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蒸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分布器(图7-7)形成均匀液膜。
图7-7 分布器
型式
第七章-蒸发
(三)旋转刮板式蒸发器 图7-8所示
①原理:料液自顶部进入蒸发器,在刮板搅动下 分布于加热管内壁,并呈膜状旋转向下流动。汽 化的二次蒸汽在加热管上端无夹套部分中分去液 沫,再由上部抽出加以冷凝。浓缩液由底部放出 ②特点: ?借外力强制料液呈膜状流动,适应高黏度、易 结晶、易结垢浓溶液蒸发。
?
第七章-蒸发
蒸发操作的目的是 物质分离 ,但其过程实质是 热量传递 而不是 物质传递,溶剂汽化的速率取决于 传热速率 ,因此蒸发操作应属于 传热过程, 但具有不同于一般传热过程的 特殊性 。
? (1)溶液在沸腾汽化过程中,常在加热表面上析出溶质而形成 垢层,使传热过程恶化。
? 例如, 水溶剂溶有某些盐类,如
第七章-蒸发 图7-4
第七章-蒸发
7.2.1.2 单程型蒸发器 (once-through evaporator) 特点:物料单程通过加热面 即可完成浓缩要求,受热时间缩短,
离开加热管的溶液及时加以冷却,对 热敏性物料特别适宜 。 可分为: ?升膜式蒸发器 ?降膜式蒸发器 ?旋转刮板式蒸发器
图7-5
,
溶液在加热表面汽化使盐类浓度局部过饱和,在加热面上析出形
成垢层,尤其是
,其溶液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更易在加
热面上结垢。因此, 蒸发器结构的设计应设法延缓垢层的形成并
易于清理。
第七章-蒸发
? (2)溶液的物性对蒸发器的设计和操作有重要影响。 ? 例如:
①对热敏性溶质,要求高温下在蒸发器内停留时 间尽量缩短,以免物料变质。
来自百度文库第七章-蒸发
(一)升膜式蒸发器 图7-5所示 ①原理: 料液由加热管底部进入,被 上升 的蒸汽拉成 环状薄膜 ,与蒸汽一起沿壁向 上流动,由管口高速冲出,经 气液分离 后 排出蒸发器。 ②特点: ?设计和操作时有 较大的传热温差 ,以
使二次蒸汽获得 足够的速度 拉升液膜。 ?较高的传热系数,一次通过加热管即达
预定的浓缩要求
第七章-蒸发
图7-6
(二)降膜式蒸发器 图7-6所示
①原理:其结构原理与升膜式类似。区别在于: 料液在蒸发器顶部加入,经加热管顶部液体分布 器,使液体成膜向下流动。 ②特点: ?蒸发温和,液体滞留量少,过程反应灵敏易于 控制,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适用于含少量固体物和轻度结垢倾向溶液。 ?管下部干点易累积沉积物,必须采用适当的
动。
第七章-蒸发
(一)垂直短管式 (又称为中央循环管 式),如图 7-2所示 ①结构: 外壳、加热室、中央循环管、 蒸发室、除沫器。 ②特点:
?蒸汽走壳程,溶液走管程, d中>d管,A 中=(40~100)% A横总( 指其余加热管总横截面积 )
?细管中单位体积受热面积大,含汽率高。
中央循环管单位受热面积小,含汽率低
?液体循环速度可达 1.5 m/s。
图7-3
(三) 强制循环蒸发器 如图7-4所示 ①结构: 1.加热室 2.循环泵 3.循环管 4.蒸发室 5.气液分离挡板
②特点: ?采用泵进行 强制循环 ,可用于蒸发黏 稠溶液 ,循环速度可达 1.8~5 m/s。 ?液体闪蒸,汽化与加热面分离,减少 结垢。 ?不依赖热虹吸循环,按溶液物性 独立 设定传热温差 。
?
? (2)蒸发操作的流程
图7-1 蒸发装置示意图
第七章-蒸发
? 如图7-1所示,加热蒸汽 作加 热剂使溶液受热沸腾,在蒸发器 内因各处密度差异 循环流动 ,浓 缩到规定浓度后排出蒸发器外。 汽化的蒸汽常夹带较多的 雾沫 和 液滴 ,因此蒸发器内需备足够的 分离空间,往往还装有除沫器以 除去液沫。蒸发出的 二次蒸汽 进 行再次利用回收热能或在 冷凝器 中加以冷凝。
?因含汽率不同,致使流体密度 ? 管 ? ? 中
形成热虹吸。
图7-2
第七章-蒸发
(二) 外加热式 如图7-3所示 ①结构: 1.加热室 2.蒸发室 3.循环管 ②特点: ?长加热管,管长与直径之比:
l/d = 50 ~100 传热系数增大
?液体下降管(又称循环管)不再受热。 增大密度差,强化循环 。
主要原因
传热温差 ? t
在指定外压下,溶质的存在造成溶液沸点高 ?
由此可知: 蒸发操作是高温位的蒸汽向低温位转化,较低温 度的二次蒸汽再利用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蒸发操作的经济性。
第七章-蒸发
蒸发器均由 加热室、流动(或循环)通道、气液分离空间 三部 分组成。按照溶液在加热室中的运动的情况,将蒸发器分为 循环型 和单程型(不循环) 两类。
7.2.1.1 循环型蒸发器 (circulation evaporator) 特点:溶液在蒸发器中循环流动,因而可以提高传热效果。由于
引起循环运动的原因不同,又分为 自然循环型 和强制循环型 两类。 自然循环 (natural circulation) :由于溶液受热程度不同产生
密度差引起。 强制循环 (forced circulation) :用泵迫使溶液沿一定方向流
②蒸发时溶液的发泡性使汽液两相分离更为困难。
③浓度增加 ? 粘度大大增大,使器内液体流动和 传热条件恶化,要求特殊结构。
第七章-蒸发
?(3)溶液汽化需要大量吸热,蒸发操作是大量耗热的过程,因 此, 节能 是蒸发操作应予考虑的重要问题。
对于水溶液的蒸发:加热蒸汽温位 >二次蒸汽的温位。
T ? t0 ? ? ? ?t
?某些场合下,可直接蒸干溶液获得粉末状固体 产物。 ?结构复杂,制造要求高,加热面不大,且需消 耗一定动力。
图7-8
第七章-蒸发
(1)蒸发器的热阻分析 蒸发器的传热热阻计算公式:
1 1?
1
K ? ? 1 ? ? ? Ri ? ? 2
化工原理
--- 第七章 蒸发
? 7.1 概述 ? 7.2 蒸发设备 ? 7.3 单效蒸发计算 ? 7.4 蒸发操作的经济性和多效蒸发
第七章-蒸发
定义: 含不挥发性溶质(如盐类)的溶液在沸腾条件下受热, 使部分溶剂汽化为蒸汽的操作称为蒸发。 ? (1)蒸发操作的目的 ? ① 获得浓缩的溶液直接作为化工产品或半成品。 ? ② 脱除溶剂,将溶液增浓至饱和状态,随后加以冷却,析 出固体产物,即采用蒸发,结晶的联合操作以获得固体溶质。 ? ③ 脱除杂质,制取纯净的溶剂。
图7-7 分布器
型式
第七章-蒸发
(三)旋转刮板式蒸发器 图7-8所示
①原理:料液自顶部进入蒸发器,在刮板搅动下 分布于加热管内壁,并呈膜状旋转向下流动。汽 化的二次蒸汽在加热管上端无夹套部分中分去液 沫,再由上部抽出加以冷凝。浓缩液由底部放出 ②特点: ?借外力强制料液呈膜状流动,适应高黏度、易 结晶、易结垢浓溶液蒸发。
?
第七章-蒸发
蒸发操作的目的是 物质分离 ,但其过程实质是 热量传递 而不是 物质传递,溶剂汽化的速率取决于 传热速率 ,因此蒸发操作应属于 传热过程, 但具有不同于一般传热过程的 特殊性 。
? (1)溶液在沸腾汽化过程中,常在加热表面上析出溶质而形成 垢层,使传热过程恶化。
? 例如, 水溶剂溶有某些盐类,如
第七章-蒸发 图7-4
第七章-蒸发
7.2.1.2 单程型蒸发器 (once-through evaporator) 特点:物料单程通过加热面 即可完成浓缩要求,受热时间缩短,
离开加热管的溶液及时加以冷却,对 热敏性物料特别适宜 。 可分为: ?升膜式蒸发器 ?降膜式蒸发器 ?旋转刮板式蒸发器
图7-5
,
溶液在加热表面汽化使盐类浓度局部过饱和,在加热面上析出形
成垢层,尤其是
,其溶液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更易在加
热面上结垢。因此, 蒸发器结构的设计应设法延缓垢层的形成并
易于清理。
第七章-蒸发
? (2)溶液的物性对蒸发器的设计和操作有重要影响。 ? 例如:
①对热敏性溶质,要求高温下在蒸发器内停留时 间尽量缩短,以免物料变质。
来自百度文库第七章-蒸发
(一)升膜式蒸发器 图7-5所示 ①原理: 料液由加热管底部进入,被 上升 的蒸汽拉成 环状薄膜 ,与蒸汽一起沿壁向 上流动,由管口高速冲出,经 气液分离 后 排出蒸发器。 ②特点: ?设计和操作时有 较大的传热温差 ,以
使二次蒸汽获得 足够的速度 拉升液膜。 ?较高的传热系数,一次通过加热管即达
预定的浓缩要求
第七章-蒸发
图7-6
(二)降膜式蒸发器 图7-6所示
①原理:其结构原理与升膜式类似。区别在于: 料液在蒸发器顶部加入,经加热管顶部液体分布 器,使液体成膜向下流动。 ②特点: ?蒸发温和,液体滞留量少,过程反应灵敏易于 控制,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适用于含少量固体物和轻度结垢倾向溶液。 ?管下部干点易累积沉积物,必须采用适当的
动。
第七章-蒸发
(一)垂直短管式 (又称为中央循环管 式),如图 7-2所示 ①结构: 外壳、加热室、中央循环管、 蒸发室、除沫器。 ②特点:
?蒸汽走壳程,溶液走管程, d中>d管,A 中=(40~100)% A横总( 指其余加热管总横截面积 )
?细管中单位体积受热面积大,含汽率高。
中央循环管单位受热面积小,含汽率低
?液体循环速度可达 1.5 m/s。
图7-3
(三) 强制循环蒸发器 如图7-4所示 ①结构: 1.加热室 2.循环泵 3.循环管 4.蒸发室 5.气液分离挡板
②特点: ?采用泵进行 强制循环 ,可用于蒸发黏 稠溶液 ,循环速度可达 1.8~5 m/s。 ?液体闪蒸,汽化与加热面分离,减少 结垢。 ?不依赖热虹吸循环,按溶液物性 独立 设定传热温差 。
?
? (2)蒸发操作的流程
图7-1 蒸发装置示意图
第七章-蒸发
? 如图7-1所示,加热蒸汽 作加 热剂使溶液受热沸腾,在蒸发器 内因各处密度差异 循环流动 ,浓 缩到规定浓度后排出蒸发器外。 汽化的蒸汽常夹带较多的 雾沫 和 液滴 ,因此蒸发器内需备足够的 分离空间,往往还装有除沫器以 除去液沫。蒸发出的 二次蒸汽 进 行再次利用回收热能或在 冷凝器 中加以冷凝。
?因含汽率不同,致使流体密度 ? 管 ? ? 中
形成热虹吸。
图7-2
第七章-蒸发
(二) 外加热式 如图7-3所示 ①结构: 1.加热室 2.蒸发室 3.循环管 ②特点: ?长加热管,管长与直径之比:
l/d = 50 ~100 传热系数增大
?液体下降管(又称循环管)不再受热。 增大密度差,强化循环 。
主要原因
传热温差 ? t
在指定外压下,溶质的存在造成溶液沸点高 ?
由此可知: 蒸发操作是高温位的蒸汽向低温位转化,较低温 度的二次蒸汽再利用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蒸发操作的经济性。
第七章-蒸发
蒸发器均由 加热室、流动(或循环)通道、气液分离空间 三部 分组成。按照溶液在加热室中的运动的情况,将蒸发器分为 循环型 和单程型(不循环) 两类。
7.2.1.1 循环型蒸发器 (circulation evaporator) 特点:溶液在蒸发器中循环流动,因而可以提高传热效果。由于
引起循环运动的原因不同,又分为 自然循环型 和强制循环型 两类。 自然循环 (natural circulation) :由于溶液受热程度不同产生
密度差引起。 强制循环 (forced circulation) :用泵迫使溶液沿一定方向流
②蒸发时溶液的发泡性使汽液两相分离更为困难。
③浓度增加 ? 粘度大大增大,使器内液体流动和 传热条件恶化,要求特殊结构。
第七章-蒸发
?(3)溶液汽化需要大量吸热,蒸发操作是大量耗热的过程,因 此, 节能 是蒸发操作应予考虑的重要问题。
对于水溶液的蒸发:加热蒸汽温位 >二次蒸汽的温位。
T ? t0 ? ? ? ?t
?某些场合下,可直接蒸干溶液获得粉末状固体 产物。 ?结构复杂,制造要求高,加热面不大,且需消 耗一定动力。
图7-8
第七章-蒸发
(1)蒸发器的热阻分析 蒸发器的传热热阻计算公式:
1 1?
1
K ? ? 1 ? ? ? Ri ? ? 2
化工原理
--- 第七章 蒸发
? 7.1 概述 ? 7.2 蒸发设备 ? 7.3 单效蒸发计算 ? 7.4 蒸发操作的经济性和多效蒸发
第七章-蒸发
定义: 含不挥发性溶质(如盐类)的溶液在沸腾条件下受热, 使部分溶剂汽化为蒸汽的操作称为蒸发。 ? (1)蒸发操作的目的 ? ① 获得浓缩的溶液直接作为化工产品或半成品。 ? ② 脱除溶剂,将溶液增浓至饱和状态,随后加以冷却,析 出固体产物,即采用蒸发,结晶的联合操作以获得固体溶质。 ? ③ 脱除杂质,制取纯净的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