直线的是()A.阳光穿过茂密的森林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C.冬天,阳光在厚厚的门窗玻璃中穿行D.早晨,还未升起的太阳就急不可耐地把阳光洒向大地2.如图是海市蜃楼形成原因的示意图,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人眼看到的景物实际是__________,它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
2022--2023学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声和光专题(附答案)
2022--2023学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声和光专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1.关于龙舟比赛的场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油声可以通过空气和江水传播B.鼓手敲击鼓面越快,响度越大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分辨出鼓声,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2.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响度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B.调节电视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禁止鸣笛”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B.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C.学校图书室写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信息4.2022年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
降低噪声影响,守护听力健康,增强全民爱耳、护耳的意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日常生活、生产中的部分声音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公共场所请勿大声喧哗”中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C.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D.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5.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牙咬住振动的音叉能听到声音,而移开后就听不到声音,说明固体能传声B.图乙中,根据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的原理,人们发明了声呐C.图丙中,噪声强度显示仪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图丁中,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6.为控制烟花爆竹的危害,滕州市公布了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防止噪声产生B.燃放中,个别鞭炮的响度超过120分贝,对人的听力造成危害C.燃放中,用双手捂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燃放后烟雾飘散,说明烟雾不会污染环境7.如图所示,这是某公园渔民叉鱼的雕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雕像在水面的倒影比雕像大B.渔民叉鱼时应往看见“鱼”的下方投叉C.渔民看见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雕像在水面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8.屋顶有一个正方形的小孔,在地板上形成一个光斑,这个光斑是()A.正方形的,是太阳的影子B.圆形的,是太阳的影子C.圆形的,是太阳的实像D.正方形的,是太阳的实像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漫反射的反射光线虽然杂乱无章,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茶壶在玻璃桌面的倒影,这一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炎热夏天沙漠中出现的海市蜃楼景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视机遥控器通过发射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B.紫外线有较强的热效应C.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D.漫反射只有部分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11.小明在图书馆看书,想休息一会,听听歌,怕打扰其他人,他带上了耳机,这是在_______________减弱了噪声。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学》专项检测卷(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学》专项检测卷(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气体、液体都能发声B.声波能使结石粉碎,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C.次声波的强度足够大时人耳能听到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相同的2.关于声现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女高音”歌唱时比“男低音”音调高C.当声源停止振动,声音也马上消失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m/s3.图书馆是校园的思想文明净土,也是学校学术氛围最浓厚的地方。
进入图书馆要保持安静,下列选项做法与控制噪声方面相符合的是()A.不言不语——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关闭门窗——在声源处控制噪声C.手机静音——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轻拿轻放——在人耳处控制噪声4.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其中蕴含着不少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B.“两岸猿声啼不住”﹣﹣声音产生和传播C.“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反射现象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在公路两旁植树,可以有效防止噪声的产生D.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音调不同6.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夜晚可以看到太空中的我国空间站,说明它是光源B.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以直接交谈C.我国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D.这张“合家福”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拍摄的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D.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8.东营市在学校等禁止鸣笛的区域安装了鸣笛抓拍设备,抓拍设备的声学探头能精准定位鸣笛的汽车,同时联动摄像头识别并抓拍车牌号。
最新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练习卷含答案:声学、光学实验
D. 验证 “反射角等千入射角 ” 时, 入射角不能为 o·
*对应练习:
]. 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硐钟罩内, 如图1所示, 通电后可以不到电铃在振动, 听
到电铃发出的声音。 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 仍可清晰地石到电铃在探动, 但铃芦
越来越小。 对以上现象的解释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听到铃庐又石到电铃在振动 , 说明注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用下列力法:@若移动光屏 , 则应将光屏
(埻 “ 远离 ” 或 “ 品近 ")凸
透镜@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船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 个焦距合适的
(填 " 凸透锐 ” 或 “ 凹透镜")。
【参考答案)
1. C
2. 慢 底 快
高
物体振动快慢 3. 相问 振动 音色
4. 低 2 5. (1)20.50 (2)3
有关 的(选填 ” 相同 ” 或 “ 不
同")。 如即3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 在吸管上有五个孔 , 其中一个是吹孔。 嘴对
着吹孔吹, 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
产生笛声。 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
笛 , 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 , 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
4. 图4甲展示的曾候乙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音铜编钟依大小次序编组悬;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诮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
价。
..._____、
是否存在不足?答:
(是I否) :
J ,· 诮简要说明理由:
图4甲
琅 10. 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 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吸尸气
旷
I纸张
~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学》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学》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快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有效减弱噪声2.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他的“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
如下的实验或事例与“玻璃杯震碎”的主要研究目的相同的是()A.发声的音叉叉股接触水面,能在水面处溅起水花B.利用汽车倒车雷达探测障碍物到车的距离C.正在放音乐的喇叭前方蜡烛的火焰会摇摆D.用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多次弹开3.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雾霾蔽日B.引吭高歌C.饭菜飘香D.滚滚黑烟4.2015年10月28日在我县举办的东海水晶节晚会上,观众能分辨出是歌手韩磊的演唱,依据的是声音的()A.音速B.音色C.响度D.音调5.如图,贾湖骨笛作为中国的古老乐器,距今已有9000年的璀璨历史,它是用老鹰、鹤的骨头制成的笛子。
关于这种乐器,说法正确的是()A.骨笛发出的声音总是乐音B.吹奏骨笛时,空气柱振动发声C.发出的笛声依靠骨笛传播至听众的耳朵D.按住或松开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时,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B.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大D.礼堂的四周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7.用一橡胶锤以不同力度敲同一音叉,所产生的声音将有不同的()A.频率B.音调C.音色D.响度8.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B.石油作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C.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D.“北斗”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二、填空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性检测(二)声学和光学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16随州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C)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2.(2016德州中考)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老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A)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3.(2016乌鲁木齐中考)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同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
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C)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4.(2016绵阳中考)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A) A.眼睛 B.放大镜C.望远镜 D.显微镜5.(2016宜昌中考)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D)A.出现手指的实像 B.出现手指的影子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 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6.(2016镇江中考)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7.(2016西宁中考)下列设备与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A.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B.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C.验钞机——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D.遥控器——靠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8.(2016云南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D.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9.(2016孝感中考)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B.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C.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D.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10.(2016郴州中考)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当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应该(A)A.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B.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右移C.保持凸透镜和光屏都不动D.以上做法都不对,(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2016内江中考)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C)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12.某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分别离透镜20cm、14cm和6cm时,各能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最准确的是(B)A.14cm>f>10cm B.10cm>f>7cmC.10cm>f>6cm D.20cm>f>14cm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13.(2016株洲中考)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__振动__而产生的。
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觉到的是__大象__。
14.(2016滨州中考)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4.2__m。
15.(2016云南中考)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处于雷雨天气,为防止受雷击,__应避免__(选填“应避免”或“不须避免”)在空旷处打伞行走。
下雨时,天空中传来震耳的雷声,雷声的大小用__响度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描述。
16.(2016云南中考)小明从汽车内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__一定__(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见小明;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__虚__(选填“虚”或“实”)像。
17.(2016威海中考)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一是利用光的__漫反射__使教室里每位同学都能看到画面;其二是白布能反射__所有(各种)__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18.(2016连云港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__倒立、放大的实像_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投影仪__。
三、作图题(共8分)19.(2分)(2016广州中考)如图所示,光源Q发出的一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在墙上显示出一个光点。
(1)画出光源Q在平面镜中的像;(2)画出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并标出墙上光点的位置。
,(第19题图)),(第20题图))20.(2分)如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画出来。
21.(2分)如图所示的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的准确方向及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2分)如图,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四、简答题(共8分)23.(4分)如图所示的是渔民捕鱼时的情景。
渔民通过播放鱼类喜欢的音乐,将鱼群诱入渔网。
这一事例说明了:(1)__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__。
(2)__声音可以传递信息__。
24.(4分)(2016龙东中考改编)在紧张的考试中,让我们在回忆儿时的歌声中走近物理,你还记得“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水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这首歌吗?歌词中包含了很多物理知识,仿照示例,请你写出两条。
歌词物理知识小船推开波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水面上倒映着白塔光的反射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浮力五、实验探究题(共26分)25.(6分)(2016云南中考)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激光笔、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
(1)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__在同一平面内__。
(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O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1和1′、2和2′…4和4′分别表示各组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
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增大__,且折射角__小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__0__度。
26.(8分)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次数∠i∠r1 70°70°2 45°45°3 30°30°(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量角器__。
(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__C__。
A.向纸板喷烟或雾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 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反射角等于入射角__。
(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__光路可逆__。
27.(12分)(2016陕西中考)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2。
(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像的位置)(1)从图2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__放大__的实像。
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_幻灯机(或投影仪、电影放映机等)__(写出一个即可)。
(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cm~30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以外处。
但是,当他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_太大(或超出了光具座的长度范围)__。
(3)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_小_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_小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cm。
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__大__(选填“大”或“小”),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后__(选填“前”或“后”)方,故需配戴__凸__透镜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