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需水规律及灌溉
玉米灌溉及田间节水技术论文
![玉米灌溉及田间节水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c22cb31a37f111f1855bbd.png)
玉米灌溉及田间节水技术【摘要】目前我国的灌溉技术还比较落后,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只有40%,而先进国家灌溉水的利用率达70%~80%。
我国农田灌溉节水潜力很大。
因此,对玉米实施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发展玉米生产和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玉米灌溉;田间节水;技术分析玉米是需水量较多的作物,合理地灌溉是玉米生长的重要保障。
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通过采用先进的灌水方法和设施,把水适时适量地输送到田间,使玉米受水均匀,减少和避免地面径流、地下渗漏的消耗,并达到节水、高产、高效益的要求。
1.玉米灌溉与土壤环境的关系玉米的需水量是指在水分适宜、生长正常、产量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棵间土壤蒸发量、植株蒸腾量、组成植株体以及消耗于光合作用等生理代谢过程中需水量的总和。
由于组成植物体和消耗于光合作用所需水量很少(不到1%),故可将此部分忽略。
因此,玉米需水量主要指在适宜土壤水分条件下,棵间土壤蒸发量和植株蒸腾量之和。
其大小常用田间单位面积所需降水量(毫米或立方米)来表示。
我国夏玉米所需降水量为300~450毫米,绝大部分地区在400毫米左右。
影响需水量的主要因素是气象、土壤、栽培措施和品种等,玉米生育期内积温高,相对湿度小,日照强,风力大,需水量就大。
凡生长期长、叶面积大、气孔数目多的品种,蒸腾量较大,因而需水量也大。
随着耕深、栽培密度和施肥量的加大,玉米需水量有增加趋势。
此外土壤质地、水分及地下水位也影响玉米需水量。
春玉米比夏玉米耗水量较多,但各生育时期的需水规律基本一致。
2.玉米各个生长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为获得玉米高产、稳产,在玉米生育过程中应重点在播种期、抽雄开花期和灌浆期浇好3次关键水,适时灌溉拔节水、大喇叭口水。
据研究,玉米各生育时期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土壤含水率指标以黏土为例:出苗至拔节14%~16%;拔节至抽雄16%~18%;抽雄至开花末期18%~20%;灌浆期18%~20%。
当土壤水分降到下限值时应进行灌溉。
实验一 玉米的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的设计
![实验一 玉米的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7f080fad51f01dc281f1f5.png)
实验一玉米的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的设计一、实验目的正确分析所提供的各种资料,掌握作物灌溉制度和灌水率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
二、仪器设备绘图工具、计算器三、实验内容基本资料分析。
1、玉米的地域分布玉米的种植区域遍布全国各省(区、市),而根据适宜种植的程度又较集中分布在从东北三省经冀、鲁、豫、陕走向西南的一个狭长地带,该地带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70%,产量接近玉米总产量的4/5。
根据地理位置、地势、气温、无霜期长短等条件确定玉米的播种期和种植制度,并将玉米大致分为春播和夏播两类。
我国北方北纬40度以北,多为春季播种,为春玉米。
北纬38度以南,气温较高,无霜期多在190天以上,玉米夏季播种,为夏玉米。
冀、晋、陕、鲁及新疆等省区,靠北部种植春玉米,南部复种夏玉米,中部春、夏玉米交叉种植。
长江以南一些地区有一年三熟的秋玉米,而广西、海南等省区,还可以在冬季种植玉米。
2、玉米的需水规律无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北方玉米还是南方玉米,需水模系数(指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百分比)的变化趋势均是从小到大,再由大到小。
各生育阶段需水情况如下:(1)播种~拔节阶段:植株蒸腾量很小,其水分多数消耗在棵间蒸发中,玉米这个生育阶段在全生育期内时间最长,春、夏玉米分别占全生育期天数的32.4%~35.6%和30.3%~31.9%,但需水模系数最低,春玉米占23.9%~24.2%,而夏玉米仅占16. 7%~22.8%。
(2)拔节~抽雄阶段:不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此生育阶段都处于气温较高的季节。
玉米在拔节以后,由于植株蒸腾的速率增加较快,日需水强度不断增大。
该阶段经历时间,春玉米34~40天,北方夏玉米25~32天,南方夏玉米仅18~25天。
该阶段需水模系数普遍较高,春玉米为28. 2%~33.5%,在灌溉条件下的夏玉米达28.3%~36.5%。
(3)抽雄~灌浆阶段:是玉米形成产量的关键期。
该阶段时间较短,春玉米18~24天,夏玉米16~21天。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玉米需水规律研究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玉米需水规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1138d233169a4517723a350.png)
供 试 玉米 品种 为本 玉 1 ; 试 仪器 有 水 表 、 分仪 , 2供 水 分
别 用 于测定 测坑 的灌水 量 、 内土壤 含水 量 。 坑
13 试 验 设 计 .
试 验 在 防 雨棚 下 的测 坑 内进 行 . 米 整 个 生 育期 被 划 玉 分 为 5个 生 育 时期 , 苗期 、 节 期 、 穗 期 、 浆 期 、 熟 即 拔 抽 灌 成 期 。 节 期 、 穗期 、 浆 期按 需 水 关键 期 处 理 : 期 、 熟 拔 抽 灌 苗 成 期按 需 水 非 关键 期 处 理 。 关键 期 土 壤水 分 控 制 下 限分 别 设 定 为 田间 持水 量 的 5 %、5 7 %、 5 。 关 键 期 土壤 水 5 6 %、0 7 % 非
农 艺学
现 代 农业 科技
21 年第 2 01 0期
非 充分 灌溉 条件 下 玉米 需水 规律 研 究
于 秀琴 ・ 于 景春 信佰玲 王 婕
(辽 宁 省 建 平 县 灌 溉 试 验 站 , 宁建 平 12 0 ; 建 平 县 水 利 局 ) 辽 2 4 5
摘 要 对 玉米 非充 分 灌溉 需水 规律 的研 究表 明 : 玉米 的需 水敏 感期 为抽 雄 期 至灌 浆期 . 此 时期保 持 较 高 的水 分 可 以提 高 玉米 的 产 在 量; 玉米全 生 育期 需 水量 3 4 14 9 m是 进行 非 充分 灌溉 确 定 经济 灌溉 定额 主要 研 究 区域 ; 9 . 3. - 7m 一般 情 况下 , 着 玉米 产量 水 平 的提 高 , 随 玉 米 需 水 系数 呈现 降低 的趋 势 , 关键期 土壤 水 分控 制下 限设 定为 田 问持 水 量 的 6 %, 关键 期 土壤水 分控 制 下限设 定 为 田 间持水 量 的 6 %。 5 非 0 实施 一定程 度 的水分 胁迫 , 以显 著地提 高其 水 分 生产率 , 其 水分 生产 率达 到最 高 。 可 使
玉米灌溉技术
![玉米灌溉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27de12baf45b307e8719725.png)
21 第 2 0 0年 2期
农 艺学
玉米 灌溉 技 术
朱景 嵩
( 林 省 梨 树 县 梨 树镇 农 业技 术 推 广站 , 林 梨 树 16 0 吉 吉 3 50)
摘要
介 绍 了玉 米 播 种 期 、 苗 期 、 节 孕 穗 期 、 穗 开 花 期 、 浆 成 熟 期 的 需 水 规 律 , 为 玉 米 合 理 灌 溉 、 取 高 产 提 供 参 考 。 幼 拔 抽 灌 以 夺 文章 编 号 10 — 7 9 2 1 2 — 1 1 0 0 7 5 3 (0 0)2 0 0 - 1
关键词 玉 米 ; 溉 ; 律 ; 灌 规 生育 期 中图分 类号 ¥ 1 文 献 标 识 码 B 5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玉 米是 需水 较 多 的作物 , 从种 子 萌发 、 出苗 到 成 熟 的整 个生 育过 程 . 了 苗期应 适 当控 制土 壤水 分进行 蹲 苗外 , 除 自
拔节 至成 熟 。 必 须适 当地 满足 玉米 对 水分 的要 求 , 都 才能 保 证其 正常 的 生长发 育 。 因此 雨量 少或干 旱 无 雨季 节 的 田 降 间持 水 量 不 能满 足 玉 米 生长 发 育 需要 , 必 影 响玉 米 的正 势
的 6 %左 右 最 佳 。 0
3 拔 节 孕 穗 期
时 茎叶 积累 的营 养物 质 主要 通过 水分 作 为媒介 向 籽粒 中输
送. 需要 大量 的水 分 才能保 证营 养 运输 的顺 利进 行 。 时干 此
旱 就 会造 成 籽粒 薄 , 粒 重下 降 , 干 产量 低 , 分对 产 量 的 影 水 响 仅 次 于抽 雄 期 。 期 间 维 持 壤 水 分 在 田 间 持 水 量 的 这
玉米的需水特性与灌水技术
![玉米的需水特性与灌水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c4c710071fe910ef12df8a2.png)
玉米的需水特性与灌水技术(一)玉米的需水量需水量也称耗水量,是指玉米在一生中棵间土壤蒸发和植株叶面蒸腾所消耗的水分(包括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总量。
玉米是用水比较经济的作物之一。
各生育阶段的蒸腾系数在250~500之间。
因为玉米植株比较高大,一生制造的干物质比较多,而且生育期多处于高温季节,所以绝对耗水量很大。
玉米全生育期需水量受产量水平、品种特性、栽培条件、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玉米一生的耗水总量,春玉米2 550—6 000 m/hm,夏玉米1860—4440m/hm。
1.产量水平与需水量试验证明,在一定范围内玉米的需水量随着子粒产量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多。
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耗水量增长的比值逐渐减少。
表现为玉米对水分的利用效率随产量的提高而提高,产量越高用水越经济。
一般每生产1kg子粒约耗水0.6m。
2.品种与需水量玉米需水量受品种影响。
品种不同,其生育期、植株大小、单株生产力、吸肥耗水能力、抗旱性等均有差异,其耗水量也不同。
即使在同一产量水平,对水分消耗也不同。
生育期长的晚熟品种,一般植株高大、叶数多、叶面积大,因而叶面蒸腾量大、棵间蒸发和叶面蒸腾持续期相对加长,耗水量也较大。
反之,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耗水量则较小。
此外,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蒸腾速率低于一般品种,消耗的水分也比不耐旱的品种要少。
3.栽培措施与需水量施肥、灌水、密度和田间管理等栽培措施都是影响玉米需水量的因素。
在相同生态条件下,增加施肥量可促进植株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生长,不仅增强了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同时也增加了蒸腾面积和植株蒸腾作用,从而使耗水量增加。
灌水次数越多,每次灌水量越大,玉米实际的耗水量越高。
如果灌水方法不科学,更会加大玉米耗水量,降低水分利用效率。
在一定范围内,随密度增加会因群体叶面积和蒸腾量的相应增多,使总耗水量有加大的趋势。
中耕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避免下层土壤水分向空间蒸发。
中耕的除草作用亦减少了水分的无效消耗。
夏玉米的需水、需肥规律及水肥管理
![夏玉米的需水、需肥规律及水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08830ddc1c708a1284a44fd.png)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一、夏玉米的需水、需肥规律(一)需水规律水是构成玉米植株的主要成分,占鲜重的80%~90%。
玉米每生产1公斤干物质消耗的水比其他作物少得多。
玉米的蒸腾系数为200~300,小麦为400~500,水稻为710。
但是玉米植株高大,生长迅速,又生长在高温季节,绝对耗水量则较多。
据资料证明,667m 2产量500千克的夏玉米耗水量300~370立方米,形成1千克籽粒大约需水700千克。
耗水量随产量提高而增加。
夏玉米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
从播种到出苗需水量少。
播种时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应保持在60%~70%,才能保持全苗;出苗至拔节,需水增加,土壤水分应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为玉米苗期蹲苗、促根生长创造条件;拔节至抽雄需水剧增,抽雄至灌浆需水达到高峰,从开花前8~10天开始,30天内的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一半。
该期间田间水分状况对玉米开花、授粉和籽粒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要求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为宜,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灌浆至成熟仍耗水较多,乳熟以后逐渐减少。
因此,要求在乳熟以前土壤仍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乳熟以后则保持60%为宜。
(二)需肥规律夏玉米生育期短,生长发育快,需肥较多,对氮、磷、钾的吸收尤甚。
其吸收量是氮大于钾,钾大于磷,且随产量的提高,需肥量亦明显增加;当产量达到一定高度时,出现需钾量大于需氮、需磷量。
如对667m 2产量300~350千克的玉米进行分析,得到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2.5∶1∶1.5;667m 2产量350~400千克时为2.4∶1∶1.7;667m 2产量720千克时则为3∶1∶4。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总趋势:苗期生长量小,吸收量也少;进入穗期随生长量的增加,吸收量也增多加快,到开花达最高峰;开花至灌浆期有机养分集中向籽粒输送,吸收量仍较多,以后养分的吸收逐渐减少。
可是,春、夏玉米各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总趋势有所不同,到开花、灌浆期春玉米吸收氮仅为所需氮量的1/2,吸收磷为所需量的2/3;而夏玉米此期吸收氮、磷均达所需量的4/5。
玉米高产需水规律
![玉米高产需水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69f2b96ca76e58fafab00379.png)
玉米高产需水规律
玉米生长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生育阶段,植株蒸腾面积及根系量都在发展,环境条也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所以其阶段需水量存在较大差异。
①出苗~拔节苗期需水量较少,日耗水1.28方/亩,占全生育期总量的13%。
②拔节~抽雄需水量显著增多,日耗水4.87方/亩,占全生育期总量的32.6%。
③抽雄~乳熟需水量达到高峰,日耗水5.41方/亩,占全生育期总量的35%。
④乳熟~成熟需水量开始下降,日耗水3.74方/亩,占全生育期总量的19.4%。
从玉米生育期需水规律看,需水量呈单峰曲线,苗期需水较少,孕穗(拔节~抽雄)增多,灌溉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少。
玉米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状况的反应
实践和研究证明玉米对水分状况的反应总的趋势是苗期比较耐旱,从拔节以后对水分亏缺越来越敏感,抽丝期最敏感,此后敏感性下降。
出苗至展开5叶期,因植株生长缓慢,个体少,耗水少,一般土壤水分就可维持根系的正常生长。
展开5叶至拔节,雄穗正在发育,雌穗开始生长,这一阶段末期开始对水分敏感,但正常情况仍不需要灌水。
拔节至抽雄这一阶段是茎叶生长最快,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阶段,也是玉米对水分较敏感时期。
大喇叭口期是雌穗小花分化发育的关。
玉米的需水规律
![玉米的需水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c20c386458fafab069dc0219.png)
1 ・ 2
2 拔 节 至 吐丝 此 阶段 植株 生 长 速度 加快 , 长 量 、 生 急 剧 增 加 。该 阶段 气 温 高 , 面 蒸腾 作 用强 烈 , 理 代 叶 生 谢 活 动 旺盛 , 水 量 加 火 , 占总 耗 水 量 的3 % , 耗 约 8 日平 均
耗 水 达 4 ~6 m3 h 5 0 / 。 3 吐 丝 至 灌 浆 此 阶段 水 分 条件 对 子 粒 库容 大小 、 、 ・种植业ຫໍສະໝຸດ ・ 玉 米 的需 水规 律
泰 一 赵 程 程 ( 吉林 省 农 业 广 播 电视 学校 通 化 县 分 校 14 0 ) 3 1 0
水 是生 命 发 生 的 环境 , 是 生命 发 展 的 条件 。玉 米 也 与 其他 作 物 相 比 , 水 比较经 济 , 植 株 高 大 , 对需 水 用 但 绝 量较 多 , 掌握 玉米 需 水 规 律是 合 理 灌 溉 的基 础 。了解 玉 米 植 株 在各 时 期 的 需 水量 , 以便 农 时 应 用 。 由 于 玉米 各 个 生 育 阶 段 历 时 长 短 、 株 生 长量 、 面 覆 植 地
子 粒 败 育 数 量 及 子 粒 饱 满 程 度 都有 所 影 响 。此 期 同化 面积仍 较大 , 水 强度 也 比较高 , 耗 日耗 水 量 可 达 4 ~ 5 6 m / 右 , 段耗 水 量 占总耗 水 量 的 3 %左 右 。 0 hm 左 阶 2 4 灌 浆 至 成 熟 此 阶段 耗 水较 少 , 玉米 叶 面积 系 、 但 数仍 较 高 , 合 作 用也 比较 旺盛 , 光 日耗 水 强 度 可 达 到 3m/ , 6 hm 阶段 耗 水 量 占总耗 水 量 的 1 % ~3 % 。 0 O 6 -7 千 克 , 底 肥 或 种 肥 , 能 秋 旌底 肥 ;3 氮肥 : 0 5 做 不 () 每 公 顷施 纯 氮 10 10 克 , 中3 % -4 %做 底 肥 或 种 0 ~ 5千 其 0 0 肥, 另外 6 % ~7 %做 追 肥 施入 。 O 0 ( ) 六 田间 管 理 1查 田补 栽 . 出 苗 前 及 时 检 查 发 芽 情 况 , 发 现 烂 芽 等 , 准 备 如 要 好 预 备 苗 ; 苗 后 如 缺 苗 , 利 用 预 备 苗 或 田间 多 余 苗 出 要 及 时 坐 水 补 栽 。 3 片 叶 时 , 将 弱 苗 、 苗 、 苗 挑 ~4 要 病 小 出 , 等 距 定 苗 。 ~次 2 铲 前 深松 、 地 . 趟 出苗 后 进 行 铲 前 深松 后 铲 前 趟 一梨 。头 遍铲 趟 后 , 每 隔 1 ~1天 铲 趟 一 次 。做 到 三 铲 三趟 。 0 2 4 化 学 除草 . () 1播后庙前除草剂应用条件既 可选用 的除草剂 在土壤墒情较好 的地块可选用播后庸前除草剂 。
玉米需水规律及灌溉
![玉米需水规律及灌溉](https://img.taocdn.com/s3/m/fce870ac284ac850ad024239.png)
五.常用的灌溉方式—滴灌和喷灌
滴灌具有高效节水的优势,喷灌浪费水比较严重。
二.玉米的需水特性
1.播种~出苗期:种子播下以后需从土壤中吸收相当于种子重量45%~50%的水分,种子才能发 芽,此期耗水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2%~3%,土壤适宜含水量应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 2.出苗~拔节期:此期由于植株较小,叶面积不大,蒸腾量小,需水量较少,此期耗水量约占全 生育期总耗水量的19%~20%,土壤适宜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由于种子根 扎得较深,所以抗旱能力较强,一般情况下不需灌水。但是注意防止土壤过湿。 3.拔节~抽雄期:到拔节期气温高,加之叶面积较大,蒸腾作用旺盛,此期玉米所耗水分约占一 生总需水量的30%左右。这一时期土壤适宜含水量应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到抽雄前10天 ,开始进入一生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此期一株玉米一昼夜耗水量可达24公斤。如果水分不足,不仅 植株营养体小,而且雄穗会产生不孕花粉,雄穗不能及时抽出,也就是农民通常所说的“卡脖旱”。 同时,雌穗小花行数及总花数也会减少,雌穗发育受阻。 4. 抽雄~吐丝期:此期玉米对水分反应更敏感,是玉米需水的关键时期,对水分的要求达到了高 峰,经历时间虽然只有几天,可耗水量却占一生所耗总量的10%左右.此期土壤含水量以田间最大持 水量的80%~85%为宜。此期干旱,抽雄开花持续时间缩短,不孕花粉大量产生,雌穗花丝寿命缩短 ,甚至伸不出苞叶,抽雄、吐丝间隔时间延长,影响授粉结实,干旱严重时,可减产20%~50%。 5.子粒灌浆期:雌花受精到其后的20天前后,是玉米一生中对水分需要量大、对水分反应敏感的 时期,通常把此期称为玉米需水临界期,所耗水分约占玉米一生所耗总量的22%~23%,土壤适宜含 水量应占田间最大持水量80%。如果水分不足,既不能使子粒迅速尽可能地膨大,更限制了干物质向 子粒运输积累,导致早期败育粒数增多,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也受影响。子粒灌浆中期水分不足,中 期败育粒增加,穗粒数减少,干粒重下降,对产量影响较大。子粒灌浆中、后期耗水量约占玉米一生 所耗水量的13%~14%,土壤适宜含水量应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左右。此时缺水称为秋吊,对产 量有直接影响。但是,如果在子粒灌浆期间水分过多,会影响根系寿命,根腐病、茎腐病加重,造成 倒伏,对产量有直接影响。因此,洼地要注意排涝。
玉米需水规律及灌溉技术
![玉米需水规律及灌溉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1a9d9e66294dd88d0d26b82.png)
此期土壤水分维持田间最大持水量 的 7 0 % ~8 0 %为
。
宜。
1 . 5 抽 穗 至 灌 浆 。 此 时 叶面 积 最 大 ,制 造 营 养 物 质 多 ,开 花 、授 粉 、籽 粒形 成 ,需水 较 多 ,如缺 水 干 旱 ,花 粉 、花丝 败 育 ,籽 粒 发育 不 良。此 期春 玉 米 需水 约 占全 生育 期 3 0 %, 夏 玉 米 约 占全 生 育 期
玉
米
需
水
规
律
及
灌
溉
技
木
1 玉米 一生需水 变化 规律
壮 ,据 研 究 , 田问 最大 持 水 量 为 4 1 可把 非 生长 季 节 可利 用 的
1 . 1 玉 米 茎 叶 茂 盛 、 植株 高 大 ,一 生 制 造 的有 机
上。
般都 结合 追肥进 行 浇水 。
3 . 4 玉米 抽 穗 开 花 期灌 水 。玉 米 抽 穗 开 花 期 , 需 水 最 多 ,是 玉 米 需水 临 界 期 。天 气 炎 热 , 日照 长 , 气 温高 ,蒸 腾大 ,耗 水 多 ,缺水 不利 ;此外 ,此 时
如空气干燥 ,玉米花粉及柱头易失水而导致生活力
1 . 3 玉 米 出苗 到 拔 节 。 生长 慢 、植 株 小 ,消 耗 水
分较少,此期根系发育较快,水分过多影响根系下 扎伸长 ,故 苗期 水分 消耗 占生育 期水 分 总量 的 1 5 %
~
耙 耱保 墒 。实在 来 不及 早灌 ,可 在播 种 前灌 水 ,水 量 要 小 ,一 般 每 亩 3 0~4 0 m ,灌 后 要适 时整 地 保 墒 播 种 。夏 玉 米 播 种 时 : f旱 高 温 ,灌 水 有 利 于 全 苗 ,陕 西试 验 证 明 ,播 前 每 亩 灌 水 5 0 m, , 比 不灌
膜下滴灌制种玉米需水量与需水规律的研究
![膜下滴灌制种玉米需水量与需水规律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6731b03f12d2af90242e69e.png)
d e r — m u l c h — d i r p i r r i g a t i o n . 【 Me t h o d 】 T i m e d o m a i n r e l f e e t o m e t r y( T D R )w a s u s e d t o c o n t i n u o u s l y m o n i t o r
c a l c u l a t e wa t e r c o ns ump t i o n a n d wa t e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pe io r d s o f u n d e r— -mu l c h— —d r i p C O I T I f o r
关键词 : 膜下滴灌动态变化 耗水强度 ; 需水量 ; 水 分生产效率
中图分类号 : ¥ 5 1 3 ; s 5 0 7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4 3 3 0 ( 2 0 1 3 ) l 1 — 2 0 o o一 0 6
S t u dy o n Wa t e r Re q u i r e me n t a nd W a t e r Us e Ef ic f i e n c y o f Mu l c he d— — c o r n f o r Se e d W a t e r wi t h Dr i p I r r i g a t i o n
r o n o m y , S h i h e z i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i h e z i X i n i f a n g 8 3 2 0 0 3: 【 O b j e c t i v e ] T h e p u r p o s e o f t h i s p r o j e c t a i m s t o p r o v i d e a t h e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f o r m a i z e j o i n t i n g
制种玉米蓄水规律与节水技术研究
![制种玉米蓄水规律与节水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f7317b2f121dd36a32d8260.png)
制种玉米蓄水规律与节水技术研究摘要:玉米与其他作物相比,用水比较经济,但植株高大,绝对需水量较多,掌握玉米需水规律是合理灌溉的基础,据研究667m2产籽粒500kg,需水量在250~300m3。
影响需水量的主要因素是气象、土壤、栽培措施和品种等,玉米生育期内积温高,相对湿度小,光照强,日照时数长,风力强,需水量就大。
凡生长期长,叶面积大,气孔数目多的品种,蒸腾量较大,因而需水量也大。
随着深耕深度、栽培密度和施肥量的加大,玉米需水量有增加趋势。
此外土壤质地、水分及地下水位也影响玉米需水量。
关键词:玉米;蓄水;研究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1 张掖市水资源状况黑河中游的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部,属河西走廊中部绿洲,气候特点是降雨少而集中,昼夜温差大,日照长,辐射强,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夏季短而炎热,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干燥缺雨,故本区为严重干旱气候区。
该区域日照总时数2683~3088h,年太阳辐射总量133.36~148.42kcal/cm2,日照时间长,作物光合能力大,光的有效辐射高,奠定了一个高生产力形成的基础。
平均气温5~8℃,气温日较差在13.3~15.7℃,≥10℃有效积温2600~3300℃,无霜期155d,是玉米高产区,较大的昼夜温差更是提高玉米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必要条件。
降水稀少,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10.4~130.5mm之间,蒸发量大,多年平均年蒸发能力在1200~2200mm之间。
土壤种类以灌漠土、灰钙土和栗钙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是农业生产的精华之地。
张掖地区属资源性缺水地区,共有耕地24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4.853万hm2,其中玉米种植占8万hm2,占灌溉面积的53.9%[1]。
目前黑河中游玉米亩平均灌溉定额为511m3,8万hm2年用水量达6.1亿m3,占黑河中游可利用水量的35.9%,占农业用水量的42.2%,人均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866.7m2,农民667m2均水资源水量为511m3,同时每年近6.7万hm2耕地不能适时保灌,每年因调水造成的农业和生态经济损失在7亿元左右[2]。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有什么需求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有什么需求](https://img.taocdn.com/s3/m/b05d1119d0d233d4b04e695e.png)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有什么需求来源:北京市农业局玉米各生育时期的需水量是两头小,中间大,降雨是供给玉米水分的主要来源。
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水分需求特点是:(1)出苗到拔节期:这时由于植株矮小,气温较低,需水量较少,仅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5%~18%左右。
出苗后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使玉米苗避免旺长。
(2)拔节到灌浆期:这时玉米迅速生长,叶片增多,气温也升高,故玉米的蒸腾量加大,因而要求较多的水分。
从拔节到灌浆需水约占总需水量的一半左右,特别是抽雄穗前后一个月内,缺水对玉米生长影响极明显,严重缺水时,造成雄穗或雌穗抽不出,称“卡脖旱”。
因此,抽雄前后要有足够的水分,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适宜。
(3)成熟期:对水分要求略有减少,这时期需水量约占总需水量的25%~30%,这时缺水,会使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
玉米的田间需水量2013-06-05 信息来源:河北省行唐县农业局玉米的田间需水量也就是玉米在生长发育期内自身生理消耗和环境消耗(如田间蒸发、地下渗漏等)所需的的降水、灌溉、地下水的总量。
玉米的需水量受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和品种等因素的影响,玉米生育期内积温高,相对湿度小,光照强,日照时数长,风力强,需水量就大。
生长期长,叶面积大,气孔数目多的品种,蒸腾量较大,需水量也大。
随着深耕深度、栽培密度和施肥量的加大,玉米的需水量有增加的趋势。
此外土壤质地、水分及地下水位也影响玉米需水量。
玉米一生总的需水量,一般为亩产500千克玉米,亩需水量为250―300立方米。
绝对需水量较多,掌握玉米需水规律是合理灌溉的基础。
据研究亩产籽粒500kg,需水量在250—300m3.?种等,玉米生育期内积温高,相对湿度小,光照强,日照时数长,风力强,需水量就大。
凡生长期长,叶面积大,气孔数目多的品种,蒸腾量较大,因,玉米需水量有增加趋势。
此外土壤质地、水分及地下水位也影响玉米需水量。
?多,但各生育时期的需水规律基本一致。
玉米怎么进行灌溉,玉米的灌溉技术
![玉米怎么进行灌溉,玉米的灌溉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72eaee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2.png)
玉米怎么进行灌溉,玉米的灌溉技术夏季高温天气,玉米很容易发生干旱,所以给玉米及时进行人工灌溉很重要,下面就让专业人士为大家介绍一下玉米的灌溉技术。
1、沟灌和隔沟灌。
玉米种植行距较宽,采用沟灌非常方便。
还可采用隔沟灌的方式,即只在玉米宽行开沟灌水,即省工又省水。
2、管道输水灌溉。
一般采用有地下硬塑管,地上塑料软管,一端接在水泵口上,另一端延伸到玉米田远端,边灌边退。
3、喷灌和滴灌。
喷灌和滴灌具有省水、省工、省地、保土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玉米田要不要浇水,应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天气情况和土壤含水量情况而定。
播种时,良好的土壤墒情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苗匀的保证。
若壤土含水量低于16%,粘土含水量低于20%,沙土含水量低于12%即需要灌水。
从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时期来看,一般应浇好4次关键水:(1)拔节水。
玉米苗期植株较小,耐旱、怕涝,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65%之间,一般情况下可以不浇水。
但玉米拔节后,植株生长旺盛,雄穗和雌穗开始分化,需水量增加。
墒情不足时,浇小水。
(2)大喇叭口水。
该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此期干旱会导致小花大量退化,容易造成雌雄花期不育,遭遇“卡脖旱”。
(3)抽穗开花水。
玉米抽雄开花期前后,叶面积大,温度高,蒸腾蒸发旺盛,是玉米一生中需水量最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此期为需水高峰,应保证充足水分,如地表土手握不成团,应立即浇水。
浇水一定要及时、灌足,不能等天靠雨,若发现叶片萎蔫再灌水就会减产。
(4)灌浆水。
籽粒灌浆期间仍需要较多的水分。
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低于70%就要灌水。
此期保持表土疏松,下部湿润,保证有充足的水分,遇涝注意排水。
北京地区春玉米一般在5月15日前后播种,为的是躲过大喇叭口期的干旱情况。
播种时土壤墒情要好确保出全苗就可以,其它一般情况下很少灌溉,亩产量达到1000斤左右没问题。
如果遇到特别干旱的年份,在拔节期结合施肥要灌一次水,大喇叭口期灌一次,成熟期看情况了。
玉米需水规律
![玉米需水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ba3e285f5335a8103d22075.png)
玉米需水规律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整个生育期内,水分的消耗因土壤、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有很大的变动。
玉米需水量多少与播种季节有关,春玉米生育期较长,耗水绝对量比夏玉米要多得多。
不论春、夏玉米,都有相似的需水规律。
1 .播种出苗期玉米从播种发芽到出苗,需水量少,占总需水量的3. 1%-6 . 1%。
玉米播种后,需要吸取本身绝对干重的48%-50%的水分,才能膨胀发芽。
如果土壤墒情不好,即使勉强膨胀发芽,也往往因顶土出苗力弱而造成严重缺苗;如果土壤水分过多,通气性不良,种子容易霉烂也会造成缺苗,在低温情况下更为严重。
播种时,耕层土壤必须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才能保证良好的出苗。
2. 幼幼苗玉米在出苗到拔节的幼苗期间,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面蒸腾量较少,所以耗水量也不大,约占总需水量的17. 8%-15 . 6%。
这时的生长中心是根系,为了使根系发育良好,并向纵深伸展,必须保持表土层疏松干燥和下层土比较湿润的状况,如果上层土壤水分过多,根系分布在耕作层之内,反不利于培育壮苗。
因此,这一阶段应控制土壤水分在田问持水量的60%左右,可以为玉米蹲苗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促进根系发育、茎秆增粗、减轻倒伏和提高产量都起到一定作用。
3. 拔节孕穗期玉米植株开始拔节以后,生长进入旺盛阶段。
这个时期茎和叶的增长量很大,雌雄穗不断分化和形成,干物质积累增加。
这一阶段是玉米由营养生长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植株各方面的生理活动机能逐渐加强。
同时,这一时期气温还不断升高,叶面蒸腾强烈。
因此,玉米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约占总需水量的29. 6%-23 . 496。
特别是抽雄前半个月左右,雄穗已经形成,雌穗正加速小穗、小花分化,对水分条件的要求更高。
这一阶段土壤水分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
4•抽穗开花期玉米抽穗开花期,对土壤水分十分敏感,如水分不足,气温升高,空气干燥,抽出的雄穗在2-3天内就会晒花”造成有的雄穗不能抽出,或抽出的时间延长,造成严重的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玉米灌溉技术
![玉米灌溉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34138f8f61fb7360b4c6596.png)
高峰,称为春玉米需水“临界期”。此时如果水分不足,气温升高, 空气干燥,抽雄后三、两天内就会“晒花”,或雄穗抽不出,或抽
雄延迟,造成严重减产。
此时需水量占总需水量比率并不高,但日耗水强度却最高,此 时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80%为好。
(5)灌浆成熟期
此时仍需要相当多的水分才能满足春玉米灌浆要求。
这期间是产量形成的重要阶段,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做溶媒,把 光合产物由茎叶运送到子粒中去。 这时期的需水量约占总需水量的30%~20%。
3.1%~6.1%。
如果此时土壤田间持水量达70%时即可保证全苗;过
少则易造成出苗率下降。
(2)幼苗期
春玉米从出苗到拔节的幼苗期间,由于气温较低,植
株矮小,生长缓慢,需水量少,约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20%
左右。右。
(3)拔节孕穗期
春玉米拔节后进入旺盛生长阶段,茎和叶增长量大,雌雄穗不 断分化形成,是春玉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尤其是抽雄
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栽培条件、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产量水平与需水量
试验证明,在一定范围内玉米的需水量随着子粒产量水平的
提高而逐渐增多。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耗水量增长的比值逐
渐减少。表现为玉米对水分的利用效率随产量的提高而提高。
一般每生产1kg子粒约耗水0.6m3。
2.品种与需水量
玉米需水量受品种影响。品种不同,其生育期、植株大小、单
一般自流灌区畦长30~lOOm,畦宽应与农业机具工作宽度相适
应。多为2~3m,每亩约5~10个畦。畦灌适宜地面坡度为0.001%~ 0.003%之间。
2.灌水方法
(2)沟灌
在玉米行间开沟灌水,沟灌适宜的坡度为0.003%~0.008%。灌
玉米灌溉方式,玉米灌溉次数与灌溉量.doc
![玉米灌溉方式,玉米灌溉次数与灌溉量.doc](https://img.taocdn.com/s3/m/6a92e4dd6294dd88d0d26b72.png)
玉米灌溉方式,玉米灌溉次数与灌溉量玉米植株根深叶茂,而且其生长期多处在高温条件下,属需水较多的作物。
玉米不同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要不同,必须依据玉米的需水规律,结合当地气候情况,进行科学灌溉,以满足玉米各个生育对水分的需求,保证高产稳产,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玉米灌溉方式,玉米灌溉次数与灌溉量。
一、灌溉方式(1)细流沟灌:是目前新疆玉米灌溉使用最多的方法,操作简便,对土地要求不严,较大田漫灌和畦灌省工,省水。
(2)自压软管灌:是近年兵团推广的一项新的节水灌溉技术,投入不大,节水效果良好。
但要求土地平整,坡降均匀,坡度在1‰~3‰。
(3)滴灌:对土地要求不严,节水效果好,但成本略高。
二、灌溉次数与灌溉量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新疆中晚熟春玉米一般灌水4~5次。
第一水后根据玉米生长及气候情况每间隔12~15天灌一次水,总灌量320~400方。
早熟玉米一般灌3~4水。
(1)中晚熟玉米展开10~12叶时(大喇叭口期),就应开沟灌第一水,亩灌量90~100方,要求渗透均匀,不淹不漏。
(2)第一水后,玉米迅速生长,田间蒸腾不断加大,抗旱能力下降,应及时赶浇第二水,间隔以不超过15天为宜,亩灌量80方左右。
如第二水时间无保证,宁可推迟第一水。
(3)第三水间隔12~15天,正是玉米抽雄前后的需水高峰,应及时补给,亩灌量70~80方。
(4)第四水在玉米抽丝后,籽粒形成灌浆初期,要适时适量满足用水要求,以保证穗大粒多。
亩灌量60~80方。
(5)第五水一般群体较大或玉米高产田,耗水量大,于乳熟中后期适量灌水,以延长叶片功能,增加粒重,亩灌量60~70方。
玉米灌溉方式,玉米灌溉次数与灌溉量就讲到这里,相信大家看后对玉米灌溉方式,玉米灌溉次数与灌溉量都有所了解,希望小编的介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的需水规律及灌溉
摘要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而且水的生产效率比较高。
玉米生长期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可以说与雨热同步,有利于玉米作物的生长。
正因为如此有些地方往往忽视对玉米的适时适量灌溉,易造成减产,或有的地方盲目浇水造成水量浪费和损失。
关键词玉米;需水规律;灌溉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8-0067-02
1 玉米需水规律
玉米整个生育期间,植株叶面蒸腾和棵间蒸发所消耗的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的总量,称玉米田间耗水量,亦称需水量。
玉米一生耗水总量,春玉米为每亩170m~400m ,夏玉米为124m~296m。
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干物质所消耗的水量称为蒸腾系数,一般在
240~368之间,每生产1千克籽粒约耗水600kg。
1.1 玉米需水量的变化
1)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苗期需水量较小。
套种玉米的苗期一般处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一年中土壤最为干旱的时期。
玉米产量水平不同,苗期需水量不同。
玉米苗期需水量和日需水强度随产量的提高而增加,但产量水平较高时,差距缩小。
产量为296kg/亩时,需水量为77.2mm,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40.5%,日需水量为2.0mm;产量提高到448kg/亩时,需水量增加到88.9mm,
占全生育期的31.9%,日需水量为2.3mm~2.5mm;产量提高到552kg/亩时,需水量增加到100.8mm,占全生育期的23.7%,日需水量为2.7mm~2.9mm;当产量提高到616kg/亩时,需水量增加到110.6mm,占全生育期的24.4%,日需水量为2.9mm。
穗期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也是灌溉的关键时期。
夏玉米各生育阶段需水量以穗期最多,但不同产量水平地块差别较大,每亩产量由2 296kg提高到616kg时,需水量由55.5mm增加到165.5mm,苗期低、中、高产田的需水量分别占全生育期的32.2%、36.7%和42.3%。
其中,抽雄~抽丝期,尽管历时短暂,需水绝对量小,但日需水强度为一生之最大,低产、中产、高产田的日需水量分别为2.0mm~2.5mm、3.0mm~4.8mm和6.1mm~8.6mm。
在三个生育阶段中,需水量是最多的。
玉米开花散粉后,生殖生长旺盛,需水量较多,以后随着植株衰老,需水量逐渐减少。
低产、中产、高产田花后的需水量分别占全生育期的27.4%、32.5%~37.4%和33.3%~34.0%,日需水量分别为1.2mm~1.9mm、1.9mm~5.5mm和3.2mm~5.8mm。
在三个生育阶段中,需水量亦居中。
生产上需注意后期灌溉,防止干旱减产。
2)需水量的日变化:一天内玉米需水量的变化,主要受日照强度、温度高低的影响。
玉米需水日变化皆呈单峰曲线分布,早晨较小,仅有0.1mm/h左右。
随日照增强、气温升高,需水量逐渐增加,到12时达最大值,一般在0.6mm/h~0.8mm/h,12时后又逐步
下降。
春玉米各生育阶段的需水日变化,亦呈单峰曲线,以早晚较低,12时前后为峰顶。
1.2 栽培措施和环境条件对玉米需水量的影响
在相同产量水平下,由于品种、栽培措施以及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不同,玉米的需水量也会发生较大变化。
1)品种:不同品种,其生育期长短、植株大小、株形、单株生产力、抗旱性等均不同,需水量亦不同。
即使在同一产量水平下,需水量也不相同。
一般平展型品种需水量大于紧凑型品种;晚熟品种需水量大于早熟品种;植株高、叶数多、叶片宽大的品种需水量大于植株较矮、叶数少、叶片小的品种;
2)栽培措施:施肥、灌溉、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等对玉米需水量都有一定影响。
在相同生态条件下,增加施肥量,使玉米需水量增加。
灌水提高了土壤湿度,有利于根系吸收和地面蒸发,使玉米需水量增加。
灌水次数多、灌水量大、灌水方法不科学,都会增加玉米的需水量。
种植密度大小对苗期需水量影响不大,对中后期影响较大。
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灌水量也应相应增加。
中耕除草不仅可以减少杂草对水分的无效消耗,并且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棵间地面蒸发量,降低玉米需水量;
3)气象条件:玉米生育期内的气温、相对湿度、光照强度、日照时数、风力、降水量等都对需水量有影响。
气象条件对玉米需水量的影响,是各气象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生育期内积温越高,
空气相对湿度越小,光辐射越强,光照时数越长,风力越大,玉米的耗水量也越多;
4)土壤条件:土壤质地、土壤含盐碱量、土壤水分状况、地下水位高低等都对玉米的需水量产生影响。
在玉米产量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土壤质地不同,玉米的需水量亦不同。
沙土和黏土需水量均较大,壤土需水量较沙土和黏土少。
土壤含盐碱量高,吸湿性强,易板结,需水量大。
2 灌水效应与灌溉
2.1 不同生育时期的灌溉作用
1)播期灌溉:夏玉米适期播种,达到苗全、齐、匀、壮,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基础。
玉米种子发芽出苗需要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
播种期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41%时,玉米不能出苗;田间持水量达到70%时,玉米出苗率为97%;田间持水量为63%~78%时,出苗均可达90%。
适宜的土壤水分不仅能保证玉米适期播种,达到一播全苗,也为幼苗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2)苗期灌溉:玉米出苗至拔节期间的特点是叶面积小,耗水量较少。
如底墒足,则不需浇水,进行蹲苗锻炼,以促进根系的纵深发展,扩大肥水吸收范围,使幼苗健壮,并增强中后期抗旱、抗倒伏能力。
但底墒不足,久旱无雨,必要时浇水;
3)穗期灌溉:玉米拔节以后,雌、雄穗开始分化,茎叶迅速生长,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叶面蒸腾量增加,要求有充足的水分和
养分供给。
拔节期结合追肥进行灌溉,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玉米产量。
穗期灌溉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玉米营养体迅速生长,积累大量的干物质,为雌、雄穗分化创造良好条件;
4)花期灌溉:夏玉米抽雄开花阶段,植株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对水分反应极为敏感,是需水高峰期,土壤水分要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
此期灌溉是玉米增产的关键,农谚“开花不灌,减产一半”就是对此期灌溉作用的高度概括;
5)籽粒灌浆期灌溉:玉米受精后经灌浆、乳熟、蜡熟达到完熟。
此期需要大量水分作为媒介将茎叶内积累的营养物质向籽粒中输送。
这个时期水分不足对产量的影响仅次于抽雄期。
2.2 玉米合理灌溉时期的确定
在玉米生产中常由于灌溉时期选择不当,或贻误时机而事倍功半。
生产中要根据玉米生长对水分需求程度、当地近期气候特点、产量水平及土壤持水性等,进行综合分析、灵活掌握,即所谓“看天、看地、看庄稼”的灌溉经验。
2.3 玉米灌水量的确定
玉米的具体灌水量,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自然降雨、土壤含水以及玉米需水状况等因素加以确定。
通常玉米灌水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单位面积土壤灌溉一次所需的水量,即灌水定额,意指不同时期的灌水量;二是玉米全生育期单位面积土地上的
总灌水量,即灌溉定额。
参考文献
[1]郭相平,刘才良,邵孝侯,彭世彰.调亏灌溉对玉米需水规律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