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思考与练习

合集下载

黄廖《现代汉语》下册第五章语法思考和练习二答案

黄廖《现代汉语》下册第五章语法思考和练习二答案

思考和练习二一、讲语法、分析句子的结构不使用词类名称行不行试举出例句说明划分词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为了认识、分析、说明语句的语法结构,有必要对结构中的各种用法不同的词加以分类,把用法相同的许多词用一个概括的类别名称来称说。

要不然,就要把用法相同的词一个个列举出来,这样就难于认识、说明结构的异同及其规律了。

词类是汉语里的客观存在,各类词有不同的语法特点,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这就为划分词类提供了可能性。

例如:“瞎子摸鱼”中“瞎子、鱼”可以受指示代词的修饰,而动词“摸”不行;“摸”可以受副词“不”的修饰,而名词不行。

这样根据词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就可以把词分出不同的类来。

划分词类不但有可能性,而且有必要性。

因为各种各样的句子多数是由词逐层组成的,不划分词类,就没有办法说明语句各种结构规律的差异和词的不同功能,就不便于说明句子应该怎样组织和不应该怎样组织,不利于说明句子的正误。

如“球队获得了冠军,队员们都感到十分荣誉。

”这个句子中“荣誉”是名词,这儿误用为形容词了,改为“光荣”才与动词“感到”搭配得拢。

如果不划分词类,怎么说明用词是否符合规律呢二、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是什么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有三,主要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次要标准是词的形态和词的概括意义。

语法功能包括:⑴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对能够充当句子成分的实词,应该进一步看能够充当哪些句子成分。

⑵词和词组合的能力。

指同哪些词组合,用什么方式组合,组合后的语法关系。

所谓词的形态,既指构形形态,例如动词、形容词会有不同的重叠方式,也指构词形态,例如加“子、头”等词缀组成名词。

所谓词的概括意义,是指一类词的类别意义,例如名词表人、事物的名称。

三、将下面句子的词划分开,然后列一个实词简表,把其中的实词分别填在简表里。

①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

……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②你们|在|想要|攀登|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以后|的|事情。

第5章 习题与思考题和答案

第5章  习题与思考题和答案
C.A=C : C=B : B=AD.A=(A+B)/2 : B=(A – B)/2
4.下段程序执行的输出结果是。
S=0:T=0:U=0
For i=1 To 3
For j=1 To i
For K=j To 3
S=S+1
Next K
T=T+1
Next j
U=U+1
Next i
Print S;T;U
A.3 6 14B.14 63C.14 3 6D.16 4 3
Next j
If j>Int (Sqr(n-m))ThenPrint n,m,n-m
EndIf
Next m
Next n
EndSub

(1)编程序计算:1!+3!+5!+….+11!
(2)输入两个正整数m和n,求其最大公约数a和最小公倍数b,计算最大公约数a的方法如下:先算出m/n余数r,若r等于0,则n为最大公约数;若r不为0,则把原来的n值作为新的m值,把原来的r值作为新的n值,继续运算。这样辗转相除,直到r为0,此时的n值为最大公约数a,最小公倍数则可用原始m与n值的积除以最大公约数求得。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k,a,b as integer
a=20
b=2
k=2
Do While k<=a
b=b*2
k=k+5
Loop
Print b
End Sub
5.写出以下程序在单击命令按钮后的输出结果。
Private Sub Form_click()
k=0
fori=1 to 5
If n <= 0 Or m <= 0 Then

《现代汉语》语法练习题

《现代汉语》语法练习题

第五章语法练习题思考和练习一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你打算怎样学好语法?二、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把下面四个不同平面的语法单位重新加以排列(只写序号):1、人民2、视3、团结起来4、来!排列顺序三、举例说明语序和虚词是汉语词语组合中的两个主要的语法手段。

四、现代汉语语法特点有哪些?五、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六、语法的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表现在哪些地方?研究这些性质有什么意义?不同语言的语法规律有没有共同性(即有没有普遍语法)?表现在什么地方?思考和练习二一、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汉语语法学界有过哪些不同的主张?二、在现代汉语中,划分实词和虚词的标准是什么?三、讲语法、分析句子的结构不使用词类名称行不行?试举出例句说明划分词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四、词的语法功能与词的意义有没有联系?五、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动词可以作谓语,形容词可以作定语,副词可以作状语。

能否因此断言:可以作主语、宾语的词就是名词,可以作谓语的词就是动词,可以作定语的词就是形容词,可以作状语的词就是副词?为什么?六、怎样认识动词和形容词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七、根据语法功能,说明下列词分别是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区别词:进步()进行()进展()放心()放映()放假()充裕()充满()充斥()充实()同意()同感()同样()明朗()明了()明确()初级()神气()八、根据法语功能,把下边这些词分成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组。

见效效能效法希望愿望耐心恒心拘谨疑问疑难怀疑绿化绿色拘泥九、把下面句子里的实词划分开,并注明每一个实词的词性(用小竖线分词,在实词下面注明词性):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

十、“了解、繁华、繁荣”都能受“不”和“很”修饰。

能否归入同一个词类?为什么?十一、在下面数词和名词之间填上适当的量词一炊烟一热流一新月一墨一草药一灯火一军舰一棉被一纸张一缝纫机十二、说明下列各组代词的区别他——它那——哪你——您我们——咱们十三、下列各词哪些是名词?哪些是副词?早晨()平时()向来()时常()马上()现在()目前()当时()即时()最近()立刻()刚刚()刚才()暂时()将来()十四、根据下面代词的用法,说明表示周遍性任指的疑问代词在句中的位置有什么特点:1.什么时候都得讲个先来后到2.谁也没有给3.哪儿也不去4.怎么劝也不行5.他什么书都看6.干什么事都得认真7.到哪儿也要讲道理十五、关于方位名词的问答1.“黑板上面”有哪两个语义解释?不同的语义解释用什么手段加以区别?2.“坐上了卧铺”和“坐在卧铺上”中的“上”词性是否相同?请分别作出解释。

第五章习题及参考答案-厦门大学中文系

第五章习题及参考答案-厦门大学中文系

【练习与思考】一、填空题1、就语法单位而言,()是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法研究的下限;而()是最大的语言单位,是语法研究的上限。

2、根据形位的活动情况可以将形位分为()和();根据组成形位的音位是否连在一起,可以把形位分为()和()。

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位组合而成的词叫(),根据构词特点,它又可分为()和()两类。

4、附加形位根据它们在词中出现的位置又可分为()()()和()。

5、一个词位除去只表示语法意义的附加形位即(),剩下的部分是词干。

如英语discoverers一词的词干是(),其中,词干部分包含词根(),前缀(),后缀()。

6、根据词组的整体功能和成分功能之间的关系,可将词组分为()、()两种。

7、通过改变词的重音位置来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的方法叫(),这种语法手段属于()。

8、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四种类型,汉语属于()。

9、人称是()的语法范畴,它表示动作行为是由谁发出的。

10、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单位是()。

二、分析题1、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形态变化所表示的语法范畴。

She gives me some pictures。

2、分析下列词位的构造。

三、名词解释1、语法2、词法3、句法4、形位5、形位变体6、自由形位7、粘着形位8、词位9、构形法10、构词法11、词组12、句子13、词根形位14、附加形位15、后缀16、中缀17、词尾18、词干19、语法意义20、语法形式21、语法手段22、综合性手段23、分析性手段24、形态25、内部屈折、26、异根法27、附加法28、零形态29、语法范畴30、句法关系31、句法结构32、句型四、思考题1、什么是语法?语法的主要性质特征是什么?2、词法和句法有何联系与区别?3、形位与词位有何区别?4、词位和词组的区别是什么?5、词组和句子有哪些差别?6、什么是词根形位?什么是附加形位?后缀与词尾有什么区别?7、构词法和构形法有什么区别?8、常见的语法手段有哪些?9、根据词的形态特点(语法形式),可把语言大致分成几类?10、举例说明什么是语法范畴?11、词类的划分标准主要有哪些?12、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是什么关系?13、主要的句法结构类型有哪些?14、句法结构对词形式的制约大致有哪几种情况?15、常见的句子扩展与变换手段有哪些?16、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是什么?17、直接成分分析法与传统句子分析法相比,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讨论题1、汉语中的第三人称单数“他/她/它”是不是性的语法范畴?2、现代汉语的“们”算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数范畴?3、以前我们学习英语语法时,所说的“现在进行时”是否妥当?4、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它、他、她”是否属于人称范畴?参考答案(解题要点):一、填空题1、形位、句子2、自由形位、粘着形位;连续性形位、非连续性形3、合成词、复合词、派生词4、前缀、中缀、后缀、词尾5、词尾、discoverer、cover、dis、er6、内心结构或向心结构、外向结构或离心结构7、量位、综合性手段8、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多式综合语;孤立语9、动词10、词二、分析题1、She gives me some pictures。

第5章习题与思考答案-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视角-刘添华-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5章习题与思考答案-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视角-刘添华-清华大学出版社

习题与思考1.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答案:数据库(DataBase,DB)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能为各种用户所共享,具有较小的冗余度,数据间联系紧密而又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用户和数据库的接口。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构成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各种宿主语言、实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程序系统的用户接口使用数据库。

2.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

答案:从数据库管理系统角度看,数据库系统通过通常采用三级模式结构,分别称为内模式、概念模式和外模式。

概念模式(Schema,简称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的总框架,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总体描述。

概念模式不涉及数据的物理存储,故称为DBA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概念模式。

内模式(Interne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底层描述,描述了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存储方式和物理结构。

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通常是模式的一个子集,外模式面向用户,故称为“用户”视图。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外模式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

它属于概念模式的一部分,用来描述用户数据的结构、类型、长度等。

3.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答案: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构成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各种宿主语言、实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程序系统的用户接口使用数据库。

第五章习题与思考题

第五章习题与思考题

第五章思考题与习题1.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H2O,H2C2O4,H2PO4-,HCO3-,C6H5OH,C6H5NH3+,HS-,Fe(H2O)63+,R-NH+CH2COOH.答:2. 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H2O,NO3-,HSO4-,S2-,C6H5O-,C u(H2O)2(OH)2,(CH2)6N4,R—NHCH2COO-,COO-C O O-。

答:3.根据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写出(1)(NH4)2CO3,(2)NH4HCO3溶液的PBE,浓度为c(mol·L-1)。

答:4.写出下列酸碱组分的MBE、CEB和PBE(设定质子参考水准直接写出),浓度为c (mol·L-1)。

(1)KHP (2)NaNH4HPO4(3)NH4H2PO4(4)NH4CN答:5. (1)讨论两种一元弱酸混合溶液的酸碱平衡问题,推导其H+浓度计算公式。

(2)0.10 mol·L-1NH4Cl和0.10 mol·L-1H3BO3混合液的pH值。

答:6.根据图5—3说明NaH2PO4—Na2HPO4缓冲溶液适用的pH范围。

答:7.若要配制(1)pH=3.0,(2)pH=4.0 的缓冲溶液,现有下列物质,问应该选那种缓冲体系?有关常数见附录一之表1。

(1)COO-C O O-(2)HCOOH (3)CH2ClCOOH (4)NH3+CH2COOH(氨基乙酸盐)答:8.下列酸碱溶液浓度均为0.20 mol·L-1,能否采用等浓度的滴定剂直接准确进行滴定?(1)HF (2)KHP (3)NH3+CH2COONa (4)NaHS (5)NaHCO3 (6)(CH2)6N4 (7)(CH2)6N4·HCl (8)CH3NH2答:9.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c sp K a(K b)≥10-8就可以直接准确滴定。

如果用K t表示滴定反应的形成常数,那么该反应的c sp K t应为多少?解:因为c sp K a≥10-8,K a=K t•K w,故:c sp K t≥106(答案不正确,特此说明)10.为什么一般都用强酸(碱)溶液作酸(碱)标准溶液?为什么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不宜太浓或太稀?答:11.下列多元酸(碱)、混合酸(碱)溶液中每种酸(碱)的分析浓度均为0.10 mol·L-1(标明的除外),能否用等浓度的滴定剂准确进行分布滴定或分别滴定?如能直接滴定(包括滴总量),根据计算的pH sp选择适宜的指示剂。

第五章思考题与习题_5284

第五章思考题与习题_5284

第五章思考题与习题5.1 R 为信息传输率,根据Shannon 第二定理,当码长n →∞时,满足什么关系式,可使错误概率p e →0?5.2 写出Fano 不等式,其中哪一项表示是否判对的疑义度?log (k −1)又表示什么? 5.3 根据Shannon 定理,说明哪个物理量是保证无差错传输时信息传输率R 的上限值,哪个物理量又是信源可压缩信息的最低极限。

5.4 最大后验概率译码准则就是最小错误译码准则,对吗? 5.5 极大似然译码准则就是最小错误译码准则,对吗?5.6 在信源等概分布时,极大似然译码准则就是最小错误译码准则,对吗? 5.7 信道编码以增加冗余度来提高可靠性,这种说法对吗?5.8 离散无记忆信源,熵为H (X ),对信源的L 长序列进行等长编码,码字是长为n 的D 进制符号串,试问满足什么条件时,可实现无失真编码?5.9 二进制删除信道的信道转移概率矩阵位1001δδδδ−⎡⎤=⎢⎥−⎣⎦P ,证明对于此信道来说,极大似然译码准则就等于最小错误译码准则。

5.10 离散无记忆信道DMC ,转移概率矩阵为1/21/61/31/31/21/61/61/31/2⎡⎤⎢⎥=⎢⎥⎢⎥⎣⎦P (1)12311(),(),()24q x q x q x ==14=,求最佳判决译码及误码率p e1;(2)若信源等概分布,求最佳判决译码及误码率p e2。

5.11 设有一离散无记忆信道,其信道转移概率矩阵为1/21/31/61/31/61/21/61/21/3⎡⎤⎢⎥=⎢⎥⎢⎥⎣⎦P ,若信源分布为,按最大后验概率译码,求误码率p e 。

123()2/73/72/7X x x x q X ⎡⎤⎡=⎢⎥⎢⎣⎦⎣⎤⎥⎦5.12 一离散无记忆信道的信道转移概率矩阵为1/21/200001/21/200001/21/200001/21/21/20001/2⎡⎤⎢⎥⎢⎥⎢⎥=⎢⎥⎢⎥⎢⎥⎣⎦P , (1)找出一个码长为2的重复码(含5个码字),其信息传输率为1log52,按极大似然译码准则设计译码器,若码字等概输入译码器,求译码器输出端的平均错误概率p e 。

黄廖《现代汉语》下册第五章语法思考和练习四答案

黄廖《现代汉语》下册第五章语法思考和练习四答案

思考和练习四一、试述短语在语法中的重要地位。

短语处于词和句子这两级语法单位之间的重要位置上。

短语由词构成,短语和词一样可以做句子的组成成分,大多数短语加上句调就可以独立成句。

这样看来,掌握了短语的结构分析,实质上也就掌握了句子的结构分析。

短语的主要的结构类型和词的结构类型是纂本一致的,掌握了短语的结构分析,也就不难掌握合成词的结构分析了。

二、试举例说明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

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有一些短语只靠语序组成。

例如主谓短语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宾短语是动语在前,宾语在后。

有一些短语既依靠语序,也依靠虚词。

例如偏正短语和中补短语里都有一部分短语不只靠语序,还要分别用上相应的结构助词。

三、指出《不老歌》中三字短语的结构类和功能类。

起得早——中补,动词性睡得好——中补,动词性七分饱——偏正,形容词性常跑跑——偏正,动词性多笑笑——偏正,动词性莫烦恼——偏正,形容词性天天忙——偏正,形容词性永不老——偏正,形容词性四、指出下面句子中定语的短语结构类和功能类。

攀登高峰——动宾,动词性金色秋天——偏正,名词性友谊园里——方位短语,名词性理想王国——偏正,名词性获得甜果——动宾,动词性秉公办事——偏正,动词性健康长寿——联合,形容词性身体内部——偏正,名词性时代洪流——偏正,名词性前进路上——偏正短语,名词性走向深渊——中补,动词性五、指出下列短语的基本类型,用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层次分析法分析每个短语的层次和结构关系。

(从小到大的层次分析法因操作困难仅举一例)①矿山建设者的摇篮(偏正)|定语)中心语||定)中|矿山建设者的摇篮(偏正)| 定)中|▕| 定语)中心语|矿山建设者的摇篮②不能磨灭的深刻印象(偏正)|定)中||状]中||定)中||状]中|③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动宾) |动|宾||中<补| |定)中||联+合||状] 中||状]中|④分析研究一下材料(动宾)|动|宾||中<补||联+合|⑤谁是最可爱的人(主谓)|主||谓||动|宾||定)中||⑥做一状]个中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动宾 )|动|宾||定)中||定)中| |联+合|⑦ 一|种动|新式宾的| |动|炊具宾电|磁炉(同位)|同=位||⑧世定)|界定珍贵中)稀|中有|动物熊猫的故乡中国(同位)|同=位 ||定)中||同=位||定)中||定)中|| 联+合|⑨划分词类的一个目的是讲述词的用法(主谓)|主||谓||定)中||动|宾||动|宾| |定)中||动|宾|| 定)中 |⑩浓浓的长长的眉毛和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联合)|联+合||定)中||定)中|| 联+合||定)中|| 联+合||状] 中||状]中|六、分析下列多义短语的内部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的不同。

《市场营销》——第五章 市场细分与定位 练习与思考

《市场营销》——第五章 市场细分与定位 练习与思考

第五章市场细分与定位【练习与思考】一、选择题1、生活消费品市场的细分变量主要有地理环境、人口状况、消费者心理、购买行为等四类,其中使用习惯属于( )。

A.购买行为 B.人口状况 C.消费者心理 D.地理环境2、将许多过于狭小的市场组合起来,以便利用较低的价格去满足这一市场较广的需求。

这种市场细分战略叫做( )战略。

A.超细分 B.反市场细分C.地理细分D.多数谬误3、( )是市场细分的条件之一。

A.竞争性 B.可衡量性 C.效益性D.适应性4、生产资料市场细分标准,除使用生活资料市场细分标准外,还要根据生产资料的特点,补充标准之一是( )。

A.生活方式 B.气候 C.消费者心理 D.用户的规模5、市场细分的标准是( )。

A.单一的 B.某一方面的 C.多层面、动态交叉的 D.稳定的6、“向特定顾客群,提供多种产品”是( )目标市场选择模式。

A.产品专业化 B.市场专业化 c.选择性专业化 D.全面进入7、市场定位所传播的是( )。

A.潜在优势 B.独特优势 C.相对优势 D.绝对优势二、判断题(用∨表示正确,×表示错误)1、市场细分实际上是对产品进行分类。

( )2、依据消费者对商品的同质需求和异质需求,可以把市场分为同质市场和异质市场。

( )3、消费者需求和购买行为的差异性和同类性,是市场细分的主要依据。

( )4、市场细分是选择目标市场的目的和归宿。

( )5、一个理想的目标市场必须有足够的市场需求。

( )6、市场细分是小企业的事情,大企业对市场可以全面进入。

( )7、市场细分越细,企业越容易发现市场机会,就越容易成功。

( )8、细分市场就是目标市场。

( )9、市场定位就是要向消费者展现企业优势。

( )10、市场定位应能时刻紧随时代潮流。

( )。

三、简答题1、市场细分有什么作用?2、选择目标市场应考虑哪些因素?3.选择市场细分标准应注意哪些问题?4.阐述市场定位的步骤。

四、技能题1、什么样的市场不需要细分?2、假如你是某零售企业的经理,你如何确定企业的目标市场?3、美国华格利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口香糖生产商。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题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 .中位数B .众数C .调和平均数D .算术平均数 2、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 )A .大量的B .同质的C .有差异的D .不同总体的3、已知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和职工人数资料,要计算该工业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选择的权数是( )A .职工人数B .平均工资C .工资总额D .职工人数或工资总额 4、由组距式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定条件,即( )A.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 .各组的变量值必须相等 C .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5、平均数反映的是同质总体( )A.各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B .某一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C .某一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D .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6、权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7、为了用标准差分析比较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 A .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 .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 .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 .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8、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元元,乙甲65==σ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A .甲大于乙B .乙大于甲C .一样的D .无法判断 答案:1.D 2.B 3.A 4.C 5.D 6.A 7.B 8.D 二、多项选择题1、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是( )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E .众数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 .受各组频数或频率的影响B .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C .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共同的影响D .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E .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3、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结合运用体现在( ) A .用变异指标说明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大小B .以变异指标为基础,用平均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C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D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节奏性E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 4、众数是( )A.位置平均数B.在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C.不受极端值的影响D.适用于总体次数多,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情况E.处于数列中点位置的那个标志值5、在()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答案-高教出版社-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答案-高教出版社-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算术平均数)、H(调和平均数)和G(几何平均数)的关系是:( D )A、A≤G≤H;B、G≤H≤A;C、H≤A≤G;D、H≤G≤A2.位置平均数包括( D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众数3.若标志总量是由各单位标志值直接总和得来的,则计算平均指标的形式是( A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4.平均数的含义是指( A )A、总体各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一般水平;C、总体某一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D、总体某一单位某一标志值的一般水平5.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基本原则是( C )A、可比性;B、目的性;C、同质性;D、统一性6.由组距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假定条件是( C )。

A.各组的次数相等 B.组中值取整数C.各组内变量值不同的总体单位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D.同一组内不同的总体单位的变量值相等7.已知3个水果店香蕉的单价和销售额,则计算3个水果店香蕉的平均价格应采用( C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8.如果统计资料经过分组,并形成了组距分配数列,则全距的计算方法是( D )A.全距=最大组中值—最小组中值B.全距=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C.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D.全距=最大组上限—最小组下限9.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 )。

A.平均数大的,代表性大 B.平均数小的,代表性大C.平均数大的,代表性小 D.以上都不对10.某企业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000元,标准差为100元,2007年平均工资增长了2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

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A )。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比较二、多项选择题1.不受极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 BC )A、算术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2.标志变动度( ABCDE )A、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别大小程度的指标;B、是评价平均数代表性高低的依据;C、是反映社会生产的均衡性或协调性的指标;D、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或协调性的指标;E、可以用来反映产品质量的稳定程度。

操作系统 110440113-王力.第五章

操作系统 110440113-王力.第五章
答:在页式管理系统中,进程的若干个页被离散的储存在内存的多个存储块中,为了能找到每个页所对应的存储块。系统为每个进程建立了一张页表。进程中所有的页,依次在页表中有一页表项,其中记录了相应页在内存中的物理块号。
4.什么是动态链接?用哪种存储管理方案可以实现动态链接?
答:动态链接是指进程在运行时,只将进程对应的主程序段装入内存,在主程序段运行过程中,当需要用到哪个子程序段或数据段时,再将这些段调入内存,并与主程序段连接。通常段式管理方式可以以程序段为单位进行调度。
5.某进程的大小为25F3H字节,被分配到内存的3A6BH字节开始的地址。但进程运行时,若使用上、下界寄存器,寄存器的值是多少?如何进行存储保护?若使用地址、限长寄存器,寄存器的值是多少?如何进行存储保护?
答:上、下限寄存器:
上限寄存器的值是3A6BH,下限寄存器的值是3A6BH+25F3H=605EH。访问地址只能大于3A6BH而小于605EH,否则产生越界中断。
(2)写出该进程每一页在内存的起始地址。
答:第0页的起始地址是2*4KB=8KB。
第1页的起始地址是4*4KB=16KB。
第2页的起始地址是7*4KB=28KB。
第3页的起始地址是5*4KB=20KB。
(3)逻辑地址4146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
答:4146%4*1024=1……50,对应的块号是4,则对应的物理地址是4*4*1024+50=16434
答:如果物理空间变为2MB,块的大小不变,故块号的数目为1024个即10个二进制位。
8.某页式存储管理系统,内存的大小为64KB,被分为16块,块号为0、1、2、……、15。设某进程有4页,其页号为0、1、2、3,被分别装入内存的2、4、7、5,问:

黄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第五章语法思考和练习六答案

黄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第五章语法思考和练习六答案

思考和练习六一、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型。

(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及其小类)①窗下一幅繁华的街景。

(主谓句,名词谓语句,存现句)②他给我们以武器。

(主谓句,动词谓语句,不是双宾句)③有一头张牙舞爪的大熊隐藏在野树林子里。

(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兼语句)④这种野鸭子,我一次能捕获二三十只。

(主谓句,主谓谓语句)⑤你们应该把情况汇报上去。

(主谓句,动词谓语句,把字句)⑥大家故意不给他水喝。

(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⑦勤劳让你有钱花。

(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⑧部长同志,请你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的客人。

(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兼语句,双宾句)⑨你把那杯茶端给我喝。

(主谓句,动词谓语句,把字句,兼语句)⑩从南口经居庸关到八达岭,尽是崇山峻岭。

(非主谓句,动词非主谓语句,存现句)(11)他们在渺无人烟的野草丛林间披荆斩棘种下果木。

(主谓句,动词谓语句,连谓句)(12)大厅里弥漫着一种森严气氛。

(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存现句)(13)施工之前,我就主张把图纸改一条线,加两条线。

(主谓句,动词谓语句)(14)多少年来,那捆他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说完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15)别忘了带雨伞。

(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16)我,你还信不过吗?(主谓句,主谓谓语句)(17)当心油漆!(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18)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

(主谓句,动词谓语句,连谓句)(19)我在学校门口看小学生匆匆忙忙回家吃饭。

(主谓句,动词谓语句)(20)天哪!(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二、试指出下列句子属哪一句类。

如果是疑问句,要指出小类名;如果有语气词,还要指出它的意义。

①面对这一派大好形势,我们能无动于衷吗?(疑问句,反诘问句,“吗”表示疑问[是非问]语气)②给他两块钱上街买冰棍儿吃。

(祈使句)③有什么事儿瞒着我呢?(疑问句,特指问句,“呢”表示疑问语气)④这儿还有一张漫画哪!(感叹句,“哪”表感叹语气,增加感情色彩)⑤你来取呢,还是我送去呢?(疑问句,选择问句,“呢”在这句里表示疑问语气)⑥他的事您到底还管不管?(疑问句,正反问句)⑦快往屋里搬东西吧!(祈使句,“吧”表示商量、请求)⑧他难道会说这种糊涂话吗?(疑问句,反诘问句,“吗”表示疑问语气)⑨他不会说这种糊涂话的。

第五章练习与思考

第五章练习与思考
1.两个变量之间为完全相关即两个变量之间为函数关系。 ( )
2.在相关系数的计算中,如果互换自变量和因变量,计算结果会不同。 ( )
3.X与y的相关系数为0.89,Z与y的相关系数为-0.92,所以X与y的相关程度高。 ( )
4.如果变量X与y间相关系数 = 0,则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 )
④一般地说,施肥量增加,农作物收获率也增加
⑤体积随温度升高而膨胀,随压力加大而收缩
2.下列现象属于函数关系的是( )。
①圆的半径和圆的周长 ②家庭收入和消费支出
③产量和总成本 ④价格不变时,销售量和销售额
⑤身高和体重
3.按照相关性的密切程度,相关关系可以分为( )。
①正相关 ②完全相关 ③负相关
④不完全相关 ⑤无相关
25.回归方程用于预测时( )。
①适于内插预测②适于外推预测
③不适于外推预测④适于内插和外推预测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顺序号填入括号内)
1.下列现象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
①家庭收入越多,则消费也增长②圆的半径越长,则圆面积也越大
③一般地说,一个国家文化素质提高,则人口的平均寿命也越长
11.当所有观察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
①r=0②-1<r<1③|r|=1④0<r<1
12.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5,这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
①高度相关关系 ②完全相关关系
③低度相关关系 ④完全不相关
13.在回归直线中,若b<0,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
7.已知 , ,那么变量X和y的相关系数r =。
8.若身高与体重的直线相关系数为0.85,则体重与身高的直线相关系数为________。

微型计算机原理作业第五章 习题与思考题

微型计算机原理作业第五章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五章习题与思考题典型例题解析例5-1 计算机输入/输出控制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CPU与外设进行数据传送,系统中对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一般分为四种:①程序控制方式,程序控制方式是指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是在程序的控制下完成的一种数据传送方式,这种方式又分为无条件传送和条件传送二种。

在这种I/O方式中,程序设计简单,硬件软件较省,但费时,CPU效率较低,实时性差,主要用于中低速外设和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②中断控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是指利用中断技术控制CPU与外设进行数据传送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实时性好,不需要反复查询等待,减少了CPU等待时间,CPU与外设可并行工作,但这种方式需要进行现场保护及恢复等工作,仍花费CPU时间。

③DMA方式,DMA方式是指由专门硬件控制,不需CPU介入,直接由存储器与外设进行数据传送的方式。

这种方式不需CPU介入,减少了CPU的开销,能实现高速的数据块传送,提高了效率。

但这种方式增加了硬件开销,提高了系统的成本。

④IOP方式,IOP方式是指由输入/输出协处理器IOP控制数据传送的方式。

这种控制方式由于输入/输出协处理器具有单独的指令系统,因此能在数据传送时,同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传送支持DMA方式,因此传送速度快而且不须CPU介入,CPU与IOP可并行工作,效率高。

这四种方式中,程序控制方式和中断方式属于软件控制方式,DMA方式和IOP方式属于硬件方式。

例5-2 试述I/O端口两种编址方法的特点与区别。

..答:I/O端口的编址方法有二种:即I/O端口单独编址方式和I/O端口与存储器单元统一编址方式。

I/O端口与内存单元地址统一编址方式是将I/O端口地址与内存地址统一安排在内存的地址空间中,即把内存的一部分地址分配给I/O端口,由I/O端口来占用这部分地址。

这种方式控制逻辑较简单,I/O端口数目不受限制,所有访问存储器的指令都可用于I/O端口,指令丰富,功能强。

第5章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思考题与习题

第 5章思考题与习题
1、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矿井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简述矿井重大灾害事故处理的程序和原则。

4、矿山救护队的任务有哪些?
5、氧气呼吸器主要有哪些系统组成?
6、简述氧气呼吸器的工作原理。

7、发生事故时,在场人员的行动原则是什么?
8、井下发生爆炸时,人员应怎样撤出灾区?
9、井下发生火灾时,人员应怎样撤出灾区?
10、井下发生水灾时,人员应怎样撤出灾区?
11、避难硐室有几种?如何构筑避难硐室?避难待救时应注意什么?
12、什么是风压自救装置?
13、试述过滤式自救器的佩带方法步骤。

14、试述化学氧自救器的工作原理。

15、佩带自救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6、自救器选择原则是什么?
17、试述对中毒、窒息人员的急救方法。

第五章练习题和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练习题和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练习题和复习思考题5-1 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破坏全是由剪力引起的。

( )5-2 剪跨比31≤≤λ的无腹筋梁为剪压破坏。

( )5-3 箍筋对梁斜裂缝的出现影响很大。

( )5-4薄腹梁的腹板中往社会出现弯剪斜裂缝。

( )5-5 防止了 梁的斜截面剪压破坏也就防止了斜截面受剪破坏。

( ) 5-6 箍筋对提高斜压破坏梁的受剪承载力作用不大( )5-7 控制梁中箍筋的最小配筋率,是为了防止梁的斜拉破坏。

( )5- 8 只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图能包住弯矩图,那么该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都能满足。

( )5-9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是针对其斜截面受剪的剪压破坏形态的。

( )5-10为了防止梁的斜压破坏,要求受剪截面必须符合o c e bh f V β25.0 的条件。

( )5-11 剪跨比λ对有腹筋梁受剪承载力的影响比对无腹筋梁的要小。

( ) 5-12 对有腹筋梁,虽然剪跨比 λ 3 ,但只要配有足够的箍筋,也可能不会发生斜拉破坏。

( )5-13 虽然箍筋与弯起钢筋都能提高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但设计时应优先考虑配置箍筋。

( )5-14 无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主要有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三种,这三种破坏的比质是( )。

A.都属于脆性破坏类型B.剪压破坏是延性破坏类到,其他为脆性破坏类型C.均为延性破坏类型5-15条件相同的无腹筋梁发生斜压、剪压和斜拉三种破坏形态时梁的斜截面承载力的大致关系是( ) 。

A.斜压>斜拉>剪压B.剪压>斜拉>斜压C.剪压》 斜压>斜拉D.斜压)剪压》 斜拉5-16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当计算截面上所承受的剪力设计值o t bh f v 7.0≤V '时,该构件( )。

A.不需配置箍筋B.只要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C.应按理论计算配置箍筋5-17 进行斜截面设计时,当计算截面上的剪力设计值o c c bh f v β25.0 时,一般。

医学统计学定性资料统计描述思考与练习带答案

医学统计学定性资料统计描述思考与练习带答案

第五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应用相对数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

为什么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3. 标准化率计算的直接法和间接法的应用有何区别?4. 常用动态数列分析指标有哪几种?各有何用途?5。

率的标准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二、案例辨析题某医生对98例女性生殖器溃疡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发现杜克雷氏链杆菌、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单纯疱疹病毒2型病原体感染患者分别是30、51、17例,于是该医生得出结论:女性生殖器溃疡患者3种病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0.6%()、52。

0%()和17。

4%()。

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三、最佳选择题1。

某地2006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当年传染病发病人数的10.1%,该指标为B A。

率B. 构成比C. 发病率D。

相对比E. 时点患病率2。

标准化死亡比SMR是指AA. 实际死亡数/预期死亡数B. 预期死亡数/实际死亡数C. 实际发病数/预期发病数D。

预期发病数/实际发病数E。

预期发病数/预期死亡数3. 某地人口数:男性13,697,600人,女性13,194,142人;五种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男性16774人,女性23334人;其中肺心病死亡人数:男性13952人,女性19369人.可计算出这样一些相对数:, ,,,,该地男性居民五种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为DA。

B.C。

D。

E。

4. 根据第3题资料,该地居民五种心血管病的总死亡率为EA。

B。

C.D.E.5。

根据第3题资料,该地男、女性居民肺心病的合计死亡率为DA.B。

C.D。

E。

6。

某地区2000~2005年结核病的发病人数为,则该地区结核病在此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DA.B.C.D。

E。

7. 经调查得知甲、乙两地的恶性肿瘤的粗死亡率均为89。

94/10万,但经过标准化后甲地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82.74/10万,而乙地为93。

52/10万,发生此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CA。

甲地的诊断技术水平更高B。

乙地的恶性肿瘤防治工作做得比甲地更好C. 甲地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乙地多D. 乙地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甲地多E。

《统计学》-第5章-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5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方差分析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1.试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解答: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观察值之间的总变差分解为由所研究的因素引起的变差和由随机误差项引起的变差,通过对这两类变差的比较做出接受或拒绝原假设的判断的。

2.方差分析有哪些基本假设条件?如何检验这些假设条件? 解答:(1)在各个总体中因变量都服从正态分布;(2 )在各个总体中因变量的方差都相等;(3)各个观测值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正态性检验:各组数据的直方图/峰度系数、偏度系数/Q-Q图,K-S检验*等方差齐性检验:计算各组数据的标准差,如果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例小于2:1,则可认为是同方差的。

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例等于 1.83<2。

也可以采用Levene检验方法。

独立性检验:检查样本数据获取的方式,确定样本之间无相关性。

3.对三个不同专业的学生的统计学成绩进行比较研究,每个专业随机抽取6人。

根据数据得到的方差分析表的部分内容如表5-21。

请完成该表格。

如果显著性水平a=0.05,能认为三个专业的考试成绩有显著差异吗?表5-21不同专业考试成绩的方差分析表解答:表不同专业考试成绩的方差分析表查f分布可知,p(F< 0.9067964)= 0.7952296,在显著性水平a=0.05时,不能拒绝原假设,认为三个专业的成绩无显著差异。

根据以下背景资料和数据回答4-7题。

为测试A、B、C、D、E五种节食方案,一位营养学家选择了50名志愿者随机分成五组,每组采用一种方案测量两个月后每个人的降低的体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5-22。

表5-22不同节食方案的降低的体重(公斤)序号 万案A 万案B 万案C 万案D 万案E1 6.5 2.9 8 5.1 11.52 11.6 5.5 11.9 2.5 13.23 7.7 4.3 8.5 1.5 114 8.7 3.6 8.9 2.2 13.15 8.4 3.9 9.1 1.4 13.86 4.1 6.7 11.4 3.1 12.8 7 8.7 4.5 12.6 5.4 12 8 6.6 1.7 12.4 1.9 11.5 9 7.1 6.59.4 4.1 14.6 108.9 5.4 10.6 3.6 13.74.不同节食方案的实验效果的描述统计资料如表5-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
一、单选题
1.按照国际收支的统计原则,交易的记录时间应以( )为标准。

A.签约日期 B.交货日期 C.收支行为发生日期 D.所有权转移
2.外汇收支统计的记录时间应以( )为标准。

A.签约日期 B.交货日期 C.收支行为发生日期 D.所有权转移
3.国际收支均衡是( )。

A.相对的 B.绝对的 C.长期的 D.无条件的
4.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定义,外债是指( )。

A.直接投资 B.企业资本 C.任何特定的时间内,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负债
D.不定期内,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负债
5.经常账户差额与( )无关。

A.贸易账户差额 B.劳务账户差额
C.单方转移账户差额 D.长期资本账户差额
6.一国某年末外债余额43亿美元,当年偿还外债本息额14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325亿美元,商品劳务出口收入56亿美元,则债务率为( )。

A.13.2% B.76.8% C.17.2% D.130.2%
7.一国某年末外债余额43亿美元,当年偿还外债本息额14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325亿美元,商品劳务出口收入56亿美元,则负债率为( )。

A.13.2% B.76.8% C.17.2% D.130.2%
8.一国某年末外债余额43亿美元,当年偿还外债本息额14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325亿美元,商品劳务出口收入56亿美元,则偿债率为( )。

A.4.30% B.32.56% C.25% D.4%
9.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遵循以( )为依据的计价原则。

A.批发价 B.零售价 C.市场价格 D.内部价格
10.某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一项为-35亿美元,表明( )。

A.经常账户逆差35亿美元 B.资本账户逆差35亿美元
C.储备资产减少35亿美元 D.储备资产增加35亿美元
11.未清偿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称为( )。

A.偿债率 B.还债率 C.负债率 D.债务率
12.未清偿外债余额与外汇总收入的比率称为( )。

A.偿债率 B.还债率 C.负债率 D.债务率
13.国际收支与外汇供求的关系是( )。

A.国际收人决定外汇供给,国际支出决定外汇需求
B.国际收入决定外汇需求,国际支出决定外汇供给
C.外汇供给决定国际收入,外汇需求决定国际支出
D.外汇供给决定国际支出,外汇需求决定国际收入
14.我国从( )年开始实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

A.1982 B.1994 C.1996 D.1997
15.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者主要依靠( )编制商品项目。

A.国际贸易统计 B.国际交易报告体系
C.企业调查 D.家庭单位的数据采集
16.下列外债中附加条件较多的是( )。

A.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B.国际商业贷款
C.国际金融租赁 D.外国政府贷款
17.强调汇总后的数据而非单个逐笔交易的数据的是( ),
A.国际交易报告体系 B.国际贸易统计 C.企业调查 D.伙伴国统计 18.我国国际收支申报实行( )。

A.金融机构申报制 B.交易主体申报制 C.定期申报制 D.逐笔申报制
二、多选题
1.国际收支包括( )。

A.出口收入 B.进口支出 C.资本项目支出
D.外国居民收入 E.经常性转移
2.按债务形式划分,外债可分为( )。

A.国际商业贷款 B.外币债券 C.无息贷款
D.贸易融资 E.国际金融租赁
3.按优惠情况划分,外债可分为( )。

A.硬贷款 B.软贷款 C.无息贷款 D.低息贷款 E.市场利率贷款 4.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贷方的项目有( )。

A.商品进口 B.商品出口 C.接受的捐赠
D.国外资产减少 E.国外负债减少
5.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借方的项目有( )。

A.服务支出 B.服务收入 C.对外提供援助
D.国外资产增加 E.国外负债增加
6.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从内容上看,包括( )。

A.通过金融机构的逐笔申报 B.直接投资企业的直接申报统计(季报)
C.金融机构对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统计(季报)
D.对有境外账户的单位的外汇收支统计(月报)
E.证券投资统计(月报)
7.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具有如下特点( )。

A.实行交易主体申报制 B.通过银行申报为主,单位和个人直接申报为辅 C.定期申报和逐年申报相结合 D.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E.各部门数据超级汇总
8.储备资产包括( )。

A.货币黄金 B.特别提款权 C.其他债权
D.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E.外汇
9.下列人员,包含在我国国际收支统计范围的有( )。

A.外国及港澳地区在我国境内的留学生
B.中国短期出国人员(在境外居留时间不满1年)
C.中国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及家属
D.国际组织驻华机构 E.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
10.国际收支统计的数据来源主要有( )。

A.国际贸易统计 B.国际交易报告统计 C.企业调查
D.官方数据源 E.伙伴国统计
11.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 )基本战略获得。

A.扩大宣传 B.成本领先 C.垄断经营 D.标新立异 E.目标集聚12.国际商业贷款的种类主要有( )。

A.短期融资 B.普通中长期贷款 C.买方信贷 D.循环贷款 E.金融租赁
三、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平衡 2.居民 3.经常项目 4.资本与金融项目 5.直接投资 6.证券投资 7.储备资产 8.国际投资头寸 9.国际贸易统计 10.国际交易报告体系 11.外汇收支 12.外债 13.负债率 14.债务率 15.偿债率 16.外汇储备适度规模
四、简答题
1.简述资本转移与经常转移的区别。

2.简述国际收支与外汇收支统计的差异。

3.简述国际投资头寸统计与国际收支统计的关系。

4.简述国际投资头寸统计与外债统计的关系。

5.简述国际收支分析的内容。

6.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判断国际收支平衡的四种标准。

7.简述借外债的经济效益。

8.简述借外债的成本。

9.简述债务周期的五个阶段。

10.评价外债偿还能力的两个标准是什么?
11.以公式表示国民经济账户的主要数据与国际收支流量之间的联系。

五、计算分析题
1.某国某年第一季度的国际收支状况是:贸易账户差额为逆差583亿美元,劳务账户差额为顺差227亿美元,单方转移账户为顺差104亿美元,长期资本账户差额为顺差196亿美元,短期资本账户差额为逆差63亿美元。

请计算该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差额、综合差额,说明该国国际收支状况,并分析该国外汇市场将出现何种变化。

2.以美国为例,分析说明下列情况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如何记账(为简便起见,资本与金融账户只区分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

(1)美国向中国出口10万美元小麦,中国以其在美国银行存款支付进口货款。

(2)美国由墨西哥进口1万美元的纺织品,3个月后支付货款。

(3)某美国人在意大利旅游,使用支票支付食宿费用1万美元,意大利人将所获美元存人美国银行。

(4)美国政府向某国提供100万美元的谷物援助。

(5)美国政府向巴基斯坦提供100万美元的货币援助。

(6)美国居民购买1万美元的英国股票。

3.某国某年末国际储备总额为367亿美元,当年进口额为633亿美元,试分析该国储备的充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