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吸收及吸附.

合集下载

第四章 净化气态污染物的方法

第四章 净化气态污染物的方法

第四章 净化气态污染物的方法我们都知道,大气污染物分类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状污染物,本章是针对于气态污染物的处理方法进行学习。

工程上净化气态污染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利用溶液的溶解作用所组成的气体吸收净化;利用固体表面吸附作用的吸附净化;利用某些催化剂的催化转化;有机物的高温焚烧等方法。

§1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种成分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者与吸收剂中的组分发生选择性化学反应,从而将有害组分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操作过程。

吸收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两大类。

吸收过程无明显的化学反应时为物理吸收,如用水吸收氯化氢。

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感。

吸收过程中伴有明显化学反应时为化学吸收,如用碱液吸收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大多数采用化学吸收。

吸收法不但能消除气态污染物对大气的污染,而且开可以使其还可以使其转化为有用的产品。

并且还有捕集效率高、设备简单、一次性投资低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气态污染物的处理。

如处理含有SO 2、H 2S 、HF 和NO x 等废气的污染物。

一、吸收平衡理论物理吸收时,常用亨利定律来描述气液两相间的平衡,即i i i x E p =* 式中*i p ——i 组分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Pa ;i x ——i 组分在液相中的浓度,mol%;i E ——i 组分的亨利系数,Pa 。

若溶液中的吸收质(被吸收组分)的含量i c 以千摩尔/米3表示,亨利定律可表示为: i i i H c p =*或i i i p H c =i H ——i 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kmol/m 3·Pa 。

亨利定律适用于常压或低压下的溶液中,且溶质在气相及液相中的分子状态相同。

如被溶解的气体在溶液中发生某种变化(化学反应、离解、聚合等),此定律只适用于溶液中未发生化学变化的那部分溶质的分子浓度,而该项浓度决定于液相化学反应条件。

二、双膜理论吸收是气相组分向液向转移的过程,由于涉及气液两相间的传质,因此这种转移过程十分复杂,现已提出了一些简化模型及理论描述,其中最常用的是双膜理论,它不仅用于物理吸收,也适用于气液相反应。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章气态污染物处理技术基础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章气态污染物处理技术基础
气液间传质速率 M A KG A(PA PA*)
加大MA,可有以下几种途径: 1)加大传质推动力△P=PA-PA* 2)增加气相传质系数KG 3)增加气液两相的有效传质面积A
气体吸附
吸附理论 几种常见的吸附剂 固定床吸附系统 流化床吸附器
吸附理论
吸附机理 物理吸附:气体分子和固体间形成弱键,
X
液相中溶质的摩尔数 液相中溶剂的摩尔数
x 1 x
Y
气相中溶质的摩尔数 气相中惰性组分摩尔数
y 1 y
操作线和平衡线图(见下图)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
Gm,1 y1 Lm,2 x2 Gm,2 y2 Lm,1x1
因为总的气体流量 (或液体流量)在塔 顶和塔底是不同的, 上面的方程式一般不 能进一步简化。这个
不同反应类型的增强因子表达式
(1)不可逆瞬时反应
A(溶质) bB(反应物) C(反应产物)
=1+rS
扩散系数比 r ≡ DB/D 计量浓度比 S ≡CBL/bCi
对增强因子的补充说明
扩散系数比r通常接近于1,且难于人为
地改变它;计量浓度比S那可以在很大的
范围内改变,而为影响的主要因素。
当其他条件不变而增大CBL时,则变大, 其极限条件是:当CBL达某一临界浓度 CBLc ,液相对溶质无传质阻力
吸附过程示意图
通常气相吸附质浓度高,过程受固相控 制;气相吸附质浓度低,过程受气膜控 制
吸附平衡
气固两相长时间接触,吸附与脱附达到 动态平衡
吸附等温线 在一定温度下,吸附量与吸附质平衡分 压之间的关系曲线被称为吸附等温线
吸附等温线有五种基本类型(见下图)
基本吸附等温线
(1)型:Langmuir等温吸附 (2)、(3)型:多分子层吸附 (4)、(5)型:多分子层吸附,并且吸附质在吸附

第四章表面吸附ppt课件

第四章表面吸附ppt课件
吸附热
0 exp(d )
q RT
吸附时间
v
吸附现象
表面吸附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差别
① 吸附热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吸附热差别很大。前者吸附热较小,与气体的液化热
相近;而后者的吸附热,与化学反应热相近,化学吸附比物理吸附要牢固;
② 吸附温度 物理吸附温度接近于气体的沸点,故对永久性气体物理吸附主要发生在低
表面覆盖度 固体表面吸附的气体分子数与表面可能吸附的总分子数目之比;
平均吸附时间 气体分子从被固体表面吸附到脱离固体表面(脱附)所经历的时间;
表面形成单分子层时间 单层气体分子布满固体表面所需要的时间
例如:1cm2固体表面上覆盖一层气体分子大约需要1015个气体分子,若入射到固体表 面的气体分子都被吸附,则形成单分子层的时间为:
表面吸附
C2A 化学吸附位能变化曲线 化学吸附-位阱 由C2A曲线表示的吸附力作用距离比物
理吸附范德瓦力的作用距离短,位阱Ec更深也更靠近表面。 位阱的位置zc就是被分解的原子化学吸附的位置(l~3埃)
吸附活化能 常态气体分子在接近表面时,首先沿PA2曲
线被吸引到Zp的位置作物理吸附。如果能够给它提供适当的 能量,以越过PA2和C2A曲线相交处的位垒Ea,就能进入Zc 处的位阱,形成离解状态的化学吸附。Ea称为吸附活化能, 其大小决定PA2和C2A线的形状(数值在0Edis之间)。
类别
A B1 B2 C D E F
Ta、Ti>Nb>W、Cr>Mo>Fe>Mn>Ni、Co>Rh>Pt、Pd>Cu、Au
金属
O2 Ca,Sr,Ba, Ti,Zr,Hf, V,Nb,Ta,Cr,Mo,W, Fe, Ni,Co Rh,Pd,Pt, Al, Mn, Cu, Au K Mg,Ag,Zn,Cd,In,Si,Ge, ,Pb,As,Sb,Bi Se,Te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C2H2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C2H4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第四章表面吸附

第四章表面吸附

化学吸附
比范德瓦力强得多,但作用距离较小— ① 比范德瓦力强得多,但作用距离较小 与化合物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相似; ② 在化学吸附的过程中将会发生气体分子与表面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或者分子被离解 成原子(或自由基) 被化学键束缚在表面上 成原子(或自由基),被化学键束缚在表面上—化学吸附相当于表面化学反应; 温度和压力对化学吸附也有明显的影响—化学吸附过程对压力是可逆的, ③ 温度和压力对化学吸附也有明显的影响 化学吸附过程对压力是可逆的,对温
化学吸附
Edis + qc
qc-特点
表 面 吸 附
化学吸附-吸附热( 事先被离解的分子吸附在 化学吸附-吸附热(qc )事先被离解的分子吸附在 c的位置上所释出的吸附热应为 事先被离解的分子吸附在z
qc=Ec 即Z=∞,E=0的未离解常态分子 的吸附热,可以用 dis粗略地表 的未离解常态分子A2的吸附热 ∞ 的未离解常态分子 的吸附热,可以用E 示这类化学吸附的吸附热数值。 示这类化学吸附的吸附热数值。
吸附分子与表面之间的作用力, 物理吸附 吸附分子与表面之间的作用力,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位能变 化曲线显示其特征。 化曲线显示其特征。
在任何一对常态分子或原子(电子能量处于基态 之间都存 在任何一对常态分子或原子 电子能量处于基态)之间都存 电子能量处于基态 在着范德瓦力。 在着范德瓦力。 取远离表面(z=∞ 的分子的位能为 的分子的位能为0,则表面(包括表面及固 取远离表面 ∞)的分子的位能为 ,则表面 包括表面及固 体内部的所有原子)与一个相距为 的气体分子之间由范德瓦 与一个相距为z的气体分子之间由 体内部的所有原子 与一个相距为 的气体分子之间由范德瓦 力产生的位能E(z),理论上可由伦纳德一琼斯 伦纳德一琼斯(Lennard— 力产生的位能 ,理论上可由伦纳德一琼斯 Jones)公式表达如下 公式表达如下 N:固体的原子密度; 固体的原子密度; 固体的原子密度

吸附与吸收净化..

吸附与吸收净化..
S
2 1
QT T
S S2 S1
吉布斯函数G:
G H TS
根据热力学知识,在等温等压的自发吸附过
程中(无论物理吸附还是化学吸附)
∵ △G = △H -T△S ;△G < 0 ;△S < 0 ;
∴ △H = △G + T△S < 0
表明:吸附过程△H < 0,放热。物理吸附 放热0-20kJ/mol;化学吸附80-400kJ/mol
bP>>1,则θ=1,说明在这种情 况下,吸附量接近于单分子层饱和
吸附量Vm,不再与压力有关。
(3)在中等压力范围,θ与P的关系 符合Langmuir 等温式。
2、 BET吸附等温方程
Brunauer, Emmett, Teller
1)第一层吸附条件与Langmuir相同。即第一层是吸附 质分子和吸附剂表面直接借吸附力而结合到表面上。 2)第二层以上的吸附热等于吸附质的液化热。气体分 子碰到被吸附分子上,由于吸附质分子间存在范氏引 力也有被吸附的可能,所以吸附是多分子层的。这样 第二层以上的吸附力都是与蒸气分子的凝聚力相同的, 因此除了第一层的吸附热有特殊值外,其余各层的吸 附热都是吸附热的凝聚热,因而都是相等的。
由于吸附剂往往具有高的选择性和高的分离效 果,能脱除痕量物质,所以在空气污染控制、 废水处理中,吸附净化法得到广泛应用。 吸收:利用溶液的溶解作用处理污染的气体而 将该气体中的一种和几种污染物除去的操作。

第一节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的原理
一、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作用 1、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气体分子以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被吸
子层吸附和毛细管凝聚。与第Ⅳ类等温
线的高压部分相似。第Ⅴ类和第Ⅳ类等

第四章--固液界面

第四章--固液界面

粗糙度的影响----荷叶效应与超疏水表面
荷叶表面蜡质层本征接触角只有74º,但是荷 叶接触角却超过了150º 。
荷叶表面上有许多微小的突起,平均大小约为 10微米,间距约12微米。而每个突起有许多直 径为200纳米左右的绒毛,这样就在紧贴叶面 上形成一层极薄,只有纳米级厚的空气层。这 就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 等降落在叶面上后,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只 能同叶面上“山包”的凸顶形成几个点接触。 植物叶面的这种复杂的超微纳米结构,不仅有 利于自洁,还有利于防止对大量漂浮在大气中 的各种有害的细菌和真菌对植物的侵害。更重 要的是,可以提高叶面吸收阳光的效率。
测定两种互不相溶液体之间的界面张 力和界面接触角
图4-9 界面张力和界面接触角的测试
若完全浸润(如采用铂丝)
Δ P=2π rσ
求得界面张力σL1L2
L1/L2
(4-18)
局限性
对仪器精密度要求高,操作难度大;
测试的是单根纤维,误差大。 以对水完全润湿的r=20微米的纤维为例:
用纤维束测接触角示意图
4.5.4 表面污染
无论是液体或是固体的表面,在污染后都会引起滞后现 象。 表面污染往往来自液体和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从而使 接触角发生显著变化。 影响接触角的因素十分复杂,所以在测定时,要尽可能 控制测定环境的温度、湿度、液体的蒸气压、固体表面的 清洁度和粗糙度等因素。
粗糙度的影响----荷叶效应与超疏水表面
gh sin =12 LG
2
4.4.3 电子天平法
如果液体完全润湿纤维,则:
P 2 r L
(5-16)
如果液体与纤维之间的接触角为θ,则有:
P 2 r L cos
(5-17)

5,吸附和有机质吸附过程

5,吸附和有机质吸附过程
第四章 有机污染物的吸附
化学物质与固相的结合过程通常称之为吸附
过程。分子被吸引到一个二维界面上,称为 吸附;而分子渗入三维矩阵里时称为吸收。 吸附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它可能对化学物质 在环境中的归趋及其对环境的作用产生极大 的影响。 例如:图中
溶解的有机污染 物与气-水表面 碰撞并挥发
被吸收的分子 与颗粒物结合
例题:从试验数据获得Kd
常用测定Kd值得方法是通过实验测定吸附过程等温 线,测定不同化合物浓度和/或固相-水比率条件下 测定化合物在固相(Cs)及液相(Cw )中的平衡浓 度。 例题:粘土材料K+-伊利石对1,4-二硝基苯(1,4DNB)的吸附过程。在pH=7,20℃条件下测定的 固相与液相中的浓度见下表。用这些数据,估算出 水相中1,4-DNB平衡浓度为0.2μmol/L-1和 15μmol/L-1时,在伊利石-水悬浮液中的Kd值

600 500 400
y = 1449.3x R = 0.997
2
Cs
300 200 100 0 0 0.1 0.2 Cw 0.3 0.4
为求得15μmol/L-1时 的Kd 值,用 Freundlich方程(对数 形式), lgCs=nlgCw+lgKF 用所有的数据点进行, lgCs 对LgCw 的最小二 乘拟合 lgCs=0.70lgCw+2.97 KF=102.97≒1000[μmol L-1][μmol-0.70·0.70] L ;n=0.7
4.2 吸附等温线的定量描述
用来拟合吸附实验数据的常用数学方法是使
用一个经验公式,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 Cs=KF· wni C KF :为Freundlich常数或容量因子; ni:为Freundlich指数。 Cs:吸附剂吸附量; Cw:溶液浓度

第四章 吸附

第四章 吸附

在硅胶上的吸附属于这
种类型。
p / ps
1.0
吸附等温线的类型 (Ⅳ) 多孔吸附剂发生
多分子层吸附时会有
这种等温线。在比压
Vad
较高时,有毛细凝聚
现象。
例如在323 K时,
苯在氧化铁凝胶上的 吸附属于这种类型。
p / ps
1.0
吸附等温线的类型
(Ⅴ)发生多分子层吸 附,有毛细凝聚现象。
Vad
例如373 K时,水 汽在活性炭上的吸附 属于这种类型。
自由能越低,体系越稳定。等温等压下要
使液体自由能降低,即
dG < 0
有两个途径:
1)缩小液体表面积:
dA 0;
2)降低液体表面张力:d 0。
4.4 溶液的表面吸附
溶液的表面吸附——Gibbs 吸附公式
溶液表面吸附——Gibbs吸附公式
表面浓度与本体浓度的差别,称 为表面过剩,或表面超量。
0.1
0.2
0.3
p / ps
吸附等温线
从吸附等温线画出等压线和等量线
100 25 10
150
100
75
50 100
p / k Pa
p / k Pa
10
75 50 20
q / (cm3 g1 )
5
50
50 25
0
300
400
300
350
400
450
T /K
T /K
吸附等温线的类型
从吸附等温线可以反映出吸附剂的表面性质、
表面超量的物理意义
单位面积的表面层中的溶质量,与含相
同溶剂量的本体溶液中的溶质量的差值。
a2 d Γ2 RT da2

胶体与表面化学-第四章--界面现象与吸附2

胶体与表面化学-第四章--界面现象与吸附2

p
r
第二节 弯曲界面的现象
几点说明
拉 普 拉 斯 方 程
第二节 弯曲界面的现象
拉 普 拉 斯 方 程
曲率半径越小小,附加压力越大 曲率半径r永为正值, ΔP也总为正值 ΔP的方向总是指向球面的球心(或曲面的 曲心) ΔP是表面张力在曲面上的合力(不是) ,表面张力是产生附加压力的根源,附加压 力是表面张力存在的必然结果。
相同点:
描述系统的同一个性质,是系统的同一个热力 学变量 量纲相同,数值相同
第一节 表面张力与表面能
关于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的讨论
dx
肥皂膜
F

l
W= - G= σ自由能 A = -σ自由能·2l·dx W=- F·dx= -2σ表面张力·l·dx
第一节 表面张力与表面能
关于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的讨论
毛 细 现 象
第二节 弯曲界面的现象
毛 细 现 象
第二节 弯曲界面的现象
开 尔 文 公 式
小液滴与平液面的挥发性能
•现象 小水滴不见了,它们“跑回”到杯中去了。 •说明 微小液滴比平面液体更容易挥发,或者说 微小液滴比平面液体上的饱和蒸气压高。
第二节 弯曲界面的现象
开 尔 文 公 式
第二节 弯曲界面的现象
第二节 弯曲界面的现象
毛 细 现 象 毛细 液面 现象
由于附加压力而引起的毛细管管内液面与 管外液面有高度差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
第二节 弯曲界面的现象
将毛细管插入液体后, 若液体能 润湿毛细管壁, 两者的接触角θ< 90°, 形成凹液面, 导致管内液 面上升; 反之液面下降
毛 细 现 象
第二节 弯曲界面的现象
p pg pl

第四章 第三节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

第四章 第三节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

第三节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
四、典型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一)有机氯农药 特点:化学性质稳定,残留期长,易溶于脂肪,并在
其中积累。 主要有机氯农药有:DDT和林丹。
1、DDT ➢ 挥发性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 ➢ 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故其在土壤中移动不明显,但可通过
植物根际渗入植物体内。 ➢ 是持久性农药,主要靠微生物的作用降解,如还原、氧化、
第三节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
一、土壤中农药的迁移 二、非离子型农药与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三、农药在土壤中的转化 四、典型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五、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
第三节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
一、土壤中农药的迁移 (一)扩散
是由于农药分子不规则的热运动而使其由浓度高的地 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所做的迁移运动。
黄和鑫(1985)研究在田间积水的条件下,林丹的半衰期只 有60.1天,降解速率比旱地提高了两倍多。
以上两例都说明了土壤微生物在农药降解中的作用 。
3、生物降解(土壤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
➢ 同类有机物分子结构不同,对其降解性能影响也不同。
如:除草剂 2,4-D(2,4-二氯苯氧乙酸)和2,4,5-T(2,4,5-三氯苯氧乙 酸)20天内,2,4,5-T几乎未被降解,2,4-D已降解至剩余10%以下。
三、农药在土壤中的转化
3、生物降解(土壤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 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通过各种生物化学作用参与分解
土壤中的有机农药。
实例
顾宗濂(1986)研究湘江流域农田土壤微生物群体降解林丹 的能力。
结果表明:土壤中能以林丹为唯一碳源的细菌数为平均36×104/g干土, 稻田淹水84天,林丹降解可达98.4%,若不淹水,84天后只降解了43.5%,

制冷技术第四章 吸收式制冷循环

制冷技术第四章 吸收式制冷循环
1. 单效吸收式制冷系统示意图
10-5.swf
机组特征
制 冷 原 理 与 装 置


单效制冷机使用能源广泛, 可以采用各种工业余热, 废热,也可以采用地热、 太阳能等作为驱动热源, 在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梯级 利用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而且具有负荷及热源自动 跟踪功能,确保机组处于 最佳运行状态。 单效制冷机的驱动热源为 低品位热源,其COP在 0.65-0.7. 如果业主具备 高品位的热源,应选择远 大直燃机或蒸汽双效制冷 机,其COP在1.31以上。
2
MLiBr /MH O MLiBr 100%
2、溶液的摩尔分数
制 冷 原 理 与 装 置
溶液中某一组分的摩尔分数为
i Ni /N1 N2 Nn 100%
ni M i / M
双组分的吸收式制冷工质对是一种二元溶 液,其摩尔分数 是以溶液中溶质的摩尔百 分数表示的。 溴化锂溶液的摩尔分数为
a qmf (qmf qmd ) r a
令 qmf qmd qmf qmd ( qmf qmd 1) r
a,则
a
r a
r
循环倍率a: 表示发生器中每产生1kg水蒸气需要 的溴化锂稀溶液的循环量 放气范围: ξ r- ξ a
三、双级与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循环
制 冷 原 理 与 装 置
NLiBr /( NH O NLiBr ) 100%
2
3.
制 冷 原 理 与 装 置
溶液的相平衡
(1)气液相平衡
双组分的吸收式制冷工质对气液相平 衡状态方程式为
F p, T , 0
(2)溶液的p—t图
制 冷 原 理 与 装 置
溴化锂溶液的p—t图,图中标出等质量 分数线簇,左侧的 0 线代表水的特 性,并标出了水的饱和温度 t’。

环境生物学 第四章 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

环境生物学 第四章 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

第四章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一、环境污染概述1.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生存、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通常,环境污染主要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它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自然过程引起的同类现象称为自然突变或异常。

2.环境效应——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环境变化⑴环境生物效应:指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效果,如水利工程、森林砍伐、癌症患者增多。

⑵环境化学效应: 在多种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环境效果。

如环境的酸化、土壤的盐碱化、地下水硬度的升高、光化学烟雾的发生等。

⑶环境物理效应: 环境物理效应是物理作用引起的环境效果。

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噪声、地面沉降等。

3.污染源(Pollution Source)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生活污染源污染物的自然来源(Natural Source ) : 自然界向环境排放,如:活动的火山 污染物的人为来源(Artificial Source ) : 来自人类活动,影响范围广、危害大4.污染物(Pollutant):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结构、状态和性质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物质。

生产性污染物和生活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进人大气一次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一次污染物与正常大气组分发生化学反应;太阳辐射下引起光化学反应而产生新污染物,它常比一次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危害更为严重。

★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在众多的污染物中筛选出的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的污染物,亦称优先控制污染物。

主要针对下列污染物:有毒有机化学污染物、生物难降解性物质、具有生物积累性、三致性污染物。

★★★环境污染的特点:影响范围大;作用时间长;污染物浓度低、情况复杂;污染容易、治理难。

工业防毒技术复习题

工业防毒技术复习题

第一章1.毒物:凡作用于人体并产生有害作用的物质都叫毒物。

2.工业毒物: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或产生的毒物,叫工业毒物。

3.中毒:毒物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变,这种病变叫中毒。

4.职业中毒: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叫职业中毒。

5.如何理解有毒物质的相对性?毒物的含义是相对的,一方面,物质只有在特定条件下作用于人体才具有毒性;另一方面,任何物质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也就可能出现毒害作用。

毒物与非毒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使二者发生互变的重要条件是剂量。

就是说,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有毒物质取决于这种物质的剂量。

即毒物本身不是毒物,而剂量使其成为毒物。

就是说,达到一定的剂量,任何一种化学物质都是有毒的。

6.影响毒物的因素有哪些?(会举例、选择)化学结构与毒性的关系(如以下物质的毒性由大到小为:四氯化碳4CCl >氯仿Cl CCH3>二氯乙烷22Cl CH >氯甲烷Cl CH 3>甲烷,在脂肪族烃类化学物质中,随着碳原子数增加,其毒性也增强)7.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种类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阈限值8.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为四级:I 级(极度危害)、II 级(高度危害)、 III 级(中度危害)、IV 级(轻度危害) 9.毒物在体内的过程是什么?机体对外源性化学物质的处理可简单地分成相互有关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四个过程。

10.毒物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皮肤、呼吸道、消化道。

其中,工业毒物主要经呼吸到进入体内,其次为经皮肤吸收,也可以经消化道进入体内,但较为少见。

11.职业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临床类型 12.急性职业中毒的救治措施急性职业中毒往往是生产事故引起的,其结果是造成作业人员的严重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对于急性中毒人员的救治越及时越好。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习题答案(第3版)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习题答案(第3版)

第二章 传质的理论基础1、答: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与传质方向上单位面积的物质的量称为传质通量。

传质通量等于传质速度与浓度的乘积。

以绝对速度表示的质量通量:,,A A A B B B A A B B m u m u m e u e u ρρ===+ 以扩散速度表示的质量通量:(),(),A A A B B B B A B j u u j u u u j j j ρρ=-=-=+以主流速度表示的质量通量:1()()A A A AB B A A B e u e e u e u a m m e ⎡⎤=+=+⎢⎥⎣⎦()B B A B e u a m m =+2、答:碳粒在燃烧过程中的反应式为22C O CO +=,即为1摩尔的C 与1摩尔的2O 反应,生成1摩尔的2CO ,所以2O 与2CO 通过碳粒表面边界界层的质扩散为等摩尔互扩散。

3、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可知:D ∽312p T -两种气体A 与B 之间的分子扩散系数可用吉利兰提出的半经验公式估算:410D -=若在压强5001.01310,273PPa T K =⨯=时各种气体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0D ,在其他P 、T 状态下的扩散系数可用该式计算32000P T D D P T ⎛⎫= ⎪⎝⎭(1)氧气和氮气:2233025.610/()32o V m kg kmol μ-=⨯⋅= 223331.110/()28N N V m kg kmol μ-=⨯⋅=525233 1.5410/1.013210(25.6)D m s -==⨯⨯⨯+(2)氨气和空气:51.013210P Pa =⨯ 25273298T K =+= 50 1.013210P Pa =⨯ 0273T K =3221.0132980.2()0.228/1.0132273D cm s=⨯⨯=2-4、解:气体等摩尔互扩散问题124230.610(160005300)()0.0259/()8.3142981010A A A D N P P kmol m s RT z --⨯⨯-=-==⋅∆⨯⨯⨯m 2s R 0通用气体常数单位:J/kmol ﹒K5、解:250C 时空气的物性:351.185/, 1.83510,kg m Pa s ρμ-==⨯⋅6242015.5310/,0.2210/m s D m s υ--=⨯=⨯32420006640.2510/40.08Re 2060515.531015.53100.620.2510o c P T D D m s P T u d v v S D ----⎛⎫==⨯ ⎪⎝⎭⨯===⨯⨯===⨯用式子(2-153)进行计算0.830.440.830.4440.0230.023206050.6270.9570.950.25100.0222/0.08m e c m m sh R S sh D h m sd -==⨯⨯=⨯⨯===设传质速率为A G ,则211220000()()()44ln4A A A m A s A A lA m A s AA s A m A s A dG d dx h d u d du d dx h du l h ρρππρρρρρρρρρρ⋅⋅⋅⋅=-==--=-⎰⎰2-6、解:20℃时的空气的物性:(注:状态不同,D 需修正)353352244200505541.205/, 1.8110,1.013102930.22100.2410/1.0132102730.053 1.205Re 99901.81101.81100.6261.2050.2410o c kg m Pa s P T D D m s P T u dv S D ρμρμρ------==⨯⋅⎛⎫⨯⎛⎫==⨯⨯⨯=⨯ ⎪ ⎪⨯⎝⎭⎝⎭⨯⨯===⨯⨯===⨯⨯(1)用式0.830.440.023m e c sh R S =计算m h 0.830.4440.02399900.6260.24100.018750.05m m sh D h d -⨯⨯⨯⨯===(2)用式13340.0395e c sh R S =计算m h134340.0395(9990)(0.626)0.24100.01621/0.05m sh D h m sd -⨯⨯===2-7、错解:氨在水中的扩散系数921.2410/D m s -=⨯,空气在标准状态下的物性为;353591.293/, 1.7210,Pr 0.708, 1.00510/()1.721010727.741.293 1.2410p c kg m Pa s c J kg k S D ρμμρ----==⨯⋅==⨯⋅⨯===⨯⨯由热质交换类比律可得231Pr m p c h h c S ρ⎛⎫= ⎪⎝⎭223351Pr 560.7087.0410/1.293100110727.74m p c h m s h c S ρ-⎛⎫⎛⎫==⨯=⨯ ⎪ ⎪⨯⎝⎭⎝⎭✧ 1)(第3版P25)用水吸收氨的过程,气相中的NH3(组分A )通过不扩散的空气(组分B ),扩散至气液相界面,然后溶于水中,所以D 为NH3在空气中的扩散。

化工传质分离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传质分离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单级平衡过程 (6)第三章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 (19)第四章气体吸收 (24)第五章液液萃取 (27)第六章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 (28)第七章吸附 (34)第八章结晶 (35)第九章膜分离 (36)第十章分离过程与设备的选择与放大 (37)第一章绪论1.列出5种使用ESA和5种使用MSA的分离操作。

答:属于ESA分离操作的有精馏、萃取精馏、吸收蒸出、再沸蒸出、共沸精馏。

属于MSA分离操作的有萃取精馏、液-液萃取、液-液萃取(双溶剂)、吸收、吸附。

2.比较使用ESA与MSA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答:当被分离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很小,必须采用具有大量塔板数的精馏塔才能分离时,就要考虑采用萃取精馏(MSA),但萃取精馏需要加入大量萃取剂,萃取剂的分离比较困难,需要消耗较多能量,因此,分离混合物优先选择能量媒介(ESA)方法。

3.气体分离与渗透蒸发这两种膜分离过程有何区别?答:气体分离与渗透蒸发式两种正在开发应用中的膜技术。

气体分离更成熟些,渗透蒸发是有相变的膜分离过程,利用混合液体中不同组分在膜中溶解与扩散性能的差别而实现分离。

4. 海水的渗透压由下式近似计算:π=RTC/M ,式中C 为溶解盐的浓度,g/cm 3;M 为离子状态的各种溶剂的平均分子量。

若从含盐0.035 g/cm 3的海水中制取纯水,M=31.5,操作温度为298K 。

问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多少kPa? 答:渗透压π=RTC/M =8.314×298×0.035/31.5=2.753kPa 。

所以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2.753kPa 。

5. 假定有一绝热平衡闪蒸过程,所有变量表示在所附简图中。

求: (1) 总变更量数Nv;(2) 有关变更量的独立方程数Nc ; (3) 设计变量数Ni;(4) 固定和可调设计变量数Nx ,Na ;(5) 对典型的绝热闪蒸过程,你将推荐规定哪些变量?思路1:3股物流均视为单相物流, 总变量数Nv=3(C+2)=3c+6 独立方程数Nc 物料衡算式 C 个热量衡算式1个 相平衡组成关系式C 个 1个平衡温度等式1个平衡压力等式 共2C+3个 故设计变量Ni=Nv-Ni=3C+6-(2C+3)=C+3固定设计变量Nx =C+2,加上节流后的压力,共C+3个 可调设计变量Na =0 解:(1) Nv = 3 ( c+2 )(2) Nc 物 c 能 1 相 cF ziT F P FV , yi ,T v , P vL , x i , T L , P L习题5附图内在(P ,T) 2 Nc = 2c+3 (3) Ni = Nv – Nc = c+3 (4) Nxu = ( c+2 )+1 = c+3 (5) Nau = c+3 – ( c+3 ) = 0 思路2:输出的两股物流看成是相平衡物流,所以总变量数Nv=2(C+2) 独立方程数Nc :物料衡算式 C 个 ,热量衡算式1个 ,共 C+1个 设计变量数 Ni=Nv-Ni=2C+4-(C+1)=C+3固定设计变量Nx:有 C+2个加上节流后的压力共C+3个 可调设计变量Na :有06. 满足下列要求而设计再沸汽提塔见附图,求: (1) 设计变更量数是多少? (2) 如果有,请指出哪些附加变量需要规定?解: N x u 进料 c+2压力 9 c+11=7+11=18N a u 串级单元 1 传热 1 合计 2 N V U = N x u +N a u = 20 附加变量:总理论板数。

废气处理课程设计

废气处理课程设计

废气处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废气的来源、成分及对环境的影响,理解我国废气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废气处理技术,如吸收法、吸附法、生物法等,以及各自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3. 帮助学生了解废气处理设备的运行维护及管理,培养学生对废气处理工艺流程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废气处理问题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废气处理实验操作。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小组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完成废气处理方案的制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环保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保护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相关课程,结合学生所在年级的知识深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生物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但对实际工程应用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通过实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废气处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目标分解,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废气来源及环境影响:讲解废气的来源、分类及对环境的影响,涉及大气污染物的特性、迁移与转化规律,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进度安排:2课时2. 废气处理技术原理:介绍吸收法、吸附法、生物法等常见废气处理技术原理及适用范围,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

进度安排:4课时3. 废气处理设备与工艺流程:分析废气处理设备类型、选型原则及工艺流程设计,以教材第三章为基础。

进度安排:4课时4. 废气处理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废气处理实验,包括吸收、吸附等实验操作,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应教材第四章。

第四章 吸附

第四章 吸附
中需选取一个参照面。
Gibbs吸附公式的推导
最好选定在此参照面上某一个组分的 表面过剩为零。对于只有两个组分的 体系,组分1代表溶剂,组分2代表溶 质。我们强调的是溶质的界面吸附, 因此选择 Γ1 = 0 处为参照面最合适。 若溶剂浓度C与高度h的关系如图a。 由于分界面选取在A1=A2的地方,因 此这一参照面就决定了溶质的过剩量 Γ2(1) 即图b中的A3,反映了溶质聚集 在相界面上。
化学位与活度a的关系为:
恒温时对上式全微分得: 在浓度不高时,活度a可用浓度C代替。因此
Gibbs吸附公式的推导
这就是通常见到的Gibbs等温吸附方程的近似式。 说明:
①此公式由相平衡推出,因此一切量是平衡量;
②此公式由相平衡推出,对具体相没有限制,因此可 应用于任何界面;
③对于具体何种溶质无溶液表面张力随溶质浓度的变化
4.1.1 溶液表面张力与溶质浓度的关系
第二类与第三类物质,γ均随C增加而减小,因此这 两类物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surface active materials)
(2)γ随C增加而逐渐降低, 如有机醇、有机酸和有机胺等。 (3)少量的加入会使γ急剧下 降,而后几乎表面张力不随其 浓度而变化,我们称这类物质 为表面活性剂 (surfactant)。如 肥皂、洗涤剂等。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一可逆过程:
其中δWR是除体积功以外的其他功
Gibbs吸附公式的推导
将式(5) 代入式(4),得:
在表面化学中,
则可简化为:
Gibbs吸附公式的推导
根据热力学基本公式,对于多组分体系有:
单相:
多相: 比较式(7)和(8)得到: (9) (8)
Gibbs吸附公式的推导
若只存在一相(α或β相,因此不存在界面S), 即会得到吉布斯-杜亥姆(Gibbs-Duhem)公式: (10) 此式既可用于α相也可用于β相。代入式(9)得: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第四章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第四章

热质交换过程与设备. 第四章
4.1 空气与水表面之间
热质交换
当水温等于空气露点温度时,发生A-2过程。A-2过程是 空气增湿和减湿的分界线,此时由于tw<tA和Pql=PqA,所以空 气被等湿冷却。 当水温高于空气露点温度而低于空气湿球温度时,发生 A-3过程。此时由于tw<tA和Pq3>PqA,空气被冷却和加热。
热质交换过程与设备. 第四章
4.1 空气与水表面之间
热质交换
当水温等于空气湿球温度时,发生A-4过程。A-4过程是 空气增焓和减焓的分界线,此时由于等湿球温度线与等焓线 相近,可以认为空气状态沿等焓线变化而被加湿。在该过程 中,由于总热交换量近似为零,而且tw<tA,Pq4>PqA,说明空气 的显热量减少、潜热量增加,二者近似相等。实际上,水蒸 发所需热量取自空气本身。
t w <t 1 tw=t1 t 1 < t w < ts tw=ts t s < t w < tA tw=tA t w >t A
热质交换过程与设备. 第四章
4.1 空气与水表面之间
热质交换
和上述假想条件不同,如果空气与水的接触时间足够长, 但水量是有限的,则除tw=ts的热湿交换过程外,水温也将发 生变化,同时,空气状态变化过程也就不是一条直线。如在 i-d图上将整个变化过程依次分段进行考察,则可大致看出 曲线形状。
• 相关内容 • 相关图片
热质交换过程与设备. 第四章
4.1 空气与水表面之间
热质交换
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根据水温不同,可能仅发生显热 交换,也可能既有显热交换又有潜热交换,即发生热交换 的同时伴有质交换(湿交换)。
显热交换是空气与水之间存在温差时,由导热、对流和 辐射换热作用而引起的结果。潜热交换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结(或蒸发)而放出(或吸收)汽化潜热的结果。总热 交换是显热交换和潜热交换的代数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dx B ' GdYA rA adH b
' —宏观反应速度 A
15
• 其中 r
• b—B的反应系数与A的反应系数之比。
Ldx B ' GdYA rA adH b
16
当处理稀溶液时,Pt≈Pu CT≈CU 可得到微分物料平
衡方程
G L dpA — dcA B pt bCT
相,汽→液;液相中的轻组分汽化进入汽相,液→汽; 成立恒摩尔流的假设,使计算过程简化。 而吸收只是气相中的某些组分溶解到不挥发的吸收剂中 去的单相传质过程。一般沿塔从上往下,气体量、液 体量增加。∴除了贫气吸收(吸收质量很小)外不能
传质过程往两个方向进行。如果各组分的ΔHv 相近时,
视为恒摩尔流。
28
塔顶:
塔底:
气相传质控制
21
塔顶: 塔底:
液膜传质控制
22
塔顶: 塔底:
23
化学吸收 • 结论:
• 1.
k AG apA k B1aCB
气相反应速率较慢,由较慢的控制。
• 2.
k AG apA k B1aC B
反应在液相内进行,为液相控制。 化学吸收可以大大降低塔的高度,
而物理吸收塔过高,不能够实现。
4
分类
吸收剂与溶质之间相互作用不同,可分为
物理吸收:吸收过程纯属气体的溶解过程。
a 单组分吸收:
b 多组分吸收:
吸收过程有无热效应,可分为
等温吸收:贫气吸收(吸收微量气体)
非等温吸收:吸收量大时,一般放热,产生吸收热,T↗;
5
吸收过程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气体吸收涉及到相际传质过程。
整理得
v N 1 - v1 l 0 vN AN
v N 1 - v1 A1A 2 A N A 2 A 3 A N A N v N 1 A1A 2 A N A 2 A 3 A N A N 1 l0 A 2 A 3 A N A 3A 4 A N A N 1 v N 1 A 1 A 2 A 3 A N A 2 A 3 A N A N 1
汽液平衡关系的非线形性,而且吸收速率又受化学反应速率的影 响,分析这类吸收过程比物理吸收困难。
b 带有不可逆反应的吸收 C02+2Na0H→Na2C03+H20 H2S+2Na0H→Na2S+H20 吸收反应过程是连串反应或反应速度慢时比较复杂。
8
吸收过程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气体吸收涉及到相际传质过程。
多组分吸收(物理吸收)时,各组分是
1. 在同一塔体内进行吸收,N理相同;
2. L/V相同。
各组分的吸收量由它们各自的挥发度或Ki 所决定,而
且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不能对所有组分规定
分离要求,而指定某一组分的分离要求,由其分离要
求确定N理,而且N理已确定其它组分的分离要求随之 而确定。
26
区别/4
假定图所示的吸收塔的每一块板均为一个平衡级, vn 则对于组分i可导得:
ln-1
1 2
n-1 n n+1
vj
v j1 A j-1 v j-1 A j+1 1
N 吸收液 原料气 Vn+1 LN 吸收模型
3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时,有
v1,i
v2 A0 v0 A1 1
v1 v 2 l0 A1 1
30
可用水蒸气,最后冷凝分层分离。
二、解吸方法
温度增大,压强降低,L减小,V增大对解吸有利。
解吸剂作用下的解吸过程
(1)使用惰性气体或贫气的解吸
(2)直接蒸气解吸 (3)间接蒸气加热解吸 (4)多种方法结合解吸
31
尾气 V1
L0
吸收剂
4.1.4 多组分吸收和解吸的简捷计算法
在多级逆流吸收中由于吸收
* *
*
y K mx
*
E:亨利常数Pa
H:溶解度常数Kmol/m2s pa
K:相平衡常数
H
ms E
s

s
ms

1 E
EH
s
ms
P* P总
K m
P* E
m K
E P 总
7
化学吸收:带有化学反应的吸收。
a 带有可逆反应的吸收 2H0CH2CH2NH2+C02+H20 一乙醇胺 ( H0CH2CH2NH3)2C03 碳酸醇胺
A0 v0 l0
(9-2)
l0为吸收剂组分的摩尔流量。
j=2时,
v 3 A 1 v1 v2 A2 1
式(9-2)代入整理得
(A1A 2 A 2 1)v4 A1A 2 l 0 v3 A1 A 2 A 3 A 2 A 3 A 3 1
(A1 1)v3 A1l 0 v2 A1 A 2 A 2 1
平衡问题:物质传递的方向和限度; 传质速率问题:传质推动力和阻力。过程快慢的问题。
相平衡:相间传质已达到动态平衡,从宏观上观察传质
已不再进行。
9
4.1.2 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
一. 物理吸收
• 为了计算填料塔高度,必须把传质速度方程式和 物料平衡方程式联立求解。计算的空间基准为单 位塔截面,高为dH的微元体积,其中相界面积为 adH;由于稳定操作,时间基准可以任意取△t。
(A1A 2 A N-1 A 2 A 3 A N-1 A N-1 1)vN1 A1A 2 A N-1l 0 vN A1 A 2 A N A 2 A 3 A N A N 1
35
对全塔进行物料衡算,有
l N v N1 - v1 l 0
该式关联了吸收率、吸收因子和平衡级数,
(9-3)
称为汉顿(Horton)-富兰克林(Franklin)方程。
36
二. 平均吸收因子法
a 假设:
各板的A。 ② 液气比L/V采用塔顶和塔底条件下的平均值或L0/VN+1; ③ 用全塔的平均温度计算相平衡常数m。 • 由以上假设可以看出,此种方法适用于低浓度(贫气) 吸收。高浓度(富气)吸收时,溶解热较大,温升高, Φ、A、N 的关系
1 2
是一个放热过程,因此吸收剂
和富气通常都在低于塔的平均 操作温度下进入塔内。
vn ln-1
n-1 n n+1
N 吸收液 原料气 32 Vn+1 LN 吸收模型
一. 吸收因子法 1) 吸收因子 A
• •
• •
任一组分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yi=mxi 式中
yi——气相中组分i的摩尔分数 xi——液相中组分i的摩尔分数 m——组分的相平衡常数
吸收和解吸为互为逆过程。
吸收是分离气体混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过程的推动力为:浓度差C
3
应用
1. 回收产品:用洗油(焦化厂副产品,数十种C、H化
合物的混合物)吸收焦炉煤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
2.气体净化:合成氨原料气中含有CO、CO2 、H2 S等有
害气体,易使cat.中毒。 3.制备气体的溶液: SO2----- SO3 + H2O--- H2 SO4 一般 采用92.5% H2 SO4吸收成为98% -----105% H2 SO4 。 实际过程往往同时兼有净化和回收双重目的。
24
4.1.3 多组分吸收和解吸过程分析 吸收
多组分吸收和精馏都是传质过程,有共同点也有区别。 共同点:不能对所有组分规定分离要求,只能对吸收和解 吸操作关键作用的组分即关键组分规定分离要求。
吸收操作中必须控制其分离要求的组分称为关键组分。
∵吸收塔的Na=1 ,∴吸收塔只有一个关键组分。
25
关键组分
10
11
12
13
物理吸收:
G、L为单位塔截面上惰性组分的摩尔流量
V Y1 dY Z Y2 KY a Y Y *
L dX X1 及Z X 2 * K X a X X
14
' rA
二. 化学吸收 反应式为A(气)+B(液)——产品。 采用逆流稳定操作。 气相中失去组分A的物质的量=1/b液相中失去组分B的 物质的量=液相中反应掉的A的物质的量。
平衡问题:物质传递的方向和限度; 传质速率问题:传质推动力和阻力。过程快慢的问题。
相平衡:相间传质已达到动态平衡,从宏观上观察传质
已不再进行。
6
亨利定律 当气压不太高(<5*105Pa)时,在一定的温度
下稀溶液中的溶质溶解度与气相中溶质平衡分压成正比。 即
c f ( P ) HP x P / E
① 各板的吸收因子相同,并用全塔的平均吸收因子代替
不适用。
37
b 公式推导:∵A1=A2=A#=…=AN=A, 代入式 (vN+1 -v1)/ vN+
1
= -
AN AN 1 AN 2 ... A AN AN 1 AN 2 ... A 1
vN -1
PA2=100Pa
G L dpA dcA pt CT
19
得操作线方程为:
PA1=20 PA PA=20 PA CA1=0; PA2=100 PA CA2=6.4mol/m3 CA=0 PA*=HACA =0
-气相总传质系数
HA K AG a k AG a k A1a 1 1
20
(2) CB 高时
• •
y=v/V x=l/L
式中l——液相中组分i的摩尔流量 L——液相的(总)摩尔流量 v——气相中组分i的摩尔流量 V——气相的(总)摩尔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