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方法
【教案】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说课教案-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教案】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说课教案-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a650214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f.png)
《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方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方法》。
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新教材普通高中《美术鉴赏》(必修)第一单《观看之道——美术鉴赏基础》。
下面,我将从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及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 版2020 年修订),强调核心素养,优化课程结构,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增进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
二、教材分析教材版本为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高中《美术鉴赏》,本课选自第一单元《观看之道——美术鉴赏基础》。
教材分成两个主题,分别是主题一《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主题二《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基于“美术鉴赏是人类独有的活动方式”这一认识,围绕“美术鉴赏本质上是对人类价值和命运的共同观照”这一单元大概念,我们将本单元内容分四课时:第一课: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第二课: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方法第三课:认知与理解——美术鉴赏的过程第四课:体验与展示——走进身边的博物馆根据单元和单课的核心内容,我们设计了单元基本问题和单课基本问题,具体内容如下:单元基本问题:为什么说美术鉴赏本质上是对人类价值和命运的共同观照?单课基本问题:第一课:为什么说美术鉴赏是对人类社会现象和文化母题的关注?第二课:人们对事物多维度感知与判断在美术鉴赏活动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课:美术鉴赏与人们对生活的认知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第四课:在博物馆进行美术鉴赏活动有怎样体验?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对于美术作品还停留在欣赏的表层,在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上较弱。
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美术鉴赏的意义以及美术鉴赏活动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初步梳理出了美术鉴赏的方法。
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第2课如何鉴赏美术作品课件(24张PPT)
![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第2课如何鉴赏美术作品课件(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3b990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c.png)
不同的色彩搭配会产生无限丰富的视觉效果。 ——高纯度的色彩与低纯度的色彩
马蒂斯的《生活的欢乐》,高纯度红色、黄色与绿色填满了画面,加之舒缓流动的 线条,表现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场景,欢快惬意的氛围跃然纸上。 莫兰迪的这幅《静物》,大面积的黄色与灰色纯度都很低,中部的砖红瓶子与右側 橙色纸盒纯度稍高,成为视觉的重点。整个场景不温不火,却达成了精致的平衡。
(二)主题
主题是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作品的一切元素与细节均为主 题服务。
18世纪法国画家大卫的《荷拉斯兄 弟之誓》取材于古罗马的历史故事, 宣扬在国家大义面前牺牲家庭的爱 国情怀。
(三)情境
艺术家的创作都有特定目的:或是传播思想、教 化世人,或是营造意境、调剂精神,或是开拓 新的视觉经验。
对比色的色彩与邻近色的色彩
张萱《捣练图》
梵高《星空》
(三)材质 美术是基于材料的创造,绘画需利用水墨、油彩,雕塑需利用 金铜、泥石,正是材料的物质形态确保了作品的存在。艺术家 在创作中会通过雕琢、打磨、编织、铸造等多种手段,来追求 某种材质效果。
布朗库西《空中的鸟》
用打磨得极为光亮的青 铜制造出一个流线型的 形状,虽没有鸟的翅膀, 却表现出了飞翔的速度 感。(三维空间中的材 质)
曲线 直线 点 面 特殊线条 给人什么感受?
郑板桥的《荆棘丛兰图卷》
画兰画竹均是一笔下去,用笔锋、轻重、浓淡的变化 来表现叶面的方向及转折。
全图31.5厘米×508厘米 [清代]郑板桥
南京博物院藏
线条也能起到引导视线、组织人物关系的作用,尽管有些线条 并不显著,却能辅助我理解画面,营造出丰富的意趣。
(二)色彩 色彩来源于自然光的分解。在美术作品中,色彩善于吸引 注意唤起情感,是最生动、最具感染力的元素。
【教案】我们怎么样鉴赏美术作品+教案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教案】我们怎么样鉴赏美术作品+教案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c7ffb84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8.png)
个人课时教学设计学科美术授课年级高一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教科书版本及章节湘美版新教材第一单元美术与眼睛课题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思路,培养从多层面与多角度观看和鉴赏美术作品的意识;突破思维定式与人云亦云的鉴赏态度,学会以一种开放与综合的眼光来鉴赏美术作品;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比较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方法或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对作品的情感特征、形式特征、社会特征与文化特征进行具体分析与综合体验,从而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2.学习者分析大多数学生比较爱好学习美术对教材知识的学习有浓厚兴趣3.学习目标确定(1)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思路,培养从多层面与多角度观看和鉴赏美术作品的意识。
(2)引导学生比较熟练地运用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比较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方法或综合几种方法,对作品的情感特征、形式特征、社会特征与文化特征进行具体分析与综合体验,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4.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改变学生过于简单化地欣赏美术作品的方式,使其理解并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方法,进而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鉴赏美术作品。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针对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选择恰当的鉴赏方法,能够自主确定科学的鉴赏角度与内容,并能够创作一幅简易装饰画。
5.学习评价设计核心素养目标分值图像识读能够运用科学、合理的鉴赏方法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并够将鉴赏感受整理成简易装饰画。
30美术表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维,能够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10审美判断理解每一种鉴赏方法适合何种类型的美术作品;能够选择恰当的鉴赏方法,对教材中没有提到的美术作品展开鉴赏;能够从美术作品的鉴赏中获得审美体验,而非简单的学习知识。
30创意实践能够突破以往惯性的观察和鉴赏角度,尝试从新的角度观察和鉴赏作品10文化理解具备从文化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的意识,能够运用社会20学式鉴赏方法,对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及文化内涵等因素展开探究。
2019《艺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2019《艺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30f27f844769eae109ed52.png)
2019《艺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姓名成绩温馨提示:同学们,经过综合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题吧。
加油!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称建筑艺术的杰出作品为( A )A、“石头的史书”B、“凝固的音乐”C、“巅峰性的艺术成就”D、“具有双成性的造型艺术”2、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下列属于想像艺术的是( D )A、绘画B、音乐C、戏剧D、文学3、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又称为( D )交响曲A、英雄B、命运C、田园D、合唱4、下列美术作品中,其不属于梵高创作的是( C )A、《向日葵》B、《鸢尾花》C、《舞蹈》D、《红色葡萄园》5、在美术成就方面,下面不属于“文艺复兴三杰”的是( B )A、达芬奇B、乔托C、米开朗基罗D、拉斐尔6、对于文学体裁的划分,下面不正确的一种划分方式是( A )A、一分法B、二分法C、三分法D、四分法7、黑格尔说,艺术史的起点是( C )A、音乐B、雕塑C、建筑D、摄影8、在西方现代艺术中,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的是( D )A、毕加索B、梵高C、高更D、塞尚9、马蒂斯是__D___画派的代表画家。
A、立体主义B、达达主义C、抽象主义D、野兽派美术作品《自由神引导人民》是下面( C )艺术家的作品。
A、库尔贝B、杜尚C、德拉克罗瓦D、安格尔11、“主题”一词始创于( B ),本是音乐术语,指的是乐曲中最富特征的核心乐段。
A、法国B、德国C、意大利D、西班牙国画《溪山行旅图》是北宋( D )的名作。
A、张择端B、吴道子C、赵佶D、范宽13、《霓裳羽衣舞》是__B__代宫廷乐舞。
A、汉B、唐C、宋D、元14、( B )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
A、艺术体验B、艺术构思C、艺术表现D、艺术接受15、下列不属于灵感的主要特征的是( D )A、突发性B、突破性C、亢奋性D、永久性16、( C )是形象思维的根本特征。
A、形象性B、情感性C、想像性D、审美性17、凡是由两个以上的基形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单一的完整的意象,叫( A )。
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7f8f2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a.png)
艺术表现手法引言艺术作为一种视觉和感知上的表达方式,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
艺术表现手法是艺术家用来传达情感、思想和观点的工具。
艺术表现手法的选择和运用不仅能够增加作品的表现力,还能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线条、色彩、光影和构图等。
线条的表现手法线条是艺术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用来勾勒形状和轮廓。
艺术家可以通过线条的粗细、长度、弯曲程度和密度等方面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表达意图。
例如,纤细的线条可以给人以柔和、细腻的感觉,粗犷的线条则能够呈现力量和冲击力。
在绘画中,描绘实物的轮廓线条可以使作品更加立体,而自由流动的线条则能够表达出抽象的情感和思想。
色彩的表现手法色彩是艺术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通过色彩的选择和运用,艺术家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色彩的明暗、饱和度和对比度等因素都能够影响观众对作品的感受。
鲜艳的色彩可以给人以活力和喜悦的感觉,而暗淡的色彩则能够营造出沉静和压抑的氛围。
色彩的对比也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创造出层次感。
艺术家可以运用这些表现手法来传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故事。
光影的表现手法光影是艺术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通过阴影和高光的对比,可以产生层次和立体感。
光线的明暗和方向的变化都能够改变观众对作品的视觉体验。
明亮的光线可以突出事物的细节和纹理,而强烈的阴影则能够营造出神秘和戏剧性的效果。
艺术家可以通过运用光影的表现手法,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氛围和情感。
构图的表现手法构图是艺术中组织形状和元素的方式,通过布局的安排,艺术家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和传达自己的意图。
常见的构图手法包括对称、平衡、重复和交错等。
对称的构图能够给观众带来稳重和庄重的感觉,平衡的构图则能够创造出和谐和平衡的氛围。
艺术家可以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情感选择适合的构图手法,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结论艺术表现手法是艺术家用来传达情感、思想和观点的重要工具。
线条、色彩、光影和构图等表现手法的运用能够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2019班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主题二: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教案设计
![2019班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主题二: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ede45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0.png)
2019班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主题二: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教案设计行美术作品的鉴赏,探究其基本过程。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美术馆或画展中的体验,描述熟知的代表作品。
教师引入吴冠中的名言,引发学生对文化程度与审美的关系的思考。
接着,教师介绍四步法,并让学生参与认知其要点。
最后,进行XXX作品《雄视》的初步鉴赏,运用四步法进行作品鉴赏和表达。
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分享和讨论,初步感知艺术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也初步进入美术鉴赏的语境。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四步法进行作品鉴赏和表达,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鉴赏常见的方法,从而能够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和运用。
同时,也能够感知艺术的形式原理及魅力,并生成广泛的文化认同感,实现艺术素养的培养和升华。
行鉴赏实践在美术鉴赏中,我们可以采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步法来梳理作品。
这四个步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从而更准确地表达我们的鉴赏意见。
活动4:难点解决思考“分析”探讨美术鉴赏的方法四步法中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在理解和运用这个步骤时,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和表达。
问题二:何为“形式鉴赏法”?形式鉴赏法是一种通过对作品的形式元素进行分析,来理解作品内在意义和表现形式的方法。
它的基本构成包括元素、手段和规则。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从而更准确地进行鉴赏。
活动5:雄视中形式鉴赏法的运用雄视是一种形式鉴赏法,它强调通过视觉感受来理解作品的形式元素和表现形式。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语言元素、实践手段和方法的探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形式鉴赏法。
活动6:《清明上河图》的鉴赏活动在鉴赏《清明上河图》时,我们可以采用四步法和形式鉴赏法来进行分析。
通过对作品中点、线、面、色等元素的描述和分析,以及对均衡、对比、节奏等规则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活动7:《清明上河图》中形式意味的探究在探究《清明上河图》中的形式意味时,我们可以从点线面的运用和作用、画家如何表达紧张惊险的气氛、以及画面中其他形式元素的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论舞蹈作品中的客观存在与主观表现——以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例
![论舞蹈作品中的客观存在与主观表现——以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d8c17634b35eefdc8d333a6.png)
137黄河之声 2019年第3期 总第528期◎ 舞蹈艺术 张严 张琳仙(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摘 要:从客观和主观的关系上看,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内容和一定的形式,舞蹈也是这样,构成一个舞蹈作品有两个方面,即舞蹈作品的内容和舞蹈作品的形式。
作为我国国内第一部具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剧作品,中央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改编创作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它就将音乐、舞蹈、人物以及情节完美结合并且很直观的表现出来。
接下来我将分析《红色娘子军》舞蹈作品中的客观存在与主观表现。
关键词:客观存在;主观表现;舞蹈作品论舞蹈作品中的客观存在与主观表现——以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例一、客观存在与主观表现客观存在就是不以人的意志改变或者否定的,也不会被人的意志所控制,它不会因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存在的物质。
世界上除了思想、道德、精神这些抽象的东西外都是客观存在的。
比如就像你去旅游睁开眼睛看到山山水水,闭上眼睛却又看不到了,但是山水还是存在的。
再比如海市蜃楼,其实我们看到的蜃楼是光经过复杂折射产生的光效、影像,但是并不是那些景象真正的呈现在我们眼前。
主观表现是艺术家以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语言,真实地再现客观现实生活,突出地表现主观的思想感受。
比如说,就像是要画某个风景,在那风景当中含有许多事物,那些事物非常直接地影响着并且左右着画家想要表达的意志,并结合着画家的个性,最后呈现出着某种特定的作品面貌。
二、舞蹈艺术中的客观存在与主观表现如果要说美的客观存在形态是生活美,那么这种客观存在的主观表现的反映产物固然就是舞蹈美了,并且也是美的创造性的反映形态。
舞蹈美是舞蹈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舞蹈家以人体为工具,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在按照规律,合乎目的的运动中,所创造出的一种具体可感的动态形象。
它是能为审美主体所感知所欣赏的客观物象,是存在于舞蹈作品中的一种客观的社会价值,因此,它既不是舞蹈家意识、精神的虚幻投影,也不是欣赏者的主观感觉;既不是“我想创作什么它就是什么”,也不是“你感觉到它是什么就是什么”。
论油画教学中的色彩的形式语言表达-2019年文档
![论油画教学中的色彩的形式语言表达-2019年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20ada0987c24028915fc3c6.png)
论油画教学中的色彩的形式语言表达1写实油画色彩语言表达形式写实油画中,艺术家按主观设想对物象的选择,充分利用线、色、调这些要素,对主次关系的调度,对画面形态位置大小的安排,对色彩、色调的处理,将抽象与具体相融合,将富有诗意的“胸中之象”转换为富有诗意的画面,创造出一种新的视觉空间从而完成诗意的建构。
色彩语言审美意象,是创作主体在对客观世界审美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融会主观的思想、感情、愿望、理想,在头脑中经过艺术创造形成的意象。
即对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
这种“审美意象”审美意象”的创造是创作主体“审美观照”的结果。
审美观照“是以一种视觉直觉的方式,对于具有表象形式的客体进行意向性的投射,从而生成具有色彩审美价值的意象。
写实油画色彩语言提炼非常精到,色彩高度概括,用色非常讲究,从同类色中找到不同,作品中充分发挥了写生色彩语言经验,统一中有变化,色彩随着笔触在自然中柔和过度,对形体,空间采用了科学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每一块颜色,每一笔,每一个形体的转折,以及颜色的互补关系、对比关系、色调关系等都是色彩语言在作品中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是色彩色彩语言在写实油画中能发挥的主要功能,创造新的意境,以实现写实油画更好表达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2装饰性油画中的色彩造型特征油画装饰性色彩的表现,与一般写实性绘画色彩的表现有所不同,它是按照美学的形式法则及创作者主观的认识和感觉,对描绘对象运用装饰手法进行制作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艺术形式。
在艺术风格上,装饰性油画色彩具有简练、淳朴、大方、浪漫、夸张等特点。
色彩在更多的时候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观感经验,是人们赋予色彩的某种文化特征。
装饰色彩表现就带有表现色彩固有色本质的特征,色彩布局均衡性,这是形式美的客观要求。
均衡不是面积上的平均,而是色彩给人重量感的对称。
如重色、浅色相互均衡才能达到和谐。
色彩表现高纯度。
颜色鲜艳符合一般审美要求,使画面充满光辉。
艺术形态的发展历程:再现——表现——形式主义
![艺术形态的发展历程:再现——表现——形式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1cb5d60a43323968011c927b.png)
艺术形态的发展历程:再现——表现——形式主义作者:郭梦瑶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6期摘要:某种意义上讲艺术形态决定了艺术形式,不同文化的艺术形态在表现的形式方面有很大不同,当然也有相似的地方。
这便是通常说的“异体同构”的问题。
比较艺术学的研究无法绕开对艺术形态的研究,很多情况下,比较艺术学的实践研究,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形态的关注成为主要视域范围。
艺术门类有着相同的生产过程,即认知对象与社会生活的“再现”与“表现”与“形式主义”在三种艺术形态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他们自身保持着自我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他们又相互模仿、相互融合。
艺术形式的创作者在进行创作前,就必须对传统艺术的再现方式与表现方式与形式主义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创作经验,这样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创作过程。
关键词:艺术形态;再现;表现;形式主义一、艺术形态(一)艺术形态的意义艺术形态是诉诸欣赏者感官的外部形式,这种形式由塑造艺术形象的各种媒介(色彩、线条、音乐、文字等)所决定又可表现为抽象还是具象,西方艺术形态和我国传统艺术形态等等。
1.艺术形态中艺术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特点:它要求生产者主体把强烈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观因素——思想、情感、意向、愿望等——渗透到生产过程里,物化到产品对象中去。
艺术形态是对象化的存在;它要求生产者主体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之中,从而获得艺术生产对象化、现实的、有生命的、独特的生存方式。
2.艺术形态的划分:有物化结构与艺术形态;时间艺术,时间艺术有音乐,文学(诗词)与音乐的综合形式。
艺术形态可以分为造型艺术、非造型艺术、造型与非造型相协的综合艺术。
3.艺术形态的构成关系: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通过物质世界来展示精神世界,通过自然世界来展示社会文化意识世界,通过实体世界来展示心灵世界。
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音乐艺术、文学、诗歌、建筑。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9年版)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9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e45b3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4.png)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9年版)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9年版)第一章课程目标1.1 总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艺术欣赏、创造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1.2 具体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能够理解、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能够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点。
3) 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能够运用各种美术表现手法和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4) 培养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能够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第二章课程内容2.1 美术史与艺术欣赏2.1.1 认识艺术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1.2 学习并欣赏重要的艺术作品及其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2.1.3 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主题、形式和风格2.2 绘画技法与创作2.2.1 学习和掌握基本绘画技法,如素描、水彩、油画等2.2.2 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2.2.3 学习和探索创新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方式2.3 造型艺术与立体创作2.3.1 学习和掌握基本的造型原理和技巧2.3.2 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立体创作,如雕塑、陶艺等2.3.3 学习和探索创新的立体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2.4 印刷艺术与设计2.4.1 认识印刷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术2.4.2 学习和掌握常见的印刷技术,如木刻、丝网印刷等2.4.3 运用印刷技术进行创作,设计海报、名片等作品第三章教学要求和内容安排3.1 教学要求1) 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启发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2) 重视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情感。
3) 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各种美术表现手法和技巧。
3.2 内容安排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将课程内容分为不同的阶段和模块进行教学,包括美术史与艺术欣赏、绘画技法与创作、造型艺术与立体创作、印刷艺术与设计等。
第三课 我们怎么样鉴赏美术作品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第三课 我们怎么样鉴赏美术作品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60e2ae6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4.png)
景博高中教案学科:美术 2课时类型:自备课题:第三课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授课教师: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思路,培养从多层面与多角度观看和鉴赏美术作品的意识。
2.引导学生比较熟练地运用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比较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方法或综合几种方法,对作品的情感特征、形式特征、社会特征与文化特征进行具体分析与综合体验,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
教学重点:改变学生过于简单化地欣赏美术作品地方式,使其理解并掌握美术鉴赏地四种方法,进而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鉴赏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针对不同形式地美术作品选择恰当地鉴赏方法,能够自主确定科学地鉴赏角度与内容。
教学环节:导;教师展示《蒙娜丽莎》,并提出问题:几百年来,蒙娜丽莎凭借她地微笑吸引力无数人地目光,我想请大家观察一下,达芬奇式如何表现“蒙娜丽莎”这一形象的?导入课题: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教师提问:今天的教学主题是如何鉴赏美术作品,大家觉得我们刚才对美术作品的观察与设问算不算是美术鉴赏?环节一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指导学生研究教材中提到的四种鉴赏方法。
1.感悟式鉴赏展示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用感悟式鉴赏方式观看《蛙声十里出山泉》参考示意图:2.形式鉴赏活动:学生分小组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从形象,人物所处环境、作品背景等进行深入、细致观察与讨论。
1.观看美术作品《蒙娜丽莎》,选择观察角度,提出你自己的问题。
●你对“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何感受,她让你想起了什么?●蒙娜丽莎为什么会摆出这样的姿态?●蒙娜丽莎的妆容和装扮有什么特点?●作品的色彩和明暗关系如何?●作品的构图如何?●......●达芬奇为什么要花四年描绘一位普通的妇女?思考:1.什么是感悟式鉴赏?注重个体感受,将思维与激情深切投入画面的感性鉴赏方式,这种鉴赏方式,较适合与鉴赏写意性和表现性的美术作品。
2.什么是形式鉴赏?展示作品《水图卷》马远(南宋)通过对两幅画面的构图,画家用不同形态的线条描绘不同天气不同地方的变化分析,进而了解形式鉴赏的理性特征。
2019年北京舞蹈学院考研舞蹈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考试科目
![2019年北京舞蹈学院考研舞蹈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考试科目](https://img.taocdn.com/s3/m/694b3ef10975f46527d3e1f9.png)
2019年北京舞蹈学院考研舞蹈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考试科目以下资料由才思教育北京舞蹈学院教学培训部整理,以下资料完全符合北京舞蹈学院要求,对报考北京舞蹈学院的考生极为重要,请考生仔细阅读。
才思教育作为北京舞蹈学院考研考博最权威的辅导机构和领军机构,自开办北京舞蹈学院培训以来,始终对北京舞蹈学院有着独到的理解。
不仅如此,才思教育在全国首次推出研究生辅导中的“五指理念”(即指定院校、指定学院、指定专业、指定方向、指定教师)。
并在“全心全意,因才思教”的理念下,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法,让考生能够有着最为符合自己特点的作品和最为专注的教师进行24小时的督导,做到一切只为一人定制,你的作品,绝对不会和他人重复。
同时,文化课的辅导也将全部按照北大清华的要求对考生进行一对一的定制。
目前,才思教育北京舞蹈学院考研培训正在火热招生中,咨询电话:一七七零一二五五八七五。
咨询QQ:二零五七三零七七零五,二三八二五九五三三二。
才思让你离北舞更近一步。
舞蹈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舞蹈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内容,形式就无法尊在;没有形式,内容也无从表现。
两张各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各一对方为存在条件。
内容起主导作用:一、创作一个作品时,总是先有了一定的内容,然后才有用来表现这些内容的艺术形式。
二、任何时代艺术新形式的产生,首先是由于表现新内容的需要;只有当新的生活题材、新的主题向舞蹈家提出新的要求时,一种新的舞蹈的形式才会产生。
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一、从舞蹈创作本身看,作品形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内容表达得好坏和艺术感染力的强弱,以及社会作用的大小。
二、从舞蹈发展的过程来看,同内容比较,形式的变化要缓慢得多,它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历史继承性。
三、艺术形式还有相对的独立的审美价值。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反过来给予内容以积极的影响。
总之,对于任何舞蹈作品来说,它的内容与形式都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只有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才会有优秀的舞蹈作品产生。
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第2课如何鉴赏美术作品课件(25张PPT)
![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第2课如何鉴赏美术作品课件(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6a5bc9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c.png)
图像
识读
西方的线性透视法如何表现空间?
圣母的婚礼(木板油画)意大 利 拉斐尔
图像
识读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三远法”如何表现空间?
早春图 (绢本设色)(北宋)郭熙
文化 理解
小结
通过对以上线条、色彩、材质、空间等形式 元素进行分析的鉴赏方法,有助于理解作品 的审美特征、时代风貌和地域差异。
2022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审美 判断
观察
感受?
审美 判断
观察
感受?
文化 理解
基本
问题 美术作品由哪些元素组成? 如何进行鉴赏活动?
图像 识读
线条在美术表现中 有哪些作用?线条 的变化会给人哪些 不同的感受?
二羊图 (纸本水墨)(元代)赵孟頫
图像 识读
线条在美术表现中 有哪些作用?线条 的变化会给人哪些 不同的感受?
图像 识读
理解艺术家创作的情境
怒吼吧! 中国(黑白木板) 李桦
图像 识读
干草车(布面油画) 英国 康斯太布尔
春到西藏(布面油画)董希文
创意 实践
拓展 学习
康斯太布尔的《干草车》与董希文的《春到西 藏》给你的不同感受。并分析其原因,写一篇 美术鉴赏报告。
文化 理解
总结
பைடு நூலகம்
美术作品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线条、色彩、材 质、空间是作品的形式要素,题材、主题、情境 是作品的内容要素。创作者不同、时代不同、地 域不同,形式与内容的选择与组成也会有差异, 这就造就了个人、时代与地域的美术特征。
生活的快乐(布面油画)法国 马蒂斯
静物(布面油画)意大利 莫兰迪
图像 识读
【教案】+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教学设计-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教案】+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教学设计-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48f1332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1.png)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教师展示经典作品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提问学生: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画面到底表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一幅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不能光靠外表去理解这幅作品,需要由表及里进行探究,由此产生了四种基本的美术鉴赏方法: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比较式鉴赏。
二、探究新知1、感悟式鉴赏教师将展示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提问:大家可以用哪些描述性词汇来表达对画面的第一印象呢?学生回答:优美舒展、惬意流畅。
教师让同学们对画面中的点线面色进行联想,墨点:蝌蚪青蛙蛙声悠扬;墨线:泉水流动优美;墨团:山石峡谷幽静;画面:狭长水流无限悠长。
接着教师播放泉水蛙声音乐,借助音乐让学生结合画面内容进行想象去感受画面的意境。
教师总结:感悟式鉴赏需要运用联想体验等方法将思维与激情投入到画面中,艺术对画面中的形象作了主观的处理。
2、形式鉴赏教师展示梵高的《星空》、莫奈的《干草堆》、达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等作品,请所有学生一起回顾作品中的基本语言元素,包括点线面色、构图、空间、明暗、光影等。
然后以法国画家达维特的《荷拉斯兄弟之誓》为例,提出以下问题:(1)这幅画描绘了什么内容?中心人物是谁?(2)构图是什么形状?(3)什么色调,颜色有什么特点?(4)人物造型有什么特点?(5)画风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中心人物是男性,三角形构图,暖色调,颜色鲜艳,对比鲜明,男性形象刚强坚毅,女性柔弱悲痛,画风细腻柔和。
教师总结:形式鉴赏比较偏重于作品的形式及艺术语言的感知和体验,这种鉴赏方式更适合于形式感强的作品。
3、社会学式鉴赏教师展示毕加索《格尔尼卡》,请同学描述感觉,猜测作品表现了什么主题。
之后教师播放法西斯纳粹轰炸格尔尼卡的短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此画的创造背景,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请同学们思考讨论:画面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色彩氛围是怎样的?请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乘胜追击提问艺术家这样创作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象征性手法、几何形体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营造出低沉悲凉的氛围,将战争给人类的灾难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表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
【教案】变化中的审美—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教案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教案】变化中的审美—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教案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d44e20c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0.png)
第四课变化中的审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同艺术家的审美趣味、社会性和时代性是密不可分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析、比较、讨论的活动,让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师作适当提示、补充和归纳。
在观察、比较、探究实践中通过不同时代、同一时代、同一主题的文本鉴赏来理解艺术风格表现的形式、内容和技法的变化:3.情感与价值观:树立艺术多元化的观念,培养开放和包容的审美心态,鼓励学生形成创新、创造的开放式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1.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审美标准之“变”。
2.个人审美趣味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教学难点:社会审美标准的变化所对应的艺术创作之变的表现。
教具:PPT、多媒体、纸张等学具:纸张、笔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提问在西方人们形容一个女子美丽会说她像谁(维纳斯)没错在西方维纳斯就是爱与美之神。
拥有黄金比例般完美的身段和样貌。
现在我们欣赏下从不同时期爱与美之神。
首先我们先穿越来到原始社会遇见部落的族长,他告诉你他们部落维纳斯在课本第34页大家找找找到了吗,见到女神了吗?激动吗?底下有人说这么丑,是原始人审美出问题了吗?好我们来看看这位威伦道夫的维纳斯为什么在原始人眼中他是美的。
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生殖和生产的标准就是美的标准。
粗壮结实的女人,在那个时候人类的审美观念中就是最美的。
故此时的女性审美是一种“母性美”,也就是一种生育之美。
我们经常说怀孕的母亲是最美的,当初母亲怀着你们的时候也是和这位维纳斯一样又粗又壮辛苦挻着大大肚子。
大家想这样的母亲不美吗?紧接着我来到了古希腊这是西方传说的发源地看看希腊维纳斯是你们心目中想见的女神吗?这尊《断臂维纳斯》娴静健美拥有黄金比例身材。
看她还八块的腹肌。
这估计不符合现在的审美。
好我们再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女神,哇有同学说了这才是女神,长发飘飘体态优美娇弱,面部清秀美丽。
可又有同学说了老师她太丰满了,现在的流行是瘦。
那我们回到现代去欣赏下毕加索维纳斯。
【教案】+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教案】+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1f88f7a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1.png)
1.2 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过程和常见方法,能综合运用多种鉴赏方法赏析美术作品,形成价值判断,获得对美术作品的深刻认知。
2.通过示范讲解、小组探究、任务训练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审美知识,提高鉴赏水平。
本课以《雄视》和《清明上河图》为例,探讨、总结、生成美术鉴赏四步法,并能运用于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
3.在不同作品中感知艺术的形式原理及魅力,并生成广泛的文化认同感,实现艺术素养的培育和升华,强化鉴赏意识,积极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做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教学重难点在不同作品中感知艺术的形式原理及魅力,并生成广泛的文化认同感教具使用教学课件课标解读美术鉴赏作为一种学科活动,是有章可循的,对于高中生,以新课标要求的较易掌握的“四步法”作为主要方法,其过程主要包括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
教学流程时间预计教学环节培养要点及学法指导候课指导学生准备好书、平板,静坐等待上课。
教师连接智课平台,平板同屏。
师生问候师生相互问好引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美术鉴赏的意义和如何初步鉴赏一幅美术作品,那这节课,我们要正式进入美术鉴赏的过程,在此之前,我想先用一个MV来考考大家,到底是不是吴冠中说的“美盲”。
播放:周杰伦《最伟大的作品》MV片段请大家注意看歌词,看看这个MV片段里提到了几个画家?生:四个。
常玉、马蒂斯、梵高、蒙克。
音乐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测试学生对于美术史的掌握程度。
师:他们的名字和作品我们都耳熟能详,但是是不是真的能看懂呢?这就需要我们来学习美术鉴赏的方法。
一、师:讲解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四步法”1.描述:陈述在作品中看到的东西,包括画面的内容、色彩、材质、肌理、尺寸等。
2.分析:探讨形式关系,包括形状间的相互关系,色调的处理,空间的营造等。
3.解释:推测作品的意义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这种推测要建立在对作品的分析上。
【教案】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教案】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c3d412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f.png)
人美版高一美术《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课题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学会鉴赏的过程与方法,体验作品的内涵,开阔思路,能运用多种鉴赏方法赏析美术作品,获得对美术作品的深刻认识。
过程与方法:以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其他代表性作品的案例分析探讨、总结、生成美术鉴赏四步法和三种鉴赏方式的认知,并能够灵活运用于美术作品的分析与解读。
通过情境陶冶法、启发式教学和小组探究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鉴赏水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析不同的优秀作品,从中感知艺术的形式美原理及其特有的魅力,并生成广泛的文化认同感,实现艺术素养的培育和升华,强化鉴赏意识,积极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做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教学重点通过鉴赏美术作品的“四步法”过程,初步掌握鉴赏美术作品的常见方法,对以后遇到的具体作品能运用所学进行分析和运用。
教学难点对于美术鉴赏“四步法”各个阶段的认识和三种鉴赏方式的了解运用并熟练掌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本、PPT 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一、美术鉴赏的四个步骤1.美术鉴赏概念: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观察、体验、联想鉴别与评价,获得审美经验提高艺术品位的认知活动。
美术鉴赏的过程分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
美术鉴赏的四个步骤:“描述”是指陈述作品中描绘的物象,是我们鉴赏一件美术作品的开端。
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包含了诸多因素:主题、内容、形象、构图、色彩、线条、光影、空间、肌理,甚至一些有趣的细节。
这些都会令欣赏者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
审美直觉是美术鉴赏的起点。
“分析”是指要探讨作品的形式构成特征,包括形状间的相互关系、色调的处理、空间的营造、构图原理等。
分析不仅需要相关的知识修养,更重要的是在感知作品的外在形式美之后,逐渐关注作品的形象和情感,领略其内在的美。
“解释”即在对作品进行体验、联想、想象的过程中,合理阐述作品的意义、作者的思想,不断对作品的内涵加以解释。
【公开课】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公开课】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5d9b3f8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2.png)
课题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传统人物绘画表现形式的知识的学习提高审美感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绘画特点,领会传统人物画的以线造型、传神写照、俯仰自得和虚实相生意境。
过程与方法: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展示内容之中。
进行分析研究,更快地掌握鉴赏绘画作品的方法。
并抓住神态,进行速写改创练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对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赏析与评述中,感受艺术作品体现出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文化内涵,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增加民族自豪感,夯实鉴赏基础,达成审美情感的升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传统人物画中的线条与传神的绘画特点及如何感受写形传神的绘画特点境界。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的从不同角度感受到传统人物绘画中艺术的特点及艺术表现形式。
学情分析3月 29日下发的《山东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将艺考重新拉回鉴赏课本之中,现阶段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既缺乏一个整体感受和认知,更缺乏对中国画的深入认识。
也谈不上对作品的感受和分析,总之一句话,除了骨子里的遗传基因以外,其他基本都是空白。
教学方法启发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课前准备 PPT课件制作、视频录制剪辑、动画形象创作绘制、范画绘制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阶段:课堂导入以“中国传统花鸟画”为导入中国传统花鸟画发展:自南北朝初具规模,唐代成为独立画科,五代开始成熟,两宋臻于巅峰。
花鸟与人们的性情、气质相类,是中国人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重要艺术载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物抒情的表现方式“濯濯如春月柳”“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借助花鸟来比喻人的气质引入课题:在绘画作品中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的呢?学生进入到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
努力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导入环节中的导语设计强调花鸟画特征,是托物言志的重要载体。
”此时学生会思考“传统花鸟画的特征”是这样,那么“传统人物画的特征又是什么呢?从而引出课题和学习内容第二阶段:教学新授(一)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分类中国传统人物画描根据教师讲解,初步了解中国传统人人物画分类为学生深入学习绘人物时注重表现对象的社会阶层与价值观念,画面人物相貌要符合特定身份和精神气质,根据题材和人物形象相貌特征可以将中国传统人物画进行分类:1、世俗人物:顾恺之《女史箴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2、神仙道释:《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梁楷《泼墨仙人图》3、市井风俗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李唐《灸艾图》(二)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色——以形写神古代人物画多考虑功用,不同身份的人物,不仅要看人物的独特相貌,更要强调“以形写神”,传达人物的神情意态“写形”和“传神”是中国画创作理论与作品评价中的一对重要概念“形”是指表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神”是指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本质两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三)“以形写神”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体现——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1、带着问题,观看视频①画家为何创作这幅作品?②画了哪些故事情节?③全卷韩熙载表情有什么变化?物绘画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方法
美术的独特性与独立性就在于它的形式,美术的审美特质与价值
就体现在造型结构即形式本身中,美术作品的形式关系有自身的独立
意义。
美术形式的生命力十分长久,一件作品,表现的内容也许早就
被人们遗忘了,但其形式却留存下来了。
“人类积累和继承下来的美
术珍品,几乎全是那些以形式结构为主要因素的作品。
”正是形式构
成了美术的本质,形式是美术作品的最基本的性质。
克莱夫·贝尔和
罗杰·弗莱将美术中的形式称之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形式
是指一种能激发人们审美情感的纯形式关系结构。
罗杰·弗莱说:
“有意味的形式,是与那些令人愉快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令人
愉快,它就不限于审美,也包含现实生活的诸多情感,只有能激发审
美情感的形式才是‘有意味的形式’。
”例如:当我们对一样美术品
表示赞赏时,其审美判断的意思完全不同于我们对一位美的妇人、对
一次美的日落或一匹美的马所表示的赞扬。
因为前者只着重于眼前美
术作品的形式,是纯审美判断,后者则不完全是对形式赞赏,还混杂
了某些生活情感和实用功利等方面的内容。
所以,罗杰·弗莱把纯形
式从一切非形式关系中抽离出来,认为只有对纯形式的观照才是审美,因为美术的本质就在于形式,就在于形式审美特质。
形式是美术作品语言的排列样式,或者说美术作品的形式是语言
在作品审美空间的排列,是作品审美形象的存有方式与表达方式,它
包括线条、明暗、颜色、体块符号,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将决定语
言要素在美术作品的审美空间中的位置。
罗杰·弗莱主要关心的是:“在美术中,使人们的知觉或经验一方面从美术的题材转向美术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从素朴的美术材料或物质基础转向美术的媒介和形式。
”他认为,美术家在使他自己与他的基本的材料语言适合后,这
些语言的物质就成为创作的重要要素,美术家是用这些要素来创作,
而不是对这些要素实行加工,美术家加工的是他们的基本材料。
当美
术家创作时,他要考虑美术品创造的形式思维,这包括:媒介要素的
一定形式或样式;某种事物的形象,这种形象通常要赋予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旨在创造出一种构造,使美术作品的内容、美术家的情感能通过富有形式意味的语言媒介表现出来。
严格地说,绝对地脱离内容的艺术形式是不存有的。
形式总是相对于内容来说,没有内容,也就没有形式。
既然我们所理解的艺术作品的内容,不但是包括题材,也包括作者的思想、意图,作者的感觉或感情。
即使是现代被称作形式主义诸流派的艺术,那些艺术家对于形式的探索,也不能说完全与内容无关,重要的是指什么样的内容?形式主义者虽然在口头上说为了追求“纯粹的形式”,实质上这些形式也正是反映了一定的内容———资产阶级的没落与腐朽的面目,精神的空虚和道德上的破产,艺术家主观思想意识上的矛盾与混乱,那些畸形的、古怪的、不正常的、歪曲的艺术形式,正是没落资产阶级和艺术家的这种精神世界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