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换热基本方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6章-对流换热1PPT课件
一、换热微分方程
由牛顿冷却定律:
q w ,xh x(tw-t ) W m 2
由傅里叶定律与牛顿冷却公式:
对流换热过程
hxtw t y tw ,x
微分方程式
W (m 2C ) (62)
-
22
五、流动边界层
层流
过渡流
湍流
u
y
x
xc
层流底层 缓冲层
五、流动边界层
2. 实验测定 若用仪器测出壁面法向
一、牛顿公式
qht QhAt
15 16
只是对流换热系数 h 的一个定义式,它并没 有揭示 h 与影响它的各物理量间的内在关系
本章的目的就是要揭示这种联系,即求解表面换 热系数h的表达式。
6.2 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
影响对流换热系数 h 的因素有以下 5 方面 流体有无相变 流体流动的起因 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 流体的流动状态 流体的物理性质
6.3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
一、能量微分方程
作为一种能量输运过程,对流换热过程必然 遵循能量守恒原理,对流过程中的流体温度场 应是能量守恒原理与对流换热具体的热量输运 形式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其数学描述称为能量 守恒微分方程,简称能量方程。
在对流换热过程中: 能量守恒原理 —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量输运形式 — 导热+对流。
质量*加速度=体积力+压力+粘滞力
D D u uu u xv u yw u z
(u
uuvu) x y
Fx
px (x2u2
y2u2)
(v
uvvv) x y
Fy
py (x2v2
y2v2)
二、动量守恒微分方程(Navier-Stokes)
稳态下自然对流:
《传热学》第五章 对流换热分析PPT演示课件
4个方程,4个未知数(h,u,v,t), 理论上存在唯一解, 可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24
求解结果 局部表面传热系数:
或可写成:
其中:
——准则方程
——无量纲流速 ——无量纲物性 ——无量纲换热强度
准则方程的意义——
把微分方程所反映的众多因素间的规律用少数几个准则来概括, 从而减少变量个数,以便于进行对流换热问题的分析、实验研究 和数据处理。
将上式在x,y两个方向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得到Navier-Stokes方程: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
11
将其代入Navier-Stokes方程,并采用连续方程化简,得到:
对稳态流动:
惯性力
体积力 压强梯度 黏滞力
当只有重力场作用时:
12
四、能量微分方程式
推导依据—— 内能增量=导热热量+对流热量 1.导热热量:
外掠平板全板长平均换热准则方程:
29
第六节 相似理论基础
相似原理的意义——通过实验寻找现象的规律以及指导推广应用实验。
一、物理相似的基本概念
1.几何相似
LA、LB——几何相似准则
30
2.物理现象相似
以管内流动为例,当两管各r之比满足下列 关系时:
若: 则速度场相似。 以外掠平板为例,当x,y坐标满足下列关系时:
《传热学》
1
第五章 对流换热分析
研究对象——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过程
研究目的——确定牛顿冷却定律
中的h
对流表面 传热系数
局部对流表面传热系数hx 平均对流表面传热系数
Isaac Newton(1642-1727)
确定对流表面传热系数的四种方法
分析法
类比法 数值法 实验法
24
求解结果 局部表面传热系数:
或可写成:
其中:
——准则方程
——无量纲流速 ——无量纲物性 ——无量纲换热强度
准则方程的意义——
把微分方程所反映的众多因素间的规律用少数几个准则来概括, 从而减少变量个数,以便于进行对流换热问题的分析、实验研究 和数据处理。
将上式在x,y两个方向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得到Navier-Stokes方程: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
11
将其代入Navier-Stokes方程,并采用连续方程化简,得到:
对稳态流动:
惯性力
体积力 压强梯度 黏滞力
当只有重力场作用时:
12
四、能量微分方程式
推导依据—— 内能增量=导热热量+对流热量 1.导热热量:
外掠平板全板长平均换热准则方程:
29
第六节 相似理论基础
相似原理的意义——通过实验寻找现象的规律以及指导推广应用实验。
一、物理相似的基本概念
1.几何相似
LA、LB——几何相似准则
30
2.物理现象相似
以管内流动为例,当两管各r之比满足下列 关系时:
若: 则速度场相似。 以外掠平板为例,当x,y坐标满足下列关系时:
《传热学》
1
第五章 对流换热分析
研究对象——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过程
研究目的——确定牛顿冷却定律
中的h
对流表面 传热系数
局部对流表面传热系数hx 平均对流表面传热系数
Isaac Newton(1642-1727)
确定对流表面传热系数的四种方法
分析法
类比法 数值法 实验法
对流换热基本方程课件
相似理论与量纲分析
相似理论
相似理论是研究两个或多个物理现象之间相似性的理论。在对流换热问题中,如 果两个物理现象的相似准则数相等,则它们之间的对流换热过程具有相似性。
量纲分析
量纲分析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物理量之间的量纲关系来研究物理现象的方法。在 对流换热问题中,可以利用量纲分析来确定影响对流换热的无量纲参数,从而简 化对流换热问题的研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对流换热基本方程课件
目 录
• 引言 • 对流换热基本概念 • 对流换热基本方程推导 • 对流换热基本方程求解方法 • 对流换热强化技术及应用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对流换热现象
01
02
03
定义
对流换热是指流体与固体 壁面之间由于温度差异引 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分类
对流换热可分为自然对流 和强制对流两种形式。
对流换热研究有助于降低设备能耗、 减少废热排放,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对流换热基本方程重要性
描述对流换热过程
对流换热基本方程是描述对流换 热过程中热量传递、流体流动及 物性参数变化等规律的基础工具
。
指导工程实践
掌握对流换热基本方程有助于工程 师在设计、优化和运行工程设备时 做出合理决策,提高设备性能和经 济性。
推动理论研究
对流换热基本方程是研究对流换热 机理、探索新现象和新规律的基础 ,对于推动传热学及相关领域理论 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02 对流换热基本概念
对流换热定义及分类
对流换热定义
对流换热是指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 热量传递过程,其中流体可以是气体 或液体,固体表面可以是各种形状和 材料的壁面。
传热学对流换热ppt课件
总结词
优化对流换热过程,提高传热效率是传热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详细描述
对流换热是传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优化对流换热过程、提高传热效率对于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对流换热的优化方法和技术,为实现高效传热提供理论支 持。
THANKS
感谢观看
02 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可以得到流体温度场和物体 温度场的分布,进而分析对流换热的规律和特性 。
02 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是研究对流换热问题的重要 工具,可以用于预测和分析各种实际工程中的传 热问题。
03
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流体物性参数
01 密度
密度越大,流体质量越大,流动时受到的阻力也 越大,对流传热速率相对较快。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工业炉的热能回收主要涉及对流 换热器的设计和优化,需要考虑 传热效率、热损失、设备成本等
因素。
通过对流换热技术回收工业炉的 热量,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
环境污染。
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设计
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设计利用对流 换热原理,通过合理设计建筑布 局、窗户位置和大小等,实现自
然通风,降低室内温度。
传热学对流换热ppt 课件
目录
•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 • 对流换热原理 • 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 对流换热的实际应用 • 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方法 • 对流换热研究的未来展望
01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
对流换热定义
总结词
对流换热是指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
详细描述
对流换热是指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是传热学中的一种基本现象。当流体与固 体表面接触时,由于温度差异,会发生热量从固体表面传递到流体的过程。
在对流换热过程中,热传导与对流同时存在,共 02 同作用,两者相互关联,共同决定热量传递的速
优化对流换热过程,提高传热效率是传热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详细描述
对流换热是传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优化对流换热过程、提高传热效率对于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对流换热的优化方法和技术,为实现高效传热提供理论支 持。
THANKS
感谢观看
02 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可以得到流体温度场和物体 温度场的分布,进而分析对流换热的规律和特性 。
02 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是研究对流换热问题的重要 工具,可以用于预测和分析各种实际工程中的传 热问题。
03
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流体物性参数
01 密度
密度越大,流体质量越大,流动时受到的阻力也 越大,对流传热速率相对较快。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工业炉的热能回收主要涉及对流 换热器的设计和优化,需要考虑 传热效率、热损失、设备成本等
因素。
通过对流换热技术回收工业炉的 热量,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
环境污染。
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设计
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设计利用对流 换热原理,通过合理设计建筑布 局、窗户位置和大小等,实现自
然通风,降低室内温度。
传热学对流换热ppt 课件
目录
•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 • 对流换热原理 • 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 对流换热的实际应用 • 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方法 • 对流换热研究的未来展望
01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
对流换热定义
总结词
对流换热是指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
详细描述
对流换热是指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是传热学中的一种基本现象。当流体与固 体表面接触时,由于温度差异,会发生热量从固体表面传递到流体的过程。
在对流换热过程中,热传导与对流同时存在,共 02 同作用,两者相互关联,共同决定热量传递的速
知识点:对流换热准则方程的一般形式PPT.
知识点:对流换热准则方程的一般形式
描述对流换热现象的方程式,原则上是由与对流换热相 关的准则组成的函数关系,称为准则方程式。对于无相变对 流换热准则方程通式为 Nu=f(Re,Gr,Pr) (1) 对某些特定情况,上述通式还可以简化。 对于受迫紊流对流换热,由于Gr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上述通式可写成 Nu=f(Re,Pr) (2a) 一般整理成幂函数形式 Nu=CRenPrm (2b) 对于自由流动对流换热,由于没有强迫流动,上述通式 可写成 Nu=f(Gr,式
Nu=f(Gr,Pr) (3a) 一般也整理成幂函数形式 Nu=C(Gr.Pr)n (3b) 以上各式中C、n、m都是由试验确定的常数。 在上述对流换热准则方程式中,待求量α 包含在Nu准则 中,所以称Nu准则为待定准则。对于求解Nu的其他准则,由 于准则中所包含的量都是已知量,故这些准则通称为已定准 则,已定准则的数值一经确定,就可利用准则方程式求出待 定准则Nu。
描述对流换热现象的方程式,原则上是由与对流换热相 关的准则组成的函数关系,称为准则方程式。对于无相变对 流换热准则方程通式为 Nu=f(Re,Gr,Pr) (1) 对某些特定情况,上述通式还可以简化。 对于受迫紊流对流换热,由于Gr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上述通式可写成 Nu=f(Re,Pr) (2a) 一般整理成幂函数形式 Nu=CRenPrm (2b) 对于自由流动对流换热,由于没有强迫流动,上述通式 可写成 Nu=f(Gr,式
Nu=f(Gr,Pr) (3a) 一般也整理成幂函数形式 Nu=C(Gr.Pr)n (3b) 以上各式中C、n、m都是由试验确定的常数。 在上述对流换热准则方程式中,待求量α 包含在Nu准则 中,所以称Nu准则为待定准则。对于求解Nu的其他准则,由 于准则中所包含的量都是已知量,故这些准则通称为已定准 则,已定准则的数值一经确定,就可利用准则方程式求出待 定准则Nu。
对流换热PPT
流动边界层的厚度与流速、流体的运动粘度 和离平板前缘的距离x的关系
δcm
平板长度l (cm) 空气沿平板流动时边界层增厚的情况
x, 空气速度 u 10m / s :
x100mm 1.8mm; x200mm 2.5mm
由牛顿粘性定律:
u y
速度梯度越大,粘滞应力越大。
液态金属的流动边界层远小于热边界层的厚度;对于空气 两者大致相等;对于高粘度的油类,则速度边界层远大于 热边界层。
§ 5.3 边界层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
1、对流换热过程微分方程式: 在这极薄的贴壁层流中, 热量只能以导热方式传递。 根据傅里叶定律:
qw, x
t 2 W / m y w, x —在坐标为 x, 0 的贴壁处流体的温度梯度
f (u, tf , tw , , , c p , 或 , , L,Φ)
影响因素众多,实验工作量庞大、存在盲目性。
在实物或模型上进行对流换热实验研究时,变量太多。
三个问题: I. II. 如何设计实验、实验中应测哪些量(是否所有的物理量都 测); 实验数据如何整理(整理成什么样的函数关系);
边界层:流动边界层,热边界层。 一、流动边界层 当粘性流体流过壁面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靠近壁 面的流体的流速降低,在垂直于平板的很小的距离内,流体 的速度从来流速度降到贴壁处的零值。规定达到主流速度的 0.99倍处和壁面间的薄层称为流动边界层。 y ,
u 0.99u
边界层内速度梯度很大;y=0处的速度梯度最大。
流体外掠平板时的层流边界层与紊流边界层
临界距离:由层流边界层开始 xc 向紊流边界层过度的距离:
临界雷诺数: Rec
对流换热基本方程
(M n )c v v F n(m v n )(m v n )
in
out
对流换热基本方程
(M n )c v v F n(m v n )(m v n )
in
out
应用在x方向, 得到:来自( uxy)u 2 y
u
2
x
(u2 )xy
uvx
uv
y
(
uv)yx
xy ( x
x x
x (uxyv) 得到x方向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
D DuPxx2ux32(uxyv) y(uxyv)Fx
对流换热基本方程
流体是常物性和不可压缩的,上式简化为
( u u u x v u y) P x ( x 2 u 2 y 2 u 2) F x
对直流角换热坐基标本系方下程的三维的常物性、不可压缩流体的纳 维尔-斯托克斯方程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的求解途径主要有:数学分析方法, 数值求解方法和实验求解方法
对流换热基本方程
6-6 数量级分析
数量级分析的目的是,应用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对所研 究的物理量的数量级进行估算,即确定其数量级范围
cp tx22t
c p
t
~
c p
t
2t 2
x(xt)
~
t
t 2
对流换热基本方程
得到
~ 2 a
常物性的不可压缩流体,速度场与温度场无关,可 以单独求解,因N-S方程和连续性方程构成了关于压 力P和速度u、v、w的封闭方程组。
对于可压缩流体,密度不是常数,即使其它物性参 数保持常量,动量方程也不能单独求解,因为密度 与温度相关,动量方程与能量方程是耦合的,通过 补充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式,同时求解动量方程和能 量方程,或已知温度分布,才能获得速度分布
第九章对流传热ppt课件
算或测出靠近固相壁附近的温度场 T(y),基于下式计算出对流换
热系数 h:
q
T y
|y0
q = h (Tf - Ts)
hTy|y0 (TTs)
式中:λ-流体导热系数,
Ty-固体壁附近的的流体温度分布 。 上式是根据粘性流动流体在固相表面上的状态导出的 。
.
17
由于流体的粘性η≠0,在固相表面总存在一薄层流 体相对固体静止,这样流体与固相壁之间的传热热 流量q,毕竟要通过这层相对静止的流体,而且是通 过导热方式进行。由傅立叶定律
2Vy y 2
2Vy z 2
p y
gy
V t
Vx
Vz x
Vy
Vz y
Vz
Vz z
2Vz x2
2Vz y 2
2Vz z 2
p z
gz
Vx Vy Vz 0 x y z
.
30
(9-5)方程可写成:
TVT2T
t
书上191页给出柱面坐标系的对流传热方程的形式。即 (9-7)式:
.
24
同除x y z t
qxx qx qyy qy qzz qz
x
y
z
(VxH)xx (VxH)x (VyH)yy (VyH)y
x
y
(VzH)zz (VzH)z Htt Ht
z
t
.
25
qx qy qz (VxH)(VyH)(VzH)(H)
x y z x
y
z
t
将dHCpdT
qx
-T
x
代入
2xT2 y2T2 2zT2 HVxx
y ·z ·t qx 2). x 方向的热量输出:
传热学-对流换热PPT课件
传热学-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工程上流体流过一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过程。 自然界中的种种对流现象 电子器件冷却 强制对流与自然对流
沸腾换热原理 空调蒸发器、冷凝器 动物的身体散热
➢ 热对流(Convection)
流体中(气体或液体)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由于 发生相对的宏观运动而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
ρ↑、c ↑(单位体积流体能携带更多能量)→h↑ 4、动力粘度 µ [N.s/m2]、运动粘度 ν=µ/ ρ [m2/s]
µ ↑(有碍流体流动,不利于热对流)→h↓ 5、体膨胀系数 α [1/k]
α ↑(自然对流换热增强)→h↑
四、换热壁面的几何尺寸、形状及位置
影响到流体沿壁面的流动状态、速度分布和温度, 从而影响对流换热系数。
内部流动对流换热: 管内或槽内
外部流动对流换热: 外掠平板、圆管、 管束
五、 流体有无相变(流体相变):
单相换热 Single phase heat transfer: 相变换热 Phase change:
凝结、沸腾、升华、凝固、融化等
流体相变时吸收或放出汽化潜热比比热容大得多, 且破坏了层流底层强化了传热。
5、层流底层(贴壁流体层)
流体在做湍流运动时,在管壁附近形成一层 流速很低的极薄的层流,称为层流底层。
层流底层的厚度随着流速的增加(即Re增加) 而减薄。
湍流核心
层流底层
二、边界层
(一)速度(流动)边界层
1、速度边界层的形成原因 粘性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
由于流体与壁面之间摩擦阻力 的影响,壁面附近的流体速度 会减小,即从来流速度减小到 壁面的零速度。 2、速度边界层图,见右图。
W/(m2 C)
——当流体与壁面温度相差 1°C时、单位壁面面积 上、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对流换热:工程上流体流过一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过程。 自然界中的种种对流现象 电子器件冷却 强制对流与自然对流
沸腾换热原理 空调蒸发器、冷凝器 动物的身体散热
➢ 热对流(Convection)
流体中(气体或液体)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由于 发生相对的宏观运动而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
ρ↑、c ↑(单位体积流体能携带更多能量)→h↑ 4、动力粘度 µ [N.s/m2]、运动粘度 ν=µ/ ρ [m2/s]
µ ↑(有碍流体流动,不利于热对流)→h↓ 5、体膨胀系数 α [1/k]
α ↑(自然对流换热增强)→h↑
四、换热壁面的几何尺寸、形状及位置
影响到流体沿壁面的流动状态、速度分布和温度, 从而影响对流换热系数。
内部流动对流换热: 管内或槽内
外部流动对流换热: 外掠平板、圆管、 管束
五、 流体有无相变(流体相变):
单相换热 Single phase heat transfer: 相变换热 Phase change:
凝结、沸腾、升华、凝固、融化等
流体相变时吸收或放出汽化潜热比比热容大得多, 且破坏了层流底层强化了传热。
5、层流底层(贴壁流体层)
流体在做湍流运动时,在管壁附近形成一层 流速很低的极薄的层流,称为层流底层。
层流底层的厚度随着流速的增加(即Re增加) 而减薄。
湍流核心
层流底层
二、边界层
(一)速度(流动)边界层
1、速度边界层的形成原因 粘性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
由于流体与壁面之间摩擦阻力 的影响,壁面附近的流体速度 会减小,即从来流速度减小到 壁面的零速度。 2、速度边界层图,见右图。
W/(m2 C)
——当流体与壁面温度相差 1°C时、单位壁面面积 上、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第五章对流换热概述 43页PPT文档
c p
t
u x
u
t x
dxdy
同理得Y方向上的净热量
c p
t
v y
v
t y
dxdy
单位时间内的微元控制体内的焓增
dxdycp
t
代入热力学第一定理得
dxdycp
t
2t x2
dxdy
2t y 2
dxdy
c p
y y0
则
h t
t y y0
§5-2 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学描述
一、假设条件
为简化分析,对于常见影响对流换热问题的主要因素,做如 下假设:
(1) 流动是二维的; (2) 流体为不可压缩的牛顿流体; (3) 流体物性为常数,无内热源; (4) 流速不高,忽略粘性耗散(摩擦损失) ; (5) 流体为连续性介质
y
dy
t x
2t X 2
dx
vc p tdx
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导入的净热量+流入的净热量=系统内的焓增
在x方向上导入的净热量有:
2t x2
dxdy
在y方向上导入的净热量: 在x方向上流入的净热量
2t y 2
dxdy
ucptdy
c
p
u
u x
v
u y
Fx
p x
2u x2
2u y2
v
u
v x
第10章 对流换热(中文课件)
郭煜《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传热学 第十章 对流换热
郭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郭煜《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第十章 对流换热
内容要求
掌握对流换热问题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了解对流换热的数学描述 边界层理论概述与边界层内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的简化 外掠等壁温平板层流换热分析解简介 掌握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方法,相似原理 各种典型对流换热的基本特点和计算方法
tw — 固体表面的平均温度。 tf — 流体温度。
• 外部绕流(外掠平板,圆管): tf 为流体的主流温度。
• 内部流动(各种形状槽道内的流动): tf 为流体的平均温度。
tf
d
外部绕流
管内流动
郭煜《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4. 局部表面传热系数与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局部对流换热时,局部热流密度:
郭煜《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2. 流动的状态 —— 层流流动与湍流流动
层流(Laminar flow)
流速缓慢 沿轴线或平行于壁面作规则分层运动 热量传递:主要靠导热(垂直于流动方向)
u∞ tf
u∞ uq
导热
u∞
u
导热qBiblioteka 0 层流边界层x管内层流流动
Example Oils-- the flow of high-viscosity fluid at
(管内强制对流换热,外掠壁温强制对流换热, 自然对流换热等)
郭煜《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10-1 对流换热概述
10-1-1 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
1. 对流换热(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流体流过另一个物体表面时,对流和导热联合起作用 的热量传递现象。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传热学 第十章 对流换热
郭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郭煜《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第十章 对流换热
内容要求
掌握对流换热问题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了解对流换热的数学描述 边界层理论概述与边界层内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的简化 外掠等壁温平板层流换热分析解简介 掌握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方法,相似原理 各种典型对流换热的基本特点和计算方法
tw — 固体表面的平均温度。 tf — 流体温度。
• 外部绕流(外掠平板,圆管): tf 为流体的主流温度。
• 内部流动(各种形状槽道内的流动): tf 为流体的平均温度。
tf
d
外部绕流
管内流动
郭煜《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4. 局部表面传热系数与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局部对流换热时,局部热流密度:
郭煜《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2. 流动的状态 —— 层流流动与湍流流动
层流(Laminar flow)
流速缓慢 沿轴线或平行于壁面作规则分层运动 热量传递:主要靠导热(垂直于流动方向)
u∞ tf
u∞ uq
导热
u∞
u
导热qBiblioteka 0 层流边界层x管内层流流动
Example Oils-- the flow of high-viscosity fluid at
(管内强制对流换热,外掠壁温强制对流换热, 自然对流换热等)
郭煜《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10-1 对流换热概述
10-1-1 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
1. 对流换热(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流体流过另一个物体表面时,对流和导热联合起作用 的热量传递现象。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状、 尺寸、相对位置以及表面粗 糙度等几何因素将影响流体 的流动状态,因此影响流体 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对 对流换热产生影响。
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很
多,表面传热系数是很多变
量的函数,
特征长度(定型尺寸)
h f u , tw , tf , , , cp , , , l ,
体积膨胀系数,K-1。
1v v t
p
1
t
p
对于理想气体, =1/T。
体胀系数影响重力场中的流体因密度差而产生的浮 升力的大小,因此影响自然对流换热。
对于同一种不可压缩牛顿流体,其物性参数的数 值主要随温度而变化。用来确定物性参数数值的温度, 称为定性温度。在分析计算对流换热时,定性温度的 取法取决于对流换热的类型。
通过消去控制体体积得: (u) (v) 0 x y
拓展到三维表达式为: (u) (v) (w) 0 x y z
其矢量形式为 div(V ) 0
D divV 0 D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密度ρ为常量,则得到连续性方程:
二维连续性方程:
u v 0 x y
三维连续性方程: u v w 0 x y z
(1)流动的起因:影响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 强制对流换热
自然对流换热
一般情况下,自然对流的流速较低,因此自然对流换热通常比 强制对流换热弱,表面传热系数要小。
(2) 流动的状态
层流
:流速缓慢,流体分层地平行于壁面方向流动, 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热量传递主要靠分子扩散 (即导热)。
紊流
:流体内存在强烈的脉动和旋涡,使各部分流 体之间迅速混合,因此紊流对流换热要比层流 对流换热强烈,表面传热系数大。
热对流:依靠流体的流动将热量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
即运动的流体质点以热焓形式将热量带走。能量传递中,流体是 能量的携带者或传递者。
热对流只发生在运动的流体中。流体运动时,伴随有微观粒 子的热运动,即导热,热对流与导热同时发生,两者密不可分。
对流换热:工程概念,指流动流体与固体壁面或其他界面之间
比焓可以理解为:工质进出热力系统,带入和带出的热 力学能u和推动功p/ρ之和,它代表工质在流动中,沿流动方向 向前传递的总能量中取决于热力状态的部分,因此比焓可以看 成是随工质转移的能量。
【学习任务】 本章首先从对流传热物理过程的角度,定性地分析
对流传热的影响因素,然后较为深入地讨论对流传热过 程的数学描写。
【主要学习提纲】 1.热对流和对流传热的概念 2.工程中热对流的概念(边界层的导热与其它部分的热 对流) 3.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分析 4.建立温度场与表面传热系数的数学联系 5.对流换热基本方程(主要是能量方程的推导) 6.其他补充内容
式中,tm为换热面积A上的平均温差。约定q及总是取正值,因此t及tm也 总是取正值.
研究对流传热问题的关键和难点是确定公式中的表面传热系数h。
牛顿冷却公式只是对流传热表面换热系数h的一个定义式,它 没有揭示出表面传热系数与影响它的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流换热是流体的导热和对流两种基本传热方式 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凡是影响流体导热和对流的 因素都将对对流换热产生影响。主要有五个方面:
对于闭口系统,质量是守恒的,对于开口系统,通过系统 的质量是“连续的”。同流体力学一样,我们选取流场中的某一 微元体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质量、动量和能量的守恒关系。
对流换热的发展与流体力学密切相关。正确理解和掌握传 热学和流体力学的基本规律是研究对流换热的基础。微元体和控 制体的方法始终贯穿于对流换热的分析之中。
几何因素
分析法 数值法 试验法 比拟法
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 相结合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解决复 杂对流换热问题的主要研究方式。
除稀薄气体外,连续介质的假设同样适用于对流换热,因 而连续介质力学与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定律仍然适用,微元体和控 制体的方法始终贯穿于对流换热的分析当中。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解决对流换热的数学描述问题,和流 体力学中相似,我们需要从质量、动量角度建立平衡方程,而相 比流体力学,我们要重点讨论能量方程,也就是热的平衡方程的 讨论。
对流换热问题完整的数学描写包括对流传热微分方程组及其 定解条件。前者包括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这三大守恒 定律的数学表达式。首先,就我们已经比较熟悉的质量守恒、动 量守恒微分方程式的推导作扼要说明:
由于由二维流场的结论很容易推得三维的情况,故在推导过 程中,优先采用二维讨论,并在最后给出三维的结论。
考虑作用于控制体上的力平衡,有
教材中图7-2给出了二维有限控制体的动量变化和作用力分析,将 上式应用于x方向,得到
考虑前面得到的连续性方程,有
将上两式代入整理后的力平衡方程,即得到x方向的纳维-斯托克斯 方程:
如果流体是常物性和不可压缩的,则上式简化为
用类似的方法可以得到其他方向的动量方程。下面给出了直角坐 标系下的三维、常物性、不可压缩流体的纳维-斯托克斯(N-S)方程:
沸腾换热 (3) 流体有无相变 凝结换热
(4) 流体的物理性质
热导率,W/(mK), 愈大,流体导热热阻愈
小,对流换热愈强烈; 密度,kg/m3
比热容c,J/(kgK)。 c反映单位体积流体热容,
其数值愈大,通过对流所转移的热量愈多,对流换热愈 强烈;
动力粘度,Pas;运动粘度=/,m2/s。
流体的粘度影响速度分布与流态,因此影响对流换热;
的换热。
对流传热是由流体宏观流动所产生的热量转移(热对流)以及流体中分子的微
观热运动所产生的热量转移(热传导)联合作用的结果。
即: 对流传热 = 热对流 + 热传导
对流换热的换热量用牛顿冷却公式计算。对单位面积有:
对面积为A的接触面:
q = h( tw-tf ) =h tm
= A h( tw-tf ) = Ahtm
焓是一个热力学系统中的能量参数,公式仅为数值上相等。 规定由字母H(单位:焦耳,J)表示。焓具有能量的纲,但没 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可以理解为恒压且只做体积功的特殊条件下,Q=ΔH,即 反应的热量变化。因为只有在此条件下,焓才表现出它的特性。 例如恒压下对物质加热,则物质吸热后温度升高,ΔH>0,所以 物质在高温时的焓大于它在低温时的焓。又如对于恒压下的放 热化学反应,ΔH<0,所以生成物的焓小于反应物的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