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2.掌握“凶、察、兵、直、数”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3.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1.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2.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

【教学难点】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时数】3教时一、导入由孟子的三句话导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武威不能屈!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

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

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

《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

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

《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

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播放《寡人之于国也》朗读。

二、合作探究字词整理1.给下列字注音王好战hào 弃甲曳兵yè数罟不入洿池cù gǔ wū衣帛yì鸡豚狗彘t ún zhì庠序xiáng 饿莩piǎo2.词语讲解凶:(1)不吉祥,不幸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 (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正确的措施就吉利;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错误的措施就凶险)(2)庄稼收成不好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3)凶残、残暴攘除奸凶(《出师表》)(4)恐惧而喧嚷骚动敌入而凶(《国语》)(由于敌人入侵因恐惧而喧嚷骚动) 察:(1)观察、仔细看徐而察之(《石钟山记》)(2)考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3)考察后推荐察臣孝廉(《陈情表》)(4)明智、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兵(1)兵器、武器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2)军事、战争兵者,国之大事 (《孙子兵法》)(3)军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廉颇蔺相如列传》)(4)士兵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直(1)与“弯”相对木受绳则直(《劝学》)(2)正确的、正直的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指南录〉后序》)(3)面对、遇到与单于相直(《汉书》) (与单于相面对)(4)价值,后写作“值”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5)副词,仅,只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6)副词,径直、一直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信陵君窃符救赵》) (7)副词,竟然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数Shù(1)数目、数量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2)几,几个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3)命运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六国论》)Cù(4)密,与“疏”相对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Shǔ(5)计算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uò(6)屡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1)填然鼓之〖鼓〗打鼓(2)树之以桑〖树〗种植(3)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4)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5)王无罪岁〖罪〗归罪动词作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使动用法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迁移)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申之以孝悌之义树之以桑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宾语前置未之有也判断句非我也,岁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固定句式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是……罢了,那还是……)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有的….)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例1 下列有关“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树之以桑B.以五十步笑百步C.请以战喻D.愿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例2 下列画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例3 下面画线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例4 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③树之以桑④未之有也⑤邻国之民不加少A.①⑤/③/④/②B.①③⑤/②/④C.①②④/③⑤D.①②⑤/③④例5 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A.请以战喻B.寡人之于国也C.王无罪岁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引出论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3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3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教材依据】本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Ⅲ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属诸子散文。

【教学设想】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孟子二章》,所以对孟子其人和《孟子》一书有一定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相关的文学常识,尤其对孔孟的“仁政”思想,多少都知道一些,这拉近了本文于学生的距离。

但是诸子散文毕竟距离现在比较久远,学生阅读的文字障碍比较大,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先用第一课时解决这个问题,同时积累重点字词句,理解文意,为第二课时分析课文奠定基础。

本文记录的是一次谈话,第二课时就从这里切入,引导学生针对谈话设计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分类汇总,教师可适当对问题进行补充、延伸,以保证教学目标的落实。

学生设计问题的好处是保证教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避免教师预设的盲目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比喻论证是本文说理的一大特点,所谓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观点的正确,又叫喻证法。

它可以使说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学习本文应引导学生掌握这一方法,并未学习本单元的另一篇课文《劝学》打好基础。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明确知道文中实行“王道”的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2. 归纳“数、兵、胜、罪、谨”等实词的意义和“然、于、以”等虚词的用法;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句式的特点,能够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归纳本文运用比喻说理的特点,学习这种方法,能够仿照示例进行比喻说理。

过程与方法:1. 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2. 借助课内注释和工具书,结合具体语境准确翻译重要句子。

3. 围绕“谈话”设计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分类归纳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孟子的襟抱与睿智中获得启迪。

谈一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教学重点】1.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特殊句式的翻译。

2.本次谈话中孟子是怎样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的。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思想和文化的熏陶。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的散文选填写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其中《寡人之于国也》作为篇幅较短的小品文,却给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这篇散文体现了作者韩非对于政治的独到见解,同时也为我们今天政治的思考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本文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韩非的生平及其思想特点2.理解文章意义,掌握文本信息3.发掘文本蕴涵的“反讽”思想及其在当今的启示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了解韩非的生平及其思想特点②分析文章的构思,明确“反讽”的思想③学习“反讽”化用的相关语言技巧2.教学难点:①理解原文含义,阐述作者的思想观点②掌握文本与生活现实的联系③使用语言逻辑进行分析及反思二、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引入本文教学视角,让学生了解韩非及其思想。

可以通过下面的问题来引导讨论:1.韩非是谁?他是中国历史上哪个时期的人?2.韩非创立的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韩非在《寡人之于国也》中采取了怎样的文学手法?从中可以理解到什么?第二步:整体阅读和理解(15分钟)要求学生要认真阅读文章,初步理解文章的大意。

重点了解文章中描述的各种政治现象、反讽的手法,及整篇文章的核心思想。

第三步: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文章中的主人公是谁?他的政治思想有什么问题?2.作者采用“反讽”的方式,要表达什么意思?3.文章末尾的启示是什么?4.如何将文章的道理转化到生活中去?第四步:全班讨论(10分钟)要求各组就上述讨论的问题进行汇报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五步:创作任务(20分钟)让学生按照“反讽”语言技巧的要求,设计一个短篇小说,反映现实某个方面的问题。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

2、深入体会孟子高超的说理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自主预习并疏通文章大意。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孟子高超的说理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以致用,将孟子高超的说理技巧运用于日常交往中,做生活的达人。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孟子高超的说理技巧。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孟子高超的说理技巧。

【课时课型】1课时、新课【教学手段】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方法】预习法、诵读法、点拨引导法、比较阅读法等。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有人给中国历史名人做了个论辩擂台排行榜,墨子高居榜首,孟子名列第二。

孟子以雄辩著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寡人之于国也》,体会孟子高超的说理技巧。

二、整体感知1、师生分角色朗读文章。

2、大家还有未弄懂的词语、句子吗?填然鼓之五十步笑百步谷不可胜食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简要概括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孟子与梁惠王之间的一次关于“民不加多”的辩论。

三、巧妙答疑,层层析理学生自读文章,思考孟子劝说梁惠王的过程中,抓住了那些要点,让这场辩论往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

1、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明确:孟子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劝谏梁惠王的,起到的效果是委婉含蓄,让梁惠王更容易接受。

师问1:向所有人劝谏都要委婉含蓄吗?孟子为何不直接回答梁惠王呢?明确:梁惠王是君主,直接回答可能会触怒他。

可见,劝谏他人首先要抓住对方的身份。

师问2:所有的君王都不能直言劝谏吗?梁惠王为何不能?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明确:梁惠王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君主,他是不会轻易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8《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8《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学习目标】1.继续积累文中重要实、虚词及相关文言知识、掌握文中重要的状语后置句、文化知识,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提高论辩能力。

3.理解孟子的“仁政”主张,把握“王道”的内容,以及孟子深邃的仁政思想。

【教学过程】一、名句导入,明目标我们先齐读几句名言。

投影: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公孙丑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尽心下》)二、反复诵读,落实“言”○1-1:了解作者及作品孟子,名,字,时邹人。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学派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世尊称他为。

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

“,社稷次之,”是其民本思想的体现。

《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现存篇。

与《论语》相比,初具论说文的特征。

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

《孟子》善于运用来说明道理,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1-2:弄清读音、字形及通假字。

(1)弃甲曳()兵(2)数()罟()不入wū()池(3)鸡豚()狗彘()之畜()(4)无()失其时(5)谨庠()序之教(6)申之以孝tì()之义(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涂()有饿piǎo()○1-3:弄懂重点词语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河()内凶()邻国之民不加()少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4:翻译重点句子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2、领会孟子以寓言说理的妙处3、理解孟子宣扬的“王道”学说的基本内涵,背诵(王道之始,王道之成)教学重难点:领会孟子以寓言说理的妙处;理解孟子宣扬的“王道”学说的基本内涵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导语生活中,我们常用一个成语来说某些人“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这个成语是?——五十步笑百步,那这则成语来自哪里,最初想说明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2、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2)《孟子》简介:《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3)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首先是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书中对只图享乐,而又妄想称霸的齐宣王;对平时不行“仁政”,到关键的时刻施一点小恩小惠就沾沾自喜的梁惠王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其次是雄辩。

孟子的散文特别显示了灵活多样的论辩方法,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

a.善于抓住对方心理,因势利导,诱其就范。

2024年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3

2024年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3
内容逻辑关系
① 民本思想的核心
- 重点知识点:民为贵,君为轻
- 词句阐述:孟子在文章中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观点,强调君主应该以民为本,施行仁政。
② 仁政主张的具体内容
- 重点知识点:民有恒产、民有恒心、王道
- 词句阐述:
- “民有恒产”和“民有恒心”:孟子主张君主应该保障百姓的财产和思想道德建设,以维护社会稳定。
- 学术数据库和期刊文章,用于拓展阅读
4. 教学手段:
-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 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
- 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创建
- 写作练习和口头报告
- 互动式白板和投影演示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 孟子强调君主应该行“王道”,即以德服人,以道德的力量来统治国家,而不是单纯依靠武力。
3. 古文阅读能力
- 学生需要掌握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如“寡人”、“国也”、“民为贵”等,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文中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理解孟子的论证思路。
4. 论证方法
- 举例论证:孟子在文章中通过举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如通过对比“邻国之民不加少”和“寡人之民不加多”来阐述仁政的重要性。
2024年高中语文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二年级语文班
3.授课时间:2024年3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品质、审美创造。通过学习《寡人之于国也》,使学生能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授课方案《孟子》一、授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目标1、研读文本,进一步认识孟子及其“德政”思想;2、合作研究,领悟孟子善于雄辩的语言特色;(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朗诵,领悟孟子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以及他的“德政”思想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2、经过写作,引导学生汲取孟子思想精髓。

3.引导学生课外延伸,阅读《孟子》,提高作品鉴赏能力。

(三)感神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自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的习惯,战胜畏难情绪;2、经过解析阅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二、授课重点和难点1、领悟孟子善于雄辩的语言特色;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三、课型:讲读课四、课时:第 2 课时五、授课设想(方法):自学法、品读法、讨论法、合作研究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授课六、教材解析和学情解析:教材解析:本篇文章属于古代讨论性散文。

《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①认识相关作家作品及重要的文学知识。

培养阅读简略文言文的能力。

②学会提出问题、辩证解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讨论性散文结构。

③培养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能用现代见解审查作品,议论孟子见解对此刻社会的积极意义与在当时社会不为所用的历史限制。

学情解析:《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是战国中期儒家大师孟子的讨论文,文章说理形象、论辩有力,且比较能够表现孟子的德政主张。

在初中时,学生已经学习过孟子的文章,对“王道”和“德政”有了最基本的认识,从文言文关于“文”的授课的角度考虑,本文语言阻挡较小,让学生课前经过自学——结合说明、借助字典、同学合作、教师答疑等方式,自己已经概括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特别句式等文言知识,以达到劝导文意、认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课的重点就放在对孟子思想精髓的现实意义和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的赏析上。

课堂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回到春秋战国时期,魏惠王在公元前 361 年,将自己的国都迁都到了大梁(开封),自己也因此更名为梁惠王。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 语文 第3单元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 语文 第3单元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读准“数罟、污、彘、庠、王、悌、莩”等字词的音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以及虚词“之”的用法3)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这几个特殊句式4)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5)掌握孟子的论辩艺术2.过程与方法目标:1)朗读法指导法2)合作探究法3)串讲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反思当下领导人如何治理国家。

2)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世界观教学重点:1.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2.孟子论辩艺术教学难点:1.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2.理解“直……耳”“是……也”句式3.理解“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故事的作用教学方法:串讲法、探究法教学用具:板黑多媒体粉笔教材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分钟)同学们,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学过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那么你们知不知道里面的“道”具体指的是什么?﹝生答:是指“王道”即施行仁政﹞,好,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另一篇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深入的来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的介绍(8分钟)1)孟子生平: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孔孟并尊称他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思想的一部著作。

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2)孟子的思想: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a性善学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b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孟子的仁政思想:a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事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人教版-高二语文人教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人教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人教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孟子》第一课时(总34课时)一、教材依据: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试验教材必修3第8课。

二、设计思想:本课属古代议论性散文。

对于这类文言文,重点应放在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上,放在熟读背诵课文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语感。

另外还要通过指导和启发,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孟子及其仁政思想。

2.能力目标:朗读文章,突破语言障碍,形成语感,初步读通文章。

3.情感目标:从孟子的成长过程获得一些启示。

(成长与环境)四、教学重点:1.通读文章,读准字音,订正一些常见错误。

(纠正学生预习时的误读)五、教学难点:1.试理解文章,并当堂背诵。

六、教法选择: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体会七、学法指导:朗读-体会-背诵八、教学准备:九、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1.试背诵孟子的名句、请同学们整理有关孟子的典故。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⑩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典故成语如:孟母择邻、孟母断织、五十步笑百步、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挺身而出、舍我其谁)㈡作者及背景1.作者孟子与《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孔孟,并尊称他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杨华当【教材剖析】«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记叙了一段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民不加多〞的讨论,以及由此而惹起的孟子对自己〝暴政〞思想的详细内容的论述,最后孟子怀着激动的感情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允现象。

本单元还选入了«劝学»«过秦论»«师说»,单元提示里通知我们,本单元主要是学习议论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在艺术上,少量采用,比喻、排比、夸张的艺术手法。

可谓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到达很高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学情剖析】1.高一先生的逻辑思想才干与自主学习才干都较初中有长足开展,且关于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白话现象都有所了解,曾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古文的才干。

2.由于古今汉语的变化,少数先生可以读懂文章的大致意思,但关于一些白话语法知识还很模糊,不能准确地翻译,限制了对古人思想的准确解读才干。

【教学建议】1、课文第三局部论述了孟子实行〝霸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暴政的详细内容,教学时可参考课文研讨作适当解说。

2、增强诵读,增强语感。

诵读时要指点先生留意停顿,读准字音。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目的】1.识记积聚〝数〞〝发〞〝胜〞等白话虚词,〝以〞〝之〞〝于〞等白话虚词和判别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

2. 鉴赏孟子的论辩特征。

3.了解孟子的暴政和民本思想。

【教学重点】积聚白话虚词、虚词和白话特殊句式的用法【教学难点】2、逻辑严谨,层层深化3、善用比喻、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

教学反思:自主疏浚,交流强化白话文如何疏浚文字,历来是大家揪心的一个环节。

串讲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可是繁琐低效,出力不讨好;不串讲又担忧先生学得粗糙.最后,似乎还是由于反省才促使先生对照资料强化学习发生一定的效果.因此,运用自主疏浚——效果反省——交流强化的顺序会发生更好的效果。

高中语文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 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2分层示范诵读并作解说。
第一层:1凶——象地穿交陷其中之形,引申为歉收。2移——本义是禾长相扶倚之状,后代“ ”为迁移之义而本义废。 ,由此至彼之谓。3大意是,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
第二层:1鼓——会意字,左中为鼓,上象鼓饰,下象鼓架;右象手持槌击鼓动作。后引申为所击之物。古时以击鼓代进攻令。2大意是,孟子以“五之于国也
三维目标
1、简介孟子及孟子的思想,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重点目标
目标1
难点目标
目标2
导入示标
目标三导
课堂引入: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引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学做思一:走近孟子
介绍孟子生平及思想
二、学生分层练习背诵全文。
1第一层: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梁惠王的救灾办法。(向灾区调运粮食,从灾区迁出部分人口)
2“河东凶亦然”一句是省文,试用文言作完整的表述。(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于河东)
3“无如……者”意思是“没有像……的人”,能否换一种表达方式? (其君皆不及寡人之用心)
4试品味首句,说说惠王有无抱怨意。(从“焉耳矣”的叠用可见有抱怨劳而 无功之意:劳者,移民、移粟也;无功者,邻国之民不至)
2此问照应上文哪一句?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妙在哪里?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 3-8《寡人之于国》 精品教案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 3-8《寡人之于国》 精品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背景材料】一、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地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地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地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地一个最大地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地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地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地是各种发问地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二、孟子地仁政思想1.民本思想.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地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地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地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地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地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地力量,认为社会安定地前提在于百姓地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地.2.邦国地主权在民.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地人.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又说:“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孟子万章上》)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作了天子.虽然在孟子看来,归根到底天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透过孟子说法地唯心论雾障,可以看到,在孟子看来,一个政权地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地.范文澜同志称这种思想为“敬天保民”思想,是有一定道理地.3.民对不施仁政地暴君是可以不服从地.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还有,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地.这一点,比起孔子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4.政事以民为归宿.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虽然孟子地主张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地权利,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是有积极意义地.5.用人以民意为准.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地话不行,应以“国人”地意见为出发点,这种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地.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地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地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称赞周初古公亶父带着他地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8.反对不义地战争.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这种思想也是有积极意义地.三、参考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地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地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地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地.邻国地百姓没有更减少,我地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地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地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地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地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地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地季节人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地开端.“五亩大地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地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地畜养,不要耽误它们地繁殖时机,七十岁地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地田地.不要耽误它地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地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地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地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地,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地事.“贵族家地猪狗吃人所吃地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地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地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地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地百姓都会来归顺了.”【示范教案】寡人之于国也【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地特点.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地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地准确运用.二、能力训练目标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地方法,提高论辩能力.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地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地向背,利民保民地积极思想.2.对孟子“仁政”地具体内容进行探讨.【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地论辩方法.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地理解.解决办法: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地七种措施地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地具体化.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地了解.【课时安排】2课时【学生活动地设计】1.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地难点.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地方法.【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地主旨及结构.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二、整体感知1.解题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地.《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地著作,记录了孟子地言行,是孟子地弟子编辑地,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地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地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地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地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地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地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地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地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2.文章地主旨及特色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地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地.先针对梁惠王地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地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地,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地积极思想.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地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地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地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地结论.显示了孟子地辩才.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地气势和节奏感.3.本文学习地知识点①掌握本文地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③准确使用一词多义地词.如:“于”、“王”,“以”“食”“之”.④注意词类活用地词.“鼓”、“树”、“衣”、“谨”、“王”.三、重点、难点地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预习课文<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2.导入新课<1)学生复述课文.<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地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地?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地“仁政”地具体内容是什么?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地?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介绍作者、作品.4.文章梳理问答.<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地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地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地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地不平等.<2)试概括本文地结构[参考答案]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地方法,分析“民不加多”地原因.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地具体内容——使民加多地根本措施.四、总结、扩展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地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地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地联系,又将每段议论地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地整体.第二课时一、明确目标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地论辩方法.2.对孟子“仁政”内容地理解.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二、整体感知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地观点鲜明,明确,学习时要研究其具体地方法.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三、重点、难点地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出题讨论式讨论题:<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地气势磅礴?[参考答案]孟子善用比喻说理地“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地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地荒唐,说明害民地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地虐政.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地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地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地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地效果.连用“不可胜……也”地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地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地说服力和感染力.<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参考答案]集中在文章地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地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地具体内容.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地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2.以训练式,完成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1)通假字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地多.)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地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地人.)<2)古今异义词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地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地人.句意是:我对国家.)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地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地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或百步而后上<或,有地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地选择词.句意是,有地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3)一词多义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寡人之于国<对,介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王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ng)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ng)以请以战喻<让,介词)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以时入山林<按,介词)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食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之填然鼓之<没有意义地衬字)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五亩之宅<“地”,助词.)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4)词类活用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地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地衣服.)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地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5)古汉语句式判断句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倒装句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省略句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四、总结、扩展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地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地关键.判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地含义应做到以下几点:1.牢记实词地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课文中例句及文言词法句法.2.从字形、字音入手推求字义.3.利用文言句法特点判断词义.4.利用词地构成方式判断词义.5.从具体语境出发,顾及上下文去判断词义.理解孟子所说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地意思.<选自《孟子尽心下》)[参考答案]得到百姓拥护地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地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地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地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地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地力量,认为社会安定地前提在于百姓地安居乐业.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辨析下列多义词地不同意思<附答案)数<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数目)<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几,若干)<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读shu,屡次)<4)数罟不入洿池 <读c,密)发<1)百发百中 <发射)<2)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 <派遣)<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打开)<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花开)直<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弯曲)<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仅)<3)系向牛头充炭直 <价值)兵<1)非我也,兵也 <兵器)<2)穷兵黩武 <战争)<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4)草木皆兵 <兵士)胜<1)驴不胜怒,蹄之 <能承受)<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尽)<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胜利)<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优美地)3.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或……或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地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地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直……耳,是……也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是何异于……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地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附:板书设计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1.分析“民不加多”地原因阐述孟子答疑: 2.使“民加多”地措施结论——保民而王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11 / 11。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对古代中国政治思想“霸权主义”的学习,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霸权主义”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其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人物。

2.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3.探究“霸权主义”思想在当代世界的价值和启示。

二、教学内容1.课堂导入通过分发给学生一个小调查问卷,让他们回答:“你是否认为一个国家应该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为什么?”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

2.授课内容(1)“霸权主义”的概念和特点通过讲解“霸权主义”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它是指某个国家或集团通过武力、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手段控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国家政治理念。

(2)“霸权主义”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人物通过具体案例来介绍中国历史上的“霸权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如春秋时期的吴国、战国时期的秦国等。

(3)“霸权主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分析“霸权主义”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它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历史现象。

(4)“霸权主义”思想在当代世界的价值和启示通过探究“霸权主义”思想在当代世界的价值和启示,引导学生反思当今全球政治格局中各种力量的权衡与博弈。

三、教学方法1.讲述式教学通过对知识点的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霸权主义”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人物。

2.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来探究“霸权主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3.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所学内容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深入挖掘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霸权主义”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人物。

2.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现代化进程的作用,以及“霸权主义”思想在当代世界的价值和启示。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3.理解孟子主张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学习重难点:1、掌握孟子的仁政思想2、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理解教学方法:课前预习法、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他,是第一个能够正视权贵的智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卓识;他力劝国君“与民同乐”“仁民爱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不忍看百姓他“妻离子散”,他希望明君能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深知“地利人和”的至理,他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警示国君们要牢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就是亚圣孟子。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一次领会一下孟子的“仁政”主张,学习借鉴他高明的论辩艺术,品味他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二、知识积累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尽信《书》,不如无《书》。

8.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三、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生于战国时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

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

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

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

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

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鸡豚(tún )狗彘(zhì)之畜( xù) 无(wú,同“毋”)失其时数(cù) 罟(gǔ)不入洿(wū)池养生丧(sāng)死无憾谨庠( xiáng)序之教颁(bān,同“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申之以孝悌(tì)之义五十者可以衣(yì)帛(bó)矣然而不王(wàng)者涂(tú,同“途”)有饿莩(piǎo同“殍”三、《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

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

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

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

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鸡豚(tún )狗彘(zhì )之畜( xù) 无(wú,同“毋”)失其时数 (cù) 罟(gǔ)不入洿(wū)池养生丧(sāng)死无憾谨庠( xiáng)序之教颁(bān,同“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申之以孝悌(tì)之义五十者可以衣(yì)帛(bó)矣然而不王(wàng)者涂(tú,同“途”)有饿莩(piǎo同“殍”
三、《孟子》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四、解题: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词语看似浅易,内涵却很艰深。

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孟子》一书中多次论及仁政的有关问题。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

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实质是想借助增加人力而增加国力。

五、课文串讲: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

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
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利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

“王好战,请以战喻。

”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

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这两话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迁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

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增多,要使民增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5─7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5自然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撼”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三组排比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

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面三组排比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

”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多加”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6自然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多加”的根本措施。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这三组排比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种措施后产生的效果。

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

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比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
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相呼应。

7自然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

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仪,才能使他们归服。

“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三部分(5─7自然段)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六、用推断方法理解文言文:
1.以意逆志法
即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可跳过去,待全文大意理解得差不多后,再根据上下文,假设一种解释,有时甚至可以猜测,这种方法,叫做“以意逆志”,“逆”是“迎合”的意思,如本文中的“谨庠序”,就可利用这种方法。

2.利用对偶、排比、互文等方法进行推断
如本文的“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我们可以根据“斧斤”句推断“数罟”句的句意。

3.根据上下思路和逻辑关系推断
如“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句意,就可以根据上文“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来推断。

七、作业:
第三题、第四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