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关于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建设的对策与

建议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村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现代工业

生产之日用消费品的普及,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农村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活垃圾不仅直接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而且会加剧对土壤、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空气的污染,使农村的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我市17个农村乡镇共有183个行政村、2492个村民小组、14万7千户。全

市农村人口44.09万人,按人均生活垃圾日产量0.6公斤计算,每天产生生活垃圾260多吨,每年约10万吨。

1

截止到今年10月,我市大多数乡镇未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5月11日安平村现场会及7月5日市府办文件精神,尤其是金轮、松林等乡镇户投垃圾池和分类处理池一个未建,金轮镇生活垃圾转运至市填埋场处理的数量至今为零。

根据各乡镇上报、市环境整治办10月统计数据,全市农村现有垃圾投放设施2474个(含各类筐、桶、箱等简陋设施)、清运车辆1105辆(基本为人力,如手推车、简易三轮车等,大多非专用清运车)、保洁人员2270人。其中,新建垃圾分类池72个、标准式户投池174个。

工作开展相对较好的乡镇有新丰、高坪等。新丰镇垃圾池布点较为完善,基本能满足群众倾倒,同时通过社会化运作,招标选定垃圾中转站垃圾压缩、转运承包人;高坪镇垃圾分类池建设相对突出,一批次完成28个,二批次定于年底前完工,为提高

村组积极性,该镇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给予资金激励。另外,南兴、和兴等乡镇试点建设情况也不错。

在垃圾转运上,据市环卫所统计数据,今年1-9月,全市农村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处理数量为16327吨(其中大部分由市环卫所代为转运),前三位的乡镇为松林镇、高坪镇、三水镇,分别为1933吨(全部自行转运)、1892吨(全部自行转运)、1848吨(自行转运939吨、市环卫转运909吨)。

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设施设备投入不足

户投垃圾池和垃圾分类池分别完成计划的3%和0.6%,与德阳60%的阶段性要求差距极大。全市77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全部完工,但绝大多数未配备转运箱,也未投入使用,处于闲置状态。

除新丰镇外,其余乡镇均未购置转运车辆,大多数乡镇只是在垃圾严重堆积或遇到检查时,才临时租用社会车辆。

(二)运行维护经费不足

乡镇、村、组保洁人员薪酬,垃圾中转所需费用,工作管理经费等未完全到位,投入严重不足。

(三)保洁人员实际配备不到位

我市农村保洁人员按要求应为3000人左右,虽然乡镇上报人数为2270人,但据初步调查,其中有很大水分,村、组保洁人员基本未固定,多为临时请用,估计实际人数不到300人;场镇保洁人员配备相对较好,但存在年龄偏大、体格偏弱等问题。

(四)生活垃圾处理实效不理想

目前场镇情况相对较好,但绝大多数村组仍存在无人清扫、垃圾乱堆乱放现象,尤其是垃圾池垃圾长期大量堆积不清运,严重影响了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整体效果。

存在以上问题,经调查分析,其原因在于:

一是乡镇普遍反映,其资金缺口大,财政经费严重不足,设施设备建设不够完善;

二是多数乡镇财力难以自行承担较为庞大的运行维护费用;

三是今年干部交流频繁,乡镇环境治理一般由新到人员分管,存在工作不熟悉

等情况,客观上影响了工作推进;

四是乡镇未建立专门的环卫管理机构;

五是群众环境意识有待提高,甚至有抵触现象,卫生费收取难度较大,一定程度

影响了工作推进。

三、周边区、县进展情况

(一)罗江县

作为省级“五十百千”示范县,罗江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建设上走在了全

省的前列,各地都在学习、借鉴其“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

的“罗江模式”。

去年,罗江县在设施建设上,建成垃圾定点收集池7879个、生态处理池1150

个、垃圾房1242间、垃圾压缩中转站14个;在管理运作上,村组皆固定了保洁员,

村1—3名、组1名;在经费保障上,设施建设县级全额补贴,运行经费则通过农户收

1元卫生费、企事业单位收清洁费、不足列入县财政预算予以解决。同时,还制定

了各类垃圾收集设施建设的统一标准、垃圾分类处理的统一流程、村组保洁员管理的统一规范。

今年,罗江县迈入了“整体提升”阶段,建立了“四个一”工作格局。

一套设施体系,包括:环卫设施修建到户——垃圾池(房)总数已达1.28万口,密度4.9户∕口;环卫工具配发到组——配备了各类环卫工具、安全防护设施1000余套、新增简易清运车482辆;回收站点设置到村——建成站点113个,回收再生资源728吨。

一支工作队伍,包括:机构建设到镇——下放城管执法权限,乡镇成立建环所;队伍延伸到组——全县环卫保洁队伍已近2000人(总人口25万人);工作培训到人——培训42场,3200余人次;管理落实到池——户集池3—5天清运清洁1次、组分类池3—5天分类1次、中转站每天清运清洁1次。

一条群众路线,包括:群众参与“一元钱”——已收取卫生费126.8万元;公开评比“一块牌”——全县“卫生文明户比例达63.5%;

一把“监督尺子”,包括:暗访监督制度化——坚持“月暗访、季通报、半年观摩评比、年终综合考评”;生活监督多元化——媒体监督、有奖举报、专项执法监督、聘请社会监督员、查处曝光等。

(二)旌阳区

在省级“五十百千”示范城市所在地,旌阳区2009年即已投入2060万元用于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机制建设;2010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了1000万元

用于农村垃圾收运处置。罗江会议后,预算投入2238万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集中处理”模式运行,同时将2010年农村垃圾清扫、转运、处置经费不足的449.61万元纳入了财政预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