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第一部分绪论一、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关关系的学科。
二、人文地理学传统范式: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1.人地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探讨如何适应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2.区域研究:从地域的观点: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空间性和时间性)3.空间分析:关注区位和空间变化,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的“地方性”和“空间性”,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过程的形成机理,预测发展趋势三、近代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①环境学派: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和国家的支配作用②人地关系学派:白兰士:人类对外界环境的主动适应。
白吕纳:细化了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视实地考察和小区域研究③区域学派赫特纳:研究空间分布;区域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哈特向:人的世界和非人文世界之间的关联=人地关系;描述和解释区域之间差异④景观学派施吕特尔:景观是自然和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原始景观转变成人文景观的过程索尔:文化景观:人类文化与景观的关系;人类根据其文化标准改变自然形成文化景观⑤区位理论学派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廖什:市场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城市区位论-中心地学说⑥政治地理学派麦金德:全球作为整体探讨世界政治活动规律—大陆腹地说(世界岛、腹地、边缘)四、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1、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1)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2)分类:①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举例:语言、民族),自然状态形成②功能文化区:内部存在功能联系而中心位置及边界线确切的文化区(例:国家城市农场学区),形成受政治、经济等影响③乡土文化区:居民在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的地区。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复习参考题第一章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答: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2.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它既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又有地理学的特点,其中社会性就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体现:①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它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因素。
②其社会性还突出反映在其历史性上。
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人文地理研究要用历史分析方法,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
第二章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答:一个文化区具有一个特定的文化体系,包含许多文化综合形成的文化复合体,划分文化区并确定其界限,探讨当前和历史时期的文化区,研究文化区的演进过程及其内容,其范围可包括全世界,也可限于个别国家和地区,都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2.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答: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1)扩展扩散:接触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2)迁移扩散特征:(1)是双向的,但有主次之分(2)有选择的(3)在传授、接受过程中,会掺入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当时当地的情况情况进行理解。
《人文地理》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人文地理》期末复习资料整理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地理学?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2.地理学研究核心:人地关系研究。
3.地理学的性质: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二元论的科学观,是综合的两类科学、相结合的独立科学系统,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科学”。
4.地理学传统的科学体系:传统地理学是单一层次的,或者说平面的。
一般的说,仅从学科研究的性质特征分为系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数理地理学三大类。
局限于理论层次。
5.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区域分布、空间差别、形成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研究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6.人文地理学科特性:社会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7.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①人地关系的传统②区域研究的传统③空间分析的传统。
8.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①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a.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
b.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c.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②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③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9.如何判断一个问题是否属于人文地理问题?判断原则:一横加一纵,“一横”指人文事物的空间分布。
“一纵”指人文事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不同层次的文化要素之间的纵向关系。
凡是不涉及空间分布和空间过程的问题,均不是人文地理学的问题。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①人文事物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区可分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细节课本P24)②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文化扩散分为扩展扩散与迁移扩散。
扩展扩散又可分为:a.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
自然地理学把地球表层系统作为其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人文地理学研究三大主题:①人地关系;②区域研究;③空间分析。
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①社会性;②区域性;③综合性;④复杂性。
自然地理学之父:埃拉托色尼、亚历山大·冯·洪堡;人文地理学之父:卡尔·李特尔。
今后人文地理学重点聚焦任务:①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②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③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①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②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③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④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⑤文化景观。
①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可分为三类:I.形式文化区;II.功能文化区;III.乡土文化区。
I.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II.功能文化区: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
III.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
②文化扩散:文化从文化源地产生之后,一直处于随时间的扩散过程中,结果使文化区有的在扩大,有的在缩小。
可分为两类:I.扩展扩散;II.迁移扩散I.扩展扩散: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1.地理学的发展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古代地理学、二是近代地理学、三是现代地理学阶段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3.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4.古希腊著名的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一词对古代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两位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李特尔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5、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以拉采尔为代表的环境学派,以白兰士、白吕纳为代表的人地相关学派,以赫特纳、哈特向为代表的区域学派,以施吕特尔、索尔为代表的景观学派6、中国古代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者首推张相文、竺可桢7、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社会的贡献主要便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科学认知的贡献;二是社会实践方面对决策的贡献;三是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8、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2)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3)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9、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学科10、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1)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2)文化的时间现象——人文扩散(3)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4)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5)文化景观,使我们理解上述五大主题之间的有机联系11、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它不是在自然形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12、文化扩散可以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扩展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拉越大。
(完整版)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完整版)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重点⒈★什么是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解释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提前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之一。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已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具有其特定内核(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即地理学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①人地关系的传统。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②区域研究的传统。
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③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探讨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
2.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①社会性。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
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的反应在其历史性上。
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
②区域性。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
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二)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3.简述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19世纪中叶之前,是积累地理知识和资料的过程。
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赛德》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的最早记述性著作。
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创立了自然地理学,卡尔.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美国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
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理论和哲学方法的多元化: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
研究方法不断革新:✧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广泛应用,✧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行为地理学,✧遥感技术的应用。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4.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流派主要有哪些。
(1)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赫特纳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施吕特尔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杜能创立了农业区位论,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提出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
1.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研究对象:人文现象——区域研究、空间分析、人地关系;特性:社会历史性、区域性、综合性。
1.2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产生:19世纪中叶前,发源于古希腊,积累知识和资料,描述现象以及粗浅地解释现象;近代:19世纪中叶到二战前,发源于德国,探究人地因果关系;现代:二战以后,发源于美国,研究领域扩大,理论、技术、方法取得大发展。
1.3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古代:《禹贡》、《山海经》;近代:竺可桢、张相文;现代:被否、复兴、全面发展。
1.4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对科学的认知及其学科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为普及人文地理教育知识服务。
2.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1)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分类:形式文化区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核心区一边界文化区;功能文化区非自然形成,受政治、经济或其他功能影响,存在功能中心、边缘明显、具有执行功能的机构;乡土文化区居民中长期形成的一种区域意识,无功能中心,无明确边界,如四川盆地的盆地意识。
2)时间现象——文化扩散扩展扩散:某文化现象出现以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播,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类型:接触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
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迁移而扩散;特点:相比前者,传播速度快、易于保持原文化特征、与缘文化区不连续。
——客家迁移文化3)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类型: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网络型、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和谐文化。
关系:a.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b.环境条件加速或延缓文化的发展;c.环境条件差异性影响文化;d.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4)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的实现: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即是限量文化的整合。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三个时期1、古代地理学(自远古地理思想的萌芽—19世纪上半叶):描述为主;2、近代地理学(大学设置地理讲座或地理系——二战结束):描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3、现代地理学(20世纪50年代以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领域更加深化。
二、地理学研究对象当代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是由多种自然要素(气候、地貌、岩石、水文、土壤、生物)和多种人文要素(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社会制度)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所组成的一个综合体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1、社会性:1)研究对象具有社会性: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2)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3)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
2、区域性:1)区域性的体现: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以及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
2)重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划。
3、综合性1)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
2)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在于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构想。
3)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横断科学、边缘科学。
四、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发展动力:地理大发现和一系列探险活动(新大陆的发现、新航路的发现、第一次环球航行)2、科学革命带来的冲击:科学分化3、其他科学的进步对地理学的推动: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影响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特点1、研究内容:从对人文现象的描述发展到以人地关系的研究为核心。
人文地理 复习
1.国家森林公园: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旅游目的地类型。
是以森林为主要资源基础,因此在森林公园内开展的旅游活动也带有明显的森林游览、观光、采集和狩猎特点。
2.主体公园:(P260)3.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又带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4.领土形状:一.坚实型,即从领土中心到边界的距离差别不大,领土形状呈似圆或方形,没有分离的领土。
二,延伸型,即虽然大部分领土也是呈紧实型,但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远离领土中心的走廊。
三,狭长型,即领土向相反两个方向延伸,形成狭窄条带状的分布。
四,分离型,即一国领土被水域或其他国家分开,形成破碎分离的分布状态。
五,穿孔型,即一国领土完全被另一个所包围。
六,飞地型,即某国领土的一部分被邻国领土全部包围,但主权仍属于该国。
(出过两次)5.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
6.地理物象认知距离:(P273)7.北日耳曼语:即斯堪的纳维亚人所说的语言,它包括瑞典语、挪威语、丹麦语、冰岛语。
这些语言都源于古代斯堪的纳维亚语,10世纪后才分化成现在的四种语言。
8.西日耳曼语:有两个分支,即高地日耳曼语和低地日耳曼语。
高地指德国南部山地。
高地日耳曼语为现在标准德语的基础。
低地日耳曼语位于德国北部、比利时北部和荷兰。
9.人类大陆图:(P52)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
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是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
这四个人类大陆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但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2/3以上。
人口最稀少的地区包括干旱(沙漠)地区、寒冷的两极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和海拔5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
这四类地区的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3以上,人口却不足世界总人口的2%。
10.人地关系图式: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人地关系模式。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绪论第1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一)现代地理学1、地理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
2、三个不同的阶段:1)古代地理学,从地理思想的萌芽直到19世纪上半叶为止,以描述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中心内容;2)近代地理学,从世界上设置大学地理讲座或地理系开始(德国1874年设置地理讲座),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3)现代地理学,二次世界大战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更加深化。
3、现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结构4、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者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
(二)人文地理学的地位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规律。
人文地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区域与空间研究:大英百科全书(1980年版第七卷1049—1650页)记载的是“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多种人文特征的分布变化和空间结构的科学”。
即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
区域的观点:2w—where、what2、人地关系研究:人文地理学是揭示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3w-what、where、why(现状)3、时间序列研究:人文现象的时间尺度和差异。
探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形成过程,预测其发展变化的趋向。
4w—what、where、why、when思考:下列哪些问题属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问题?♦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美国对外政策与美国对外贸易伙伴♦山东经济结构调整的未来方向♦城乡人口流动机理分析♦苏州旅游线路设计♦国际大都市定位凡是不涉及空间分布和空间过程的问题,均不是人文地理学的问题。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文化生态学:就是应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文化整合:不同的文化通过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在内容与形式、性质与功能上趋于一致的过程。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城市体系: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有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
人文地域系统:由地球表面上的各种人文地理要素(或人文事象)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文化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称为文化生态学。
农村聚落体系:是由村庄和集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农村聚落综合体。
旅游活动:指以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存在和发展为依托,由旅游者、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互为条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地:一定的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专用设施以及相关的其它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即旅游地。
旅游地在不同情况下,有时又被称为旅游目的地或旅游胜地。
示范效应: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之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
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也称为政治区域或空间政治组织。
政治整合:就是若干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力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
国家力量:是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包括一个国家拥有的全部物质力(现实力和潜在力)和精神力(含国家政府的领导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
1.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内涵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
内涵: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于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2.人文地理的学科特性社会性:①人文现象的分布式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
②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
区域性:①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
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也在于人文地理学包括了区域研究特性,重视了区域特性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综合性: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
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个横断学科。
人文地理学所研究的人文环境本身是一个综合体。
3.地理大发现的动因寻求贵金属、香料和贸易市场的欲求扩展领土和开拓殖民地的政治意图向东方传播基督教的热忱4.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分类文化的特点:继承性、阶段性、民族性文化的分类:①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
②制度文化:制约物质文化的发展,不随物质文化变化而变化。
③精神文化:文化整体的核心。
(价值观、思维观、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情感、民族信仰)。
5.当代国际人口的迁移特点永久性国际移民规模下降非永久性劳务输出成为主流国际难民增加:政治难民、生态难民发展中地区智力(人才)外流不断扩大人口迁移空间的转移,亚非拉向欧美发达国家迁移6.人力资源的特点人力资源的生物性人力资源的时限性人力资源的再生性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性人力资源的社会性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人力资源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两重性人力资源的增值性7.人口迁移的空间取向原则①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工商业中心②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③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④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⑤短距离迁移以女性居多,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⑥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⑦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动机以经济为主。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复习思考题一、人文地理学1.人文地理学的概念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之一。
一人地关系论为基础理论,重点研究“人-地”间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规律和人地关系地域体系的调控优化,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世界人文地理学发展中的重量级人物有哪些?其主要的成就是什么?(1)人文地理学奠基:人文地理学奠基:卡尔•李特尔,卡尔•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将人作为重点核心,将人作为重点核心,用区域核心,主张从自然条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上去阐明地理学的人文方向(2)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的首推:拉采尔,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著有《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3)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赫特纳,主张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4)景观学派的创始人:施吕特尔3.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确定研究课题(2)指定研究计划(3)收集、整理资料(4)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5)分析研究(6)研究总结成果评价4.人文地理学研究主要的方法论①经验主义方法论:源于经验主义者的实践②实证主义方法论:建立科学的理论描述世界万物间的逻辑,并通过观察进行证实③人本主义方法论:突出地集中在人的行为方面的深讨④结构主义方法论:可观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是有意义的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挑战与应战学说:(1)挑战与应战:环境向人类挑战,人类起而应战,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埃及文明)(2)逆境美德: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
五类逆境: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遭遇不幸的刺激(3)中庸之道:逆境与挑战的对应关系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其结果反而走向相反。
或然论:也称可能论,也称可能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
⼈⽂地理复习资料⼈⽂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事象的空间表征——⽂化区(culture region)(1)⽂化区的概念⽂化区域,即⽂化地理区,是指具有同等⽂化发展程度和⽂化相似特征的⼈群所占据的空间区域。
地理学家观察、研究各种⽂化地理现象,⾸先是从这些现象的空间分布开始的。
(2)⽂化区的结构①垂直结构从垂直⽅向来看,从上往下,⽂化区由⽂化特质(元素)、⽂化丛结和⽂化系统三个层次构成。
②⽔平结构从⽔平⽅向来分析,⽂化区由三个圈层构成:中⼼地区:或称为核⼼地区。
位置⼤体位于该⽂化区的中部或接近⼏何中⼼部位。
相对来说,这⾥是该⽂化现象表现较为典型的地⽅。
边缘地区:或称为外围地区。
在⽂化核⼼的周围,该⽂化特征相对⼀致,但其典型性随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弱。
过渡地区:由外围区向外的边缘开始出现另⼀种⽂化现象,形成两种⽂化相混现象。
这个地区实际上是⼀个边界较为模糊的⽂化过渡地带。
如果在其相邻的⽂化区之间存在着特殊情况,就不存在⽂化过渡带现象。
例如,以语⾔⽂化现象为例,在挪威与瑞典之间有斯堪的纳维亚⼭脉,⼭地不利于两边的往来,⼭上居住的⼈反⽽与各⾃⼭坡下平原地区居民交往密切。
结果,造成⼭地两边的语⾔的截然不同,彼此不存在语⾔过渡带。
另⼀种是⼈为原因,例如两个民族之间存在国界,彼此因政治原因不仅不相往来,⽽且也各⾃不允许对⽅民族存在。
这样,亦使两种语⾔之间难以存在过渡带。
(3)⽂化区的划分地理学家往往根据地球表⾯上不同地区居民中盛⾏⽂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确定⽂化的空间单位。
所有的⽂化要素或现象都可以作为⽂化区划分的依据,如政治形态、⽣活⽅式、⽣产⽅式、房屋构造、语⾔⽂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但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直观的依据是语⾔和宗教。
⽂化区可以依据单项的⽂化要素进⾏划分,由此可得到所谓的单相⽂化区;也可以根据彼此相关的⼀些⽂化要素或现象为来划分,如语⾔、宗教、风俗、⼼理等,由此得到复相⽂化区或称综合⽂化区。
⽂化区的划分具有相对性。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总结
人文地理学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1、地理学按二分法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按三分法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
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主要包括三大主题:一、人地关系的传统。
二、区域研究的传统。
三、空间分析的传统。
3、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
4、希腊伟大诗人荷马在公元前9世纪时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希腊学者把荷马推崇为地理学的祖师。
古希腊著名的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这一名词,被人称为“地理学之父”。
5、德国洪堡和李特尔被尊称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6、19世纪下半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文地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
7、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当推《禹贡》成书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该书全文虽只1200字,但全面记述了当时全国的地理特征,九州的山川、土壤、物产、田赋、交通、贡品以及少数民族,反应了当时我国各地的人文和经济面貌。
8、我国古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的贡献有:一是产生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对人地之间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二是积累了大量以区域人文地理论述为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识。
9、近代人文地理的代表人物: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勇、张其昀、李旭日等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文化的概念: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
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2、三种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石基础,精神文化石核心。
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人文地理学 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特性古代地理学地理思想萌发到十九世纪上半叶描述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近代地理学设置大学地理讲座到二次大战学科内部不断分化现代地理学地理学革命时期(计量革命、理论革命、行为革命)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三大主题):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统一性、区域性、综合性第二节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麦金德,政治地理学家、历史地理学家,是英国地理学的代表人物。
他创立了一项世界观点。
他以提出“大陆腹地说”的全球战略观念而闻名于世。
他把欧亚大陆和非洲合称为“世界岛”,把世界岛最僻远的地方称为“腹地”。
地理学三原则:因果原则、综合原则、范围原则。
促使近代人文地理学产生的主要外在动力:地理大发现和探险活动、科学革命带来的冲击、其他学科的进步对的推动。
地理大发现是指15~17世纪(又称大航海时代,即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
环境学派拉采尔(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德国)人地相关学派白兰士(法国)、白吕纳区域学派赫特纳(德国)、哈特向(美国)景观学派施吕特尔(德国)、索尔(美国)美国近代人文地理思想源于德国。
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特征: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计量革命、行为革命、方法变革。
第三节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中国人文地理学围绕文化区、文化整合、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展开。
张相文编著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1909年发起创办我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创办了最早的地理杂志——《地学杂志》。
第四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任务:1、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人地关系地域关系的理论、区有开发的综合研究;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2.横断学科:现代科学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导致新兴学科的大量出现和科学体系结构的整体化趋势。
横断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只是某一领域或某种物质,而是横向贯穿于众多领域甚至一切领域之中。
3.功能文化区: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4.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5.文化扩散:是指思想观念、经验技艺和其他文化特质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地传到另一地的过程,又称文化传播,是基本的文化过程之一。
6.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的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7.文化景观:指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8.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9.结构主义: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根据事物和社会事实来解释现实。
10.人口转变:是指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11.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12.人种:是指具有共同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13.种族主义: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族,有权统治其他种族。
14.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15.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绪论一、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关关系的学科。
二、人文地理学传统范式: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1.人地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探讨如何适应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2.区域研究:从地域的观点: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空间性和时间性)3.空间分析:关注区位和空间变化,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的“地方性”和“空间性”,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过程的形成机理,预测发展趋势三、近代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①环境学派: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和国家的支配作用②人地关系学派:白兰士:人类对外界环境的主动适应。
白吕纳:细化了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视实地考察和小区域研究③区域学派赫特纳:研究空间分布;区域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哈特向:人的世界和非人文世界之间的关联=人地关系;描述和解释区域之间差异④景观学派施吕特尔:景观是自然和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原始景观转变成人文景观的过程索尔:文化景观:人类文化与景观的关系;人类根据其文化标准改变自然形成文化景观⑤区位理论学派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廖什:市场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城市区位论-中心地学说⑥政治地理学派麦金德:全球作为整体探讨世界政治活动规律—大陆腹地说(世界岛、腹地、边缘)四、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1、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1)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2)分类:①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举例:语言、民族),自然状态形成②功能文化区:内部存在功能联系而中心位置及边界线确切的文化区(例:国家城市农场学区),形成受政治、经济等影响③乡土文化区:居民在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的地区。
(例:美国迪克西)与特定历史、文化有关。
2、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1)扩展扩散: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空间连续性)例:东汉造纸术:中国—阿拉伯—欧洲①接触扩散/传染扩散: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例:电视、传染病。
②等级扩散: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例:购物中心③刺激扩散: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例:土著人驯鹿(2)迁移扩散:拥有某种文化的人或群体迁移使得文化扩散(空间不连续)例如:唐人街、牛街等特点:空间上具有距离衰减特点、时间上呈现周期规律3、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1)定义:研究地域文化系统(人-文化-环境)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征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文化-文化、文化-环境之间、各种过程之间)(2)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①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地理环境决定论)②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③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人类行为动机)④和谐文化生态关系(协调论)(3)文化(人类活动产物)与地理环境(物质基础)的相互关系①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②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③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生产方式、民族文化)④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4、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定义: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5、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景观:地球表层各种地理现象的综合体文化景观: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人文景观)五、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地关系论1、环境决定论(拉采尔、森普尔):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2、可能论/或然论(白兰士、白吕纳):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3、适应论(罗克斯比):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通过文化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4、生态论(巴罗斯):借助生态学观点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5、环境感知论:借助心理学研究成果分析人地关系,人的行为受环境感知(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支配6、文化决定论:人通过文化起决定作用7、和谐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第二部分人口地理学一、人口结构1、定义:一定地区、一定时点的人口系统内部的各因素的结构及其比例关系2、性别结构(1)定义: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各自所占的比重(2)衡量指标:①性别比: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②男性(或女性)比重= 男性(或女性人口)/ 总人口*100%3、年龄结构(1)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百分比)。
人口年龄构成与出生、死亡、迁移等过程有关(2)划分年龄层次的常用指标①基本年龄组:以1岁为组距②常见年龄组:按5岁或10岁为组距③主要年龄组:幼年组0-14,成年组15-64,老年组65岁以上④特殊年龄组:从需要出发,根据人口的各种社会经济特征把人口划分为若干年龄层次(3)衡量指标①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比重=0-14岁人口数/总人口数*100%老年人口比重=≥65岁人口数/总人口数*100%②老少比:计算::=≥65岁人口数/0-14岁人口数*100%分类:年轻型人口:老少比低于15%的人口老年型人口:高于30%的人口成年型人口:介于两者之间的地位:老少比增长是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指标,老少比越大,老龄化程度越高③抚养比(抚养系数):少年儿童人口或(和)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率少年儿童抚养比=0-14岁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老年抚养比=≥65岁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总抚养比(抚养系数)=少年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④年龄中位数: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均数,它将总人口分成两半,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反映了人口年龄的分布状况和集中趋势(4)人口的年龄结构的类型图①年轻型:“山”字型,年轻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未来育龄人群大,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速度快;青年人的抚养、教育、就业和住宅等问题严重②成年型: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只是在高龄部分人数急剧减少,呈“钟”型,未来人口变化不大③老年型:中年以上人口占的比重大,下窄上宽,呈“瓮坛”型。
未来育龄组人群小,出生率低,死亡率高,未来人口增长缓慢,乃至停滞或减少。
未来面临问题:老年人赡养、医疗问题,年轻人负担重(5)人口老龄化:①概念: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②界定依据:一是把老年人定位在60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若大于10%,则为老龄化国家或地区。
二是定位在65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则大于7% 。
同时,14岁及以下人口的比例低于30%并逐渐缩小③问题:养老负担问题二、人口转型理论(西方:高高低→低低低)图1、概念: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高低)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低低)的过渡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①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②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③后期扩张: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后减速④低位静止: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⑤减退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三、人口空间分布:1、概念: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2、世界人口分布的四大规律①人口分布的极不平衡、②人口分布的邻海性、③低地和平原指向性、④城镇指向性3、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特征(1)世界人口88.5%集中在北半球,南半球只占11.5%(2)按大洲/地区而言,亚欧两洲合计人口占72.5%(其中亚洲人口占60.66%),其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6.2% 。
(3)从国家看,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2个: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尼日利亚、墨西哥、菲律宾(2015年)4、人口密度分布(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的大部分;北美洲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地区。
这四个地区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集中了世界总人口的2/3以上(2)胡焕庸线:划分我国密度人口的对比线5、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海拔、土壤(农业)、水体(灌溉、航运)、矿产(能源、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史前、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3)历史因素:开发较早的地区人口稠密、安土重迁、故土难离(4)政治因素:战争、殖民四、人口迁移1、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做人口迁移2、分类:国际/国内人口迁移,永久性/季节性迁移,个人/集体迁移,自愿/被迫迁移,自发/组织移民…3、我国国内的人口迁移的统计分类(1)流动人口(人口监测):居住半年以下(2)常住人口(人口普查):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半年以上含半年)的人口4、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1)拉文斯坦迁移法则①大部分移民是短距离迁移,长距离迁移一般到大的工商业中心,大都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的结果。
②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乡村-集镇-小城市-大城市。
③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总会存在从目的地返回源地的补偿流。
④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⑤短距离迁移女性居多,长距离迁移男性居多。
⑥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
⑦主要从农业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动机以经济为主。
(2)空间相互作用理论①互补性:市场上的有效供需,②可移动性:运输成本问题,③干预机会:是否存在替代者(3)“推-拉”理论①影响迁移行为的因素:与迁入地有关的因素、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中间障碍、个人②迁移原因:迁出地必有种种消极因素形成“推力”(排斥力),迁入地必有积极因素形成“拉力”(吸引力)» 迁出地的推力因素: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力过剩(失业率高)、工资水平低、生活条件差等» 迁入地的拉力因素: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文化设施、交通条件、较高工资、较好生活、较好的受教育机会③迁移的抉择:权衡两地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 迁出地的引力:家人团聚、熟悉社区环境、长期社交网络等» 迁入地的排斥力:竞争激烈、单身生活苦恼等(4)迁移率理论-罗杰斯曲线(美国)①从年龄结构考察人口迁移概率:一般在幼儿阶段较高,到初等义务教育阶段下降较快,但该阶段结束又迅速上升,到20-30岁达到顶峰,之后缓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