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5页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作者:孙涛来源:《硅谷》2011年第18期摘要:阐述河北国华沧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2×600MW机组采用的协调控制系统的原理,分析机组在进行升降负荷时锅炉与汽轮机之间能量平衡关系,针对机组投运初期协调控制系统在负荷升降过程中存在的主汽压力和负荷相互适应能力差的问题以及投入AGC后升降负荷速度慢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并进行AGC方式下负荷升降试验,验证优化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协调;控制;AGC;优化中图分类号:TK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920193-011 机组概况河北国华沧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为两台600MW亚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汽机岛由上海汽轮机厂供货,锅炉岛由上海锅炉厂供货。

2 协调控制系统控制原理协调控制的设计方案是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系统,原设计机组采用定-滑-定运行方式,从0到27%为定压方式运行,27%到77%负荷区间为滑压运行方式,77%以上为定压运行方式。

锅炉主控输出指令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机组负荷指令给定值信号;2)机组负荷指令给定值的微分信号;3)机组负荷指令目标值的微分信号;4)机组滑压设定值的微分信号;5)频差信号;6)压力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的微分信号;7)锅炉主汽压力PID调节器输出信号。

其中,机组负荷指令给定值信号为锅炉主控制器的主前馈信号,其他微分前馈用于在机组负荷升降过程中提高锅炉主控制器的响应速度,压力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的微分信号用于在主汽压力与设定值偏差过大时快速动作锅炉主控制器帮助调节主汽压力。

在机组负荷指令变化的初期汽机侧调门是基本不变的,因为送到汽机控制器的机组负荷指令要经过一个四阶滞后,延时时间t为锅炉产生蒸汽时间的0.2倍。

经过四阶惯性环节延迟后的负荷指令还要加上压力拉回回路计算的结果,再与实际负荷值进行偏差运行,偏差值经PID 回路计算后做为汽机主控的输出送往DEH控制系统控制阀门开度。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第一章协调控制系统第一节机组负荷指令LDC1.选择爬坡速率逻辑(DROP3 SH12)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CCS)可接受电网负荷自动调度系统(ADS)给出的机组负荷指令,单元机组置于远方控制方式。

ADS远方遥控方式或人工请求或RB/RD,置位“SELRATE”选择爬坡速率逻辑,负荷按给定速率向负荷要求指令爬坡。

当“复位选择爬坡速率逻辑”成立:发生RB/RD时在一定时间内目标负荷仍大于实际负荷,或负荷指令被闭锁且LDC仍沿被闭锁的方向升/降,或负荷指令和实际负荷相等,或没有发生RB/BD时,或通过人工请求LDCHOLD,都将复位“SELRATE”,退出按给定速率向负荷荷值是本接口回路的输入信号,而接口回路输出信号是积分器的输出信号负荷指令LDCOUT, LDCOUT就是电网或人工对机组的负荷要求指令。

正常状态下,ADS投入,机组为ADSMODE, RTU-1的电网负荷指令与当前LDCOUT比较,形成“LDC INC”和“LDC DEC”逻辑;ADS不投时,人工设定的目标负荷与当前LDCOUT比较,形成“LDC INC”和“LDC DEC”逻辑;在发生RB时,RB给定负荷值与当前LDOUT比较,由RBRATE形成“LDC INC”和“LDC DEC”逻辑。

当“LDC INC” 逻辑时,正值RATE 作用到积分器的输入端,积分器输出信号LDOUT增加,其速率由积分器,输出LDCOUT指令保持不变。

2. 跟踪负荷指令逻辑TRACKLDC(DROP3 SH08)在机组正常运行(旁路系统未投入)时,机组处于炉跟踪BF、或机跟踪TF或手动基本BASE下(即“跟踪负荷逻辑”成立),负荷指令处于跟踪工况。

当负荷指令不跟踪锅炉主控和机组功率时,负荷指令跟踪经机前压力偏差修正的功率。

当跟踪负荷指令的逻辑不成立时,负荷指令由功率人工设定值决定。

3.ADS的投入逻辑(DROP3 SH11)在LDC自动时,且网控发出ADS远方控制有效的脉冲信号后,操作员通过键盘发出将机组投入远方控制指令后,机组即进入“远操”方式。

对火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对火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对火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作者:曾有琪韦培元马军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0期摘要:就国内火电厂的火电机组发展现状来看,大规模、高效率的超临界机组已经形成了市场化规模,600MW超临界机组比传统的亚临界机组有着压倒性的性能优势。

超临界机组对煤耗量的大幅度降低,有效缩减了火电厂的运营投资,在减少能源消耗、缩减运营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污染物向环境中的排放。

文章就600MW超临界机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概述,介绍了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策略,阐述了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关键词:600MW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控制对象;协调控制系统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domestic thermal power units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the large-scale, high-efficiency supercritical unit has formed the marketization scale, and600 MW supercritical units have the overwhelming performance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subcritical units. Supercritical units contribute to the huge reduction in the amount of coal consumption,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investment in thermal power plant operators, which also can reduce the pollution emission to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of 600MW supercritical units is described simply,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strategy of the 600MW supercritical units are introduced, as well as its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Key words: 600 MW supercritical units; control strategy; controlled object;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随着国内对火电机组内容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火电机组相关技术、系统在近几年内的高速发展,高效率、大规模的超临界机组在火电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普及。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1)负荷高低限幅:最小值限制是机炉及辅机最低安全运行工况下的目标值,最大值限制一般是额定负荷值,其意义是防止在AGC运行方式下电网负荷激增使机组出力大于额定负荷值而严重危及机炉及辅机安全运行。
(2)负荷变化速率限制:最大变负荷率受机组运行状况的限制,为了保证机组平稳运行,不允许变负荷的速率过大。
(3)指令增/减闭锁:根据机组运行时产生的某些故障,以运行参数的偏差大小和方向对实际负荷指令实施增/减方向的闭锁,防止故障的危害进一步扩大。
由于启停一套制粉系统对协调控制系统所产生的扰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基本消除了机前压力和负荷大幅度波动。
3.3 RB功能优化
当机组主要辅机发生故障而跳闸时,为维持锅炉允许出力,必须使机组快速自动降负荷,同时保证主要调节系统工作正常,维持机组主要参数在允许范围内。机组在进入168h考核前,通过RB试验,明确了机组在重要辅机失去下的控制特性。进一步对RB功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锅炉主控和汽轮机主控都采用单回路控制,取消了压力调节器。基于DEB控制策略,稳态时PT= PT0,主蒸汽压力测量值和给定值相等。由于采用了DEB控制策略,锅炉主控和汽轮机主控单回路控制相对于串级控制有相似的优点,即对扰动有较强的克服能力和一定的自适应能力等,同时简化了系统。
三、控制系统优化
3.1负荷指令前馈优化
DEB方案体现了锅炉快速响应负荷的思想,能量平衡信号(P1/PT)×PT0是BD的主体,反映了汽轮机对锅炉的能量要求,这就为机炉动态过程中协调两个控制器回路的工作提供了一个比较直接的能量平衡信号。P1/PT对调节阀开度微小的变化反应灵敏,(P1/PT)×PT0进一步反映了汽轮机能量要求。在稳态时,PT=PT0,(P1/PT)×PT=P1,它代表汽轮机的即时功率。在过渡过程中,PT≠PT0,(P1/PT)×PT0等于未来达到稳定时的P1值,代表汽轮机的预期功率。(P1/PT)×PT0×K1×d((P1/PT)×PT0)/dz代表汽轮机功率的变化在单位时间内锅炉所需补充的蓄热。K2×dPT0/df代表压力定值变化在单位时间内锅炉所需补充的蓄热。汽轮机功率和压力定值的微分项作用是在动态过程中加强燃烧率指令,以补偿机炉间对负荷的响应速度的差异(协调)和压力定值变化所要调节的蓄热(保证汽压较小的变化率,补偿压力损失)。由上述分析可知,热量指令BD完全代表了负荷变化所需的全部能量变化,反映了锅炉快速、准确地调节燃烧工况以适应负荷的变化。稳态时,调节器的被调量应等于设定值,各微分项为零。即BD=HR=P1。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设计解析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设计解析

1引言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的任务是快速跟踪电网负荷的需要和保持主要运行参数的稳定。

当电网负荷变动时,从汽轮机侧看,只要改变汽机调速汽门的开度,就能迅速改变进汽量,从而能立即适应负荷的需要。

但锅炉即使马上调整燃料量和给水量,由于锅炉固有的惯性及迟延,不可能立即使提供给汽轮机的蒸汽量发生变化。

如果汽轮机调汽门开度已改变,流入汽机的蒸汽量相应发生变化,那么此时只能利用主汽压力的改变来弥补或储蓄这个蒸汽量供需差额,此时,主汽压力将产生较大的波动。

因此,提高机组负荷适应能力与保持主要参数稳定存在一定的矛盾。

协调控制系统设计时将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锅炉、汽机同时响应负荷要求,协调锅炉及其辅机与汽机的运行,以迅速、准确、稳定地响应负荷要求。

协调控制系统保证机组出力适应电网的负荷变化要求、维持机组稳定运行。

具体地说就是对外保证单元机组有较快的功率响应和有一定的调频能力,对内保证主蒸汽压力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协调控制系统是协调地控制锅炉燃料量、送风量、给水量等,以及汽机调节阀门开度,使机组既能适应电网负荷指令的要求,又能保持单元机组在额定参数下安全、经济地运行。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可认为是一种二级递阶控制系统。

处于上位级的机炉协调级,也叫作单元机组主控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

处于局部控制级的子系统包括锅炉以及汽机子控制系统。

2 协调控制系统任务与作用2.1 协调控制系统协调控制系统作用:保证机组出力适应电网的负荷变化要求、维持机组稳定运行。

具体地说就是对外保证单元机组有较快的功率响应和有一定的调频能力,对内保证主蒸汽压力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协调控制系统任务:是协调地控制锅炉燃料量、送风量、给水量等,以及汽机调节阀门开度,使机组既能适应电网负荷指令的要求,又能保持单元机组在额定参数下安全、经济地运行在单元机组中,锅炉和汽轮机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设备,从机组负荷控制角度来看,单元机组是一个存在相互关联的多变量控制对象,经适当假设可以看作是一个具有的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的互相关联的被控对象,其方框图如图2.1所示。

浅谈国产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和其逻辑优化

浅谈国产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和其逻辑优化

浅谈国产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和其逻辑优化【摘要】某公司采用了国产600MW机组,本文简要介绍了协调控制系统,阐述了如何对其进行逻辑优化,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600MW机组,协调控制,逻辑优化1协调控制系统具体来讲,协调控制就是整体控制机炉,对负荷响应的快速性进行考虑,同时,又保证机组可以稳定的运行。

要促使电网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又要将机组实际可能出力给充分纳入考虑范围。

本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将两级控制应用了过来,分别为上级控制和下级控制,上级为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系统,下级被称之为基本控制级,包括锅炉侧控制系统、汽机侧控制系统等。

协调控制级主要是对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的运行进行协调和控制,对外部负荷指令进行接收。

2协调控制系统的逻辑优化一是机组的特点:本600MW机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将汽包锅炉、磨煤机直吹送粉、2台电动给水泵以及风冷机组的发电工艺给应用了过来。

在协调控制策略方面,则是将锅炉跟踪汽机给应用了过来。

但是,因为锅炉跟踪汽机需要先将当前汽轮机的负荷消耗信号给得出来,然后对锅炉的控制动作进行协调,本负荷消耗信号将锅炉的滞后时间常数给包括了进来,因此,对于负荷指令,本机组出力只有较慢的响应速度。

因为,相较于汽轮机组来讲,锅炉有着较慢的受控过程,特别是本发电机组将直吹送粉燃烧工艺给应用了进来,那么在很多工艺中都会导致时间的延迟。

机组的负荷指令没有较快的响应速度,那么就会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供电质量和机组调节品质,对机组的经济性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是原协调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阶跃的负荷信号不能够被锅炉主控的微分前馈所接受,那么就会有大幅波动问题发生于负荷中。

并且,只能够在负荷指令的速率限制之前叠加一次调频,那么就会将降低一次调频的质量。

将升降负荷投入到协调控制系统,机前压力有着较大的波动和较多的超调,这是因为仅有负荷指令微分前馈存在于炉主馈中。

在对协调控制进行切除时,有着较大的压力和负荷波动,这样无扰切换就无法实现。

600MW火力发电机组协调系统优化及合理调节

600MW火力发电机组协调系统优化及合理调节

600MW火力发电机组协调系统优化及合理调节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我国电网建设规模也随之扩大,人们用电需求量增加的同时,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电力输送的品质,一定要注意供电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如果想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就必须要有一定协调系统。

能够对于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通过分析火力发电机组的一些结构和性质,深入的进行探究系统的优化与调节的一些具体的方法,对于现有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

推动供电系统的升级。

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

关键词:600MW火力发电机组;优化;合理调节1.火电发电系统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1.1基本方式基本方式可以归为低级运行方式,机组可以在启动状态以及供电负荷较低的状态下运行,一般而言,汽轮机和锅炉辅助如果出现运行异常的情况时是可以运用这种办法排查故障的。

所谓的基本方式就是将锅炉与汽机的主要控制系统处于手动状态,然后由相关工作人员统一手动控制,这样便可以通过系统负荷指令跟踪管控机组的实际发出功率,而且可以使其始终保持向更高一级控制系统转换的状态。

1.2基本内容工艺水系统:(工艺水箱,工艺水泵,轴封水,冷却水)烟气系统:(进、出口挡板,旁路挡板,增压风机,冷却风机,密封风机,加热器,烟囱,吸收塔)浆液制配系统:(制出石灰石浆液,打入吸收塔,脱去原烟气中的硫份,从而维持硫效率,和ph值)供浆系统:石灰石供浆泵向吸收塔打浆,氧化系统:氧化风机3台,向吸收塔鼓入氧气,使吸收塔内的石灰石浆液氧化达到一定的密度后,可以启动石膏脱水系统。

石膏脱水系统:(真空泵,真空皮带机脱水机,滤布冲洗水泵,滤布冲洗水箱..)脱吸收塔内石膏,可以提高副产品的价值1.3机跟炉方式这种方式也叫做汽轮跟踪方式,它属于协调系统中一种比较高级的方式。

如果在一定的情况下,汽轮机状态正常,锅炉没有自主运行时,就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来面对一些紧急发生的情况。

600MW大惯性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

600MW大惯性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
c o n t r o l l a b i l i t y b r o u g h t b y t h e l a r g e i n e r t i a a n d l a r g e d e l a y i n h e r e n t i n t h e s y s t e m f o r c o o r d i n a t e d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Ke y wo r ds : CCS; c o o r d i n a t e d c o n t r o l ; l a r g e i n e r t i a; c o a l c o r r e c t i o n; DEB
t e r i s t i c s o f c o a l , i t p r o p o s e d t h e u s e o f DEB +f e e d f o r wa r d c o n t r o l s c h e me f o r c o n t r o l o p t i mi z a t i o n, a n d i me l e me n t e d i n
No . 9 2 0 1 3
华 北 电 力技 术
NO RT H C HI NA E L EC T RI C P OWE R
3 7
6 0 0 MW 大 惯 性 机 组 协 调 控 制 系统 的优 化
苏 海 涛
( 大唐 国际 张 家 口发 电厂 , 河北张家 口 0 7 5 1 3 3)
( D a t a n g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Z h a n g j i a k o u P o w e r P l a n t , Z h a n g j i a k o u 0 7 5 1 3 3 , C h i n a )

600MW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600MW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1.协调控制系统简介2.1 协调控制系统的任务单元机组的输出电功率与负荷要求是否一致反映了机组与外部电网之间能量供求的平衡关系;主汽压力反映了机组内部锅炉和汽轮发电机之间能量供求的平衡关系。

协调控制系统就是为完成这两种平衡关系而设置的。

使机组对外保证有较快的负荷响应和一定的调频能力;对内保证主要运行参数(主汽压力)稳定的系统称为协调控制系统。

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CCS)是将单元机组的锅炉和汽轮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控制的系统。

2.2 负荷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在单元机组中,锅炉和汽轮机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设备。

从机组负荷控制角度来看,单元机组是一个存在相互关联的多变量控制对象,经适当假设可以看作是一个具有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的互相关联的被控对象,其方框图如图1所示。

对象的输入量µB为锅炉燃料量调节机构开度,代表锅炉燃烧率(及相应的给水量),µB 的变化将引起机前压力PT的变化,用WPB(S)描述该通道的特性,在汽轮机调节阀开度µT不变时, W PB(S)具有以下形式:W PB(S)= K1/(T1 s + 1)² (1)式(1)是一个简化了的和二阶系统,它表明燃料------压力通道具有较大的惯性和迟延.在燃烧率变化后,在汽轮机调门开度µT不变时,pT的变化也将引起机组实发功率PE的变化。

图1中, WNB(s)是燃料一切通道的传递函数,它具有如下形式:W NB(S)= K2/(T2 s + 1)² (2)在机组燃烧率保持不变,将汽轮机调节阀门开度通常用同步器位移量表示µT改变,它将引起机前压力pT的变化,以及机组实发功率PE的变化,这两个通道的传递函数WNµ(S)、WPµ(S)形式如下:W Pµ(S) = —[K3 +(K4/T4s + 1)] (3)WNµ(S) =[K5/(T5s+ 1)]—[K6/( T6s + 1)²] (4)以上四个式子是通过实验方法得到的,通过理论分析和线性化处理也可得出以上关系。

国产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及其逻辑优化

国产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及其逻辑优化

行方式 , 各运行方式之问既可由操作人员通过0 M
面 进行手 动切换 ,也 可根据 机组运 行联 锁条件 和逻 辑 控制 自动进行 无扰 切换 , 以达到 最佳运 行状态 。
231 基本 方式 ( ae _. b s)
故障有 : 引风机 、 送风机 、 一次风机 、 空预器部分故
单轴 、 j缸 四排汽 、 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 。发 电机
为 Q S 一 0 — 型水 一 一 冷 却 、静 态 励 磁 汽 轮 发 FN 602 氢 氢
电机。汽轮发电机组在阀门全开工况下的输出功率
为 6713MW 。 制 系统 采用 北京 和 利时 公 司制造 6. 9 控 的MA S 分散 控 制 系 统 , 系统 主要 完成 负荷 控 制 CV 该 系 统 (C )锅 炉控 制 系统 ( S 、 炉 安 全 监 控 系 C S、 MC )锅
侧 自动控制系统和辅机控制系统。锅炉侧 自动控制 系统主要包括锅炉燃烧控制 系统 、 锅炉给水控制系 统、 锅炉汽温控制系统等几个大系统 , 上述大系统均 包括若干子系统 , 在此不再赘述 。 汽轮机侧 自动控制
系统完 成 大范 同 的转速 控制 、 荷控 制 、 负 异常 工况 下 的负荷 限制 、 主汽 压力 控制 、 阀门控 制与 管理 以及 自
机组 负荷 指 令处 理 回路根 据机 组运 行状 态 选择 各种负荷 指令 ,并 将其 转化 为机组可 以接受 的形式 , 所处理 的负荷指 令有外部 负荷指令 和 内部负荷指 令 。 外部 负荷 指令 主要 包 括 :电网调度 中心发 的


负荷调节指令 ,I G 指令 :  ̄A C ] 机组运行人员手动调整 的负荷 指令 ,I A 指令 :  ̄M N ] 机组频率偏差 自动调整

600 MW机组协调控制方案及优化策略

600 MW机组协调控制方案及优化策略

600 MW机组协调控制方案及优化策略杨俏发【摘要】介绍了古交电厂二期600 MW超临界燃煤火力发电机组协调控制方案,分析了系统中机炉主控回路、给水控制回路的基本功能及组成,论述了给水控制系统中采用的锅炉修正热值及焓值的设计思路,并结合AGC投运效果对协调系统的主要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协调优化策略.【期刊名称】《山西焦煤科技》【年(卷),期】2012(036)012【总页数】4页(P11-14)【关键词】超临界;协调控制;特性;燃水比;优化策略【作者】杨俏发【作者单位】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电分公司,山西太原03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612采用汽包炉的单元机组,其协调控制策略已经很成熟,控制效果也比较理想。

但是,目前国内滑压运行的超临界机组的协调控制策略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都不完善,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根据古交电厂二期新投产的2×600 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介绍了本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特点,并对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及品质进行了分析和综述。

1 超临界机组的主要特性超临界直流锅炉没有汽包,当给水流量及燃烧量发生变化时,受热面的吸热比率将发生变化,其汽水分界面也随之发生移动,同时锅炉出口温度以及蒸汽流量和压力都将发生变化。

因此,给水、气温、燃烧系统是密切相关的,不能独立控制,应该作为整体进行控制[1]。

这是直流炉同汽包炉之间最大的区别,从控制角度分析,超临界机组具有以下主要特性[3]。

1.1 三输入三输出相互耦合关联极强直流锅炉在燃料、给水、汽机调门开度之间存在着强烈的耦合性,表现特性有:汽机调门开度不仅影响了锅炉出口压力,还影响着蒸汽温度的变化;锅炉燃料率的改变,使压力、温度、蒸汽流量均增加;水量增加,会增大蒸汽量,将导致主汽压力和功率初期增加,在经过一定延时后汽温下降,使得主汽压力及功率又有所降低。

可以看出,超临界机组是一个三输入三输出的多变量调节对象,它具有非常强的非线性耦合特性[3]。

神华国华太电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改进

神华国华太电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改进
司技 术制 造 的超 临界 、 次 中 间再 热 、 一 三缸 四排 汽 、
因此 锅炉 给水 量 、 燃料 量 、 汽温 控制 等都 是 相对 独立 的, 即: 亦 给水 一水 位 ; 燃料 一产 汽 量及 汽压 ; 喷水
汽温。
在 直流锅 炉 中 , 由于 没有 汽包 , 蒸发 与 过热 受热 面之 问没有 固定 的分界 线 ,当 给水 量或 燃料 量 变化 时都 会 引起 蒸发 量 、 汽温 和 汽压 的 同步变 化 , 互有 相
(E ) 给水泵 汽轮 机 电液控 制 系统 ( H等 ; D H和 ME ) 脱硫 、 脱硝控 制系统也 采用 I / A系统 实现 。
2 技 术 特 点
2 1 参数 特性 .
超 临界机 组 与亚 临界 超 临界 机组 在 自动控 制方
给水 、 汽轮 机 调 门三控 制量 中任 一项 变 化 , 都会 对被
( S、炉 膛 安 全 监 测 系 统 (S S、顺 序 控 制 系 统 MC ) F S) (C )电气 控制 系统(C )汽轮机 数字 电液控 制 系统 S s、 E S、
牵 制 , 系 密切 。随着超 临界 机组 蒸 汽压 力 的升 高 , 关 直流 锅 炉 中间点 汽温 ( 常取 启动 分 离器 出 口汽 温 ) 通
和过 热器 出 口汽 温控 制点 的温 度 变 动惯 性增 加 ( 亦
即 比热增 加 )时 间 常数 和 延 迟 时 间相 应 增 大 , 燃 , 在
料 或 给水 量扰 动 时 ,超 临界或 超 临界 锅炉 的蒸 汽温 度 变化 具有更 大惯性 。 所 以超 临界 机组 的锅 炉 一汽 轮机 的关 系 ,基本 可 以看 成是 三输入 三输 出的多变量 控制 系统 。燃料 、

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分析及优化探讨朱志刚

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分析及优化探讨朱志刚

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分析及优化探讨朱志刚发布时间:2021-08-19T07:44:39.299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10期作者:朱志刚王坤[导读] 本文针对华能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工程2×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构成、特点等进行了分析。

在机组运行期间,对此协调系统进行了调试、优化,机组在50~100%MCR负荷段具备了优良的负荷适应性。

根据运行实践,对机组主要参数调节品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思路,为同类型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提供了借鉴。

朱志刚王坤华能沁北电厂河南济源 459000摘要:本文针对华能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工程2×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构成、特点等进行了分析。

在机组运行期间,对此协调系统进行了调试、优化,机组在50~100%MCR负荷段具备了优良的负荷适应性。

根据运行实践,对机组主要参数调节品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思路,为同类型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协调控制系统超临界机组优化一、引言超临界机组的自动控制系统与亚临界参数机组相比,其动态特性更为复杂,需要更加完善的控制策略。

主要表现为:1、机组的动态特性随负荷大范围变化(通常的负荷变化范围 50%-100%),呈现出很强的非线性和变参数特性。

特别是为了适应调峰运行的需要,超临界机组常采用复合变压运行方式(亚临界+超临界),由于水蒸汽特性在亚临界和超临界区域的差异,使得超临界机组在亚临界和超临界区域转换时的动态特性差异显著2、由于直流锅炉的工质流和能量流相互耦合,汽机调门开度、燃料量、给水流量都对主汽压力产生影响,从而在各个控制回路,特别是给水、汽温及负荷控制回路之间存在很强的非线性耦合。

3、直流炉的热力系统蓄热较少,因此对外界的扰动响应速度较快,容易发生分离器入口过热度摆动大、超温、超压等情况。

4、从控制模型上比较,超临界机组为三输入两输出的控制结构,控制策略上要求很高。

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

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
2风量控制分析设计 风量指令的产生,为了保障炉膛中的 煤粉能够充分燃烧,炉膛中的总风量一般 都是过量的。在机组负荷变化过程中,为 了满足过量空气系数的要求,在升负荷过 程中。先增加总风量。再增加总燃料量(燃 料量变化滞后量大于风量);而在降负荷 过程中,正好相反。先增加总燃料量,再 增加总燃风量(燃料量变化滞后量小于风 量)。该特性普遍适用于各种方式燃煤锅炉, 包括汽包炉、直流炉;前后墙对冲燃烧锅 炉、四角切圆锅炉;直吹式制粉系统锅炉、 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锅炉。在风量变化过
程中,总风量的大小与燃烧情况的好坏密 切相关。总风量过大,容易使燃烧器脱火, 炉膛负压波动,甚至炉膛灭火机组调整。 总风量过小,使煤粉不易燃烧,炉膛温度低, 炉膛爆燃,对锅炉设备造成损坏。
3给水主控分析设计 锅炉主给水流量用以冷却锅炉受热 面并产生足够的蒸汽流量。依据不同需要 在不同电厂设计的600MW超临界直流锅 炉也略有不同,对于主给水流量测点位置 的安装也不尽相同,部分电厂安装在过热 器减温水抽头之前。这种布置方式测得 流量即为主给水流量,例如华能黄台电厂 #9、#10号锅炉;部分安装在其之后.例 如华能洛阳热电#1、#2锅炉。华能渑池 热电给水流量测点安装方式为后者.因此 在锅炉的主给水流量的测量值包括两个部 分:省煤器入口给水流量及过热器减温水 流量。省煤器入口流量采用三取二的方式, 过热器减温水流量采用二取平均的方式。 三、结语 600MW超临界机组己经成为我国目 前煤电行业的主力机组。而且在今后较长 一段时间里,也必将保持这一现状。就整 个电力行业而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又促 使大机组参与深度调峰。而该系列的机组 本身耦合性、时变性和非线性非常明显, 所以其自动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协调控 制系统作为超临界直流机组自动控制技术 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它的控制难点和 控制策略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提 高机组运行安全性、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1王械350MW超临界直流锅炉机组 协调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D1.郑州I大学,2018 [2】王富强,贺桂林,张秋生,张金 营.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调试 策略研究Ⅱ1神华科技,2017,15(12):42-46 【3】庄义飞.660MW超t临界机组协调 控制系统优化『D].东南大学,2017.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逻辑优化研究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逻辑优化研究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逻辑优化研究作者:苗锐来源:《商情》2013年第41期【摘要】分析了600MW机组的协调原理,对负荷控制的过程和步骤等进行了逻辑关系的理顺和优化,从而提高了协调控制的效果。

【关键词】600MW机组,协同控制,负荷控制,逻辑协调一、600MW机组协调控制原理分析600MW控制协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锅炉的运行情况作为依据,对整个系统完成控制,其中锅炉控制输出的指令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机组的负荷指令给定值信号;机组负荷指令定制的微分信号;负荷指令目标值微分信号;机组汽压设定值的微分信号;频差信号;压力设定值信号;压力偏差信的微分信号;锅炉主汽压调节输出信号。

在控制中锅炉负荷的指令值参数信号是锅炉主控器的主要反馈信号,其他微分则是前馈对机组负荷改变过程中提高锅炉响应速度的控制信号,压力设定值和实际压力偏差信号则是被用于控制气压和设定值偏差过大时快速反应,用来控制主压力改变。

控制过程中,机组负荷指令在发出指令的初期,其系统反应不会改变过大,因为在指令到达汽机控制前,机组负荷指令通常会经过四个阶段才能到达控制终端,延时的时间是锅炉产生蒸汽时间的0.2倍。

经过四个阶段的惯性延迟后,负荷指令还要加上压力拉回回路的计算,然后与实际负荷值进行比对,偏差值经过回路计算后作为控制参数,发出指令让汽机的主控来调节阀门的开度,以此完成汽机压力调整,控制指令包括:机组负荷指令经过四阶惯性延迟;锅炉主控给出机组负荷指令定值的一阶微分信号;信号频率差;主汽压偏差信号(压力拉回回路);实际负荷值。

以上信号完成计算分析后输入到汽机主控调节器,输出后的指令将实现对汽门进行调节。

所以控制的基础就是设定压力与实际压力的差,按照差值来反馈系统状况,并以此完成调节,这就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二、协调控制系统的逻辑优化1、取消不必要的交叉限制。

在实际的控制中,因为“锅炉跟踪汽机”的思路,所以形成一个按照汽轮机负荷的情况来调节锅炉工况的控制模式,但是与汽轮机相比锅炉控制的过程相对较慢,所以导致了负荷指令响应速度相对缓慢,因此必须对其控制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提高控制效率。

某600MW火电机组协调性能优化

某600MW火电机组协调性能优化
关键词:自动发电控制;调节速率;响应时间;风煤比;阀门特性
近年来随着区域电力工业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装机容量迅速增长,电网分谷差越来越大,电能质量和电网安全运行都受到较大影响,机组协调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出台双细则管理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促进网厂协调发展,规范市场秩序,提高电网电能质量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2006年11月份,国家电监会颁布了《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监市场〔2006〕42号)、《电网运行规则(试行)》(电监会22号令)和《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电监市场[2006〕43号)。其中自动发电控制(AGC)各机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能好的机组AGC考核一年有上千万的收益,直接影响各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2.优化过程
2.1机组升降负荷速率确定
机组协调优化以往许多都是热控人员进行逻辑优化后运行调试,该优化是运行人员先根据锅炉设备安全允许确定负荷升降速率。负荷升降速率由机组设备特性和燃料特性确定,保证机组安全前提下,再优化汽机调门开关稳定参数变化。负荷变化速率大,要求时间内燃料变化量大,锅炉参数变化幅度大;相反负荷变化速率小,要求时间内燃料变化量小,锅炉相对稳定。再有燃料特性也影响机组调节特性,煤质好、易着火升降速率就能提高,相反就应限制。锅炉允许燃料波动量决定了机组升降负荷的速率,所以大多数机组协调控制速率由锅炉设备决定。
某600MW火电机组协调性能优化
摘要:随着电网两个细则管理规定的实施,各火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性能要求提高,为更好适应电网调峰要求,在机组性能考核中取得更好的收益,更多机组都在试着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机组协调品质。某电厂600MW火电机组通过优化负荷变化速率、锅炉风煤比、汽机阀门特性、以及控制逻辑的优化,使机组协调品质有明显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
1 机组概况
河北国华沧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为两台600MW亚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汽机岛由上海汽轮机厂供货,锅炉岛由上海锅炉厂供货。

2 协调控制系统控制原理
协调控制的设计方案是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系统,原设计机组采用定-滑-定运行方式,从0到27%为定压方式运行,27%到77%负荷区间为滑压运行方式,77%以上为定压运行方式。

锅炉主控输出指令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机组负荷指令给定值信号;2)机组负荷指令给定值的微分信号;3)机组负荷指令目标值的微分信号;4)机组滑压设定值的微分信号;5)频差信号;6)压力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的微分信号;7)锅炉主汽压力PID调节器输出信号。

其中,机组负荷指令给定值信号为锅炉主控制器的主前馈信号,其他微分前馈用于在机组负荷升降过程中提高锅炉主控制器的响应速度,压力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的微分信号用于在主汽压力与设定值偏差过大时快速动作锅炉主控制器帮助调节主汽压力。

在机组负荷指令变化的初期汽机侧调门是基本不变的,因为送到汽机控制器的机组负荷指令要经过一个四阶滞后,延时时间t为锅炉产生蒸汽时间的0.2倍。

经过四阶惯性环节延迟后的负荷指令还要加上压力拉回回路计算的结果,再与实际负荷值进行偏差运行,偏差值经PID回路计算后做为汽机主控的输出送往DEH控制系统控制阀门开度。

汽机主控输出指令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机组负荷指令给定值经过四阶惯性延迟;2)锅
炉主控送来的机组负荷指令给定值的一阶微分信号;3)频差信号;4)主汽压力偏差信号即压力拉回回路;5)实际负荷值。

以上信号1-4相加后同实际负荷求偏差送入汽机主控PID调节器,PID 调节器的输出来控制汽轮机调速汽门的开度。

压力拉回回路就是计算设定压力与实际压力的偏差,当偏差值超过规定值后(原设计为±1.8%),就将这个偏差值经过处理放大后叠加到负荷命令回路中。

举例来说,当升负荷时,根据滑压曲线首先要增大压力设定值,如果在升负荷过程中,实际压力比设定压力低出太多,超过规定值,就会产生一个负数加到负荷命令上,从而减小负荷命令,减小调门开度,以便于增大实际压力,当实际压力与设定压力偏差小于规定值时,该值输出为0。

降负荷时也起到同样道理,因为该回路具有将压力拉回作用,因此称之为压力拉回回路。

一次调频功能就是当电网频率低于或高于某个限值时,不通过协调控制回路产生命令,直接将信号作用到汽机控制器负荷调节回路,使机组负荷迅速变化以响应电网需要。

3 存在问题
#1、#2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在2007年机组投入商业运营后基本能满足现场生产的需要,但是在负荷升降和遇到机组吹灰或燃料等扰动的情况下,主汽压力、温度的摆动幅度过大,导致汽包水位剧烈波动。

同时快速负荷变化能力差,负荷命令变化后机组实际负荷响应慢,达不到调度中心对投运AGC机组的要求。

AGC投入合格标准:1)AGC机组负荷调节速率(MW/分钟)不小于机组额定出力的1.5%;2)机组投入AGC控制时,出力调整迟延时间应小于
30秒(从调度中心侧命令发出至调度中心监视到命令完成的时间)。

协调投入情况:从负荷指令开始变化到机组实际负荷开始变化时间比较长,约为2-3分钟,且在负荷变化过程中主蒸汽压力与设定值偏差比较大,最大处达到0.7MPa。

这说明目前的调节系统在利用锅炉蓄热快速响应负荷和锅炉主控的调节能力上存在不足,需要对锅炉主控和汽机主控进行优化调整。

4 原因分析
1)从控制方案设计来看,没有利用锅炉的蓄热,当负荷命令变化后不是立即改变汽机调门的开度以响应负荷要求。

再就是对压力要求太高,不仅在锅炉测设计了压力拉回回路,而且在汽机控制器内部当压力偏差太大时就会切除负荷调节回路转而去调整压力;2)机组正常运行中,AGC负荷调整区间正是机组滑压运行区间,在此区间主蒸汽压力要对应负荷从11MPA变化到16.7MPA,虽然机组滑压可以减少节流损失,对于经济运行是有利的,但对于投运AGC确是极其不利的。

因为升负荷时不仅要快速加强燃烧多发电,同时还要提高主蒸汽压力,这会更加导致锅炉燃烧跟不上汽轮机对能量的要求;同理,降负荷时不仅要快速减少燃烧,少发电,同时还要降低主蒸汽压力,这会更加导致锅炉燃烧远远超过汽轮机对能量的要求。

5 协调控制优化改造试验
5.1 提高汽机主控的快速响应能力。

从机组主控送来的汽机负荷指令要经过一个四阶延时后在同实际负荷进行偏差运算后作为汽机主控的输入,为了提高汽机主控的响应,利用锅炉的蓄热,我们缩短了四阶惯性环
节的延时时间,从原来的10.5秒减少到8.3秒。

同时,对汽机功率调节器的调节参数进行优化,加强调节作用。

5.2 优化锅炉主控,提高主蒸汽压力的稳定性。

锅炉在负荷升降过程中,由于煤量匹配不合理,造成在升负荷初期压力提升过慢,滞后于压力设定值,但是到了负荷变化的后期,压力迅速提升,超过设定值,造成过调现象。

此种现象表明在变负荷全过程中,给煤量变化的不合理,在前期给煤量增加的量不够,后期给煤量又显得过多,造成整个主汽压力的调节在变负荷过程中呈现阶段性变化。

为此,我们采用MATLAB建立了锅炉主控的前馈调节模型,通过模型分析采取以下措施:1)增大机组负荷指令给定值信号的微分时间,适当减少系数;2)增大机组负荷指令目标值信号的微分作用,适当减少系数;3)适当减弱负荷变化过程中锅炉主控PID 调节器的调节作用;4)修改逻辑使得机组压力设定值偏差拉大过程中和压力设定值偏差缩小过程中的积分时间分别控制。

通过以上几项方针,我们现场进行了实际的逐步调整,根据调节效果逐步修改调节参数,最终达到AGC投入合格标准。

6 结束语
通过对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汽机主控、锅炉主控以及锅炉燃料风量调节系统的优化调整,提高了机组对负荷指令的响应速度,使锅炉和汽机之间的匹配关系更加合理,既充分利用了锅炉的蓄热,又保证了机组主要参数的稳定。

进而保证了AGC投入的可靠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
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

2、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气和仁义广结好缘,多结识良友,那是积蓄无形资产。

很多成功就是来源于无形资产。

3、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