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培训ppt
合集下载
中医特色护理ppt课件
气宽胸,和胃解郁。
完整版ppt课件
32
(2)饮食调护
甘味的食物——山药、大枣、粳米、鸡肉、饴糖、蜂蜜、
甘草等。 • 作用:滋养补虚、补脾和中、缓急止痛。 • 饮食调护: – 泄泻(脾胃虚寒):莲子粥、山药茨实煲鸡以温中散寒。 – 胃脘痛(脾胃虚寒、里急腹痛):饴糖姜枣汤、蜂蜜鸡蛋
羹,以温中散寒、健脾止痛。
能忍受为度,每次10 min,每天2次,以温通气血。 ﹡气滞血瘀期:对于表皮溃破、创面较浅者,可四黄液
外敷。 ﹡蕴毒坏死期:予3%过氧化氢溶液、0.9%生理盐水清洗
伤口后,可用生肌玉红膏或九华膏外敷,促进新鲜肉
芽组织的生长。
完整版ppt课件
19
胃脘痛的护理
� 寒性胃脘痛 – 临床表现:患者胃部疼痛伴喜温恶寒、口不渴、尿清。 – 护理原则:温胃散寒。 – 护理措施: • 中药热奄包热敷上腹部 • 艾条灸中脘、双足三里,告之温灸后半小时不宜洗澡。 • 饮食调护:告知患者饮食宜温胃散寒之品,如山药、
猪蹄、鸭肉等。 • 作用:软坚散结、润下、补肾、养血。 • 饮食调护: – 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海带、海苔、紫菜以软坚散结。 – 肾炎(肝肾阳虚)淡菜、鸭肉以补肝肾。 – 产后缺乳(气血虚弱):猪蹄通草水以益气养血,佐以通
乳。
完整版ppt课件
36
(3)药物护理
• 主要包括中药内服、灌肠、熏洗、足浴、贴敷、静脉给药 等用药护理,药食作用指导及不良反应护理等。
30
(2)饮食调护
辛
咸
甘
食物五味
苦
酸
完整版ppt课件
31
(2)饮食调护
辛味的食物——芥末、胡椒、洋葱、茴香、生姜、香菜、
陈皮、薤白、苏叶、薄荷等。 • 作用:发散、行气、行血、健胃。 • 饮食调护: – 感冒(外感风寒):香菜粥、苏叶薄荷粥,以祛风散寒。 – 呕吐(肝气犯胃):良姜陈皮粥、佛手煎水代茶喝,以理
完整版ppt课件
32
(2)饮食调护
甘味的食物——山药、大枣、粳米、鸡肉、饴糖、蜂蜜、
甘草等。 • 作用:滋养补虚、补脾和中、缓急止痛。 • 饮食调护: – 泄泻(脾胃虚寒):莲子粥、山药茨实煲鸡以温中散寒。 – 胃脘痛(脾胃虚寒、里急腹痛):饴糖姜枣汤、蜂蜜鸡蛋
羹,以温中散寒、健脾止痛。
能忍受为度,每次10 min,每天2次,以温通气血。 ﹡气滞血瘀期:对于表皮溃破、创面较浅者,可四黄液
外敷。 ﹡蕴毒坏死期:予3%过氧化氢溶液、0.9%生理盐水清洗
伤口后,可用生肌玉红膏或九华膏外敷,促进新鲜肉
芽组织的生长。
完整版ppt课件
19
胃脘痛的护理
� 寒性胃脘痛 – 临床表现:患者胃部疼痛伴喜温恶寒、口不渴、尿清。 – 护理原则:温胃散寒。 – 护理措施: • 中药热奄包热敷上腹部 • 艾条灸中脘、双足三里,告之温灸后半小时不宜洗澡。 • 饮食调护:告知患者饮食宜温胃散寒之品,如山药、
猪蹄、鸭肉等。 • 作用:软坚散结、润下、补肾、养血。 • 饮食调护: – 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海带、海苔、紫菜以软坚散结。 – 肾炎(肝肾阳虚)淡菜、鸭肉以补肝肾。 – 产后缺乳(气血虚弱):猪蹄通草水以益气养血,佐以通
乳。
完整版ppt课件
36
(3)药物护理
• 主要包括中药内服、灌肠、熏洗、足浴、贴敷、静脉给药 等用药护理,药食作用指导及不良反应护理等。
30
(2)饮食调护
辛
咸
甘
食物五味
苦
酸
完整版ppt课件
31
(2)饮食调护
辛味的食物——芥末、胡椒、洋葱、茴香、生姜、香菜、
陈皮、薤白、苏叶、薄荷等。 • 作用:发散、行气、行血、健胃。 • 饮食调护: – 感冒(外感风寒):香菜粥、苏叶薄荷粥,以祛风散寒。 – 呕吐(肝气犯胃):良姜陈皮粥、佛手煎水代茶喝,以理
中医特色护理ppt课件
03
推拿按摩禁忌症
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严重心脏病等患者不宜推拿按摩;
孕妇腹部和腰骶部禁止推拿按摩;局部皮肤破损、溃疡、感染者不宜推
拿按摩。
中药熏蒸
01
02
03
中药熏蒸作用机制
利用中药煎煮后产生的蒸 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 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方 法。
中药熏蒸适应症
多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 痛、感冒鼻塞等疾病的治 疗。
中药熏蒸禁忌症
高热、严重高血压、心脏 病等患者禁用;孕妇禁用 ;对药物过敏者禁用。
03
各类疾病中医特色护理措施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0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 免刺激性气味,如香烟 、香水等。
02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体 位,如半卧位、侧卧位 等,以减轻呼吸困难。
03
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 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 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 力。
患者情况介绍
患者中年女性,因长期伏案工 作导致颈椎病,表现为颈部疼
痛、僵硬等症状。
推拿按摩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推 拿按摩治疗方案,运用揉、捏 、推等手法在颈部及周围肌肉 进行按摩。
护理措施
保持治疗环境安静、舒适,协 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注意按 摩力度和频率的掌握,避免过 度刺激。
治疗效果
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针灸、推拿等中医护理技术的操作要点,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加 以应用。
提升了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中医特色护理在常见病、多发病中的应用,我提升了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建议
加强中医特色护理人才培养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中医特色护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建议加强中医特色护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 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应用PPT
3.3.2 中医推拿按摩
中医推拿按摩可缓解慢性疼痛 据研究,中医推拿按摩在慢性疼痛管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如颈椎病、腰椎病等疾 病,患者在接受推拿按摩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中医推拿按摩有助于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睡眠质量 一项对失眠症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接受中医推拿按摩治疗的患者,其睡眠质量 得到了显著改善,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其入睡时间缩短了30%,睡眠时 间延长了20%。 中医推拿按摩可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项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接受中医推拿按摩治疗的患者,其 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其疲劳感减轻了40%, 生活满意度提高了30%。
中医穴位按摩能减少药物副作用
据《现代中医药》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采用中医穴位按 摩辅助药物治疗慢性疾病,可以有效减少药物副作用,提 高治疗效果。
3.2.2 中医草药治疗
中医草药治疗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 根据中国慢性病防治指南,中医草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草药治疗在高血压管理中的优势 研究表明,中医草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草药治疗在慢性肾病管理中的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草药治疗可以延缓慢性肾病的进展,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分类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如针灸、推拿等,能有效改善慢性病患者的 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据统计,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 慢性病患者,其病情控制率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分类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主要分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 饮食疗法四大类。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物理治疗 如针灸、推拿等也具有显著效果。心理治疗和饮食疗法则是辅 助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饮食习惯。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优势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如个性化治疗、无副作用 、疗效持久等。据统计,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慢性病患者 ,其病情控制率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且无明显副作用。
中医特色护理_1 PPT课件
• 入院症见:神清,言语不利,口角向右侧 歪斜,偶有呃逆,左侧肢体麻木无力,饮 水呛咳,咳嗽咳痰无力。饮食欠佳,睡眠 可,大便干结,4日未解大便,小便可。 舌暗红,苔白滑,脉沉细。
辩证分型
诊断: , 中风
左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利,口角向右侧歪斜 偶有呃逆,饮食欠佳,饮水呛咳,咳嗽咳痰无力。
证型:
位注射,肢体无力予VitB12足三里及上 巨虚穴位注射营养神经。
10、偏瘫口服液及中风气血汤温
服
中药熏洗
药方:行血洗
• 四方藤 鸡血藤
• 九龙藤 红花
• 苏木 蜈蚣
• 川芎
当归
• 地龙
丝瓜络
作用
通经活络,活血化淤,止痛 注意事项: 1、温度适宜、避免烫伤(
38-40度) 2、熏洗时间15-30分钟
治疗外伤出血、瘀血、胃出血、尿血等 各种内、外出血症;
扩张血管,溶解血栓,改善微循环,
预防和治疗高血脂、胆固醇增高、脑
溢血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 肝纤维化等肝病以及失血、产后、久 病等原因导致的体质虚弱。
吞咽功能训练治疗仪
散温 胃 贴三 伏双 柏 散
三 及操作方法
作用
部位:常取患侧肢体手阳明经和 足阳明经。
操作方法:遵循十二经脉走向, 顺时针旋转按摩,力度适中。
温通经络 行气活血 消瘀散结 温阳补虚
此法与艾灸作用 相同,但增加按 摩效果,增加舒 适度,更受患者
青睐
耳穴埋豆法
方法:
• 是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准 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 适度的揉、按、捏、压, 使其产生酸、麻、胀、痛 等刺激感应。
穴位注射
足三里上巨虚
内关穴
布有腓深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
辩证分型
诊断: , 中风
左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利,口角向右侧歪斜 偶有呃逆,饮食欠佳,饮水呛咳,咳嗽咳痰无力。
证型:
位注射,肢体无力予VitB12足三里及上 巨虚穴位注射营养神经。
10、偏瘫口服液及中风气血汤温
服
中药熏洗
药方:行血洗
• 四方藤 鸡血藤
• 九龙藤 红花
• 苏木 蜈蚣
• 川芎
当归
• 地龙
丝瓜络
作用
通经活络,活血化淤,止痛 注意事项: 1、温度适宜、避免烫伤(
38-40度) 2、熏洗时间15-30分钟
治疗外伤出血、瘀血、胃出血、尿血等 各种内、外出血症;
扩张血管,溶解血栓,改善微循环,
预防和治疗高血脂、胆固醇增高、脑
溢血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 肝纤维化等肝病以及失血、产后、久 病等原因导致的体质虚弱。
吞咽功能训练治疗仪
散温 胃 贴三 伏双 柏 散
三 及操作方法
作用
部位:常取患侧肢体手阳明经和 足阳明经。
操作方法:遵循十二经脉走向, 顺时针旋转按摩,力度适中。
温通经络 行气活血 消瘀散结 温阳补虚
此法与艾灸作用 相同,但增加按 摩效果,增加舒 适度,更受患者
青睐
耳穴埋豆法
方法:
• 是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准 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 适度的揉、按、捏、压, 使其产生酸、麻、胀、痛 等刺激感应。
穴位注射
足三里上巨虚
内关穴
布有腓深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
(医学课件)中医护理进修学习汇报PPT幻灯片
9
艾条灸法
10
艾条灸法
(一)、 目标 1 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 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2 通 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 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达到防病保健、 治病强身的目的。
(二)、 禁忌证 . 1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 热者,不宜施灸。 2 颜面部、大血管处、 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13
穴位按摩法
14
穴位按摩法
(一)、目标 1 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 症状。 2 通过穴位按摩,达到保健强身 的目的。
(二)、禁忌证 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 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 禁止按摩。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应修剪指 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2 操作时用力 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 (一)、目标 1 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 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 用于疮 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 (二)、 禁忌证 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 障碍者。 2 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 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拔罐时应采 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 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 操 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 裂痕。 3 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 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 使用过的 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 5 起罐后, 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 吸收。 6 如永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 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采用艾柱灸时,针 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 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 施灸后局部皮肤 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 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 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 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艾条灸法
10
艾条灸法
(一)、 目标 1 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 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2 通 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 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达到防病保健、 治病强身的目的。
(二)、 禁忌证 . 1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 热者,不宜施灸。 2 颜面部、大血管处、 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13
穴位按摩法
14
穴位按摩法
(一)、目标 1 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 症状。 2 通过穴位按摩,达到保健强身 的目的。
(二)、禁忌证 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 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 禁止按摩。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应修剪指 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2 操作时用力 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 (一)、目标 1 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 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 用于疮 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 (二)、 禁忌证 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 障碍者。 2 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 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拔罐时应采 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 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 操 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 裂痕。 3 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 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 使用过的 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 5 起罐后, 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 吸收。 6 如永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 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采用艾柱灸时,针 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 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 施灸后局部皮肤 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 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 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 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中医特色护理》ppt课件
详细描述
针灸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疗效显著的中医 护理技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和气血、 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可以 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疼痛、神经衰弱、消 化系统疾病等。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选 择适当的穴位、刺激强度和时间,以确保安 全和有效性。
推拿按摩
总结词
通过手法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 张、缓解疼痛的护理技术。
详细描述
脏腑经络理论是中医特色护理的重点之一,它强调脏腑功能和经络系统的调节与保养。通过对脏腑经络的护理, 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提高机体的自愈能力,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诊八纲理论
总结词
中医特色护理的基本方法
详细描述
四诊八纲理论是中医特色护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和寒、热、虚、 实、表、里、阴、阳八种辨证方法。通过四诊八纲的运用,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制定正确的 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针对性强、调理身体
详细描述
中医特色护理在妇科护理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病情 的女性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如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可以有效缓解 女性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调理身体,提高女性的生育能力和生活质量。
在急症护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及时干预、降低风险
详细描述
刮痧疗法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通过用刮痧板 刮拭皮肤,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缓解疼痛 。刮痧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咳嗽、颈椎 病等。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穴位、刮 痧的时间和技巧,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熏洗疗法
总结词
利用中药煎汤,熏洗身体局部或全身,达到活血化瘀、 舒缓疼痛的护理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如何发展中医特色护理
形成“辨证施护” 的临床思维
丰富中医护理 的具体内容
充分开展特色中医 护理技术
(一)形成“辨证施护”的临床思维
• 不同的证用不同的施护方法
辨证施护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主要 的研究和护理方法。发展中医护理特色与优势就 要让护士形成“辨证施护”的临床思维。
压疮的护理
﹡瘀血红润期: – 用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每天2~4次。 – 艾灸开始时距受压局部4 cm,以后逐渐远离,以患者
1)因时护理
– ③ 而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一定的时间性。 • 有些慢性病往往在气候变化时发作或加重,如哮喘、
中风 • 经研究发现缺血性中风一般上午6: 00~ 8: 00 为发
病高峰 • 支气管扩张患者在上午4: 00~ 6: 00 发生大咯血情
况多见 • 高血压患者下午的血压较其它时间高。
1)因时护理
• (1)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 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 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 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 如肾合膀胱,主骨生髓,其华在发,上开窍于耳, 下开窍于二阴。
• 心合小肠,其充在血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中医护理特色1——整体观
– ④ 据此, 中医护理主张因时护理, 强调在不同的 时间对不同的疾病加强巡视、注意观察。
• 对心血管、肺部疾病的患者特别加强凌晨这段时 间的病情观察。
2)因人制宜
• 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生活习惯、体质、文化修养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 ① 在用药的药量上,成人大于小孩 – ② 阴虚之体居室要通风,给予清补养津滋阴之品,忌食
中医特色护理
主要内容
中医特色护理
一、什么是中医特色护理 二、 如何开展中医特色护理 三、中医特色护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2
一、什么是中医特色护理?
•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对疾 病进行辨证施护,并运用传统中医中药技 术与方法,对患者及人群施以照顾和服 务,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中医护理特色1——整体观
能忍受为度,每次10 min,每天2次,以温通气血。 ﹡气滞血瘀期:对于表皮溃破、创面较浅者,可四黄液
外敷。 ﹡蕴毒坏死期:予3%过氧化氢溶液、0.9%生理盐水清洗
伤口后,可用生肌玉红膏或九华膏外敷,促进新鲜肉
芽组织的生长。
胃脘痛的护理
� 寒性胃脘痛 – 临床表现:患者胃部疼痛伴喜温恶寒、口不渴、尿清。 – 护理原则:温胃散寒。 – 护理措施: • 中药热奄包热敷上腹部 • 艾条灸中脘、双足三里,告之温灸后半小时不宜洗澡。 • 饮食调护:告知患者饮食宜温胃散寒之品,如山药、
如何认识这些“辨证方法”?
�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 脏腑:五脏六腑:心、肺、肝、脾、肾 ;
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 六经辨证:以阴阳为总纲,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 少阴、厥阴作为辨证纲领 � 卫气营血:把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分为卫分、气分、营 分、血分四类不同病理阶段
– ③北方气候干燥,多给予生津、温热剂; – ④南方暑热夹湿,可食祛湿、利尿、清淡之品。
中医护理特色3——传统中医中药技术
• 包含按摩术、拔罐术、贴药术、熏洗术、耳穴压豆、太 极拳等方法易于掌握,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具有器具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 广、疗效快、经济适用、百姓易接受的特点。体现了“安 全、高效、低耗、创新、发展”的原则,创造了良好的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红枣、红茶等,并可适当选用姜、葱、的护理
� 热性胃脘痛 – 病人疼痛:有灼热感且伴喜凉恶热、口渴、尿黄者。 – 护理原则:是和胃泄热 – 护理措施: • 可配合针刺足三里、中脘、内关,用泻法。 • 按摩上腹以止痛; • 饮食调护:可选用梨、西瓜汁等清凉饮食。 • 不宜热敷及艾灸。
• 护理工作中正确认识人的整体性、个体性,帮助其调 整内环境,适应外环境,以获得身心平衡,即中医护 理追求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中医护理特色2——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两个内容,即 “辨证”和“施护”。 � (1)辨证就是通过中医四诊(望、闻、问、 切)收集临床资料,运用八纲、脏腑、六经、 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加以分析、归纳,辨别疾 病属于何“证”。
• (2)人与自然(地域、四季)的和谐:同时也认 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 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 常生命活动。
• 如患者局部肢体骨折,可因环境改变,患者长期卧床,活动 量减少,导致腹胀、便秘等证。
• 如夏天,南方的病人要防止出汗过多,因此药物和饮食上都 应避免辛温之品,以防伤津耗液。
热补食品,慎用温燥药 – ③ 阳虚之体要避风寒保暖,给滋补温热之品,慎用苦寒
药。
3)因地制宜
• 不同的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均可影响到人体的生理、 病理变化,护理上要加以关注。
– ① 西北地高气寒,病多为风寒,避风寒、慎用寒凉 之剂
– ②东南地区气候潮湿,病多温热、湿热,护理上以清 凉与化湿、慎用温热助湿之剂
中医护理特色2——辨证施护
� (2)施护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和具 体的护理措施。
� (3)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病人 的手段和方法。辨证施护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体现。医疗重在辨证,护理重在“据证”护理。
中医护理特色2——辨证施护
(4)辨证施护要因时、因人、因地制宜
• 冬天,北方病人汗液不易发泄,护理上应助其出汗,汤药宜 热服,服药后加衣被,以促热从汗解。
中医护理特色1——整体观
• (3)整体护理:中医的整体观,要求护理人员应根据 疾病发生的原因,脏腑经络的变化,病人体质的强弱 以及外界环境对病人影响等因素进行全面观察和了 解,从而获得对疾病和病人的整体概念,并给予整体 护理。
1)因时护理 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与病理有一定 的影响,异常的气候是诱发疾病的重要条件。 护理上要依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予以保健、 养生、用药的指导。
1)因时护理
– ① 冬天人体腠理致密,服辛温解表药后,让 患者稍加衣服或喝热粥,使邪随汗出;
– ② 夏天人体腠理疏松,服用辛温解表药后, 要观察患者的发汗情况,防开泄太过后伤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