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介绍

合集下载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使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

危害:富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会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

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同时,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形成一层"绿色浮渣",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

因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也会中毒致病。

在形成"绿色浮渣"后,水下的藻类会因得不到阳光照射而呼吸水内氧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水内氧气会逐渐减少,水内生物也会因氧气不足而死亡。

死去的藻类和生物又会在水内进行氧化作用,这时水体也会变得很臭,水资源也会被污染的不可再用。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

它是由海藻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

海藻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

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

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几年新定义的褐潮(抑食金球藻类),绿潮(浒苔类)等。

海藻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植物。

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化学法
1.化学除磷技术:化学除磷常用的化学药剂有3类:石灰、铝盐、铁盐。投加石灰与磷酸盐 反应生成羟基磷酸盐沉淀。投加的铝盐主要为硫酸铝,与磷酸盐反应形成磷酸铝沉淀。铁 盐主要为三氯化铁、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硫酸铁等,与磷酸盐反应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铁 沉淀。化学除磷去除磷效率较高,去除率达到85%以上。使氮磷比例失调,营造不适宜藻 类繁殖的的水体营养环境。但由于该法成本较高,同时有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在饮用水源 地应禁止使用。
水体富营养化机理
在地表淡水系统中,磷酸盐通常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而在 海水系统中往往是氨氮和硝酸盐限制植物的生长以及总的生产量。 导致富营养化的物质,往往是这些水系统中含量有限的营养物质, 例如,在正常的淡水系统中磷含量通常是有限的,因此增加磷酸盐 会导致植物的过度生长,而在海水系统中磷是不缺的,而氮含量却 是有限的,因而含氮污染物加入就会消除这一限制因素,从而出现 植物的过度生长。
奥 运 森 林 公 园 水 环 境 生 态 工 程
治理案例
谢谢!
4.紫外线法。藻类等微生物在受到 紫外线照射时, 藻细胞内的 DNA 螺旋体被紫外线的电磁能所破坏, 导致细胞无法增殖,达到灭活效应。 紫外线法除藻工艺的运行成本低, 不会生成有害消毒副产物,但该技 术目前在生产上的应用还不成熟, 推广应用有限。
5.机械法除藻 /除草。机械法适用于藻类和水 草严重泛滥的富营养化水体,是一种应急处理 方式,但不能从根本上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 6.曝气技术。曝气的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溶解氧, 使溶解氧与水体充分混合,供应微生物呼吸之 需,使其生长繁殖,已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该技术适用于溶解氧含量较低(一般低于 4mg/L)的封闭或缓流水体。
6.噬藻体。噬藻体( Cyanophage) 是以蓝藻为寄主的浮游病毒类群 ( 也称蓝藻病毒) ,因其能特异性 地感染蓝藻并导致其死亡,是蓝藻 “水华”潜在的控制因子。

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

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

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是指湖泊等水体接纳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使藻类及其他水生生物过量繁殖,水的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造成湖泊水质恶化,从而使湖泊生态功能受到损害和破坏。

富营养化的湖泊、水库水体中,在阳光和水温达到藻类繁殖的季节,大片水面会被藻类覆盖,形成常见的“水华”,它不仅使水带有臭味,并会遮蔽阳光,隔绝氧向水中的溶解。

枯死的藻类沉积水底,又是新生的污染源,它们进行厌氧发酵,消耗溶解氧,并不断释放氮、磷,供水中植物作为营养物。

由于氮、磷的循环积累,造成湖库水的污染逐步加重。

富营养化现象是湖泊水库主要的环境问题,造成多方面的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名词解释

水体富营养化名词解释

水体富营养化名词解释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过多的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的生物生长过度和生态系统紊乱的现象。

一般来说,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超过了水生生物的生长所需,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如农业、畜牧业、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等。

农业和畜牧业的过度施肥和养殖废弃物的排放,会使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中。

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中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会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和水体生态系统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首先,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中藻类和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形成藻华。

藻华会使水体变绿并降低透明度,阻碍光的穿透,影响水下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藻华的死亡和分解还会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水体缺氧,使其他生物生存困难。

其次,水体富营养化还会改变水体的水质,使水体富集了过多的营养物质,导致水体变为浑浊,臭味难闻,并且水中富集的磷、硝酸盐等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最后,富营养化还会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破坏水生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链的稳定性。

为了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是必要的。

首先,应加强对农业和畜牧业的管理,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合理施肥,避免养殖废弃物的排放进入水体。

其次,加强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减少有害物质和富营养物质的排放。

此外,也应加强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和评估,定期对水体进行调查,及时采取措施以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环境问题,它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多,导致水体中生物生长过度的现象。

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氮、磷,这些物质会促进水中植物和藻类的生长,极大地改变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人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

下面将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原因、危害及预防控制进行详细分析。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剩,导致水体中植物和藻类生长过度,水质下降,甚至出现断氧、酸化等现象。

富营养化是以过量的营养物质为主要特征的水体污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海洋、湖泊、河流等各种水体都可能出现富营养化问题。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包括工业、农业、城市化等。

具体原因如下:1.过度的施肥。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多的化肥和农药会随着雨水一同进入水体中,导致水质污染。

2.排放废水。

工厂、居民污水直接进入水体,营养物质浓度增加,大量的废水排放加速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速度。

3.城市化。

城市的人口密度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放置在江河、湖泊边容易导致水质下降。

4.物种引入。

人为引进非本地物种,会对原有物种造成影响,使得某些物种数量明显增加,水质下降。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藻类过度繁殖,砍断光线,使得水中生物短缺氧气,甚至造成断氧现象,严重威胁水生物存活。

2.过多的藻类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导致水体污染,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3.水体富营养化会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导致种群结构失衡,生态系统演替过程被打乱。

4.水体富营养化会破坏湖泊、海洋风景,对旅游业产生负面影响。

四、预防和控制方法1.合理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防止化学物质通过雨水入侵水体。

2.加强城市垃圾综合治理,减少废弃物对水体的污染。

3.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保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形成防止和减轻富营养化的过滤功能。

4.消减工业废气废水排放,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1概念2案例3水体富营养化4预防5状态6危害7产生原因概念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在自然条件下,随着河流夹带冲击物和水生生物残骸在湖底的不断沉降淤积,湖泊会从平营养湖过渡为富营养湖,进而演变为沼泽和陆地,这是一种极为缓慢的过程。

但由于人类的活动,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田径流中的植物营养物质排入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将大量繁殖,使生物量的种群种类数量发生改变,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大量死亡的水生生物沉积到湖底,被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水质恶化,以致影响到鱼类的生存,大大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由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往往使水体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叫水华(水花),在海中叫赤潮。

在发生赤潮的水域里,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使水变成红色,因此叫“赤潮”。

这些藻类有恶臭、有毒,鱼不能食用。

藻类遮蔽阳光,使水底生植物因光合作用受到阻碍而死去,腐败后放出氮、磷等植物的营养物质,再供藻类利用。

这样年深月久,造成恶性循环,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而有腥臭,造成鱼类死亡。

案例我国的武汉东湖、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济南大明湖、抚顺的大伙房水库,都曾受到富营养作用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沿海的赤潮也时有发生,如1989年8~9月,河北黄骅县到天津塘沽百余里的沿海出现世界上罕见的大规模赤潮,使养虾业遭到严重损失。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与氮、磷的含量及氮磷含量的比率密切相关。

反映营养盐水平的指标总氮、总磷,反映生物类别及数量的指标叶绿素a和反映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物质多少的指标透明度作为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一组指标。

有文献报道,当总磷浓度超过0.1mg/l(如果磷是限制因素)或总氮浓度超过0.3mg/l(如果氮是限制因素)时,藻类会过量繁殖。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富营养湖的几项指标量为:平均总磷浓度大于0.035mg/l;平均叶绿素浓度大于0.008mg/l;平均透明度小于3m。

水体富营养化介绍课件

水体富营养化介绍课件
工业和农业排放的控制
加强工业和农业废水处理,减少废水 中营养物质的流入,降低富营养化的 发生风险。
结论
通过对富营养化的成因和危害进行总结,强调控制和治理富营养化的重要性,以保护水体生态。
参考文献
引用相关研究和报告的参考文献,提供更多深入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资料来源。
水体富营养化介绍课件PPT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藻类过度繁殖的现象。本 课件将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影响、分类、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浓度超过自然水体富营养状态的程度,导致藻类等富营养化生物过 度繁殖的现象。 富营养化的影响包括水体的变色、臭味、氧气不足等,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扰乱生态系统平衡
富营养化改变了水体的营养 结构,影响水生生物的物种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富营养化的防治
1
生物控制和修复技术
2
运用生态修复技术,如生物阻挡网、
人工湿地等,控制藻类繁殖和改善水
体生态环境。
3
行政管理和政策措施
加强水质管理,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 法规,加大对富营养化的监测和治理 力度。
富营养化的分类
自然富营养化
自然富营养化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如植物残体和有机物的富集水体中营养物质过量输入,如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
富营养化的成因
1 土地利用变化
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和整治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流失至水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
2 城市化和工业化
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大量废水排放进入水体,含有富集的养分,促进藻类生长。
3 农业和畜牧业
农业和畜牧业的化肥和畜禽粪便流入水体,提供了大量养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是水体中含有过多的溶解性营养盐类(主要是NH3-N、NO3-N、NO2-N、PO4-P),使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微生物旺盛的代谢活动,耗尽了水体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变质,从而破坏了水体中的生态平衡现象.一、富营养化的成因水体富营养化可分为自然富营养化和人为富营养化。

天然的湖泊都有一个从贫营养向富营养的发展过程,从贫营养过渡到富营养,进而发展到沼泽,直至死亡,是湖泊的自然发展规律,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但是人类活动会大大加速这个进程1.天然富营养化的成因湖泊营养物质通过天然富集,使得营养物质浓度逐渐增高而发生水质营养变化的过程就是通常所称的天然富营养化。

2.人为富营养化的成因随着工农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城市化”现象愈加明显,使得不断增加的人口,集中在一些水源丰富的特定地区。

人口集中的城市排放出的大量含有氮、磷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废水流入湖泊、河流和水库,增加了这些水体的营养物质的负荷量。

同时,在农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施用的化学肥料和牲畜粪便逐年增加,经过雨水冲刷和渗透,使一定数量的植物营养物质以面源的形式最终输送到水体中。

据估计,农业地区输出的总磷可达森林地区输出量的10倍以上,而城市径流中的总磷量又可以是农业集水区径流量的7倍左右,城市农业森林地带的地表径流都可能是某种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

天然富营养化和人为富营养化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由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最终导致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

天然富营养化是湖泊水体生长、发育、老化、消亡整个生命史中必经的天然过程,这个过程极其漫长,常常需要以地质年代或世纪来描述其过程。

人为富营养化则是因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它演变的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短时期内使水体由贫营养状态变为富营养状态。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

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

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或红潮。

1.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在地表淡水系统中,磷酸盐通常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而在海水系统中往往是氨氮和硝酸盐限制植物的生长以及总的生产量。

导致富营养化的物质,往往是这些水系统中含量有限的营养物质,例如,在正常的淡水系统中磷含量通常是有限的,因此增加磷酸盐会导致植物的过度生长,而在海水系统中磷是不缺的,而氮含量却是有限的,因而含氮污染物加入就会消除这一限制因素,从而出现植物的过度生长。

生活污水和化肥、食品等工业的废水以及农田排水都含有大量的氮、磷及其他无机盐类。

天然水体接纳这些废水后,水中营养物质增多,促使自养型生物旺盛生长,特别是蓝藻和红藻的个体数量迅速增加,而其他藻类的种类则逐渐减少。

水体中的藻类本来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蓝藻的大量出现是富营养化的征兆,随着富营养化的发展,最后变为以蓝藻为主。

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

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从两个方面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入水中,供新的一代藻类等生物利用。

因此,富营养化了的水体,即使切断外界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也很难自净和恢复到正常状态。

关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成因有不同的见解。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太湖组员:目录:一、概念二、成因三、危害四、防治措施一、概念: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缓流水体中,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导致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河流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出现称为赤潮。

二、成因:(1)水系统中含量有限的营养物质。

例如,在正常的淡水系统中磷含量是有限的,增加磷酸盐会导致植物的过度生长。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排水等是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加的主要来源。

(2)水中营养物质增多,促使自养型生物生长,特别是蓝藻和红藻的个体数量迅速增加。

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

藻类及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三、危害: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

太湖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属季风气候。

SOS,太湖!由于水质退化,太湖的营养化程度加重,经常发生绿色“水华”。

以氮、磷指标评价,太湖的中一富营养化和富营养化的面积已占太湖总面积的90%以上。

无锡市太湖沿岸由于富营养化程度较高,近几年来夏季经常有兰藻滋生,严重影响水质。

水体富营养化之水葫芦原产:南美的墨西哥引入:人们在美国新奥尔良市举行国际棉花博览会看到水域内漂浮着葫芦状的绿色植物,其上面绽开的蓝紫色花,非常美丽,于是带回本国养殖。

当时是达官贵人和皇家养的名贵植物,在慈禧太后留下的照片中,就能看到水葫芦的身影。

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我国。

用途:作为猪饲料推广种植,也用于喂养家禽等。

近10年来,工业化使江河湖泊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提高,水葫芦迅速蔓延,泛滥成灾。

水葫芦与慈禧太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曾经高贵的象征,王室的专宠——现在已经泛滥成灾!水葫芦的危害:(1)堵塞河道,影响航运。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菌体接入发酵罐中,就有利于缩短发酵时间,
提高发酵罐的利用率,并且也有利于减少染菌
的机会
增大接种量可以缩短调整期的原因
调整期的长短与菌种、培养条件等因素有关,
增大接种量可以缩短调整期,实际上利用的
生物的一种群体效应,也就是通过种内的相
互关系(如种内互助),使之更快地适应
新环境,从而缩短调整期.
像引进一种动物到新环境一样,如果引入少数个别
种子
由保藏的菌种开始,经过逐级扩大培养后,
最后获得供车间生产的,足够数量和优质质
量的纯种。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种子的扩
大化培养过程又称种子制备。
菌种扩大培养的目的:为发酵罐的投料提 供足够数量的代谢旺盛的种子。
因为发酵时间的长短和接种量的大小有关,
接种量大,发酵时间则短。将较多数量的成熟
大量地接入培养成熟的菌种的优点:
缩短生长过程的延缓期,因而缩短了 发酵周期,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节约发酵培养的动力消耗 有利于减少染菌机会
接种量
移入的种子液体积和接种后培养液体的体积的比例
接种量过多,菌丝生长过快、溶氧不足,衰老细胞 增加等,发酵后劲不足
种量过少延长发酵周期,形成异常形态,且易造成 染菌
种子罐级数的确定:种子罐级数是指制备 种子逐级扩培的次数。 依据:菌种生长特性,孢子发芽及菌体繁 殖的速度以及所用的发酵罐的容积。
接种龄
种子罐中培养的菌体从开始移入下一级种子 罐或发酵罐时的培养时间 种子培养期应取菌种的对数生长期为宜,菌 种过嫩或过老,不但延长发酵周期,而且会 降低产量。
以生产菌种在发酵罐中的繁殖速度为依据 接种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发酵周期
的动物,那么就需要更长的适应时间甚至有可能无 法生存;但如果引进的是一个种群,那么就会大大缩 短适应的时间.另外,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影响环境, 如果生物的数量多些,对环境的影响更大些,从而 使环境变得更适合生物的生存,从而缩短调整期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 •
生物反硝化作用• 在生物系源自中, 有两种类型的硝酸还原作用:同化硝酸还原 异化硝酸还原(戒称反硝化作用) • 同化硝酸还原是硝酸还原为铵用于细胞合成。 • 异化硝酸还原戒称反硝化作用, 是不呼吸链电子传递链相 偶联, 硝酸还原成亚硝酸、氧化氮(NO )、氧化二氮( (N 2O)、氮气。 • NO3→NO2→NO→N 2O→N 2 • 反硝化作用(戒称脱氮作用) 是一缺氧过程, 在无氧条件下 发生, 需有机物戒无机物作为电子受体。
• (3)河道不水库营养盐控制标准差别很大,也是水库营养物 超标的原因。
污染源
水体中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未 加处理戒处理丌完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特 别是含磷洗涤剂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即行排放, 使海水、湖水中富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 有机垃圾和家畜家禽粪便以及农施化肥,其中最 大的来源是农田上施用的大量化肥。
反硝化作用与磷去除关系
• 硝酸盐是磷去除中最重要的因素, 在处理系统中必须保证 能够很好地去除生物氮。这并丌是说在迚入厌氧阶段的水 中存在有硝酸盐就会造成磷去除失败, 有些污水中含有足 够量的V FA , 有硝酸盐存在时也可迚行磷去除。因为在此 情况下, 有足够量的V FA 去除硝酸, 同时又有足够量的V FA 为去除磷的细菌(B ioP) 提供营养。反硝化细菌和去除 磷的细菌之间存在竞争。在需要严格的去除硝酸盐和磷时, 处理厂应保证氮去除。氮去除很好的处理厂, 要获得好的 磷去除一般也就简单了。
水体富营养化
--李婉 生工1005 06
定义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是指在人
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 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 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 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 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 繁殖,形成水华。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 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 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 赤潮或红潮。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3 化学方法 这类方法包括凝聚沉降和用化学药剂杀 藻等。对那些溶解性营养物质如正磷酸盐 等,采用往湖中投加化学物质使其生成沉 淀而沉降。而使用杀藻剂可杀死藻类,这 适合于水华盈湖的水体。藻类被杀死后, 水藻腐烂分解仍旧会释放出磷,因此,死 藻应及时捞出,或者再投加适当的化学药 品,将藻类腐烂分解释放出的磷酸盐沉降。
定义及成因 产生的污染源 危害性 案例分析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物大 量进入湖泊、海湾等相对封闭,水流缓慢的水 体, 引起藻类和其它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导致水 体透明度和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其它水生生 物大量死亡,水体生态系统和水功能受到阻碍 和破坏的现象。
发生在湖泊时叫水华 发生在海域时叫赤潮
城市生活污水及某些工业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 的氮、磷营养物质,一部分氮、磷能够通过二级 生化处理过程被微生物去除,利用生物法进行脱 氮除磷是一种比较适用的方法。但由于城市污水 中的氮、磷浓度往往要比活性污泥生长所需要的 浓度高出 2~5倍,所以污水中仅有30%~50%的 氮和磷被活性污泥去除,余下50%~70%的氮和 磷将随二次废水排出。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污 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事实上,除此之外,贡湖湾和梅梁湾流场 的改变也可能对水华的形成有贡献。由于 梅梁湾北部疏浚工程等影响,2007年上半 年梅梁湾北部与河道的交换量下降,而东 部贡湖湾底部望虞河调水也因水流顶托作 用而降低了梅梁湾的水量交换,相对安静 的水动力条件更加有利于水华的产生.


从近几年的监测结果看,太湖的富营养化仍呈恶化趋 势.尤其是2005—2006年,太湖的蓝藻水华暴发持续 时间加长,面积扩大,暴发频率也在加快,2007年又 暴发了饮用水危机事件.另一方面,太湖东部的水草 区面积则在退缩,水草的种群结构在恶化,因此太湖 的富营养化治理难度不容乐观. 从太湖的水质监测情况看,2002—2006年夏季太湖的 营养盐浓度明显高于20世纪90年代,透明度下降, 2005—2006年太湖湖心区所呈现的水质特点比以前更 加适宜微囊藻水华的发生.藻型生态系统在梅梁湾似 乎已经进入稳定期,在湖心区、西南湖区及贡湖湾的 部分湖区还在不断发展.近几年夏季相对更加干旱、 少雨、高温的气候条件也可能加剧了太湖的蓝藻水 华.太湖的富营养化治理亟待更多和更加有效的治理 投入.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三 营养物质的来源
水体中过量的氮、磷等 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未加处理 或处理不完全的工业废水和 生活污水、有机垃圾和家畜 家禽粪便以及农施化肥,其 中最大的来源是农田上施用 的大量化肥。
四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1 使水味变得腥臭难闻
在富营养状态的水体中生长着很多藻类,其中有一些藻类能够散发出腥 味异臭。藻类散发出这种腥臭,向湖泊四周的空气扩散,直接影响、烦扰人 们的正常生活,给人以不舒适感觉,同时,这种腥臭味也使水味难闻,大大 降低了水质质量。。
4 向水体释放有毒物质
富营养对水质的另一个影响是某些藻类能够分泌、释放有毒 性的物质,有毒物质进入水体后,若被牲畜饮入体内,可引起牲 畜肠胃道炎症,人若饮用也会发生消化道炎症,有害人体健康。
5
影响供水水质并增加制水成本
湖泊常常是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供给水源。富营养水体在作为供给水源时, 会给制水厂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在夏日高温藻类增殖旺盛的季节,过量的藻类会 给制水厂在过滤过程中带来障碍,需要改善或增加过滤措施。其次,富营养水体由于 缺氧而产生硫化氢、甲烷和氨等有毒有害气体,而且水藻产生的某些有毒的物质,在 制水过程中,更增加了水处理的技术难度。既影响制水厂的出水率,同时也加大了制 水成本费用。
2 降低水体的透明度
在富营养水体中,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类的大量水藻。这些水 藻浮在湖水表面,形成一层 “绿色浮渣”,使水质变得浑浊,透明度明显降 低,富营养严重的水质透明度仅有0.2米,湖水感官性状大大下降。。
3 影响水体的溶解氧
富营养湖泊的表层,藻类可以获得充足的阳光,从空气中获 得足够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而放出氧气,因此表层水体有充 足的溶解氧。但是,在富营养湖泊深层,情况就不同,首先是表 层的密集藻类使阳光难以透射入湖泊深层,而且阳光在穿射过程 中被藻类吸收而衰减,所以深层水体的光合作用明显受到限制而 减弱,使溶解氧来源减少。其次,湖泊藻类死亡后不断向湖底沉 积,不断地腐烂分解,也会消耗深层水体大量的溶解氧,严重时 可能使深层水体的溶解氧消耗殆尽而呈厌氧状态,使得需氧生物 难以生存。这种厌氧状态,可以触发或者加速底泥积累的营养物 质的释放,造成水体营养物质的高负荷,形成富营养水体的恶性 循环。

富营养化概念

富营养化概念

富营养化概念1. 富营养化的定义富营养化是指自然水体中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水体生物过度繁殖和生态系统紊乱的现象。

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氮、磷等,它们通常来源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等人类活动的排放。

2. 富营养化的原因2.1 农业排放:农田施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大量氮磷物质流失到水体中,进而引发富营养化。

2.2 工业排放: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排放到水体中,增加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浓度。

2.3 城市排放:城市的生活污水和雨水都会排放到水体中,其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3. 富营养化的影响3.1 水质恶化:营养物质会刺激水中藻类、浮游植物等生物过度繁殖,导致水体变绿,水质恶化。

3.2 氧气消耗:过度繁殖的藻类死亡后会沉积到水底,这些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

3.3 生态系统紊乱:富营养化会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鱼类、水生植物等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4. 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4.1 农业措施:合理施肥,避免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优化农田排水系统,减少农田流失的营养物质。

4.2 工业措施: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减少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排放;提高工业生产的环境友好性。

4.3 城市措施:改善城市排水系统,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加强城市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

4.4 生态修复:恢复湿地、河岸带等生态系统,增加富营养化水体的自净能力。

5. 全球富营养化问题富营养化不仅是全球水环境面临的一大挑战,同时也是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上许多水体,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水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

全球富营养化问题的防治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努力。

各国应加强监测和数据收集,共同制定防治富营养化的政策和措施。

此外,加强对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等关键领域的管理,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排放也是必不可少的方面。

6. 结束语富营养化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质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影响。

改善富营养化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营养物质的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
输入到湖泊等水体的营养物质在时空分布上是 非常复杂的。氮、磷元素在水体中可能被水生生物 吸收利用,或者以溶解性盐类形式溶于水中,或者 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和生物作用而沉降,并在 底泥中不断积累,或者从底泥中释放进入水中。减 少内源性营养物负荷,有效地控制湖泊内部磷富集, 应视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三、危害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
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横 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 东近苏州。
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 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其西和 西南侧为丘陵山地,东侧以平原及水网为主。
太湖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属季风气候。 太湖河港纵横,河口众多,有主要进出河流50余条。 太湖水系呈由西向东泄泻之势,平均年出湖径流量 为75亿立方米,蓄水量为44亿立方米。太湖岛屿众 多,有50多个,其中18个岛屿有人居住。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 之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 来,太湖富营养化问题越来 越严重,已受到全社会的广 泛关注。太湖水污染治理是 国家确定的“三河三湖”治 理的重要任务之一。2001年9 月,国务院在苏州召开太湖 水污染防治第三次工作会议, 温家宝总理亲临会议并作了 重要讲话,提出了太湖水资 源保护“以动治静,以清释 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 的十字方针。2015年两会期 间,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也 被提上记事日程,引起社会 的重视。
(2)造成生态链失衡,破坏水与生态环境。水 葫芦繁殖很快,易在生长区内形成优势物种,导致 其他水生植物减少,甚至死亡。水葫芦大面积覆盖 水面,一方面降低了光线穿透水体的能力,影响水 底植物生长;另一方面,水体中含氧量降低,鱼类 因缺氧大量死亡,严重影响渔业生产。
(3)水葫芦在生长的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溶解氧, 腐烂后又造成二次污染,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
二、成因
(1)水系统中含量有限的营养物质。例如,在正常的 淡水系统中磷含量是有限的,增加磷酸盐会导致植物 的过度生长。从而出现植物的过度生长。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农田排水等是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增 加的主要来源。
(2)水中营养物质增多,促使自养型生物生长,特 别是蓝藻和红藻的个体数量迅速增加。藻类繁殖迅速, 生长周期短。藻类及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 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 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 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用途:作为猪饲料推广种植,也用于喂养家禽等。
近10年来,工业化使江河湖泊水质恶化,水体富营 养化程度提高,水葫芦迅速蔓延,泛滥成灾。
水葫芦与慈禧太后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曾经高贵的象征,王室的专宠——现在 已经泛滥成灾!
水葫芦的危害
(1)堵塞河道,影响航运。大量的水葫芦汛期 阻碍水流,影响泄洪、排灌。如不及时清理,将会 造成很大危害。
从湖内氮、磷的营养成分分析,其指标均在中 一富营养和富营养化水平。以氮、磷指标评价,太 湖的中一富营养化和富营养化的面积已占太湖总面 积的90%以上。无锡市太湖沿岸由于富营养化程度较 高,近几年来夏季经常有兰藻滋生,严重影响水质。
水体富营养化之水葫芦
原产:南美的墨西哥
引入:1884年,美国新奥尔良市举行国际棉花博览 ,客商云集,人们看到水域内漂浮着葫芦状的绿 色植物,其上面绽开的蓝紫色花,非常美丽,于是 带回本国养殖。当时是达官贵人和皇家养的名贵植 物,在慈禧太后留下的照片中,就能看到水葫芦的 身影。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我国。
SOS,太湖!
由于水质退化,太 湖的营养化程度加重, 经常发生绿色“水华”。 1960年总氮值仅为0. 23 毫克/升,1980年为0.85 毫克/升,而1987年已达 1.43毫克/升,1987年为 1980年的1.6倍,为1960 年的6.23倍;总磷值 1981年为0.02毫克/升, 1987年为0.046毫克/升, 1987年为1981年的2.3倍。
水体富营养化 --太湖
组员:
目录
一、概念 二、成因 三、危害 四、防治措施 五、治理意义
一、概念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由于大量 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 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 使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 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
四、防治措施
1、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
绝大多数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外界输入的营养 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的。如果减少或者截断外部 输入的营养物质,就使水体失去了营养物质富集的 可能性。为此,首先应该着重减少或者截断外部营 养物质的输入,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应从控制人 为污染源着手,应准确调查清楚排入水体营养物质 的主要排放源,监测排入水体的废水和污水中的氮、 磷浓度,计算出年排放的氮、磷总量,为实施控制 外源性营养物质的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水体富营养化之蓝藻
蓝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蓝细菌;在一些营 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 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 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 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 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 微囊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简称 MCs),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s。MCs除了直接对 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2007年5月28日起,无锡太湖区域蓝藻大面积爆发, 引发无锡市自来水严重污染,市区纯净水被哄抢,政府虽 及时采取措施,但已经对人民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爆发中的蓝藻
蓝藻的危害
由于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 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形成一层“绿色浮渣” 致使有害气体和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因富营养 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 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也会中毒致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