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历史第3课教案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2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标要求】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梳理民国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概述民国时期的政治特点,理解共和国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2、时空观念:【时空坐标】3、史料实证:通过史料解析更深刻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4、家国情怀:综合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感受中国共和制建立道路的艰难性、曲折性,进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梳理共和制在中国建立脉络、了解民国到共和国政治体制的变化。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历史时空背景下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教学过程】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南京临时政府民主共和制的建立1.建立:时间:1912年1月1日,政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国号: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纪年: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
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1)目的:为防止袁世凯独裁(2)内容:①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②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3)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二)、北洋政府时期共和制度的波折——政党政治1.背景: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重组。
2.目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
3.影响:中国陷入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一党训政(1)背景:1928年,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颁布《训政纲领》。
(2)内容:①.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3课54014PPT教案
第13页/共49页
二、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2)唐朝中期的节度使和藩镇削弱中央集权 (3)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
第14页/共49页
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
①原因:吸取前代教训;巩固统治
兵:收__精__兵__ “杯酒释兵权” 抽调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②措施
权:削__实__权__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设通判负责监督
五代建立者简历
后梁:朱温,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李存勖,原任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石敬瑭,原任河东节度使 后汉:刘知远,原任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郭威,原任邺都留守将军
共性何在?
宋太祖赵匡 胤与其“黄 袍加身”处河南开封
陈桥驿
阅读教材13页思考:与前朝 相比宋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 哪些创新?
第20页/共49页
第21页/共49页
《元史.地理志》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 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合作学习: 实行行省制的原因、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第22页/共49页
(4)元朝行省制度 ①原因:疆域辽阔;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吸取宋 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加强对地方的控 制。 ②内容:中书省直辖;行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 慰司;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行省长官朝 廷任命,行使权力受中央制约。 ③影响:便利了……加强了……巩固……是我国 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
第23页/共49页
探究:对从汉到元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形成 和演变的认识?(总趋势、过程、影响)
(1)总趋势:从汉至元,通过分割、 限制地方分权,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2)过程:是曲折发展、逐步完善 的过程;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 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精品课件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2.陈胜吴广起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 起义地点——大泽乡 起义领导者——陈胜、吴广 起义经过——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 天下云集响应,迅速蔓延,但不久兵败
(治安)
亭
里
中央集权
一、秦朝的统一
【想一想】观察下图思考:相对于分封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郡县制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一、秦朝的统一
分封制
官员 产生
世卿世禄制
与中央 关系
地方有行政权、财权、军权,独立性强
与中央 关系
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郡县制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俸禄制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加强中央集权
肉 刑
①穷奢极欲,大兴土木 ②求仙访药,动众巡游 ③开疆拓土,修筑长城 ④徭役沉重,刑罚严苛
求仙问药 外 出 巡 游 封 禅
修建秦长城
二、秦朝的暴政
2.焚书坑儒
为了钳制思想,秦始皇接受李 斯的建议,下令天下将非秦国历史 的史书,非博士所掌管的《诗》 《书》等诸子百家语,在 30 天内 全部交给官府焚毁。只有医药、卜 筮、种树之书不在其列。先秦以来 的许多珍贵文献毁于一旦。秦始皇 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罪名,将 460 余名儒生方士坑杀。这就是著 名的“焚书坑儒”。
材料一:刘邦进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荀悦《汉纪》
材料二:(项羽引兵入咸阳后)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 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3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教学设计
3.小组汇报: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a.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背景及核心要义。
b.分析“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及其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
3.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检验学生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及其实践的理解,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及其实践的短文,要求不少于800字,内容需包括以下方面:
a.通过讲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b.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国家大事,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时事新闻为切入点,播放一段关于香港、澳门的最新报道,引发学生对“一国两制”实践的关注。
2.教师提问:通过观看新闻报道,同学们对“一国两制”有什么样的认识?这一政策在香港、澳门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果?
c.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一国两制”未来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b.设计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c.结合时事热点,让学生关注“一国两制”在现实中的发展,提高学生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教学设计)-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理想照进现实——走向共和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课型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的第3课时,包含三个子目的内容,分别是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主要讲述了从南京临时政府开始建立共和制度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真正政治民主化的曲折发展历程。
第一二子目通过对比二次革命、《训政纲领》、“伪国大”等相关史实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进行的民主政权建设,如《宪法大纲》、“三三制”等,凸显中国“共和制”从“形式”到“实质”的转变。
第二部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制度的建立、发展过程。
本课时内容通过了解近代以来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过程,理解中国政治发展的艰巨性和独特性,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坚定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懈努力的理想。
本课时空跨度大,专业名词较多,教学中需要构建起历史大框架,厘清历史线索,利用恰当的史料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共和道路发展的“曲折”和“独特性”的原因、影响、利弊得失等。
因此,本课采用“理想照进现实——走向共和”作为主题,从三个角度“理想与现实的博弈”“理想与现实的激荡”“理想与现实的实践”来构建。
2.学习者分析经过初中和高一年级必修《中外历史纲要》的学习,学生对于本课涉及的大事件,比如辛亥革命、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民主政权、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共和制的整个发展历程、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权性质仍然缺乏深入的理解,未能从政治体制的角度对历史发展规律形成系统认知。
此外,本课时空跨度较大,所述政权更迭频繁,需要建构起历史大框架,避免知识和信息记忆的碎片化。
3.学习目标确定1.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概括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3课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
1、西汉初期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为有效统治广大地区;汉高祖借鉴秦亡弊端。
2、王国问题与“七国之乱”。
3、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设置刺史——监察地方。
(2)推恩令。
(3)酎金夺爵。
二、唐末五代割据混战
1、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2、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
三、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建立: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2、措施
(1)收精兵:“杯酒释兵权”抽调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2)削实权: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并设通判负责监督。
(3)制钱谷:设置转运使,使中央掌控地方财权。
3、评价
(1)积极: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了封建统治;极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以后,中央与地方分权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
(2)消极:造成了国家财政危机和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
四、元朝加强完善中央集权——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1、原因:为巩固统治广大地区。
2、评价
(1)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
(2)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融合。
历史必修一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结论: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 象是皇帝的言行和决策。
中国监察与谏议制度变化
• 秦——御史大夫 • 西汉——御史府(辖十三州刺史) • 隋、唐——门下省 • 宋——谏院、通判 • 明清——都察院、科道、按察使司
(注:红色标明的是谏议机构)
谢谢聆听!
(2)公主出嫁时的典礼及征召大量工匠 入藏又由那些部门负责?
元代:? 中书一省制
皇 帝 宋代: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
行政
度 财政 支
盐 铁
财政
户 部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隋 唐
三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刑
工
省
部
部
部
六 部
制
1)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力。2)职权过于分散,导 致 “冗官”局面。
元代:中书一省制
皇帝
宋代: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
行政
度 财政 支
盐 铁
财政
户 部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归入
归入
隋
唐
吏
户
部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三
部
省
六
部
制
元代:中书一省制 皇 帝
殿阁大学士
明太祖:位低权轻
亲中自书掌省管
归入
归入
相权的一次重要反弹
内影 阁响 ? 相明成权祖过:位重高权、重威胁皇权 政局动荡
度 要官是吏官吏难选不选好,贪腐污腐败败难治不治了;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
3)宋朝:
1、措施: ⑴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⑵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
北宋分割相权示意图
皇帝
(总揽大权)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 行使宰相权)
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 (相权一分为三)
(行政权) (军权) (财权)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⑴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体制 ⑵隋唐:尚书省下设六部,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 2、分工与职权 ▪ ①中书、门下、尚书(决策、审议、执行) ▪ ②尚书省: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三省六部制
皇帝
中书省 (草拟)
门下省 (审核)
吏
户礼
兵
部
部部
部
尚书省 (执行)
刑工 部部
3、特点 4、影响
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 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3、隋唐宋元: 科举制
演变过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隋炀帝: 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宋元: 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度
标准: 才学
方法: 分科考试 影响:
①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 ②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④为历代沿用,影响深远
3)宋朝:
1、措施: ⑴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⑵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
2、影响: 削弱了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4)元朝:
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位高权重。
皇帝
中书省
吏户礼兵刑工
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 一人,“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 子,理万机”。(《元史》)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分析政治制度Βιβλιοθήκη 变背后的主要原因;-探讨不同时期政治制度对社会治理的影响;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政治制度演变进行评价。
2.选择一个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制作一份时间轴,标注关键事件、政治制度变化及其影响。要求时间轴清晰、逻辑性强,能够直观地展示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
3.分组进行课题研究,选择以下话题之一,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4.教学拓展:
(1)组织课后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入探讨某一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
(2)结合时事政治,让学生关注国家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开展历史讲座、实地考察等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激发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难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政治制度演变的原因,形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和原因。
(2)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政治制度对社会治理的影响。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近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中的改革尝试;
-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政治制度演变对社会治理的启示。
4.结合时事政治,关注当前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改革,选取一个热点问题,分析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影响,撰写一篇时事评论,不少于500字。
5.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 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课程教学设计
《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华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如“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细菌战、毒气战和许多大屠杀惨案。
并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出其危害:再次践踏了中国的主权,中华民族又一次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2、知道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历时14年。
了解和掌握中国军民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面前奋起还击,并逐步团结起来,建立起坚固而强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浴血奋战,直到取得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的事实。
3、认识全民族抗战的重大意义。
4、能总结出抗日战争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1、首先,学生要将自己置身于抗日战争这一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日这两方面的问题。
2、学会要学会发现问题,寻找课文的主线。
如:抗日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全民族的抗日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
3、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方法,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等)去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侵华日军罪行史实的掌握,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立场,共同警惕日本今天新的军国主义企图重新抬头的危险。
2、深刻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通过分析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原因,理解国弱受欺、主权难保的道理,进一步理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正义性。
4、通过学习,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播放日本投降视频。
三、教学重点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原因、表现及其结果;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4.抗日战争的影响: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如民族觉醒、国共合作等。
5.结合史料、图片、视频等,生动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感受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就抗日战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史料教学、课堂讨论等方法,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同时,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了解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通过提问,让学生分析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战役等,深入挖掘抗日战争的历史内涵。
3.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变迁,如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等,认识历史的发展脉络。
4.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教训,总结历史经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5.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组织讨论,共同探讨抗日战争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精神,以及抗日战争对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信息,增强课堂的生动性。
2.通过对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战役等进行剖析,引导学生掌握抗日战争的历史发展脉络。
2.讨论题目:制定讨论题目,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等。
3.小组讨论:学生根据讨论题目,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历史必修一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赵树杰)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
3 4 5
史论结合,基础探究
以古鉴今,激荡思维
沙场点兵,体验高考
回顾总结,梳理知识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告之曰:“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或告之曰:“我中 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社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 ——钱穆《国史大纲》引论 人们都常常说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津津乐道的事例极多,但有一项 更伟大的文明,而且已创造出、并行用了两千余年,却为人们所忽视,这就是在中 国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制度的创行和存在、发展、完善,是中国古代政治文 明的标志;也应当说,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张传玺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3.北宋的地方分权
中央 皇权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4.元朝的行省制度 形式上,地方权利得到加强, 实质上,反而巩固了中央的统治。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 民族建立的统一的中央王朝。 蒙古民族为中华政治文明的发展 做出的贡献。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核心历史概念:宰相。 宰(主宰)相(辅佐)——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元
宋
唐
一、说教材
3.教学目标
(1)通过图示、引文等材料的研读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从汉至元的主 要政治制度,理解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不断变化,认识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演变的主线,并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2)通过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及其对历史的影响的分析,帮助学生理 解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培 养学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引导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4.秦的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5.秦统一的意义
(1)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2)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5)秦强大: 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过程
(1)秦朝建立:公元前 230 年-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完成统一: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击退了匈奴的进攻;在旧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教学设计记录
主备人:审核人:
年级
高一年级
学科
历史
课题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型
新授
本册第3教时
总第3教时
年月日
课时安排
1
教具安排
教学目的
1.认识秦灭六国的历史必然性。
2.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重点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秦朝法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2.“焚书坑儒”: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等焚毁,先秦以来的许多珍贵文献毁于一旦;将 460 余名儒生方士坑杀。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3.秦二世的残暴统治: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死去,秦二世继位,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备课资料: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备课资料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即专制君主制、中央集权制、官僚制三位一体。
此后,中国政治制度基本上是沿着这三条线索来演变的。
一、中央集权制的发展1、汉代:背景:(1)实行郡国并行制(一国两制:郡县制、封国制)秦:郡县制,完全中央集权汉:一部分中央集权,一部分地方分权。
汉的分封制被封的只有王、侯两级,西周的分封制所封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等。
(2)王国威胁中央集权,出现“七国之乱”措施:(1)暴力方式: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削藩引起剧变,三月平定。
(2)非暴力方式:汉武帝对王国的打压①颁布“推恩令”内容:a、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b、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统辖。
目的:分割王国领地影响: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②颁布“附益之法”:内容:a、不许诸侯王招待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b、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
收回治权,王国的税收不归朝廷,由诸侯王享用。
目的:限制藩王,收回治权影响:a、王国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b、支脉疏远的王侯,与一般富室无异至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基本解除。
2、唐代:前期强化:(1)完善三省六部制,地方权力归六部(2)完善科举制,官吏任免权在中央(3)地方实行州县制后期削弱:(1)节度使权重(2)安史之乱(3)藩镇割据3、北宋初期:背景:(1)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君主多为藩镇节度使)(2)禁军首领兵变(赵匡胤陈桥兵变)措施:军事上,(1)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节度使逐渐演变为虚衔,只领俸禄而不赴任)(2)各地方军(“厢军”)的精壮之士选入禁军(“强干弱枝”)行政上,(1)派文臣做知州,知州“三年一易”,经常调动(2)设通判监督知州,通判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公文须由知州、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财政上,地方设转运使,负责征收地方赋税,一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大部分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影响:(1)中央集权空前加强(2)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朱熹《朱子语类》:“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2020-2021学年统编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教学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本教学设计力图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师生互动教学”为指导,以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为手段,以课堂为依托来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程标准阐述课标指出:人类社会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家的产生,国家统治依赖一系列制度建设,包括建立组织和制定规则。
以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主的政治体制,规定了国家制度的基本框架。
人事管理、法律、外交、财政都是国家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不是国家关注的重点。
2.教学重点阐述通过对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的学习欧盟发展历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君主制政体被共和制政体取代的经过,掌握以及从民国到共和国政治体制的变化。
能够掌握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3.教学难点阐述通过对中国建立共和制曲折历程学习欧洲一体化的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以权利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主体的政治体制是国家运行不可或缺的,并且能够从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中的学习中从制度的视角去看待政治的演进过程,体会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对人们的各方面的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学生情况分析高一学生对本部分的内容并不是完全陌生,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时代性较强,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本课难度适中,趣味性强,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高一学生对于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还不能完全的掌握,因此,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高中历史学习法的讲授与运用。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说明本教学设计按照“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进行。
大致为:“情境创设——提出问题——史料分析——互动探究——感悟内化”,它是体验、探究、讲授以及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
(四)教学媒体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PPT)2. 传统板书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意义,政党政治以及中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不同的革命制度探索,知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意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基本制度和意义。
教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堂教学设计永州三中左桂遥 0746-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汉至元朝中央政治制度演变中的重要制度(如汉削弱相权、三省六部制、宋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元朝中书省),认识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2.识记汉至元朝地方政治制度演变中的重要制度(如汉郡国并行与王国问题解决,唐节度使与藩镇割据,宋收地方军事、行政、司法和财政权,元朝建立行省制度、宣政院和宣慰司等),认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识记汉至元朝的选官制度的演变(如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科举制),认识封建君主通过控制人才的选拔与任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通过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元政治制度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与手段图表法、讨论法等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学法指导要求学生从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掌握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我们应该以时间为线索,建立纵向的联系,将各朝代的政治制度的史实建立有效的结构,理清脉络,推移顺序,在变化发展中总结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提高分析问题的历史洞察力。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优秀教学案例
4.结合实例,阐述秦朝的统一对后世的影响,强调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你们认为秦朝的统一对后世有哪些积极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角度进行阐述。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为主线,引导学生从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过程中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秦朝的统一过程中,我提出问题:“为什么秦朝能够统一六国?”,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秦朝的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如:通过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秦朝的繁荣与强大;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秦朝的统一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过程;开展小组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加深对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的认识。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秦朝的历史背景,掌握秦朝成立的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掌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了解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特点。
3.了解秦朝在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方面的统一措施,认识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4.能够分析秦朝的统一过程,从中提炼出历史规律,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程标准】2017 版课标: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实验版课标: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课标分析:对于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要求由“了解”上升到“认识”,增加了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集中在部编初中七上的 6-8 课 课题 子目 统编版教材内容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 介绍了秦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举措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的暴政 介绍了秦的暴政,陈胜起义和楚汉之争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之争 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 3 课。
本课共三目,分别是秦的统一、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秦的统一一目共3 段。
第 1段介绍秦统一的客观原因,共第 2 句介绍区域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统一(经济基础)。
第 2 段介绍秦统一的主观原因,共 3 句。
第 1 句介绍秦的地缘优势(地理基础),第 2 句介绍数代秦 王的努力(领导核心),第 3 句介绍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物质基础)。
(部编初中七上第 9 课没有介绍地理条件,领导核心只讲秦王嬴政,未提及其它秦国君主。
试教版“秦实行法治”被正式版修改为 “秦尊奉法家”,“具备了统一的历史条件”被正式版修改为“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第 3 段介绍秦统一的过程,共 5 句。
第 1 句介绍秦的统一策略与结果,第 2 句介绍秦对南方越族地区 和西南夷的征服和控制,第 3 句介绍秦在北方击退匈奴,第 4 句介绍秦修筑长城。
(部编初中七上第 9 课只笼统地说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正式版教材增加了修筑长城的时间 ——公元前 214 年。
) 第 4 段介绍秦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内容相当于原来必修一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这一课的内容, 共 11 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结合教材,元朝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行宰相职权;
②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③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
得出结论:元朝中央政治制度——(“一省”“二院“)
7、在中央,君权与相(将)权的此消彼长一直是封建社会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是封建统治者一直想解决的问题,那么,根据史实说明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收到了怎样的成效?
②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和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②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教学反思
课堂小结
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过程,可以看出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一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汉朝的中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元朝的中书省制度就是皇权对相权的分离、削弱;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自汉到元都不断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保证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教案
所授班级
授课时间
课题名称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中央集权演变的史实。
2掌握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过程,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的选官、用人制度的变化。
4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唐朝藩镇割据的出现。
唐朝前期国力强盛,能够对地方实行强有力的管理,但从唐中期开始,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和实力加强,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割据持续了一百多年,期间还发生了安史之乱这样的重大动乱,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造成了唐朝后期的衰落,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宋太祖主要通过三个措施加强中央集权,①“杯酒释兵权”②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禁军③行政上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进行监督④财政上,地方赋税收归中央,仅留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因此事实上宋太祖通过这些措施,逐渐把地方的军权财权行政用人权全部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割据的状态,但是它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就是造成了三冗局面的形成,是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
教学环节
主备栏
副备栏
第一目 中央集权的发展
1、“推恩令”的颁布
秦朝在地方推行了郡县制,汉朝建立后,在沿用秦朝郡县制的同时,刘邦又封了一批同姓王到各地。各诸侯王都有自己的封地,所以汉朝推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封国的推行在最初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成为朝廷的依靠力量,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封国的势力越来越大,开始与中央对抗,因此中央集权受到挑战,中央与地方摩擦不断。从汉景帝开始,不断采取措施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但收效并不明显。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有利于削弱地方力量,加强中央集权,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对立关系,汉朝以后,中央与地方争权夺利的矛盾时隐时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在唐朝后期,他们的矛盾日趋尖锐。
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④隋唐——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得出结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央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
4、三省六部制意义?
①相权一分为三,强化了君权;②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③后来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汉(中、外朝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北 宋(“一参二府三司”)——元(一省二院)
成效:相权不断削弱,皇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注重门第,不重才能。
3.科举制的发展。
(1)原因:封建经济发展,庶族地主发展壮大,世家大族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推行下去。
(2)发展演变: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明清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办法。1905年,清政府被迫废除科举制。
(3)意义:
①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③这一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4、元朝的行省制度。
元朝在秦朝郡县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了行省制度,除山西、山东、河北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正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由宣慰司进行管理。
省制的作用及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各民族友好相处与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对以后地方行政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第二目 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丞相与秦丞相的职权有何不同?这种变化有何影响?
职权:秦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
汉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影响:君权受到严重削弱。
2、汉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目的何在?
措施:①用布衣为相;②任用身边作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郡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③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形成“外朝”——执行机构;④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的权力,使它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尚书台,大权由皇帝总揽。
5、宋初加强皇权的背景、措施、结果如何?
背景:唐后期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
措施:①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②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长官为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③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④三司史——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
结果:分割、削弱了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得出结论:两汉中央主要政治制度——形成“中朝”、“外朝”
3、三省六部制是怎样形成的?
形成:
①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制度(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又有中书省、门下省)
②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③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教学重点
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科举制等重要的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
PPT课件,史料分析法,图表法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即皇帝制、中央官制和郡县制,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秦始皇首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选择了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西汉王朝建立后,刘邦承袭了秦始皇所开创的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