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版本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37345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1.png)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教案1、学唱歌曲《爱的人间》和欣赏歌曲《爱星满天》2、了解“乐圣”XXX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研究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3、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2、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教学难点:1、二声部合唱;2、“乐圣”XXX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如《感恩的心》的手语表演和《欢乐颂》的欣赏等。
二、学唱歌曲《爱的人间》1、听音练2、分声部练3、合唱练在练过程中,要注意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三、欣赏歌曲《爱星满天》通过欣赏歌曲,引导学生感受爱的力量和美好。
四、了解“乐圣”XXX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1、介绍XXX的生平和成就2、欣赏他的代表作品《第九交响曲》通过了解XXX的生平和成就,引导学生研究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五、学生表演让学生自主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并进行合唱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要注意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让学生了解“乐圣”XXX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研究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同时,让学生感受爱的力量和美好,培养爱心。
1、学生问好,组织教学。
2、导入:介绍西洋木管乐器,让学生了解其基本构造和演奏方式。
3、聆听《波尔卡》,感受乐曲快速跳跃的情绪特点,让学生用图形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二、新知教学1、介绍单簧管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方式。
2、分析《波尔卡》的曲式结构和乐曲特点。
三、学唱歌曲1、随琴齐唱,找出难点。
2、解决难点,多种形式巩固歌曲。
四、欣赏歌曲1、初听《波尔卡》的录音。
2、讨论乐曲的情绪特点和曲式结构。
3、再次欣赏,鼓励学生用图形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五、小结1、总结研究内容,让学生加深对西洋木管乐器和《波尔卡》的认识和理解。
2、布置作业,让学生练用图形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fb983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5.png)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课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研究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建议1.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研究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可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结合认识古琴的研究,拉近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3.拓展欣赏我国古诗词为创作素材的优秀音乐作品。
第一课时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1、导入聆听古琴曲片段,教师可以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典味道。
并提问,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意境相配的古诗,举行配乐诗朗诵,体会现代文人的气质与情绪。
二、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1.简单赏析XXX诗歌《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配乐朗诵《水调歌头》,可选用本课古琴曲或歌曲作为配景音乐,朗诵后学生谈谈不同配乐有什么不同感受。
3.聆听歌曲《但愿人持久》,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应用特点。
4.对比聆听XXX和XXX演唱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
第二课时一、演唱《游子吟》1.复古诗《咏鹅》《春晓》《静夜诗》等古诗诗歌入手。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配景音乐,请学生朗诵《游子吟》两边。
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1)视唱旋律。
(2)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举行方面的不同。
(3)学唱歌词,延长歌曲。
第三课时1、演唱歌曲《花非花》1.从歌曲《西风的话》导入。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新课程标准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新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3480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5.png)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新课程标准导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的新课程标准。
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表达能力和研究兴趣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研究和教学。
一、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通过研究音乐,学生能够发展其审美情趣和感知能力,丰富自身的艺术修养。
二、课程内容1. 音乐技能训练:包括音高、音长、节奏、音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通过唱歌、键盘、打击、合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2. 音乐知识研究:研究音乐理论知识,包括乐谱阅读、音乐家和作品的了解等内容,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水平。
3. 音乐欣赏与评价: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4. 音乐创作:通过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5. 音乐表演:通过合唱、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进行音乐表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舞台表现力。
三、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在音乐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听力测试、演奏表演、作品创作和课堂参与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音乐研究效果。
结语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旨在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师和学生应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参与音乐学习和教学活动,共同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环境。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90f6f5bceb19e8b8f6babf.png)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分别是:第一课《青春放歌》;第二课《亚洲弦歌》;第三课《DOREMI》;第四课《黄河之滨》;第五课《火车印象》;第六课《美妙的音乐》。
二、教学内容标准感受与鉴赏(一)音乐表现要素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
听辨常见的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的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听辨旋律的高低、强弱、快慢。
(二)音乐情绪与情感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三)音乐体裁与形式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3、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4、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1-2首。
(四)音乐风格与流派1、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歌舞、民间器乐曲、等音乐,了解其不同风格。
2、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表现(一)演唱1、乐于参加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能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
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能简单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演唱。
背唱2-3首歌曲。
(二)演奏乐于参加各种演奏活动;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学会1-2首。
(三)综合性艺术表演能主动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担当一个角色;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评论。
(四)识读乐谱能用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识读简单乐谱;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常用记号。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册)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342356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7.png)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册)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册完整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教材为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共包含多个单元,涵盖了广泛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并能够识别其特点和风格。
2. 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包括音符、音阶、节拍等。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音乐作品。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奏和合唱练提高音乐表演能力。
三、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在合奏和合唱练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内容安排本教材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组织,每个主题都包含了相关的音乐作品和音乐活动。
具体内容如下:单元一:音乐元素与表现形式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学会认识音乐作品中的元素和表现形式,通过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单元二:旋律和节奏学生将掌握旋律和节奏的基本概念,研究如何演奏简单的旋律和节奏。
单元三:音乐与舞蹈本单元将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和舞蹈的结合,体验音乐和舞蹈的有机联系。
单元四:合奏和合唱在本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合奏和合唱练,提高音乐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单元五:音乐创作学生将研究基本的音乐创作知识和技巧,通过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 组织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来提高鉴赏能力。
2.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合作,开展合奏和合唱练。
3.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可以使用乐器、垃圾音乐等不同形式。
六、教学评估方法为了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观察。
2. 学生的作品展示评价。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fbfa86e59ec3d5bbfc0a7427.png)
九年制学校小学部教案
六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班级六年级
任课教师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表(一)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表(二)
教学进度周历安排表
教材单元分析与设想
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计划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第一单元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第二单元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第三单元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第四单元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37c17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9.png)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音乐欣赏1.1 音乐的魔力(一)教学目标: - 了解音乐的种类和功能; - 学会简单的音乐欣赏。
教学内容: - 音乐的种类和功能; - 音乐欣赏。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脍炙人口的乐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力量。
2. 引入:与学生分享乐曲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音乐的种类和功能。
3. 学习:介绍音乐的种类和功能,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并通过例子展示其不同的功能。
4. 欣赏:带领学生欣赏一段乐曲,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妙和力量。
5.总结:总结学习的内容,向学生强调要多听音乐,培养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
1.2 音乐的魔力(二)教学目标: - 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 - 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内容: - 音乐的情感表达; - 用音乐表达情感。
教学过程: 1. 导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音乐的种类和功能。
2. 引入:与学生分享一首表达欢快情感的乐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能力。
3. 学习:介绍音乐如何表达情感,如快乐、悲伤、愤怒等,并通过不同的音乐片段示范。
4. 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情感,利用乐器或身体语言表达出来,并让其他学生猜测是什么情感。
5. 总结:总结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二单元音乐欣赏与创作2.1 音乐与舞蹈的亲密关系教学目标: - 了解音乐与舞蹈的亲密关系; - 学会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内容: - 音乐与舞蹈的亲密关系; - 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一段带有明显节奏和韵律的乐曲,观察学生的反应。
2. 引入:与学生分享音乐与舞蹈的亲密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如何影响舞蹈的表达。
3. 学习:讲解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的基本概念,并通过示范让学生感受节奏和韵律的特点。
4. 体验: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音乐并设计相应的舞蹈动作,展示给其他学生观察和评价。
5. 总结:总结学习的内容,强调音乐与舞蹈的密切关系,以及节奏和韵律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2.1嘎达梅林|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2.1嘎达梅林|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66e5a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c.png)
(3)情感表达:学生在歌唱过程中,如何自然地融入情感,将歌曲的情感传达给听众。
突破方法: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歌唱表现力。
(4)文化理解:学生对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了解与尊重,培养跨文化素养。
突破方法:讲解蒙古族音乐背景,引导学生尊重并欣赏各民族的音乐文化。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蒙古族音乐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蒙古族音乐的特点、表现手法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歌唱实践,让学生们亲身体验蒙古族音乐的演唱技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歌唱实践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首先,对于蒙古族音乐中的一些特殊技巧,如长调、拖腔等,学生们在演唱时仍存在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指导他们,通过反复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蒙古族音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课前布置一些关于蒙古族音乐的预习任务,让学生们提前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激发他们的讨论兴趣。
此外,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在合作歌唱时,音准和节奏的协调性还有待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团队协作的训练,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会相互倾听、配合,提高歌唱效果。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教授音乐文化知识时,要注重让学生们感受音乐背后的民族情感。通过讲解蒙古族的历史、民俗等,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蒙古族音乐的基本概念。《嘎达梅林》是一首典型的蒙古族民歌,它展现了蒙古族音乐的旋律、节奏特点。蒙古族音乐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和艺术价值。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简谱)《5.2 塔里木河》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简谱)《5.2 塔里木河》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6763e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f.png)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5.2 塔里木河》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塔里木河》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科书中的一首歌曲,歌曲以中国西北地区的塔里木河为创作背景,展现了塔里木河的壮丽景色和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情景。
歌曲为2/4拍,共四乐句,旋律优美、高亢,富有新疆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多元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拍子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新疆文化及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感受歌曲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歌曲《塔里木河》,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如音阶、节奏等。
2.重点:歌曲的演唱技巧,包括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让学生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正确发音、把握节奏。
3.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创作法:鼓励学生创作,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乐器:吉他、手鼓等。
3.练习册:用于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塔里木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塔里木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分组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节奏等方面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表演,检验学习效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维吾尔族音乐作品,对比分析《塔里木河》的特点。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1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e07880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64.png)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1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爱满人间》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导入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1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
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欢乐颂》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欢乐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c5480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6.png)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欢乐颂》教案一. 教材分析《欢乐颂》是德国诗人席勒的一首诗,后被贝多芬谱曲成为《第九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是该交响曲中最著名的乐章。
这首歌曲以宏伟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人类对自由、平等、正义的追求和对世界的热爱。
本课将通过学习《欢乐颂》,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有所提高。
但同时,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还处于逐步成熟的阶段,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理解其深刻的内涵。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欢乐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和内涵。
2.分析《欢乐颂》的旋律特点和音乐形式。
3.学会演唱《欢乐颂》并用合适的情感去表现。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内涵和音乐特点。
2.示范法:教师演唱或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欢乐颂》的魅力。
3.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欢乐颂》的理解和感受。
4.实践法:分组练习演唱,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欢乐颂》乐谱。
2.音响设备:录音机、音响。
3.投影仪:用于展示《欢乐颂》的乐谱和相关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欢乐颂》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欢乐颂》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音乐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欢乐颂》,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提高演唱水平。
5.拓展(10分钟)教师分析《欢乐颂》的旋律特点和音乐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欢乐颂》的意义和价值。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欢乐颂》,并尝试分析其他音乐作品。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爱的人间》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爱的人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e560a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5.png)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爱的人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唱歌《爱的人间》。
此歌曲是电视连续剧《光明世界》的主题歌,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歌,歌词以第一人称形式表达了盲童对社会各界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的感激之情,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一位盲童的内心世界;歌曲为三段体结构,旋律明朗美妙,歌词多用到排比句式,歌曲在第三段中对第一段的重复是让歌曲的情感得到升华。
虽然他们失明了,但太阳、月亮、花草都在心中,都能“看到”。
正是由于有无数的人在关怀着他们,使他们脱离了黑暗的世界。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优秀少儿歌曲。
二、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
2.能从中感受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
3.关注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
三、教学重点1.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体验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四、教学难点在歌唱中体会歌曲的情绪变化,唱准切分、休止等节奏,唱出歌曲温暖、动人的情怀。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爱的体验1.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中有的从没有看见过鲜花和美景,有的从没有听到歌声与欢笑,有的终身以轮椅为伴,有的生来就与床榻为伍,还有的先天就是智力缺陷,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残疾人。
而这些人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靠着他们顽强的毅力,坚定地信念和超强的勇气,仍然乐观、自信而且尊严的生活,工作着,他们还向我们展示了无与伦比的才华。
2.播放舞蹈《千手观音》视频片段师:这是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21位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相信同学们已经被她们优美的舞姿所吸引,是啊,她们用顽强的毅力超越残障,超越自我,给我们创造了比正常人都难以想象的美好事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作曲的,献给残疾人朋友的一首歌曲《爱的人间》,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心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书本内容课件PPT456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书本内容课件PPT456份](https://img.taocdn.com/s3/m/8c22bb1bb9d528ea80c7790d.png)
英 雄
当1821年拿破仑逝世时,贝多芬对此说道: 「我早已 为此变故写好了合适的音乐。」 作品的首演在1805年。《第三交响曲》是贝多 芬进入个性创作期后的作品,闪烁著贝多芬的 意志,有告别海顿莫扎特曲风之势。音乐发展 带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四个乐章之间出现了内 在的联系而构成整体,这是以往两首交响曲中 未有见到的。临结尾处出现一下急落,沉寂, 再随一下铜管高奏涌起,欢乐的颂歌踏著庄严 的步伐完成了这次音乐历程。全曲一气呵成, 毫无拖沓之感。
貝多芬的父親
貝多芬的母親
貝多芬的出生地
贝多芬很小就开始接受音乐训练,启蒙老师正是其父。
6岁就能作曲的莫扎特无疑给贝多芬的父亲立了一个榜样。 为了使自己的儿子贝多芬也成为一位神童,约翰很早就教贝多芬弹奏钢琴。 这样的做法虽然使得贝多芬在1778年就能在科隆登台演出、11岁就在剧院 乐队演出、13岁就成为风琴师,并发表了3首奏鸣曲,但却显得揠苗助长。 约翰有时甚至会在深夜将贝多芬从床上拉起,要他在朋友面前演示其音乐才 能。贝多芬因此在上学时显得注意力不够集中。11岁的时候,他因父亲财力 不济而被迫輟学,因此他在学校所学到的应该不会很多;而此时的贝多芬和 其他11岁的孩子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所属时期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所属乐派 维也纳古典乐派
擅长类型 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钢琴独奏曲, 宗教音乐
代表作 9部有编号交响曲(第三「英雄」,第五 「命运」,第六「田园 」,第九「合唱」),35 首钢琴奏鸣曲,歌剧《费德里奥》,庄严弥撒, 16首弦乐四重奏 师从 海顿,萨列里,阿尔布雷希茨贝格
Ludwig van Beethoven
英雄交響曲總譜封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命運
與田園
1808 年 12 月 22 日 , 在 维 也 纳 河 剧 院里的听眾经历了一场意义非常的 音乐会。音乐会长达4小时,曲目全 部是贝多芬的作品:开场先是F大调 《第六号交响曲》(田园),再是 C大调弥撒里面的咏叹调,然后是 《第四号钢琴协奏曲》,紧接着是 《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还有《合 唱幻想曲》。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304f2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a.png)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分享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长江之歌》的学习,感受自然的美好壮观,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通过欣赏、演唱、小组讨论等方法,了解歌曲背后隐含的故事,以及表达的深刻情感。
说出歌曲表达的情感以及歌曲中的音乐特色,并掌握混声合唱的基本技能,演唱主旋律。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混声合唱的基本技能,演唱主旋律。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以及歌曲中的音乐特色。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教师播放"母亲河'黄河的视频,提问学生:视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能想象到什么场景?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为:给人一种雄伟、壮丽、澎湃的感觉;想象到中华英雄儿女不畏艰险、勇敢与恶势力斗争的场面。
由此,引入到我国另一条历史长河"长江'的学习,感受一下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二)探究学习,新课教授1.聆听音乐(1)初次聆听教师设置问题:歌曲的情绪与速度是怎样的?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进行自由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歌曲的情绪为热情、激动、亲切地;给人一种壮阔、震撼的感觉。
(2)再次聆听教师设置问题:歌曲的演唱形式什么?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方式?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为:采用领唱合唱的方式,"一领众合'的方式进行演唱;这样设置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以及人物的情感。
2.学习歌曲(1)教师弹琴,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提醒学生用圆润、优美的声音进行发声。
(2)教师与学生一起演唱歌谱,在演唱的过程中,请学生思考:歌曲中有哪些音乐元素?又分别有什么样的作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之后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旋律中出现琶音、大跳等;琶音的作用是:营造一种坚定、跳跃的感觉,间接描绘长江水流的特点、以及感觉;旋律中出现大跳,主要是通过旋律的起伏突出人物的情感。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简谱)《3.3 圣托里尼》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简谱)《3.3 圣托里尼》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e1771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a.png)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3.3 圣托里尼》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3.3 圣托里尼》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案,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欣赏并学习希腊岛屿圣托里尼的民间音乐,感受地中海风格的音乐特点。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对于希腊民间音乐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圣托里尼的地理、文化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这首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圣托里尼的地理、文化背景,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音乐的欣赏能力。
2.学生能够熟练地识谱、唱歌,掌握歌曲的基本技巧。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希腊民间音乐,掌握歌曲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高、节奏、唱腔的处理。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通过聆听、观看,感受圣托里尼民间音乐的魅力。
2.讲授法:教师讲解圣托里尼的地理、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实践法:学生通过唱歌、演奏,掌握歌曲的基本技巧。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材、音响设备、投影仪。
2.学生准备:带好音乐课本、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圣托里尼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圣托里尼的地理、文化背景。
同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3.3 圣托里尼》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地中海风格的音乐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音高、节奏、唱腔。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技巧。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其他学生听后进行评价,共同提高演唱水平。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喜欢这首歌曲的哪个部分?为什么?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05f411d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c.png)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教学内容:1.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研究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XXX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研究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二声部合唱2.“乐圣”XXX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教具准备:电子琴教学安排:6课时第一课时1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感恩的心》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研究,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教学重点:把学生的感恩之情经由过程学唱歌曲充分的调动起来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二、欣赏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研究兴趣。
1.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2.节奏练3.唱旋律4.有感情的演唱。
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研究手语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3.分组进行练。
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帮忙纠正毛病。
增进进步。
四、全班独唱歌曲,结束课程第二课时2教学内容:1.复歌曲《感恩的心》2.欣赏歌曲《欢乐颂》教学目标:配合手语进行歌曲演唱,获得愈加深刻的情绪体验。
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欢乐颂》,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教学难点:赏析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学生表演一边唱歌边作手语。
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
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在辽阔的草 原上,他们的音乐也具有着草原的精神和气质。 今天我们学习的作品是一首根据蒙古族民歌改编 的马头琴作品,这首作品的名字叫《嘎达梅林》。 仔细听乐曲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在音乐中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一起来视唱《嘎达梅林》的主旋律。
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听《嘎达梅林》歌曲,?声 乐作品给你带来又是什么样的感受?
教材版本: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 第2课:嘎达梅林 执教教师:何素梅
导入
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你知道这是什么乐器的声 音吗?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 成马头形状的琴柄,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有 关马头琴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来听一听。
请同学们填词演唱《嘎达梅林》。
根据《嘎达梅林》这首歌曲改编的音乐除了马头 琴版本外,还有很多其他形式,请同学们课后搜 集资料,与大家分享,下课。
贺州市八步龙山小学录制 2018年4月25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