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研报告正式版_1

合集下载

乡村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乡村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乡村农业发展调研报告【引言】近年来,我国乡村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乡村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重点关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农业技术创新、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等方面。

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的方式,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并从中归纳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农业生产种植结构过于单一,缺乏多元化经营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户主要依靠传统单一作物种植获取经济收入,风险较大。

建议政府引导农户逐步调整种植结构,鼓励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推广种植多元化,提高农户收入稳定性。

二、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缺乏创新能力在走访中发现,虽然有一部分农户已经开始应用新技术,但整体上仍然存在科技含量低的问题。

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指导,引导更多农户使用新技术。

三、农业生产管理不规范,缺乏标准化生产流程调研中发现,一些农户在生产管理中缺乏规范化操作,生产流程不够标准化。

建议加强农技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供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方案,引导农户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生产管理。

【农村农业技术创新】一、农技人员资源不足,技术服务不到位调研结果显示,农技人员数量不足,技术服务不到位。

政府应加强农技人员队伍的建设,拓宽其培训渠道,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二、科技研发与农业实际需求脱节在走访中发现,部分科技研发成果与农业实际需求脱节。

要加强科技研发与实际需求的对接,建立有效的技术转化机制,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农产品加工与营销】一、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调研结果显示,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整体较低,产品附加值较低。

要加大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力度,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二、农产品市场开拓困难,营销渠道不畅通调研中发现,部分农户面临农产品市场开拓困难的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市场的支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鼓励农户参与市场化经营。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农业产业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流失,农业产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农业产业的发展对于维持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农业产业进行调研,了解其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时探讨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三、调研方法1. 采访调研:通过与当地农业企业负责人、农民代表等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以了解他们对农业产业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2. 现场观察:到当地的农田和养殖场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农业生产的情况,包括土地利用、种植方式、农业机械的使用等。

3. 数据分析: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成本、农业劳动力和土地的数量等,进行数据分析,以了解农业产业的经济状况。

四、调研结果及分析1. 农田利用率较低:调研发现,农田利用率较低,许多土地处于闲置状态。

这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有关,农民转行的问题比较严重,使得土地无人管理。

2. 种植业面临市场风险: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种植业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

部分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的收益不稳定。

此外,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需要加强管理。

3. 养殖业潜力较大:调研发现,养殖业在当地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因为该地的气候条件适合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养殖业的技术含量较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四、对策建议1. 提高农田利用率: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此外,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租用或合作经营土地,提高农田的利用率。

2. 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并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的合作社,以提高其市场谈判力。

3. 加强养殖业的技术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养殖业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大技术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的养殖技术水平。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模板(3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模板(3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模板一、背景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重要的农业发展任务,旨在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经济转型和农村改革的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解决农业问题和实现农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以下问题:1. 传统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主要依赖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缺乏差异化和高附加值产品。

2. 农业产业链条不完善,存在着农产品流通渠道短缺、市场销售不畅、农产品加工业薄弱等问题。

3.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农田平均单产低,农作物综合效益低,农业产能无法得到有效释放。

4.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农业生产环节中存在农药残留、产品标准不规范、食品安全问题等。

因此,制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二、目标设定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制定以下目标: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2. 完善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市场销售,提高农业产业综合效益。

3.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田产量和农作物综合效益。

4.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合规。

三、方案内容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1)培育特色农产品:鼓励农民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等优势,培育特色农产品,打造品牌,提高附加值。

例如,发展高山茶叶、有机蔬菜、优质水果等特色农产品。

(2)推广新兴农业产业:积极引导农民转向新兴农业产业,如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服务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3)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对农业装备的投入,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2. 完善农业产业链条(1)建设农业物流体系: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优化农产品的流通渠道,缩短商品流通时间,提高农产品的保鲜度和品质。

(2)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提供标准化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支持。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农业产业调研报告农业产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业产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1近年来,我县立足自然环境优势,以打造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为契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为目标,围绕特色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全面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我县县情,确定了粮食、蚕桑、茶叶、木竹、蔬菜、油茶等重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统一思想,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奖励措施,农业产业化得到强力推进,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格局,基地规模逐年扩大,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逐步成熟,农业质量、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提高。

(一)农业产业基地具有一定规模。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县已初步形成以山区为主的茶叶生产基地、以县城盆地为主的蚕桑基地、以洪星乡为主导的山区木竹基地、以碧阳宏村为基础的蔬菜基地以及柯村的皖南花猪养殖基地。

(二)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

已初步形成了以五溪山茶场、柯村茶叶市场为龙头的茶产业,以华盛、丝业公司、信达公司、蚕种场等为龙头的茧丝绸产业,以杉森木业、金九贸易、港殿竹业等为龙头的木竹加工业,以桃源罐头、惠达食品为龙头的罐头加工业等四大农业产业体系,为我县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龙头企业实力逐步增强。

截至20xx年底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家,其中:茧丝绸系列有华盛集团、黄山丝业公司、黄山信达丝线公司三家,累计产值28295万元,利润达到726万元,税收达到484万元;食品系列有惠达食品有限公司和桃源罐头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年产值达到5143万元,利润64万元,税收达到167万元;木竹加工系列有杉森木业、金九工贸、港殿集团三家,年产值达到19579万元,利润达到689万元,税收达到665万元。

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产业结构调整是指通过改变各类产业的比重和布局,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加速,我国经济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和问题,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意义1.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产品水平和附加值,推动经济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

2. 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保护环境,确保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3. 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调整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4. 解决就业问题: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劳动力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移,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解决就业问题。

5. 促进区域发展均衡:通过跨地区和跨行业的优化配置,推动区域发展的均衡和协调,避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和措施1. 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力度: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 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加附加值,提高竞争力。

3. 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

4.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城乡产业的融合和互动,推动农村产业从传统农业向农村闲置资源利用、现代农业、农村工业等方向发展。

6. 优化土地和人力资源配置:通过优化土地利用和人力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问题1. 发展速度不均衡:不同产业之间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传统产业发展较慢。

2. 结构不平衡:各类产业之间的比重不合理,制造业比重过大,服务业比重过小,农业比重持续下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研报告农业产业调研报告一为了适应学校的教学计划,本人作周庄镇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报告,涉及周庄镇的自然环境、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

一、自然环境周庄镇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中东部,地处红石山南麓,并与五个乡镇毗邻。

周庄镇山岭占55%,属丘陵地区。

有净肠河、玉带河、乌江河、万泉河、燕子河5条主要河流蜿蜒流过。

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

全镇辖24个行政村,含61个自然村;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耕地4.7万余亩,人口37600,其中非农业人口占3600人。

与大多数乡镇相同,周庄镇建国前交通极不方便,没有公路。

建国后,道路建设发展很快。

镇与村、村与村通过规划,已形成交通网。

贯穿全境的宝李路经多次修整并有县乡公路升级为升级公路,更名南石线S329。

过境平临高速长9.4公里,并设有上下口。

“村村通”工程加强了各自然村的联系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周庄全镇以农业为主。

建国前因陈旧生产关系的束缚,农业生产水平低且作物单一,复种指数较低,种子劣,生产技术落后,商品生产率低,可以说是农业衰败,广大农民在饥饿中挣扎。

建国后,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农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至七八十年代部分农业政策的调整,农业生产出现了了生机勃勃的好势头。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新矛盾、新问题。

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

镇政府落实中央政策,结合本镇特点,为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在多方面付诸努力。

(一)抓实传统产业。

坚定不移地抓好粮烟生产,壮大畜牧业、林业和副业,保持农业农村经济繁荣,稳定农民收入粮食生产方面,积极进行农作物良种推广和农业技术的改革。

豫麦、郑麦、周麦等多个小麦优良品种以高产、稳产、抗病旱、穗粒大的特点使亩产达500多公斤;玉米新品种使得亩产在700公斤左右;2003年政府出资引进9408红薯新品种并在全镇推广种植,亩产超过4000公斤。

鹤庆县西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鹤庆县西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1.西邑镇基本情况西邑镇地处鹤庆县西南部的马耳山脚下,东连朵美乡,南接黄坪镇,西边靠近三营镇,北边和松桂镇相连。

西邑镇总面积为30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5.48hm2,常用耕地有1313.18hm2。

其中水田333.05hm2,现通过多年的水改旱,实际用于种植水稻的面积不到100hm2,水浇地(旱地)585.17hm2,人均占有常用耕地0.1hm2。

大丽公路、大丽铁路从我镇境内南北横穿而过,大丽公路过境23.6公里,大丽铁路过境21.6公里。

西邑镇海拔在1700—3842m之间,境内森林覆盖率36%,西片区山清水秀,泉流不断。

地方特产有松茸菌、香菌、牛肝菌、蜂蜜、白芸豆、黄皮梨、奇峰萝卜和大麦酒等。

2.农业结构调整在我镇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几年来,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做出了一定成绩,其在促进我镇经济建设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1农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镇属于以工业为主的农业镇,农民收入主要来自种植和养殖业,境内虽然有几家工业企业,但岗位有限,岗位条件要求高,只有少数村民进入企业打工,按照相关数据表明,2012年西邑镇农村经济收入为4268万元,其中农业收入占比超过68%,西邑镇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农业结构的优化。

2.2农业结构调整有助于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借助于近年来的工作,2012年西邑镇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占比分别是35%、65%。

西邑镇党委合理引入符合当地种植条件的各类经济作物,如芸豆100hm2,烤烟300hm2,白肋烟33.3hm2,蔬菜66.67hm2,药材100hm2,泡核桃166.67hm2,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种植户经济收入,确保其增收致富。

2.3农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方面,西邑镇村民的生活水平当前已经逐渐朝着小康迈进,农业结构调整也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消费结构的转变;另一方面,因为市场供求关系出现变化,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更多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传统农业结构应当尽快予以调整。

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农村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县农业通过结构调整、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开展一系列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在培育专业大户、建立龙头企业、发展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我就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形已基本形成。

1、龙头企业的建立和带动,促进了我县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2、基地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辐射带动作用加强。

通过基地建设,形成了规模化、系列化生产经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3、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服务工作,有力地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4、专业化交易市场的建设,大大地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

农业产业化的最终落脚点是销售和流通,完善的交易市场和畅顺的流通渠道,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有人认为农业的产业化不过是对传统农业的改头换面或换个说法而已,而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导致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民不接受,政府也缺乏有力的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和政策配套,在操作上也缺乏具体的规划和必要的协调,使农业产业化处于自流的状态。

同时,不少人将专业大户发展单纯地与产业化相结合,发展几户大户,成立几个协会,就可以宣传产业化水平上台阶了,而不重视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不重视产加销、农工贸有效结合,这样的农业很难参与市场的竞争,农产品的附加值也得不到深度开发。

2、企业与农民、市场的桥梁作用不够明显,联系不够紧密。

3、中介产业化组织规模小,实力弱,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够紧密,发挥作用不够。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农业组织的创新,通过产业化组织的中介作用,建立起农民与市场的协作关系,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4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4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一、背景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村经济的支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结构短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放缓;农业生产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不高。

因此,有必要制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二、调整目标1.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产品供应的多样化和优质化。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产品优质高效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推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业的竞争力。

4.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发展支撑能力,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调整措施1.优化农业生产结构(1)坚持粮食安全为基础,推进绿色稻谷、小麦等农作物的高产高效种植。

(2)优化农产品结构,促进畜牧业、水果种植、蔬菜生产等多元化发展。

(3)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合理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

(4)加强农业灌溉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推进农业科技创新(1)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2)加强新品种研发和推广,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3)推广农业智能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促进农业绿色发展(1)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推动农药和化肥使用的减量化、绿色化,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和品质。

(3)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4)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旱、排涝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

中方县铜鼎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

中方县铜鼎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

中方县铜鼎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第一篇:中方县铜鼎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中方县铜鼎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一、引言1、调查目的与意义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传统农业和农产品面临严峻市场冲击,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总结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律牲,坚持和遵循科学严谨的态度,系统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合理优化,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

由于农业产业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并未根本解决,农业产业结构与市场消费、农民增收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关注农业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对农村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现实意义。

作为中央电大农村行政管理专业的学员和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基层干部,我们在学习好课本知识的前提下,也应以实际行动来关注我们山区农业结构调整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想通过实地调查中方县铜鼎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摸清新的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正确方向和有效途径,提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产增收的具体措施,为下一步农村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决策。

2、调查时间2012年2月18日—3月28日3、调查方法此次调查主要采用座谈走访、个人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二、调查内容根据问卷表,我调查了铜鼎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下几个问题:(一)铜鼎乡的基本情况,包括区域位置、总人口、耕地、农业产业等情况等。

(二)铜鼎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三)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三、调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1、铜鼎乡的基本情况铜鼎乡位于中方县东北部,是中方县海拔最低的乡镇,平均海拔不到200米。

东与辰溪县上蒲溪相邻,东南与丁家乡为接壤,南与铜湾镇相连,西与龙场乡毗邻,东北与辰溪县龙头庵乡为邻。

境内沅水河段约17公里,沿河两岸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全乡总面积48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103个村民小组,人口1.4万人,其中瑶族200余人。

2024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4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4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农村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应用、农业产业链条、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等方面,对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

一、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是农村产业发展的基础,其优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种植业比重过大,畜牧业发展相对滞后。

其次,农业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缺乏高附加值产品。

因此,需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二、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主体是农村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目前,我国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存在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经营分散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支持,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和经营能力。

三、农业科技应用农业科技应用是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其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缺乏有效的推广机制。

因此,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

四、农业产业链条农业产业链条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农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条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业生产与加工、销售环节衔接不紧密,导致农产品流通不畅、附加值不高。

其次,农业产业链条较短,缺乏高附加值产品。

因此,需要加强农业产业链条的完善和延伸工作,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五、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是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我国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一、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我是农业大县,农村经济在国民产值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县的农村经济同全国一样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历届县委、县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走了一些探索性的路子,逐步确立了蚕桑、畜牧两项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

一是全县桑园面积达7万亩,常年发种量XXX万张,畜牧业生猪饲养量达XX.X万头;二是产业化发展模式初步形成,蚕桑、生猪产业目标从种植到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已形成,畜牧业也通过专业市场、中介组织加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也雏形初现。

三是在结构调整中,农民来自粮食的收入趋于下降,畜牧业与经济作物的比重上升,结构调整真正让农民在“看得见”中受教育,在“摸得着”中学本领,在“学得会中”得实惠,实现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收。

20XX年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79XXX万元,按参考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XX.X%,比“十*五”末期达到XX.X亿元,净增加XX.X亿元,年均增长XX.X%,比“十*五”计划确定的年均增长XX.X%左右高0.4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45XXX万元,较上年增长XX.X%。

比“十*五”末期达到XX.X亿元,净增加XX.X亿元,年均增长XX.X%,比“十*五”计划确定的年均增长XX.X%左右高0.1个百分点。

二、我县目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小富即安的思想障碍尚未破除一是安于现状不愿调。

一些人小农经济意识较强,习惯了“吃一点、卖一点、贮一点”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也有些人满足“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缺乏高速调整的主动性。

二是怕担风险不敢调。

怕种不好,没有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的经验,怕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担心普遍种植造成价格下跌。

三是按部就班不愿调。

面对滚滚而来的结构调整大潮,一些人消极对待,被动应付心思严重,一味求稳、求准、不愿接受一丁点风险,满足于微调、慢调,具体表现在品种选择上,只选择自己熟悉,会种、会养的品种,在调整进度上,看左右、随大流,没有一个时间表,调到几时算几时。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范文为了调整优化全县种植业结构,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政协于六月十九日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在政协领导带领下,先后深入到东湾镇、五合乡、北滩乡、三滩乡、刘川乡进行调研。

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种植业基本情况我县位于甘肃省中东部,黄河上游,黄河流经11个乡镇、15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全县辖18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总人口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

国土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4.9万亩,其中水地50.05万亩,人均水耕地1.18亩。

目前,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8.9万亩,其中小麦23.26万亩,水稻3.56万亩,玉米18.42万亩,糜谷2.83万亩,其它谷物2.61万亩,夏收豆类7.74万亩,大豆0.72万亩,棉花0.15万亩,油料4.21万亩,枸杞4.88万亩,籽瓜10.5万亩,蔬菜25.8万亩(含洋芋),瓜类4.35万亩。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点近年来,全县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快两翻三提高的总体目标,极力推动三大产业、六大基地建设,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以经济作物和蔬菜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思路、新格局,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经作种植逐渐扩大。

一是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2022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4.69万亩,较2022年增加16.38万亩,增幅18.55%,年均增加2.34万亩。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77.46万亩,较2022年增加了10.48万亩,增幅15.6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1.29万亩,较2022年增加2.57万亩,增幅29.47%;园林水果面积4.71万亩,较2022年增加1.48万亩,增幅45.82%。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情况分析报告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情况分析报告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情况分析报告
一、综述
当前,农业种植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受到国家的重视。

随着农业
机械化、肥料施用、种植技术的提高,农业种植技术现代化程度和农业生
产效益也得到了提高。

尤其是新型农作技术的发展,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以下将对近年来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情况进行分析。

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1、作物种植减少
近年来,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作物种植减少,同时增加了
薯类、坚果、果蔬、菌类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

据统计,从2024年到
2024年,全国稻谷种植面积增加了7%,谷物种植面积减少了7%,林果种
植面积增加了17%,油料种植面积增加了3%,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了9%。

2、种植地域调整
受气候、土壤和资源条件的制约,我国的种植分布有较明显的地域划分,特别是近年来,农业部在考虑气候条件下,大力倡导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特别是加快发展可节水、低耗水、中低耗磷氮肥的作物,充分发挥低
耗水资源优势,形成区域性的种植结构优势。

3、年份调整
种植结构的变化还会体现在农作物的年份调整上,一些农作物因其特性,其中一年种植的比例要小于或大于其它年份,因此。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及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效益和有效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借鉴。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专家讨论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农业从业人员,重点了解他们对农业产业结构和相关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个别访谈和专家讨论则在针对性较强、需要深入了解和研究的问题上进行,以便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分析。

三、调研结果和问题分析1.农业产业结构问题(1)单一产业结构: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缺乏产业的多元化和差异化特色。

(2)规模过小:大量农户经营规模较小,生产效益低下。

(3)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不高,缺乏高效节能的技术和设备。

(4)销售困难:农产品销售困难,导致农民收入较低。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困难(2)技术问题:农业技术更新缓慢,农民对新技术接受程度不高。

(3)市场问题:农产品市场需求不稳定,市场风险较大。

四、解决途径和建议1.多元化发展2.技术升级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转化,推广高效节能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3.增加资金支持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支持,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产业。

鼓励银行提供贷款和信贷支持,提供优惠政策和融资担保,帮助农民融资。

4.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收购和销售体系,促进农业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的发布,提高农民的市场嗅觉和销售能力。

五、总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通过多元化发展、技术升级、增加资金支持和健全市场体系,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农业专家共同关注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目标、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理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农业产业结构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增长以及农村经济繁荣。

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其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数量,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其次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农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还包括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最后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多种方法和途径可供选择。

首先是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其次是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发展,推动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还包括加强政策支持,出台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政策,鼓励农民逐步转变经营方式,发展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同时,加强农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然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是农业生产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受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其次是农业产业链条较长,产业协同发展难度较大,需要加强产业链条的衔接和协同合作;还有农民素质和技能参差不齐,农村人才流失严重,需要加强农民教育和技能培训;此外,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不对称,农村电商发展滞后,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发展力度。

针对上述挑战和困难,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首先是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农业生产保障和风险防范,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其次是加强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条衔接,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化和规模化发展;还包括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村电商发展,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关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近日,黟县人大会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宏村镇木坑竹海景区、金家岭村,西递镇叶村,美溪乡打鼓岭景区和洪星乡长春村长坑村民组等地,考察了解农业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旅结合的情况,同乡村干部、县乡人大代表、农林部门的技术人员和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座谈,认真分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好下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农村产业结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做强做大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农业市场化、品牌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要求,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旅结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5万亩,桑园面积3.6万亩,茶园面积3.2万亩,其中经认证的优质无公害茶园面积2.63万亩;果园面积0.4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11万亩,有林地面积95万亩;生猪饲养量9.4万头,家禽36.8万羽;农村经济总收入28.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99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3135元,工资性收入2467元,各项惠农政策转移性收入438元。

1、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县突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托蚕桑,茶叶、木竹、果蔬、生态养殖等特色资源优势,建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

主要有五里为中心的3000亩水蜜桃基地;以五溪山为中心的2800亩有机茶基地,以黄姑为中心的l200亩的生态茶园基地;以碧东、叶村为中心的千亩高效桑园基地;以洪星为中心的47000亩竹木制品原料基地;金家岭、同川村的50000羽蛋鸡基地,碧山村60000羽肉鸡基地,柯村乡皖南花猪和黄山黑鸡保种养殖基地。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整调研报告(完整版)_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整调研报告(完整版)_1

报告编号:YT-FS-4174-4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整调研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整调研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根据镇人大主席团XX年工作要点和主席团会议的安排XX年6月1日早,在镇人大主席敖菲同志的带领下,对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1、辣椒生产XX年全镇共种植辣椒XX0亩,品种主要以“长虹”、“足法”、“甜杂一号”等品种为主。

辣椒育苗在3月20日结束,大田移栽在5月30日结束。

2、万寿菊生产**镇在XX年共种植万寿菊9000余亩。

技术人员在各村委会负责好技术指导,按规格移栽,已结束。

3、南瓜生产古城村委会根据自身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等有利条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XX年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寻找新的突破口,找准市场,由村委会租地200亩,发展南瓜新型产业。

5月20日移栽结束。

4、浅水藕生产浅水藕生产XX年的生产分别在淑足、海晏2个村委会,种植面积为200亩,3月25日种植结束。

5、水稻抛摆秧生产XX年分别在大堵、长桥、大同、捏龙4个村委会完成水稻抛摆秧5000余亩,在4月29日日移栽结束。

此项技术能使每亩水稻比常规育苗增产30至100公斤。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对策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针对这些问题,下面将分析现状,并提出对策。

首先,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单一、粗放、传统等问题。

农业主要以粮食、棉花、油料等传统农产品为主,农业经营方式主要以小农经营为主,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大的特点突出。

此外,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过于依赖传统农产品,导致市场竞争压力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其次,需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实现农产品供给能力与消费需求的结构调和。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元化调整,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可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农业产业发展支撑。

此外,需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引导。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扶持力度,推出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例如,可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扶持力度,开发和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

同时,需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科技支撑。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依托科技创新实现。

政府可以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提升农业科研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此外,还可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需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并加强政策引导和科技支撑。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研报告正式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研报告正式版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一、自然环境周庄镇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中东部,地处红石山南麓,并与五个乡镇毗邻。

周庄镇山岭占55%,属丘陵地区。

有净肠河、玉带河、乌江河、万泉河、燕子河5条主要河流蜿蜒流过。

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

全镇辖24个行政村,含61个自然村;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耕地4.7万余亩,人口37600,其中非农业人口占3600人。

与大多数乡镇相同,周庄镇建国前交通极不方便,没有公路。

建国后,道路建设发展很快。

镇与村、村与村通过规划,已形成交通网。

贯穿全境的宝李路经多次修整并有县乡公路升级为升级公路,更名南石线s329。

过境平临高速长9.4公里,并设有上下口。

“村村通”工程加强了各自然村的联系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周庄全镇以农业为主。

建国前因陈旧生产关系的束缚,农业生产水平低且作物单一,复种指数较低,种子劣,生产技术落后,商品生产率低,可以说是农业衰败,广大农民在饥饿中挣扎。

建国后,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农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至七八十年代部分农业政策的调整,农业生产出现了了生机勃勃的好势头。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新矛盾、新问题。

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

镇政府落实中央政策,结合本镇特点,为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在多方面付诸努力。

(一)抓实传统产业。

坚定不移地抓好粮烟生产,壮大畜牧业、林业和副业,保持农业农村经济繁荣,稳定农民收入粮食生产方面,积极进行农作物良种推广和农业技术的改革。

豫麦、郑麦、周麦等多个小麦优良品种以高产、稳产、抗病旱、穗粒大的特点使亩产达500多公斤;玉米新品种使得亩产在700公斤左右;XX年政府出资引进9408红薯新品种并在全镇推广种植,亩产超过4000公斤。

种植方法在传统的小麦玉米两年三熟的熟制下,进行新的作物组合,完成冬小麦、西瓜、白菜一年三种三熟的试验并积极推广。

这些保持了粮食产量的稳定和增长。

林业方面,切实履行中央的退耕还林政策,组织进行荒山绿化工作,倡导和先行植树造林活动,拍卖或承包宜林荒山荒滩等“四荒”。

其中的通道绿化尤为瞩目,走在镇的主要道路上,满眼尽是绿色,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畜牧业方面,猪牛羊鸡是农户家庭饲养的主要牲畜禽。

政府鼓励群众发展养殖并重视品种改良,多次引进猪和鸡的良种,有力地提升了群众的积极性并推进了畜牧的发展。

各自然村出现了许多养殖专业户,并形成了十多个大型养猪厂和5000只以上养鸡场11个。

近年来肉兔、长毛兔的养殖也有了飞速发展。

副业上,有农副加工、高中档家具制作、包工建筑、运输、收购、修理等。

由于形式多样,这一部分也难于统计。

但副业项目逐渐增多,从事人员的年收入也不断上升。

渔业方面本镇的大面积水面较少,难以天然繁殖,适合发展坑塘养殖,这个方面正在逐渐被重视起来。

(二)做大特色产业。

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丘陵的周庄,最不乏石原材料。

产青石故名的青石山,成为石材料加工的基地。

周庄镇自1985年筹建第一座建材厂起,先后扩建和建立多个石材加工厂,总雇用职工200余人。

煤炭又是周庄的一大丰富的矿产资源。

周庄煤矿1985年4月筹建,占地15.4亩,当时投资28万元,职工68人,正式投产后年产煤1.1万吨,产值660000元。

后经扩建和技术革新,产煤量有了新突破。

而与煤炭相关的加工厂如洗煤厂、选煤厂也兴建起来。

位于南王村南王洗煤厂总投资3000万,XX年10月建成并完成机器设备的安装继而开工投产。

另外,木器加工,钢模板出租业已形成很大的规模。

(三)发展非农产业镇政府一方面解放思想从思想上跳出“农”,从非农领域寻找突破口,发展劳务输出等非农产业,最直接、最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认识到劳动力作为商品的特殊性,把劳务输出作为一大产业发展壮大,凸显“打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效益。

这方面,政府还组织集中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以提高务工人员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增加他们的收入。

同时,镇政府依法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引导土地适当集中,以满足部分家庭举家务工担心土地闲置荒废的需要。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据XX年资料显示,镇政府在过去的一年里,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全镇共发放种粮直补125218.68元,综合直补495885.67元,直补资金1667799.98元,农机具补贴13万余元。

《1》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年粮食总产28762吨,同比增长10.4%,良种覆盖率达100%,粮食品质大大提高。

《2》食用菌种植、蔬菜种植优势明显。

食用菌种植量达到1000万袋。

蔬菜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3》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

新增养殖园区2个,全镇生猪存栏45810头,家禽存栏342994只,牛存栏12169头,羊存栏14920只,新增出栏肉鸡345734只。

《4》林业生产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全镇完成绿色通道25.8公里,完善农田林网15800多亩,完成了补植补造任务路、沟、河、渠119条,植树总量达25万株,林业育苗100亩,林木覆盖率达13.6%。

《5》劳务经济蓬勃发展。

加大了劳动力转移及培训力度,培训劳动力5098人,劳动力转移13314人,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6》加工业凸显特色。

王子孟石材加工厂已发展到3个,年加工产值达到30万元,产品销往周边各地;余官营木器加工年加工量超过万件,产品销到洛阳、开封;马起营村出租钢模板已发展到70余户,年收入达到150万元。

《7》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稳步推进。

四、对结果的分析周庄镇是一个农业大镇。

对于这样一个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占到4.7万亩的乡镇,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势必是艰巨的。

从历史到现状的对比,不难发现政府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

而这些,得益于一个良好的有战斗力的干部队伍,他们始终对时局现状和肩上的担子保持清醒的认识,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在前列,做到“不唱高调;不搞形式;不徒虚名。

常严以律己;常深入实际;常调查研究;常从严管理”;得益于全体工作人员的良好的工作作风,“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不等不靠,不拖不沿”;也在于广大群众对政府工作的配合,主动寻求自身发展增加收入之路。

当然还有一些很突出的问题:农业产业化特色还不够鲜明,所占比重小,缺乏一批真正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相对狭窄。

这也是由于本地区农业经济所占比重大,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挑战,同时广大群众有某些意识上的局限性,而且这些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

五、体会农业结构调整应该有成功的范例。

调查一个成功的地方并得出经验是一种手段,而总结一个还存在问题的地方并找出发展方向也不失为方法。

毕竟,能够顺利完成调整的还在少数。

如果所有的调整都是易得的,那么这将不成为机遇。

这次调整无疑会面对矛盾的层次深,调整的要求高,调整的难度大的问题。

因此就需要我们在事实就是的基础上,寻找调整的新思路。

“新思路”我自然是没本事想出那么多了。

不过我认真看过别人的思路,还是很认同的:跳出农业抓农业。

农业问题已远不是农业自身的问题,制约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从更高的层面、更大的范围予以解决。

比如,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民劳均耕地资源少,规模狭小,生产易趋同。

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创造条件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和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把农业当作战略产业来抓。

首先,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来抓。

许多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我们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加大力度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又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更切实有效地确保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基本自给,避免其生产的大起大落。

大宗农产品的国内需求到什么时候都必须立足国内予以解决。

其次,把农业作为广大农民致富的产业来抓。

在短时期内,众多农民的致富还只能主要依靠农业以及与农业相关的生产经营行业,这就要求我们下大力气把农业做大抓好。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有优势,应该予以挖掘和发挥。

宏观上科学布局。

调整农业结构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地方不同的自然资源秉赋、技术水平以及品种优势和发展基础,通过规划和引导,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化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以形成宏观上科学、合理、高效的农业结构布局。

实施中突出重点。

农业结构调整应重点抓好农产品的品种品质、贮运加工、生产的区域规模、销售的市场开拓和出口创汇。

同时,也要着力推进以县城、中心镇为重点的农村城市化和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各种联合体形式并举的农村工业化。

重视组织结构的调整。

组织结构调整是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成功的必要保障。

首先,要依据发展需要和市场经济原则对传统体制下所留下来的各类为农业服务的组织进行分类调整,优重组。

其次,要重视培养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通过产业化、合作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同时也要重视发挥村委会的经济组织职能总之,农业结构调整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唯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赢得新的发展;我们别无他择。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