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关于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第五册全本教案

关于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第五册全本教案本学期三年级音乐教科书所采用的是人音版实验教材,教学内容包含“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三部分。
要求学生学会歌曲十八首,聆听中外儿童歌曲十八首。
通过本学期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和谐开展。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
掌握浅显的音乐根底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
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
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1)感受乐器的声音。
能听辩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
(2)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3)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和不同。
(4)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
(5)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风格。
(1)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背唱歌曲4—6首。
(2)能采用不同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3)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4)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5)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6)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7)能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1)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上下。
(2)能够将短句、成语、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
(3)能够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
(4)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5)能够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
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歌曲《小兔子乖乖》的曲调和歌词。
2. 了解小兔子的形象,培养学生们对动物的爱护意识。
3. 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能够参与集体活动。
教学内容
1. 歌曲《小兔子乖乖》的教唱和演奏。
2. 探究小兔子的形象,让学生了解其特征、性等,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爱护之心。
3. 小组合作绘制小兔子画像,展示他们班级的小兔子形象和特色。
教学过程
1. 集体欣赏歌曲《小兔子乖乖》。
2. 边唱歌边进行简单的声乐训练,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
3. 大声朗读小兔子的故事,让学生们对小兔子的性有更深刻的了解,引导他们对小兔子的爱护之心。
4. 学生们兴趣转移到绘画活动上,小组合作绘制小兔子画像,让他们的创意得以释放。
5. 每个小组展示出自己的小兔子作品,分享自己的想法,展现个性。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歌曲,还了解了小动物的形象,培养了爱护小动物的意识,并且在集体合作中提高了沟通和表达的能力。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贝壳之歌》教学设计

三、拓展延伸回扣目标四
三、课外延伸
1.全班同学分组合作,自由安排声部,分组展示。
2.根据歌曲内容设计简单舞蹈动作,边唱边做动作。
学生小组合作安排声部,设计舞蹈动作
1.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并分组展示
小测:生小组展示,互相评价师做点评。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听、说、看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和PPT的呈现,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作品的理解,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通过聆听、有节奏的读歌词、跟琴演唱歌谱与歌词,学生学会用中速、轻快、自然而真挚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注意两个声部的均衡与和谐。通过练习乐于与同学合作合唱歌曲《贝壳之歌》并能感受和声的美。通过小组合作,能分组编创舞蹈动作,并边唱边表演。
学生聆听歌曲;
体会歌曲情绪
1.学生是否被音乐所吸引,是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生能根据所见所闻回答教师的问题。
小测:随机提问、小组讨论并回答
二、感受欣赏歌曲
回扣目标二、三
二、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速度及情绪。中速优美地
2.看乐谱听音乐,数一数歌曲有几个乐句。
3.随琴视唱歌谱,做到四小节一换气。
学生随琴唱歌谱,注意做到四小节一换气;
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学生随琴唱歌词,注意一字多音处的时值和音准;
学生聆听音乐,辨别和视唱低声部;
学生分声部演唱曲谱,注意歌曲的情绪、力度;
通过聆听,学生能找出其中的难点,并跟着老师顺利解决好。
1.学生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贝壳之歌》
2.准确的进行两声部的合唱。
3.通过练习乐于与同学合作合唱歌曲《贝壳之歌》并能感受和声的美。
4.通过小组合作,能分组编创舞蹈动作,并边唱边表演。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海洋之歌》优质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海洋之
歌》优质教案
> 作者:助理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使学生能够:
- 听懂并正确朗读歌曲《海洋之歌》的歌词;
- 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海洋景观和大海的特点;
- 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二、教学准备
- 课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 PPT:包含歌曲《海洋之歌》的歌词和相关图片
-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歌曲音乐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导入(5分钟)
-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海洋的场景和海中生物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研究歌曲《海洋之歌》(15分钟)
- 利用PPT展示歌曲的歌词,带领学生逐句朗读,并解释生词
和句子的意思。
- 分段播放歌曲,要求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摇摆身体或做出简单
的舞蹈动作,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3. 分组合唱和表演(20分钟)
-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表演,如鱼、
海龟、海豚等。
- 每组先进行合唱,然后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动作表演。
- 鼓励学生展示创意和团队合作。
4. 总结回顾(5分钟)
- 与学生一起回顾研究的内容,概括歌曲中表达的海洋景观和大海的特点。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歌曲学习与表演,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大海的美丽与神秘。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与表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 第五单元 教案 教学反思 课件.doc

第五课动物世界(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通过童声合唱歌曲《我的小鸡》和《八只小鹅》、钢琴曲《猫之步态舞》、管弦乐曲《吹口哨的人和狗》的欣赏,感受、听辩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尝试用运用表现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教学目标二:通过歌曲《蜗牛与黄鹏鸟》的学习,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能通过不同的音色和动作表现出蜗牛和黄鹏鸟的有趣对话,培养学生对理想执著追求的顽强精神。
教学目标三:通过《两只老虎》的节奏多声游戏,复习以往学习过的“X、仝、x-o(停顿)”四种节奏,体验多声部节奏游戏的乐趣。
总第13课时木单元第1课时授课人:刘晓明授课时间:10月21日(一)欣赏童声合唱《我的小鸡》欣赏童声合唱《八只小鹅》《我的小鸡》是一首阿塞拜疆儿童歌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儿童情趣。
这首歌的曲式不规范,类似带再现的三段体,和声大调式。
旋律活泼、明快,歌词口语化,亲切上口,词曲结合口然而紧密,首尾呼应。
歌中小鸡“吱吱”的叫声和音乐的旋律自然地结合在…起,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一只只惹人喜爱的小鸡画面。
歌中各种力度记号的安排恰到好处,合唱、独唱巧妙地交替运用,不仅从一个侧面为儿童展现出阿塞拜疆的人情风貌,同时也尽情抒发了他们对自己饲养的小鸡的喜爱之情。
《八只小鹅》中一首捷克和斯洛伐克民歌,表现了一群小鹅在快乐地玩耍的画面。
歌曲的旋律欢快风趣,歌曲旋律中多次出现的同音反复,形象生动地模仿出了八只小鹅“呷呷呷呷”的欢乐可爱的叫声,充满了童趣。
教学设计:1、说说小鸡:欣赏前可让学生谈一谈生活中自己看到那些毛茸茸的小鸡时的心情,学一学小鸡的叫声和姿态,也可学一学公鸡、母鸡的叫声和姿态,还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鸡的知识的了解。
2、导入新课(1)场景导入:让学生在纸上或黑板上画自己喜欢的各种小鸡、公鸡、母鸡,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欢快的养鸡场。
(2)歌曲导入:复习第一册学会的歌曲《在农场里》,将学生带进音乐的意境中去。
3、聆听歌曲:第一遍聆听歌曲时重点让学生听出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情绪。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 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单元备课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2、能主动参与歌曲表现。
教学重点:1、学会演唱(我是草原小骑手)。
2、对歌曲进行即兴表演。
教学难点:唱准“〞和“〞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教案序号5课题第三课我是草原小骑手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2、能主动参与歌曲表现。
教学重点:1、学会演唱(我是草原小骑手)。
2、对歌曲进行即兴表演。
教学难点:唱准“〞和“〞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教学过程:一、初步体验在(赛马)的旋律中,老师带着学生做骑马的动作进教室。
1、说一说师:刚刚我们一起“骑着马儿〞,非常神气地进了教室,你们了解哪个少数民族的人最喜欢骑马吗?生:蒙古族。
2、看一看师:对,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今天,我就带你们到蒙古的大草原上去观赏一下那里迷人的风光吧。
你们打算好了吗,我们出发吧。
(CAI呈现草原风光)二、学唱歌曲1、熟悉节奏师:大草原可真美呀,许多蒙古族的小朋友都在这里比赛骑马呢,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们吧!(放(我是草原小骑手)范唱)教师带学生按节奏做骑马动作。
2、熟悉歌词师:我看看谁是细心的孩子,记住了歌词的内容?(学生答复)师:没听清也不要紧,我们再来听一遍,我来看看谁听得最认真。
(播放课件,教师巡视,给认真的学生贴小星星)师:你们听清了歌词的内容吗?(学生答复)3、学唱歌曲师:你们也想成为神气的草原小骑手吗?那可不简单呢,要经过很多难关和考验呢!你们有信心吗?(生:有)好,我决定援助你们,我们一起来闯过那些难关吧!a、第—关:模唱旋律(放慢速度)b、第二关:轻唱旋律(放慢速度)c、第三关:跟着节奏念歌词(放慢速度)d、第四关:唱歌词(1)歌曲处理师:我刚刚听见有一位小朋友是这样唱的(范唱有下滑音的局部),你们也一起来试一试,觉得这样唱好听吗?为什么?(学生分组试唱、商量、最后得出结论)(2)采纳师生对唱、小组分角色唱等形式,让学生幽默地演唱歌曲。
【新课标】人教版音乐三上第五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音乐三上第五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音乐与生活”为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音乐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本单元包含《小星星》、《小燕子》、《两只老虎》等生活气息浓厚的歌曲,以及简单的打击乐演奏和音乐游戏。
3. 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每个学生实现音乐上的进步。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教学管理:在课堂纪律和学生的注意力管理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更加有效的教学管理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方法:部分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创新和趣味性,需要更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3. 多元化教学评价: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音乐能力和进步。同时,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比赛和演出,以实际表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2. 作业反馈
(1)及时批改: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出明确的评价和反馈。
(2)指出问题: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应指出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3. 提供改进方法: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教师应提供相应的改进方法和练习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能力。
音乐《小毛驴》优秀教案(精选)

音乐《小毛驴》优秀教案(精选)教案:《小毛驴》一、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毛驴》。
歌曲《小毛驴》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小毛驴的勤劳和可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唱《小毛驴》,感受歌曲的童趣,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2. 能够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 学会歌曲中的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小毛驴》,能够用轻快的情绪演唱。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乐谱、歌词卡片、头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儿歌《小毛驴》,让学生猜一猜歌曲的名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小毛驴》,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让学生跟唱。
3. 角色扮演: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小毛驴、农夫等),按照歌曲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4. 歌词竞猜:教师出示歌词卡片,让学生抢答,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得到奖励。
5. 课堂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高和节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毛驴》1. 歌曲节奏:X X X X2. 歌曲音高:3 3 5 5 3 3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歌曲《小毛驴》,并演唱给家长听。
2. 答案: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高演唱歌曲《小毛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小毛驴》的演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演唱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内容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对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的把握。
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是教学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师需要通过深入研究教材,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
人音版三年级第5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学设计5(人音版)第一课《童年》(二课时)第二课《草原》(二课时)第三课《好伙伴》(三课时)第四课《放牧》(二课时)第五课《妈妈的歌》(三课时)第六课《四季的歌》第七课《钟声》(三课时)第八课《爱鸟》第九课《丰收歌舞》(二课时)第一课《童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摇啊摇》。
2、学习分辨音乐的三种速度。
3、体验人间的真挚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体验三种速度(较慢、中速、较快)。
教学难点:感受六八拍的强弱规律。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小酒窝》。
2、听辨八分休止符。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小酒窝》。
第二课《草原》(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草原上》等四首作品,均为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通过听、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这一地区的民族风格。
2、内蒙古地区的音乐往往是歌舞一体的。
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进行即兴编舞,编配伴奏,以培养创造力。
3、欣赏《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发挥想象力。
4、唱准“3、5、6、”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
二、教学时间:三课时三、教学安排:《草原上》为一课时。
《我是草原小牧民》与《草原放牧》为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草原巡逻兵》加总复习展示。
四、教案设计意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本节课的全过程潜化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教学过程中,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我们在本节课的设计上,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以大草原贯穿全课,努力实现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蒙古风情,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音乐。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艺术实践的过程,所以本课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为主要通过“听、说、唱、动、做、想、编、演”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并完成简单的创造性活动。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在对比聆听《进行曲》《男生贾里新传》主题曲、《船歌》中,能分辨出旋律和情绪的不同。
并能在乐曲中分辨手风琴、口琴、木吉他的音色,了解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能随音乐模仿其演奏动作。
重点难点1、认识并能分辨出口琴、手风琴、木吉他的音色。
了解其演奏姿势。
2、对比聆听,能分辨出旋律和情绪的不同。
教学用具白板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听辨乐器播放手风琴独奏《进行曲》片段。
设问: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2、认识手风琴师: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手风琴独奏,让我们一起听听吧二、新课教学1、初听乐曲,感受旋律特点2、复听乐曲,指导学生模仿手风琴的演奏动作,边听音乐边动3、根据该曲的三个不同主题旋律编创动作,利用声势律动,指导学生边做音乐边律动,帮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旋律的特点。
4、说说这首乐曲旋律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情绪等。
(如旋律忽上忽下,情绪欢快、活泼、热情等)5、聆听《男生贾里新传》主题曲设问:这首乐曲的演奏乐器是手风琴吗?你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6、认识口琴及演奏姿势,对比聆听手风琴和口琴的音色。
7、分段聆听:(1)出示第一段的主题旋律,画出旋律线,边用手划旋律线边轻轻哼唱。
(2)聆听第二段旋律。
设问:这段旋律比第一段高还是低?请学生把手放在高位置跟着音乐划一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特点。
8、讨论:这首乐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如旋律舒缓起伏,情绪深情、优美等)9、聆听《船歌》(1)初听乐曲,感受音乐特点,说说这首乐曲给你什么感受?(2)再听,出示第一句的旋律谱,指导学生唱一唱并跟着老师划一划它的旋律线。
师:细心的同学已经看出来了,在主旋律的下方有一条像水波一样的旋律也在进行着,让我们来看一下。
(教师范唱,并画出旋律线)(3)出示课题,简介“船歌”师:乐曲中所描述的船是大船还是小船呢?不要急于给我答案,让我们再仔细听一遍乐曲,在乐曲中寻找答案。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5篇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5篇音乐,可以体现出“乐以教和”的作用,音乐,也可以为我们解除生活中的疲劳,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1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童年的回忆》2、歌表演《童年的回忆》3、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二、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童年的回忆》,体验天真可爱、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我们多么幸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歌曲《摇啊摇》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二:新课学习:(一)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二)聆听《童年的回忆》1、导入:(放背景音乐)师:小朋友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让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2、听音乐: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
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
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
师: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板书:快慢<难点解决》1、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较。
2、可请一个学生扮小兔跳,一个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走进行对比,引出“中速”并板书。
3、听《童年的回忆》说说第1、2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第3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完成书上练习)。
(三)听辨练习:用LU模唱356三个音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益鸟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
小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5妈妈的歌聆听妈妈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5妈妈的歌聆听妈妈教学
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二、教学目的:
1、懂得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的道理,教育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
2、用平稳的速度、深情的语气演唱。
3、用律动、歌表演、创编歌词等形式表现。
三、教学重难点:掌握歌曲基本节奏,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内涵,使学生产生感恩的情感并在演唱中表现这种情感。
四、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动物头饰
五、课型:唱歌课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5分钟)1.师生问好 2.音乐律动练习(师生对唱)1 2 3 2 | 3 1 | 5 5 | 5 —| (师)小鸡娃在草丛(生)叽叽叽
5 6 5 4 | 3 1 | 2 2 | 2 —| 花猫捉住老鼠喵喵喵
1 2 3 2 | 3 1 | 6 6 | 6 —| (师)小山羊在地里咩咩咩
5 6 5 4 | 3 1 | 2 2 | 2 —| 小鸭子在水里呷呷叫 3.声乐基本技巧训练;吹蜡烛训练要。
2013年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教案(人音版)

2013年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教案(人音版)时教学设计三时型新授题:第五牧童之歌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剪羊毛》让学生感受符点节奏的不同感觉。
2、通过中外牧童题材的音乐作品,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教学重难点:1、通过中外牧童题材的音乐作品,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2、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备注第一时备时间:2013年2月22日上时间:2013年月日一、导入: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墨画。
这一情景你能想像吗?音乐如何去表现这一情景?二、新授1请听听(《牧童短笛》第一部分)。
2.再听一遍。
设问:你能从音乐中体验这一情景吗?听完后说说你的想像与感受?3.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4.揭题:《牧童短笛》,对照图形谱哼唱[1].聆听第二乐段。
设问:这段音乐描绘牧童在干什么?在速度上、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乐器演奏的?6.师生讨论第二乐段提出的两个问题。
7.完整地听全曲。
设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段?8.再次完整地听全曲,根据你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边聆听边即兴用动作表演。
(动作是无声的,一定要保持教室的安静。
使大家能边欣赏边表演。
)三、巩固拓展:1完成本上的涂色块及线条连接的作业。
2.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3.板书澳大利亚牧场的画面。
(如能做成有动感的多媒体画面效果更佳,也可让学生从本的插图中去感悟。
)4.边看画面边听范唱。
设问:歌曲唱些什么内容?这一群牧场上的男女老少在干什么?.再连续听两遍,请大家边听边看歌谱,在听完两遍后,测试一下,谁的记忆最好?哪一位能唱出歌曲中的哪几句?比谁唱出句子多而准确?6.在学生试唱的反馈中学会全歌。
(学生的反馈可以是歌,也可以是曲,凡是唱歌的,再请学生补曲;是曲者,请学生补歌。
)7.再聆听一遍范唱。
他们的情绪怎样?从你对歌曲的理解中认为用什么速度、什么情绪演唱更能表达这群牧场上人们的心情。
新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小松树》。
2. 学会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小松树》伴奏。
3. 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手法演奏口琴。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 利用打击乐器和口琴,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小松树”为主题,通过歌曲《小松树》、打击乐器伴奏和口琴演奏等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好和保护环境的责任。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研究了简单的打击乐器伴奏,对口琴也有初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高难度,引导学生创作更具特色的伴奏和演奏作品。
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歌曲《小松树》。
2. 能为歌曲《小松树》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3. 能够用口琴演奏简单的旋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歌曲《小松树》的演唱。
2. 打击乐器伴奏的设计。
3. 口琴演奏技巧的掌握。
教学难点1. 歌曲《小松树》的音准和节奏。
2. 打击乐器伴奏的创新。
3. 口琴演奏的指法和吹奏技巧。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学过的歌曲,巩固所学知识。
2. 介绍本单元主题“小松树”,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歌曲《小松树》1. 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
2. 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设计打击乐器伴奏1. 讲解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
2. 引导学生为歌曲《小松树》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3. 演奏并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口琴演奏1. 讲解口琴的基本演奏方法。
2. 引导学生用口琴演奏简单的旋律。
3. 集体演奏,互相交流研究。
总结与拓展1. 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发挥创造力,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五、教学评价学生演唱歌曲《小松树》的评价1. 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三年级音乐第6册第五单元教案(人音版)

三年级音乐第6册第五单元教案(人音版)第五单元音乐会第一时:一、教学内容初步认识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
2聆听《我是小音乐家》,感受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3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学会歌曲。
二、教学重点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学会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正确演唱第四乐句,对比第四乐句与其他乐句的不同之处。
四、教学过程在律动中体会歌曲的情绪特点。
老师播放歌曲录音,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然后设计不同的拍手动作,带领同学们做律动。
2初步认识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
播放三种乐器的录音片段,然后分别介绍三种乐器来自哪个国家,音色有什么特点。
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音色的看法,之后加以总结。
3学唱歌曲A分乐句教唱歌曲曲调,并通过打拍子的手法,让同学们唱准弱起拍。
B完整唱好歌曲曲调后,填上歌词演唱。
在演唱第三句歌词时,可以结合歌词中不同乐器的特点,指导学生唱出“勃隆砰砰砰,地隆砰砰砰,都隆砰砰砰”,的不同效果。
如吉他的声音可以是比较轻快,有弹性的。
提琴模仿拨奏的声音可以是短促跳跃,发音的位置比较高,圆号的声音可以是低沉,浑厚的。
学会歌曲后,让学生自己编创第4段歌词,想想自己熟悉的民族乐器,然后编出象声词即可D老师带领学生模拟演奏各种乐器,边唱边做律动表演。
4总结第二时:一、教学内容学唱《嘹亮的歌声》2学会二声部轮唱。
二、教学目标在演唱《嘹亮歌声》中,感受强、弱的节奏,弱起演唱的特点,能准确地填词演唱。
2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施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形式。
3通过演唱《嘹亮的歌声》,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强拍休止弱拍演唱的特点。
2唱好二声部轮唱四、教学过程歌曲导入:通过《山谷的回声》导入歌曲题:先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喊“你好吗?”一组做回声,然后加入歌曲第一句的旋律继续回声游戏,在游戏中,老师要指挥做回声的这一组同学要在第一组的最后一个音保持的时候开始模仿。
同时在游戏中加入力度的变化,增强表现力。
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分析(人音版)

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分析(人音版)XX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分析(人音版)第五单元音乐会第一时:一、教学内容初步认识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
2聆听《我是小音乐家》,感受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3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学会歌曲。
二、教学重点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学会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正确演唱第四乐句,对比第四乐句与其他乐句的不同之处。
四、教学过程在律动中体会歌曲的情绪特点。
老师播放歌曲录音,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然后设计不同的拍手动作,带领同学们做律动。
2初步认识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
播放三种乐器的录音片段,然后分别介绍三种乐器来自哪个国家,音色有什么特点。
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音色的看法,之后加以总结。
3学唱歌曲分乐句教唱歌曲曲调,并通过打拍子的手法,让同学们唱准弱起拍。
B完整唱好歌曲曲调后,填上歌词演唱。
在演唱第三句歌词时,可以结合歌词中不同乐器的特点,指导学生唱出“勃隆砰砰砰,地隆砰砰砰,都隆砰砰砰”,的不同效果。
如吉他的声音可以是比较轻快,有弹性的。
提琴模仿拨奏的声音可以是短促跳跃,发音的位置比较高,圆号的声音可以是低沉,浑厚的。
学会歌曲后,让学生自己编创第4段歌词,想想自己熟悉的民族乐器,然后编出象声词即可D老师带领学生模拟演奏各种乐器,边唱边做律动表演。
4总结第二时:一、教学内容学唱《嘹亮的歌声》2学会二声部轮唱。
二、教学目标在演唱《嘹亮歌声》中,感受强、弱的节奏,弱起演唱的特点,能准确地填词演唱。
2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施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形式。
3通过演唱《嘹亮的歌声》,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强拍休止弱拍演唱的特点。
唱好二声部轮唱四、教学过程歌曲导入:通过《山谷的回声》导入歌曲题:先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喊“你好吗?”一组做回声,然后加入歌曲第一句的旋律继续回声游戏,在游戏中,老师要指挥做回声的这一组同学要在第一组的最后一个音保持的时候开始模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在对比聆听《进行曲》《男生贾里新传》主题曲、《船歌》中,能分辨出旋律和情绪的不同。
并能在乐曲中分辨手风琴、口琴、木吉他的音色,了解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能随音乐模仿其演奏动作。
重点难点
1、认识并能分辨出口琴、手风琴、木吉他的音色。
了解其演奏姿势。
2、对比聆听,能分辨出旋律和情绪的不同。
教学用具白板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听辨乐器播放手风琴独奏《进行曲》片段。
设问: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2、认识手风琴师: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手风琴独奏,让我们一起听听吧
二、新课教学
1、初听乐曲,感受旋律特点
2、复听乐曲,指导学生模仿手风琴的演奏动作,边听音乐边动
3、根据该曲的三个不同主题旋律编创动作,利用声势律动,指导学生边做音乐边律动,帮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旋律的特点。
4、说说这首乐曲旋律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情绪等。
(如旋律忽上忽下,情绪欢快、活泼、热情等)
5、聆听《男生贾里新传》主题曲设问:这首乐曲的演奏乐器是手风琴吗?你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
6、认识口琴及演奏姿势,对比聆听手风琴和口琴的音色。
7、分段聆听:(1)出示第一段的主题旋律,画出旋律线,边用手划旋律线边轻轻哼唱。
(2)聆听第二段旋律。
设问:这段旋律比第一段高还是低?请学生把手放在高位置跟着音乐划一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特点。
8、讨论:这首乐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如旋律舒缓起伏,情绪深情、优美等)
9、聆听《船歌》(1)初听乐曲,感受音乐特点,说说这首乐曲给你什么感受?(2)再听,出示第一句的旋律谱,指导学生唱一唱并跟着老师划一划它的旋律线。
师:细心的同学已经看出来了,在主旋律的下方有一条像水波一样的旋律也在进行着,让我们来看一下。
(教师范唱,并画出旋律线)(3)出示课题,简介“船歌”师:乐曲中所描述的船是大船还是小船呢?不要急于给我答案,让我们再仔细听一遍乐曲,在乐曲中寻找答案。
(4)PPT出示威尼斯水城及小船的图片,请学生随着音乐摆动身体师:让我们坐上小船,一起游荡在威尼斯这座美丽的城市中。
10、介绍乐曲演奏乐器木吉他,了解演奏姿势。
三、拓展延伸
1、师在介绍木吉他后,播放一段由木吉他演奏的乐曲。
2、介绍电吉他,
四、总结评价请学生总结三种乐器的不同点,教师指导。
讲出音色等特点的不同即可。
师:今天我们的收获真不小,认识了手风琴、口琴和木吉他,并欣赏了由手风琴、口琴、吉他演奏的乐曲,谁能给老师总结一下它们分别都有什么特点?(音色、演奏姿势、大小等)师做总结。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模板课题第二课时主备李双年级三年级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
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
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
教学目标
1、认识吉他、小提琴、法国号。
2、能够用生动、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重点难点
1、弱起小节的演唱。
2、能够自主完成编创第4段歌词。
教学用具白板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举行快乐的音乐会,在这个音乐会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位来自远方的,不同国家的小音乐家带着他们的乐器来到了我们的音乐课堂,让我们一起请出他们,好不好?
二、新课教学
1、初次聆听师:你们知道他们来自哪个国家吗?他们带来的乐器又是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听,在歌曲中寻找答案。
3、再次聆听,生答。
4、课件分别介绍伦敦及吉他、柏林和提琴、巴黎和法国号。
5、学唱歌曲(1)师弹琴,生用“lu”模唱。
(2)分段学唱(3)听音乐范唱,轻声跟唱
6、歌曲处理(1)连音演唱师做范唱,连音的部分。
边唱边用动作表示,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连音的特点。
(4)用图形谱解决弱起小节及弱起乐句。
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老师听了也想给大家表演一曲。
在黑板上边唱边画图形谱,在弱起拍的时候特标记一下。
(5)完整演唱师:你们唱的真好!三个小音乐家已经迫不及待要加入咱们的音乐会,快一起来吧!
三、拓展延伸师播放一段弦乐四重奏的演奏视频,并作介绍。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模板课题第三课时主备李双年级三年级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规整,词义简练而富有意境的日本儿童歌曲。
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大自然中对远山纵情欢唱的情景,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歌曲为2/4拍,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
歌曲运用了轮唱这一手法,使音乐有着动荡飘逸之感,营造了悠扬的歌声遥相呼应在空中回荡的美妙效果。
教学目标
7、通过回声游戏以及歌曲的学习,训练学生的轮唱和合唱技能
8、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做二部轮唱的发声练习,并控制好力度和气息。
9、能够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做到声音和谐,感情真挚。
重点难点
1、双声部合唱时的音准。
2、准确、优美地唱好轮唱部分。
教学用具白板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当我们对着山谷大声喊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神奇的现象呢?(回声)我们来做个回声的游戏好吗?我先来,“大山你好!”回声和喊声有什么不同?(离得近,回声快,声音大。
离得远,回声慢,声音小)
2、用本课中的歌词做回声游戏
二、新课教学
1、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日本歌曲《嘹亮歌声》
2、初次聆听,说说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
3、复习轮唱知识: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一起开始,而是先后相距几拍或几小节开始演唱,形成此起彼伏、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
4、学唱第一声部设问:歌曲共有几个乐句?每隔两小节的第一拍是一个什么休止符?(歌曲共4个乐句,每隔两小节的第一拍出现一个四分休止符。
)
5、学唱第二声部
6、将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声部(1)练习合唱部分,注意音准。
发现错误师要及时纠正。
6、学习轮唱:(1)师生合作唱轮唱(2)在教师的指导下,两个声部进行轮唱(3)及时纠正错误。
轮唱时,两个声部要注意互相倾听,相互照顾。
(4)完整,正确的演唱
7、歌曲处理(1)要求歌曲要唱的悠扬,气息平稳,切记喊唱。
(2)唱出声部间的力度对比
三、总结评价说说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当我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激动的心情,就让我们用嘹亮的歌声来抒发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吧。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