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燕赵文化的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燕赵文化的探析
摘要:现今河北省是燕赵文化副区的核心部分。

太行山雄踞西部,层峦叠嶂,绵亘千里;燕山山脉屏障其北,巍峨壮丽,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辽阔坦荡的华北大平原展布于燕赵大地,南接中原,直趋江淮,东临渤海,汪洋无涯;海河水系的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扇形河系,汇流天津而东注渤海。

千百年来,燕赵儿女不仅为创造中华文明作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而且在这块土地上铸造了独具特色的燕赵文化。

关键字:燕赵文化武术民间艺术戏剧旅游胜地河北
唐代著名的著名的文学家韩愈曾经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千古名句,高度概括了燕赵文化的本质和特征。

的确,无论从燕赵武术到地方戏曲,从民间艺术到风情民俗,无不体现了燕赵文化粗犷、豪放、激越、慷慨的铮骨侠风。

1、燕赵武术,威震四海
武术又称武艺。

燕赵武术是中华武术的摇篮和发祥地之一,是“南拳北腿”的中华武术中北腿武术的故乡。

燕赵武术始于春秋战国时代,2000多年来,尚武成风,名将辈出。

战国时期,赵国的乐毅、廉颇战功卓著,威镇六国;东汉后期,刘备,张飞(均为涿州人)、赵云(常三人,今河北正定县)和关羽(蒲州人,今属山西省)桃园结义,打出三国鼎立的天下;宋太祖赵匡胤出身于涿州的四世将门之家,曾有“三十二式长拳”的套路传至后世,他以“一条杆棒打天下”,扫平乱世,四海归一;宋徽宗时,燕赵武侠如云,大名府的卢俊义,蓟州的公孙胜和石秀、沧州的柴进、清河的武松等人,揭竿而起,聚众梁山泊,宋室山江为之震撼;明、清二季,武术极盛,一批又一批武林高手,为国争光,驰名中外。

孟村拳师丁发祥、河间县内家高张占魁、沧州全能武术家王子平、静海县迷踪拳师霍元甲等,都曾先后以其精湛高强的武艺挫败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俄国与欧美大力士,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在推动中华武术事业方面,燕赵武术家近世以来作出了巨大贡献。

仅在南京原中央国术馆任教的沧州拳师就有30余人,该馆从馆长、副馆长、少林门长、武当门长到教务处长、编审处长和各路拳术教授,大部分均为燕赵武术家。

燕赵儿女,至今仍尚武成风。

全省有70余县普遍开展了武术活动。

沧州地区仅在校学生习武者已超过10万人;深县组织了6个武术辅导站36个训练点,196个村的农民进行练武活动;深县、饶阳建立了本县的“武术节”,逢年过节,全县城乡普遍举行武术表演。

一些年逾古稀的老拳师、武术家,焕发青春,英气
沛然,创办拳社,培养年青一代。

2、民间艺术,驰誉中外
燕赵之地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

杂技马戏、吹歌、舞蹈以及民间武术等,从另一个侧面映射出了燕赵文化的特色。

大运河畔的吴桥县一带是驰名中外的马戏杂技之乡。

吴桥杂技,历史悠久,千百年来,代代相传。

当地群众,从六七岁的儿童到六七十岁的老人,演练杂技成风。

有些年轻小伙子在田间拉车送肥,休息时宜高兴就把小拉车顶在头上,来个“顶技”表演;姑娘们常把钢丝绳拴在两棵树间,身轻如燕地飞跃而上,来一段轻盈柔美的“走钢丝”。

据吴桥县文教局1982年统计,全县共有专业和业余杂技团、队59个,演员1536人。

吴桥县后王村的王喜福、边村庄的边云明、祖籍吴桥火盆陈庄的陈兰英等著名的杂技表演艺术家,都在国内外的表演中,以其高超的技艺赢得了观众的惊叹赞赏。

被誉为“杂技艺术之花”的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夏菊花的故乡也在吴桥。

在北京、天津、沈阳、重庆、广州、武汉等50多个专业杂技艺术团中,有数以千计的演员来自这个马戏杂技之乡。

称誉四海的河北省杂技艺术团的演员,绝大多数更是来自吴桥。

吴桥杂技演员随中国杂技艺术团曾到世界各地的十几个国家进行精湛的访问演出。

燕赵吹歌是一种独具风采的民族民间乐器演奏形式,2000多年来广为流传,其中以冀南的永年吹歌、冀中的定县吹歌、冀东的唐山花吹最为典型。

永年吹歌的主奏乐器是唢呐,伴奏乐器为笛子,辅之以大鼓、堂鼓、马锣、云锣等打击乐器。

永年吹歌擅长“咔戏”,演奏群众熟悉的戏曲唱腔,模仿演员的真假声唱腔、哭腔、笑声以至插白,音色、音调极为纯正,大有以假乱真之势。

定县吹歌则以管子为主奏乐器,唢呐、笙、笛、板胡等为伴奏乐器。

管子起领奏或独奏作用,情绪热烈,音韵悠美,曲调旋律充分表现了冀中平原的风土人情,乡土风味十分浓重。

唐山花吹以长杆的大唢呐为主奏乐器,由其他吹管和打击乐器伴奏。

每逢新春之夜,家家户户门前篝火熊熊,吹歌乐队在鞭炮声中挨门挨户吹奏,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燕赵舞蹈绚丽多姿,其中著名者为徐水狮子舞、冀东地秧歌和跑驴、石家庄的井陉拉花、沧州落子、高阳的竹马洛子、赵县的扇鼓、战鼓和挎鼓以及景县的七巧灯舞等。

其中的狮子舞在燕赵流传最广,尤以徐水狮子舞最为著称,在表演上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种。

文狮以刻画狮子的温顺形态为主,如搔痒、舔毛、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则表现狮子的勇猛性格,如跳跃、猛扑登高、腾转、钻火圈等。

经加工的狮子舞,则文武相配,既表现了雄狮的勇猛、活泼,又表现了耍狮者的勇猛和智慧。

燕赵美术丰富多彩。

武强木版年画、唐山皮影、蔚县剪纸、曲阳石雕、白沟泥人、沧州草编、彭城陶瓷等,久为国内外赏识。

其中以武强木版年画最为著名,这里素有“年画之乡”的美誉。

武强年画始于明朝永乐年间,极盛于清代康熙、嘉庆年间,当时县城南关有画店140多家,周围40多个村庄遍设年画作坊,最高年产画品1亿多张,约占当时全国年画销量的3/1。

武强年画的艺术风格突出表现在质朴、粗犷、线型结构坚实有力、色彩艳丽等方面,富有北方乡土特色和浓郁的农家生活气息。

3、燕赵戏剧,激越慷慨
燕赵自古就是戏剧之乡,金、元杂剧即先盛于此,而后才沿运河南下,传之
江南吴越之地。

当时这里的戏剧家层出不穷,关汉卿、马致远、纪天祥、杨显之和李好古等均为燕赵之士。

近世以来,独具燕赵风韵的河北梆子、京剧和评剧迅速发展,几乎普及流行于北半个中国。

河北梆子兴于清代道光年间,盛于光绪初年,传统剧目500余出,《杜十娘》、《秦香莲》、《三上桥》等常演常新、历久不衰。

其唱腔属于板腔体,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夹板、哭板以及各种引腔和收束板等,擅长于表现高亢、激越、慷慨、悲愤之情。

在表现艺术上,具有朴实、粗犷、勇武、火爆的风格,基础武功是演员传统训练的要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河北梆子进一步发展,不仅使其更加适合表现历史题材,而且在音乐、舞美、表演等各方面增添了明朗、刚健、华丽、委婉的特点,也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

评剧发源并形成于唐山地区。

其前身是唐山地区流行的民间演唱形式“莲花落”,后与关外的二人传相结合,汲取了河北梆子、京剧、皮影等艺术营养,于1912年前后在唐山形成。

20世纪20年代,评剧始祖成兆才创作并排演的《杨三姐告状》轰动全国,为评剧的创立和在戏剧界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30至40年代评剧女演员大量出现。

新中国成立后,评剧迅速发展,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等地纷纷建立评剧院。

京剧形成于北京,流行全国。

从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起,安徽的徽调班社进京演出,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吸收了昆曲、梆子诸腔之长,形成了早期的京剧。

4、旅游大地,心驰神往
河北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河北旅游业取得了蓬勃发展,但在近几年的全国旅游经济收入和客流量排比中,河北省并不占有明显优势,这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旅游产品有效开发关系很大。

受中国政治经济和京津发展的影响,北部的秦皇岛、承德等地成为河北旅游业发展较早也较为成熟的地区,而最能代表河北地域文化特色和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则是京津以南地区。

①河北北戴河
北戴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西侧,海拔151.6米。

从北戴河口向东到老虎石长约5公里,海岸平直,发育了宽约二三十米的平缓沙质海滩。

老虎石是深入海中的小山包,由于靠岸一侧为波影区,沙泥最易堆积,形成连岛沙洲与岸滩相连。

自老虎石向东,联峰山地势变低,但到了海边又有几个突入秦皇岛湾的岬角。

由于海浪侵蚀,海岸后退,形成陡峻的海蚀崖和残留海面的礁石,这就是金山嘴和鹰角石的主要景观。

鹰角石俗称鸽子窝,崖巅建有鹰角亭。

自老虎石至鹰角亭,又是长约5公里的洁净沙滩,海滩总长10千米以上。

岸边激浪把砂粒分选,粗粒被堆积滩上,细粒则带入海中,天长日久,形成粗砂堆积的海滩。

海滩是天然的海水浴场。

老虎石两侧一带通称“中海滩”,北戴河20多处海水浴场大多设在这一带。

海滩向后,有高出海滩2米的一级海蚀阶地,宽约10-30米。

其后又有一层岩石裸露的平台,为二级海蚀阶地。

这些都是陆地上升、海岸后退的证据。

这种阶地为建设休养楼房和浴场休息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这一带建有众多的疗养院、休养所、文化宫、海滨公园和各种购物服务设施。

联峰山被辟为“蓬莱山公园”,山上有观音寺、钟亭、望海亭等名胜。

从气候看,北戴河海滨南临大海,海水热容量大,又有波浪作用和一定透明度,吸收大量太阳辐射热,因此对滨海地带气候有调节作用。

北戴河的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暑期平均气温只有24.5摄氏度,空气清新,滨海地区每
立方厘米空气含负离子4000多个,高于一般城市的10-20倍。

所以从清光绪年间开始,这里就逐渐发展成为避暑游览胜地。

②河北野三坡鱼谷泉
鱼谷泉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境内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野三坡,其中心区有一眼“鱼骨洞泉”,是永久性独眼巨泉,泉水从山石窟中流出,喷泉口直径约30厘米,水质极为清澈,自然流量为每秒0.3立方米以上。

每年农历谷雨前后,泉口会随水喷出活蹦乱跳的鲜鱼,数量不少,每年达2000斤左右,甚为可观。

这种鱼如候鸟一样,年年按时流出,9月,又复归山洞越冬,成为京鱼泉奇观,又称河北“八大怪泉”之一。

③河北赵州桥
古代桥梁中河北省赵州安济桥最为驰名。

此桥由隋代李春所建,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空腔式”拱桥,以并列条石砌就,其间用铁櫵连接为一体,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单拱敞肩石桥。

此设计既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可减少水流阻力,外观亦轻盈美观,乃桥梁史上的一大成就。

赵州桥桥身为单拱弧形,全长50.82米,宽9.6米,跨度为37.37米。

桥侧42块栏板,有“龙兽之状”浮雕,形态逼真,若飞若动。

44根望柱,形似竹节,部分雕有狮首,精致秀丽。

④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或承德离宫,位于河北承德市北部的群山环抱中。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于乾隆五十七年竣工,总面积564公顷,蜿蜒起伏的宫墙长达10公里,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分为两大部分:用于处理政务与日常居住的宫殿区,主要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勤政殿四组建筑组成。

这里的建筑严谨,气氛宁静,青砖灰瓦,不雕不饰,与北京故宫庄严豪华迥然不同。

苑景区又可分成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

湖区在宫殿区北面,湖面宽阔,是帝后们娱乐赏景的地方。

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绿草如茵,一望无际,呈现出一派蒙古草原风光。

山区约占全区面积的4/5,分布在山庄西北部,登上山巅,外八庙历历在目。

外八庙为清代建筑,寺庙依山而建,形式各异。

全园共72景,分别在康熙以四字题名的36景和乾隆以三字题名的36景。

其包容了全国的名苑胜景,融汇了南北园林的艺术特色。

这座秀丽奇绝的皇家园林与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颐和园,在中国和世界的园林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1994年,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燕赵区域的主体是南以黄河为界、东以大海为界、西以太行山为界、北以燕山山脉为界这样一个四至范围。

在地质上,这里是一片平原,属华北大平原的北部,也可以独立地称作河北平原。

它是冲积平原,它的土质属于次生黄土。

从平原上经过,往往走出数百里也见不到高丘起伏。

燕赵文化是平原文化。

在民族上,它是一种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

这些情况对燕赵文化而言并不是唯一的,与它相邻的三晋、关中、中原、齐鲁各区域大体也是这种情况。

但是燕赵文化是一种典型。

因为平原地区汉民族旱地农耕方式是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基础,是古代文明的主体,而它的产生、兴盛和衰落又直接关系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延续和现代化转变的现实。

在此过程中,燕赵区域在其兴盛时期曾经是整个北方基本农业经济区的一部分,在其衰落时期又是北方各民族融合与冲突的一个窗口,是元明清时
期政治重心北移和经济重心南移中一个敏感的焦点。

燕赵区域伴同整个古代文明的兴衰,是古代文明由盛转衰、再由古代开始近代、现代化转变的一个缩影。

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转变中,燕赵文化甚至比处在核心位置上的中原、齐鲁各区更具典型。

参考文献:
[1]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77-180
[2]梁明珠.中国旅游地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56-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