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对寒热药物的配伍运用
以张仲景寒温并用法治疗外感发热体会
金银花 1 , 5g连翘 1 ) 5g 。若里热炽 盛, 应用上方无效, 舌苔黄, 脉滑数者, 予三黄石膏汤加味 。
3 3 三 阳合病, . 邪郁 三f E l 证见 :恶寒 发热, 头痛, 牙痛, 身痛, 口干或 口苦, 苔薄 白或 薄黄, 脉浮紧或浮数或弦滑数 。 以解表清 里、 解少阳, 治 和 予柴 葛解肌汤 ( 柴胡 1 ~1 , 2 5 g 葛根 9 5 g 羌活 9 g 白芷 9 g ~1 , , ,
夫热 病者 , 皆伤 寒之类 也 。 ”指 明伤 寒 与温病 皆属 外感热 病 。
《 问・ 素 调经论篇》日:“ 上焦不通利, 则皮肤 致密, 理闭塞, 腠 玄府不通, 卫气不得泄越, 故外热 。 指 出这种外热 的生成, ” 不在
32 表寒 闲郁, . 肺热 炽盛
证见 :恶寒, 发热, 咳嗽, 脉浮数 。治 以宣肺解表 、清热解 毒, 予麻杏石甘汤加减 ( 麻黄 1 , 0 石膏 3 , g 0g 甘草 9g杏仁 1 , , 0g
泄 之 品 , 结 多 能 随 之 而 解 。 在 郁 结 较 甚 的 情 况 下 , 纯 寒 凉 郁 但 单
白芍 9 g桔 梗 9 g 蝉蜕 9 g 石 膏 3 , , , , 0 g 甘草 6 g 。 )
34 外寒 包火, 热化毒 . 郁 证见 :发热 , 形寒, 头身痛, 咽痛, 以痛剧者 多, 且 咽喉充血 明显, 巴滤泡增生 多, 淋 小儿扁桃体 多肿大 ;皆有 咳嗽 伴咽痒, 多剧 咳少痰, 甚则 咳重不能 安睡, 日后有痰 , 黏色黄, 数 痰 或微 辛温解表 、辛凉散毒, 桑杏 汤、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减 予
( 叶 1 , 胡 1 , 仁 1 , 黄 1 , 膏 3 , 芩 桑 5g柴 0 g杏 0g麻 0g 石 0g黄
《伤寒论》八个寒热共用方
《伤寒论》八个寒热共用方《伤寒论》所载的寒热之药并用方剂,概括起来共八个方子。
1、柴胡桂枝干姜汤已经讲过,2、栀子干姜汤从略,3、生姜泻心汤、4、甘草泻心汤可以以5、半夏泻心汤为代表。
下面分别对各方剂进行简要叙述。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是寒药、热药杂用的方子。
它属于和解脾胃寒热之邪的代表方。
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都是在它的方药基础上加减变化而成。
它是治疗脾胃之气失和、心下痞满而挟有痰饮的一种病证。
因其挟有痰饮,故兼有呕吐之证。
如结合临床观察,此证当有心下痞满、呕吐、肠鸣下利,或大便不调之证。
本证的产生,由于脾胃阴阳不和,升降失序,中焦之气痞塞、寒热错杂,痰饮内生之所致。
故用半夏泻心汤苦降辛开、和胃涤痰为主。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黄连、人参、炙甘草,大枣组成。
此证气机升降不利,中焦痞塞,胃气不降而生热,故方用芩、连之苦寒以降之,脾气不升而生寒则肠鸣下利,故用干姜之辛热以温之,痰饮扰胃,逆而作呕,故用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
脾胃气弱,不能斡旋上下,故以参,草、枣以补之。
本方清上温下、苦降辛开、寒热并用,以和脾胃,为治心下痞的主方。
【按】心下为半表半里部位(在胸之下、腹之上),故其为病,则用泻心汤和解为宜。
然小柴胡汤治在肝胆,而泻心汤则治在脾胃。
两证的气机皆有出入升降不利的特点,又皆系阴阳的乖戾不和所致,若不用和解而用它法治疗,则病不能愈。
尤以“心下”位于胸腹之间,乃气之上下要道,故阴阳交通不利则作痞。
痞者塞也,气滞而不行,非血非水,中实无物,故按之则濡,但气痞耳。
张某,男,36岁。
素有饮酒癖好,因病心下痞满,时发呕吐,大便不成形,日三四次,多方治疗,不见功效。
脉弦滑,舌苔白。
辨证:证为酒伤脾胃,升降失调,痰从中生。
痰饮使胃气上逆则呕吐,脾虚气寒则大便不成形,中气不和,气机不利,故作心下病。
处方:半夏12克,干姜6克,黄芩6克,黄连6克,党参9克,炙甘草9克,大枣七枚。
服一剂,大便泻出白色粘涎甚多,呕吐遂减十分之七;再一剂,再痞与呕吐俱减,又服两剂,则病痊愈。
张仲景这个经典方,清上温下,平调寒热!
张仲景这个经典方,清上温下,平调寒热!学习倪海厦老中医现在坐办公室的白领中,很多人都有一种“病”,叫上热下寒。
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因为上面动得太多:眼睛老在动,看手机;嘴巴老在动,吃各种各样的垃圾食品,喝各种各样的冰镇饮料,服用各种各样的抗生素;脑子老在动,各种念头潮水一样袭来,操心完国家大事又操心自个小事……唯独不动的就是下半身,老坐着。
上面动的太多,血不足,气有余便是火,这火本来可以引到下面,温暖我们的手脚,但由于久坐与饮食的原因,导致中焦脾胃不通了,火被阻挡了,咋办?只好反弹上去呗,于是就出现了上热下寒。
具体来说,上热的症状是:动不动就上火,脸上长痘痘、口腔溃疡、喉咙痛、眼干眼涩是常有的事,有时还牙龈出血,流鼻血……下寒的症状是:大便不成形,便溏,腰膝酸冷,手脚冰凉,尿频,还有宫寒痛经……简单来说,上热下寒就是由于中焦不通、阴盛于下、虚阳上浮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关于上热下寒问题,一定要记住一点:上热下寒并不是你真的阳虚得厉害,而是身体里的火没有被利用起来。
真正阳虚的人全身都会是一片寒凉的迹象,而不仅仅是下半身。
上热下寒到底怎么调理?调理上热下寒,思路在于:打通我们的中焦脾胃,再把上面的火往下引,这样上下对流,自然就上不热下不寒了。
打通中焦脾胃的关键是扶正,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引火下行是祛邪,扶正祛邪双管齐下,既治标又治本,岂不妙哉?针对这个问题,张仲景有个方子,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甘草泻心汤——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擘开) 、黄连5克。
以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
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注意:煎药时一定要煮后去掉药渣,把汤液倒出来再煮哦。
我们要遵循张仲景的思路,这样方子中的药物才可以寒热并行,攻补同施,以达到最大的药效。
我们来分析一下张仲景的方子:要想打通中焦,首先要建中,要固住脾胃的正气,张仲景用了炙甘草、干姜、大枣。
小伙伴们是不是对这三味药很熟悉呢?对了,这是张仲景健脾养胃药中的三味,还有一味人参。
张仲景寒热并用之法解析
《 伤寒论 》、 金 匮要 略 》 后 汉 张 仲景 所 作 , 一 《 为 是
部 辨证 论治 的书 , 治法 包括 了汗 、 、 、 、 、 、 、 吐 下 和 温 清 补 消八 法 , 中寒 热并 用 之 法应 用 广 泛 , 谓 寒 热并 用 , 其 所
脾 阳。
2 肺 胀 、 证 喘
者, 此无 阳也 , 不可 更汗 , 宜桂 枝二 越婢 一汤 。 ” 上两 条病 机 均 为伤 寒 表 实 , 阳郁 化热 。前 一 条 较 后 一条 表寒 里热 均严 重 。表寒 当用 辛 温药 发 散 之 , 里
热重 镇熄 风 , 石 膏 、 水 石 、 有 寒 滑石 清 热 泻 火 , 石脂 、 赤
肺 咽 , 下焦 又有寒 的 , 而 可用这 个 方子 , 清肺 咽 , 上 下温
作 者 单 位 : 西 省 阳 泉 市 阳煤 集 团第 三 医 院 中医 科 ( 泉 0 5 0 ) 山 阳 4 0 8
不 汗 出而烦 躁者 , 大青龙 汤 主之 。 ”
风引 汤 , 病机 为 肝火 偏 旺 , 风 内动 , 用 风 引 汤 肝 故 重镇潜 阳 , 清热熄 风 。方 中汇 集 了 六种 金 石 类 药 来 清
12 2 . 7条 “ 阳病 , 热 恶 寒 , 多 寒 少 , 微 合 并使 用 , 在八 法 中属 温 清两
法 , 称温 清并 用 。病 机属 于寒 热 错 杂者 , 应 用 , 亦 可 少 数也 可用 于反佐 , 根据 临床 常见病 种总结 如下 。 我
1 感 冒
11 3 . 8条 “ 阳 中风 , 浮 紧 , 热 恶寒 , 太 脉 发 身疼 痛 ,
1 5 柴 胡 桂 枝 干 姜 汤 用 于 治 疗 少 阳 之 邪 不 解 而有 .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寒热药物配伍临床应用简析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寒热药物配伍临床应用简析
尤强;张国琼
【期刊名称】《中医药通报》
【年(卷),期】2011(010)001
【摘要】<金匮要略方论>是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论治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它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上都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清代名医王清任称之为医之方祖,杂病之宗.杂病者,多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医者难能辩证施药.本文根据原文的"病脉证治方药"条文中寒热药的物配伍应用以讨论杂病的辨证施治、处方用药的规律、思路及方法.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尤强;张国琼
【作者单位】云南省富源县中医院,655500;云南省富源县中医院,6555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金匮要略》方剂配伍规律简析 [J], 章曦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简析 [J], 肖永红
3.张仲景对寒热药物的配伍运用 [J], 徐成贺
4.简析常用降血脂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J], 简秋卓;王风光
5.张仲景妙用甘草配伍组方特色简析 [J], 李婕;周忠波;蒋小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伤寒论》寒热并用6方】
【《伤寒论》寒热并用6方】《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寒热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是辨别疾病性质的2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可以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阳胜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因此,寒热可作为一种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
然临床证候往往复杂多变,所见之证并非单纯为热证或寒证,尤其是一些病程较长、病因复杂的疾病,常表现为寒热错杂。
张仲景开创了中医寒热并用之先河,其运用寒热并投之法,或增减药量,或变化药味,总以切合病情,分清主次为根本宗旨。
《伤寒论》之寒热并用方剂,是张仲景对方剂学的一大创举。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本方七分清利湿热,三分表散外寒。
《伤寒溯源集》有言:“伤寒之郁热与胃中之湿气互结,湿蒸如淖淖中之淤泥,水土黏泞而不分……盖以湿热胶着,壅积于胃,故云瘀热在里,必发黄也”。
伤寒,是指外感风寒而表邪未尽,当见发热、恶寒、无汗等症。
瘀热,是指湿热之邪郁于内,而见身黄、目黄、小便黄。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既能发汗解表、利小便,又能清解在里之郁热,故以此主之。
尤在泾云:“此亦热瘀而未实之证,瘀热在里者,汗不得出,而热瘀在里也”。
方中麻黄辛温,主入肺经,可散体表皮肤之寒气,配伍辛温之生姜、杏仁,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赤小豆、连翘、梓白皮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利湿,可清解在里之湿热;大枣、甘草甘温悦脾,以为散湿驱邪之用;用潦水者,取其气清薄偏浮,入体内善行肺经,不助水气。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第63条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第162条曰:“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此两条文均论述了误用汗法、下法后,邪热内传,邪热壅肺而致喘的证治。
表邪化热入里壅肺,肺失肃降,导致肺气宣降失常,故见气喘之证;肺外合皮毛,邪热壅滞于肺,热迫津液外出,故有汗出之证。
张仲景治疗伤寒的中药方子
张仲景治疗伤寒的中药方子1.张仲景治疗伤寒的中药方子张仲景,唐朝最著名的医学家,是中国古代医学的代表,他运用汇集奔放的精神,完善了古典医学体系,提出了《伤寒论》,让医学研究有了新的可能性。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了多种中药方子用以治疗伤寒。
一、苍术甘草汤,治伤寒惊风,发热,心悸的症状,用苍术20克,甘草10克,炙甘草15克,白二仁9克,煎服水200毫升;二、芍药当归汤,治伤寒寒喘特别剧烈的症状,用当归20克,芍药15克,炙甘草6克,白二仁9克,煎服水150毫升;三、炙甘草栀子汤,治伤寒虚汗,有气无力,头晕目眩,发热汗出的症状,用炙甘草10克,栀子15克,当归6克,白二仁6克,煎服水150毫升;四、熟地四物汤,治伤寒烦心,发热的症状,用熟地20克,甘草1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煎服水150毫升;五、桂枝汤,治伤寒咳嗽,气喘,有气无力,烦躁不安,恶寒,发热,畏寒的症状,用桂枝6克,枳实9克,炙甘草7克,甘草9克,白芍药6克,煎服水60毫升。
如此,张仲景对伤寒对提出的五种中药方子,涵盖了伤寒N多种症状,是中医师用以治疗发热、头晕目眩、烦心、发热汗出、咳嗽等各种症状的重要参考。
本篇讲述了张仲景治疗伤寒的五种中药方子,张氏五剂,即苍术甘草汤、芍药当归汤、炙甘草栀子汤、熟地四物汤以及桂枝汤,是中医师在治疗伤寒时的重要参考。
每一条方子中的药物,以及调入比例都有一定的原理,均步科学理论之道。
此外,从量力而为,从症解药以及求同存异的医学观照,张仲景开创了中医理证治法,因此,张氏中医药学在古史而言实属经典,其影响中国人们至今。
自古至今,“仲景之言”留存于古籍,为我们开拓了新的办法,前后学习者和医家们均以之为福音。
医圣张仲景这个神奇的配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用过的都说好
医圣张仲景这个神奇的配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用过的都说好在中医界,东汉末年的医者张仲景,凭借他流传下来的《伤寒杂病论》,给后世中医在辨证施治方面,宛如黑夜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进的方向。
张仲景所传之方,都被后世医家奉为“金科玉律”,被称之为“经方”。
由于经方的大部分方剂的药味都比较少,所以对于后世医家诸如李东垣等名医,用药大多八九味的用药方法称之为“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实际上,这种说法过于片面和武断。
张仲景没有九味药以上的方剂吗?举个栗子——大名鼎鼎的乌梅丸!乌梅丸是张仲景用于调理厥阴病的一个代表方剂,同时也是一个调理疑难杂症的方剂,但是它却不像诸如四逆汤、小柴胡汤、桂枝汤等方剂药味很少。
实际上,经方并不是药味少、剂量大、效果好的就是经方,时方也一样有药味少、剂量大、效果好的特点。
其实所谓经方,主要是指代汉及汉代以前的方剂,尤其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主。
经方与时方只不过是两个时空的产物,与药味多少无关。
那么,乌梅丸究竟由哪些中药组成呢?据《伤寒论》记载,全方由“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等十味药组成的。
而且,这个方剂的制作也十分讲究。
先将这十味中药除乌梅外的九味药全部捣碎过筛。
将乌梅用醋浸泡一夜,去掉果核,放在甑子里,与五斗米一起蒸,乌梅要放在米下面,待到饭熟后,将乌梅取出来,捣成泥状,与其他九味药打成的粉末混合均匀,然后放在舂臼中,放入少许蜂蜜,用杵捶打两千次,制成丸剂,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十至二十颗,饭前服用,每天三次。
在服药期间,禁止食用生冷、滑物、臭食之类的食物。
看到这个配方之后是不是要感叹一番了,这个配方不光药味比较多,而且制作过程也是十分复杂,而且服药期间还要守禁。
然而,奇妙的是,这个配方虽然药味多制作繁杂,但是临床作用却很强大。
具有清上温下、安蛔止痛的作用。
适用于蛔厥之证,在临床中常以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至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反胃呕吐,脉沉细或弦紧为辨证要点。
张仲景对寒热药物的配伍运用
・学术探讨・张仲景对寒热药物的配伍运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510515) 徐成贺 关键词 张仲景 寒热配伍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病寒以热药,病热以寒药”,皆是言寒热病的正治之法,比较单纯,易于掌握。
若病情复杂,病的性质在传变中已有转化,或同一机体不同处受邪,而邪之性质不同,或病证虽一,但需要制其主治药物的偏颇之性,或不同类别的药物需取性取用用药,或病证中有寒热真假,需反佐为用,此时仲景则寒药与热药配伍使用。
其运用情况如下:1 寒热并用,以治寒热证相兼1.1 散寒药与清里热药配用,以治外寒内有郁热。
表寒不解,在里又郁而化热,且表寒郁滞越重,在里之热也郁阻更甚,形成所谓“寒包火”者。
其代表病证为大青龙汤证,《伤寒论》38条言:“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由后之一语“不汗出而烦躁者”可知,烦燥是因内有郁热所致,内热是由表实郁滞不得宣达所致。
此时治疗,重在解表之寒邪的郁滞,表邪解,内里之阳热不郁滞则易向外解散,并配用清里热药。
仲景一般解散表寒药为麻黄、桂枝、生姜并用,清热药只用石膏。
麻黄量要大,为六两,石膏相对为少,为鸡子大一枚。
1.2 发表药与泻里实热药配用,以治表寒里实热。
外有表寒不解,内里化热,郁结成实,形成阳明里实证。
表寒因内里化热成实,随着病情的发展,表寒已轻微,但仍未解。
此时仲景治疗,重在泻在里之阳明腑实,轻用发表,多选桂枝汤,且因在里已阳明成实,故去桂枝汤中之芍药,以免因其收敛之性,不宜解散在里之结。
如《金匮》之厚朴七物汤证,“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厚朴七物汤主之。
”仲景即用桂枝汤去芍药合厚朴三物汤,桂枝、生姜以解表,大黄、枳实、厚朴以下实热。
外寒里热,治从表里,表用温散,里用清解或苦寒泻下。
从仲景治表里方的用药观之:发表药主要为麻黄、桂枝、生姜;清里药主要为石膏,或石膏合知母;泻实热药主要为大黄,或大黄合枳实、厚朴,各视证情轻重而用。
张仲景寒热药方
张仲景寒热药方张仲景是中医方剂史上创制寒热药共用经典方剂的先师,今天,大家来了解一下寒热药共用组成的方剂:寒热并治法:该法是针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为寒证和热证同时存在的寒热错杂证,需要寒热并治而采取的寒热药共用组方方法。
其重要特点是:遣药组方时,药物的性味和功用全取。
寒热在表、里和半表半里1.表寒里热证例:《伤寒论》大青龙汤由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组成。
方中温热药麻黄、桂枝、生姜解表散寒,寒凉药石膏清热除烦。
2.表热里寒证例:《金匮要略》竹叶汤由竹叶、葛根、防风、桔梗、人参、桂枝、附子组成。
方中寒凉药竹叶、葛根发散风热,温热药桂枝、附子固护里阳。
3.半表半里兼表寒证例:《伤寒论》柴胡桂枝汤由桂枝、黄芩、人参、甘草、半夏、芍药、大枣、生姜、柴胡组成。
方中寒凉药柴胡、黄芩和解半表半里(少阳邪热),温热药桂枝发散风寒。
4.半表半里兼里寒证例:《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由柴胡、桂枝、干姜、瓜蒌根、黄芩、牡蛎、甘草组成。
方中寒凉药柴胡、黄芩和解半表半里(少阳邪热),温热药桂枝、干姜温里祛寒。
寒热在脏腑脏寒腑热证例:《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由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半夏、杏仁、大黄组成。
方中温热药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寒凉药大黄通利大便,泄胃热。
脏热腑寒证例:《伤寒论》黄连汤由黄连、甘草、干姜、桂枝、人参、半夏、大枣组成。
方中寒凉药黄连清心除烦,温热药干姜、桂枝温散胃寒。
寒热在同脏例:《金匮要略》小青龙加石膏汤由麻黄、桂枝、芍药、细辛、甘草、干姜、五味子、半夏、石膏组成。
方中温热药桂枝、细辛、干姜、半夏温肺化饮,寒凉药石膏清肺热(肺中寒饮郁热)。
寒热在同腑例:《金匮要略》桔皮竹茹汤由桔皮、竹茹、大枣、生姜、甘草、人参组成。
方中温热药生姜温胃阳,寒凉药竹茹清胃热(胃寒郁热)。
寒热在异脏例:《伤寒论》栀子干姜汤由栀子、干姜两味药组成。
方中寒凉药栀子清心除烦,温热药干姜温脾散寒。
张仲景“绝学”两味药!治“上火脾虚”,改变上热中寒体质
张仲景“绝学”两味药!治“上火脾虚”,改变上热中寒体质(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经方观止》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和你聊一个话题。
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叫做“上热中寒”。
什么叫“上热中寒”啊?说白了,就是头部有上火症状,但是中焦脾胃却又有些虚弱、虚寒。
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我以前碰上一个女孩子,年纪20多岁,好像是刚结婚不久。
她和爱人结婚旅游。
结果回来以后,就发现自己上火了,口腔溃疡挺严重。
怎么办啊?她觉得给自己“败火”。
怎么败火啊?喝凉茶,喝金银花、野菊花,吃冰棍。
不喝热水了,改喝凉水。
结果,口腔溃疡还没好,自己反倒病了——这就是脾胃坏了,大便一天三四次,而且特别稀薄,感觉是快要拉稀了,同时还有隐隐痛感。
与此同时,从前所谓上火的问题更严重了。
除了口腔溃疡外,她还感觉晚上睡觉不好,心烦,舌尖发红疼痛。
这怎么办啊?自己到底是有火,还是有虚啊?她弄不明白了,来找我。
我想了想,对她说,你这可能是错用寒凉之品,导致中阳受损。
中焦气机失常,火郁不下,所以上火症状加重。
你可以试一下这个方法——栀子14克,干姜10克,水煎取药汁,分两次温服。
结果,这个人用药后第二天,口腔溃疡明显减轻了,疼痛感缓解,而且一天之内只去了一趟厕所。
后来,这个人再用一剂,口腔溃疡基本无碍。
我说,局面已经改变了,可以停药。
以后切不可妄用寒凉之品。
说实话,能有这样的效果,我也是非常惊讶。
实事求是地说,我最初把我不大。
我只是知道,张仲景经方里头,有这么一个小配伍。
我只是斗胆一试,果然有效。
这里头什么道理啊?你看这个女患者,一开始有口腔溃,结果用了大量寒性的东西来进行所谓的“去火”。
结果,把脾阳给伤了。
脾阳受伤,中焦虚寒,所以便溏、隐痛。
同时,火势郁积于上,难以下达,所以失眠、口腔溃疡、舌红舌痛。
这个时候,就得想办法,既能把上头的火降下来,还得把中焦的虚寒之气驱赶出去。
张仲景治上热下寒五个方子
张仲景治上热下寒五个方子
张仲景治上热下寒五个方子:
1、半夏、黄芩、干姜、大枣、甘草还有黄连加水熬煮,之后去渣过滤,然后可以直接服用,能够起到较好的益气健胃和消暑的效果。
2、甘草、大枣、干姜、黄连,再往里加入两升水煮,煮后去渣,接着煎煮,就可以起到调节气虚的效果。
3、把栀子、干姜用水煎服即可,就能够消暑,去除体内的热气,能够起到补气的效果。
4、大黄、甘草、黄连、柴胡、桔梗还有当归等,加入适量的水煮后,再去渣服用,就能具有去火、补气血的效果。
5、黄连、干姜、人参,水煎服,能够起到散心火作用。
张仲景用药之性味配伍
张仲景用药之性味配伍张仲景组方精妙,有一个小玄机悦读中医小编导读中药的性味,即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
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也称为四气。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
凡运用中药性味理论概括方药配伍,从而指导临床用药的方法,称为性味配伍法。
张仲景在著作中广泛运用性味配伍,具体表现为何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总结吧。
>>>一、辛甘化阳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具有“走散”之性。
这种作用可以祛除病邪,恢复脏腑的功能,但使用太过,则能损伤人的正气。
若配伍甘味药即是“辛甘化合”,辛甘同用则甘能益气,使散不伤正,且甘能缓急,又有延长辛味药的作用。
又因辛、甘味在属性上均属阳,故辛甘化合尤能化生阳气。
如心阳虚心悸证,心阳不足,空虚无主,而见心悸不宁,治宜桂枝甘草汤。
该方桂枝辛温,入心而通阳;甘草甘平益气,辛甘合化,阳气乃生,心阳得复,悸动自安。
方中桂枝用量两倍于甘草,更侧重于温通心阳。
该方即辛甘化阳的典型配伍。
>>>二、辛开苦降辛属阳,苦属阴。
辛能散,苦能泄(降)。
以辛温之半夏、干姜等与苦寒之黄连、黄芩等配伍,一般称为辛开苦降(泄)法。
用于治疗脾胃不和、寒热错杂、升降失常所致心下痞、呕吐、下利、肠鸣等症。
用苦味通降、辛味宣开作用,达到宣畅气机,开通痞塞,运化中焦的目的。
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是其代表方。
>>>三、辛散酸收辛散、酸收,其作用是相反的,但相辅相成,达到散中有收、收中有散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
辛与酸的配伍,大致可分三种情况:其一是以辛为主,佐以酸味药。
如小青龙汤治疗外寒内饮之证,方中麻黄、桂枝辛温发散外邪,再加细辛、干姜、半夏之大辛大温,散寒温肺,燥湿化痰,全方辛散之力较强,故配芍药之酸以防麻黄、桂枝的发散太过,再配五味子之酸收,以敛肺止咳,共为散中有收之剂,可防止肺气耗散和过汗之弊。
其二是以酸为主,配以辛味。
张仲景寒热并调的10张方子。第1张,大青...
张仲景寒热并调的10张方子。
第1张,大青...张仲景寒热并调的10张方子。
第1张,大青龙汤。
方中麻黄桂枝温散表寒,石膏清热除烦。
主要治疗风寒外闭,热闭于里证。
适用于发热,恶寒,无汗,烦躁,口渴等症。
第2张,小青龙加石膏汤。
方中麻黄桂枝温散表寒,干姜半夏温化痰饮,石膏辛寒清解郁热。
主要治疗外行内饮郁热。
适用于咳喘,肺胀,心下有水气。
第3张,麻黄升麻汤。
麻黄桂枝干姜温散表里之寒,石膏知母黄芩清解里热。
主要治疗阳陷入阴,表证未解,上热下寒。
适用于手足厥逆,咽喉不利,泻痢不止等症第4张,桂枝芍药知母汤。
麻黄桂枝生姜附子祛风散寒除湿,知母清除郁热。
主要治疗风寒湿邪侵入关节,郁而化热适用于关节疼痛,脚肿如脱,头晕短气,温温欲吐。
第5张,附子泻心汤。
附子温阳散寒,黄芩黄连清泄热痞。
主要治疗热治滞心下,阳气虚弱。
适用于心下痞,而复虚寒汗出者。
第6张,半夏泻心汤。
干姜半夏温散寒湿,黄芩黄连清泻热痞。
主要治疗少阳误下,热滞心下,中气虚弱。
适用于心下痞,呕吐,肠鸣。
第7张,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干姜温中散寒,黄芩黄连清上焦热。
主要治疗中寒格拒,上下不通。
适用于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
第8张,黄连汤。
桂枝干姜温胃散寒,黄连泻心包之火。
主要治疗热在心中,寒在胃肠。
适用于胸中有热,胃中有寒,腹中痛,欲呕吐者。
第9张,柴胡桂枝干姜汤。
桂枝生姜温散太阳风寒,柴胡黄芩和解少阳邪热。
主要治疗少阳误下,邪留正伤,水饮停滞,阳郁不宣。
适用于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咳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
第10张,乌梅丸。
桂枝附子蜀椒细辛干姜温散肝寒,黄连黄柏清泄相火。
主要治疗厥阴寒厥。
适用于四肢厥冷,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等症。
#快问中医超能团##健康2021#。
《伤寒论》:张仲景治疗上寒下热的麻黄升麻汤
《伤寒论》:张仲景治疗上寒下热的麻黄升麻汤麻黄升麻汤出自《伤寒论·辨坏病脉证并治篇》,所谓坏病,也就是不应该发汗而发汗,不应当用吐法而使用吐法,不应当攻下,而用下法,都是医生的误治所造成的,所致病情不减轻反而加重,甚至到达难以治愈的局面。
此方在《伤寒论》中,是一个特殊的方证,其用药达十四味之多,而且用量偏小,偏于滋阴,这与张仲景用药偏少,药量偏大,所不同,历代医家对此方有不同的说法和看法,现在我们拿出来大家探讨一下。
《伤寒论》说:“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痢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这是此病形成的原因。
伤寒六七日,病情传变,邪传厥阴,厥热胜复之时,表证还在,作为医者,没有祥审其阴阳,而用大下法,伤了中下焦的阳气,于是泄痢不止,泄痢必耗液伤阴,导致下焦阴液亏虚,并且阳气已伤,故下部脉不至,寸脉沉迟,手足厥逆。
阴水亏虚,无力上济于心,造成心肾不交,上焦阳热闭郁,火热炽盛,煎灼津液,热毒入血,故出现咽喉不利,唾脓血等症。
此为阴阳错杂,表里混淆之证,若温其下,也怕助上热,想清上火,又怕寒性更重,所以张仲景以此方,以升阳调下,清热滋阴。
传经之热,从外入内,张仲景特于阴中提出其阳,寒热药物并用,身体的虚实同调,得汗出而阴阳错杂之邪可除。
这也是张仲景警示后人,阴阳错杂之证是比较难治的。
沉脉一般主寒,但是阳气郁积也可出现沉脉,手足厥逆,也是阳气郁积不通,不能达于四肢所致。
《医学心语》就认为迟脉是热壅于内,可阻碍气机,气机不畅则会出现迟脉,邪气阻隔就会出现沉脉。
当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其实也有这样的论述,如《伤寒论》说:“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在这里也是内有腑实之大热,热困于体内,则其人身重,热壅于上,则其人短气而喘,但脉见迟,与我们现在所探讨的麻黄升麻汤的脉沉迟,具有相似的征象,都是热郁而致。
《伤寒论》:张仲景治疗上热下寒,寒温并用的黄连汤
《伤寒论》:张仲景治疗上热下寒,寒温并用的黄连汤黄连汤是治疗腹痛呕吐,寒症多于热症的方剂,一般得此病的同时具有中气不足之证。
本方主要是治疗胃虚寒为主,同时还有口苦的热象。
所以对于呕吐腹痛或者上吐下泻是否适用于此方,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口苦。
还有腹部是否怕按,不怕按,而且还口苦,就适合用黄连汤。
黄连汤主要对胃病、肠炎、失眠、胆囊、心脏等疾病有效果。
是清上而温下,寒热并用的名方。
《伤寒论》说:“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脾胃位居中焦,为气血阴阳升降之枢纽,脾胃虚弱,则阴阳升降失常。
阳在上不能下承于阴,则下寒者自寒,阴在下难以上交于阳,则上热者自热。
此方为寒热共用,辛苦同施,阴阳和顺,而疼痛消失。
方剂的组成为:黄连三两,灸甘草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二两,桂枝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
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白天服三次,夜晚服两次。
心中有热,是指热邪居于上焦,患者多有烦躁,失眠,心悸等症状。
胃中有邪气,邪气就是寒气,寒邪从肠入胃,胃内缭绕不适,或呕吐,或胃内鼓胀攻冲,或肠鸣等症状。
腹中痛,多指脐的周围或脐下疼痛,如窒如胀,或冷痛,或冲逆而痛。
此证为阴阳相格之证。
成无己解释为:此伤寒邪气传里,而为下寒上热也。
胃中有邪气,使阴阳不交,阴不得升而独治于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
黄连汤中的桂枝,具有活血通阳的作用,擅长治疗腹中冷痛以及心悸不寐等,特别是肉桂,此功能更好。
黄连清热除烦,干姜温胃中之寒,半夏降逆止呕吐。
方中人参补中,佐干姜腹痛可除,大枣,灸甘草以培中土。
此方剂甘苦并投,所以用灸甘草来协和诸药。
全方寒温并用,辛开苦降,清上而温下,有平调寒热,和胃降逆,升降阴阳的作用。
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因为寒凝比较明显,所以黄芩,加桂枝的原因,桂枝可交通阴阳,降冲逆。
半夏泻心汤偏于苦降,此方偏于辛开。
总之,本病的原因多因饮食或情志所伤,其病变部位多在脾胃,脾胃不和,中焦升降失调,使阴阳不交,阴不得升而寒留于下,阳不得降而热格于上,故用此方调和脾胃,肝脾得和,气机畅达,则诸证自除。
张仲景留下一张方,巧治“外寒里热”!中医妙招,值得一学
张仲景留下一张方,巧治“外寒里热”!中医妙招,值得一学什么是外寒里热?老早年,有一部研究《金匮要略》的书,叫做《金匮要略浅述》。
那里头记载这么一张医案。
有一个男子,姓潘,男,43岁。
此人一开始是因为干活,出了一身汗。
紧接着,图凉快,又受了一点凉。
到了晚上,他和几个人一起吃饭,吃得过饱。
就这样,到了晚饭之后,问题出现了。
他就感觉自己发烧,怕冷,从头到脚没有不疼的地方,另外还感觉胸闷,恶心。
当时,单位的卫生员,建议他用点中成药。
结果,用了以后,无效。
等到他就医的时候,已经被折磨得不行不行的了,整个人发热,头痛,冒汗,恶风,就连身边有人走过去,他都感觉受不了。
与此同时,大便三天不解,肚子胀,而且痛,可以说痛苦异常。
怎么办?当时接待它的医师,不慌不忙,给写了一张方子。
这就是典型的表寒里热,张仲景是有方来治的。
处方:厚朴,枳实,大黄,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白芍。
一共就开两剂。
患者用药以后,很快大便通畅,同时无汗畏风之感大大减轻。
等两剂用完,诸证悉平,完全恢复正常。
而这个配伍,就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记载的“厚朴七物汤”。
治疗表寒里热非常有效。
这个患者,出了汗,又着凉,整个人畏寒、畏风、身体疼痛。
这个从中医角度来看,就是外头的寒邪伤了肌表,令营卫失和了。
就是说,寒邪首先在他的体表,安营扎寨了。
接下来,此人又饱餐一顿,过后不久就开始腹胀、恶心。
接下来几天,逐渐发展成大便干结、不通,便秘了。
这就是有了实热,困在肚子里。
从舌脉来看,脉浮滑,说明有外邪在表。
舌苔黄腻,说明内里有热。
用中医行话,就是外头有太阳病,里头有阳明病。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就得想一个法子,既能把表邪清散出去,又能把里热给排出去。
厚朴七物汤这个配伍,恰好对于这种病症非常有效。
这里头,厚朴、枳实、大黄,泄下行气除满,治的是阳明在里的实热。
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这像不像桂枝汤?这是在治表邪,驱寒,调和营卫。
其中,桂枝和白芍一个散寒,一个养阴,生姜大枣健脾,生化气血,以增汗源,甘草合桂枝,辛甘化阳。
医圣张仲景一张奇妙的方子,清上温下,调和寒热,专治疑难杂症
医圣张仲景一张奇妙的方子,清上温下,调和寒热,专治疑难杂症在中医的很多方剂中,总是有那么一些比较独特的方剂,比如乌梅丸。
乌梅丸出自《伤寒杂病论》,言其主治蛔厥,又主久利(就是慢性腹泻),现在教科书《方剂学》上把它列入杀虫剂,实在是小看了它,也因此埋没了它。
清代以来,诸多医家就认为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适用于上热下寒证的治疗。
在《伤寒论》中,厥阴病的病机算是比较复杂的,很多人搞不清楚,厥阴方更是为人少用,但其实厥阴证是许多疑难杂症的根本所在。
厥阴病的特点是寒热往来,非常像春天,所谓乍暖还寒。
所以该方用药也是有寒有热,我们不能机械地把寒热往来理解成就是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临床更多的情况是寒热共存、上热下寒、下热上寒、外寒里热、里寒外热等,大多是生理机能不足引起的寒热不调,杂病中此类情况甚多,如癔病、牛皮癣、眩晕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肝炎、慢性胃肠炎、支气管炎、肾病、妇科病等等,且大多是慢性病、疑难杂症。
乌梅丸这个方剂的奇妙之处在于,有清上温下之功,调和寒热之能。
方组: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附子六两(炮,去皮)、当归四两、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制法:上十味,各捣筛,混合和匀;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于米饭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乌梅丸方作汤剂,组方:乌梅30克,细辛6g,干姜10g,黄连6g,当归10g,制附子10g,花椒10g,桂枝10g,白人参10g,黄柏10g。
乌梅丸证,病机为寒热错杂,虚实兼见。
本方以乌梅为君,乌梅的作用敛肝,制肝疏泄太过。
肝主风,风者气也,能也,所以它是人体内气动力的来源(不是肺,肺的功能是吐故纳新),人体各部的不调和病态,都会使肝气过度疏泄(肝气盗泄),久之则肝弱肝疲,肝功受损。
疏泄太过的问题也是能量流失的问题,不解决它,身体再补也是补不起来的。
方中寒热之药并用,黄连、黄柏清泄上热;附子、干姜、细辛、蜀椒温暖下寒;再加人参补气,当归补血,桂枝通调表里寒热阴阳,组方严谨、用药精准,为后世创立了谴方用药之典范。
医圣张仲景,寒热并用,散敛同行,药效被抵消?医圣徒有虚名?
医圣张仲景,寒热并用,散敛同行,药效被抵消?医圣徒有虚名?近日来,柴胡方子引起不小争议,其中有读者朋友认为方子药材太少,效果肯定不好;有的读者朋友认为一些前列腺炎方子里热药和寒药都有,药性冲突,效果会相互抵消;也有读者朋友认为,治疗阳痿时,助阳药和滋阴药都有,阴阳都补不上去。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面对争议,柴胡不能强词夺理,敷衍塞责,那我们说说张仲景,东汉医圣,其作品《伤寒论》、《金匮要略》记载300 余方,制方严谨,药简效宏, 备受海内外推崇。
仲景用药,不乏药性相反,看似冲突抵消之配伍,诸如寒热并用、散敛相配、攻补兼施、燥湿互济、动静结合、升降相因、阴阳同补等,那么药性相反时,药效会抵消吗?答案是:当然不会。
一、寒热并用寒热并用,是仲景遣方独有的特点,举个例子,黄连汤中黄连大寒,干姜、桂枝大热,会寒热抵消,正负归零吗?当然不会,方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干姜、桂枝辛温,下散胃中之寒,二者合用,辛开苦降,寒热并投,上下并治,以复中焦升降之职,合用之,寒气散,热气消,中焦和,阴阳复。
寒热性质完全相反的药进入体内后,不仅不相互抵消,而且彼此配合,相反相成,原因何在?人有寒病、热病,药有寒药、热药,对症下药,则寒药清体中之热,热药散体中之寒,药性虽反,但诸药各行其道,就像公路两端,一路向南,一路奔北,并不会相互羁绊。
而且药材除了寒热之外,还有不同的归经,病位不同,药物的选择也很重要,否则错肩而过,南辕北辙。
举个例子,若热在胸嗝,见心烦懊恼症状,多半用栀子;热在胃脘用黄连,热在肺部用知母、黄芩。
若下寒严重,则用附子、桂枝,温肾阳,引火归元;若中焦寒热错杂,则用黄连配伍干姜,辛开苦降,调和脾胃。
辛温药宣通气机,苦寒药泻热和胃,苦辛通降之配伍,仲景灵活应用,得心应手。
二、攻补兼施当患者虚实夹杂之时,则需应用攻补兼施之法。
补,可理解为框扶虚衰的正气,泻,可以理解为祛除邪气。
虚实挟杂时,一味补虚,则关门则留寇,邪气留恋不去,一味攻邪,则本就受损的正气被攻伐,则虚上加虚,只有补泻兼施,方可祛邪不伤正,补虚不留邪,期间补与泄力度的拿捏,够写满一百个科考场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探讨・
张仲景对寒热药物的配伍运用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510515) 徐成贺
关键词 张仲景 寒热配伍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病寒以热药,病热以寒药”,皆是言寒热病的正治之法,比较单纯,易于掌握。
若病情复杂,病的性质在传变中已有转化,或同一机体不同处受邪,而邪之性质不同,或病证虽一,但需要制其主治药物的偏颇之性,或不同类别的药物需取性取用用药,或病证中有寒热真假,需反佐为用,此时仲景则寒药与热药配伍使用。
其运用情况如下:
1 寒热并用,以治寒热证相兼
1.1 散寒药与清里热药配用,以治外寒内有郁热。
表寒不解,在里又郁而化热,且表寒郁滞越重,在里之热也郁阻更甚,形成所谓“寒包火”者。
其代表病证为大青龙汤证,《伤寒论》38条言:“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由后之一语“不汗出而烦躁者”可知,烦燥是因内有郁热所致,内热是由表实郁滞不得宣达所致。
此时治疗,重在解表之寒邪的郁滞,表邪解,内里之阳热不郁滞则易向外解散,并配用清里热药。
仲景一般解散表寒药为麻黄、桂枝、生姜并用,清热药只用石膏。
麻黄量要大,为六两,石膏相对为少,为鸡子大一枚。
1.2 发表药与泻里实热药配用,以治表寒里实热。
外有表寒不解,内里化热,郁结成实,形成阳明里实证。
表寒因内里化热成实,随着病情的发展,表寒已轻微,但仍未解。
此时仲景治疗,重在泻在里之阳明腑实,轻用发表,多选桂枝汤,且因在里已阳明成实,故去桂枝汤中之芍药,以免因其收敛之性,不宜解散在里之结。
如《金匮》之厚朴七物汤证,“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厚朴七物汤主之。
”仲景即用桂枝汤去芍药合厚朴三物汤,桂枝、生姜以解表,大黄、枳实、厚朴以下实热。
外寒里热,治从表里,表用温散,里用清解或苦寒泻下。
从仲景治表里方的用药观之:发表药主要为麻黄、桂枝、生姜;清里药主要为石膏,或石膏合知母;泻实热药主要为大黄,或大黄合枳实、厚朴,各视证情轻重而用。
从发表之温散药观之:表实重者,则麻、桂并用,如大青龙汤;表实不重,已传里化热成实,则不用麻黄,而用桂枝、生姜,如厚朴七物汤;若仅兼轻微表寒,则单用桂枝,如治“温疟”之白虎加桂枝汤。
从用清里或泻里实热之用药观之:肺中郁热,则用石膏,多石膏与麻黄配用以宣解肺中郁热,如麻杏石甘汤、越婢汤;胃中炽热,则用石膏,多合知母;胃肠实热,多用大黄,或合枳朴,如上述厚朴七物汤,轻者则单用大黄,如《伤寒论》桂枝加大黄汤。
此为仲景对表寒里热证的寒热药配用之常。
1.3 清热与温阳祛寒药配用,以治脏腑寒热相兼证。
从上下病位言之,《金匮》虽言:“丹田有热,胸上有寒”,但纵观《伤寒》、《金匮》所述,实为上热下寒证。
其寒热药并用治疗,亦随证而异:栀子干姜汤治胸膈有热,脾气虚寒,以栀子除胸膈烦热,干姜温中散寒。
麻黄升麻汤,治阳郁邪陷,肺热脾寒,证见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止,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以黄芩、石膏、知母清热育阴,以干姜、白术、甘草温中健脾祛寒,寒热并用。
黄连汤,治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实为胃中有热肠中有寒“邪气”),用黄连清上热(主要为胃热),干姜温下寒(肠寒),并用桂枝以宣通上下。
乌梅丸证,为上有“心中痛热”,下有“下之利不止”之脾气虚寒,用黄连、黄柏以清其热,干姜、蜀椒、附子以祛寒。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寒格”,为脾气虚寒,胃中有热,以黄连清其胃热,干姜温中散寒,人参补吐下后之虚。
半夏泻心肠、甘草泻心汤,为治脾气虚寒,胃中有湿热,雍滞而致的“心下痞”,以芩连清胃中之湿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人参、白术、甘草补脾气。
附子泻心汤,治胃热痞而伴有阳虚,肾阳不足者,用芩连大黄与附子寒热同用,以泻热温阳并施。
就上述八方寒热并用,调治脏腑寒热的用药观之:温阳祛寒药,多用干姜。
盖所述之寒证多为脾气阳虚,中焦有寒(腹中寒、肠中寒),由于脾主大腹,干姜最能温脾阳,温中散寒,故主用之,多用之,为仲景用药的一大特点。
若需助其散寒,并要宣通上下者,则合桂枝;寒甚腹痛剧者,则合川椒、附子;需补脾气虚者,则合人参或白术、甘草;温下焦阳虚者,则用附子。
对
183
天津中医1998年8月第15卷第4期
清热药:泻胃或清心,多用黄连,并每合黄芩。
此外,又因证而异,治热在胸膈而烦者,则用栀子;肺中有实火者,则用黄芩;肺中热盛,用石膏配以麻黄;胃中热炽,则用石膏、知母;火热上冲咽喉,则用升麻。
2 寒热并用,以取性取用
寒证或热证虽为一种,但由于治疗寒证或热证的一方药物的功用有所不济,而不相适宜病证性质的一类药物中有好的作用药物,仲景则只取其用却不取性以寒热配用。
其运用有如下3种情况:
2.1 附子与大黄,温下并用。
《金匮・腹满病》篇15条:“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温药下之”,按常规当用性温且能攻下之药,然本证“寒结”,非大黄不能下其结,而大黄性寒,又非病性所宜,故仲景用大黄与性热之附子相配,用附子之热性制约大黄之寒性,而大黄与附子配伍后,则舍其寒性,仅存其攻下之用,如此二药以共成“温下”之用。
所以丹波元坚说:“按此条证,固属寒实,故大黄附子相合成剂,性味融合,自为温利之用。
”后世《千金要方》之温脾汤(大黄、附子、干姜、人参、甘草),《本事方》之温脾汤(大黄、附子、干姜、桂心、厚朴、甘草),皆效法本方的寒热配伍用意发展而来。
2.2 麻黄与石膏,发泄郁热。
表寒郁滞,内里化热,治当解表清里,治当如大青龙汤的用药,解散表寒的药物要重,如大青龙汤中的麻黄、桂枝、生姜并用。
若表寒传里,业已全部化热,形成肺卫郁热证者,仲景则不麻桂并用,但却用麻黄,而用麻黄的目的则不在解表,而是为用其宣发透表之用,与石膏并用,以助石膏向外清泄透解邪热。
如麻杏石甘汤、越婢汤及其类方中皆有这一舍性取用的配用。
此时麻黄的用量虽与大青龙汤中麻黄的用量一样大(六两),但石膏的用量则较其大(彼为鸡子大一枚,此为半斤),可知其解表或清里用意不同。
所以柯韵伯言:“于麻黄汤去桂枝之辛热,加石膏之甘寒……一加一减,温解之方,转为凉散之剂矣。
”即为此意。
2.3 干姜与侧柏叶,温中止血。
柏叶汤所治之病证为中焦阳虚,脾不统血,导致的“吐衄不止”,属虚寒性的出血证。
方中柏叶性寒,作为方中主药,只取其止血之用,而不用其寒性,与性热之干姜、艾叶配用,成温阳守中的止血之方。
3 寒热并用,以相制药性的寒热之偏
为相制药性的寒热过偏之弊,而寒热配用。
如三物备急丸中,巴豆辛热有毒,与大黄配伍,则其辛热之毒性可制,而泻下之作用反而增强。
又如治“远血”的黄土汤,所治病证为脾气阳虚,脾气不足,不能统血,以致在大便的后段下血者。
方中用灶心黄土(又名伏龙肝)与白术、甘草同伍,补脾土而收涩止血;炮附子壮肾阳、温脾阳,与术、草同伍,温补中气;其方中所用之苦寒黄芩,与灶心黄土、附子等温热药配用,则是为防止温热药物温燥太过,属监制温热药的药性而用。
因此出血证,虽由脾气阳虚,脾气不足,不能统摄所致,但温热过燥亦可致出血,故反佐制之。
4 反佐配用,以治真寒假热证
对病入少阴,肾阳衰微,阴寒极盛,或阴盛格阳,而见假热象,仲景总是以大辛大热之附子、干姜为主药,与四逆汤及其变化之类方以治。
但若服大辛大热之药时,因阴寒极盛,对热药发生格拒不受,出现呕吐而烦等症状时,则于大辛大热药中,反佐少量之猪胆汁,或人尿,用寒凉药引热药以行之。
如《伤寒论》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白通汤为附子、干姜、葱白组成,用之并非药不对证,只因服后出现“干呕烦躁”,也即王太仆所云:“甚大寒热,必能与违其性者争雄,异其气者相故也。
”所以,仍主以白通汤,更加入咸寒苦降之猪胆汁、人尿作为反佐,使热药不致被阴寒所拒,而达通阳破阴之目的。
(收稿日期:1997-12-08)
184
天津中医1998年8月第15卷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