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和数据安全管理规定模版

合集下载

银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银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银行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破坏等风险,维护客户和银行自身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行所有员工、外包人员及与数据安全相关的业务活动。

三、数据安全治理架构1. 成立数据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全行数据安全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考核。

2. 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人,由数据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担任,负责全行数据安全工作的总体领导。

3. 设立数据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组织数据安全培训、开展数据安全检查等。

四、数据分类分级1. 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敏感程度、涉及范围等因素,将数据分为以下等级:(1)一级数据:涉及国家秘密、客户隐私、重要业务数据等,需严格保密。

(2)二级数据:涉及客户隐私、一般业务数据等,需加强保护。

(3)三级数据:涉及内部管理、一般业务数据等,需适当保护。

2. 根据数据等级,制定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五、数据安全管理1. 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采集、存储、使用、传输、销毁等环节的安全要求。

2. 建立数据安全管控机制,对数据业务处理活动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数据安全。

3. 加强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员工数据安全意识和技能。

4. 定期开展数据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六、数据安全技术保护1. 建立数据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

2. 针对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多元异构环境,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保护措施。

3. 定期对数据安全技术防护体系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

七、个人信息保护1.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2. 对收集、使用、存储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规范,明确个人信息保护责任。

3. 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确保个人信息不被泄露、篡改、破坏。

银行数据管理规定模版

银行数据管理规定模版

银行数据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数据管理行为,确保cc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持续运行,防止因敏感数据外泄而造成损失,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所谓数据是指cc银行信息系统中所保存的信息。

第三条cc银行信息系统数据的管理和使用均须按照本规定中的内容和流程严格执行。

第二章岗位职责第四条系统安全员负责制定全行数据管理策略,负责恢复、抽检、清理、销毁等日常操作,负责监督其他人员的数据操作,定期检查和评估数据处理流程。

第五条运行维护人员负责采集、存储、传输、分发、备份等操作,操作必须双人复核。

第六条系统管理员负责数据的处理,保证处理的正确性。

第三章安全等级第七条按照数据泄露对我行生产经营、内部制衡关系及社会公众造成的影响,将信息系统数据划分为四个等级:(1)一级:对我行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丢失或泄露后严重影响我行形象,降低我行竞争力,或严重影响社会公众的数据(如客户信息、交易信息等);(2)二级:对我行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丢失或泄露后影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但不会对社会公众造成影响的数据(如财务信息、统计信息);(3)三级:对我行生产经营有一定影响,丢失或泄露后对我行生产效率或内部制衡关系有影响的数据(如各营业机构营销数据、日志信息、配置信息等);(4)四级:内部员工可以知晓,丢失或泄露后对我行造成很小影响(操作手册、制度规范等)。

第四章数据的备份第八条备份策略需要结合日常系统运行情况制定。

按数据备份时机和保存期限不同,数据备份策略包含定期备份(包括日常备份、月(年)度备份、特殊日备份等)、非定期备份(包括变更前备份、版本升级备份);按照备份数据的保存期限可分为短期(1年以内)、中长期(1年以上、5年以内)和长期(5年以上)等。

第九条根据系统性能、存储容量、数据量增长速度、备份方式、存储介质等因素,数据备份策略应包括应用名称、备份内容、备份时间、备份周期、存储介质、保存期限、是否需异地备份等内容。

第十条关键应用系统应按照灾备等级要求实施异地备份或保存。

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规定模版

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规定模版

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规定模版一、引言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是银行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银行中涉及的各类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都会对业务的正常和银行的信誉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银行应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规定,明确银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工作流程和相关责任。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三、安全管理责任3.1 责任人银行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应指派专人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并指定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编制并发布信息安全管理章程。

3.2 安全保障银行应指定德高望重、职位显贵、工作能力强、无违反法律法规记录的人员负责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并向其分管领导汇报随时按照相关规定制定、调整和实施银行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及相关管理制度。

3.3 安全漏洞银行信息安全保障机构及相关部门要密切关注有关网络攻击、计算机病毒、恶意用户及其它安全漏洞,及时报告处理,确保银行信息安全。

四、安全管理机制4.1 制度建立银行应在信息安全管理框架内建立普遍适用的、全员遵循的、落实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相关安全工作流程和标准规范,保证银行信息和资产的安全和可信性。

4.2 在职培训银行应按照类型和职级分别制定相关的信息安全规定,并对相应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提高其信息安全意识,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确保银行信息安全。

4.3 资产监控银行应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对银行资产的监控和管理,增加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保障性,防止恶意攻击行为。

4.4 审计检查银行应按照所属行业、业务特点和审计需要,对银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内外审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安全保障措施5.1 网络安全银行应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严格管理网络边界,实施多层级网络安全防护,加强受信任三方及其它信息来源的验证和管理。

5.2 计算机安全银行应开展安全评估工作,对各类计算机设备软硬件及维护等方面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信息化建设决策的重要参考意见。

银行业务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银行业务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银行业务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损毁、篡改等安全事件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数据安全责任1. 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数据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部门数据安全工作。

2. 各岗位员工应严格遵守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履行数据安全职责,确保数据安全。

三、数据分类分级1. 数据按照精度、规模和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程度分为:一般、重要、核心三级。

2. 数据项敏感性从低至高进一步分为一至五共五个层级。

3. 结构化数据项应当逐一标识层级;非结构化数据项应当优先按照可拆分的各结构化数据项所对应最高层级,标识其层级。

四、数据安全保护措施1. 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和删除等环节,应采取以下安全保护措施:(1)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人、数据安全管理人员、数据安全操作人员等职责。

(2)对重要数据实施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篡改。

(3)对敏感数据采取访问控制、审计日志、数据脱敏等措施,防止数据泄露。

(4)定期对数据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2. 数据安全培训:(1)组织员工参加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员工数据安全意识和技能。

(2)对数据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数据安全技能。

五、风险监测、评估与处置1. 建立数据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对数据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测。

2. 定期对数据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分析数据安全风险,制定风险应对措施。

3. 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及时处置,确保数据安全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六、法律责任1. 违反本制度,造成数据泄露、损毁、篡改等安全事件,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2. 数据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因工作失误导致数据泄露、损毁、篡改等安全事件,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解释。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范一、引言数据安全是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客户资金安全、维护商业银行声誉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制定本规范,明确数据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二、数据分类与保密级别1. 商业银行数据按照机密程度分为三个级别:机密级、秘密级和一般级。

2. 机密级数据:包括客户隐私信息、商业银行内部决策信息等,需要严格保密。

3. 秘密级数据:包括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技术方案等,需要较高级别的保密。

4. 一般级数据:包括公开信息、一般业务数据等,需要基本的保密措施。

三、数据安全管理要求1. 数据访问控制- 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权限管理制度,确保用户仅能访问其职责范围内的数据。

- 数据库应实施访问控制策略,限制非授权人员对敏感数据的访问。

- 对于机密级数据,应采用加密技术进行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备份与恢复- 商业银行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 定期测试数据恢复过程,确保数据备份的有效性。

- 对于重要数据,应采用冗余存储技术,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3. 数据传输安全- 商业银行应使用加密协议和安全通信通道,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 对于外部合作伙伴的数据传输,应建立安全的数据传输通道,并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

4. 数据存储安全- 商业银行应建立安全的数据存储区域,限制非授权人员的物理访问。

- 对于存储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确保存储设备的安全性。

- 对于废弃的存储设备,应进行安全擦除或物理销毁,防止数据泄露。

5. 数据安全审计与监控- 商业银行应建立数据安全审计制度,对数据访问、修改和传输进行监控和审计。

- 对于异常操作和安全事件,应及时报告和处理,防止数据泄露和损害。

6. 数据安全培训与意识- 商业银行应定期组织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数据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 员工应签署保密协议,并接受数据安全管理规范的相关培训。

银行网安全管理制度

银行网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银行网络安全管理,保障银行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止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行所有信息系统、网络设备和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银行网络安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与发展并重,确保网络安全与业务发展同步;2. 综合防护,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3. 责任到人,明确各部门、岗位的安全责任;4. 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银行网络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审核和监督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协调解决网络安全重大问题。

第五条设立网络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网络安全日常管理工作,包括:1. 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2. 监测网络安全状况;3. 组织网络安全培训;4. 处理网络安全事件;5. 指导各部门、岗位落实网络安全措施。

第六条各部门、岗位应明确网络安全责任人,负责本部门、岗位的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七条网络安全设备配置与管理1. 严格执行网络安全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和验收制度;2. 定期对网络安全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升级;3. 确保网络安全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八条网络安全防护措施1.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手段,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2. 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隐患;3. 对重要信息系统实施安全加固,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第九条用户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1. 严格执行用户身份认证制度,确保用户身份真实可靠;2. 根据用户职责和业务需求,合理设置用户权限;3. 定期对用户权限进行审核,及时调整和撤销不必要的权限。

第十条数据安全与备份1. 严格执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数据安全;2. 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可恢复;3. 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

第四章安全培训与宣传第十一条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银行数据中心安全管理制度

银行数据中心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银行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确保银行信息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防范各类安全风险,保障银行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数据中心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数据中心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数据中心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工作,其成员由信息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业务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数据中心安全管理办公室数据中心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数据中心安全管理工作,其成员由信息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业务部门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三、安全管理制度1. 网络安全(1)数据中心应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等安全设备,确保网络边界安全。

(2)禁止非法入侵、攻击、篡改、窃取、泄露银行信息系统数据。

(3)定期对网络安全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数据安全(1)对数据中心数据进行分类管理,根据数据敏感性划分不同安全等级。

(2)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安全。

(3)定期对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可恢复。

3. 应用安全(1)对数据中心应用系统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应用系统安全。

(2)禁止使用已知漏洞的软件和系统。

(3)定期对应用系统进行漏洞修复和更新。

4. 操作安全(1)数据中心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修改系统配置。

(3)操作日志应完整、真实、准确,便于追溯。

5. 物理安全(1)数据中心应设置安全监控设备,对出入口、重要区域进行监控。

(2)数据中心应设置门禁系统,严格控制人员进出。

(3)数据中心应设置消防、防水、防雷等设施,确保数据中心物理安全。

四、安全检查与评估1. 定期开展数据中心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 定期对数据中心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应对措施。

3. 对数据中心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有效性。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范一、引言数据安全是商业银行业务运营的重要保障,为了保护客户的隐私和财产安全,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

本文旨在制定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范,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提高数据安全管理水平。

二、数据分类和等级1. 数据分类商业银行的数据可分为个人客户数据、企业客户数据、内部员工数据等多个类别。

根据数据的特点和敏感程度,对数据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2. 数据等级为了更好地保护数据,商业银行需要对数据进行等级划分。

按照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将数据划分为公开数据、内部数据、机密数据、绝密数据等不同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要求。

三、数据安全管理要求1. 数据采集和存储商业银行在采集和存储数据时,应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采用安全的数据传输协议和加密技术,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或窃取。

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不会因为硬件故障或自然灾害而丢失。

2. 数据访问控制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严格的数据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采用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列表、权限管理等手段,限制不同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权限,并记录用户的操作行为,便于追溯和审计。

3. 数据传输和共享商业银行在数据传输和共享过程中,应采用安全的通信协议和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与合作伙伴进行数据共享时,需签订合同明确数据的使用范围和安全要求,并监控数据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阻止非法访问。

4. 数据备份和恢复商业银行需要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备份数据应进行加密处理,确保备份数据不会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

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恢复机制,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

5. 数据安全审计商业银行应定期进行数据安全审计,检查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审计内容包括数据访问日志、系统日志、安全事件记录等,发现安全漏洞和异常行为,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处置。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结合《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银保监发〔2018〕22号)、《银行集团信息安全管理策略》等内外部有关规定和本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术语及定义(一)信息:关于客体(如事实、事件、事物、过程或思想,包括概念)的知识,在一定的场合中具有特定的意义。

(二)电子数据:信息的可再解释的电子形式化表示,以适用于通信、解释或处理,在本办法中简称为“数据”。

(三)个人信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

本规定中的自然人包含本行零售个人客户、机构客户中的个人主体、以及本行员工、关联企业涉及的员工等各类个人信息主体。

(四)数据所有者:本行采集、创建数据的单位和岗位,决定处理数据的目的和方式,对数据安全承担最终责任。

信息系统主办单位为信息系统数据的所有者。

(五)数据处理者:受数据所有者委托,进行数据采集、存储或处理活动的单位和岗位。

(六)数据使用者:利用数据开展经营管理、业务活动的单位和岗位。

(七)数据控制者:有能力决定数据处理目的、方式等的单位和岗位。

(八)数据主体:数据主体拥有对数据的最终权利。

个人信息主体为所标识的自然人,机构客户信息主体为所标识的政企机构,监管信息主体为发文监管机构,本行经营管理信息主体为对应的数据所有者。

(九)汇聚融合:大量数据集中进行一定的清洗、重组、关联分析后形成的新的数据。

(十)共享:数据控制者向其他控制者提供数据,且双方分别对数据拥有独立控制权的过程。

(十一)转让:将数据控制权由一个控制者向另一个控制者转移的过程。

(十二)公开披露:向社会或不特定群体发布信息的行为。

(十三)委托处理:将本行数据委托给合作机构(包含外包服务机构与外部合作机构)进行处理操作的行为。

(十四)明示同意:个人信息主体通过书面、口头等方式主动作出纸质或电子形式的声明,或者自主作出肯定性动作(包括主动勾选、主动点击“同意”“注册”“发送”“拨打”、主动填写或提供等),对其个人信息进行特定处理作出明确授权的行为。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范一、引言数据安全是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保护客户隐私、维护金融秩序以及提升金融机构信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规范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确保客户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

二、数据分类与保护级别1. 数据分类商业银行数据按照其敏感程度和重要性进行分类,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公开信息:不涉及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的信息,可公开辟布。

- 内部信息:仅限内部员工知晓的信息,包括内部操作流程、组织结构等。

- 个人信息:涉及客户个人隐私的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信息等。

- 商业机密:商业银行核心业务和商业计划等重要信息。

2. 保护级别根据数据分类,商业银行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公开信息:无特殊保护要求,但需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内部信息:限制内部员工的访问权限,禁止外部人员获取。

- 个人信息: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加密、备份等措施保护客户隐私。

- 商业机密:严格限制访问权限,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制,防止信息泄露。

三、数据安全管理措施1. 网络安全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以下方面:- 网络设备安全:采用合法授权的设备,定期更新设备软件和补丁,建立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

- 网络访问控制: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限制内部员工和外部人员的访问权限。

- 网络传输安全: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被窃取或者篡改。

- 网络监控与防护: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攻击行为。

2. 数据备份与恢复商业银行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建立完善的数据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可用性:- 定期备份: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更新频率,制定合理的备份策略,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灾备方案:建立灾备中心,确保数据在灾难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恢复。

- 数据恢复测试: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测试,验证备份和恢复机制的有效性。

银行信息技术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银行信息技术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银行信息技术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普及,银行业务逐渐数字化,信息技术和数据安全问题也成为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了确保银行业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各银行都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一、引言银行是社会中重要的金融机构,担负着大量客户信息和资金的管理任务。

信息技术和数据安全的保障对于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营和客户的信任至关重要。

因此,银行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确保信息技术和数据的安全。

二、信息技术管理制度1.信息技术规划银行应该明确自身信息技术发展的战略规划,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制定信息技术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计划。

同时,要建立信息技术投资和运维管理制度,确保信息技术系统的稳定运行。

2.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银行要成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信息安全策略、制度和标准,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演练。

此外,要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监控和管控,采取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等措施保护数据安全。

3.网络和系统安全银行应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网络监控、入侵检测、防火墙设置等技术手段。

对于重要的系统和数据,要进行定期备份和加密,提高系统的抗攻击和恢复能力。

三、数据安全管理制度1.数据分类与保护银行应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级,根据不同的保密级别,采取不同的数据安全措施。

确保银行的机密信息只能被授权人员访问,对于敏感数据要加密存储和传输。

2.数据备份和恢复银行要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度,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保存在安全的地点。

同时,要进行备份数据的定期测试和校验,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3.人员管理和培训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员工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人员招聘、培训和离职的安全措施。

员工要签署保密协议,接受定期的安全培训,加强对他们安全意识的教育,减少内部人员对数据的非法访问和使用。

四、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1.风险评估和管控银行应建立风险评估和管控制度,对银行信息技术和数据安全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日常运营中处理的大量敏感客户数据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安全威胁。

为了确保客户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商业银行应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二、数据分类与保密级别商业银行应对其处理的数据进行分类,并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确定相应的保密级别。

常见的数据分类包括个人身份信息、财务信息、交易记录等。

商业银行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数据分类及保密级别的具体标准。

三、数据安全管理措施1. 访问控制商业银行应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具体措施包括:- 建立用户身份认证机制,包括用户名、密码、指纹等多种认证方式。

- 设定不同用户角色和权限,限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和操作权限。

- 定期审查和更新用户权限,及时撤销离职人员的访问权限。

2. 数据加密商业银行应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具体措施包括:- 使用强密码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的机密性。

- 建立密钥管理机制,定期更换密钥以防止密钥泄露。

- 对数据传输通道进行加密,如使用SSL/TLS协议进行加密传输。

3. 数据备份与恢复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备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以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

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 建立灾备中心,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和可恢复性。

- 定期测试数据恢复机制,确保数据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恢复。

4. 安全审计与监控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安全审计与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事件。

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对系统和网络进行安全审计,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 部署入侵检测和防火墙等安全设备,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和系统行为。

- 建立安全事件响应机制,及时处理和报告安全事件。

5. 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商业银行应加强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处理和保护敏感数据。

银行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模版

银行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模版

银行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工作,保持信息系统安全、平稳运行,根据《银行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名词定义。

(一)数据是指与本行信息系统相关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接收、存储、处理和生成的数据。

(二)数据管理工作包括数据的下载、使用、保存、传输、销毁、非计划性修改等内容。

(三)数据非计划性修改是指由于系统缺陷、用户操作错误、数据移植错误等原因造成的数据错误,但应用系统未提供相应修复功能而需要通过操作系统命令或数据库命令等特殊手段对数据直接进行后台修改的操作。

第三条数据安全管理策略为按需申请、审慎审核;数据使用遵循“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职责第四条数据管理相关部门分别为数据使用部门、数据业务主管部门、数据技术管理部门、数据风险管理部门。

数据使用部门为总行各部室及各级分支机构等数据需求部门;数据业务主管部门为承担数据所有者职责的各业务管理部门;数据技术管理部门为信息技术部门;数据风险管理部门为风险管理部门和信息技术部门。

第五条数据使用部门职责包括:(一)负责提出数据下载、非计划性修改等的使用申请。

(二)负责数据传输交接后数据存储及使用的安全。

(三)负责数据传输交接后数据的保密和销毁,完成数据使用完毕的数据销毁操作。

(四)负责制定并验证数据下载、非计划性修改等使用申请的业务方案。

第六条数据业务主管部门职责包括:(一)负责审核本部门或本条线提交的数据使用申请。

(二)负责审核数据使用部门提出数据下载、非计划性修改等使用申请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三)负责审核数据下载、非计划性修改等使用申请的业务方案。

第七条数据技术管理部门职责包括:(一)按照数据下载、非计划性修改等使用申请内容,制定技术方案(包括脱敏方案)或操作步骤,并负责实施。

(二)负责审核数据使用部门提出数据下载、非计划性修改等技术方案(包括脱敏方案)或操作步骤对生产运行的影响。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商业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商业银行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数据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客户的隐私和商业银行的利益,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数据安全管理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二、数据安全管理的目标1. 保护客户隐私:商业银行应采取措施,确保客户的个人信息和交易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人访问、使用或者泄露。

2. 防范数据泄露风险: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防护机制,预防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等风险。

3. 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商业银行应加强数据处理能力的建设,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4.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商业银行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数据安全管理符合合规要求。

三、数据安全管理的原则1. 保密原则:商业银行应采取合理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保护客户的个人信息和交易数据的机密性。

2. 完整性原则:商业银行应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3. 可用性原则:商业银行应确保数据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保障客户的正常交易和服务需求。

4. 合规原则:商业银行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符合合规要求的数据安全管理措施。

四、数据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1. 组织架构和责任商业银行应设立数据安全管理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负责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数据安全管理责任。

2. 安全策略和制度商业银行应制定和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数据分类、访问控制、加密、备份和恢复等方面的规定。

3. 数据采集和存储商业银行应采取合法合规的方式采集客户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包括使用安全的存储设备和加密技术。

4. 数据传输和交换商业银行应采用安全的传输协议和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在传输和交换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被窃取或者篡改。

5. 数据处理和分析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数据被非法使用。

6. 数据备份和恢复商业银行应定期备份数据,并建立完善的数据恢复机制,以应对数据丢失或者损坏的情况。

银行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银行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xx银行数据安全管理办法xx总发〔xx〕259号,xx年11月26日印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系统数据、业务数据在存储、传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证业务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同时规范信息数据的申请及使用管理,防止银行业务数据、客户隐私、信息科技技术资料等被不当使用或外泄,保证银行信息资产的安全,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xx银行科技部所有系统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安全管理,以及科技部对业务部门及外部机构提供信息系统中存放的业务数据信息等的管理流程。

第三条本办法中的数据是指xx银行银行生产和办公系统运行时产生的业务数据、系统数据、应用数据和网络参数等各类各种配置数据,如权限设置、存储分配、网络地址、硬件配置及其它系统配置参数等。

业务数据主要包括xx银行各业务系统的用户数据、业务数据、统计数据及其它相关数据。

第四条数据管理对象是指数据备份、恢复、保管、抽检、使用、清理、转存和销毁的管理过程。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五条科技部分管领导在数据安全管理中的主要职责包括:(一)负责审批业务部门提交的信息科技数据申请单;(二)负责指定科技部相关科室审核具体需求的适当性;(三)负责对科技部提供的数据及资料进行最终审批。

第六条风险管理部在数据安全管理中负责外部机构数据需求管理。

第七条科技部在数据安全管理中的职责:(一)软件开发员和应用管理员在数据安全管理中的主要职责包括:1、负责在数据存储阶段保证数据完整性、保密性,并在数据安全管理中实现;2、负责审核业务部门数据需求的合理性;3、指定资料提供受理人;4、负责确定数据与资料的提交方式;5、按需要对数据进行脱敏处理。

(二)数据提供受理人的主要职责:负责按信息科技数据申请单完成数据准备。

(三)信息安全管理员的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审核最终的提供资料符合银行安全规定。

第八条数据用户负责在使用数据阶段,按管理办法的数据信息资产管理要求,合理使用数据。

第九条数据申请人在数据安全管理中的主要职责包括:(一)负责填写信息科技数据申请单;(二)负责按照实际工作需要,整理详细需求清单;(三)负责按照银行信息安全管理要求,规范保管和使用获取的数据和资料。

银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银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对于客户来说,银行给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要为客户提供可靠的环境以及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银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数据中心风险管理,保障数据中心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提高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省级农村信用联合社、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适用本指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监会)监管的其他金融机构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三条以下术语适用于本指引:(一)本指引所称数据中心包括生产中心和灾难备份中心(以下简称灾备中心)。

(二)本指引所称生产中心是指商业银行对全行业务、客户和管理等重要信息进行集中存储、处理和维护,具备专用场所,为业务运营及管理提供信息科技支撑服务的组织。

(三)本指引所称灾备中心是指商业银行为保障其业务连续性,在生产中心故障、停顿或瘫疾后,能够接替生产中心运行,具备专用场所,进行数据处理和支持重要业务持续运行的组织。

(四)本指引所称灾备中心同城模式是指灾备中心与生产中心位于同一地理区域,一般距离数十公里,可防范火灾、建筑物破坏、电力或通信系统中断等事件。

灾备中心异地模式是指灾备中心与生产中心处于不同地理区域,一般距离在数百公里以上,不会同时面临同类区域性灾难风险,如地震、台风和洪水等。

(五)本指引所称重要信息系统是指支撑重要业务,其信息安全和服务质量关系公民、法人和组织的权益,或关系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乃至国-家-安-全的信息系统。

包括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且时效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处理类、渠道类和涉及客户风险管理等业务的管理类信息系统,以及支撑系统运行的机房和网络等基础设施。

第四条《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15)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引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引的条款。

银行信息安全制度模板范文

银行信息安全制度模板范文

银行信息安全制度模板范文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信息和安全管理,规范中心机房的各项操作,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安全、稳定地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以及信息安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三条我行信息安全工作的目标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可靠、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防范信息安全风险,保障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行和客户信息的安全。

第四条我行信息安全工作的原则是:预防为主、全面防护、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责任明确、应急处理。

二、组织管理第五条我行设立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全行信息安全的领导工作。

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由行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第六条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信息安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工作。

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具体职责如下:(一)制定信息安全策略、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二)组织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三)监督信息安全措施的实施,协调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四)组织信息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考核机制。

三、信息安全防护第七条我行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意识等方面。

第八条物理安全:确保中心机房的安全,限制无关人员进入;机房内应设有防火、防盗、防潮、防电磁干扰等设施;重要设备应采取双电源、双网络等措施。

第九条网络安全:采取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技术手段,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建立网络访问控制制度,限制无关人员的访问。

第十条主机安全:安装防病毒、防恶意软件、访问控制等安全防护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修补安全漏洞。

第十一条应用安全:开发和采购的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用程序进行安全审查和测试;定期对应用程序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

第十二条数据安全: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对数据访问进行权限控制。

银行数据安全责任制度范本

银行数据安全责任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加强银行数据安全管理,保障客户信息、业务数据、经营管理数据等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行所有员工、外包服务商及合作伙伴,涉及数据安全的相关活动。

三、数据安全责任制1. 数据安全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由行长担任数据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数据安全的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层级负责人对本层级数据安全负总责。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数据安全负直接责任,负责制定本部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3. 员工应按照岗位职责,遵守数据安全相关规定,确保数据安全。

四、数据分类分级1. 我行对数据按照重要性、敏感性、影响范围等进行分类分级,分为核心数据、重要数据和一般数据。

2. 核心数据包括客户信息、业务数据、敏感信息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重要数据包括内部管理数据、财务数据等,对业务运营和客户权益有一定影响;一般数据包括非敏感业务数据、非业务数据等。

3. 各部门应按照数据分类分级要求,制定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五、数据安全管理制度1. 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管理职责、数据安全保护措施、数据安全事件处理流程等。

2. 建立数据安全培训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员工数据安全意识。

3. 建立数据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开展数据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数据安全隐患。

六、数据安全事件处理1. 发现数据安全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件扩大。

2. 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向数据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查、处理。

3. 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分析、评估,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七、监督与考核1. 数据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全行数据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2. 将数据安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数据安全工作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数据安全工作不力、发生数据安全事件的部门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村镇银行系统和数据安全管理规定
一、总论
为加强我行系统和数据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针对我行所有业务系统,包括公文管理、财会、资金、信贷登记、统计等各类管理、办公用系统和综合业务系统。

本规定所称数据是指计算机系统上有关民生银行运营的所有文件、数据库、报表、银行发文、签报等,保存形式包括硬盘、各种备份介质(磁盘、磁带、光盘、打印纸)等。

二、系统安全
1、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器特权用户(超级用户)的密码应有专人保管。

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器的开发、运行、系统管理原则上要分开。

2、服务器的访问日志应严格记录、定期备份、妥善保管,以便出现异常情况时追查。

3、每台计算机均应设立设备责任人;设备管理部门对于设备情况均应登记在册,登记项目应包括以下各项:计算机序列号、型号、IP地址、设备责任人是否配备调制解调器等;对于与外部连网的计算机,如与人民银行、市政府部门以及通过宽带方式上国际互联网等,应严格按照《XX村镇银行网络管理规定》办理。

三、数据安全
1、业务系统无论卸载何种数据,均应有相关业务部门的书面报告并经科技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卸载;从业务系统卸载的数据可以是总帐、分户
帐等帐务信息,除客户号、客户名称之外的任何客户信息不得随意卸载;严禁从业务系统或信息系统卸载任何涉及密码、密钥、口令等机密信息的数据,包括客户、柜员、操作员、行员等的身份识别密码和交易密码。

2、数据保密级别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一般;行里已定保密级别的信息按规定的级别处理;系统中的系统管理员口令、数据库管理员的口令为绝密信息,其他涉及密码的信息为机密信息,涉及民生银行运营的信息至少定为机密信息。

3、各类信息均应设立访问控制列表(ACL),按信息级别和访问者级别进行访问权限的检查;密码、密钥要严格管理,严禁泄露,保存密码、密钥的载体如磁盘、纸张等要保存在安全的地方。

四、数据传输
1、针对信息传输的各个环节设计相应的安全措施,对信息传输服务器严格管理;保密级别为机密及以上的信息传输要采用密文传送;有关信息传输的管理人员、发送、接收人员要备案。

2、信息载体(数据盘、磁带、光盘、报表、图形)的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要建立定期备份制度,每周至少一次;要定期检验备份介质的可用性;介质的管理要安全保存,方便恢复。

五、应用程序使用与应用程序安全
系统客户端应用程序应由使用部门和科技人员的同意方可安装,并在科技室备案;客户端的使用人员应严格管理,一人一用户一密码,严禁一个用户名多个人使用或一个人使用多个用户名。

(信息系统使用从计算机产生的书面资料,如报表、文件、打印的计算机、网络配置信息等,要妥善
保管,未经批准,不得带出办公室,不得向无关的人员透露;建立信息载体的专人保管和定期销毁制度;暂时外出,要退出应用系统或设置保护口令;设置口令,定期更改,对于运行关键应用的计算机应设置开机口令;保管好ID文件、证书文件。

六、网络安全与病毒防范
办公自动化网络的建设应严格按照《XX村镇银行网络管理规定》管理,与业务运行网络隔离。

计算机病毒防范应制定完善的计算机病毒防范制度,定期进行防病毒教育,加强计算机使用人员的防病毒意识;杀灭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应日常化、经常化。

在通过软盘拷贝文件时更应特别注意。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不得随意接受来历不明的外部电子邮件特别是不能随意打开外部电子邮件的附件;通过内部邮件系统接、发邮件的,在接收邮件之后、发送邮件之前均应检查邮件文件,防止计算机病毒通过邮件传染。

七、人员安全
建立信息安全员制度,对安全问题进行监督,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明确信息人员岗位职责,要害岗位不得兼岗。

八、制定安全应急措施
制订信息系统安全应急措施,对于突发安全事故要有相应的处置措施并及时上报泄密、信息被盗;服务器故障;系统受到攻击;计算机规模受到病毒感染;自然灾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