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先争优活动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教育系统以“三联创”工程深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建设“西部教育强区”。
打造“教育技术先行区”,办人民满意学校。着眼于“打造现代教育技术先行区”,努力提升办学品味,办好人民满意学校。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制订《宜宾市翠屏区校点布局规划》,撤并了16所村小、基点校,组建了5所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实现资源优化利用。积极扩充优质义务教育资源,投入资金近30000万元,先后完成大运小学迁建、宜宾市六中新校区续建、宜宾市四中红坝路校区建设、人民路小学南广路校区建设、方水学校建设,全面启动宜宾市二中南岸西区分校建设工程和宜宾市中山街小学五香分校建设工程。同时对80所中小学共7.9万平方米的校舍进行加固改造。二是升级教育技术装备。近年来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2519万元。全区小学生均图书达15.6册,初中达25.7册;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率小学97.26%、初中97.84%。全区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100%。有计算机网络教室112间,多媒体电教综合教室498间,68所学校建有校园网。健全了翠屏教育政务信息网与翠屏教师继续教育网,设立了教育办公自动化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网络研训服务平台等服务功能,有效降低了办公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打造“课改教改先行区”,创人民满意质量。着眼于打造“课改教改先行区”,聚焦课堂,城乡联动,争创人民满意的教育质量。一是全面提升课堂效益。用三年连续开展“课堂效益年”主题活动,制定了“专
家引领课堂、局长走进课堂、科长管理课堂、校长研习课堂、研训员打磨课堂、教师扎根课堂”的策略,建立教育局领导联系校点制度,中小学校长兼课制度。制定“高效课堂评价标准”,通过专家报告、校长赛课、与成渝两地名校跨区域联合教研等活动引领全区中小学校长、教师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深入开展项目研修,依托课改专家工作室,开展邱学华尝试学习理论区域实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技能比赛活动、论文评比活动、优秀教科研成果展示与表彰活动,促进中小学校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全区义务教育质量领跑全市。二是扎实抓好艺体教育。坚持开齐开足上好德体卫艺等课程,实行专项考核。坚持每月一次德育主题专项教育活动,注重社团建设,选派的选手在全省“辉煌六十年”、“历史的选择”爱国主义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均获一等奖,参加全国比赛获三等奖。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常年体育比赛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95%以上。近三年全区学生累计参加市级以上艺体竞技展演活动获奖4000余人次,其中两个节目分获全国一等奖和二等奖,区教育局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单位”、翠屏区被评为“阳光体育先进县”。打造“规范办学先行区”,树人民满意行风。着眼于打造“规范办学先行区”,重拳出击,努力树人民满意的教育行风。一是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严禁以实验班、特长班等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严禁以学生获奖、竞赛和考试成绩作为编班依据,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重点学校。严格按规定控制班额,切实消除大班额和超大班额。严禁违规征订和使用教辅资料,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开展
“师德建设年”活动,实施“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搭餐收费等违规行为专项治理活动”,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二是落实教育资助政策。近两年分别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免除杂费和信息技术费1724万元、1604万元;为城市低保家庭子女和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免除课本费30万元、28.3万元;为农村贫困家庭的寄宿制学生提供生活补助156万元、219万元;为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低端民办学校划拨“两免一补”经费184万元、175万元。出台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管理办法》,常年在翠屏区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达16000余人,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权利。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和布置,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室外运动场功能设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经学校研究,决定启动学校室外运动场的广播系统建设工作。
5月11日,学校政府采购工作小组专题召开会议,按照满足实际需求、技术可靠、经济适用、控制预算的原则,就产品报价、售后服务和公司资质等方面对多家公司的方案进行认真讨论和比较,并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确定最终方案。
5月14日,为减少广播系统安装施工过程对学校教学办公的影响,电教科利用星期六的时间,在迁建办和学校其他科室的配合下,组织建设单位进场施工,在大家的紧密协作、相互支持下,整个室外运行场广播系统在15日基本安装到位,并初步完成系统测试工作。
5月16日,学校校领导一行利用午休时间,冒着烈日来到运行场检查广播系统设备安装工艺并现场测试广播的音质、音量和音场效果后,纷纷表示非常满意,并希望相关科室加强设备的管理,充分利用系统的功能,发挥好广播的宣传平台作用,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作出积极努力。
敢为人先拓新途
——菁华铺乡中心校党总支超前破解农村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难
题解读
到菁华铺的学校去转一圈,你定会感受到浓浓的校园气息,整洁漂亮的校舍、整齐完备的设施、充满书香的校园让人兴奋不已,孩子们神采飞扬、笑厣如花,让人浮想翩翩。
菁华铺乡紧邻城区,生源和师资多年受到扩城融城的困扰;北靠益阳,西接煤炭坝,南邻回龙铺,这些快速发展的周边地区也常常影响着这里教育的发展。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地处特殊的地带,菁华铺乡中心学校一帮人在党总支书记、校长刘义的带领下,苦心经营,大胆探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励精图治,求真务实,实现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跨越式发展,基本达成了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用总支书记、校长刘义的话来描述是最为恰当不过的了,“校园变美了,危房没有了,城乡差距拉近了,教师队伍稳定了,走上了均衡发展的道路。”
一、“统战式”改善办学条件,奠定均衡发展基石
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是办学条件的改善,这也是目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此,党总支一班人苦思对策,针对本区域内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统战式”的策略,就是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有效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大力争资引资,合理引导社会各界力量重教支教,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根据域内的学校资源和生源情况,菁华铺乡构建了“一体四翼”的学校布局,即以九年制学校为主体、狄家湾小学、桂花塘小学、长槐小学、洪仑山小学四校作护翼的办学格局,及时进行了布局调整与资源配置。由原来的三所初中,几经调整合并为一所中学,实现了资源配置的优化,使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了最优化,也使学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