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网络世界的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3. 学会使用网络浏览器和搜索引擎。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2. 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3. 网络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讲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3. 示范使用网络浏览器和搜索引擎。
4.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使用网络浏览器和搜索引擎。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练习使用网络浏览器和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
第二章:网上交流与沟通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2. 学会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进行在线交流。
3. 掌握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体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1. 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2. 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方法。
3. 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体的使用方法。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讲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
2. 示范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
3. 讲解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方法。
4. 示范使用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体。
5.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使用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总结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和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方法。
2. 练习使用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体,了解其功能和特点。
第三章:网络信息的获取与传播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网络搜索引擎高效地获取信息。
2. 掌握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和技巧。
3. 了解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教学内容:1. 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 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和技巧。
3. 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讲解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 示范使用网络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
3. 讲解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和技巧。
4. 讨论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使用网络搜索引擎。
八年级下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八年级下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技巧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网络协议与网络架构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信息搜索与网络通信工具的使用1.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演示互联网的使用方法学生实践:搜索并资料讲解网络通信工具的使用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信息搜索和任务学生能够使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交流第二章: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2.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理解电子表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启动与界面认识表格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修改数据输入与编辑数据排序与筛选公式与函数的使用2.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电子表格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启动与界面认识演示表格的基本操作学生实践:输入并编辑数据讲解数据排序与筛选的方法学生实践:使用公式与函数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电子表格软件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数据输入与编辑学生能够理解电子表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三章:演示文稿的制作与展示3.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软件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能够进行有效的演示文稿展示3.2 教学内容演示文稿软件的启动与界面认识幻灯片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修改素材的插入与编辑:文字、图片、图表等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布局动画与过渡效果的设置演示文稿的展示技巧3.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演示文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启动与界面认识演示幻灯片的基本操作学生实践:插入并编辑素材讲解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布局学生实践:设置动画与过渡效果讲解演示文稿的展示技巧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独立操作演示文稿软件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幻灯片的插入与编辑学生能够理解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布局原则第四章:编程基础与算法4.1 教学目标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一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学会简单的算法设计与实现4.2 教学内容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编程环境的选择与使用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的基本使用控制结构: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函数的定义与使用算法的概念与设计方法4.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编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演示编程环境的使用学生实践:编写简单的程序讲解控制结构的使用学生实践:实现简单的算法4.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学生能够独立编写简单的程序学生能够理解控制结构的使用第五章:多媒体技术基础5.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媒体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编辑5.2 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多媒体软件的启动与界面认识音频、视频、图像等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编辑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与展示5.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多媒体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演示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方法学生实践:采集并编辑多媒体素材讲解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与展示技巧5.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学生能够独立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素材编辑学生能够第六章:计算机安全与道德6.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学会保护个人信息和计算机数据的安全掌握基本的计算机道德规范6.2 教学内容计算机安全的意义与现状网络安全:防火墙、病毒防护、数据加密个人信息保护:隐私权、身份认证计算机道德:网络礼仪、知识产权保护安全软件与工具的使用6.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讲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演示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学生实践:设置防火墙与病毒防护讲解计算机道德规范学生实践:使用安全软件进行数据加密6.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计算机安全的意义与现状学生能够设置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学生能够理解并遵守计算机道德规范第七章:互联网与社会7.1 教学目标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理解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责任与义务7.2 教学内容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社交媒体的使用与影响网络舆论的形成与传播互联网时代的公共道德与法律规范网络素养与数字公民教育7.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讲解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演示社交媒体的使用方法学生实践:参与网络讨论与信息分享讲解网络舆论的形成与传播7.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学生能够独立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学生能够理解互联网时代的公共道德与法律规范第八章: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使用8.1 教学目标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软件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与查询方法8.2 教学内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数据表的创建与管理数据的插入、删除与修改数据库的查询与排序数据库的应用实例8.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数据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演示数据库管理软件的使用学生实践:创建与管理数据表讲解数据的插入、删除与修改方法学生实践:进行数据库查询与排序8.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学生能够独立操作数据库管理软件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库查询与操作第九章:算法与程序设计进阶9.1 教学目标加深对算法概念的理解掌握算法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学会复杂算法的设计与实现9.2 教学内容算法的复杂度分析: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算法设计技巧: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常用算法实现:排序算法、搜索算法、图算法算法可视化与调试工具的使用算法竞赛与程序设计挑战9.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讲解算法的复杂度分析方法演示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的设计思路学生实践:实现排序算法与搜索算法讲解图算法及其应用学生实践:使用算法可视化工具进行调试9.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分析算法的复杂度学生能够运用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设计算法学生能够实现并调试复杂的算法问题第十章:项目设计与创新实践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会项目设计的方法与步骤鼓励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10.2 教学内容项目设计的方法与步骤:需求分析、设计方案、实施计划创新思维的培养: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项目管理工具的使用:Gantt图、项目报告实践项目案例分析与评价学生项目设计与展示10.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项目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项目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学生实践:参与团队头脑风暴与设计方案讨论讲解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学生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计算机安全与道德重点关注环节:个人信息保护与计算机道德规范。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海科教版PPT教案

2、在弹出的“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 择“字体”选项卡,设置字体为“隶书”, 字形为“加粗 倾斜”、字号大小为“18”、 下划线为“按上述步骤设置表格内字符的字体为 “宋体”、字形为“常规”、字号大小为 “12”、下划线选择“无”、颜色为“自 动”,设置后的效果如图:
遇到各种各样的计算问题,比如:求和、 求平均数、计算折扣率等等。
下面我们将以计算折扣率为例讲解公式 的使用方法。 计算折扣率的公式:折扣面我们来看具体步骤: 1、选定单元格H3,输年级信息技术上海科教版
会计学
1
八年级信息技术
第一单元 初识电子表格 第二单元 建立工作表 第三单元 使用公式和函数 第四单元 管理数据 第五单元 制Excel2003,建立新工作簿 2、第二课时 新建、保存工作簿
课前提问: 1、什么是Excel?它有什么 功能? 2、Excel由哪些簿
一、新建工作簿(1)选择菜单“文件/新建”。 (2)在右侧“新建工作簿”任务窗格中选定d23d23单元格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单元格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插入函数按钮在弹出的粘贴函数插入函数按钮在弹出的粘贴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函数分类框中的常对话框中选择函数分类框中的常用函数选择函数名框中的用函数选择函数名框中的函数对话框中单击函数对话框中单击折叠按钮在弹出的范围框中折叠按钮在弹出的范围框中选定函数计算范围选定函数计算范围d3d3
设计电子表格
5、教学拓展:请同学们试着在建立好了的 表格中输入们先来看看下图:
同学们,你 们知道
表格文本框:(1)从所给的书店采集数 据,适量地选择个别图书。(2)将书名和 类别以文本格式分别输入不同标题下的单 元格内。(3)单击常用工具栏的“保存” 按钮,完成同名保存。
信息技术八年级教案沪科教版2019年级

信息技术八年级教案沪科教版2019年级信息技术八年级教案(沪科教版2019年级)一、教学目标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1. 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和功能;2. 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文件管理技能;3. 熟悉常见的办公软件及其应用;4. 培养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能力;5. 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针对沪科教版2019年级教材的信息技术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a.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b. 常见的硬件设备及其功能;c. 常见的操作系统及其特点;d. 软件的分类与应用。
2. 计算机操作与文件管理a. 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b. 桌面及图标的介绍;c. 文件与文件夹的创建、复制、剪切和粘贴;d. 文件的重命名和删除;e. 文件的分类和整理。
3. 办公软件的使用a. Word文档的编辑和格式化;b. PowerPoint幻灯片的制作和演示;c. Excel表格的设计和数据处理。
4. 信息获取与处理a. 信息的分类与来源;b. 在互联网上查找和获取信息的方法;c. 在信息中识别有效和无效的内容。
5. 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a.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 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搜集、分析和整理;c. 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思考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实践和互动。
通过结合理论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内容和顺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利用教学媒体展示计算机的各种外设,并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b. 通过提问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互动。
2. 讲授a. 介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包括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b. 分类介绍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不同部件。
c. 简要介绍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及其特点,让学生对操作系统有初步的了解。
八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科教版

八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科教版教案标题:八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科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
3. 了解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4. 学会使用网络搜索信息并进行信息筛选和评估。
5. 掌握常见的网络通信工具的使用方法,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
3. 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2. 网络搜索信息的筛选和评估。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教学素材。
3. 学生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常见的网络设备图片,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
2. 提问:你们有没有使用过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应用?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数据传输、通信协议等。
2. 分类介绍计算机网络,如局域网、广域网等,并解释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3. 介绍常见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并讲解其功能和作用。
三、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讲解网络安全的概念和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2. 分析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并提供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和措施。
3. 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如密码设置、防止钓鱼网站等。
四、网络搜索与信息筛选(20分钟)1. 讲解网络搜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关键词的选择、搜索引擎的使用等。
2. 引导学生进行网络搜索实践,提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筛选和评估搜索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网络通信工具的使用(20分钟)1. 介绍常见的网络通信工具,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并讲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进行网络通信工具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和掌握其使用技巧。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和网络安全的意识。
2024版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成绩评定方法及比例分配
成绩构成
过程性评价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占60%,结果性评价成绩(包括作品质量、知 识掌握、综合能力)占40%。
比例分配
根据各项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合理分配各项指标的权重和分值。例如,课堂表现占过程性评 价的20%,实践操作占40%,小组合作占20%;作品质量占结果性评价的30%,知识掌握占40%,综合 能力占30%。具体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分组合作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练习,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 题。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巡视课堂,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 导和解答。
展示交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提高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总结拓展:归纳提升,延伸应用
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归纳,形成知识体系。
拓展延伸
通过引入相关领域的拓展知识,引导学 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 综合应用能力。
求。
知识点梳理和重点难点突破方法
梳理学科知识点
对学科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记忆 和理解。
重点难点剖析
针对学科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掌握其核心 要义。
突破方法分享
向学生介绍有效的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方法,如归纳总结、对比分析、 图表展示等。
典型题型解析及答题技巧指导
02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
启发式教学法应用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 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 他们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学生体验感受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让他们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和实用 性,增强学习动力。
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有创意地设计幻灯片,确定每页幻灯片的内容和布局;在幻灯片的设计中,注明每页幻灯片之间的链接关系;在任务过程中,能熟练选用自动版式和设计模板制作演示文稿。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积极参与组内讨论;培养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培养事前进行规划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选用自动版式和设计模板制作演示文稿。
2.通过介绍“新建”对话框和“常用”选项卡,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对话框和选项卡的概念和使用。
3.演示新建多个新文档,说明多个文档的默认名称规律。
4.演示打开一个已有文档,详细说明如何在“打开”对话框中查找到此文档。
5.演示对打开的文档打印预览,并改变文档显示比例。
6.演示打开多个已有文档,不关闭的情况下,互相切换工作。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掌握数码相机与计算机之间素材的传送方法;掌握图片浏览软件的启动方法;熟悉的窗口;了解的主要功能;学会使用编辑素材(剪裁、添加文本、缩放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获取下载素材的任务,掌握数码相机和计算机之间的素材传送方法;借助课件,学习使用图片浏览软件的相关功能;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了解图片浏览软件的其他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理解任务、接受任务;尝试分析问题,并愿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渴求性;能积极参与组内讨论,会使用比较学习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使用。
难点:完全掌握的主要功能。
教具准备
任务设计、教师机上安装网际快车()、网络蚂蚁()、迅雷()、软件()和电驴()五个下载软件
1.引入绪言,明确任务。
难点:有创意地设计幻灯片,确定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和布局;在幻灯片的设计中,注明每张幻灯片之间的链接关系。
沪科版信息技术教案

沪科版信息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2. 理解沪科版信息技术教材的组织和结构;3.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4. 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沪科版信息技术教材的组织和结构;3. 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理解;2. 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教学准备:1. 沪科版信息技术教材;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思考。
Step2: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包括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移动设备的普及等。
Step3:沪科版信息技术教材的组织和结构(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沪科版信息技术教材的组织和结构,包括各个模块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Step4: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0分钟)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智能手机的功能、电子商务的发展等。
Step5:实践操作(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实践操作,例如使用电子邮件发送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等。
Step6:小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共同评价教学效果。
Step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写一篇感想。
扩展延伸:1. 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信息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并进行汇报;2. 学生可通过信息技术工具或软件,制作一个小型展示,展示自己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也初步了解了沪科版信息技术教材的组织和结构。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八年级教案沪科教版2019年级

教案名称:信息技术八年级教案教学内容:沪科教版2019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硬件基础1.2 计算机网络基础1.3 信息安全基础1.4 软件应用基础2. 计算机操作技能2.1 熟练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2.2 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2.3 掌握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技巧2.4 熟练操作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3.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3.1 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基础的数据处理3.2 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网页设计3.3 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检索和整理3.4 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基础的编程和算法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为他们以后学习更深层次的信息技术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进行日常办公和学习。
3. 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和创造新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理解是教学的重点,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知识的获取和整合。
2. 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实践是教学的难点,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提高操作技能。
教学方法和手段:1. 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际操作的演示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信息技术知识。
3. 个性化辅导和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和兴趣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组织形式: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安排为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以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2. 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训练安排为实践操作和教师示范相结合,以实验课和上机实践课的形式进行。
3.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安排为项目实践和课外作业相结合,以小组合作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上海科技出版社信息技术八年级下教案设计

初息技术教学参考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收集下载素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FlashGet的主要功能;2.掌握FlashGet的启动方法;3.熟悉FlashGet的窗口;4.能设置FlashGet的下载属性;5.能使用FlashGet下载素材;6.能使用FlashGet管理文件。
过程与方法1.通过素材的下载,知道FlashGet的主要功能;2.借助声音和影片素材的下载,学习设置和使用FlashGet的相关功能;3.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了解其他下载工具及其技术特点;4.通过分组讨论,评价下载工具的优劣,并提出评价标准。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理解任务、接受任务;2.尝试分析问题,并愿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培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渴求性;4.能积极参与组讨论,会使用比较学习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熟练使用FlashGet。
难点:完全掌握FlashGet的主要功能。
【课时安排建议】3课时。
【教学准备】任务设计、教师机上安装网际快车(FlashGet)、网络蚂蚁(NetAnts)、迅雷(Thunder)、BT软件(Bit Comet)和电驴(eMule)五个下载软件。
【教学过程】1.引入绪言,明确任务。
任务:制作一份以“宋词鉴赏”为主题的演示文稿。
目的: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学生活动:接受任务,明确第一步工作是收集文本、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等素材。
2.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发现问题:声音素材和影像素材的文件容量很大,用常规的下载方法,很难快速地下载,甚至不能下载。
学生活动:采用组讨论去解决问题,得出需要使用特定的下载工具,如网际快车(FlashGet)、网络蚂蚁(NetAnts)、迅雷(Thunder)等。
教师活动:肯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提示:需要使用特定的下载工具,可能的原因一是素材文件容量大,二是网络状况不稳定,一般的文件下载不支持断点续传。
3.自主学习,阅读FlashGet的主要功能。
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学习教案(上海科教版)

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学习教案(上海科教版)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 研究并实践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安全问题;- 培养信息技术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与分类;-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常见操作;-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第二单元: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 计算机的启动和关机;- 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删除和重命名;- 常用快捷键的应用;- 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常见输入和输出设备的使用。
第三单元: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功能;-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功能;-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制作技巧;- 数据库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数据查询。
第四单元:互联网基础知识和安全问题- 互联网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常用网络应用和服务;- 网络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防范;- 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礼仪的重要性。
第五单元:信息技术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信息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持续研究和信息获取的途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和挑战。
教学活动安排- 授课讲解和示范:通过课堂讲解和演示,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 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实践操作和实验:通过计算机实践操作和实验,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 课堂互动和问答: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能力。
- 个案分析和综合评价:通过个案分析和综合评价,检验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能力发展。
教学资源- 电脑实验室:用于实践操作和实验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
- 多媒体投影仪:用于讲解和示范的教学工具。
- 教材和课件:包括教材和课件的教学资料。
- 互联网资源:用于信息获取和研究拓展的网络资源。
2024版(完整版)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计算机硬件组成
介绍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及其功 能,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 硬盘、显卡等。
2024/1/24
网络基础知识
介绍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TCP/IP协议、常见网络设备与 网络服务等。
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
初步了解算法的概念、程序设 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6
02
计算机基础知识
2024/1/24
7
计算机硬件组成
实例三 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等,通过比较和交换元 素的位置实现排序。这些算法具有简单易懂、易于实现的 特点,但也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
26
06
数据库基础知识与应用
2024/1/24
27
数据库概念、类型及作用
数据库概念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 合,具有数据冗余度小、数据独立性高、数据共享性好等特点。
20
多媒体创作工具简介及使用技巧
• Flash:用于制作动画和交互式应用程序。
2024/1/24
21
多媒体创作工具简介及使用技巧
PowerPoint
合理布局幻灯片内容,使用母版 统一风格,适当使用动画和切换
效果。
Adobe Photoshop
掌握图层、选区、滤镜等基本操作, 注意色彩搭配和构图技巧。
04
显卡(GPU)
处理图形数据,影响计算机的图形处 理能力和游戏性能。
06
输出设备 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显示或打印计算机 处理的结果。
8
计算机软件分类及应用
系统软件
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 系统等,是计算机运行的 基础软件,提供基本功能 和服务。
2024/1/24
应用软件
(八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海科教版)

(八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海科教版)查看视频资料 2.指导学生使用视频编辑软件中的“开始标记”和“结束标记”来录制所需的视频剪辑并确定所需的视频材料3.组织学生讨论:可以使用什么方法来快速定位视频的入口和出口点?4.指导学生根据“我们的学校游戏”的主题做出关键选择并确认所需的视频材料 1.让学生浏览完整的视频剪辑,组织学生讨论完整的视频剪辑需要的视频材料2。
引导学生浏览教材中星光集团的概念、视频剪辑制作计划、视频剪辑编辑计划,组织学生讨论该计划主要包括哪些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3.指导学生根据游戏主题完成视频剪辑的编辑方案。
使用标记按钮确认所需的视频剪辑时浏览视频2.学习使用“即时预览滑块”或直接在“时间码”中设定时间3.完成视频材料的选择积极探索的能力1.浏览完整的视频剪辑,了解如何将视频素材处理成视频剪辑,并添加各种元素,如文本、声音、声音头、电影尾等。
2.学习视频短片方案的例子,了解方案概念主要由视频内容、字幕、过渡效果设计等组成。
3.确定计划的一般内容,并填写相关的学习表格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剪辑,学习视频剪辑编辑程序的示例,了解程序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最后完成程序的概念哪些元素被添加到教师:年级:八年级科目:信息技术教案名称:活动2-编辑视频短片教学目标:?了解“声音和阴影”的界面组成和功能,如三种不同视图的功能。
??可以熟练地使用“声音和阴影”来添加过渡效果,添加和修改字幕文本??根据短片制作计划,短片的前期制作可以通过使用“声音和阴影”软件来完成??通过交流和比较,我们可以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
??通过交流、比较和反思,总结视频编辑软件的操作技巧。
??养成随时保存文件的习惯,不断改进和优化工作。
根据短片制作计划,视频制作已初步完成。
教学重点:掌握“声音和阴影”的各种基本操作,如选择合适的视图、排列素材的顺序、添加过渡效果、添加和修改字幕文本。
上海科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上海科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工作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上海科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工作计划篇1一、具体内容有:1.计算机网络2.在网上浏览、搜索下载信息3.使用电子邮件4.使用成长博客。
二、学情评价1、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浓厚,热情较高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搜集各种信息的能力较差。
3、学生运用电脑的能力较差4、部分学生上机行为不够规范5、有些学生键盘操作不熟练,仍存在用一只手操作键盘现象三、目的要求1、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2、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兴趣3、规范学生上机行为4、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四、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精心备课2、仔细讲授3、耐心辅导4、严格要求学生。
五、教学进度序次课题:(内容)周次课时1.计算机网络112.在网上浏览、搜索下载信息2—623.使用电子邮件7—924.使用成长博客10—5.期中测试6.走进powerpoint7.设置幻灯片的外观8.编辑幻灯片文字9.插入图片、艺术字16—10.插入声音和影片18—11.让幻灯片“动”起来上海科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工作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本学期主要通过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个基本的了解;通过实践操作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上收集、交流信息的基本操作;除此之外,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国家有关因特网管理及信息安全的法规;让学生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抵制不良信息,正确使用信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刻苦钻研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学习任务。
二、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通过了七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对基础操作较为熟练,但是其中也有部分学生仍然没能够完全掌握七年级所学的操作知识。
另外,由于每班人数较多,学生用的计算机少,只能两个或三个同学公用一台计算机,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没有及时上机操作练习,或在操作时遇到问题无法一一及时的解决,学生的操作能力相对滞后。
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_(上海科教版)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课程目标,使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从而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指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关心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师生平等探讨交流。
促进学生发展主动学习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有创意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二、学情分析本人本学期担任的是八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共12个班,有600多名学生。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悄然转变。
对学生而言,在网络上浏览、搜索信息已成为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做的事。
而在初中阶段,学生有必要继续深入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整理、加工文字、图片等信息,并以网站的形式来表达信息内容。
在八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并尝试了网页的制作。
以此为基础,在第一单元中,学生将深入学习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并经历网站规划、网站制作至网站测试与发布的全过程。
初二年级的学生都基本掌握了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文字素材的技能,但对于如何使用信息工具处理、加工、分享视频素材,则比较陌生。
为此,在第二单元中学习视频的采集和编辑(本教材以会声会影视频编辑软件为例),经历视频采集、短片设计、添加文字、声音、转场效果、导出视频等整个视频编辑的全过程。
在第三单元中深入学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本教材以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为例)的使用。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学期教材采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以“班级大家庭”为活动主题,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网站,介绍自己班级的风采。
网站设计、制作的过程相对初中生而言,是一个专业且复杂的过程,而且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难度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活动 2-制作网站
【教学目标】 能熟练使用某一款搜索引擎来收集资料,并能够使用存储介质将素材导入计算机中。 能够使用分类文件夹管理素材,提高制作网站的效率。 能使用 Dreamweaver 软件新建网站,添加网页,并用超链接将不同网页根据层次、导向关系连接 起来。 能够分清超链接与书签的使用范围。 【教学重点】 依据设计草图,完成网站制作。 学会在网页中添加艺术字、文字、图片,学会添加超链接和书签。 【教学难点】 了解超链接和书签的区别及使用范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保证网络通畅,每个小组配备一个存储介质(如 U 盘)或有一个公共的网络存储空间,为小组 分工制作网页做准备。 计算机中已安装 Dreamweaver。 【教学过程安排建议】
1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和学生一起梳理收集、管理 对自己的素材管理方法作
素材的好方法:
进一步调整。
(1)素材用列表罗列、归
类。
(2)素材的命名规范。
(3)素材的存储位置合理。
让学生懂得如何 更好地管理信息 资源,提高制作效 率。
第 2 课时-制作组织网页超链接组织网站
教学阶段 引入新课 制作网页
使用超链接连接 各网页
学生活动 网站的广告语, 并说说能否用一句话或一 个词来概括网站的功能。 3.明确每个网站都有其主 题,所有的网站内容都是 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主题 3.明确单元任务。
1.分组讨论能展现班级特 色的词语。 2.分组讨论主题和网站的 名称。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材采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以“班级大家庭”为活动主题,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网站,介绍自己班级的风采。 网站设计、制作的过程相对初中生而言,是一个专业且复杂的过程,而且要在一定的时间内 完成,难度较大。因此,本单元活动的完成,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网站的设计、制作、测试与发布。 第二单元以“学校秋季运动会”为活动主题,要求学生制作一个视频短片,展现学校运动 会的精彩片段。考虑到视频拍摄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可利用教材的配套光盘中提供的一些 现成的运动会视频素材,学生也可以使用自己拍摄的影片。 第三单元以“健康观察员”为活动主题,要求学生研究本班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 以图表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学生将经历从数据收集、表格设计与制作、数据加工,到图表规 划、生成图表,并进而得出研究结果的全过程。考虑到这个研究过程的复杂程度及完成时间, 本单元活动的设计十分巧妙,要求学生分工合作。从表格结构的设计到表格中数据的处理和 加工,再到统计图表的规划、生成等,学生均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五、进度安排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表
周次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5周 第6周 第7周 第8周 第9周 第 10 周 第 11 周 第 12 周 第 13 周 第 14 周 第 15 周 第 16 周 第 17 周 第 18 周 第 19 周
教学内容 预备练习 第一单元-活动 1 规划网站的内容和整体结构 第一单元-活动 1 设计各网页的版面 第一单元-活动 2 创建站点并导入素材 第一单元-活动 2 制作组织网页超链接组织网站 第一单元-活动 3 测试、发布网站 第一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活动 1 把视频素材采集到计算机中 第二单元-活动 1 浏览视频素材并构思视频作品 第二单元-活动 2 建立短片编辑并插入视频素材 第二单元-活动 2 加入转场效果和字幕文字 第二单元-活动 3 为视频短片添加声音效果 第二单元-活动 3 创建视频短片文件 第二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活动 1 创建电子表格 第三单元-活动 2 加工处理数据 第三单元-活动 3 创建统计图表 第三单元测试 期末测试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 2012 年学校工作计划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已经正式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 程指导纲要(试行)》为基础,以《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信息技术部 分)》和专家正在研究编制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参考,在充分体现义务 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教育部相 关文件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课程目标,使学生在信 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 识,从而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
搜索引擎等工具,获取或收
集需要的素材。
3.引导学生使用Excel电子
表格软件罗列素材清单(清
单样式参考学习单)。
新建网站站点 指导学生使用 Dreamweaver 新建网站,并依据设计草图 让 学 生 了 解 网 站
新建一个网站,了解网站的 中的层次、导向关系,建立 的 站 点 好 比 一 个
组成结构。
学生活动
提出本课任务:确定网站整 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明确本
体风格,并设计各个网页的 课的任务。
版面,绘制草图。
1.指导学生搜索、浏览不 1.通过网络了解不同风格
同风格的网站,对网站风格 的网站。
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交流、确定出自己小组的
2.指导学生确立自己的网 网站的风格。
站整体风格,注意要有自己
教学反思
教师活动 提出本课的任务:使用超链 接连接网页。 指导学生分小组,每人负责 至少一个网页的制作工作, 按照前期设计的草图完成 网页的制作。 1. 介绍超链接与 书签 的区 别与使用范围。 2.巡视指导学生添加超链 接与书签。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明确本课的任务。
开门见山,明确任
务。
在小组内将网页制作任务 让学生通过实践
的特色,而不是模仿,更不
是克隆。
指 导学生以图示 的方 式在 绘制各网局,并标注出主题文字、
内容文字区域、图片的位置,
标注出背景色等一些装饰
性或有特效的内容。
教学意图 直入主题,紧接着 上次的内容开展 教学。 1.提高学生上网 搜索和比较的能 力。 2.培养学生创新的 意识。
素材文件夹及不同网页文 容器,网页、素材
件。
都是其中的内容。
导入网站素材 演 示如何将素材 分类 导入 导入素材,并根据素材列表, 让 学 生 了 解 素 材
不同的素材文件夹中,并提 对素材做命名规范梳理。 命 名 和 对 应 文 件
醒学生仔细观察文件的路
夹的重要性,即后
径。
续网页制作时更
直观地找到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指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关心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师生平等探讨交流。促进学生发展主动学习的能力、运 用信息技术有创意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二、学情分析
本人本学期担任的是八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共 18 个班,有 1200 多名学生。在信息 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悄然转变。对学生而言,在网络上浏览、搜 索信息已成为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做的事。而在初中阶段,学生有必要继续深入学习利用信 息技术整理、加工文字、图片等信息,并以网站的形式来表达信息内容。
在八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并尝试了网页的制作。 以此为基础,在第一单元中,学生将深入学习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并经历网站规划、 网站制作至网站测试与发布的全过程。初二年级的学生都基本掌握了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文字 素材的技能,但对于如何使用信息工具处理、加工、分享视频素材,则比较陌生。为此,在 第二单元中学习视频的采集和编辑(本教材以会声会影视频编辑软件为例),经历视频采集、 短片设计、添加文字、声音、转场效果、导出视频等整个视频编辑的全过程。在第三单元中 深入学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本教材以 Excel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为例)的使用。
第 1 课时-创建站点并导入素材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创建站 1.引入:本节课我们将根据 1.收集、获取素材。
让学生通过各种
点,收集、整理素 已有的主题、内容、风格, 2.管理素材。
手段获取信息,并
材
创建网站站点,并收集素材。
用电子表格形式
2.指导学生使用数码相机、
管理、归类素材。
教学意图 加深学生对不同大 型知名网站的印象, 让学生了解不同网 站所表达的主题。
引导学生确定各自 的网站主题和名称, 让各组从不同的角 度展示班级的风采。
1
确定板块和内容 教学反思
题和名称。
3.指导学生填写相关的学习
单。
1.组织学生讨论,应该如何 根据各自选择的主题,讨 帮助学生进一步细
围绕主题确定网站板块的主 论从哪些方面去添加内容, 化板块内容。
要内容。
能更好地诠释网站主题,
2.巡视,指导学生确定各自 并填写相关学习单。
网站的版面内容,要求版面
精简、内容独到、主题突出。
3.组织学生进一步细化每个
板块有哪些页面,确定页面
之间的层级关系和导向关系。
2
第 2 课时-设计各网页的版面
教学阶段 引入新课 确定整体风格
完成网页的版面 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活动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备注
2
第一单元 班级大家庭——网站的制作与发布
活动1-规划网站
【教学目标】 能够使用浏览器浏览网站,并学习优秀网站的版面设计。 能够围绕主题,拟定网站名。 能够设计出符合主题的网站风格。 能够根据既定的网站风格设计不同版面。 【教学重点】 能确定网站的主题并起名。 围绕主题设计出一种网站风格,并贯彻至所有网页的版面设计中。 【教学难点】 围绕主题制定网站风格。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计算机上已安装 Dreamweaver,并已安装一款常见浏览器;网络运行良好。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