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6例的疗效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气养阴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6例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8-24T08:49:17.497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12第205期供稿作者:刘萱争[导读] 经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犯肺之邪,以风淫为主,风为阳邪,肺为燥金,主气属阳

刘萱争(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闸北200435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予以益气养阴补肺汤治疗,对照组36例予以服用氨茶碱缓释片疗程,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咳嗽、咯痰、喘促气短单项症状情及总积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咳嗽、咳嗽、咯痰、喘促气短单项症状症情分布及症状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益气养阴补肺汤可明显缓解稳定期COPD患者临床症状。【关键词】益气养阴补肺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观察益气养阴补肺汤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疗效的影响。【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203-02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及辩证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及病情分期、分级依据200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医辩证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辩证分型参照《今日中医内科》制定:痰瘀阻肺,肺肾两虚:呼吸急促,喉中痰鸣,反复不愈,每因外邪内诱发,发作时无痰或少痰,痰黏难咯,发后则贪多咳嗽,痰出而哮喘缓解,面色晦暗,平素短气息促,动则尤甚,或有腰膝酸软,遇劳加重,舌质暗,舌苔白滑,脉弦细。

1.2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40岁且<75岁;试验前一个月内未用过糖皮质激素、其他炎性介质桔抗剂和细胞膜稳定剂。

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及有免疫系统疾病、结核病患者;试验前2周内有肺部感染者。

1.3一般资料 72例均为我中心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医门诊病例,年龄40~75岁,病程3个月~15年。病情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62岁;平均病程(14.56+-6.32)年。对照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平均年龄64岁;平均病程(1

2.45+-5.6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4治疗方法

治疗组单纯服益气养阴补肺汤。基本方:防风9g、黄芪20g、南沙参12g、北沙参12g、麦冬12g、杏仁12g、开金锁30g、麻黄6g、桔梗6g、粉前胡9g、半夏12g、紫宛12g、百部12g。辨证加减:痰多色黄质稠者加鱼腥草30g,浙贝母12g,黄芩12g,兼气喘者再加桑白皮、地龙各10g、厚朴6g;肺阴虚干咳无痰者麦冬增加至21g,半夏减至3g,再加玉竹15g;气虚咳嗽多汗者加麻黄根12g、黄芪加至30g、五味子9g、熟地黄15g。每日1剂,煎2次取汁和匀,分3次口服。对照组服用氨茶碱缓释片(广州迈特兴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10501)每次200mg,每日2次,疗程6周。两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均未采用其他方法治疗。 2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1988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2周以上未发作,胸片复查基本正常。

好转:咳嗽咯痰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无效:症状未见改善。

2.2两组间临床指标比较

采用配对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干预组在观察前后除痰的颜色和稀稠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外,其他各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病案举例

钱某某,男,75岁,退休工人。1个月前因受凉后恶风身热,咳呛连声,气逆痰粘难咯,咽干痒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12.0×109/L,中性79%,胸片提示:支气管病变。经西药抗生素治疗1周发热已退,但咳嗽不已,后改中药桑杏汤、止嗽散等加减治疗半月余,症状亦未见好转。刻诊:阵发性咳嗽,气促,痰白粘难咯,口干咽燥,舌红苔薄黄,脉细滑。此乃痰热阻肺,气阴两虚。投益气养阴补肺汤加黄芪30g,五味子6g,象贝母12g,黄芩12g、鱼腥草30g。每日1剂,连服5日,咳嗽已减大半,故不更方,再服5剂后,临床症状消失。

3讨论

3.1经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犯肺之邪,以风淫为主,风为阳邪,肺为燥金,主气属阳。阳邪侵及阳脏,“两阳相得”,邪易热化,故笔者在临床上遇久咳不已而伤津耗气者竟十居七、八。邪热顺传则胃腑受灼,肺阴受损则子盗母津以自养,继而导致胃阴亦伤。

3.2 自拟益气养阴补肺汤是遵张景岳治内伤咳嗽宜“甘平养阴”原则而制定之方,对痰热未清,肺之气阴两虚而久咳不愈者,确有显著疗效。其肺胃津亏、气火上逆的病机,与本型咳嗽基本相同。故取其益胃生津、降逆下气之功,俾阴津复、虚火降、痰涎化、气逆止则咳嗽可愈。原方麦冬与半夏的药量比例为7∶1,笔者在临床运用中,认为应改至3∶1为妥,以免甘寒过剂生痰助咳之弊。半夏虽属辛温之品,

但在大量补气生津剂中,有开胃行津而润肺之功,此仲景妙法,故干咳者亦宜按原方比例使用,不应删去。益气养阴补肺汤针对肺肾阴虚的病机,在补肺益肾的同时,合理配伍养阴、祛痰、化瘀之品。方中黄芪、南北沙参益肺养阴,扶正固本,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百部润肺止咳,具有中枢性镇咳作用,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桔梗具有抑制呼吸道粘液分泌量增加,抑制A549中TNF-a的基因表达作用。诸药同用,能够益气养阴,化痰祛瘀,减轻临床症状。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曹璐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治疗进展.吉林中医药,2007,27(10);64-65.

[3]何球藻,吴厚生,曹雪涛,细胞与分子免疫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147-1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