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_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辞手法

高中语文_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辞手法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 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 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 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 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 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 刀。(贺知章《咏柳》) 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 义。
联想
中类似的特点联 系起来造成一个 典型。 人们在已有材料 和观念的基础 上,经过联想、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
环境的描绘来表
现所要描写的对 象是侧面描写。
名称
说明
即景抒情,表达
作用
例句
赏析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 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 直截了当, 流。欲穷千里目,更上 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 一层楼。(王之涣《登 鹳雀楼》) 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 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 合在了一起。
名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说明
表达作者强烈的 爱憎、好恶、喜
作用
刻画人物, 突出中心,
例句
赏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
乡。鸡声茅店月,人迹 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 板桥霜。槲叶落山路, 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 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 感慨。“客行”与“故乡” 梦,凫雁满回塘。(温 庭筠《商山早行》) 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 “悲”字来。
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 前两句描写昔日繁荣,与最 把两种不同的事 对比 对照
物或情形作对 照,互相比较。 渲染气氛, 突出题旨。 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 后一句描写的今日的冷落 飞。(李白《越中览古》)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涵 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托物引喻,
照应
写的内容作必要
紧凑、严谨, 时。漠漠帆来重,冥冥 首尾圆润, 文生绚彩。 鸟去迟。(韦应物《赋 得暮雨送李胄》)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01 考点解读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艺术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赏析的重要内容。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02 考查方式鉴赏表达技巧命题方式通常有:1、请分析颔联的艺术特色。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

3、某联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03 技巧点拨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以下几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记叙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是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指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具体的抒情手法有:1.借景或借物抒情。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比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3.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4.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5.托物寓理。

一般是哲理诗,如朱嘉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辞手法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辞手法
答: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 因虚而实,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 致。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的后两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
诗人以浪漫的想像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河 汹涌澎湃写得更具体、生动、形象。
4、细节描写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燕窝。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分析:前两句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 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 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题:“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 哪些言外之意? 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
10、借景抒情 “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
厚的离别情意。
绝句二首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是虚实结合的典范。“天门中断楚江开”,看似 写天门山,实则写水;“碧水东流至此回”,看似写水,实 则写山。这首诗也正是诗人李白的象征,李白是水,他无坚 不摧、一往无前;李白是山,巍然屹立、坚强不屈。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以“花”之闲反衬人之忙
总之,实境乃是一种真境、事境、物境;虚境乃是在此基 础上给读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的空间、诗意的空间。从前文所举 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虚可生实,实可生虚,想象则是其桥 梁,正是读者想象的介入,才使诗歌更为饱满,充满灵气,充 满诗情画意。

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结构技巧-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

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结构技巧-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
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主要采用以哀景写哀情的
写法,重在抒发其家破人亡、举目无亲的悲哀。
3、以乐景写乐情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①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局促。 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 诗的后两句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 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快乐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 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 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以小见大
文章作品中,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重大主题、反 映深广内容的写作方法。以小见大法的特点就在于抓住一事一物、 一情一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深入发掘,展开联想,为读者 创造一个比现实生活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艺术境界。
抑扬
抑,指压抑,贬低;扬,指褒扬,赞颂。 由于人物性格具有并非单一的复杂多面性,因此,在作品中最常见的 是“抑扬结合”、“抑扬并用”。 其具体手法有“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欲抑先杨”、“欲 扬先抑” 想褒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贬处落笔,而是从相反处落笔。 多用叙事来写人。
直抒胸臆:"涕泪""喜欲狂""白 日放歌"传达出了他的心情。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乐景 乐情
哀景 哀情
2.借景抒情: 借助于其他景、物、人、事来委婉、含蓄、曲折地表 达感情的都可称间接抒情,感情往往隐藏于诗句的背 后。诗中最常见的,高考常考查的是借景抒情。
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冷寂、清凉的画面传达着离别者内心的凄苦之情。
四、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技巧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 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借古讽 今、托物言志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构思技巧。这些技巧 对提高诗歌的表现力有很大帮助。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7、托物言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 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 于某种具体事物。
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 怀或借古讽今。如《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用这个典故,其实是以廉颇 自比,抒发自己不得志的的忧愤。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 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姜夔《扬州慢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 州繁华景象,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 凄凉情景,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词人昔盛 今衰的感慨。
给人深刻印象。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陶者(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5、借代 :借用相关事
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 物。借代的运用使语言 简练、含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终岁不闻丝竹声。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 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 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 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安徽卷) 柳梢青· 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 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 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 内容具体说明。 这首词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 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 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 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 切。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05全国卷Ⅲ)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绝 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 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 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1 、修辞手法
表 达
2、表达方式(抒情、
技 描写) 巧
3 、其他表现手法
抒情手法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2、托物言志 3、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
借古鉴今 、 借古抒怀 、伤今怀古) 4、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5、用典抒情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3分)
(2)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 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07江苏卷) 鹧鸪天·送 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 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 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
简要赏析。
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 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 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 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答出远近顺序的, 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2分。意 思答对即可。

高考诗歌鉴赏诗之表达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诗之表达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诗之表达 技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4年2月5日星期一
温馨提示: 请点击相关栏目。
导航 ·对点考纲解读 建模 ·课堂精讲精练 讲法 ·题点探究突破
1.考点剖析
“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的综合概念。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 更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表达技巧”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修辞手法, 二是表达方式,三是抒情手法,四是描写手法,五是表现手法。
[注] 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 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 庙社稷之事。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 妙处?请简要赏析。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鉴赏评价)。题目已经明确“表达技巧”为“对比”,降低 了试题难度。只需要指出有哪些对比,再分析其表达效果(情感 、主题)即可。颈联有三组对比:“佳”与“愁”,“久”与“ 偶”,“壮心”与“醉中”。其中,第三组对比稍难。回答时 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对比的作用,再举例分析,最后 总括。颈联“佳”和“愁”形成鲜明的对比,“久”字至少包 括了他三十年的不得志,“偶傍”,说明他平时已经很少有雄 心壮志;“醉中”,说明未醉时已清醒感到壮志难酬。
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答案: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 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 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 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
千丈之势。
②从艺术效果上看,前面十四句通 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 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
的对比,震撼人心。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的含义有广狭之分。 广义上的等同于表达技巧,高考通常在狭义方面使用它 ,主要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 合、抑扬结合、以小见大、联想想象、象征、衬托、对 比、用典等。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用典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用典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用典
一、含义
用典,从古代典籍或历史传说中,摘录、提炼与话题有关的词语,有机地融入诗文,使表达言简义丰,含蓄典雅,增添文化内涵和文采趣味。

它在古代汉语中普遍使用。

二、作用
使诗歌语言精练,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类型
1、正用:保持典故的本来含意而不做修改,作者情感与原意一致。

2、反用:利用典故的反面含意来表达感情。

3、明用:明用典,就是直接运用典故,读者一看就是知道这是用典。

4、暗用:暗用典,即将所要表达的意思,暗含在典故之中,以隐喻象征出之。

5、化用典,即诗词引用典故,但字面上气畅意通,无用典痕迹,实际上是经过加工改造,或改变愿意,或另释新意。

四、答题步骤
1、找出用典的地方
2、结合所学与注释,了解原来典故中的人、事的原意内容。

3、明确诗人对所用典故的态度。

必须明确作者是明用还是暗用,是正用还是反用,是引用还是化用等。

4、体会诗人用典的意图。

诗人对往事重提,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情的媒介。

诗人用典是针对现实的,目的是抒怀。

只有同现实相结合,才能体味到诗人的情感所在。

5、答题时既要概括原来典故的内含意义,更要点明出诗人在这里引用典故的现实意义。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

情景 借景抒情 情——景——委婉含蓄
寓情于景
使客观景物涂抹强
情景交融
烈的xx色彩
情和景 之间的 衬托关 系
以乐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 以乐景写哀情
衬托
以明衬暗
明暗
以暗衬明
星斗阑干分外明 鸦矫荒寒影对翻
虚实
虚实结合 奇妙交错,亦幻亦真
先抑后扬
抑扬
先扬后抑
形成对照,印象深刻
表达技能 ——结构手法

景物——视听嗅味触意(《夜雪》)
结 合
渲染
正:渲染了怎样的环境 侧:烘托出某物的xx特点
渲染和烘托 是一对
侧面描写 不直接写都算侧面

面 结 细描:一个东西反复写
形象生动,细致入微
合 白描:同一东西,只写一次 质朴简练,逼真深刻
表达技能 ——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直接+间接
鲜明地表达了xx的思想情感, 直接抒情 我爱你有几分 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观点二:①“弱”和“昏”用得好。弱是虚弱,昏是 昏花,在文中是指曹翰将军已经年老体衰,手臂 不如之前强健,眼睛变得昏花,但是仍旧嫌弓力 太软,仍旧能识得敌军的战阵; ②运用反衬的手法,更形象地写出了曹翰将军承 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 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 ③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 敌报国的坚毅精神。
表达技能 ——修辞
修辞题怎么问?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第几句。 2、诗歌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某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 4、如何理解诗歌“……”这句话?(炼句题) 5、诗歌运用xx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修辞题考什么?
炼句——一般不会直接问修辞或直接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有些和抒情手法相融合,如用典、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

另外抑扬结合、象征也是常用的表现手法。

1.抑扬结合:“抑”就是贬抑,对事物进行否定、贬低;“扬”就是褒扬,对事物进行肯定、赞赏。

抑扬运用时,只强调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起衬托作用。

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欲扬先抑,一种是欲抑先扬。

2.象征: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作者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作者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含意。

例如: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萧索、鸳鸯象征爱情等。

3.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4.渲染: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5.烘托:“烘云托月”,借助描绘别的事物突出主要对象。

烘托又叫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表达不同的情感。

6.用典抒情:剪接典型故事,借助典故来抒发情感,来讽喻时政。

7.借古喻今:借助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来隐喻、规劝当朝。

“借古”是手段,“喻今”是目的。

8.比兴:“比”,就是打比方;“兴”,就是联想,融景生情,因物起兴。

【方法技巧】1.解题思路(1)要了解主要表现手法的概念及表达效果,课后要认真阅读[相关资料链接]的内容。

(2)贴近诗句分析表现手法的形成过程及表达效果。

如上面的几个例题都需要按照此点作答。

(3)联系背景材料作答。

表现手法往往与作者情感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于有些诗歌要通过背景材料才能读懂诗的主旨。

(4)欣赏诗歌不能离开诗歌整体。

因此不要忘了最后要在关键处点明作者的情感态度。

2.答题步骤(1)明确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诗(词、曲)中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托物言志要阐明“物……志”所指的内容,象征要指明象征意义)(3)阐明这种表现手法的效果。

高考语文诗歌赏析表现手法盘点

高考语文诗歌赏析表现手法盘点

高考语文诗歌赏析表现手法盘点在诗歌鉴赏的备考练习中,同学们常常出现对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使用时张冠李戴等问题。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考语文诗歌赏析表现手法盘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表现手法一抒情方式(一)总论情与景关系: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

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

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二)抒情手法分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也叫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诗人借助多种艺术技巧,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分为情景交融、借景衬情、托物言志。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2、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区别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托物言志,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二.诗歌鉴赏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喻、通感、比拟、夸张、对偶、用典、化用、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以声衬静、化静态为动态、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情感时所采用的特殊表现手法。

从近年的考查题型看,高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从以下四大角度命题: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

下面将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做一个梳理,以便考生有系统直观的了解。

一、表达方式诗词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四种,其中以描写和抒情为主。

1.描写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周围的事物,使描写对象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

具体有:(1)动静结合,即景物、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描写相互映衬,构成一种特殊的情趣,如“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2)虚实结合,指用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情感,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3)白描,即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如“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4)細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如“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加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指作者对自己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例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托物言志,也叫借物抒怀,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例如“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瀑布联句》)。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抑扬结合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抑扬结合

⾼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抑扬结合来源:新课标⼤语⽂抑扬结合:在古诗创作中,常常采⽤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艺术⼿法。

“抑”是贬损和否定,“扬”是褒扬和肯定。

诗歌创作中常常把要贬抑否定的⽅⾯和要褒扬肯定的⽅⾯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个⽅⾯,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的。

所谓欲抑先扬是为了否定和贬损某⼀⽅⾯,故意先对其他⽅⾯做褒扬和肯定,这⾥,“扬”是⼿段,“抑”是⽬的。

与之对应的“欲扬先抑”, “抑”则为⼿段,“扬”就是⽬的,这种⼿法也可称之为“欲擒故纵”。

作⽤:除突出重点,强调语意,抒发感情外,还具有使⾏⽂跌宕、曲折含蓄、引⼈⼊胜的艺术效果。

例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悔教夫婿觅封侯。

”“七绝圣⼿”王昌龄善于⽤细腻⽽含蓄的笔触描写宫闺⼥⼦的⼼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

这⾸《闺怨》,是素负盛誉之作。

赏析题称“闺怨”,⼀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

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曾愁”到“悔”的⼼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

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主⼈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活波折,和家境⽐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

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

从末句“悔教”⼆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动起过⼀点推波助澜的作⽤。

⼀个对⽣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句点出“不曾愁”,第⼆句紧接着⽤春⽇登楼赏景的⾏动具体展⽰她的“不曾愁”。

⼀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番精⼼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家的⾼楼。

春⽇⽽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是为了观赏春⾊以⾃娱。

这⼀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铺垫)。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本诗以小见大,它写了一位闺中少妇打跑啼
叫惊梦的黄莺的情景,通过写少妇怀念征人的小 情景,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承受深重痛 苦的大主题。
概念
说明
作用
示例
赏析
“多情自古伤离别”
所谓“点”,指的 运用点染 “多情自古伤离
是点,点明离别;
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法,会收 别,更那堪,冷
乐情
水后楚妃。”(李颀《琴歌》) 烧的温暖欢乐
作用:委婉含蓄,饶有余味。
诗歌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

“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托物
受,道出了品格高洁的人,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
言志
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因素,

风。”(虞世南《蝉》)
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

才调无伦的贾生喻指李商
借古 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
判断下列古诗的表达方式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抒情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记叙
石壕吏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议论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描写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就是针对“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进行鉴赏。因为诗歌以写景抒情为主,故要特别关注描写和抒 情两种表达方式。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抑:控制、压抑,贬斥,否定; 扬:发扬、放开,褒扬、肯定。
举例: 闺怨 王昌龄
欲抑先扬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宋) 欲扬先抑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总结(强烈推荐)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总结(强烈推荐)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的分类〔一〕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表达、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1.描写描写是进行绘声绘色绘形的描画和摹写的这样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它能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的表达效果。

①根据着眼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描写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即正面的描写和侧面的描写。

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衬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②按描写的文笔来分,描写又可以分为细描和白描,细描指采用工整的细腻的笔法,把描摹对象纤毫毕现的绘画出来,笔法细腻,形象饱满。

白描在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如,《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借助于生动的细节描写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

诗中,“复恐匆匆说不尽”是人物的心理活动,“临行又开封”是人物的行动细节,也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反映。

这种生动的细节使抽象的思念变得具体可见,表达了诗人提炼生活素材的功夫。

又如,《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没有〔动词〕形容词的修饰点缀,是纯用名词组合,即所谓白描手法。

③根据观察的角度,描写又分为远近、高低、俯仰、上下、内外、天空地面等多角度描写。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

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之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表达技巧相关知识2、掌握高考诗歌中表达技巧的鉴赏方法二、教学重点:1、掌握高考诗歌中表达技巧的鉴赏方法三、教学过程:(一)考点透视: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含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1、修辞手法:考点解读:古典诗歌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修辞手法,为古典诗歌增添了许多风采、情趣和内涵。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仗、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

鉴赏修辞手法要辩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其对塑造形象、表现感情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

增强了感染力。

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2、表达方式:考点解说:古诗词常使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

记叙即叙述人物经历、事件发展和情景的转换;描写即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某一对象的状貌和情态;抒情即抒发和表现诗人的情感;议论即对景物、事件及相关人物的命运的态度和评价。

鉴赏诗词的表达方式要了解各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分析其在诗词中对塑造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3、表现手法:考点解读:为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优秀古典诗词都使用丰富的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衬托、象征、用典、烘托渲染、联想想象、虚实相生、欲扬先抑、明褒实贬、欲擒故纵、以小见大等。

鉴赏表现手法应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基础上,分析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对表现思想感情,突出作品主旨的作用。

4、结构特点:考点解读:古诗词的结构是体现诗歌形式之美、反映社会内容、表现诗人感情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时空转换、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前后对照、逐层拓展、画龙点睛、卒章显志、起承转合、先叙述描写后抒情议论等。

赏析其结构形式要整体分析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人这样写的意图和对诗词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

如在以时空为序的诗词中要注意寻找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句子;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诗词中要注意末尾卒章显志的抒情议论句。

(二)考查特点:【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1.这首诗(X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艺术手法)?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X句)运用了XX修辞手法(艺术手法),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3.试从X角度对这首诗(X句)进行赏析。

4.简析这首诗(X句)是怎样表现XX的。

5.这首(句)诗在修辞手法(艺术手法)与X诗(句)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何作用?【答题步骤】(1)抓总体,抓典型,其余可稍作一提,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这种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解题格式: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四)、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

这是不对的。

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五)高考在线:1.(2005年全国卷Ⅰ)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答案:对偶。

“芳草”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2005年福建卷)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答案: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意思对即可)(六)练习提升:1、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

闼,小门。

问:“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步骤一)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

(点明拟人具体内容)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步骤二)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步骤三)2、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3、听蜀僧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

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问: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2004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答:①主要用了侧面描写手法(步骤一)。

②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步骤二) ③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步骤三)。

4、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2006年安徽卷)思路分析:“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两个比喻,说明他们此别之后,如云边的孤雁,深以失侣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

这两句词情景交融,景中见情,情中生景,哀婉动人。

比之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虽境界有所不及,但更令人伤心动情。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步骤一)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步骤二)(步骤三)5、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问:这首诗在写作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解析】本诗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答案】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

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

第一句语中带情。

(桑无叶,土生烟)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雨心忧如焚之情。

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亨乐,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

【点评】所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6、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答:2.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答:【思考】该诗属于咏物言志诗。

欣赏一首咏物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抒情和刻画,其次注重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相、或隐含生活的道理,再次,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

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策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答案】1.由小到大,生命力强。

2.托物言志。

本诗抓住事物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

注意知人论世,关注时代背景。

【评说】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7、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注:这是诗人游览越中,有感而发写下的。

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

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

公元前473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

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问:这首诗歌在结构上有鲜明的特色,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诗歌前三句极写越王战胜后的盛况,而第四句却笔锋一转,极写眼前的衰败和凄凉;这样,在结构上,前后对比鲜明(由古及今),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慨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