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
2024年绿地养护心得体会(3篇)
![2024年绿地养护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eb7b9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f.png)
2024年绿地养护心得体会绿地养护是指对城市中的公共绿地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
作为一个绿化行业从业者,我有幸参与了____年绿地养护工作,并从中获得了一定的心得体会。
以下是我个人总结的____年绿地养护心得体会模板:一、重视绿地养护的重要性____年,我在绿地养护工作中深刻感受到了绿地对城市生态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城市绿地不仅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还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健身和社交的场所。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绿地养护工作,保护好城市的绿色宝藏。
二、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体系在____年的绿地养护工作中,我意识到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只有制定明确的养护方案,并实施细致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绿地的良好状态。
因此,我们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养护数据,制定相应的养护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加强草坪养护和管理草坪是城市绿地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部分,因此,我在____年的绿地养护工作中更加注重了草坪的养护和管理。
我们采取了科学的修剪方法,合理控制草坪高度,确保草坪的整洁和质量。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草坪的施肥和水源管理,提高了草坪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城市的草坪更加美丽和健康。
四、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在____年的绿地养护工作中,我发现病虫害是绿地养护的一大难题。
虫害和病害的侵袭往往会对绿地造成严重影响,损害绿地的景观效果和生态环境。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
我们制定了科学的防治方案,加强了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的力度,提高了对害虫和病菌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五、注重宣传和教育工作在____年的绿地养护工作中,我认识到宣传和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只有让市民充分认识到绿地的价值,才能提高他们对绿地的保护意识和参与绿地养护的主动性。
因此,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市民普及绿地养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对绿地养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六、加强团队合作和交流在____年的绿地养护工作中,我意识到团队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
公园绿地规划总结与感想范文
![公园绿地规划总结与感想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eecea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a.png)
公园绿地规划总结与感想范文一、总结。
1. 规划目标与原则。
公园绿地规划的目标就像是给城市打造一个个绿色的“小确幸”角落。
一方面要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让大家有地方遛弯儿、遛娃、遛狗;另一方面,还得起到美化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的作用。
在规划原则上,就得考虑公平性,不能让某些区域的人独占好的绿地资源,要让绿地像星星一样均匀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同时,还要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不能在古色古香的老城区搞个特别现代风的绿地,那可就像穿着西装跳广场舞,怎么看都别扭。
比如在我们规划的那个社区公园,就把周边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
这个社区老年人比较多,所以在规划时特意设置了很多长椅,方便他们休息聊天。
而且周围学校也不少,于是就规划了一个小型的科普植物园,让孩子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大自然,学习植物知识。
2. 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就像是给公园绿地这个大蛋糕切分不同口味的小块。
一般会有休闲娱乐区,这是最热闹的地方,就像公园的“客厅”,大家在这里打太极、跳广场舞、玩滑板。
还有景观观赏区,那是公园的“颜值担当”,各种花卉、绿植精心布置,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另外,像安静休息区就像是公园的“书房”,给那些想要独处或者静静看书的人准备的。
以我参与规划的城市公园为例,休闲娱乐区靠近公园的主入口,方便市民一进来就能找到活动的地方。
景观观赏区围绕着中心湖展开,有大片的花卉和造型独特的树木,从湖边的观景台看过去,那景色美不胜收。
安静休息区则设置在公园的角落,被一些绿植巧妙地遮挡起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就像是一场绿色的“选秀”,要选出合适的植物选手来打造美丽的公园绿地。
得考虑植物的季节性,不能让公园一到冬天就变得光秃秃的,像个掉了头发的大叔。
所以要选择不同季节开花、结果或者保持绿色的植物。
而且还要考虑植物的相生相克,就像人与人之间相处一样,有些植物种在一起会互相帮助,长得更好,而有些则会互相“掐架”。
在一个山地公园的规划中,我们在山脚下种了大片的樱花树和桃花树,春天一到,那就是一片花的海洋,吸引了无数游客。
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思考
![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7641a2d81c758f5f71f677d.png)
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思考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于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备受关注。
进行绿地系统规划也是我国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对城市的绿地系统进行规划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具有一定的难度。
绿地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生态服务功能,而这种功能在短期内效果又不是十分明显,因而会被相关工作人员忽视。
因此,本文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方面进行深入论述,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城市绿地;规划;思考由于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逐渐提上日程。
这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理论和观念,人们将其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依据。
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
但是,现如今,我国对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规划要与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相结合在以往的城市绿地规划工作中,只是把规划的重点放在对绿地进行美化或者是对其进行有效防护,但是,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正日益突出。
如果单纯的进行绿地美化,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不会达到规划的最终效果。
因此,相关的绿地规划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到绿化体系的完整性,同时要将生态系统和城市绿化有机结合,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要形成城市绿化格局的完整性,需要在对城市规划时引入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进一步加强对自然生态的恢复和后期建设。
二、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方案要符合城市的特色城市的绿地景观除了具有平衡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之外,也能够体现出城市的风貌和特色,因此,在进行城市绿地规划的过程中要展现出城市的发展特色。
有些历史悠久的城市,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将这一特点表现出来。
因为这样可以增强城市的文化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些城市主要以时尚的特点而著称,因此要将这一特色进行发挥,促进城市的发展。
绿地规划实践心得体会
![绿地规划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109bc1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5.png)
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绿地规划不仅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还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为一名从事绿地规划工作的从业者,我有幸参与了多个绿地规划项目,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绿地规划的重要性和挑战。
以下是我对绿地规划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绿地规划的重要性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通过绿地规划,我们可以优化城市生态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2.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绿地规划能够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社交互动等场所,有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绿地还能够美化城市景观,增强城市文化底蕴。
3.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绿地规划有助于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规划,我们可以提高城市绿地利用率,降低城市绿地维护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三、绿地规划实践中的挑战1. 规划理念与实际操作脱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规划理念与实际操作存在较大差距。
例如,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可能过于注重生态效益,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者过于追求景观效果,而忽视了实际使用需求。
2. 技术手段不足绿地规划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能缺乏这些技术手段,导致规划效果不尽如人意。
3. 政策法规限制我国绿地规划政策法规尚不完善,部分地区存在法规滞后、执法不严等问题。
这给绿地规划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
四、绿地规划实践心得1. 强化规划理念在绿地规划实践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将规划理念贯穿于整个规划过程。
同时,要注重规划与实际操作的衔接,确保规划成果能够落地实施。
2. 提升技术手段为了提高绿地规划质量,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等领域的最新进展。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范文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887523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c.png)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范文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环境质量、调节气候、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对于城市规划者来说,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因素。
在此背景下,我参与了某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项目,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
在此文中,我将分享我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以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基础。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生态特征,保护和修复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绿地的功能和质量。
此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也要注重可持续发展,采用可持续的绿地管理模式,推动城市绿地的长期发展。
其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充分考虑公众参与和社会需求。
城市绿地不仅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意见,了解他们对绿地的期望和需求。
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可以引导城市绿地规划的方向,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和满意度。
第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注重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
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对于绿地系统的功能发挥和效益的影响很大。
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地形地貌,合理划定绿地的位置和范围。
同时,在资源配置方面,也要根据不同绿地功能的需求,合理配置绿地资源,提高绿地利用效率。
第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注重生态网络的建设。
生态网络是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在规划过程中,应注重绿地的连接和延伸,建设有机的生态网络,提高城市绿地的整体功能和效益。
第五,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注重科学评估和监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需要不断进行科学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评估和监测,为规划的实施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观后感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8b0d5e34693daef5ef73d2f.png)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观后感通过读这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书后,我对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城市环境恶化加剧,要创造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空间有了很大的信心,相信我们的城市未来会更美好。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中的绿色植物通过一系列的生态效应,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气候,增强城市抗灾能力,给城市生态环境以反馈调节作用。
城市绿地具有满足人们多种休闲娱乐的活动需要的功能。
城市绿地系统的充分利用已有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在滨水地带进行高密度绿化,建设开敞式的滨水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理想的近水、近地和近绿空间。
在破碎地形和不宜建筑的地段,布置绿地,既可充分利用自然,节约优质用地,又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构成丰富多彩的绿地空间。
北方风沙较大的城市,绿地应着重防风沙和水土保持的功效,由于绿化成本高,绿地指标也不能定得太高。
南方城市夏季湿热,绿地应以遮阳、降温功效为主,由于绿化成本较低,绿地指标可定得高些。
风景旅游城市应加大投入,做好规划,将名胜古迹等历史文化遗产和河湖山川等自然风景有机结合,形成独具魅力与个性的城市绿地系统。
存在对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规划指标要求高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多数城市追求高指标,有些城市的绿地规划指标已远远超出《国家园林城市评比标准》的要求,而实际的绿化水平与标准要求却往往相差甚远。
形成这种绿地指标虚高现象的原因,一是不少城市现状指标严重失真,规划指标存在将错就错、水涨船高的现象。
尽管现代科学的辅助统计手段已具备得出准确数据的能力,但现状城市绿地指标由于统计口径不一,建成区范围不清、建成区人口数量统计口径模糊,使得城市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现状指标失真。
二是绿地规划指标提出比较盲目,依照相关规定和工作要求,采取简单类比的方法,对城市的现状、不同地区的差异考虑不够,一味追求规划的高指标。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被动的、填空式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缺乏城市的全局观,往往会陷入就绿地论绿化的泥沼。
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5af20e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5.png)
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中的有机要素,是连接城市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纽带,在保持生态环境、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城市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是无法低估和替代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对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既有深远的意义,结合马龙城市绿地系统现状,提出了加强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马龙的城市化和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一方面促进了人口的集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局部绿地景观缺失等问题。
严重影响人们工作、生活的环境质量,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能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从而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1、马龙绿地系统建设发展现状马龙中心城区位于通泉街道,2010年城市人口3.61万人;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8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5.78%,建成区绿地率35%,近年来,马龙区紧紧围绕省住建厅绿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和曲靖市绿美城市三年行动安排,聚焦“增绿提质”主线,围绕“绿美、宜居、特色、韧性”要求,大力开展“口袋公园”建设,2022年马龙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85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5.01万人,建成区绿地面积274.07公顷,绿地率达40.01%,绿化覆盖率达41.90%,公园绿地面积70.6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10平方米,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8.46%,做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其中城区现有综合公园1个,社区公园4个,专业公园2个,游园1个。
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马龙中心城区城市绿地建设得到了较大提高,城区居住环境及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相继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殊荣,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中心城市绿量依旧严重不足, 公共绿地分布不均,城市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低,城市绿地景观破碎,缺乏整体性,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方面也有相关原因,笔者就马龙城区目前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探讨意见。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89b5d0e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f.png)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发展需求、生态保护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绿色环境的需求,对城市范围内的绿地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布局,从而实现城市绿色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在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过程中,我观察和体验了一系列过程和效果,总结出以下心得体会。
首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全面考虑城市发展需求和绿化资源的现状。
在规划过程中,必须全面了解城市的功能定位、人口结构和发展潜力,确定绿地系统所需的空间布局,以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环境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绿地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包括绿地面积、类型、质量和分布。
只有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城市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其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美化。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和改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将城市的绿地系统纳入生态系统的范畴,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建设和谐的人机生态环境。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配置,打造生态大盘点和生物走廊,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和娱乐环境,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再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注重公众参与和社会共享。
绿地是城市的公共资源,需要得到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建设,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和调研,了解城市居民对绿地的需求和期望。
在规划和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和更新规划方案。
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开展公众教育和参与活动,增强城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生活方式,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注重管理和监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规划完成后,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监督和指导绿地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了解绿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环境效益的达成情况。
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的经验总结
![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的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057348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a.png)
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的经验总结近年来,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对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在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一、科学规划城市绿化规划首先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人口分布情况等因素。
科学规划能够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提供适宜的休闲空间和环保的生态系统。
同时,科学规划也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二、多元植物配置城市绿化建设应该注重多元植物的配置。
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能够提供不同的生态效益。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抗灾能力,降低污染物浓度,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多元植物配置还能够创造美丽的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游客和投资。
三、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景观设计不仅能够提供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能够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在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土壤水保持、施肥管理和植物配置等因素,以保证景观的可持续性和美观性。
四、水资源合理利用城市绿化建设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城市绿化规划应该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技术手段,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和节约用水。
采用雨水收集和蓄水池等技术,可以解决城市绿化用水的问题,提高城市绿化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五、参与公众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需要引起公众的广泛参与。
通过公众参与,可以增强市民对城市绿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提高城市绿化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公众参与可以包括市民的意见征集、参观绿化项目和参与绿化活动等形式,让市民从中感受到城市绿化带来的益处,并共同努力改善城市环境。
六、监督与评估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需要进行监督与评估。
通过监督与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城市绿化的效果和质量。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标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2f1ef3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7.png)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标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和标准。
一、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和原则1.环境保护与生态功能:规划应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保护和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
要注重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保护、气候调节等。
2.社会公众的参与: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参与,特别是那些与绿地系统相关的利益相关者。
要通过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和多方沟通,形成共识,提高规划的可行性。
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规划应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科学确定绿地系统的规模、布局和结构。
要避免浪费土地资源,优化绿地系统的布局,以提高绿地系统的连通性和完整性。
4.多功能、多样性: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绿地系统的多功能和多样性。
要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同时考虑绿地系统的生态、社交、健康和教育等功能,打造多元化、富有活力的绿地系统。
二、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和要点1.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包括城市绿地系统的总体目标、原则、政策和标准。
要明确城市绿地的发展方向和规模,确定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绿地空间的布局和数量,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保障政策。
2.绿地系统结构规划:确定城市绿地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式。
要通过绿道、林带、湿地等方式,将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绿地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时,要考虑绿地系统的连通性和韧性,以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
3.绿地系统细部规划:根据城市功能区划和居民需求,确定绿地系统的布局和设计。
要根据城市的特点和现状,规划不同类型和尺度的绿地,包括公园、街头花坛、广场绿地等。
同时,要注重绿地系统的景观质量和居民的使用功能。
4.绿地系统管理规划: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管理机构、权限和责任,制定绿地的管理制度和标准。
要建立完善的绿地管理体系,包括绿地养护、绿地安全、绿地活动等方面的管理规定,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配套设施。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6849b04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a.png)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规划工作,涉及到城市的环境、生态、社会等多个方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我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注重科学性。
科学性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
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生态系统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科学手段对绿地系统进行调查研究,明确规划的目标和目的,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善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比如遥感、GIS等,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现状和潜力进行全面、准确地评估和预测,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注重整体性。
城市绿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公园、绿地、绿化带、湿地、水系等多个组成部分,这些部分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规划要全面考虑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布局和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形成一个具有完整功能和良好结构的城市绿地系统。
同时,规划要考虑到城市发展的整体需要和城市居民的多样化需求,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
再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注重生态性。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规划要充分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恢复破坏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规划要注重生态系统功能的建设和修复,合理布局生态功能区,提高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并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过程的恢复。
只有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生态建设,城市绿地系统才能实现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注重人文性。
城市绿地不仅是城市的“肺部”,也是城市居民的“活动场所”。
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提供更多更好的休闲、娱乐和健身场所,满足居民丰富多样的文化和精神需求,改善居住环境质量,促进居民身心健康。
规划要注重绿地系统与城市其他功能区的衔接和融合,形成一个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城市绿地系统。
最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注重管理与保护。
规划是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和满足需求,但规划的实施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保障。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aa0d890bc5da50e2524d7f74.png)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随着工业时代的过去,在工业时代的城市建设、环境改造中,人们所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导致了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
当时,社会环境状况极差,大量人口死于瘟疫、居住环境恶劣、自然灾害日益频繁。
人们渐渐开始觉醒,开始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不能只是一味的肆意改造环境。
人们渐渐意识到,自从人类远古时期开始为自己建造栖息地、建造生活的洞穴开始,到现在摩天楼林立、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甚至是到了社会高度发达的未来。
人类的发展、建筑的发展始终是和人类所处的整个自然环境紧密的关联在一起的。
在自学完教材第五章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之后,我对于园林绿地的规划、环境与建筑关系的设计、创作手法等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
同时,还对于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的一些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是也知道了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大概的历史过程。
而这也是我在整个章节中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因为如果不思考清楚历史,就没法更好的生活于当下,也就不能更好的指导未来的建设,正如李世民所言:“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教材上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人类依附自然;人类脱离自然;人类破坏自然;高层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城市建设、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的话,我觉得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1,人类依附于自然。
在这个阶段,人们生活在山洞等自然营造的场所中,每天靠打猎为生,几乎完全被自然所控制着。
人们的力量太过渺小,对于周围的环境基本没有什么改造能力,也没脱离开自然的食物链。
(附图1)在这个时期,人类智力水平还比较低,但是,随着时间的继续,人类也在慢慢进步。
2,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
这个时期很长,从一开始聚落的出现,到后来工业革命之前,都大致可以归为这个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在为生存奋斗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了如何改善自我的生存环境,使之满足生存安全等需要。
但是,由于人们的力量还是有限,能改造自然的力量还是很小。
所以,人们会尽量去思考如何和自然更好的共存,如当时世界各地原始群居地点的选择和居民点的选址,都会尽量利用有利地形,建在近水、向阳、避风的地段。
城市绿地的保护与规划
![城市绿地的保护与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6c8c1e4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a.png)
城市绿地的保护与规划城市绿地是城市的肺部,是人们在城市中获得自然氧气的重要途径。
城市的发展和快速增长使得城市绿地在保护和规划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的保护和规划。
城市绿地保护的重要性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环境的美化、气候的调节、人们的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城市绿地能够吸收城市中的尾气和噪音,净化城市环境,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和美丽景观。
同时,城市绿地也是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社交交流等的场所。
城市绿地保护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保留并合理利用城市绿地,能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提升城市文化和居民居住质量。
城市绿地规划的重要性城市绿地的规划有助于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建设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生态环保、环境保护和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可以让城市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要素有机结合,使城市的生态系统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态空间,提高城市的生态稳定性,防止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
合理规划城市绿地还可以增加城市景观和市民福利,使城市更加美丽、舒适。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开发压力越来越大,城市绿地保护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绿地规划应该把城市规划中的“绿色廊道”、林带、花坛、公园和广场等地方都规划进去。
将城市绿地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以城市绿道为骨架的生态系统,使城市绿地系统成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的合理利用城市绿地的保护和规划需要合理利用,使城市废弃土地变为绿色资源。
在城市建设中,应注意合理配置城市绿地,避免城市化过程中的绿地红线失守。
如今,许多城市已经将绿地保护纳入城市规划,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加强了城市绿地的保护和规划。
城市绿地的合理利用也可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绿地可以建设为公共设施,如提供市民饮用水、绿道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推动城市绿地的利用。
合理利用城市绿地,可以增加城市绿化率,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和健身的场所,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管理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cd0708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d.png)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管理在当代社会,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的建设与规划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
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合理规划绿地的分布和面积,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和休闲需求。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定位、景观特色、绿地类型和功能、绿地布局和连接、生态保护等因素,以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管理。
其次,城市绿地系统的管理是城市绿地保护和利用的关键。
有效的管理可以保证城市绿地系统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城市绿地的整体品质和功能。
城市绿地系统的管理包括规划实施、运营维护、环境监测、保护修复、文化传承、教育宣传等方面,需要建立全面的管理体系和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城市绿地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可发展性。
另外,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管理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居民的实际需求。
只有从城市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结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与居民的文化习惯、生活方式和休闲需求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规划和管理城市绿地系统,实现城市功能的多样性和城市生态的完整性。
此外,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管理还需要注重科学技术的支撑和社会参与的推动。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城市绿地规划与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方法,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生态模型等工具的应用,使规划与管理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
同时,社会参与可以促进城市绿地系统的民主化和透明化,增强公众对城市绿地的认知和关注,推动城市绿地规划与管理向着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向发展。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管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满足居民休闲需求、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公园绿地规划总结与感想范文
![公园绿地规划总结与感想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cd216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1.png)
公园绿地规划总结与感想范文我们的城市里有好多公园,这些公园就像城市的绿色小天地。
我家附近就有一个小公园,以前它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以前那里的绿地很少,只有几小块草坪,而且草长得也不怎么好,好多地方都是光秃秃的泥地。
里面的树也不多,一到夏天,在公园里玩一会儿就会觉得特别晒。
后来呀,公园开始重新规划了。
工人们种了好多好多树,有高高的杨树,像一个个笔直的卫士;还有弯弯的柳树,柳枝就像绿色的丝带在风中飘舞。
树多了起来,小鸟也来了,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歌,就像在开音乐会。
绿地也变多了。
现在的草坪又大又绿,像一块柔软的绿色毯子。
我和小伙伴们特别喜欢在草坪上打滚儿、做游戏。
而且草地上还种了各种各样的小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每次去公园看到这些小花,心情就特别好。
公园里还专门规划出了一块小花园,里面种满了不同季节的花。
春天的时候,桃花、杏花、梨花都开了,满花园都是花的香味儿,小蜜蜂在花丛中忙忙碌碌地采蜜,小蝴蝶在花丛中跳舞。
我们在花园里跑来跑去,感觉就像到了童话里的仙境一样。
在公园的角落里,还规划了一个小小的湿地。
那里有浅浅的水洼,水里长着芦苇。
有一次我看到一只小青蛙在芦苇丛里跳来跳去,还有好多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这个小湿地就像一个小小的生态世界,特别有趣。
从这个公园的变化,我就想到了公园绿地规划真的很重要。
它让我们有了更多玩耍的地方,也让小动物们有了家。
我们在公园里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还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
我希望所有的公园都能规划得这么好,也希望我们能爱护这些公园。
不要在草坪上乱丢垃圾,不要去折那些漂亮的花朵。
这样我们就能一直拥有这些美丽的绿色小天地,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漂亮,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的乐趣。
绿地规划实习报告
![绿地规划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8c9e67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f.png)
绿地规划实习报告绿地规划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规划成为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绿地规划实习是需要了解绿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知识,掌握相应工具和技能,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人在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的同时,也就参加了绿地规划实习,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行业并为未来的规划工作做好准备。
二、实习内容1.实地考察实习开始的前一周,我和同学们在实习导师的带领下,对我们所负责的区域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区域的绿地规划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存在散乱、拥挤的情况。
同时,我们还发现存在一些绿地规划落后的现象,如缺乏合理的绿化设施、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多车辆停放等。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初步了解了相关绿地规划的现状,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2.数据收集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工作。
我通过各类资源的搜集和城市规划师的讲解,了解到绿地规划中所需要的各类数据,如有关绿地的用地、现状和有关市民需求等等,这些数据可以作为我们制定规划的依据,有助于我们了解区域内的绿地分布情况及其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的地位。
3.规划制定在数据收集和信息整合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规划制定的工作。
通过对现存规划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市民需求,我们制定了一份可行的绿地规划方案。
制定规划方案的过程中,我们考虑到了市民的实际需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规划制定的内容全面、合理,为区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实习心得1.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实习,我深刻意识到绿地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在实践中,我不仅仅对绿地规划工作的具体实施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和弊端。
2.重要性的提高实习让我认识到了绿地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而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则体现了绿地规划工作的关键性。
这让我明白了要制定一个好的规划方案是多么的重要。
3.收获感悟通过实践,我能够更好地掌握绿地规划的实际操作,了解到规划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科学性,从而更好地认识到绿地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意义和优势,这是对我的极大收获和感悟。
2023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标准
![2023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d84fa5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6.png)
2023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标准一、引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自然环境的保护要求,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的绿地资源,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绿地系统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减轻城市的生态负担。
因此,本文将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2023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标准进行论述。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城市绿地系统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在城市中引入大量的绿色植被,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降低城市气温、调节降雨和过度的开发利用对水资源产生的负面影响。
其次,城市绿地系统可以提供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在城市中设置公园、广场、步行道、自行车道等设施,可以提供市民进行各种户外娱乐、运动活动的场所。
再者,城市绿地系统可以提供人们的社交活动场所,在城市中设置花坛、休息亭、咖啡馆等设施,可以提供市民进行社交活动、交流互动的场所。
最后,城市绿地系统还可以提供人们的心灵寄托,绿色的环境可以给人带来宁静、舒适的感觉,有助于缓解压力、减少焦虑。
2023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标准(二)1. 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该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自然环境的特点,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的绿地资源。
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需求等因素,制定出科学的规划方案。
同时,还应该注重绿地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零散、分散的绿地空间。
2. 多元化布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该多元化布局,不仅包括城市中心的公园、广场等设施,还应该将绿地系统延伸至城市的各个角落。
特别是在城市边缘区域,应该增加绿化面积,提供更多的生态空间。
此外,还应该将城市绿地系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绿色走廊、绿道等景观带,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
3. 合理利用绿地资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该合理利用绿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公园绿地规划总结与感想范文
![公园绿地规划总结与感想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31c6d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08.png)
公园绿地规划总结与感想范文一、总结。
1. 规划内容与布局。
在公园绿地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布局。
就像是给一群性格各异的小伙伴安排座位一样,要让各个功能区域和谐共处。
比如说,休闲区、儿童游乐区、健身区还有绿化景观区都得各得其所。
休闲区得放在比较安静、风景又好的地方,像靠近湖边或者大树底下,这样人们可以坐在那里聊天、看风景。
儿童游乐区得离大门近一点,方便小朋友们一进公园就迫不及待地冲过去玩滑梯、荡秋千。
健身区呢,最好是有一片开阔的场地,周围再种点遮阴的树,让那些健身达人在锻炼的时候不至于被太阳晒得晕头转向。
绿化景观的布局也很有讲究。
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特性来安排,把喜阳的植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像向日葵,要是把它种在大树底下,那它可就长不好了。
而那些喜阴的植物,像绿萝之类的(虽然绿萝一般是室内植物,但原理是一样的啦),就可以种在大树或者建筑物的阴影里。
而且不同季节的花卉也要搭配好,这样公园一年四季都能有花看,春天有樱花、桃花,夏天有荷花,秋天有菊花,冬天有腊梅,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花展。
2. 植物选择与配置。
植物的选择就像组建一个超级植物战队。
要选择本地的植物为主,因为本地植物就像本地的居民一样,适应本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比较好养活。
比如说垂柳,在河边种上一排垂柳,那画面简直太美了,而且垂柳很容易生长,不需要太多的特殊照顾。
同时,也要适当引进一些外来的特色植物来增添新鲜感,就像邀请几个外国朋友来参加聚会一样。
但是引进外来植物的时候得小心谨慎,不能让它们变成入侵物种,不然就像来了一群调皮捣蛋的家伙,把本地植物的地盘都抢了。
在植物配置方面,高低错落是关键。
高大的乔木像杨树、松树等可以作为背景树,中等高度的灌木像丁香、紫薇可以种在中间,低矮的草本花卉像三色堇、矮牵牛就种在最前面。
这样从远处看,就像一个绿色的多层蛋糕,层次分明,非常美观。
而且不同植物的颜色也要搭配好,绿叶配红花是经典搭配,但是也可以尝试一些新的组合,比如黄色的花朵和紫色的叶片搭配,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随着工业时代的过去,在工业时代的城市建设、环境改造中,人们所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导致了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
当时,社会环境状况极差,大量人口死于瘟疫、居住环境恶劣、自然灾害日益频繁。
人们渐渐开始觉醒,开始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不能只是一味的肆意改造环境。
人们渐渐意识到,自从人类远古时期开始为自己建造栖息地、建造生活的洞穴开始,到现在摩天楼林立、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甚至是到了社会高度发达的未来。
人类的发展、建筑的发展始终是和人类所处的整个自然环境紧密的关联在一起的。
在自学完教材第五章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之后,我对于园林绿地的规划、环境与建筑关系的设计、创作手法等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
同时,还对于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的一些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是也知道了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大概的历史过程。
而这也是我在整个章节中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因为如果不思考清楚历史,就没法更好的生活于当下,也就不能更好的指导未来的建设,正如李世民所言:“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教材上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人类依附自然;人类脱离自然;人类破坏自然;高层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城市建设、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的话,我觉得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1,人类依附于自然。
在这个阶段,人们生活在山洞等自然营造的场所中,每天靠打猎为生,几乎完全被自然所控制着。
人们的力量太过渺小,对于周围的环境基本没有什么改造能力,也没脱离开自然的食物链。
(附图1)在这个时期,人类智力水平还比较低,但是,随着时间的继续,人类也在慢慢进步。
2,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
这个时期很长,从一开始聚落的出现,到后来工业革命之前,都大致可以归为这个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在为生存奋斗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了如何改善自我的生存环境,使之满足生存安全等需要。
但是,由于人们的力量还是有限,能改造自然的力量还是很小。
所以,人们会尽量去思考如何和自然更好的共存,如当时世界各地原始群居地点的选择和居民点的选址,都会尽量利用有利地形,建在近水、向阳、避风的地段。
(附图2)当时中国还发展出了很多经典的理论著作,如伍子胥提出了“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管子》中记载的:“高勿近埠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古典园林的规划模式,江南园林的兴起;甚至包括法国凡尔赛宫为代表的改造自然似的建设。
都可以从中看出,人们在这个阶段,都在努力的和自然和谐共存,选择更好的选址、更自然的规划模式,更加的喜爱自然之美。
(附图3)不过,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人类与自然对抗。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力量瞬间被提升了很多,于是人类就自认为拥有了可以和大自然相对抗的能力。
这一时期,人们随意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用着大型机械,将山推平、将坑填埋等等,在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彰显着人类从工业革命中获得的力量。
由于,不顾自然的容量、不管环境的好坏,导致了大量的社会问题、生存问题出现。
所以,在后期,人们也意识到园林绿地规划的重要性,开始在设计中加入景观、园林的设计。
但还是以人类的改造为主。
比如在某些方面来说,三峡大坝也可以算是一个这种改造自然的结果,它一开始还好,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现在几乎每年要花2000多亿元进行善后,便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人力真的可以和自然抗衡吗?慢慢的,自然环境问题等等的产生,促使人类开始更多的反思。
4,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们意识到,想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不是光靠我们人类的力量去改造就可以了的,那只会让我们陷入“大跃进”的错误思想。
我们必须更多的依靠自然,更好的去尊重自然,然后才能生活得更好。
似乎大家又回到了与自然共存的阶段,开始尽力思考如何更好的利用地形,更好的“因天时,就地利”。
但是,人类已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追求一种共存的关系,而是追求、探索一条和谐共生的道路。
共生不是单纯的共存,而是,一种互惠互利、共同进步的微妙关系,它既来源于共存,但又远远高于共存,异常的复杂。
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日本的建筑师黑川纪章,他的著作《新共生思想》,探讨了在现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我们的社会、建筑、经济、景观、人文等等方面的内容,然后告诉我们要如何去学会和自然、和环境、和社会的共生。
因为只有通过和谐共生,我们才能走向未来,而不是走向毁灭。
5.本教材主要章节摘要有如下精髓: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园林绿化是以丰富的园林植物,完整的绿地系统,优美的景观和完备的设施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休息、游览,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园地,增进人民身心健康;同时还承担着保护、繁殖、研究珍稀、濒危物种的任务。
优美的园林景观和良好的城市环境又是吸引投资、发展旅游事业的基础条件。
城市园林绿化关系到每一个居民,渗透各行各业,覆盖全社会。
园林绿化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健康和活力,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园林绿化事业的地位和社会需求将不断提高。
分析其内部结构,大致由以下几方面组成:1.公共绿地管理:包括各级、各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其它公共绿地及城市道路绿比管理。
2.专用绿地管理:包括防护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工厂、机关、学校、部队等单位的附属绿地。
3.园林绿比建设、养护管理:包括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单位和队伍。
4.园林绿化材料生产:包括为城市园林绿化服务的苗圃、草圃、花圃、种子基地等生产绿地管理及专用物资供给、保障事业。
5.园林绿化科研、教育、服务管理:包括园林绿化专业的科研、教育单位及园林内的商业、服务业单位。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服务、生产、科研、教育等几个环节,密切相关,互相衔接,在国民经济中,形成了独立的产业体系。
同时又与城市规划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以及园艺、育种、植保、林业、气象、水利、环保、环卫、文化、文物、旅游、商业、服务等项事业发展密切相关或相包容,又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同城市各项建设密切结合,协调发展。
从总体上看,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具有为其它产业相人民生活服务的性质,是城市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属于第三产业。
其中园林树木、花卉和其它绿化材料的培育、养护同于种植业,有第一产业特点。
园林绿化施工及专用设备材料制造,与建设业和制造业相似,有第二产业特点。
新中国建立后,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取得进展,但经历曲折道路,近十多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得到新的发展。
截止1990年底,全国467个城市共有绿地474613公顷。
其中建成区园林绿地217601公顷,公共绿地57863公顷。
城市绿化苗圃有13941.5公顷,为城市建成区面积的1%。
年植树量约1亿株。
平均每城市居民占有公共绿地3.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平均为19.2%,建成区平均绿地率为16.9%。
共有公园1926处,面积39084.2公顷,年游人量达99628万人次。
园林绿化系统内职工总数为202315人。
1990年园林绿化事业全年的维护、建设、更新改造支出总计88979万元,占城市维护建设总支出4.23%。
我国园林绿化还比较落后,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都较低,而且,园林绿地的绿化质量普遍不高,同世界发达城市相比差距悬殊。
在此情况下,侵占绿地、改变现有规划园林绿地性质的情况却时有发生,对现有成果的巩固和发展造成巨大威胁。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多,城市用地标准低,经济和社会发展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国家财力、物力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加之对园林绿化作用认识不足,管理机构不健全,法规、政策不配套,影响了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和行业管理的实施。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城市园林绿化是国土绿化的组成部分,受国家法律保障,列为政府的职责、公民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和其它法律、法规都作出了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保护绿地、树木的规定,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还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法律上确立了城市园林绿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城市环境矛盾日趋突出,而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促进良性发展的积极因素,在创造优良的生产环境和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方面的作用是其它系统所不能代替的。
所以,城市园林绿化是治理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必不可少的手段。
中共中?quot;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积极植树造林,提高绿化水平,为人民创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和积极治理污染,使环境建设同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任务。
国务院于1991年颁发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件》中规定"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税率为0%,体现了国家对城市园林绿化的重点支持政策。
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和国家计委《关于制定<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一)园林绿化是以园林植物为主体,以占有土地为基础的事业。
将市区各类绿地同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统筹规划,形成有机的绿地系统,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自然地貌,文物古迹,保证规定标准的园林绿化用地。
努力提高园林绿化水平,创造适宜、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造福人民。
(二)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紧密结合城市建设、改造和各项建设工程,实行同步规划、计划、设计、施工、验收,及时发挥投资的总体效益。
园林植物依靠持续的养护管理,不断生长、成熟,增长其功能和效益。
不间断的养护、管理是建设的继续,保证养护管理的持续投入是事业维持所必须的。
(三)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既要高瞻远瞩,根据城市环境治理、改善生态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规定园林绿地建设的规模和分布规律,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并留有余地;又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分期的实施步骤。
挖掘土地潜力,提高效率,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土地和空间,植树绿化,开辟绿地。
(四) 在目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园林绿化体系下,要加强行业管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园林绿化知识,组织动员公民义务植树,同时依靠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调动各行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搞好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养护、管理工作,实现绿化地市的目标,使全市人民共同受益。
(五)园林绿化事业所产生的生态、经济效益是社会的巨大财富。
但是,这些效益不可能为园林部门直接收得,事业的维持和发展主要靠国家、社会的支持和政策上给予的某些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