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课计划
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计划和内容
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计划和内容一、指导思想数学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万花筒,美丽而奇妙。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
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
因此,趣味数学,一是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二是填补了我们课改中的弱项。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本人任教二年级(2)班,每位学生都很天真活泼,他们在学习上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在学习的探究上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基于他们无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数学。
三、活动目标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 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艺术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收获。
3. 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4.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5.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活动措施1. 结合教材,精选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一步学习的需要。
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2. 教学内容的选编体现教与学的辨证统一。
教学内容呈现以心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符合儿童认知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使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儿童思维发展能力相一致。
3. 教学内容形式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赋予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通用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通用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通用,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通用1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
2)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
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用的时间。
多媒体课件,火柴棒,小奖品。
教学过程:课前先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例子。
讲一个小故事,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
通过小故事起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火柴游戏,层层导入:同学们还想知道知道数学更多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来一起玩一个与数学有关的趣味游戏好吗?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摆法。
1、下图是用24根火柴杆排成1大1小两个正方形,只能移动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变成3个正方形,你会吗?2、六角星变菱形用18根火柴摆1个六角星(见图)。
请你移动其中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变成6个面积相等的菱形。
你知道应该怎么移动吗?3、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图。
游戏要求:(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2)恢复原状,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答对进行适当的奖励),并进行分析,然后逐渐深入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小学课堂趣味数学教案
小学课堂趣味数学教案
适用年级:小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通过趣味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思维发散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学拼图游戏: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份数学拼图,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拼图完成。
2. 数学填词游戏:老师出一个数学题,学生组成小组填写答案,同时填写完整的题目会出
现一句有趣的句子。
教学步骤:
1. 引入活动:让学生看一段关于趣味数学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分组游戏:将学生分组,分发数学拼图给每组,规定时间内完成。
3. 整理成果:让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让其他组评价,并进行奖励。
4. 数学填词:以填词游戏的形式继续活动,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
教学方法:
1. 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 互动教学:老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评价:
1. 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思维发散能力。
2. 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活跃,积极思考,达到了教学目标。
扩展活动:
1. 数学实验:学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实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数学绘画: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反思:
1.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更吸引学生参与。
2. 在分组活动中要合理安排小组成员,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
通过趣味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模板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模板
教学主题:学习数学的有趣之处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趣味性的数学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
3. 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学游戏:通过数学游戏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数学趣味题目:通过趣味性的数学题目,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
3. 数学实践小活动:通过亲身参与数学实践小活动,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讲解有趣的数学题目或游戏,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状态。
2. 学习活动:设计数学游戏或趣味题目,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启发和巩固。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践小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数学的应用。
4. 总结: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有趣之处。
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参与度、问题解决能力和表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扩展活动: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数学游戏或趣味题目的练习,拓展数学知识的应用领域。
教学反思:
跟进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备注:
本次教案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为主要目标,通过数学游戏、趣味题目和实践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数学知识。
小学生趣味数学教案
小学生趣味数学教案
教案目标:
1.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喜爱。
2. 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以游戏和趣味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
1. 数字游戏:利用数字卡片组合出不同的数字,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计算和推理。
2. 排列组合:让学生围绕数字进行排列组合的活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3. 数学竞赛: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教学流程:
1. 热身活动:通过数学口算游戏或数学趣味小测验来热身,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数字游戏:教师准备好数字卡片,让学生组合出一定的数字并进行计算,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和合作。
3. 排列组合:让学生分组,围绕数字进行排列组合的活动,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与团队合作。
4. 数学竞赛: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进步,提高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能力。
5. 总结活动:教师对本节课的活动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教学材料:
1. 数字卡片
2. 数学趣味小测验
3. 教师准备的其他游戏和活动材料
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参与数学竞赛的成绩,评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示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趣味数学教案小学教案
趣味数学教案小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数学游戏道具:数独游戏板、数学棋盘、数学卡片等。
2. 讲解PPT。
3. 教学资料:数学游戏规则、游戏例题等。
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角力比赛
让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一场数学题目竞答比赛,每组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游戏币。
2. 导入新知识:
通过PPT介绍数学游戏的概念和好处,激发学生对数学游戏的兴趣。
3. 进行数学游戏:
选择一到两款数学游戏让学生进行体验,老师可以分组指导学生玩游戏,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4. 游戏总结: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收获和体会,总结数学游戏的好处并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款自己喜欢的数学游戏,在家里邀请家人一起玩,并写一篇游戏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
通过趣味数学游戏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
和逻辑思维能力。
希望未来能继续开展更多趣味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趣味数学》课程介绍
一、课程理念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
但是抽象的数学思维会显得苍白,而趣味数学社团课旨在用有趣的形式、创新的角度切入教学,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收获数学知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数学文化、发散数学知识掌握得较少。
因为在教材学习数学的基础上,有必要增加课外数学知识的摄入,因此用数学社团课的形式呈现拓展性的数学知识,是非常合适也非常独特的。
二、课程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2.在操作活动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组织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标准的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概念和数学问题。
3.发展学生的数学文化、课外数学知识储备,增加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以及统计与概率三个模块。
在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以趣味、丰富的小组活动为依托,开展热身游戏、头脑风暴、知识竞答、动手操作、创作比拼等等活动,全面带动学生学习热情,巩固学习成果。
本课程目前有21个课时,1-6年级均可选择对应年级使用,联结数学课堂与课外,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数学眼界。
四、课程评价(如需要可自己制定具体评分体系)1.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明显提升,能用简洁、精炼、准确的数学语言提出问题、分析过程、解决问题、总结提升以及学习反思。
2.学生学会熟练使用每节课相应的学具,并知道并说出学具的使用场景、使用方法。
完成每节课课堂练习的要求,并维持好的纪律,在课后教师的提问中准确解答。
能够把所学知识传授或者转达给同学。
3.学习社团课后数学课堂上,专注力和倾听力明显提升,具体表现为纪律进步、回答问题人数增加。
学习数学的热情大大提升,表现为平时数学课、数学作业也更加认真、仔细,课后和教师的交流增加。
对下一次的课充满期待,希望老师布置相关社团课练习作业。
五、学情分析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具体的事物。
小学学趣味数学教案
小学学趣味数学教案
年级:小学
主题:趣味数学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趣味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基本的数学技能。
3. 培养学生思维逻辑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学游戏:数独
2. 数学探究:数字迷宫
教学步骤:
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趣味数学,并解释数学游戏和数学探究的概念。
2. 数学游戏:数独
a. 教师向学生介绍数独的基本规则和玩法。
b.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数独游戏,每个小组协作解决数独难题。
c. 教师在游戏结束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共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3. 数学探究:数字迷宫
a. 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字迷宫的概念和挑战。
b. 学生分组进行数字迷宫探究,通过试错和分析找出解题的规律。
c.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题过程,分享解题经验,总结解题策略。
4.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数学的趣味性和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运用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趣味数学课,学生不仅在游戏和探究中体验到了数学的快乐,也提高了数学技能和思维逻辑能力。
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互助和分享的意识。
希望通过这样的趣味数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积极和自信。
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教案
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巩固学生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数学教材、练习题、奖品等。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音响等。
3. 学生活动材料:练习本、笔、剪刀、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游戏,如数数、比大小等,让学生充分活跃起来。
2. 主题活动一:数字拼图(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数字拼图,让学生观察并拼出正确的数字。
拼对的学生可以获得小奖品。
3. 主题活动二:数学谜语(10分钟)教师出一些简单的数学谜语,让学生猜猜看。
猜对的学生可以获得小奖品。
4. 主题活动三:数学故事(10分钟)教师讲述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如《小猪佩奇之数学乐园》等,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体会数学的趣味性。
5. 主题活动四:数学竞赛(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竞赛,如速算、口算等,比赛结束后,给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奖品。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四、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参与程度。
2.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活动的看法和建议。
五、教学建议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六、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增加亲子互动。
2. 课后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后的数学兴趣小组,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参与数学活动。
七、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学生受伤。
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3篇
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3篇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教学难点: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小黑板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板书:2+2+2=6(只)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板书:3+3+3+3+=12(只)(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永各连加来算。
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教学过程自我加减(1)出示试一试图。
(2)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朵?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朵?怎样算?求一共的朵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竖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朵?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朵?怎样算?求一共的朵数,就是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
(4)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相同吗?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横着看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得数相同。
3、教学例2(1)出示例2图(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板书:2+2+2+2=8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3)老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写成22=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
24和2乘4。
(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学生答老师板书:2+2+2+2=8(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教案
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教案第一篇: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教案趣味数学活动教案教学内容:快乐运算活动目标:1、通过独立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维能力。
2、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3、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重点与难点: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
活动过程:一、数学故事: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听吗?生:想!出示《小狐狸的故事》:从前,山上住着一只粗心的小狐狸。
这一天,妈妈让它背着8块马铃薯到外婆家去。
一接到这个任务,小狐狸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马上背起马铃薯出发了。
一路上,它哼着歌往前走。
可是,走着走着,小狐狸觉得有点不对劲,怎么越背越轻了。
它赶紧停下脚步,打开袋子一看,怎么只剩下3块马铃薯了?原来,小狐狸背的袋子破了一个洞,马铃薯就从这个破洞掉下去的。
后来,小狐狸到了外婆家。
小朋友,你能猜猜看,小狐狸可能背了几块马铃薯到外婆家呢?生:0块,小狐狸很粗心继续往前走,马铃薯都丢光了。
生:3块,小狐狸绑好破洞,带着剩下的马铃薯到了外婆家。
生:8块,小狐狸绑好了破洞,又回去捡丢掉的5块马铃薯。
生:6块,小狐狸捡回3块,还有2块被小兔捡走了。
生:5块,小狐狸在路上碰到一只饿了的小狗,就送给它3块。
师:刚才几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其实如果从不同角度去想,用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还可以说出更多、更精彩的原因。
同学们,你们认为像这样从多种角度来想问题,有趣吗?师:这节课就让我们都来开动脑筋,从多种角度去想问题(板书课题)二、出示趣味题: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灰太狼抓羊:灰太狼又来羊村抓羊了!灰太狼开始的时候抓了35只,被喜羊羊救回来 16只,然后灰太狼又抓了 24只羊,问灰太狼总共抓了几只羊?2、数台阶:每层楼有6级台阶,我们走到第五层,总共要走()级台阶呢?3、“猫捉老鼠”的游戏:有12个小朋友一起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已经捉住了7人,还要捉()人。
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精选4篇
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精选4篇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篇一认识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
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对除法的#39;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然很重要。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再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并让学生经历这一抽象过程,从中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主要基础,因此我在讲授时注意以下几点:1、通过认真观察幻灯片和图画,要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实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再介绍除号、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本课上完后,虽然学生能正确地列出算式,但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理解其含义。
2、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我多次给学生积级的情感支持,让学生体验到掌握一种新方法的快乐。
3、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使用除法的活动和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强化练习。
4、运用所学的有关除法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理解和巩固除法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味。
5、要充分了解和照顾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有针对性地强化练习,以利以后的学习,为今后理一步学习有关除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
本节课,我们在“分一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教师不仅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更注重了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是,每一节课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必需长期进行的。
好玩的数学趣味教学设计方案篇二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例6、“做一做”及教材第69页练习十六第1~3题。
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有哪些
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有哪些教案是老师为讲授新一课而做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提前做好教案才会使课堂气氛活泼生动。
那么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有哪些?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并理解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喜爱的现实情境,使学生经历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获得一些初步的提出用除法计算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题意和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解答简单除法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1)出示蚕宝宝照片。
(2)蚕宝宝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吐出来的丝能够做出许许多多漂亮的衣服。
平时蚕宝宝都是放在纸盒里面的。
(3)问:你还了解蚕宝宝的哪些相关资料?2.探究新知,揭示课题(2)观察,发现数学信息一共有多少只蚕宝宝?有几个盒子?怎么放的?分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全班汇报(15只蚕宝宝,3个纸盒,平均放的。
)(3)思考怎么解决问题因为是平均分,求每个盒子放几个就是求每份是几。
应该用除法计算。
问:你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计算?列式是15÷3=5(只)要求平均每个盒子有几只,为什么用除法解决?你能根据实际放入蚕宝宝的过程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吗?(4)更换情境,解决问题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交流解题思路提示:要想求要用几个纸盒,需要知道哪些条件?(蚕宝宝的总个数和每个纸盒放的个数)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问:要想求要用几个纸盒,为什么用除法?说一说除法算式的意思。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计划本报告旨在介绍一项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计划,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趣而有效的学习数学的方式。
该计划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同时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计划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合作精神4.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二、计划内容1. 多元化的数学游戏和挑战: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挑战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数独、数学谜题、棋盘游戏等,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巩固他们的计算和推理能力。
2. 实践性项目学习:通过实践性和探究性的项目学习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例如,设计和建造一个迷宫,学生需要运用几何和计算技巧来完成任务。
3. 数学思维启发: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发现数学的规律和规则,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探索数字的奇偶性规律或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4. 数学竞赛和活动:组织小型数学竞赛和活动,提供展示个人和团队数学能力的机会。
这将激发学生的竞争力和合作意识,同时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
三、计划实施1. 资源准备:准备足够的数学教学资源,包括游戏、教具、实验材料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活动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设计有针对性的趣味数学活动,确保活动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
3.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 评估反馈: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同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计划效果通过这个趣味数学计划,学生将获得以下好处: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低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活动方案
小学低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精神。
本着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专长的教育理念,促进第一课题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激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积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课程内容简介:课程就是要把“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兴趣,故名“趣味数学”。
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阔学生思路和视野。
三、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体会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无处不在的实用性,转变学生对数学原有的枯燥无味的看法,真正开始喜欢数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学生在喜欢数学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社团计划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亲自测量……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把他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2、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兴趣小组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其他各科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3、增加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
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游戏、故事等趣味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数字1-5(1)学习数字1-5的读写。
(2)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熟悉数字1-5。
2. 第二课时:认识数字6-10(1)学习数字6-10的读写。
(2)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熟悉数字6-10。
3. 第三课时:10以内的加法(1)学习10以内的加法运算。
(2)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法。
4. 第四课时:10以内的减法(1)学习10以内的减法运算。
(2)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减法。
5. 第五课时:10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1)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2)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三、教学资源:1. 数字卡片2. 计算器3. 趣味数学游戏道具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老师和同学互动。
2. 学习效果:学生是否能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3. 情感态度: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态度。
五、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给予个别辅导。
2.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
3.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学习能力。
4. 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直观教具和数字卡片,帮助学生形象记忆数字和运算。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数学知识。
4. 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小学趣味数学活动方案(通用14篇)
小学趣味数学活动方案(通用14篇)小学趣味数学活动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为营造校园数学学习氛围,弘扬数学文化,激发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学习方面创新能力。
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数学、获取数学知识的舞台,在校园里形成浓郁的数学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魅力,发现数学的无尽乐趣与无穷奥妙,进而产生一个良性循环,服务与提高自己数学的学习。
二、活动事项活动主题:传播数学文化,展现数学魅力活动口号:我动手,我思考,我快乐活动时间:20xx.3.11-4.111.3月11日升旗仪式数学节活动开幕式2.3月11日活动小结(发活动中一些奖状,数学组全体老师负责)活动目的:1、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心环境,关心社会,去获取和发现新的知识。
2、促进教师思考与实践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与活动该如何开展,如何提高课堂活动的数学内涵,如何在培养数学能力及素养上下功夫,促进学生自主地展示数学才能,体验数学价值。
三、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组员:四、活动对象:1--6年级全体学生,全体数学老师五、活动形式与具体安排:学生活动:(一)数学手抄报、数学日记评比(第四周)负责人:参加对象:三--六年级1、手抄报:以“传播数学文化展现数学魅力”为主题,要求规范、整洁、美观,做出个性。
比赛统一用8开的纸张,右下角写明姓名、班级、指导师。
手抄报内容可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名人名句、数学名题、数学趣题(符合本年级孩子思维水平)……。
2、数学日记:必须是学生自己写的',内容最好是写所学知识在生活情境中的运用,目的让学习充分感知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3、以上两项都是先在每个班级进行评比,然后选出3份优秀作品参加校级评比。
(数学日记用统一稿纸书写)注:作品上交到教研组长处,年级组的数学老师一起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二)100题口算无错比赛(第五周)负责人:负责人:参加对象:一、二年级比赛规则:8分钟100道题,每个班级由数学老师自行选拔5位学生参加比赛,根据个人成绩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课计划
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课方案指导教师:燕活动目的:1、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数学,动手中学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爱数学的情趣。
2、让学生会学身边的数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问题。
3、开展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
活动原则:1、不脱离教材,不搞突击训练,不加重负担。
2、活动容力求趣味性强并富有时代气息,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当前的最新信息,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之中。
具体措施:1、运用数学游戏、趣味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用生活中的数学、智能趣题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3、通过加强辅导、组织学科竞赛,促使学生学习数学后劲的初步形成。
4、采用观察、实验、调查、讨论、操作、竞赛等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
活动课进程安排:第一、二周:组织活动小组第三周:巧安排第四周:推理游戏第五周:位置与方向第六周:时间安排第七周;猜想与可能性第八周;我是小小科学家第九周:数学迷题第十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第十一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二〕第十二周:数学竞赛课程容第一、二周:组织活动小组第三周:巧安排巧安排,顾名思义就是要安排的科学合理,并具有一定的技巧。
如同样一块肉,有的人可能只会做一道菜,有的人可能会做好几道菜。
在数学问题上,同样有6棵树苗,每行种3棵,有的同学只会种两行:聪明的你可能会种三行,像这类问题,需要我们用合理的科学方法来解决——“巧安排〞。
例:有28个同学去郊游,根据车辆限坐情况,可以怎样租车?请你写出租车方案。
小客车限坐8人面包车限坐4人探究:方案一:只租面包车7辆。
即4×7=27方案二:租面包车5辆,小客车1辆。
即4×5+8=28方案三:租面包车3辆,小客车2辆。
即4×3+8×2=28方案四:租面包车1辆,小客车3辆。
即4+8×3=28创新训练1.巧安排。
〔1〕.有6朵红花,每行摆3朵,有几种摆法?〔2〕. 在正方形大厅中有10椅子,要使每一面靠墙都放3椅子,怎么放法“2.合理安排。
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5篇
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5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36—37页教材分析:“分糖果”是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3课,也是第三次“分一分”的活动,分数量比较多的物体。
此前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对小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经验。
“把20块糖果平均分5个小朋友”,是本节课承上启下的实践活动,通过具体操作及与同伴交流,进一步感受分的策略的多样性、合理性;还要“把你分的过程在表中记录下来”,为“把40根小棒平均分给小组的小朋友”提供分步完成的经验与策略。
教学目标: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操作,感受大数目物品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与合理性。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在实践和交流中,培养优化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糖果一袋,糖果图片,小棒若干根,统计表若干根。
教学过程:一、猜一猜,复—均分。
1、老师带来了8个糖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他俩都高兴?什么是平均分?2、猜猜我用20根小棒摆了几个正方形?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星期天,几位小朋友到乐乐家给乐乐过生日,乐乐拿出了一些糖果与大家分享。
可是遇到难题了,他们不知怎么分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这节课我们和乐乐一起分糖果。
(课件出示图片)师: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获取信息。
能够发现“有5个小朋友”和“20块糖果”。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可能会提出“如果把20块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也可能是“分一样多,怎么分?”“够分吗?”“能正好分完吗?”等等。
教师接着学生说:“这正是乐乐遇到的难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思考:创设情境不但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更是为了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课计划
指导教师:张燕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数学,动手中学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爱数学的情趣。
2、让学生会学身边的数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问题。
3、发展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
活动原则:
1、不脱离教材,不搞突击训练,不加重负担。
2、活动内容力求趣味性强并富有时代气息,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当前的最新信息,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之中。
具体措施:
1、运用数学游戏、趣味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用生活中的数学、智能趣题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3、通过加强辅导、组织学科竞赛,促使学生学习数学后劲的初步
形成。
4、采用观察、实验、调查、讨论、操作、竞赛等灵活多样的活动
方式。
活动课进程安排:
第一、二周:组织活动小组
第三周:巧安排
第四周:推理游戏
第五周:位置与方向
第六周:时间安排
第七周;猜测与可能性
第八周;我是小小科学家
第九周:数学迷题
第十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第十一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二)第十二周:数学竞赛
课程内容
第一、二周:组织活动小组
第三周:巧安排
巧安排,顾名思义就是要安排的科学合理,并具有一定的技巧。
如同样一块肉,有的人可能只会做一道菜,有的人可能会做好几道菜。
在数学问题上,同样有6棵树苗,每行种3棵,有的同学只会种两行:聪明的你可能会种三行,像这类问题,需要我们用合理的科学方法来解决——“巧安排”。
例:有28个同学去郊游,根据车辆限坐情况,可以怎样租车?请你写出租车方案。
小客车限坐8人面包车限坐4人
探究:
方案一:只租面包车7辆。
即4×7=27
方案二:租面包车5辆,小客车1辆。
即4×5+8=28
方案三:租面包车3辆,小客车2辆。
即4×3+8×2=28
方案四:租面包车1辆,小客车3辆。
即4+8×3=28
创新训练
1.巧安排。
(1).有6朵红花,每行摆3朵,有几种摆法?
(2). 在正方形大厅中有10张椅子,要使每一面靠墙都放3张椅子,怎么放法?
2.合理安排。
(1).老师和学生去打水,老师一人挑2桶水,学生2人抬一桶水,现在有8桶水。
如果师生一起去把水一次性挑完,需要去几个老师几个学生?你能写出几种方案?
(2).21人去划船,每条船只能坐4人,最少要租几条船?每条船上的人数怎样分配合理?
第四周:推理游戏
生活中有很多事物之间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
如:○=△△,☆=○○,那么☆=△△△△。
这样由1个圆等于2个三角形,1个五角星等于2个圆形,推理出:1个五角星等于4个三角形,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运用推理方法,就能使本来没有直接关系的数量变成有关系的数量。
例:已知○△△=△△△△△△△△,□=○○。
求:□=()△探究:
从第一个条件可以得知1个○=6个△,那么2个○就等于12个△。
□=(12)△
创新训练
1.A=B+B,B=3个C。
那么,A=()个C?
2. 3个△等于5个○,△=5,○=()?
3.某公园门票,儿童票价是成人的一半,20张成人票可以换()张儿童票?
4.一头猪可以换5只鹅,1只鹅可以换2只鸭,那么2头猪可换()只鸭?
5已知:○△=△△△△△,☆=○○求:☆=()个△?
第五周:位置与方向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找座位及辨认方向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一方面的数学问题。
例1:说一说下图中的位置关系。
方法:关键是先确定一个位置,然后再辨认方向。
例2:请设计路线图,把下面各位置标出来。
学校的东面是幼儿园,西面是三远花园;东北面是西湖小区,西南面是环城路,东南面是加油站,西北面是水上乐园。
北
创新训练
1、下面是1路公共汽车的路线图。
从体育场到火车站怎样走?从火车站到公园该怎样走?(说出方位及每站名
称。
)
(图3)公园一中火车站北...
体育场邮局文化宫
. .
医院敬老院
..
汽车站
2、到每个景点去看一看,该怎样走?路线不重复,并用方位词来描述。
(泉州旅游景点路线图)
第六周 时间安排
合理安排时间及其相关的时间计算问题——时间“最优化”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联系实际、采用推算、列表等方法进行学习。
例:星期天小明家来了几个妈妈的同事,妈妈叫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
小明开始做事:洗开水壶2分钟,烧开水8分钟,洗茶壶2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请你算一下,小明花多长时间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分析:
2+8+1=11(分钟)
所以,小明花11分钟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创新训练
1.( )时,时针与分针重合。
2.( )时,时针与分针直角。
3.一节课是40分钟,从下午1时
50分上课,应该到( )下课。
4.芳芳上六年纪了,她早上起床到上学前要做好多事,如下表:
如果芳芳6点钟起床,最早能几时几分出发去上学?
第七周猜测与可能性
在一个盒子里装有一些红球与白球。
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
例:小方与小丽做了一个摸球游戏(在一个盒子里放着两种球)。
并把摸球的情况统计如下:(表)
探究:根据摸球过程与统计的数据,你能猜测到什么?
例2;小明想在一个原形木版上设计一个红、黄、蓝三角的转动盘。
指针停在红色区的概率大约占一半,停在黄色区的可能性比蓝色大。
请你帮小明设计这样一个转动盘。
红
创新训练
1.小明拿出一圆硬币抛起来,会出现()。
①正面朝上②反面朝上③正、反两面都有可能朝上
2.明天是阴天吗?()。
①一定是②可能是③不可能是3.夏天过后()秋天。
①一定是②可能是③不可能是
第八周;我是小小科学家
我们有的时候为了方便分析和比较数据,需要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在一起,编成一个统计表,这种统计表就叫做复式统计表。
例:组织学生观看一周的气象报道,每天记录气温、风力、风向。
一周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绘制成如下复式统计表。
拓展训练
星期三下午是同学们的活动时间。
小丽和小芳比赛两个运动项目:踢毽子,跳绳。
这是她们一分钟的数据记录:小丽踢毽子50个,跳绳120个;小芳踢毽子48个,跳绳132个。
你能编成一个复式统计表吗?
第九周:有趣的数学迷题
生活中有些问题不一定要列算室来计算,但一不小心可能会落入圈套,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有时还要打破常规去想。
例1 :一个商店有这样一条规定:喝完汽水后用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一瓶汽水。
某次郊游,李老师一开始就帮同学买了20瓶汽水,实际可以喝多少瓶汽水?
探究: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其实买2瓶就可以喝3瓶汽水。
在买2瓶汽水的同时借出1瓶,合起来就是3瓶,这3个空瓶刚好换出借出的1瓶汽水。
20÷2=10 20+10=30
答:实际可以喝30瓶汽水。
创新训练:
1一位老妈妈有3个儿子,每一位儿子有都有一个妹妹。
那么,老妈妈有几个孩子?
2、一个商店有这样一条规定,喝完汽水后用5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
王阿姨买了20瓶汽水,实际可以买多少瓶汽水?
第十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都有很多数学问题。
比如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购物,购物时要知道物品的价钱,想好买的数量,应付的钱数,这些要用到学过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例:你知道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各一张,可以组成几种不同的币值?
[探究]本题在将三张不同的人民币组成七种不同币值时,是怎么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拓展训练
1.1分、2分和5分的硬币各一枚,共可以组成()种不同的币值。
2.一串珠子,3颗3颗数正好数完,5颗5颗数最后余2颗,这串珠子至少有几颗?
3.不到10本书,平均分成2份,多1本。
求一共有几本书。
第十一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二)
这一周我们研究植树问题,主要讨论植树的总长度和树与树之间的关系,并用这种关系去解决一些有趣的问题。
例:学校门前有一条60米长的小路,在这条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树,并且小路两端都植树。
求这条小路共植树几棵?[探究]:在一条直线上植树,如果两端都植树,树的棵数与分的段数有什么关系?如果两端都不植树,树的棵数与分的段数有什么关系?[拓展训练]
1.120米长的一条路的一边,每隔10米种一棵树,两头都种,共需
小树苗()棵。
2.在正方形的花坛四周摆了44盆花,每边的盆数相同,需要()盆。
3.把一根木料锯成2段,需2分钟,要锯成4段,需要()分钟。
第十二周
活动内容:组织年段数学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