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本大题11小题,共26分。

(1-10题每题2分,11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我最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

当然,我知道有些人不赞成我们的意见,他们必然认为,单一机口,乃是幸福的本源。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cān chāB.shēn chāC.cēn cīD.shēn chī2.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标点, 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B. 。

”C.”,D.”。

3.下列填入文中口处的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诫B.悈C.戒D.械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市场着实有些荒凉,当年熙熙攘攘,如今门可罗雀....。

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C.知音与粉丝不同,知音在你寂寞时雪中送炭,粉丝只在你成名时锦上添花....。

D.他进入高三以后,发奋学习,期末成绩进入了年级前十名,真叫人刮目相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优秀作家的写作,必定是为他的同胞认可、赞誉其作品为目的的。

B.与中国不同的是,欧洲的现代精神危机感,不是来自贫穷,而是来自富庶。

C.各类小吃趁机摆开,花生、瓜子、麻花、锣鼓、风筝,长一声短一声叫卖不绝。

D.那些巍峨的、奇秀的、神秘的、瑰丽的山,打造了金庸作品多样的文学空间和氛围。

6.下列句了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由于争夺阳光的需要,每一棵树都竭尽全力发展自己,竞相向上,呈现出一种允满活力的生命力。

B.再远,钢蓝色的山体便从浓艳的绿野中分离出来,组合成天边的一列坚硬而又披挂了深雪的高大尖顶营帐。

C.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那时,也许心灵的沙化就无法抗拒。

回忆,也会在沙漠中枯萎。

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3月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3月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3月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有答案)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3月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学科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美”作为某种与“真”、“善”不同的价值,是古人早就体会到了的。

但审美价值有两个层次,需要作些分辨。

其较浅显的层次,是审美对象能产生一种别于实用的特殊效果,如诗文的辞藻和声律之美,虽无当于实用,却自为一种价值;其较深的层次,是审美作为人类意识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与知识的方式取径不同而归极不二。

从历史上看,审美价值的前一个层次,是容易被人们感知,故而更早为人们所论述了的。

汉魏六朝时代,诗赋大兴,文集从经子史书中独立出来,“文笔”说、“声律”说流行,都说明时人已经把审美效果作为独立的价值来追求。

然而,仅此还无以回答保守者的责问:毕竟这有什么用处?于是,有人把“立身”与“作文”判为二途,说“作文”华艳放荡并不妨碍其“立身”的朴实端严。

这也不过消极地讲声律翰藻的追求无伤大雅,却不能积极地为审美价值作出令人信服的辩护。

而且,仅就翰藻纷披、宫徵靡曼论审美,是不能把“美”论述为与“真”、“善”同等之价值的,它至多是一种无伤于“真”和“善”的良性赘瘤,存之即便无碍,去了倒也干净。

所以,声律翰藻的追求固是审美意识觉醒的表现,但若停留于这一层次,那么马上就会有人把这良性赘瘤当作恶性肿瘤来攻击的。

要在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中为审美价值确立其合理地位,还有待于审美观念的进展。

我们可以注意一下六朝文论中的一个矛盾:一方面,声律辞藻越来越被认为是诗文的根本属性,另一方面,声律过于复杂、辞藻过于繁富,却也一般要被反对。

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本大题 11小题,共 26分。

(1-10 题每题 2分,11 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我最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 :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 ) 大多数的参差 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

当然,我知道有些人不赞成我们的意见,他们必然认 为,单一机口,乃是幸福的本源。

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 , 正确的一项是A.c ān ch āB.sh ēn ch āC.c2. 下列填入文中“ () ”处的标点 , 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下列填入文中口处的字 , 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个市场着实有些荒凉,当年熙熙攘攘,如今门可罗.雀B.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 、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C. 知音与粉丝不同,知音在你寂寞时雪中送炭,粉丝只在你成名时锦上添花.D. 他进入高三以后,发奋学习,期末成绩进入了年级前十名,真叫人刮目相看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一个优秀作家的写作,必定是为他的同胞认可、赞誉其作品为目的的。

B. 与中国不同的是,欧洲的现代精神危机感,不是来自贫穷,而是来自富庶。

C. 各类小吃趁机摆开,花生、瓜子、麻花、锣鼓、风筝,长一声短一声叫卖不绝。

D. 那些巍峨的、奇秀的、神秘的、瑰丽的山,打造了金庸作品多样的文学空间和氛围。

6. 下列句了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 由于争夺阳光的需要,每一棵树都竭尽全力发展自己,竞相向上,呈现出一种允满 活力的生命力。

B. 再远,钢蓝色的山体便从浓艳的绿野中分离出来,组合成天边的一列坚硬而又披挂 了深雪的高大尖顶营帐。

C. 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 那时,也许心灵的沙化就无法抗拒。

回忆,也会在沙漠中枯萎。

徒然守着生命的冬 天,苍白而贫瘠。

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仿真模拟语文试题(二)(解析版)

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仿真模拟语文试题(二)(解析版)

浙江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二)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自南朝的宋、齐、梁、陈到唐初,这种炽.(chì)盛的骈体文风就像是藻荇.(xìng)藤蔓,已经缠得中国文学步履蹒跚。

但是,文坛却以为其光彩夺目、堆锦积绣,还在竞相趋附。

B.她的人生才刚迈入成熟,刚刚摒.(bìn)弃了形形色色的海市蜃.(shèn)楼,便又隐隐伤感起来,因为她最终成了这副甚至自己都一直不敢承认的模样:一个华贵雍容的女仆。

C.人们兴.(xìng)高采烈地表示欢迎,相信何塞•阿尔卡蒂奥会一道归来。

但他并没有出现,吉卜赛人也没有带蛇人来,在乌尔苏拉看来有关儿子的唯一线索也没了着.(zháo)落。

D.有学问的书法家明辨是非,闻过则喜,即使踽.(jǔ)行于荆棘遍布的征途,他也一往无前;求名利的书法家只重技巧,文过是非,容易在改革道路上趑趄.(jū)不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5分)[甲]作为“诗的三部曲”终章(前两部分别为《如雾起时》、《化城再来人》),由陈传兴执导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日前..上映。

猫眼电影的购票评分榜数据显示,该片以9.3的评分荣膺..评分榜的前列。

客观地说,这是一部“难于看懂”的电影。

片中多次出现了呢喃般的影音,叶先生如游吟诗人般对格律的吟诵,唐诗,宋画……[乙]叙事整体看似在时间线上从人物幼时讲起,但又总是以诗词间隔。

这当中有古诗,也有新诗;有已亡人的旧篇,也有叶先生的自创。

这种材料组织方式让影片的空间感十足,但也增加了理解领会的难度。

前一段还是平易近人....的生活琐事的描写,后一段却是意味深长的言此及彼。

没有解说词的纪录片,很像没有脚注的文章。

这是对观者的挑战,也是其作为文学纪录电影的魅力之所在。

[丙]这不是一部标榜与赞美为传扬中国古诗词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叶先生的传记片,而是一首电影诗﹣﹣以叶嘉莹的人生轨迹为蓝本、用声画为媒所作的电影诗。

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本大题11小题,共26分。

(1-10题每题2分,11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我最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

当然,我知道有些人不赞成我们的意见,他们必然认为,单一机口,乃是幸福的本源。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cān chāB.shēn chāC.cēn cīD.shēn chī2.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标点, 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B. 。

”C.”,D.”。

3.下列填入文中口处的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诫B.悈C.戒D.械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市场着实有些荒凉,当年熙熙攘攘,如今门可罗雀....。

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C.知音与粉丝不同,知音在你寂寞时雪中送炭,粉丝只在你成名时锦上添花....。

D.他进入高三以后,发奋学习,期末成绩进入了年级前十名,真叫人刮目相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优秀作家的写作,必定是为他的同胞认可、赞誉其作品为目的的。

B.与中国不同的是,欧洲的现代精神危机感,不是来自贫穷,而是来自富庶。

C.各类小吃趁机摆开,花生、瓜子、麻花、锣鼓、风筝,长一声短一声叫卖不绝。

D.那些巍峨的、奇秀的、神秘的、瑰丽的山,打造了金庸作品多样的文学空间和氛围。

6.下列句了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由于争夺阳光的需要,每一棵树都竭尽全力发展自己,竞相向上,呈现出一种允满活力的生命力。

B.再远,钢蓝色的山体便从浓艳的绿野中分离出来,组合成天边的一列坚硬而又披挂了深雪的高大尖顶营帐。

C.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那时,也许心灵的沙化就无法抗拒。

回忆,也会在沙漠中枯萎。

2021届广东省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综合仿真模拟测试卷(一) 含答案

2021届广东省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综合仿真模拟测试卷(一) 含答案

第二部分综合仿真模拟测试卷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语文综合仿真模拟测试卷(一)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题(本大题11小题,共33分,1~9题,每题3分,10、11题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地坛离我家很近。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我时常到那古园里去,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1.文中“□”处用字正确的一项是( )A.仓B.沧C.苍D.舱2.“雕琢.”“熨.帖”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zhuó yùnB.zuó yùC.zhuó yùD.zuó yùn3.下列填入文中“( )”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破折号B.句号C.分号D.逗号4.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白天,辛德勒又在伊特兹哈克的办公室与他偷偷。

②辛德勒默默走到好的几只箱子前,打开其中一只看了看,只见里面装满了成沓的钞票。

③辛德勒没理会高斯的。

他从兜里掏出一副扑克,慢条斯理地洗着,然后啪地扔到高斯办公桌上。

A.会晤整理反映B.会晤整顿反应C.会面整理反应D.会面整顿反映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孙旭文从医三十年来,她没有做过什么经天纬地....的事情,却因成功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而被念念不忘。

B.家父是博学者,他的话对我影响颇深。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高二12月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高二12月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

贵州省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溘.然(kè)厌恶.(è)白云出岫.(yóu)B.气氛.(fēn)羁縻.(mí)从谏.如流(jiàn)C.犷.悍(kuáng)拜谒.(jié)革故鼎.新(dǐng)D.睥.睨(bì)便.笺(pián)觥.筹交错(gōng)【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厌恶”的“恶”应读为“wù”,“白云出岫”的“岫”应读为“xiù”。

C.“犷悍”的“犷”应读为“guǎng”,“拜谒”的“谒”应读为“yè”。

D.“睥睨”的“睥”应读为“pì”,“便笺”的“便”应读为“biàn”。

故选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青睐桑梓喧宾夺主B.松驰落拓额首称庆C.瞭望震憾再接再励D.弦律推敲美仑美奂【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B.“松驰”的“驰”应改写为“弛”,“额首称庆”的“首”应改写为“手”。

C.“震憾”的“憾”应改写为“撼”,“再接再励”的“励”应改写为“厉”。

D.“弦律”的“弦”应改写为“旋”,“美仑美奂”的“仑”应改写为“轮”。

故选A。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_______是新词语产生的源泉,新词语又是______新时代、新生活的一面镜子。

我们现在常说的“黄金周”一词来自日本,这与我国2000年以后对法定节假日的_____有关。

A.变化反映调整B.变化反应调整C.改动反映调解D.改动反应调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2021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I)

2021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I)

2021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I)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每题2分,共6分)经典阅读与文明之根丁刚夜深人静时,捧一本莎士比亚的剧本细读,让经典的纤指轻轻拨动心灵的琴弦……在这个繁忙的网络时代,不知还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阅读经历。

人文经典是文明的土壤,是文明延续的血脉。

它饱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气质,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基础。

经典之中,跃动的是文明的灵魂。

一种文明能否长青,取决于人文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读什么经典,拥有怎样的人文经典阅读经历。

现代社会的通病,往往与经典的远去相关。

很多人把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应对社交媒体互动,年轻一代花费在电视、客户端和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时间,学校课本中仅存的那一点点人文经典,也早就沦落成为考试的工具。

目光由此开始变得短浅,精神多了一些浮躁,胸怀也变得越加狭小……不止一位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文明的真正衰落将从年轻人读书时间,尤其是阅读经典时间大幅减少开始。

当年轻人被现代科技层出不穷的成果搞得眼花缭乱,他们也越来越相信所有的进步都是技术的。

但是,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进步实质上却是人文的。

美国《时代周刊》专栏作家斯坦因为美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衰退而深感焦虑,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大学新生应当是为了学习伟大的书籍,不应是为了要跟上那些伟大的应用程序而走进校门。

”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恩则将不再喜欢阅读的年轻人称作是“最愚蠢的一代"。

他在同名著作中略带悲伤地写道,那些坚信“书籍早已被互联网所取代”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在丢弃人类文明的成果啊。

当阅读经典成为奢侈,甚至成为痛苦,文明的光亮也就会变得逐渐黯淡。

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弗格森近年来不断提醒人们注意,能够让西方文明避免衰落的关键就在于人文教育。

文明的传承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继承与培养的。

北京市海淀区2021年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调研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21年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调研语文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2021年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调研语文2021.04学校班级姓名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笼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

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2021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B(解析版)

2021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B(解析版)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1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B(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这个越来越无纸化的网络时代,还坚持使用笺纸写信、题诗的人几乎成了凤毛麟角。

笺纸尺幅小巧、刷印精美,自产生之日起,便得到文人的青睐,迅速成为文人雅士吟咏诗文、唱和诗词、信札往来的必备之物。

制笺工艺发展到高峰时,笺纸已经成为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小品,其韵味与传统绘画相似却又有自身意趣,可以“微型国画”称之。

笺纸的历史非常久远,有文献记载,南北朝时期即有使用笺纸的实例。

南朝陈徐陵在《玉台新咏序》中就提到了“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的字句。

又据《南史·陈后主本纪》载,陈后主“荒于酒色,不恤政事”,常令后宫佳丽“襞采笺,制五言诗”,书诗句于彩笺之上。

这就说明笺纸在最初是用来供帝王之家娱情的附庸,尚未成为普遍意义上的文房用品。

到了唐代,笺纸率先在文人墨客间流行开来,并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最有名的就是薛涛笺。

元和年间,蜀中女诗人薛涛在与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酬酢往来时,采用了一种染作深桃红色的小笺纸写诗相和,一时成为美谈,极受时人追捧,遂以“薛涛笺”之名传世。

此时笺纸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染色。

既然出于才女名媛之手,自然有一种香艳的因素,使人易生艳羡之遐思。

北宋时期,谢景初于成都浣花溪造十色小笺,名之为“谢公笺”。

《蜀笺谱》载:“谢公有十色笺: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即十色也。

”2017年1月,台北故宫博物院曾经举办“宋代花笺特展”,展出砑花笺纸20余幅。

这些笺纸上出现的精致美观的纹饰,是笺纸飞速发展期的一个见证,这种纹饰既有图案化的纹样,也有整幅的构图,显示了一种低调高雅的品位。

极符合宋代典雅高贵的文化风尚和审美趣味。

明后期,“饾版”“拱花”技术相继出现并广泛应用于制笺领域,笺纸也随之发展到一个繁荣阶段。

2021学年安徽省高二(下)学业水平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2021学年安徽省高二(下)学业水平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2021学年安徽省高二(下)学业水平语文模拟试卷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渲泄为虎作伥不可明状B.通辑明火执仗明辨是非C.膨胀绵里藏针绿草如茵D.骄健针砭时弊惮精竭虑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们___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发人深省,给今天的座谈会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___。

”C.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你们一定要___ ,可不要开小差,否则,愧对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大文豪﹣﹣苏轼。

D.辛弃疾词大多以激昂跌宕、___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其实,胡适先生英文文章也写了不少,连同这一百几十件信札,都应该收集成书,供中外学者阅读之用。

B.风儿掠过麦田时,恰似黄河的滚滚波涛上下起伏。

C.一到晚上,他就吓得胆小如鼠,不敢出门。

D.甲班和乙班的一部分同学参加了这次劳动。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手机或许不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

实际上,它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

手机似乎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

它长在人们的手上,就如同手是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一样。

手机是另一个说话器官,是一个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因为有了手机,人的语言能力增加了,人们可以将语言传送到非常遥远的地方。

同样,人们的听觉也增加了,耳朵居然能神奇般地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

我们看到了人体身上的新的四位一体:手,嘴巴,耳朵和一个金属铁盒﹣﹣﹣﹣手机。

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

手机深深地植根于人体,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

离开了人体,离开了手,它就找不到自己的意义。

正如人们对它的称呼“手机”那样,它只有依附于手,才能获得它的存在性。

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交流。

手机这一最基本的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服时空间距进而超越孤立的状态。

2021年高二下学期6月学业质量调查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6月学业质量调查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6月学业质量调查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庶.出(shù)佃.户(diàn)眼翳.(yì)讷.口少言(nè)B.黥布(qióng)稽.首(qǐ)狞.笑(níng)按捺.不住(nà)C.狡黠.(xiá)偌.大(ruò)押解.(jiě)怏.怏不乐(yàng)D.纸笺.(jiān)炽.热(zhì)拙.劣(zhuō)掷.地有声(zhì)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孔子知言之不用.用.此,其将兵数困辱B.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驰入齐王壁,夺.其军C.九年而水不息.晚有儿息.D.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实用文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不能改换的一项是(▲)(3分)A.“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可不行。

你可得再仔细琢磨琢磨。

(换成“坐享其成”)B.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人们即使蒙受了再大的冤屈也只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有苦也不敢随便对人诉啊!(换为“饮恨吞声”)C.他站在门口微笑着说:“老王同志啊,你这样连着几天白天黑夜连.....轴转..,可别累坏了身子骨啊!”(换为“通宵达旦”)D.可别小瞧了咱这个班子,一个老生,一个花脸,一个小生,那可都是走南闯北都叫得响........的角儿呀!(换为“出类拔萃”)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个单句概括什么叫“正能量”。

(5分)“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而“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给人以一个新的健康、乐观的动力,从而使人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

当下,中国人为所有带有积极的、向上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情感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

2021年高二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高二语文模拟测试卷冷水江六中尹彩云一、语言基础积累(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梵.文(fàn)粗犷.kuàng毗.邻(pí)模棱.两可(líng) B.氤氲.(yūn)玷.辱(diàn)睥.睨(pì)曲肱.枕之(hóng) C.勾.当(gòu)拘泥.( ní)戏谑.(nuè)不落窠.臼(kē) D.熟稔.(rěn)锱.铢(zī)殷.红yān 量.体裁衣(liàng)2、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振聋发聩关怀备至受益匪浅蛛丝蚂迹B、得鱼忘筌上出重宵张惶失措平心而论C、钟鸣鼎食天高地迥名列前茅皇天后土D、高朋满座轻歌慢舞按步就班门衰祚薄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钓鱼岛之争决非简单的领土争端,如果中日双方信马由缰....,它将会演变成两国赌上各自实力的新对决,甚至变成对两国历史恩怨的全面清算。

B.报刊上关于湖北省某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竟将附近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骗扶贫资金的报道,令人叹为观止。

.....C.法国大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

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述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D.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只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

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智能手机销量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价格的总体下调,众多中等收入者加入更换手机的行列,而智能手机成为许多买家的首选。

B. 随着医疗机构数字化建设的推进,医疗机构将电子技术变成了控制处方外流的手段,患者需通过身份证等一系列手续才能从医院获取处方。

C.一百年在时间长河中转瞬即逝,而艾青这朵“大堰河”的浪花,却以虔诚的自省意识和博大的悲悯情怀,净化着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血液。

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一、本大题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逞辨篡改沽名钓誉阔然无累B.蛀牙撰写立杆见影飞扬跋扈C.逃窜教梭莺歌艳舞崭露头角D.累赘高梁大煞风景沧海桑田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yǔ)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B.一个人年纪大了而又荒唐起来以至于赊帐的时候,不知怎么的,他决不赊格斯拉兄弟俩.(liǎng)的帐。

C.可见当时嬉.(xī)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销受了。

D.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也有的播迁他邦,重震雄风;也有的昙.(tán)花一现,未老而先亡。

3.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那时,我独自一人八面十方数百里内只有我一人单骑向导已经返回了A.,。

B.,。

,C.,、。

D.,,。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多数人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

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的程度。

A.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B.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C.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D.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B.漫步这里的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厚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给景区增添了人文情趣。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对它趋之若鹜....。

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 含答案

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 含答案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一)语文本试题卷5道大题,15道小题,共3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18分。

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第5题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伍(hánɡ) 名宿.(sù) 恶贯满盈.(yínɡ) 浪遏.飞舟(è)B.倾轧.(zhá) 不啻.(chì) 厉兵秣.马(mù) 百舸.争流(ɡē)C.巨擘.(bò) 河蚌.(.bànɡ) 得不偿.失(chánɡ) 挥斥方遒.(qiónɡ)D.解剖.(pāo) 羁.绊(jī) 火中取栗.(lì) 橘.子洲头(j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漫江碧透轻歌慢舞火势蔓延漫无边际B.苛政如虎百舸争流道路坎坷沉疴痼疾C.苍茫大地苍海桑田天下苍生满目疮痍D.鱼翔浅底安祥自在材料翔实吉祥如意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设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人生就是这样令人感慨:毕业分手的时候,大家是________的青年;而今再见,大家都已华发苍颜。

②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强调,打造一支________的作家队伍是中国作协的一项重要工作。

③换届后的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0岁,可谓________,相信他们应该不会辜负社会各界的期望。

A.年轻有为风华正茂年富力强B.年富力强风华正茂年轻有为C.风华正茂年富力强年轻有为D.风华正茂年轻有为年富力强5.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句话。

要求引用毛泽东的诗词。

诗词,如一束空谷幽兰,沁人心脾;诗词,如一声冲霄清吟,豪迈坦荡。

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题(有答案)

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题(有答案)

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题(有答案)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恩格斯说,“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

文学也同样如此。

作为“语言的艺术”,话语在最基础的意义上构成了文学的唯一实在,文学史本质上是文学话语建构的历史。

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一直致力于构建自己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每一次文学话语的转换都透释出中国文学审美取向的丰富内涵。

②文学话语方式的生成具有深刻复杂的社会文化动因,是社会势能在文学语言层面的体现和共鸣。

20世纪中国文学话语的演进,又必然与民族国家的政治想象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文化景观。

话语的变革一般被视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生成的先兆。

③客观而言,“五四”一代学者普遍把文学革命看作是思想革命的先导。

“五四”文学革命从“白话文”入手,具有一种“策略性”。

自“五四”开始,中国文学就肩负起了启蒙、动员的任务,这既是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又深刻影响了新文学的话语方式和美学风貌。

这一时期文学审美体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④马尔库塞说:“一场革命在何种程度上出现性质上不同的社会条件和关系,可以用它是否创造出一种不同的语言来标识,就是说,与控制人的锁链决裂,必须同时与控制人的语汇决裂。

”“五四”白话文学运动开启了中国文学话语历史的崭新时代,扭转了几千年来中国文学话语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称“五四”白话文运动为中国文学话语的一场“哥白尼式革命”也不为过。

⑤胡适的白话本位开启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门,特别是其“建设一种浅近的,明瞭的,通俗的,平民的,写实的文学”理念,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运动提供了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

自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中国文学话语在意识形态的强力介入下,开始与大众化结盟。

⑥无论是瞿秋白的《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还是后来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都把语言看作大众文艺的“先决问题”。

湖南省2021年6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语文试题(高二版) 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2021年6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语文试题(高二版)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本试卷5道大题,15道小题。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18分。

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第5题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寥.廓(liáo)煎熬.(áo)尴尬.(ɡà)咬文嚼.字(jué)B. 聒.噪(ɡuō)晕眩.(xuàn)干涸.(hé)轻鸢.掠影(yuān)C. 纤.细(xiān)纤.夫(qiàn)熟稔.(rěn)眉眼颦蹙.(cù)D. 调和.(hé)应和.(hè)荫蔽.(bì)一蹴.而就(cù)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斑斓轻鸢锱铢必较高朋满座B.惯例芥蒂事过境迁前合后偃C.蓬蒿辐射各行其是迄今为止D.焦躁讥诮稿木死灰栉风沐雨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仅适当的户外活动能放松心情,还有利于提高免疫力。

当然,在回归大自然的同时,也不能掉以轻心。

B.截至4月2日,全国共有60名公安民警牺牲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英雄。

C.我国每年因食用农药污染的食品而导致中毒的人数达到20万以上,约占食物中毒人数的三分之一。

D.华为的“天才少年”项目是任正非发起的一个用顶级的挑战和顶级的薪酬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教材所选课文时代不同,文体不一,所抒发的感情也各有不同: , 。

; 。

所有这些,都是前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至今读来仍能感人肺腑。

①有人世沧桑的感慨,也有友情与亲情的抒发②有回归田园的乐趣,有才士不遇的悲情③语言或典雅华丽,气韵灵动④或娓娓道来,质朴自然A.④③②①B.③②④①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5.挽联是哀悼逝者专用的对联。

它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者的慰勉,有其针对性。

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某校高二(下)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一语文试卷(有答案)

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某校高二(下)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一语文试卷(有答案)

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某校高二(下)2020年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一语文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敕造(chì)锋镝(dí)遏制(è)少不更事(gēng)B.房檩(lǐn)干涸(gù)毗邻(pì)蓊蓊郁郁(wěng)C.荻花(dí)游说(shuì)砥砺(dǐ)妖童媛女(yuàn)D.瞋目(chēn)彳亍(chù)翌年(yì)六艺经传(zhuàn)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落寞勉强畏惧礼尚往来B.残骸舒畅孽根雕梁画栋C.弄堂辉煌肥饶忸怩不安D.凫娜青苔喋血揭杆为旗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参加课外活动,大家要注意安全,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阅读名著是青少年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C.经过技术革新,车辆厂的这种产品成本下降了一倍。

D.保持一颗平常心是任何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4.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好事,简直罄竹难书。

B.谈起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令大家赞叹不已。

C.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武汉街头没有了往日的车水马龙。

D.他心理素质不好,每次上台演讲都有些语无伦次。

二、综合读写下面这份家长会邀请函在表达上有三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邀请函尊敬的家长:时光如梭,转眼间犬子即将进入高三年级。

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他的成长更需要家校协力。

为此,贵校决定于本月10日上午9:00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希望您准时参加,不得缺席。

××中学高二年级组2020年6月2日①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广东省2021届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三)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 人教版高二

广东省2021届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三)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 人教版高二
答案:C
9.下面文字中画线的句子,表达都不得体的一组是( )
①欢迎同学们莅临这次捐助贫困地区的活动,②这次活动是应学校团委的倡议组织发动的,③我们的大力相助一定会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燃眉之急,④我相信大家都不是吝啬鬼,请到会的同学献出自己的爱心,⑤务必捐款捐物。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②③⑤D.①④⑤
解析:本题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莅临”用于领导、上级或重要人物,改为“光临”或“参与”;“都不是吝啬鬼”过分口语化,改为“一定会慷慨解囊”;“务必”语气生硬,改为“积极”。
答案: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
长城几乎每一块砖上都刻有诸如“到此一游”的文字,故宫里的铜缸上被刻“到此一游”,美国自由女神像脚下也有中文“到此一游”……请你写一个告示,让游客不要在文物上乱写乱画,破坏文物。
10.下列告示,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文物上乱写乱画被发现了是要被罚款的。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绿云扰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弃脂水也。(杜牧《阿房宫赋》)
17.诗的最后两句构思或写法新奇,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每题2分,共6分)经典阅读与文明之根丁刚夜深人静时,捧一本莎士比亚的剧本细读,让经典的纤指轻轻拨动心灵的琴弦……在这个繁忙的网络时代,不知还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阅读经历。

人文经典是文明的土壤,是文明延续的血脉。

它饱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气质,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基础。

经典之中,跃动的是文明的灵魂。

一种文明能否长青,取决于人文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读什么经典,拥有怎样的人文经典阅读经历。

现代社会的通病,往往与经典的远去相关。

很多人把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应对社交媒体互动,年轻一代花费在电视、客户端和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时间,学校课本中仅存的那一点点人文经典,也早就沦落成为考试的工具。

目光由此开始变得短浅,精神多了一些浮躁,胸怀也变得越加狭小……不止一位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文明的真正衰落将从年轻人读书时间,尤其是阅读经典时间大幅减少开始。

当年轻人被现代科技层出不穷的成果搞得眼花缭乱,他们也越来越相信所有的进步都是技术的。

但是,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进步实质上却是人文的。

美国《时代周刊》专栏作家斯坦因为美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衰退而深感焦虑,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大学新生应当是为了学习伟大的书籍,不应是为了要跟上那些伟大的应用程序而走进校门。

”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恩则将不再喜欢阅读的年轻人称作是“最愚蠢的一代"。

他在同名著作中略带悲伤地写道,那些坚信“书籍早已被互联网所取代”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在丢弃人类文明的成果啊。

当阅读经典成为奢侈,甚至成为痛苦,文明的光亮也就会变得逐渐黯淡。

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弗格森近年来不断提醒人们注意,能够让西方文明避免衰落的关键就在于人文教育。

文明的传承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继承与培养的。

我们不可能服用一种药丸,就一劳永逸地成为某种文明的成员,而只能通过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来延续文明的精神,其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阅读经典,因为一种文明密码的关键部分往往就隐藏在经典之中。

美国专栏作家弗兰克·布鲁尼在《大学真正的价值》一文中写道,他不知道《李尔王》该如何满足劳动力的需求。

但是学习莎士比亚戏剧是一个石阶,帮助我们进入一种更有知觉、更缜密的存在,“大学就应当是这样一座金矿”。

文明是有根的。

世界上那些具有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们,如今有很多都在忙于寻找不同文明的来源,文明的兴衰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时髦话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寻找一种文明延续的路径与探索一种文明崛起的道路,已经不是某一个国家的故事,更不是美国或西方的故事,而是一个世界的故事。

现在,这个沿着历史长河走来的故事正不断地叩问着我们这些现代人的心灵:当经典越来越远,文明之根还会有多深?(选自2015年4月23日《人民日报》23版) 1.下列关于“人文经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文经典是文明的土壤,是文明延续的血脉,经典之中,跃动的是文明的灵魂。

B.人文经典饱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构成了民族和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基础。

C.人文经典阅读的缺失会让人的目光变得短浅,精神多了浮躁,胸怀变得狭小。

D.学习人文经典,必须认真学习莎士比亚戏剧,这样才能找到通往文明的石阶。

2.对“经典阅读与文明之根’’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种文明能否长青,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阅读什么经典,拥有怎样的人文经典阅读经历。

B.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文明的真正衰落将从年轻人读书时间,尤其是阅读经典时间大幅减少开始。

C.有人认为,坚信“书籍早已被互联网所取代"的年轻人,放弃经典阅读,就是在丢弃人类文明的成果。

D.文明的传承只能通过后天的继承和培养,阅读经典就是人文教育中用来延续文明精神的主要方式之一。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年轻一代花费在电视、客户端和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时间,这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

B.课本中仅存的少量人文经典已沦落为考试工具,因此学生们把大量的闲暇时间用来应对社交媒体互动。

C.年轻人越来越相信所有的进步都是技术的,但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进步实质上却是人文的。

D.在全球化的今天,寻找文明延续的路径与探索文明崛起的道路,是全世界人民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

(每题2分,共8分)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日:“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日:“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日:“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日:“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椹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将王翦破.赵破:攻破 B.臣愿得谒.之谒:拜会C.秦之遇.将军遇:遭遇 D.顾.计不知所出耳顾:只是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请荆卿日乃.遂私见樊於期B.可以.解燕国之患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C.今闻购将军之.首太子闻之.,驰往D.秦王必喜而.善见臣伏尸而.哭,极哀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樊将军以穷困..扼腕而进日..来归丹 B.樊於期偏袒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之意.. D.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端,一连用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营造了紧张的气氛。

B.荆轲提出用樊将军首级与督亢地图作为信物取得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智谋。

C.樊於期明白荆轲的行动计划后,甘愿自刎献头,体现了他的豪爽慷慨、义勇刚烈、热肚直肠。

D.太子丹不忍心杀樊於期,樊於期自杀后他又伏尸痛哭,这些均反映了他的懦弱和妇人之仁。

8.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每题2分,共6分)①_______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

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②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_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③莫道不销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填空题。

(4分)新嫁娘(其一)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注:姑:指婆婆。

小姑:指丈夫的妹妹。

(1)新嫁娘做了羹汤“先遣小姑尝”的原因是:(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小诗表现了新嫁娘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15分)绿色的太阳崔合美①公共汽车沿着乌鲁木齐至阿勒泰的公路,绕过白雪皑皑的天山,驶进了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我俯在车窗边,睁大好奇的眼睛,饱览着大漠风光、边塞景色。

和万里之外的江南家乡那明丽秀巧的小桥流水柳如烟的景色相比,天山北麓的漠漠沙海,以它那壮阔的风貌,对我是很有吸引力的。

瞧,那无垠无涯的大沙漠,那从沙堆里蹦出来的旭日,那远处的几峰驼影,那一行横空南飞的秋雁……像是一帧帧画幅,嵌到车窗口,陪我在沙漠里穿过了一天,两天,三天。

②一天,两天,三天,每天映入眼帘的,除了沙漠,还是沙漠,一片单调的枯死的灰黄的颜色,涂抹着高天阔地,染得我的眼光一片枯黄,心儿也变得枯黄。

就连我一向喜爱的桔红的朝阳,竟也似被黄沙淹成枯黄的模样。

这时候,我的记忆中爆出了“纷红骇绿"、“摇黄绽紫”这些五彩缤纷的词汇,浮出了柳碧花鲜的洞庭家乡。

我真盼望大漠送给我一双彩色的眼睛,让我双眼里嵌满鲜花、芳草,映进多姿多彩的画面。

即使办不到这点,哪怕是送来一朵绿色的云,一片碧青的绿洲,一缕澄碧的泉水,用湿润润的绿,来揩拭我眼里和心头蒙上的一层枯黄,带来一点生趣也好啊。

③第四天我睁开双眼,四顾一望,依旧是一片无际无边的枯黄的沙漠包围着。

初次见识大漠风光的那种新鲜感消失了,我干脆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瞌睡,任凭摇摇晃晃的汽车载我在沙漠里横渡,在枯黄的颜色中钻穿,而不愿再让它渗进我的眼睛,渗透我的心境。

淹漫我的感情。

④蓦地,不知是谁激动地喊了起来:“快看,绿色的太阳!”⑤终于,像荒芜的土地盼望种子一样,从人们嘴里播出了第一个“绿”字,立刻把全车人的睡意全都掠走,大家都振作起来,挤向西边的车窗,让眼光驰向远处的天边。

⑥天边,不知是一片草原,还是千顷麦苗,像一座绿色的大海,绿油油地从地平线涌来,即便是南飞秋雁衔来的秋意,也没有能够在那儿降落。

就在这绿碧丛中,在绿色的地平线上,现出小半个快要沉没的夕阳。

通常见到的落日,或是橙红,或是桔黄;前几天见到的沙海落日,则是毫无生气的蜡黄色。

可是,眼前看见的夕阳却很奇怪:它留在绿色地平线上的那一部分,既没有五彩云霞簇拥,也没有暮霭烟雾笼掩,因此,我们清清楚楚地看见它由枯黄渐渐变成绿色,射出像草地那样绿茵茵的光辉,染得天空也绿油油的,使远天远地都变得嫩鲜鲜的,显得十分美丽。

⑦绿色的太阳,像是一泓绿色的泉水,润湿了我们干涩的眼睛和干枯的心,润湿了我们干涩的喉舌和干涩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