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欣赏
李的狂草书写法
![李的狂草书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9613515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5.png)
李的狂草书写法什么是狂草书写法?狂草书法,简称狂草,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中的一种风格。
它追求形式的自由和个性的张扬,强调草书的气势和豪放。
狂草书法起源于东晋时期,兴盛于唐宋时代,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艺术成就。
而李的狂草书写法,则是指以李为姓氏的人在书写狂草时所采用的技法和风格。
李的狂草书写法的特点1. 飘逸奔放李的狂草书写法追求形式的自由,给人以飘逸奔放的感觉。
笔画纵横交错,曲折变化,如同奔驰的溪流,犹如舞动的云雾,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2. 动静相宜李的狂草书写法注重筆劃的动感与静美的结合。
既有急迅的曲线,也有安放静谧的笔画。
李的狂草书写法通过恰当地调配动静,使作品呈现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3. 个性鲜明李的狂草书写法追求个性的张扬,每一位李姓书法家在书写狂草时都会加入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个性。
因此,李的狂草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展示了每位李姓书法家的独特艺术追求和创作风格。
学习李的狂草书写法的步骤1. 掌握基本笔画在学习李的狂草书写法之前,首先需要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
狂草书法中的基本笔画包括撇、捺、提、钩、横、竖、点、折等。
熟练掌握这些基本笔画,是进一步学习和运用狂草书写法的基础。
2. 学习李的狂草经典作品学习李的狂草书写法最好的方式就是研习李姓书法家的经典作品。
通过欣赏和模仿他们的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狂草书法的特点和精髓。
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发展出自己的狂草书写风格。
3. 勤于练习书法需要勤加练习才能有所成就。
学习李的狂草书写法也不例外,只有通过不断地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狂草书法的技巧和风格。
刻苦钻研,多下功夫,才能在狂草书写法领域取得进步。
4. 注重造型与意境的统一狂草书写法注重表现自由奔放的艺术造型,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兼顾作品的意境。
狂草书法应当表现出作者的个性追求,同时还要体现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只有在造型与意境的统一中,狂草书法才能真正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李的狂草书写法对个人的影响李的狂草书写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对个人的品格和心智有着积极的影响。
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
![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861ccdc8b9f3f90f76c61b3c.png)
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于右任(1878一1964),原名伯循,字右任,号骚心,晚年号太平老人,陕西三原人。
著名的教育家、诗人、书法家。
于右任早年参加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后,被推选为民国首任交通部次长。
后长期担任民国政府的监察院长。
我国著名书法家张新明介绍说,于右任精书法,尤擅草书,首创“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
1932年在上海创办标准草书社,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整理、研究与推广草书,整理成系统的草书代表符号,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书局初版),影响深远,至今仍在重印。
著作《右任诗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标准草书》等。
于右任长髯飘飘,是其一大特征。
于右任临终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海茫茫,山之上,有国殇。
”广为流传。
于右任陕西三原人。
复旦大学校友。
记者,诗人,书法家,政治家。
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反对帝制。
曾在上海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民吁日报》,鼓吹革命。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国民政府常委、军委会常委、审计院院长,后长期任监察院院长。
1905年,协助马相伯创立复旦公学,后时时关注复旦,曾三度援手救助复旦于危厄之中,有“复旦的孝子”之称。
于右任精书法,尤擅草书,有《标准草书》一册行世,被誉为“当代草圣”。
1964年病逝于台湾。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澄潭一轮月老鹤万里心虫书风织行书五言联于右任五言联于右任草书七言联韩国藏于右任行书五言联于右任行书立轴于右任《终南别业草书轴》南京大学藏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玉章先生正右任于右任《行书诗句》陕西省文史研究馆。
“松风流水天然调,抱得琴来不用弹”。
此作品线条凝练浑厚,刚柔互济,使转自如,出入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体势纵逸,古朴典雅,拙巧相生,任其自然流露。
怀素狂草书《自叙帖》赏析
![怀素狂草书《自叙帖》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4e774e69eae009581bec49.png)
销 的短文 , 内容上可分 为三 部分 , 第一部分 , 怀素以 8 独草 , 0 如智永的《 草书干字文》 就是如此 。 待到唐代 中叶 , 余字的篇幅 , 自述 其生平大略 ; 第二部 分 , 节录 颜真卿 张旭作草 , 笔画简省 , 字字勾连 回绕 , 甚至 一笔一行 , 率
《 怀素上人草书歌序》二百五十余字 , , 借颜鲁公之 口, 展 意颠逸。 怀素继之笔势更为迅疾奔放 , 上下字一气贯穿 ,
示“ 开士怀素 , 中之英 ”纵 横不群 , 疾骇人 ” 草 连绵不断 。 僧 “ 迅 的“ 后世称这种书法为“ 大草” 狂草” 怀素的 或“ 。
圣” 象 ; 气 第三部分 , 怀素将张谓 、 虞象 、 朱逵 、 李舟 、 《 许王 自叙帖》 就是世所公认的狂草书法的代表作 。自叙帖》 《 皇、 戴叔伦 、 窦冀 、 钱起等八人的赠诗 , 摘其精要 , 按内容 的艺术特点 , 其实已在“ ” 叙 的原 文中 , 助时贤名公之 借
力, 可能是怀素酒 力发作 , 进入情绪激昂的高峰 , 及至最 后十行 已经是无行无 列 , 乱石铺 街 , 天女 散花 , 随心所
故多方折 ; 怀素改以师承篆籀 , 因多圆势, 尤擅长曲转缠 欲 , 信手挥洒了。狂来轻世界 ” “ 的醉僧形象跃然纸上。 把
绕 笔法 , 纵横捭阖 , 变换多方 , 松紧俱宜 , 环 矫健 。如 读者带入了如醉如狂的艺术境界。 迥 我用“ 三米字格 ” 对各
练 字。居室号’ ‘ 绿天庵” 亦曾漆一托盘 练字 , 盘底写 不面” , 将 一句 , 当是对超迈 张旭 , 前无古人的赞歌。 所谓“ 迅
穿、 秃笔成冢 , 洗笔池水尽黑。 性喜饮酒 , 不拘小节 , 兴来 疾” 是言其书写的快捷 , , 引用了四十余字, 其中“ 满座失 时, 举凡寺壁 、 幛 、 屏 衣裳 、 器具无不书之 。二十二岁时 ,
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 清平乐·六盘山》赏析
![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 清平乐·六盘山》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318025915f804d2a16c104.png)
【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扛鼎之作——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赏析●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王罡“草圣”林散之林散之(1898-1989),字散之,号三痴,别号散耳、江上老人。
“诗书画三绝”,尤其草书,饮誉世界,被称为“草圣”。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县,生于南京江浦。
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林散之3岁学书,32岁师从黄宾虹,37岁只身万里行。
书法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明清。
无论碑帖,无论何派,各取其长,隶真行草,功力深厚。
60岁开始专攻草书。
草书以王羲之为宗,以释怀素为体,以王觉斯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
林散之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开创了草书艺术的新天地。
林散之的草书瘦劲圆涩,璀璨华滋,偏正相依,飘逸天成。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
“瘦劲飘逸”的“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
书法大家高二适见到林散之的字,拍案惊呼:“这才叫字!”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草书,脱帽三鞠躬。
书法大师郭沫若说:“林散之的书法,代表中国!”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
”林散之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等。
《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赏析提要:美妙绝伦的线条,大开大合的章法,舒展飞动的气韵,雄伟高深的意境,两次权威出版的狂草《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堪称博物馆级的精品。
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130×33㎝王罡收藏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以上是林散之狂草作品《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的内容。
作品是立轴,1973年前后创作。
纵 130公分,横 33公分,约 4平方尺,落款林散耳,印有“林散之印”(白文)、“散之无恙”(朱文)、“曾登太白”(朱文)。
中国“草书四大家”的草书风格及代表作品
![中国“草书四大家”的草书风格及代表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4b7b940fcc7931b765ce1525.png)
中国“草书四大家”的草书风格及代表作品中国“草书四大家”的草书风格及代表作品一、“草圣”张芝后汉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人。
勤学好古,淡于仕进。
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时人尊称自为“张有道”。
好书法,最擅章草。
张芝曾临池学书,池水为黑,家中衣帛书而后练,于此可见其功力之深。
被后人称赞“超前绝后,独步无双。
”尊为“草圣”。
张芝在书坛上,一直享有极高地位。
《书断》卷中列张之章草、草书为神品,曰:“尤善章草书,生诸杜度、崔瑷。
龙豹变,青出于蓝。
又创于今草,天纵颖异,率意超旷,无惜事非。
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
张旭、韦诞、索靖、王羲之父子、张旭、怀素之草法,均源于伯英。
冠军帖释文:知汝殊愁,且得还为佳也。
冠军暂畅,释当不得极踪。
可恨吾病来,不辨行动,潜不可耳。
二、“张颠”张旭生于唐上元三年(675),卒于玄宗天宝九年(750),张旭苏州人,字伯高,一字季明。
善草书。
时以李白诗歌,裴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为人桀骜狂放,精善草书,不治他技,为人豁达,嗜酒,世号“张颠”。
明瓒《云林集》谓张旭草书《春草帖》锋颖纤悉,可寻其源。
而麻纸桦煤,古意溢目,真足为唐人书法之冠。
张旭草书《古诗四帖》《草书古诗四首》,辽宁省博物馆藏,墨迹本,五色笺,凡四十行,一百八十八字。
传为张旭狂草之作,极为珍贵。
其内容,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疑为伪托)。
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
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
今人郭子绪云:“《古诗四帖》,可以说是张旭全部生命的结晶,是天才美和自然美的典型,民族艺术的精华,永恒美的象征。
”释文: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
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
春泉下玉霤,青鸟向金华。
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原诗为枣)花。
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
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
龙泥印玉简(原诗为策),大火练真文。
上元风雨散,中天哥(原诗为歌)吹分。
狂草书法欣赏
![狂草书法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6182e0d251e79b896902263a.png)
狂草书法欣赏狂草书法欣赏:狂草书法欣赏1狂草书法欣赏2狂草书法欣赏3狂草书法欣赏4狂草书法欣赏5狂草学习五要素:一、临习狂草,切忌照猫画虎,狂草与楷隶等静美书体不同,它以动态美为主要审美特征。
点画腾跃,线条飞扬,有如天空之飞鸟,草原之奔马,长江之流水,高山之飞瀑。
其贵在动处,所以要临好狂草,非得有飞箭射鸟的功夫不可。
狂草的点画和字形结构没有楷隶书那样具有相对稳定的形式,它已经摆脱了成法的约束,笔法丰富,点画“变化如鬼神”,是最具活性的书体。
其奔放之气势,起伏之节奏,往往如长江大河,连绵不断,气脉贯通。
且行笔潇洒放纵,自由活泼,因势赋形,放逸生奇,笔意畅达,精神饱满。
书写速度较快,线条变化莫测,如浪卷云翻,不可端倪。
钩锁连环的笔意,有如连珠,其串珠之线,即是狂草的生命力所在,也就是狂草的灵魂,谓之为气势。
如果临习狂草也像临写楷书那样,看一字,写一字,无异把一座大厦拆成一堆砖头。
二、不可遗神求貌,点画为形,气势为神,狂草贵在气势,而气势需要一定的速度来完成。
这里以怀素写狂草的情景为证:“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张正言诗句);“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朱遥诗句);“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窦冀诗句);“驰毫骤墨列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戴叔伦诗句)。
从诗人们的赞叹中,不难看出,怀素运笔之速,成字之快,堪称一流。
所以其书气势饱满,神采飞扬。
临习狂草,倘若刻意追求字形的毫厘不差,笔画的长短相一,行笔就得放慢速度,这样气势就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而气势正是狂草的活力所在,狂草的许多佳妙往往出现在气势的极致之处。
这样的佳妙,往往也最难以再现。
气势足而神采生,气势不畅,自然也就失了神采。
只有在节奏和气势上多下些功夫,才能临写出形虽小异而神却更胜一步的成功之作来。
要是只耽其形而舍其势,就难成大器。
三、三熟相合,方可临写,临写狂草,必须以熟练为基础。
先熟其眼,读帖是第一步,熟读字帖,要把字帖读得倒背如流,读懂并能够欣赏字帖;次熟其心,从作品内容、书写背景等多方面多角度地对作品进行反复品味,将字帖“拷贝”于心,并不断地加以“播放”,通过“播放”与古人进行反复“神交”,感知和同化思想感情;再熟其手,进行反复的摹写、临习,不断提高手上功夫,强化细部记忆,把握全篇的气脉和神韵。
草书书法字典
![草书书法字典](https://img.taocdn.com/s3/m/be806f2383c4bb4cf7ecd13a.png)
草书书法字典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
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王羲之用的就是草书。
--胡秋萍北大讲稿草书是极理性与极浪漫诗性相结合的艺术。
极理性--即表现对传统作品笔法章法的解读、感受--深度地感受--思考--判断--总结--找出经典--模拟--深度模拟--锤炼。
极浪漫诗性--即创作主体的天赋--才情--性情--情感爆发力--艺术地转化。
当然,才情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分。
所谓浪漫诗性:是指生命在遭遇苦难时,依然坚定信念,不会被压垮反而能够使境由心转,以乐观的态度泰然处之。
就像电影《芙蓉镇》里的秦疯子,被诬陷错打成右派去乡镇扫大街,还跳华尔兹舞,还满怀热情地去谈恋爱。
还有《上尉的曼陀铃》,在充满战争硝烟的日子里,还热爱生活、爱好音乐、向往爱情。
在艰难的境遇里活出人生的灿烂,这是大智慧、大境界。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笔法、结体、章法、包括墨法等等,都是我们从阅读经典的书法作品和进行理论总结时得来的。
笔法--能改变作品的气韵;墨法--能增加作品的气势;章法,我们称为形式--能决定作品的气象。
这其中有共性的东西,也有极个性的。
共性的是基本的笔法、字法、墨法,个性的是此书法家与彼书法家在用笔、结字、墨法不同的那一点。
能够成为一个不被历史网眼漏掉的书法家,大都有其不同与他人的那一点。
其实这一点也是最能体现这个书法天赋才情的一点。
仅有共性,那是谁都能"操练"一下的技术范围,而不能用才情来衡量或评判。
高清长卷:怀素狂草《自叙帖》,太经典了!
![高清长卷:怀素狂草《自叙帖》,太经典了!](https://img.taocdn.com/s3/m/cd8b031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4.png)
高清长卷:怀素狂草《自叙帖》,太经典了!唐·怀素《自叙帖》局部《自叙帖》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126行,共698字。
帖前有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叙”字。
原迹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
《自叙帖》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
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可以想见当年操觚之时,心手相师,豪情勃发,一气贯之的情景。
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自叙帖》唐书法僧怀素草书。
中华第一草书。
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126行,698字。
书於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
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首六行早损,为宋苏舜钦补书。
帖前有明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后有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邵周、王囗囗重装题记。
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秋壑图书”、“项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统鉴赏”等鉴藏印。
内容为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和当时士大夫对他书法的品评,即当时的著名人物如颜真卿、戴叙伦等对他的草书的赞颂。
《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
明文徵明题:“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
”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自叙帖》曾经南唐内府、宋苏舜钦、邵叶、吕辩、明徐谦斋、吴宽、文徵明、项元汴、清徐玉峰、安岐、清内府等收藏。
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据曾行公题,旧有米元章、薛道祖及刘巨济诸名家题识,今佚。
宋米芾《宝章待访录》、黄伯思《东观馀论》、清安岐《墨缘汇观》等著录。
上海延光室、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
怀素《自叙帖》正本高清长卷(请将手机横过来看)怀素怀素,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唐德宗贞元尤年(公元785年),终年61岁。
当代狂草大师陈德铸
![当代狂草大师陈德铸](https://img.taocdn.com/s3/m/b2b417296529647d26285266.png)
当代狂草大师陈德铸书法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一门人文艺术,书法作品是书法家思想、品格、性情的综合反映,也是情感表达的自然流淌,书法的情感性是书法的本质属性在线条和空间中表达出情绪,使得书法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引人入胜。
书法从产生到发展再到兴盛,字体的演进,书风的递变,无不渗透着中国古典哲学思想,闪耀着先贤们的思想光芒。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给书法注入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书法的技术规范、审美情趣以及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纵观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如果说东晋王羲之是一个高峰,那么到了唐代,颜真卿则是又一个高峰。
而狂草则是所有书体中最为纵情狂放的一种,它创自于汉代张芝,至唐代书法家张旭、怀素又将其推向成熟高峰。
狂草常以一笔数字,大小错落,左右掩映,上下呼应。
笔势连绵回绕,飞动圆转,酣畅淋漓,法度具备而为其审美特征。
以其极尽对立统一法则而呈现出风云变幻、云谲波诡而演译其狂草书法的出神入化的文化精神而著称于世。
在当代,有一些书法家承担起传播发展书法的使命,素有“狂草怪杰”之称的陈德铸先生作为一名书法大家,在他几十年的艺术创作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他独特的书风,让我们一起走进陈德铸先生的艺术人生、探索他的书法感悟!陈德铸,笔名鬓榕痴客、天马山人、道釜,1953 年11 月生于福建省仙游县榜头镇。
先后供职于武装、文化、政协岗位。
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兰亭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长城将军书画院特邀书法师、世界楹联学会研究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学会副会长、中华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贡献奖”以及“世界孔子文学艺术奖金奖”,被中国国家书画院授予“当代中国最具投资艺术家”及“影响中国100 位艺术大家”、“中国想象力·书法美术100 家”称号。
授业于周俊杰、田英章、张瑞龄诸导师,再溯钟鼎甲骨;于诗文史哲与医易气武皆有涉猎,倡行“技道”兼修,尤喜狂草与草篆。
怀素“天下第一小草”和“天下第一草书”,卓绝古今!
![怀素“天下第一小草”和“天下第一草书”,卓绝古今!](https://img.taocdn.com/s3/m/1e9af57927d3240c8547ef0e.png)
怀素“天下第一小草”和“天下第一草书”,卓绝古今!草书,是书法体裁中独特的一种书体。
最早从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
分为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为大草和小草,于唐代趋向成熟。
从汉代起流行至今,已跨越了近二千年的光辉历程。
大草又称为狂草,是草书中最放纵的一种。
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优美动人。
相传创自汉张芝,至唐张旭、怀素始有流传。
清代冯班《钝吟书要》:“虽狂如旭素,咸臻神妙。
古人醉时作狂草,细看无一失笔,平日工夫细也。
”高士奇在《藏真自序帖》跋曰:“唐怀素书,奇纵变化,超迈前古。
其自叙一卷,尤为生平狂草。
”著名的大草书法有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
而小草的经典之作则是学者黄锦祥发现的怀素纸本《小草千字文》,又名《千金帖》,被誉为“天下第一小草”,犹得书林器重。
《自叙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古称“天下第一草书”。
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126行,计698字。
书于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该帖首六行早损,据说为宋代“苏舜钦”补书而成,但这种说法有误。
经前后严格考证,《自叙帖》首六行文字也是怀素所书,并非苏舜钦补写而成(日后再作详解)。
怀素《自叙帖》和《千金帖》一样不受章草旧法的束缚,不拘成法,以险取胜。
通篇一气呵成,洋洋洒洒,真如龙蛇竟走,激电奔雷。
在形体上变化万千,大小穿插,以圆破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已达到“神韵独超,空前绝后”的境界。
自古以来,怀素《自叙帖》真相一直扑朔迷离,真赝难断。
原因是《自叙帖》有三个版本,分别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自叙帖》、《流日残卷本》和《契兰堂本》三件。
围绕这三个版本,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其真伪问题令学界争论不休,甚至有人认为“《自叙帖》根本就是子虚乌有,随之对怀素本人及其书法成就也发出质疑。
”而这些揣测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始终未能找到有力的实物去剖析真伪,始终停留在猜想的角度。
可幸的是,在2017年3 月,学者黄锦祥首次发现了怀素《小草千字文》纸本真迹,打破了对《自叙帖》以往多方猜测的局面。
草圣林散之书法精品欣赏(40幅)
![草圣林散之书法精品欣赏(40幅)](https://img.taocdn.com/s3/m/9677947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b.png)
草圣林散之书法精品欣赏(40幅)草圣林散之——这40幅作品,是多名专家从林散之所有书法集、林散之纪念馆、林散之艺术馆、林散之亲属、林散之学生、林散之作品收藏家,以及社会征集等方方面面几千件作品中几次精选出来的。
——这40幅作品,是林散之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代表作。
——这40幅作品,有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林散之王”、“神卷”的《中日友谊诗》,有被称为“笔法经典”的《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有被称为“墨法经典”的《许瑶诗论怀素草书》,有与林散之成名作一样的《毛泽东词清平乐会昌》,有林散之在极其悲痛的情况下写成的《自作诗三首》,有林散之用不同字体写成的、尺幅堪称巨无霸的《自作诗颂长江大桥》,有林散之的绝笔《生天成佛》。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还有林散之纪念馆镇馆之宝《自作诗论书一首》、林散之艺术馆镇馆之宝《金顶》、李白纪念馆镇馆之宝《李白诗夜泊牛渚怀古》。
——这40幅作品,多次出版在林散之传记、论文、故事和报刊网络之中。
2012年7月12日,《扬子晚报》整版报道《林散之草书杰作结集出版》。
文章说:“40件作品每件都在百万元以上,随着时空的远去,其收藏价值无可估量。
”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华人时刊》杂志,每期介绍一幅作品,40幅历时4年,向世界宣传林散之。
1、林散之草书手卷《中日友谊诗》林散之草书手卷《中日友谊诗》林散之草书手卷《中日友谊诗》(局部一)林散之草书手卷《中日友谊诗》(局部二)林散之草书手卷《中日友谊诗》(局部三)2、林散之草书“墨法经典”:《许瑶诗论怀素草书》林散之草书“墨法经典”:《许瑶诗论怀素草书》38×35㎝桑作楷收藏林散之草书“墨法经典”:《许瑶诗论怀素草书》(局部)林散之草书“墨法经典”:《许瑶诗论怀素草书》(特写)3、林散之草书“笔法经典”:《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林散之草书“笔法经典”:《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林散之草书“笔法经典”:《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局部)林散之草书“笔法经典”:《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特写)4、林散之草书精品《自作诗论书一首》林散之草书精品《自作诗论书一首》145×354㎝林散之纪念馆镇馆之宝林散之草书精品《自作诗论书一首》(局部)林散之草书精品《自作诗论书一首》(特写)5、林散之草书手卷《李白草书歌行》林散之草书手卷《李白草书歌行》32×225㎝林散之草书手卷《李白草书歌行》(特写)6、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清平乐会昌》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清平乐会昌》105×35㎝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清平乐会昌》(局部)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清平乐会昌》(特写)7、林散之书法精品《生天成佛》林散之书法精品《生天成佛》75×20㎝林散之艺术馆收藏林散之书法精品《生天成佛》(特写一)林散之书法精品《生天成佛》(特写二)8、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175×64㎝林筱之旧藏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局部)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特写)9、林散之书法精品《金顶》林散之书法精品《金顶》59×228㎝林散之艺术馆镇馆之宝林散之书法精品《金顶》(特写一)林散之书法精品《金顶》(特写二)10、林散之草书精品《字为心画》林散之草书精品《字为心画》26×90㎝林散之纪念馆收藏林散之草书精品《字为心画》(特写一)林散之草书精品《字为心画》(特写二)11、林散之草书手卷《毛泽东词二首》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二首》(前半部分)林散之草书手卷《毛泽东词二首》(局部)林散之草书手卷《毛泽东词二首》(特写)12、林散之草书精品《自作诗画堂》林散之草书精品《自作诗画堂》127×31㎝林散之纪念馆收藏林散之草书精品《自作诗画堂》(局部)林散之草书精品《自作诗画堂》(特写)13、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浪淘沙北戴河》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浪淘沙北戴河》105×33㎝宋玉麟镇斋之宝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浪淘沙北戴河》(局部)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浪淘沙北戴河》(特写)14、林散之草书精品《自作诗论书绝句》林散之草书精品《自作诗论书绝句》96×34㎝林散之艺术馆收藏林散之草书精品《自作诗论书绝句》(局部)林散之草书精品《自作诗论书绝句》(特写)15、林散之书法精品《自作诗颂长江大桥》林散之书法精品《自作诗颂长江大桥》360×192㎝十竹斋收藏林散之书法精品《自作诗颂长江大桥》(局部)林散之书法精品《自作诗颂长江大桥》(特写)16、林散之草书精品《李白诗夜泊牛渚怀古》林散之草书精品《李白诗夜泊牛渚怀古》311×110㎝李白纪念馆镇馆之宝林散之草书精品《李白诗夜泊牛渚怀古》(局部)林散之草书精品《李白诗夜泊牛渚怀古》(特写)17、林散之草书册页《自作诗三首》林散之草书册页《自作诗三首》40×280㎝庄希祖收藏林散之草书册页《自作诗三首》(特写)18、林散之草书精品《孟浩然春晓》林散之草书精品《孟浩然春晓》95×29㎝朱韬宇收藏林散之草书精品《孟浩然春晓》(局部)林散之草书精品《孟浩然春晓》(特写)19、林散之草书精品《王昌龄送辛渐》林散之草书精品《王昌龄送辛渐》98×37㎝尉天池收藏林散之草书精品《王昌龄送辛渐》(局部)林散之草书精品《王昌龄送辛渐》(特写)20、林散之草书精品《李贺南园》林散之草书精品《李贺南园》96.5×32㎝王茜收藏林散之草书精品《李贺南园》(局部)。
中国草书艺术文化简介
![中国草书艺术文化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015b6d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17.png)
草书的现状与未来
草书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目前,草书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许多书法 家和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和创作草书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草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 战。未来,草书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同时也需要更 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让草书艺术在中国书法艺术 中继续发扬光大。
05
草书的学习与传承
学习草书的方法与途径
临摹经典碑帖
通过临摹古代草书大师的经典 碑帖,学习其笔法、结构和章
法。
掌握基本笔画
学习草书的基本笔画,如点、 横、竖、撇、捺等,以及各种 笔画的组合方式。
了解草书演变
了解草书的演变历史,掌握不 同时期草书的风格特点。
注重文化修养
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有助于 更好地理解草书的内涵和意境
中国草书艺术文化简介
目录
• 草书的历史与发展 • 草书的艺术特点与风格 • 草书在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 草书的鉴赏与收藏 • 草书的学习与传承 • 草书作品欣赏
01
草书的历史与发展
草书的起源
草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它是从 隶书演变而来的,最初的草书是为了 方便书写而简化的隶书,逐渐发展成 为一种独立的书体。
草书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种书写形式,更是一 种文化精神的体现。
草书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是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
草书在文学中的运用
草书在文学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通过书写形式的变化,能够表达出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
草书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它能够为文学作品增添艺术美感,提高文学 作品的审美价值。
狂草书法吴字
![狂草书法吴字](https://img.taocdn.com/s3/m/adcde4addd36a32d737581fb.png)
狂草书法吴字狂草书法吴字欣赏:狂草书法吴字1狂草书法吴字2狂草书法吴字3狂草书法吴字4狂草书法吴字5欣赏草书的标准:欣赏草书(行书)艺术作品的标准,可以说并无定式。
对于同样一幅草书艺术作品,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素养,不同的际遇,不同的悟性,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标准;同样的人因早年、中年、晚年的差别,其标准也可以变异。
尽管如此,前人通过长期的实践,把欣赏书法标准多有概括。
有人归纳为四条:曰气韵,曰选材,曰墨色,曰装背。
也有人归纳为六条:曰形体,曰魄力,曰意态,曰流派,曰才学,曰气象。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作为草书(行书)艺术的欣赏标准:1、线条美。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
书法的线条,尤其是草书的线条,更具有明显的特点。
它不仅有形状上的区别,方向上的不同,而且还有疾涩、润燥、扁圆、质感、力度等多方面的差异。
草书艺术线条的千奇百怪、变化莫测,最能表现出一个草书家微妙的内心感受。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线条才明快愉人,给人以美感呢?线条的力感凡给人以美感的线条都是有力度、并富有立体感的线条。
力感在传统书学中又称“笔力”。
古今研习草书者反复强调正确“运笔”,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使书法线条显示有力,富于弹性(内有劲力的表现)。
书法的线条应象“钟表中常运的发条”,而不可似“汤锅里煮烂的面条”,这个比喻“力的艺术”;告诉我们书法是线条的力感,是草书艺术的生命。
宋代米芾曾说:“得笔(指中锋用笔的效果)则虽细如髭发亦圆(指有立体感、力感);不得笔,则虽粗如椽亦扁”。
可见线条的美不在于粗细而在“圆”。
“圆”则“粗而不重,细不为轻”,劲健而有活力;“扁”则呆板僵滞,不给人以美感。
线条的情感“书者,抒也”。
中国书法的点、划、线充满着活力,韵律和节奏,显现动人的表情美。
所谓表情美,是书家和欣赏者双方在书法艺术上共同配合的视觉审美经验。
一幅成功的草书作品,是作者凝神结思,蓄情而发,一泻而出的情感流露。
“以情感人,用情作书”,是书法成功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草书书法作品大全-(2)
![草书书法作品大全-(2)](https://img.taocdn.com/s3/m/9b1bce6e69dc5022abea00ba.png)
·张瑞图行草书法 [张瑞图资料总汇] [张瑞图作品大全·明朝书法大家文征明草书书法《诗卷》 [文征明资料总汇] [文征明作品大全·明代浙江余姚人书法家姜逢元《草书纪游诗册》 [姜逢元资料总汇] [姜逢元作品大全·明末书法家蒋羽灵蒋明凤书法《草书长卷》字羽灵,号苏湾浙江长兴人 [蒋明凤资料总汇] [蒋明凤作品大全·宋拓书圣王羲之草书书书法《十七帖》翻墨本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北宋苏轼草书《醉翁亭记》 [苏轼资料总汇] [苏轼作品大全·明代李东阳《草书自书诗》等 [李东阳资料总汇] [李东阳作品大全·明代文彭草书《滕王阁序》墨迹 [文彭资料总汇] [文彭作品大全·王羲之行草书《百姓帖》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王羲之行草书《追寻帖》拓本四种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唐代高闲草书《千字文残卷》 [高闲资料总汇] [高闲作品大全·明代黄姬水《草书诗翰》手卷等 [黄姬水资料总汇] [黄姬水作品大全·明代释担当《草书诗册》两种 [释担当资料总汇] [释担当作品大全·唐代怀素《藏真帖》 [怀素资料总汇] [怀素作品大全·王羲之草书《二哥帖》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王羲之草书《小园帖》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元代吴志淳草书书札 [吴志淳资料总汇] [吴志淳作品大全·明代李东阳《草书自书诗》 [李东阳资料总汇] [李东阳作品大全·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 [赵佶资料总汇] [赵佶作品大全·高二适草书《韩愈送孟东野序》 [高二适资料总汇] [高二适作品大全·王廩《得示帖》(右半图) [王廩资料总汇] [王廩作品大全·晋代王循《七月帖》 [王循资料总汇] [王循作品大全·司马炎《省启帖》 [司马炎资料总汇] [司马炎作品大全·东晋王彬《仁祖帖》 [王彬资料总汇] [王彬作品大全·明代吴应卯《行草书七言诗》扇面 [吴应卯资料总汇] [吴应卯作品大全·唐代怀素草书《客舍贴》 [怀素资料总汇] [怀素作品大全·明代桑悦诗翰 [桑悦资料总汇] [桑悦作品大全·王羲之草书《积雪凝寒帖》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唐代怀素草书《客舍贴》 [怀素资料总汇] [怀素作品大全·陆机《平复帖》与历代书家跋文 [陆机资料总汇] [陆机作品大全·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王羲之草书《虞休帖》安思远藏本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文征明《跋祝允明草书赤壁赋册》 [文征明资料总汇] [文征明作品大全· (东晋)王荟草书疖肿帖翁尊体帖唐摹本 [王荟资料总汇] [王荟作品大全· (东晋)王羲之草书长风帖摹本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东晋)王羲之草书孔侍中帖唐摹本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东晋)王羲之草书十七贴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东晋)王羲之草书十七帖卷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东晋)王羲之草书游目帖复原卷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东晋)王羲之草书游目帖唐摹影印本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东晋)王羲之家族法书_唐摹万岁通天帖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东晋)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摹本卷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三国_吴)皇象急就章明拓松江本.pdf [皇象资料总汇] [皇象作品大全· (三国_吴)皇象真草急就章 [皇象资料总汇] [皇象作品大全· (西晋)索靖章草月仪章 [索靖资料总汇] [索靖作品大全· (隋)章草_史孝山出师颂卷 [隋人资料总汇] [隋人作品大全· (隋)智永草书千字文 [隋人资料总汇] [隋人作品大全· (唐)贺知章草书孝经册(日明治版) [贺知章资料总汇] [贺知章作品大全· (唐)贺知章草书孝经卷 [贺知章资料总汇] [贺知章作品大全· (唐)怀素草书秋兴八首(日延保版) [怀素资料总汇] [怀素作品大全· (唐)怀素草书四十二章经 [怀素资料总汇] [怀素作品大全· (唐)怀素草书自叙 [怀素资料总汇] [怀素作品大全· (唐)怀素草书自叙帖 [怀素资料总汇] [怀素作品大全· (唐)怀素草书自叙帖摹本 [怀素资料总汇] [怀素作品大全· (唐)李白草书上阳台贴 [李白资料总汇] [李白作品大全· (唐)李怀琳草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李怀琳资料总汇] [李怀琳作品大全· (唐)林藻草书深慰帖 [林藻资料总汇] [林藻作品大全· (唐)孙过庭草书景福殿赋 [孙过庭资料总汇] [孙过庭作品大全· (唐)孙过庭草书书谱 [孙过庭资料总汇] [孙过庭作品大全· (唐)孙过庭草书书谱长卷 [孙过庭资料总汇] [孙过庭作品大全· (唐)颜真卿草书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颜真卿资料总汇] [颜真卿作品大全· (唐)虞世南草书积时帖 [虞世南资料总汇] [虞世南作品大全· (唐)张旭草书古诗四首 [张旭资料总汇] [张旭作品大全· (唐)张旭草书心经 [张旭资料总汇] [张旭作品大全· (明)王铎草书唐人五言诗九首卷 [王铎资料总汇] [王铎作品大全· (明)王铎草书题野鹤陆舫斋诗十首 [王铎资料总汇] [王铎作品大全· (明)王铎草书五言律诗四首卷 [王铎资料总汇] [王铎作品大全· (明)王阳明草书若耶溪送友诗稿.pdf [王阳明资料总汇] [王阳明作品大全· (明)文彭草书谢惠连雪赋.pdf [文彭资料总汇] [文彭作品大全· (明)文徵明草书李白春夜宴桃李图序 [文徵明资料总汇] [文徵明作品大全· (明)文徵明行草离骚 [文徵明资料总汇] [文徵明作品大全· (明)徐渭草书自赋白燕诗卷 [徐渭资料总汇] [徐渭作品大全· (明)徐渭行草煎茶七类 [徐渭资料总汇] [徐渭作品大全· (明)徐渭行草书杜甫秋兴八首 [徐渭资料总汇] [徐渭作品大全· (明)张瑞图草书杜甫饮中八仙歌 [张瑞图草资料总汇] [张瑞图草作品大全· (明)张瑞图草书论书卷.pdf [张瑞图资料总汇] [张瑞图作品大全· (明)张瑞图草书论书卷 [张瑞图资料总汇] [张瑞图作品大全· (明)张瑞图草书桃源洞口诗册 [张瑞图资料总汇] [张瑞图作品大全· (明)张瑞图草书游仙诗仙客诗 [张瑞图资料总汇] [张瑞图作品大全· (明)张瑞图行草书杜甫诗册 [张瑞图资料总汇] [张瑞图作品大全· (明)祝允明草书曹植诗四首手卷 [祝允明资料总汇] [祝允明作品大全· (明)祝允明草书前赤壁赋 [祝允明资料总汇] [祝允明作品大全· (明)祝允明草书滕王阁序并诗 [祝允明资料总汇] [祝允明作品大全· (明)祝允明草书闲居秋日诗卷 [祝允明资料总汇] [祝允明作品大全· (明)文彭草书滕王阁序 [文彭资料总汇] [文彭作品大全· (明)姜逢元草书纪游诗册 [姜逢元资料总汇] [姜逢元作品大全· (明)解缙草书唐宋诗文 [解缙资料总汇] [解缙作品大全· (明)解缙草书自书诗卷 [解缙资料总汇] [解缙作品大全· (明)宋克草书韩愈进学解 [宋克资料总汇] [宋克作品大全· (明)宋克章草张怀瓘论用笔十法 [宋克资料总汇] [宋克作品大全· (明)王宠草书李白诗卷.pdf [王宠资料总汇] [王宠作品大全· (明)王宠草书杂诗 [王宠资料总汇] [王宠作品大全· (明)王宠草书自书游包山诗手卷 [王宠资料总汇] [王宠作品大全· (明)王铎草书册 [王铎资料总汇] [王铎作品大全· (明)王铎草书枯兰复花赋 [王铎资料总汇] [王铎作品大全· (明)王铎草书临阁帖卷 [王铎资料总汇] [王铎作品大全· (明)陈献章草书种蓖麻诗卷 [陈献章资料总汇] [陈献章作品大全· (明)董其昌草书临冠军帖 [董其昌资料总汇] [董其昌作品大全· (明)陈淳草书宋之问秋莲赋 [陈淳资料总汇] [陈淳作品大全·溥儒《草书五绝诗》 [溥儒资料总汇] [溥儒作品大全·皇象章草《急就章》选页 [皇象资料总汇] [皇象作品大全·邓尔疋《行草书扇面》 [邓尔疋资料总汇] [邓尔疋作品大全·邓散木《草书对联》 [邓散木资料总汇] [邓散木作品大全·白蕉《草书五言联》 [白蕉资料总汇] [白蕉作品大全·白蕉《草书毛主席诗词立轴》 [白蕉资料总汇] [白蕉作品大全·白蕉《草书手卷》 [白蕉资料总汇] [白蕉作品大全·陈融草书诗轴 [陈融资料总汇] [陈融作品大全·陈融草书七言联 [陈融资料总汇] [陈融作品大全·陈融《草书七言联》 [陈融资料总汇] [陈融作品大全· (清)黄慎草书桃花源记卷 [黄慎资料总汇] [黄慎作品大全· (清)傅山草书晋公千古四条幅 [傅山资料总汇] [傅山作品大全· (清)傅山草书贺毓青丈五十二得子诗卷 [傅山资料总汇] [傅山作品大全·墨池筌草书帖(秋冬卷) [墨池筌资料总汇] [墨池筌作品大全·墨池筌草书帖(春夏卷) [墨池筌资料总汇] [墨池筌作品大全· (元)赵孟頫真草千字文(早稻田大学藏) [赵孟頫资料总汇] [赵孟頫作品大全· (元)赵孟頫真草千字文 [赵孟頫资料总汇] [赵孟頫作品大全· (元)边武行草千字文 [边武资料总汇] [边武作品大全· (唐)孙过庭草书千字文明拓本(早稻田大学藏) [孙过庭资料总汇] [孙过庭作品大全· (唐)孙过庭草书千字文第五本卷 [孙过庭资料总汇] [孙过庭作品大全· (唐)孙过庭草书千字文1 [孙过庭资料总汇] [孙过庭作品大全· (唐)孙过庭草书千字文 [孙过庭资料总汇] [孙过庭作品大全· (唐)欧阳询草书千字文(缺页) [欧阳询资料总汇] [欧阳询作品大全· (唐)怀素小草千字文 [怀素资料总汇] [怀素作品大全· (唐)怀素大草千字文 [怀素资料总汇] [怀素作品大全· (唐)怀素草书千字文 [怀素资料总汇] [怀素作品大全· (唐)高闲草书千字文(缺字) [高闲资料总汇] [高闲作品大全· (隋)智永真草千字文宋拓关中本 [智永资料总汇] [智永作品大全· (隋)智永真草千字文 [智永资料总汇] [智永作品大全· (隋)智永宋拓真草千字文关中本 [智永资料总汇] [智永作品大全· (隋)智永宋拓真草千字文 [智永资料总汇] [智永作品大全· (隋)智永草书千字文 [智永资料总汇] [智永作品大全· (宋)赵佶草书千字文 [赵佶资料总汇] [赵佶作品大全· (日)无幻道人草书千字文 [无幻道人资料总汇] [无幻道人作品大全· (清)傅山草书千字文 [傅山资料总汇] [傅山作品大全· (明)祝允明草书千字文 [祝允明资料总汇] [祝允明作品大全· (明)张瑞图草书千字文 [张瑞图资料总汇] [张瑞图作品大全· (明)詹景凤草书千字文 [詹景凤资料总汇] [詹景凤作品大全· (明)徐渭草书千字文 [徐渭资料总汇] [徐渭作品大全· (明)董其昌草书千字文 [董其昌资料总汇] [董其昌作品大全· (明)班惟志真草千字文 [班惟志资料总汇] [班惟志作品大全· (晋)王羲之草书集字千字文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宋)赵昚草书苏轼后赤壁赋 [赵昚资料总汇] [赵昚作品大全· (金)赵秉文草书念奴娇题赤壁图卷 [赵秉文资料总汇] [赵秉文作品大全· (金)张天锡集王羲之草书韵会_2 [张天锡资料总汇] [张天锡作品大全· (金)张天锡集王羲之草书韵会_1 [张天锡资料总汇] [张天锡作品大全· (宋)文天祥草书谢昌元座右铭自警辞真迹 [文天祥资料总汇] [文天祥作品大全· (宋)文天祥草书木鸡集序卷真迹 [文天祥资料总汇] [文天祥作品大全· (宋)苏洵行草书道中帖 [苏洵资料总汇] [苏洵作品大全· (宋)米芾草书自叙帖 [米芾资料总汇] [米芾作品大全· (宋)米芾草书研山铭 [米芾资料总汇] [米芾作品大全· (宋)米芾草书吴江舟中诗卷 [米芾资料总汇] [米芾作品大全· (宋)米芾草书珊瑚复官二帖 [米芾资料总汇] [米芾作品大全· (宋)陆游草书自书诗卷 [陆游资料总汇] [陆游作品大全· (宋)陆游草书怀成都诗卷 [陆游资料总汇] [陆游作品大全· (宋)范成大草书垂悔帖 [范成大资料总汇] [范成大作品大全· (宋)陈容草书自书诗卷 [陈容资料总汇] [陈容作品大全· (宋)白玉蟾草书足轩铭卷 [白玉蟾资料总汇] [白玉蟾作品大全· (宋)黄庭坚草书公以道安帖 [黄庭坚资料总汇] [黄庭坚作品大全· (宋)黄庭坚草书浣花溪图引 [黄庭坚资料总汇] [黄庭坚作品大全· (宋)黄庭坚草书李白忆旧游诗卷(缺页) [黄庭坚资料总汇] [黄庭坚作品大全· (宋)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黄庭坚资料总汇] [黄庭坚作品大全· (宋)黄庭坚草书诸上座卷 [黄庭坚资料总汇] [黄庭坚作品大全· (宋)赵构真草书嵇康养生论卷 [赵构资料总汇] [赵构作品大全· (宋)赵构草书洛神赋 [赵构资料总汇] [赵构作品大全· (宋)赵构草书后赤壁赋 [赵构资料总汇] [赵构作品大全·学习指南草书 [书论资料总汇] [书论作品大全·中国草书名贴精华(三) [合辑资料总汇] [合辑作品大全·中国草书名贴精华(二) [合辑资料总汇] [合辑作品大全·黄宾虹《草书千字文》 [黄宾虹资料总汇] [黄宾虹作品大全·沈尹默《草书千字文》 [沈尹默资料总汇] [沈尹默作品大全·中国草书名贴精华(一) [合辑资料总汇] [合辑作品大全·怀素书法全集-中国十大书法家墨宝全集 [怀素资料总汇] [怀素作品大全·王铎《草书赠郑公度草书诗卷》 [王铎资料总汇] [王铎作品大全·王铎《草书临阁帖卷》 [王铎资料总汇] [王铎作品大全·王铎《草书五言律诗四首》卷 [王铎资料总汇] [王铎作品大全·王铎《草书唐人诗九首》 [王铎资料总汇] [王铎作品大全·王铎《王屋图诗卷》 [王铎资料总汇] [王铎作品大全·文彭《草书滕王阁序》 [文彭资料总汇] [文彭作品大全·释担当《草书大痴画诀手卷》 [释担当资料总汇] [释担当作品大全·宋克《草书进学解》 [宋克资料总汇] [宋克作品大全·宋克章草《孙过庭书谱册》 [宋克资料总汇] [宋克作品大全·沈粲《草书诗卷》(局部) [沈粲资料总汇] [沈粲作品大全·蔡羽《临解缙诗》 [蔡羽资料总汇] [蔡羽作品大全·唐太宗李世民《屏风帖》 [李世民资料总汇] [李世民作品大全·王献之《中秋帖》 [王献之资料总汇] [王献之作品大全·索靖《七月帖》 [索靖资料总汇] [索靖作品大全·索靖《皋陶帖》 [索靖资料总汇] [索靖作品大全·索靖《月仪帖》 [索靖资料总汇] [索靖作品大全·张芝《秋凉平善帖》 [张芝资料总汇] [张芝作品大全·张芝《今欲归帖》 [张芝资料总汇] [张芝作品大全·张芝《二月八日帖》 [张芝资料总汇] [张芝作品大全·张芝《终年帖》 [张芝资料总汇] [张芝作品大全·张芝《冠军帖》 [张芝资料总汇] [张芝作品大全·出师颂 [索靖资料总汇] [索靖作品大全·唐孙过庭景福殿赋 [孙过庭资料总汇] [孙过庭作品大全·王铎草书精品 [王铎资料总汇] [王铎作品大全·怀素草书 [怀素资料总汇] [怀素作品大全·高閑千字文 (僅存殘卷) [高闲资料总汇] [高闲作品大全·赵构《真草书养生论卷》 [赵构资料总汇] [赵构作品大全·王宠《草书李白诗卷》 [王宠资料总汇] [王宠作品大全·贺知章《孝经》 [贺知章资料总汇] [贺知章作品大全·孙过庭草书千字文第五本 [孙过庭资料总汇] [孙过庭作品大全·张旭李清莲序 (大槟堂法帖一册) [张旭资料总汇] [张旭作品大全·宋克《草书进学解》 [宋克资料总汇] [宋克作品大全·草书种蓖麻诗卷 [陈献章资料总汇] [陈献章作品大全·草书白燕诗卷 [徐渭资料总汇] [徐渭作品大全·黄庭坚《草书杜甫诗卷》 [黄庭坚资料总汇] [黄庭坚作品大全·黄庭坚书《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黄庭坚资料总汇] [黄庭坚作品大全·黄庭坚《诸上座法帖》 [黄庭坚资料总汇] [黄庭坚作品大全·赵孟頫《真草千字文》 [赵孟頫资料总汇] [赵孟頫作品大全·张瑞图《草书千字文》 [张瑞图资料总汇] [张瑞图作品大全·董其昌《行草书罗汉赞等书卷》 [董其昌资料总汇] [董其昌作品大全·文徵明《草书赤壁赋》 [文徵明资料总汇] [文徵明作品大全·明祝允明草书《滕王阁序并诗》 [祝允明资料总汇] [祝允明作品大全·祝允明《草书嵇康酒会诗》 [祝允明资料总汇] [祝允明作品大全·祝允明《草书杜甫秋兴八首》 [祝允明资料总汇] [祝允明作品大全·祝允明《草书洛神赋》 [祝允明资料总汇] [祝允明作品大全·祝允明行草书《牡丹赋》 [祝允明资料总汇] [祝允明作品大全·智永《真草千字文》 [智永资料总汇] [智永作品大全·傅山《草书千字文》 [傅山资料总汇] [傅山作品大全·徐渭《行草书杜甫秋兴八首》 [徐渭资料总汇] [徐渭作品大全·王宠《草书自书游包山诗手卷》 [王宠资料总汇] [王宠作品大全·祝允明《草书千字文》 [祝允明资料总汇] [祝允明作品大全·张旭《草书心经》 [张旭资料总汇] [张旭作品大全·怀素《四十二章经》 [怀素资料总汇] [怀素作品大全·怀素《大草千字文》 [怀素资料总汇] [怀素作品大全·智永真草千字文 [智永资料总汇] [智永作品大全(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毛笔书法草书字帖欣赏
![毛笔书法草书字帖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6385992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e.png)
毛笔书法草书字帖欣赏推荐文章王大禾草书书法个人热度:草书书法练习技巧热度:毛笔书法草书字帖_毛笔书法草书字帖欣赏热度:硬笔草书书法精选热度:硬笔草书书法赏析热度:草书是最能够抒发书写者性情的书体之一,也可以说是最难的一种书体,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毛笔书法草书字帖,希望你们喜欢。
毛笔书法草书字帖欣赏为什么今人写不好草书1,由楷而行而草的学书过程及其所形成的法度规则,与狂草书创作颇多抵牾。
我们的书法教育,不论是正儿八经的教科书,还是言传身教的师徒授受,几乎毫无例外地都认为:学习书法,应先学楷书或行楷,再学行书、草书。
这样,从我们向书法殿堂大门蹒跚迈步起,就逐渐习惯和掌握了楷书或行楷的书写规则,由笔顺到结字到运笔,似乎都得按照“永字八法”之类的技法循规蹈矩、循序渐进。
其实,这恰恰是阻挡我们进入草书,特别是狂草书堂奥的障碍。
何以如此?关键在于草书与楷书虽然都是中国书法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这两种书体无论从演变源流看,还是从书写技法看,都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和书写要求,其间缺乏必然的承继关系。
从演变源流看,通常所言的楷书,或者说一直被推为典范的楷书,主要指唐楷,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楷书为代表,定型和兴盛于唐代。
后人学楷书,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学唐楷,以至蔚成风气并沿袭至今。
通常所说的草书,一般指脱胎于章草的今草,它在汉代末年就呱呱坠地并已独具自己的形态,东汉张芝《冠军帖》堪称惊艳亮相,其后经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发展,至唐代张旭、怀素的狂草书达到高峰。
这就是说,草书早在东汉已经成型,并成为书法艺术中颇受推崇的一种书体;而被奉为规范的楷书却姗姗来迟,直到唐代才粉墨登场。
先学楷书然后再学草书,这种几成铁律的学习秩序,无疑隐含着一个大家公认的前提,即楷书是草书的基础,写好楷书才能写好草书。
这种学习程序,虽然对把握字体结构有一定的帮助和道理,却与书法的演进历程相悖谬,甚至可说颠倒了书法的历史。
张旭草书
![张旭草书](https://img.taocdn.com/s3/m/a0f53ce45ef7ba0d4a733b77.png)
张旭草书《古诗四帖》欣赏《草书古诗四首》辽宁省博物馆藏,墨迹本,五色笺,凡四十行,一百八十八字。
传为张旭狂草之作,此帖雄强奇伟,笔势纵逸。
董其昌评说:“有悬崖坠,急雨旋风之势。
”极为珍贵。
大书法家张旭,唐开元、天宝(公元714—756年)间吴(今江苏苏州)人,书法功力深厚,并以精能之至的笔法和豪放不羁的性情,开创了狂草书风格的典范。
张旭以独特的狂草书体,在名贵的“五色笺”上,纵情挥写了南北朝时期两位文豪谢灵运与庾信的古诗共4首。
作品落笔力顶千钧,倾势而下,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
行笔婉转自如,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有急有缓地荡漾在舒畅的韵律中。
他的字奔放豪逸,笔画连绵不断,有着飞檐走壁之险,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
草书之美其实就在于信手即来,一气呵成,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
释文: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
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
春泉下玉霤,青鸟向金华。
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原诗为枣)花。
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
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
龙泥印玉简(原诗为策),大火练真文。
上元风雨散,中天哥(原诗为歌)吹分。
虚(原诗为灵)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谢灵运王子晋赞:淑质非不丽,难之以万年。
储宫非不贵,岂若上登天。
王子复清旷,区中实譁嚣。
喧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繙(翻)。
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赞.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
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
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别可?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
《古诗四帖》的艺术特点下面从笔法、字法、章法和艺术风格四个方面分析介绍《古诗四帖》的艺术特点。
1.笔法特点①侧笔中锋:这是张旭继承魏晋笔法最根本的内容。
②涩中求畅:打开《古诗四帖》,第一眼看到的是奔放流畅。
但细看每一个笔画,很多又都是迟涩而凝重的。
张旭的狂草和王羲之的今草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创作风格变了。
王羲之是典雅的,而张旭是浪漫的。
典雅多理性,浪漫多感性。
③灵动多变。
④奔放连绵:这是张旭狂草不同于前人的最明显的特征。
中国草书艺术文化PPT课件
![中国草书艺术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35ca8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c.png)
——选自《急就章》(皇象)
章草由隶书草化而来,使之省易简便,故其用笔仍然多沿袭隶书,其特点
多体现在横画之末,依然上挑,纯留隶法,它虽字字独立,但每字笔画之间,
却加进了飞丝萦带,圆转如圜,索连的笔法,形成了章草独特的“笔有方圆、
法兼使转、横画有波折、且简率连笔”的笔法和“字字有区别、字字不相连,
字体有则、省便有源,草体而楷写”的总体特征。
草书的演变
初期的草书——章草
章草,是篆书演进到隶书阶段相应派生出来的一种书体。它属于 草书由胚胎时期逐渐走向规范化过程中的一种体段。唐朝张怀瓘称 之为“既隶书之捷”,是由隶书的简捷写法发展演变而成的,是隶 书草化或兼隶、草于一体的一种书体,也可以说章草是草书中带有 隶书笔意的一种书体。
——
出 师 颂 索 靖
沙孟海
于右任
启功
❖
感
感
谢
谢 阅 读
阅 读
今草的来源
今草是一种在继承章 草的基础上,适应隶书向 楷、行体发展趋势和形体 上的变化,进一步省减了 章草的点划波磔,成为更 加自由便略的草体。我国 最早的一个今草大师,是:这是集王 羲之所写的草书尺牍二 十九篇装成一卷的,起 首第一篇写有「十七日 ……」字句,所以被称 为十七帖,最早的模搨 本是唐朝,自古以来即 为学王羲之草书之佳品。
食鱼帖
《食鱼帖 》为唐代书法 家怀素所书, 草书,8行, 56字。存世墨 迹为摹本。是 怀素传世名作 书迹之一。
释文: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①所笑,深 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实疏②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羸也。 口③日怀素藏真白。 ( ①常流:凡庸之辈。②此字左半已破损。③此字 残损。)
丝,且笔画多为圆弧形,俯仰卧盼,相互呼应,分写的点,连势也十分强烈。 五、左右结构能不连一般不连,字与字间断而不连。 六、章草的一些字和行书差不多,有些和草书差不多,极少数字和楷书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欣赏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欣赏》的内容,具体内容: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些优秀的狂草书法作品,走进狂草那不羁的书法世界中,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图片1...
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些优秀的狂草书法作品,走进狂草那不羁的书法世界中,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图片1
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图片2
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图片3
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图片4
草书的表现主义
张旭字伯高,唐开元天宝年间(713-756)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至今吾长史,故世人又称张长史。
张旭平生嗜酒,性情放达不羁,往往酒醉后一边呼叫一边狂走,乘兴而挥毫。
画史上记载,他曾经用头发濡墨书写大字,当时人们叫他"张颠"。
张旭的狂草左驰右鹜,千变万化,极诡异变幻之能事。
韩玉涛先生认为可将其归纳为三个特点。
其一为"狂",写起来一气呵成,始终一贯,保持一种气势,满眼是"意","无惜是非"。
其二为"奇怪"、"变态"。
如"游云千万朵",变幻莫测,下笔结体,都不易捉摸。
第三个特点是"可畏"。
"可畏"不是"可悦"、"可媚",摈弃妍美、纤弱的病态,而产生一种岩石压顶
之感,"观者对字,若逼利剑之锋芒,感到肃然巍然"。
张旭的草书虽狂虽草,但不失法度,一点一画,皆有规矩,因为他的楷书亦有相当高的成就。
张旭传世的作品不多,可见到的有《肚痛贴》、《古诗四帖》等。
另一位狂草大书家怀素。
字藏真,俗姓钱,潭州(今湖南长沙)人,幼年便出家当了和尚。
他比张旭晚二十多年,曾受张旭和颜真卿的影响,幼年学书,十分刻苦。
"笔冢墨池"的成语典故就是由他所得。
他的书法热情奔放、豪迈恣肆,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当时的诗人李白、钱起等都有赞美他书法的诗篇。
韩*F在一首诗中写道:"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把他的字与张旭字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笔画偏肥而前者偏瘦,所以,怀素在《自叙帖》中有"奔蛇走虺势八座"、"寒猿饮水撼枯藤"的诗句,以"奔蛇"和枯藤"作比,甚为贴切。
在中国古代书论中,不论是对篆、隶、行、楷,还是对草书的论述,大多是以自然景观或某些现象作比,加以形容和描述,读者要靠一种生活感受、生活经验去领悟,才能欣赏和理解。
书法实在是一种很玄奥的艺术,尤其狂草,书写者往往是充满激情,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下完成的,读者从墨迹中隐隐地感受到某种情绪。
这其实正是一种表现主义艺术的特点,狂草产生于唐代,当时的绘画基本上属于工笔重彩的表现形式,范山模水,描眉涂目,都须凭藉理性在较长时间里才能完成的。
即使如吴道子那种带有表现主义成分的画法,也终归要受到物形的限制,并不是能够完全放开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从书法中出现了狂草,则可以借用来比较充分地表现情感或情绪。
这恐怕是表现主义书法产生的主要缘由。
在张旭和怀素以后,历代都有草书大家出现,如宋代黄庭坚、明代祝允明、徐谓、王铎,清代傅山,现代林散之等。
每一书家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融进了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