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必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7年高考全国卷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分封制、宗法制)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2017·全国Ⅲ卷·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
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可知同一件事有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说法,所以答案选B。A与C、D说法太过绝对。
考点:史学常识
2、(2017·全国Ⅰ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
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解析:从题目可知考察的分封制起到的作用,把贵族分封到地方,应有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交流,所以答案选A。材料并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秦朝开始)和贵族世袭(血缘关系),所以B、D排除;C指的是秦统一六国后实行的郡县制。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3、(2017·全国Ⅰ卷·25)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B
解析:从表中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目增多,可判断出中央的势力有所增强,这就有助于解决边疆问题,所以答案选B.A、B材料无法体现;(A王国问题在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颁布推恩令得以解决;B材料涉及的是地方)D、区域应该是缩小。
考点:汉代的政治制度
4、(2017·全国Ⅰ卷·26)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同一历史事件有不同的历史叙述。(历史叙述:是指对历史的描述,记录。我们要求要综合运用多种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所谓孤证不立。)从材料中李世民当时的身份有不同的说法,排除A;B材料无法体现;D只有《新唐书•太宗本纪》有说,可信度较低;但材料都有涉及到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所以答案是C。
考点:史学常识
5、(2017·全国Ⅱ卷·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出宦官读书识字从明初禁止到明中后期逐渐制度化,很明显是要适应决策过程中宦官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答案是A。而B、C、D说法不符合史实。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内阁制
6、(2017•全国Ⅱ卷•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知由原来的私家编纂到魏晋以后由朝廷官修并且重视,联合所学的知识判断朝廷应该是有政治目的,所以答案是C。A、B、D材料无法体现。考点:史学常识
7、(2015·全国Ⅱ卷·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答案:A
解析:材料分析可知从汉宣帝以后的皇帝都强调要和郡太守来治理国家,体现出郡太守(即地方)的重要性,所以答案是A;B并没有说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是二者的合作;C、D材料并没有体现。
考点:汉代政治制度
8、(2015·全国Ⅰ卷·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C
解析:两汉时期(西汉和东汉),外戚(如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地位得到提高,而汉末皇帝一般都幼小是汉代出现外戚干政其中一个原因,所以外戚地位提高应该跟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答案是C。A、材料没体现;B、D 不符合材料(家天下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世代相袭。一般指男系血缘,夏朝开始。外戚是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
考点:汉代政治制度
9、(2016•全国Ⅱ卷•27)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 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答案:B
解析:从族谱记载知在清乾隆年间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骤然增多,这说明答案是B。因为大量的移民已在台湾落叶生根,受传统宗法制的影响,必然会把祖先牌位也请过去。A是偷换概念,材料并没有强调族谱的编修;C、D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清朝·宗法制
10、(2016•全国Ⅱ卷•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