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煤炭资源概况及潜力分析
海西州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

海西州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二ОО二年六月二十六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位于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北部~北邻甘肃省酒泉地区~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南与本省玉树、果洛州相连~东与本省海南、海北州为界。
东西长837公里~南北宽486公里~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5%~州府设在德令哈市。
一、矿产资源概况海西州境域主体为柴达木盆地~盆地总面积25.66万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78.8%。
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素有中国“聚宝盆”之美称~丰富的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铅锌、黄金、石棉及多种非金属矿产在全省以至全国都有突出地位。
钾盐、镁盐、芒硝、锂矿、锶矿、石棉、电石用灰岩等7种矿产居全国各省首位~还有近30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据初步统计~截至2001年底海西州范围内已发现各类矿产86种占全省已发现125种矿产的69%~计有矿产地,矿床、矿点和矿化点,约1050处。
其中探明有储量的矿产57种~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产105种的54%,已编入《青海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48种~占全省88种的55%~其中能源矿产3种~非能源矿产43种,金属矿产16种、非金属矿产27种,、水气矿产2种~计有大型矿床63个~中型矿床38个~小型矿床88个~合计189个。
全州各类矿产资源保有的资源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16.39万亿元~约占全省保有的资源储量潜在经济总价值的95%。
1、能源矿产1海西州有探明储量的能源矿产3种~即石油、天然气和煤。
油页岩和铀钍只有少数矿点。
海西州已发现的矿产种类统计表1探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项目矿未探明资源矿产类别种储量的矿产上表矿产未上表矿产铀、钍、油页能源矿产 6 煤、石油、天然气岩黑色金属矿5 铁、铬锰钒、钛产有色金属矿铜、钼、钴、10 铅、锌、钨、锡锑金产镍、汞属矿贵金属矿产 2 金、银产稀有、稀土、铌、钽、锂、锶、铷、分散元素矿12 铍硒、锗、钇镓、铟、镉产冶金辅助原熔剂用石灰岩、冶金用冶金用石英料非金属矿5 萤石、型砂白云岩岩产自然硫、硫铁矿~伴生硫、芒硝~重晶石、天非化工原料非然碱、电石用石灰岩~地蜡、砷、磷、19 金金属矿产制碱用石灰岩、化肥用明矾石属蛇纹岩、湖盐、钾盐、矿镁盐、硼、溴、碘产石墨、脉石压电水晶、熔炼水晶、饰面用大理英、蛭石、刚硅灰石、石棉、滑石、建材及其他岩,花岗岩,、玉、沸石、珍24 云母、长石、水泥用石非金属矿产宝石、玉石、珠岩、石榴灰岩、砖瓦用粘土、水石膏石、膨润土、泥配料用粘土建筑石料水气矿产 3 地下水、矿泉水地下热水合计 86 48 9 29石油:石油较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现已探明油田19处~其中中型7处~小型12处~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5377万吨~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3%~居全国第13位~其中有可采储量0.46亿吨~目前仍保有可采储量约0.27亿吨~主要有尕斯库勒、花土沟、2跃进、油砂山、七个泉等油田。
聚更乎煤矿区概况

青海省天峻县“聚乎更煤矿区”概况1、概况聚乎更矿区位于大通河上游的支游哆嗦河一带,行政区划属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木里镇管辖,南距天峻县城直距90km,运距150km。
从其构造和煤层的赋存情况,可以详细划分以下七个井田:一井田:中背斜南翼中段,东起一号平移断层,西至3号大断层,南至二号逆断层,其地理坐标东经99°6′59″-99°10′23″,北纬38°05′41″-38°07′30″,长5500余米,平均宽635.2米,面积约3.494平方公里,一般标高3968.89-4124.42米。
二井田:北向斜中段,即一号露天井田西侧向西延至22线8号大断层止,南北边界划至各翼的A煤层底板,东经99°04′32″~99°10′22″北纬38°07′22″~38°8′28″,长3920米,平均宽度约527米,面积2.07平方公里,一般标高3935~4050米。
三井田:北向斜西段,起于二井田的西缘边界,止于草格木日湖附近的五号大断层,东经99°04′16″~99°07′42″,北纬38°08′28″~38°9′40″,长4820米,宽590米,其面积约2~8平方公里,标高3983~4124.17米。
四井田:中背斜南翼西段,为3号和5号大断层截断中背斜之间的南翼一段,南至二号逆断层,地理坐标为东经99°03′59″~99°06′54″,北纬38°06′59″~38°08′45″,长5000米,宽797.2米,面积3.986平方公里,标高3988.75~4213.24米。
一露天井田:北向斜东段圈闭处起,至二井田东缘的14线边界,长2900米,平均宽909米,面积2.637平方公里,其标高为3933~4068米。
二号露天井田:即努日寺向斜,地理坐标为东经99°12′16″~99°14′26″,北纬38°04′29″~38°05′20″,长约4000米,宽216米,面积0.864平方公里,标高3950~4054.94米。
青海煤矿情况分析总结汇报

青海煤矿情况分析总结汇报青海地处中国西部,煤炭资源丰富。
煤矿是青海的重要产业之一,对青海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青海煤矿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汇报,重点包括青海煤矿的资源储量、产量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青海煤矿资源储量青海煤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海东、海西、海南、海北等地区。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青海的煤炭资源储量在全国居中上等水平。
其中,煤层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为冠天煤田、新能源煤田等,储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
二、青海煤矿产量青海的煤矿产量在过去几年有所增长。
据统计,2019年,青海的煤炭产量达到了约6000万吨。
其中,冠天煤田、三阳煤田以及新能源煤田等煤矿对青海煤炭产量的贡献较大。
三、青海煤矿面临的挑战1.环境保护压力: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煤尘以及废气排放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加了环保治理的压力。
2.安全事故频发:煤矿安全事故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安全管理需要加强,确保矿工的安全。
四、对策建议1.加强环保治理:通过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装备,控制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2.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强化煤矿安全培训,加大设备维护力度,加强安全检查,确保矿工的安全。
3.推动煤炭产业升级:发展清洁能源并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推动青海煤炭产业向煤电综合利用和煤化工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总结:青海煤矿资源丰富,煤炭产量逐年递增,为青海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面临的环保和安全挑战依然存在,需要加强环保治理和安全管理。
同时,推动煤炭产业升级,发展清洁能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推动青海煤矿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青海省“一谷两盆”地区互补发展SWOT分析

2021年2月第3期总第469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D EconomyFebruary 2021No. 3 Total No. 469党的十九大报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变 化,立足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明确提出要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 发展,中部崛起都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体现。
青 海省“一谷两盆”地区是指青海省河湟谷地、柴达木 盆地和共和盆地的统称。
作为青海省核心区域,呈 现出河湟谷地一支独大的局面,内部差距明显,促进 “一谷两盆”协调发展一直是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S W O T 分析法是战略管理 中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包括内部的竞争优势、劣 势、外部的机遇、挑战4个方面,被广泛用于区域、产 业、企业等重大战略决策上。
90。
_ 东____________95。
_ 东____________100:东___________1 研究区概况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全省主体功能区 划中903的区域属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仅有 1〇3的区域属重点开发区域*1],且都分布在柴达木 盆地、共和盆地、河湟谷地中(如图1所示$自然环境条件方面,“一谷两盆”在省内具有明显的相对优 势。
河湟谷地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 带,自北向南依次为大通河、湟水、黄河,在纵向上形 成四山三谷地,横向上多串珠状盆地的地貌,为温带 季风性气候。
共和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分别处于青藏 高原东北部和西北部,两个盆地都被山地环绕,都为 高原山地气候,生态环境脆弱(如图2所示$社会经济方面则举足轻重,“一谷两盆”地区历年都在青 海省生产总值中占有极高比重,以2018年为例,三 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达*7.99%,人口数量占比 80.34%,科技人力资源占比99.7%,耕地面积与主 粮产量99%来自本区,是主要工业区。
青海省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青海省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内陆省份中唯一的多民族省份。
青海省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本文将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青海省的主导产业是能源与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等。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对青海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特别是青海省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如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青海省是中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之一,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青海省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外,青海省的农牧业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在农业方面,青海省以种植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为主,同时发展了特色农产品如中药材党参等。
在畜牧业方面,青海省以牦牛、羊、藏香猪等特色畜牧品种为主导,青海省的特色农牧产品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青海省旅游业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青海省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青海省通过发展旅游业,不仅提高了地方经济的收入,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酒店、餐饮等行业。
然而,青海省的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青海省的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其次,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青海省的交通运输不便,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此外,在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未来,青海省的经济发展有望向更加可持续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首先,青海省将进一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青海省将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其次,青海省将继续注重农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再者,青海省将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挖掘和开发更多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
除此之外,青海省还可以进一步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培育新兴产业如互联网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增加经济的多元性和稳定性。
从木里煤田谈青海发展煤焦化产业的前景

从木里煤田谈青海发展煤焦化产业的前景根据青海省煤炭地质资料,木里煤田(包括多索贡马,聚乎更,弧山,江仓等多个矿区)探明资源储量为36.53亿吨,主要为炼焦用煤.其中江仓矿区现有五个井田和三个勘探区,资源储量17.5亿吨.木里煤田炼焦原煤低灰,低硫,不仅是我国焦炭生产降灰降硫的重要配合煤种,而且采用我国近年来自行开发的捣固炼焦工艺,可以作为基础炼焦煤种炼制优质冶金焦炭.由于全球范围的焦煤资源紧缺,严格的环保要求又限制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焦炭生产,冶金焦成为世界市场热门商品,价格居高不下.青海省依靠本省炼焦煤资源优势,不失时机地发展青海焦化工业,对于加快发展青海经济和青海钢铁工业意义十分重大.一,江仓煤炭资源初步评价(一)江仓矿区概况江仓矿区位于青海省东部,祁连山区大通河南岸,东起砾岩山,西至阿子沟,与聚乎更矿区相邻,南北均以煤层露头为界,平均宽2km,东西长约25km,面积50km.分属刚察,天峻两县管辖.矿区海拔3800m左右,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不明显,气候寒冷,温差变化大,最高气温19.8℃,最低气温一34.8℃,年平均气温一1.93~0.50oC.年降水量97.4~198.2mm,蒸发量794.2~1762.4mm,一年四季多风,12月至次年4月风最大.矿区高原沼泽河流发育.矿区东至柴达尔车站(热水)97km,有三级公路相通,过热水经204省道和315国道,可达省会西宁,全程315km.柴达尔车站(热水)至哈尔盖有矿区铁路与青藏铁路相连.交通尚属方便.柴达尔至江仓97km地方铁路青海国土经略3/2007正在建设中,预计2010年建成通车,届时交通运输十分便捷.矿区于2006年在省政府主持下对原有各煤炭企业进行了整合,整合后新组建了青海中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并已经取得一井田的采矿许可证.(二)矿区煤炭赋存情况矿区现有五个井田,三个勘探区,一井田于1973年完成精查,二,五井田于2006年初完成勘探,分别取得1.24亿吨,1.52亿吨和1.2亿吨煤炭精查资源储量. 矿区含煤地层为侏罗纪中下统,含煤20层,不少煤层又有上下分层.一井田见煤17层,可采14层,上部煤层(2~9号煤层)变质程度较低,属气煤类,为较高灰分中硫煤,9号煤层为较高灰分弱粘煤.下部煤层(10~20号煤层)变质程度较高,以肥焦煤为主,属较低灰分的低硫煤.井田内有五层主要煤层,即7,10,12,16 和20层,属较稳定煤层,多为下部煤层.其中,20号煤层是最主要煤层,为巨厚煤层,一般煤厚较稳定,结构一般较复杂,局部出现煤层分叉,形成上下两层.20下层煤厚度变化从1.47~28.59m.五层主要煤层的煤质指标见表1.表1江仓一井田主要煤层煤质指标(两极值)注:1958年颁布的中国煤分类标准(三)江仓煤的可选性根据奥凯公司委托对江仓矿区生产煤样进行的可选性试验研究,认为江仓煤为易选煤,易于生产出低灰产品,选出的矸石较纯;煤粉为极易选浮煤;煤和矸石均易泥化.50—0.5ram原煤可选性计算表见表2, 一0.5mm煤泥浮选速度试验结果见表3,按表2绘制的可选性曲线见图l.(四)江仓煤的硫含量表250—0.5mm原煤可选性计算表●资源论坛煤中硫分是有害物质,煤中含硫量是炼焦煤的重要指标,炼焦煤中60%一80%的硫存留在焦炭中,高炉炼铁过程中须额~'t-JJ1人石灰石脱除这些硫,于是就会增加炼铁焦比,降低高炉利用系数.铁水含硫,炼钢过程中还要加入脱硫剂,否则钢材会产生热脆性.焦炭增加0.1个百分点的硫分对高炉炼铁的影响,远比增加1 个百分点的灰分严重得多.洗煤可以洗去煤中部分黄铁矿硫,但不能洗去煤中有机硫.受全焦率的影响,焦表3—0.5mm煤泥浮选速度试验结果U{炭中硫含量指标有可能高于煤中硫含量指标.从表l可知,江仓原煤S,O.4%1.5%,属低中硫煤.煤中硫的存在形(五)江仓煤的炼焦性能1973年,青海煤田地质105勘探队编制江仓一井田勘探区地质勘探精查报告时,曾委托鞍钢化工总厂做过炼焦试验,所得焦炭的转鼓指标为:M4064.2,MlO13.6,单独炼机械强度较低,焦粉焦较多,结论是可做炼焦配煤.2002年l0月,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4.3m捣固焦炉在山西问世.捣固炼焦工艺可使相同煤质炼制焦炭的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如要获得相同质量的冶金焦炭,其所适用的煤种可以大幅度放宽.因此,此炼焦工艺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得到广泛推广.目前,5.5m捣固焦炉也已投产,并且许多省份正在施工建设.2005年l1月,青海江仓能源公司在西宁钢厂建成投产了我省首座4.3m捣固焦炉.表5所列为该厂供应酒钢的冶金焦主要质量指标范围和所采表4煤中硫的形态分析结果表5江仓能源公司焦化厂生产的焦炭质量指标指标械强.性R数值12.5~12.80.7~0.876~788-931~3552—56配煤比:青海江仓炼焦煤60070,乌海炼焦煤30%,靖远炼焦煤10%. 青海国土经略3/2007用的配煤比.(六)江仓煤质初步评价意见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江仓矿区洗精煤属低硫,低灰优质炼焦煤.由于含煤地层级结构较复杂,分层多, 原煤灰分不太稳定,硫分波动也较大,但是由于原煤内灰低,易于洗选,通过洗煤可以获得低灰,低硫炼焦用煤.但因江仓煤结焦性较差,成煤年代属侏罗纪,煤的活性较高,对焦炭的机械强度和反应性指标不利.鉴于此,江仓煤的资源利用方向为:(1)用作炼焦优质配煤,可以有效降低冶金焦的硫分和灰分.(2)用作炼焦基础煤,须采用捣固炼焦等新工艺和科学配煤措施,建议配加成煤年代为石炭,二迭纪的炼焦煤,以改善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指标.二,青海煤焦化产业发展形势(一)以往的煤焦化试验研究工作木里煤田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现,地质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国家曾计划将其作为酒钢的炼焦煤基地.原铁道部第一设计院对木里至嘉峪关的铁路方案进行了勘测.1964年12月,国家计委在西安主持会仪,决定对木里煤田(聚乎更,江仓)开展采样,煤质鉴定和配煤炼焦试验,以提出酒钢远期炼焦配煤方案.1965年7—10 月,中科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组织有关院所科研人员,成立西北炼焦煤基地考察组,对各矿区进行了考察取样. 1966年1967年原冶金部组织鞍山焦耐院等有关单位,通过一系列炼焦配煤试验,确定木里煤田为酒钢远期炼焦煤基地.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酒钢为解决焦炭降硫降灰问题,需要寻找和开辟新的炼焦配煤基地,并多次派人到江仓矿区作调研,由于矿区交通不便,生产没有形成规模,未能安排系统研究.但断断续续购进了一部分木里矿区小煤窑生产的原煤用于酒钢炼焦生产.2003年2004年,随着木里煤田的开发,供应酒钢的木里煤达到了一定的数量,酒钢顶装焦炉曾配加木里煤比例达到35%,焦炭强度指标能满足1800m大高炉要求,焦炭灰硫指标大幅改善,效益十分显着.以往的试验研究工作为青海发展煤焦化产业创造了基础条件.(二)青海煤焦化产业发展现状青海国土经略3/20072003年,随着煤炭市场的逐渐火热,江仓矿区逐渐掀起开发建设高潮.青海省政府为促进青海经济的发展,要求木里江仓煤炭开发企业就地发展煤焦化产业. 省政府规划了乐都400万吨(冶金焦)煤焦化工业园区;在海西州规划了乌兰200万吨煤焦化工业园区.乐都一期300万吨洗煤,130万吨冶金焦以及焦炉煤气制甲醇三项工程,从2007年4月开始,将陆续开工建设. 西宁钢厂2×55孔4.3m捣固焦炉已经投产一年多,乌兰一期100万吨/年2×72孑L4.3m捣固焦炉也已点火烘炉.青海炼焦化学工业从无到有,逐渐做大,发展迅速.根据青海煤焦化工发展规划,每年670万吨焦炭副产的焦油,粗苯资源集中加工,将可建设30万吨/年(或2×15万吨)焦油蒸馏车间,并对各馏分油进行深度加工,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宝贵化工产品;还可建设10万吨(或2×5万吨)粗苯加氢精制生产线,生产纯苯,甲苯,二甲苯等精制产品.还可以上述化工产品为原料生产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 届时,煤焦化工就成为青海的又一支柱产业.(三)青海发展煤焦化产业条件分析青海发展煤焦化产业,有其优势条件,也存在劣势条件,劣势条件中有的是暂时性的,有的非暂时性的条件也可以通过采用新技术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予以化解.因此需要科学规划,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煤焦化技术进步形势,密切关注煤焦化产品的市场变化形势. 1,青海炼焦煤资源青海炼焦煤资源主要集中在木里,江仓矿区,资源储量大,煤质低灰低硫.尽管单种煤传统炼焦工艺炼制的焦炭机械强度指标(M柏,M.)和块焦反应性(CRI),反应后强度指标(SAR)较差,但通过采用捣固炼焦工艺和科学配煤技术措施,可以炼得能满足用户要求的二级以上冶金焦炭.2,焦炭及炼焦化学产品市场2005年底全国焦化生产能力为3.2亿吨,2006年新增焦炭产能4000万吨,达3.6亿吨,2007,2008年估计每年还将新增焦炭产能3000万吨.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3月下发《关于加快焦化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2007年底淘汰炭化室高度小于4.3 米焦炉(3.2m及以上捣固焦炉除外),其中西部地区到2009年底.这部分产能占2005年产能的29.4%(8820 万吨),如果2007,2008每年淘汰40%(每年降低产能3500万吨),则到2008年底,焦炭产能估计为:3.6+0.3×2—0.882×0.8=3.5亿吨.2005年按国家统计局统计焦炭产量为2.33亿吨,估算还有非法焦炉企业生产的焦炭2500~3000万吨未被计入,因此2005年国内焦炭总产量约为2.6亿吨.预计2006年国内焦炭总产量(包括无法统计部分)在3 亿吨左右.我国生铁产量估计超过4亿吨,比上年增产约6000万吨,增幅20%,增耗焦炭约3000万吨.据预测,2007,2008年钢铁产量增幅为每年10%,加上化工, 铸造用焦,每年增加焦炭消耗按2000万吨计,到2008 年.我国焦炭需求量约为3.4亿吨,基本平衡,略有剩余.届时,市场有空间,竞争也激烈,主要表现为资源,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竞争.炼焦化学产品的市场,主要受石油能源供需形势的影响,市场总体应该很好,这几年的粗苯,精制苯价格居高不下,焦油价格波动较大,主要受加工能力的限制,随着焦油加工的增加,焦油市场将逐渐稳定并有可能趋于紧俏.对于独立焦化厂而言,焦炉煤气的有效利用是企业获取较好经济效益的关键,鉴于甲醇作为有机化工原料和洁净液体燃料的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前景,以及甲醇生产技术和装备的进步,利用焦炉煤气生产甲醇已经形成共识.3,炼焦化学产品的深度加工焦油和粗苯都是焦化厂的初级产品,若进行深度加工,效益非常可观.以焦油为原料通过蒸馏可以获得轻油,酚油,萘油,洗油,蒽油等馏分油和沥青等产品.各馏分油还可以通过再蒸馏,洗涤,结晶等化工单元操作加工获得宝贵的萘和甲基萘系产品,酚类产品,吡啶和喹啉类产品,洗油类的吲哚,联苯,苊,芴等产品,蒽油类的精蒽,啡,咔唑等产品.沥青产率为焦油的55% 左右,组成非常复杂,用途很广,可生产各种防水材料, 高级沥青漆,改质沥青,沥青焦等产品.沥青经过特殊处理,可用来制取针状焦和沥青炭纤维等新型碳素材料.焦油加工产品中除沥青和萘外,在焦油中含量都很低,考虑规模效益和环保要求,需要将焦油或馏分油集中加工,因此,国家制订的行业准入条件要求:"新建●资源论坛煤焦油单套加工装置规模要达到处理无水焦油10万吨/年及以上,粗轻苯精制单套装置规模要达到5万吨/年及以上."4,运输条件青海的铁路运输以西宁为枢纽,有兰西铁路通过河口南或兰州与陇海线相接,青藏铁路可达拉萨.青海的焦炭和炼焦化学产品主要需通过陇海线输出.目前只有单线,运输任务十分紧张.待兰西一青藏线的电气化和复线工程竣工投用后,青海的工业产品的运输条件可望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青海的公路运输条件很好, 但运输成本高,适用于短途运输和特殊条件下的运输补充手段.5,技术人才青海的煤化工主体专业人才匮乏,青海又属高寒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如其它地方. 因此,在青海兴办煤化工产业,在组建一支能胜任工作,事业心强,愿意为青海煤化工发展作出奉献的技术队伍方面,需要下大功夫,需要认真研究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笔者认为队伍的组建要广开"才"路,要招聘和培养相结合,初期招聘为主,逐渐过度到培养为主;在激励机制方面要事业和待遇相结合,既要为技术人才搭建创建事业施展才华的平台,又要有比较优厚的待遇,以激发其潜能做出贡献;在技术人才管理方面,要制度建设和感情投资相结合,既要有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纪律要求,又要热情关心技术人才的工作,生活和进步,以情动人,促使其以身作则,模范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三,以江仓煤为基础煤生产优质冶金焦的独立焦化厂建设思路(一)建设技术先进的现代化洗煤厂根据江仓一井田煤质和可选性试验结果,宜将原煤通过洗选,所得低灰分的洗精煤供炼焦,可以生产低灰分的冶金焦炭,或者可以允许配加灰分稍高的特殊性质炼焦煤,以保证焦炭的机械强度和热性质.经过分析对比,推荐的洗煤方法为:50~Omm粒级原煤采用选前不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一0.25mm粒级煤泥采用浮选洗煤方法.设计产品平衡表见表6. (二)选择先进可靠的捣固焦炉炉型德国迪林根焦化厂6米捣固焦炉1984年开始生青海国土经略3/2007●资源论坛表6设计洗煤产品平衡表.收率产量灰分全水分JB%t/ht/d10kt/aA%M.%重介精煤66.22376.236019.69198.657.636.00末精煤7.7243.84701.4923.159.9514.00浮选精煤13.2775.381206.1339.807.8020.00精煤小计87.20495.467927.31262.607.869.17煤泥3.5320.04320.6210.5873.9523.00矸石9.2752.69842.9827.8285.5618.00合计100.00568.18909O.91300.0017.4|0产焦炭.我国小型捣固焦炉虽有几十年运行历史,但因我国捣固技术落后,2002年以前没有一座4.3m捣固焦炉.现国内已有约30座4.3m捣固焦炉,化二院继而开发的我国首座5.5m捣固焦炉,于2006年12月28日在云南曲靖建成投产.鞍山焦耐院开发的JNDK55--05 型5.5m捣固焦炉,炭化室宽554mm,单孔装干煤超过40t,已在河北旭阳和山东日照施工.该院还开发了世界最大的6.25m捣固焦炉,煤饼高6m,宽470mm,每孔装干煤45.6t.唐山佳华煤化工有限公司(北京焦化厂搬迁后新厂)已经决定采用此炉型,规模4×46孔,年产干全焦220万吨.大容积捣固焦炉,适用煤种宽,劳动生产率高,热效率高,对环保也有好处,是我国焦化工作发展方向. 根据目前我国捣固炼焦生产操作经验和捣固机械制造技术水平,以5.5m捣固焦炉为宜.(三)同步建设焦炉煤气制甲醇工程炼焦过程副产的焦油,粗苯,煤气,产率分别为吨焦45kg,lOkg和420m左右,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当然应予以回收.焦油,粗苯加工我国行业准人条件有规定的最小规模.焦炉煤气利用,对于独立焦化厂如果不具备外供城市煤气条件,应用作化工合成原料,初级产品主要是甲醇或合成氨,甲醇具有更大的潜在市场.(四)环保措施须一步到位我国《焦化行业准人条件》对焦化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作出了严格规定,并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作为考核依据.因此,我国焦化厂都有配套的烟尘,废渣和污水治理措施.青海地处三江源头,人称中华水塔,湟水河在乐都县中部自西向东横穿而过,至民和县境内进入大通河,大通河继续往东在兰州附近流进黄河.在此水域建设焦化厂,污水治理和排放要求特别高.炼焦工艺污水来自装炉煤料,捣固炼焦煤料全水分为10%,煤分子中的化学结合水约2%,折算成每吨焦炭约为160kg.加上煤气处理过程和化产品回收精制过程产生的污水,原污水总量约为0.3~0.4m3/t焦.国内焦化污水处理一般先除油调节预处理,再采用A—A一0生化处理工艺,A—A一0是先厌氧处理,再缺氧处理,最后好氧处理,运行正常可以达到国标二级排放水质指标.有的厂为可靠起见,最后又增加了活性炭吸附或膜过滤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排水水质.焦化行业准人条件要求处理后内部循环使用.对于湿法熄焦的焦化厂处理合格污水可以用于熄焦,以后采用干法熄焦,当煤场抑尘和配煤调湿消耗不完全部处理后的污水时,需要研究作为洗煤厂补充水的可能性.焦化厂原污水水质,处理后水质以及国家排放标准列于表7.表7焦化污水主要指标及与国家标准比较因此,青海的焦油,粗苯宜集中加工.焦炉煤气宜用来生产甲醇.一般独立焦化厂焦炉多用自产焦炉煤气加热,自耗率达45%左右.鉴于甲醇的巨大潜在市场和可观的利润空间,可考虑建设适当规模的燃气发生站,以低热值的燃料气加热焦炉,将全部焦炉煤气用于生产甲醇,这样100万吨焦炭副产的焦炉煤气约可以生产近20万吨甲醇.青海国土经略3/2007注:国标数据引自《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92 青海立足本省炼焦煤资源发展炼焦化工产业刚刚起步,在提高焦炭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特别是科研工作,我们希望青海的煤焦化企业,政府部门以及煤焦化工作者携起手来,为加快发展青海焦化产业共同努力,做出贡献.作者单位:青海省奥凯煤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责任编辑:王丽华。
青海省煤炭资源概况及潜力分析

wh l . h o l e o r e p tn ila s s me t a e n tae h t h r d ce o l e o r e r 4 4 6 b l o o s o l i l oe T e c a s u c oe t s e s n sd mo sr td t a e p e i td c a s u c s a e 3 .4 i i n tn . n y a l t r a h t r l te
t a h r vn e h s c a a k p e o n n e l c fo gn r lt ey c n e t t d c a o k n oe t lc n i e a l .A c r i g h tt e p o i c a o lr n r d mi a c ,p a e o r i ea i l o c nr e , o llo i g p t n i o sd r b e c o d n i v a a
格尔木挖矿现状分析报告

格尔木挖矿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格尔木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城市,也是一个重要的矿产资源区域。
本报告旨在对格尔木挖矿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格尔木挖矿业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2. 挖矿概述挖矿是指通过计算机运算解密数字货币算法,从而获取数字货币奖励的过程。
在格尔木,主要的挖矿方式是比特币挖矿。
3. 格尔木挖矿资源格尔木地区富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和黄金等。
这些资源为挖矿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1 煤炭资源格尔木地区的煤炭资源丰富,尤其以稀土煤为主要类型。
这些煤炭资源在挖矿业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挖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而格尔木丰富的煤炭资源为挖矿提供了廉价而可靠的能源来源。
3.2 铁矿石资源铁矿石在挖矿业中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
格尔木地区的铁矿石资源丰富,这些资源为矿机制造提供了基础材料,同时也为挖矿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3.3 黄金资源格尔木地区的黄金资源丰富,这也使得格尔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黄金挖矿区域。
黄金挖矿业发展迅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4. 格尔木挖矿业现状分析格尔木的挖矿业发展迅速,以下是对现状的分析:4.1 挖矿设备日益现代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挖矿设备越来越先进和高效。
格尔木的矿工和公司不断引进最新的挖矿设备,以提高挖矿效率和产出。
4.2 挖矿算力不断提升挖矿算力是指矿工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的计算操作次数。
格尔木的挖矿算力不断提升,这与挖矿设备的先进化和优化有关。
高效的挖矿算力为矿工带来了更多的挖矿奖励。
4.3 挖矿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挖矿业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还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显著的贡献。
挖矿业的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电力供应、设备供应等。
4.4 环境问题与监管挖矿业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高能耗和大量的电力需求给电网带来了负担,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二氧化碳等排放物。
因此,对挖矿业的环境监管和治理愈加重要。
5. 格尔木挖矿业的发展前景格尔木的挖矿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以下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5.1 挖矿设备更新换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挖矿设备将会不断更新换代,更加高效和环保。
青海省能源发展调研报告

(一)能源资源及开发程度 水能资源 青海省是三江源头,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在 1 万千瓦
以上的河流有 108 条,理论蕴藏量达 2537 万千瓦,分别占全国的 3.5% 和西北地区的 27.8%,在国内居第 5 位,名列西北五省(区)之首。 5000 千瓦以上的水电站站址共有 185 处,装机容量 2376 万千瓦,见
风能资源 按“中国风能区划标准”,青海省属“风能较丰富区”。 全省 90%以上的地区年平均风速在 3 米/秒以上。全年可利用风能时 间在 3000 小时以上,年平均可用风能密度在 60—100 瓦/平方米以上。 年风能资源理论值折合标准煤 7854 万吨,相当于电能 1745 亿千瓦时。
(二)能源工业和一次能源生产 青海省国民经济基础一直十分薄弱,工农业不发达,人们生活
截止 2000 年底,青海省已建成风—光互补电站 6 座,合计光电 功率 1316WP,风机功率 3600W;太阳能光伏电站 9 座,光电功率 21406WP;太阳能电池 42WP,太阳能热水器 0.65 万平方米,太阳房 19.53 万平方米,太阳灶 3.5 万台,解决了部分边远地区的生活照明 问题,受到广大农牧民的欢迎。
16.8 30.5
5.1 47.7
(三)能源消费 青海省能源消费特点:一是除部分煤炭需从外省调入外,其他都
当地加工和利用。“八五”和“九五”期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 快于能源生产速度,为 5.93%。能源消费状况与能源生产状况大致相 同,以水电为主,水电约占能源消费结构 45%左右,水电消费量每年 呈递增趋势;煤炭调入量逐年增加,主要是终端煤炭消费增加;原油 消费比重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从 1995 年呈上升趋势,由于青海省 原油当地加工能力和消费有限,约 40%的原油直接运往外省,是资源 原始输送的主要产品之一;天然气消费也存在同样问题,随着格尔木 和西宁燃气电厂的投产发电,会使天然气消费迅速增长,见表 4。
青海省经济发展分析

青海省经济发展分析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该省地处高原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对经济发展具有独特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将对青海省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和挑战。
一、青海省经济现状青海省的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导,兼有矿产资源开发、旅游业和新能源产业等支柱产业。
农牧业是青海省的传统产业,由于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同时,牧业资源丰富,养殖业成为农牧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青海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铝等,尤其是稀土资源的储量位居全国前列。
这些资源的开发对青海省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带动了相关的产业链发展。
此外,青海省的旅游业也在近年来快速崛起,得益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
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等景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青海省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最后,青海省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特别是风电和太阳能产业。
由于地理条件的独特性和丰富的风能和阳光资源,青海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基地之一。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为青海省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青海省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首先,青海省地理位置优越。
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门户,青海省与内蒙古、甘肃、四川等地毗邻,地理交通便利。
这为青海省与周边地区开展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青海省自然资源丰富。
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为青海省的农牧业和矿产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青海省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这对农业灌溉和水电能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青海省生态环境优美。
青海省拥有广袤的草原和湖泊,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生态系统保护成效显著。
这为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最后,青海省政府注重创新和科技发展。
青海省积极引进国内外的技术和资本,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青海省矿产资源现状及其形势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现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基础性地质调查
全省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总体较低。截至2007年底,除1:20~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已基本覆盖全省外,1:20万区域航磁测量、区域重力测量、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尚未覆盖全省。大比例尺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刚刚起步,只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125幅,面积5.14万平方公里,只占全省总面积的7.66%。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矿山企业865家,采、选矿从业人数为67739人。其中国有企业41家,集体企业111家,其它企业713家。开发利用矿种有65种,其中能源矿山61家,金属矿山119家,非金属矿山680家,水气矿山5家。按矿山规模划分,有大型矿山27家,中型矿山25家,小型矿山266家,小矿山547家。开发规模在100万吨以上的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铅锌、铜、金、钾盐、锂矿、镁盐、盐矿、石棉、水泥用灰岩、砖瓦粘土及建筑用砂石等。
区域航空磁测
1:100万
柴达木周边及祁连山地区
466000
64.95
1:50万
玉树、果洛地区
662400
92.32
1:20万
柴达木盆地北缘、格尔木、都兰、西宁、青南地区
352403
49.12
1:10万
柴达木盆地
28718
4.00
区域水、工、环地质调查
1:100万
青海省煤炭资源特点及供需形势分析

青海省煤炭资源特点及供需形势分析(1)来源:资源与产业作者:宋顺昌发布时间:2007.03.051 煤炭资源分布特点青海省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北缘、昆仑山、唐古拉山、积石山五大含煤区。
截至2003 年底, 全省共有煤矿产地(矿点以上) 175 处, 其中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地52 处(分为77 处井田、区段、矿区) , 另有123 处为未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点。
按矿区划分, 有大型矿区2 处(江仓、聚乎更) , 中型矿区1 处(鱼卡) , 小型矿区49 处, 矿点123 处;按井田划分, 全省共有大型井田(区段) 15 处, 中型井田(区段) 4 处, 小型井田(区段) 58 处, 其余为矿点。
截至2003 年底,青海省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为498 508.1 万t ,保有煤炭资源储量482 683.2 万t 。
青海省煤炭资源储量在全国排名靠后,累计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0 622.74 亿t 的0.46 %,保有资源储量占全国保有资源储量10 190.59 亿t 的0.47 % ,在全国有查明煤炭资源的省份中保有资源储量排名16 位;与富煤省份相比,亦相差甚远,仅占山西省查明资源储量2 650.02 亿t 的1.88 %。
在西北5 省(区) 中查明的资源储量也最少(陕西1 652.49 亿t ,新疆977.03 亿t ,宁夏308.1 亿t ,甘肃87.23 亿t) [1] 。
青海省累计查明及保有资源储量集中分布于海西、海北两州, 两州累计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占全省的95.88 %; 青海省最大的煤矿企业大通矿务局所处的大通煤矿煤炭资源储量累计查明和保有量为17 573.4 万t 和11 282.7 万t , 分别占青海省累计查明和保有煤炭资源储量的3.53 %和2.34 %。
青海省累计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分布于两个大型矿区(江仓煤矿区、聚乎更煤矿区) , 其中江仓煤矿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为188 033.5 万t , 占全省累计查明储量的37.72 %; 聚乎更煤矿区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21 788.2 万t , 占全省累计查明储量的24.43 %。
从木里煤田谈青海发展煤焦化产业的前景

矸石均 易泥化。5 — . m原煤可选性计算表见表 2 0 05 a r ,
一
05 . mm煤泥 浮选 速度 试验 结果 见表 3 ,按 表 2绘 制 的
可 选性 曲线见 图 l 。 ( ) 仓煤 的硫 含量 四 江
表 2 0 05 5 — .mm 原煤可选性计算表
15 属低 中硫煤。煤中硫的存在形 . %,
注: 15 9 8年颁布 的中国煤分类标准
维普资讯
● 资 源 论 坛
( ) 三 江仓 煤 的可选 性
煤 中硫分是有害物质 ,煤 中含硫量是炼焦煤 的重 要指标 , 炼焦煤 中 6 %一 0 0 8%的硫存 留在焦炭 中 , 高炉 炼铁过程中须额 ̄ J 人石灰石脱除这些硫 ,于是就会 'J t1 - 增加炼铁焦比, 降低高炉利用系数 。铁水含硫 , 炼钢过 程中还要加入脱硫剂 , 否则钢材会产生热脆性。 焦炭增 加 01 .个百分点的硫分对高炉炼铁 的影响 , 远比增加 1 个百分点的灰分严重得多。洗煤可以洗去煤 中部分黄
维普资讯
根据 青 海省 煤炭 地 质资 料 , 里煤 田( 括多 索 贡 木 包
正在建设中 , 预计 2 1 年建成通车 , 时交通运输十 00 届
分便 捷 。
马、 聚乎更 、 弧山 、 江仓等多个矿区 ) 明资源储量 为 探 3 . 亿吨 , 63 5 主要为炼焦用煤 。其中江仓矿 区现有五个 井 田和三个勘探 区, 资源储量 1.亿吨。 7 5 木里煤 田炼焦 原煤低灰 、 低硫 , 不仅是我国焦炭生产降灰降硫的重要 配合煤种 ,而且采用我国近年来 自 行开发的捣 固炼焦 工艺 , 可以作为基础炼焦煤种炼制优质冶金焦炭。由于
5k 0m 。分属 刚察 、 峻两 县管 辖 。矿 区海拔 30 m左 天 80
青海省煤炭资源分布规律简析

青海省煤炭资源分布规律简析温得银;宋顺昌【摘要】青海省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北缘、昆仑山、唐古拉山、积石山五大含煤区中.现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北缘两大含煤区中.查明的资源储量与预测的资源储量之间的差距很大,显示青海省煤炭资源的找矿潜力巨大.本文分析青海省煤炭资源的分布规律,希望能为下一步的煤炭找矿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0(019)010【总页数】4页(P113-116)【关键词】青海;煤炭;矿产;勘查【作者】温得银;宋顺昌【作者单位】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810007;青海省国土规划研究院,青海,西宁,8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1 青海省煤炭资源概况青海省地域辽阔,成煤期众多,煤炭资源较为丰富。
在祁连山、柴达木盆地北缘、昆仑山、积石山、唐古拉山五个含煤区内,均赋存有较为优良的煤炭资源,煤产地和大小煤矿点分布广泛。
含煤区自北向南大致呈带状分布。
截至2009年底,青海省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为575178万t,保有煤炭资源储量555535万t(已上青海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
全省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及柴达木盆地北缘两个大的含煤区内。
因青海省煤炭资源地域分布极不均衡,以往煤田地质工作多集中在祁连山及柴达木北缘,其他地区的煤炭资源状况则了解较少。
2 青海省煤炭资源特点青海省的煤类较齐全,烟煤和焦煤分布较广,其中尤以长焰煤和不黏煤分布最广。
炼焦煤储量集中,以木里煤田的西部最为重要,主要煤类是焦煤,其次是气煤和瘦煤,但肥煤很少。
贫煤和无烟煤在青海省北部和中部主要沿构造带分布,在青海省南部则呈面状分布。
在青海省各时代形成的煤层均以腐植煤为主,仅在下侏罗统上部和中侏罗统上部地层中发现少量与油页岩共生的腐植-腐泥煤。
全省可划分为若干个煤类区带:(1)祁连山北部高变质煤带。
位于托勒南山-黑河-八宝河-冷龙岭一线以北,为上石炭统贫煤-无烟煤分布地带。
青海木里煤田构造分带性特点及赋煤规律

青海木里煤田构造分带性特点及赋煤规律
青海木里煤田位于青海省西部,是一个新兴的煤炭基地,主要生产烟煤和炼焦煤。
据悉,木里煤田构造分带特点表现为煤田呈南北向,且呈一定的倾斜。
根据地质调查,煤田主要分布在南北向的断裂带上,其中北部的断裂带富含烟煤,南部的断裂带富含炼焦煤。
赋煤规律方面,煤层的厚度一般在10~30米之间,厚度越大煤质越好。
煤矿储量主要集中在煤田的中部和南部,这里煤层厚度较大,煤质也较好。
北部的煤矿储量相对较少,但煤质较差。
因此,在开采木里煤田时,应重点关注煤田的中部和南部,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青海省煤炭资源简介

青海省煤炭资源简介青海省煤炭资源简介一、概况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总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
全省属高原地形。
北部为祁连山区,海拔3000~4000米;中部为为柴达木盆地,地热低平,标高2675~3200米,属沙漠半沙漠盐沼区;南部为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等巨型山系,海拔在4000~5000米,属高原荒漠草甸区。
铁路有兰青海线和青西线。
后者沿青海湖顺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南下,现已通车到格尔木市。
公路以西宁市为中心,通至各州县及西藏、新疆、甘肃等地。
本省煤田主要集中分布在中祁连山区的大通河流域,及柴达木盆地北缘。
其中已经探明的重要矿区有鱼卡、聚乎更、江仓、热水、大通、大煤沟等。
含煤地层时代较多,自下而上为石炭纪、二叠纪、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其中以早中侏罗世为主。
历年来,剑处累计探明储量为446940万吨,截止1993年底,尚有保有储量438094.8万吨,预测储量为3804184万吨,其中可靠级预测储量为1447219万吨。
二、含煤地层及煤质特征(一)含煤地层特征石炭系:全省分布较为普遍,但具有开采价值的含煤地层,集中在祁连煤田和“柴北”的旺尕秀、欧龙布鲁克山南北坡一带。
在祁边山区,上统太原组及羊虎沟组,厚度200~250米,为海陆交替相沉积;含煤层数最多7~9层,一般2~3层,厚0.4~4.5米,结构简单至复杂,间距变化大。
在“柴北”上统扎布萨尕秀组及克鲁克组总厚达1100米;含薄煤10~20层,0.4米以上4层,最厚2.50米。
南部的唐古拉山区下石炭统分布广泛,属局部含煤沉积,含煤2~10层,最厚可达5~6米,不稳定。
二叠系:见于本省西南部开心岭至乌丽一带,下统为开心岭群,局部含煤,上统为乌丽群,由火山岩和灰岩等组成,含煤5~10层,一般层厚0.5~15米左右,结构复杂。
上三叠系:分布于昆仓山、中祁连和北祁连山区,为灰绿色砂岩、粉砂岩及薄煤层,属河、湖相沉积在昆仓山区为八宝群,祁连山区为默勒群,可与我国北方处长群相当,厚1500~2000米。
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青海省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是全国第二大面积的省份,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青海省政府于近年来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一、总体规划的目的和意义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布局省内的矿产资源,在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同时,该规划还要在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安全监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青海省矿业产业升级和转型,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 开发和利用目标。
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旨在发挥青海省矿业资源的优势,强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矿种特色的矿业发展格局,保持煤炭、铜、铝、锂、钾等主要矿种优势,培育发展一批新兴矿种。
2. 开发和利用方向。
规划对青海省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向作出细致布局,提出了以钾肥、铜铝、锂电、纯净金属、特种矿产品、新型建材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向,优化青海省矿产资源的结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3. 产业布局优化。
规划明确了青海省矿业产业各地区的发展战略,优化了产业的布局结构,提高了产业的集聚效应。
重点发展了煤电一体化、铜铝以及黄金、锂的产业布局。
4. 生态环境保护。
规划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优化资源的开发模式,转变发展方式,绿色发展。
保护和修复矿区生态环境,对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维护提出具体要求。
5. 安全监管强化。
规划强调了矿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加强对矿业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安全意识和能力,确保矿业活动的安全。
三、总体规划的实施与保障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已于2019年正式印发,是浓墨重彩的一部文件。
政府各级部门应根据规划,按照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工作。
同时,应加大对矿业发展和服务的投入,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缓解矿业企业的资源密集型经营和环保压力。
青海省煤炭资源简介

青海省煤炭资源简介青海省煤炭资源简介一、概况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总面积约72 万平方公里。
全省属高原地形。
北部为祁连山区,海拔3000~4000 米;中部为为柴达木盆地,地热低平,标高2675~3200 米,属沙漠半沙漠盐沼区;南部为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等巨型山系,海拔在4000~5000 米,属高原荒漠草甸区。
铁路有兰青海线和青西线。
后者沿青海湖顺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南下,现已通车到格尔木市。
公路以西宁市为中心,通至各州县及西藏、新疆、甘肃等地。
本省煤田主要集中分布在中祁连山区的大通河流域,及柴达木盆地北缘。
其中已经探明的重要矿区有鱼卡、聚乎更、江仓、热水、大通、大煤沟等。
含煤地层时代较多,自下而上为石炭纪、二叠纪、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其中以早中侏罗世为主。
历年来,剑处累计探明储量为446940 万吨,截止1993 年底,尚有保有储量438094.8 万吨,预测储量为3804184 万吨,其中可靠级预测储量为1447219 万吨。
二、含煤地层及煤质特征(一)含煤地层特征石炭系:全省分布较为普遍,但具有开采价值的含煤地层,集中在祁连煤田和“柴北”的旺尕秀、欧龙布鲁克山南北坡一带。
在祁边山区,上统太原组及羊虎沟组,厚度200~250 米,为海陆交替相沉积;含煤层数最多7~9 层,一般2~3 层,厚0.4~4.5 米,结构简单至复杂,间距变化大。
在“柴北”上统扎布萨尕秀组及克鲁克组总厚达1100 米;含薄煤10~20 层,0.4 米以上4 层,最厚2.50 米。
南部的唐古拉山区下石炭统分布广泛,属局部含煤沉积,含煤2~10 层,最厚可达5~6 米,不稳定。
二叠系:见于本省西南部开心岭至乌丽一带,下统为开心岭群,局部含煤,上统为乌丽群,由火山岩和灰岩等组成,含煤5~10 层,一般层厚0.5~15 米左右,结构复杂。
上三叠系:分布于昆仓山、中祁连和北祁连山区,为灰绿色砂岩、粉砂岩及薄煤层,属河、湖相沉积在昆仓山区为八宝群,祁连山区为默勒群,可与我国北方处长群相当,厚1500~2000 米。
青海大美煤业比选方案公示

青海大美煤业比选方案公示青海大美煤业比选方案公示为推进青海大美煤业建设,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青海省政府决定开展青海大美煤业比选活动。
现将比选方案公示如下:一、比选目标通过比选,确定青海省内优质煤炭资源,提升煤炭资源利用水平,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发展,保障能源供应,推动青海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比选范围本次比选范围为青海省内煤炭资源。
具体比选范围包括但不限于:1. 煤炭地质勘探资料;2. 煤炭采矿许可证;3. 煤炭生产、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相关资料。
三、比选方法本次比选采用评分法,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 煤炭品质:包括煤炭灰分、挥发分、固定碳、总氮、总磷等指标;2. 煤炭利用情况:包括煤炭用途、煤炭加工方式、煤炭利用效率等指标;3. 煤炭安全情况:包括煤炭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等环节的安全措施和管理水平等指标;4. 社会影响:包括煤炭生产、利用等方面的社会影响和环保情况等指标。
四、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按照以上因素制定,每个因素的评分范围为1-5分,评分越高表示该因素的重要性越高。
五、比选结果根据评分标准,将产生以下比选结果:1. 优秀煤炭资源:指评分在4.5分以上的煤炭资源。
2. 优良煤炭资源:指评分在4.0-4.5分的煤炭资源。
3. 正常煤炭资源:指评分在3.5-4.0分的煤炭资源。
4. 较差煤炭资源:指评分在3.0-3.5分的煤炭资源。
以上结果将作为青海省煤炭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并对煤炭生产、加工、利用等环节进行优化调整。
本公示时间为XX年XX月XX日,如对比选方案有任何疑问或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向青海省政府有关部门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l :103969/j.。lllJ674 -1803201105J7 文 章编 号:1674 -1803(20if)0 -0065 -04
中 国焊 炭 地 质
* **LG 臣* LO * v * r ** 1 * A
VO123 NO 刀5 May 2011
底 》的 矿 区 89 处 ,其 中 烟 煤 80 处 ,无 烟 煤 11 处 ,炼 焦 用 煤 30 处 。 全 省 查 明 和 保 有 煤 炭 资 源 中 烟 煤 较
多 ,分 别 占 9729% 尸735% ,烟 煤 中 炼 焦 用 煤 占 全 省
的 引 刀2% ;无 烟 煤 比 较 缺 少 ,只 占 全 省 的 265% 。 从 全 省 已 查 明 煤 炭 资 源储 量 的 四 大煤 类 分析 ,
和 保 有 无 烟 煤 资 源 储 量 仅 占全 省 累 计 查 明 和 保 有 煤 炭 资 源 储 量 的 271% 和 265 % 。
相 比全 国 , 青 侮 省 煤 炭 资 源 在 全 国 所 处 地 位 不 高 ,2009 年 底 保 有 的 查 明 煤 炭 资 源 储 量 仅 占 全 国 的 030% ,其 中 保 有 基 础 储 量 占 全 国 的 055% ,保 有 资 源 量 仅 占 全 国 的 022% 。 在 全 国 有 查 明 煤 炭 资 源 的 省 份 中保 有 资 源储 量 排 位 居 16 位 。
煤 类 虽 然 较 齐 全, 但 不 均 街。 查 明 的 煤 炭 资 源 储 量
中, 以 炼 焦 用 煤 最 多, 占 全 省 查 明 煤 炭 资 源 储 量 的 484% 、 保 有 煤 炭 资 源 储 量 的 5102% ; 其 次 为 不 粘
煤 , 其 累 计 查 明 及 保 有 煤 炭 资 源 储 量 分 别 占全 省 累
计 查 明 和 保 有 煤 炭 资 源 储 量 的 2879% 和 2655% 。
长焰煤 累计 查明及 保有煤 炭资 源储 量 占全省 累计 查
明 和 保 有 煤 炭 资 源 储 量 的 717% 和 62 %。 炼 焦 用 煤 中瘦 煤累计 查明资 源储 量和保 有 资源储 量分别 占全
省 累 计 查 明 和 保 有 煤 炭 资 源 储 量 的 235% 和
青 诲 省煤 炭 资 源概 况 及 潜 力 分 析
许长 坤 ‘,宋 顺 昌 ’,文 怀 军 ’
( l 青 海 省 国 土 资 源 博 物 馆 青 海 西 宁 81hoof 泣 青 侮 省 国 土 资 源 规 划 研 究 院 青 海 西 宁 810001 ; 3 青 海 煤 炭 地 质 105 勘 探 队 青 侮 西 宁 810001 》
根 据 川 资 源 量 赋 存 深 度 、成 煤 时 代 、煤 质 类 型 及 地 域 分 布 的 分 析 认 为 全 省 煤 炭 煤 种 优 势 明 显 产 地 相 对 集 中 找 矿
潜 力 很 大。 根 据 青 海省 经 济 发 展 规 划 以焊 炭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为 基 础 的煤 化 丁 产 业 将 成 为青 海 省 又 ~ 重 要 经 济 支 柱 ,
中 基 础 储 量 1686625
万 t , 占 资 源 储 量 的 4319% ,
资 源 量 221 8687 万 t ,占 5631% 。
全 省 累 计 查 明 的 煤 炭 资 源储 量 主 要 集 中 分 布 于
两 个 大 型 矿 区( 江 仓 煤 矿 区 、聚 乎 更 煤 矿 区 ),累 计 查 明的资 源储量 和保 有资源储 量分 别 占全省 累计查 明
1 煤 炭 资 源储 量 现 状
青海 省 是一 个 煤炭 资 源 相 对 比较 贫 乏 的省 份,
作 者 简 介 许 长 坤(195 一) 男,高 级 Al 程 师 从 事 地 质 矿 产 勘 查 管 理 和研 究 厂作 。
收 槽 日期:20if .04 -0 音 任 编辑 :唐 锦 秀
煤 炭 资 源 主 要 分 布 在 祁 连 山 、柴 北 缘 、昆 仑 山 、唐 古 拉 山 、积 石 山 五 大 含 煤 区 ,而 巨 储 量 丁 均 ,隼 中 分 布 干 柴 北 缘 、祁 连 山 两 十 含 煤 区 ,唐 占 拉 山 含 煤 区 、昆 仑 山 、积 石 山 含 煤 区 含 煤 条 件 较 差 ,贤 源 储 量 较 少 n
在 发 现 的 245 处 煤 炭 矿 点 中 ,按 勘 查 程 度 分 ,达 到 勘 探 程 度 的 有 25 处 矿 区( 井 田 ),占 10%s 达 到 详 查 程 度 的 有 13 处 矿 区( 井 田 ),占 5% ;达 到 普 查 程
66
中国煤 炭地质
第刀 卷
全 省 2009 年 底 保 有 资 源 储 量 390 531 二 万 t ,其
239%S 炼 焦 用 煤 中 弱 粘 煤 累 计 查 明 和 保 有 资 源 储 量 分 别 占 全 省 累 计 查 明 和 保 有 资 源 储 量 的 036% 和
042% ; 炼 焦 用 煤 中 肥 煤 累 计 查 明 和 保 有 资 源 储 量 分 别 占 全 省 累 计 查 明 资 源 储 量 的 054% 和 055 % 。 而用 途广 泛优质 的无 烟煤 资源很 少, 全省 累计 查明
与 富 煤 省 份 相 比 ,亦 相 差 甚 远 ,仅 占 山 西 省 查 明 保 有 资 源 储 量 的 148 % , 占 内 蒙 古 查 明 保 有 资 源 储 量 的 L14% 。 在 西 北 五 省( 区 )中 查 明 的 资 源 储 量 也 最 少 ,仅 力 付 肃 的 1/36 ,宁 夏 的 1/83 ,新 疆 的 1/59。
因 此应 加 大 地 质 勘 查 投 入 着 力 提 高 全 省 的煤 炭地 质 勘 查 程 度 为 青 海 省 经济 可 持 续 发 展 提 供 资 源 保 障。
关 键 词 :青 海 省 ;煤 炭 资 源 储 量 ;潜 力 分 析
中 臼分 类 号 ;P618ll
丈献 标 识 码 ;A
General Sauauon
截 上 2009 年 底 ,全 省 共 发 现 煤 矿 产 地( 包 括 矿 化 点 级 别 产 地 70 处 )245 处 , 其 中 查 明 有 资 源 储 量 的 矿 产 地 94 处 ,另 有 151 处 为 未 查 明 资 源 储 量 的 矿 点。
查 明资 源储 量 的煤产 地按 矿 区划 分,有 大 型矿 区 2 处( 江 仓 、聚 乎 更 ),中 型 1 处( 鱼 卡 ),小 型 49 处 ,矿 点 及 以 下 52 处 ;按 井 田 划 分 ,全 省 94 处 矿 区 ( 井 田 )中 大 型 井 田( 区 段 )13 处 ,中 型 井 田( 区 段 )7 处 ,小 型 井 田( 区 段 )51 处 ,余 者 23 处 。
摘 要 :青 海 省 煤 炭 资 源 相 对 比 较 贫 乏 巳 分 布 下 均 衡 ,总 体 勘 查 程 度 较 低 。煤 炭 资 源 潜 力 评 价 结 果 显 示 ,青 海 煤 炭 预
测 资 源 量 为 34446 亿 t 总 量 占 全 国 比 值 相 对 较 少 ,已 查 明 资 源 储 量 力 45B4 亿 t ,查 明 率 是 1326 % 查 明 程 度 很 低 。
and Potential
Analysis
毗 Coal Resoumes
in Qinghai Province
Xu Cban 吵 un’, % ng SHUn 仆 dn 岁 md * en HuaUUn3
(1 .Qinghal Province bud and Res(jur( 。s Mu 。,urn ,Xlnln 民 Qln 纳 al 81001 ; 2 .Qinghal Provl -eel 眉nd and Resources Plannln 吕and Resear 。h Institute ,Xlning .Qinghal 810001 ; IN 。jOS 回x …。r 。h 。nTe 。m,…n 吵。IBure 。u * C。 dCe 。hJ 。 JExJ 。r。n 。n,x 。nhg ,o n 凶 由 用0007)
275 % ; 炼 焦 用 煤 中 贫 煤 累 计 查 明 和 保 有 资 源 储 量 竹 别 占 全 省 累 计 查 明 和 保 有 资 源 储 量 的 753% 和
747 % ; 炼 焦 用 煤 中 气 煤 累 计 查 明 和 保 有 资 源 储 量 分 别 占 全 省 累 计 查 明 和 保 有 资 源 储 量 的 215% 和
和 保 有 资 源 储 量 的 4565% 和 4906% , 其 中 江 仓 煤
矿 区累计 查 明资源储 量和 聚乎更 煤矿 区 累计查 明资
源 储 量 分 别 占 省 累 计 查 明 资 源 储 量 的 18J6 叽 和 刀 兀 叽n
列 入 精 海 省 矿 产 资 源 储 量 简 表( 截 上 2009 年
Ah 威ra 戊:L。1 —s。u *es 。nh …n吵。。Pr。v。n。e 。sM 。Dv吻 m。r 。nd unev 。 dy 山smht 叫,如臣ee 。lex … —n。n 。。bw 。n 山e whol 巳the coal resource polenllal assessment has demon 只traied that the predcted coal resources are 34446 billion ton氧only a llltle payt In 山e counrry 、 total :ldentllled YCsoumes 4.584 billion tons .田ie ot ldentlhcallon Is 13.26 %.thus v6ry low degree ot ldentlhcatl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al buned depth ,Coal -&rming time .coal quality type and 闺eogY8phlc dlslrlbutlon Consldepod thatthe province bas coJ ranL predomlnance .phce o】origin rehtlvdy ( o(n entratel coJ hohng potentlJ consMeraHe .Accoding to 山e Qinghal Province e。onomlc dev 。lopment p 。gram .coal 。hemlcal Indu 。t _hased on 伪e 。oaf resou 。e exploitation and 。tlllzatl()n 1昌a门 ano 山er ffi刨ormar O且pYOV匠nC回1 GC*nomy 仆 us,geh 甲Cd e巨…ofsuonl **,觎mG刚 sho 川d be enhanCed ,pn【hlh emd h 】mp —*G 如g一 M *x…。*an。氏 p一 Me【*目。口一 g**—耐*e hr *U副*】*aHe d*vJ0p —*耐 。匠山e p —M**e ****。叼 KeyWOrdS :Qln 吵 al Provlnc 氏 coal 。son 。e and 。sery 民 potentlalanalys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