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现实主义的六项原则
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
《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及其影响》国际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领域,各种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国家间的互动、冲突与合作。
了解这些主要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政治的运行机制和未来走向。
一、现实主义理论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现实主义强调国家是国际政治的主要行为体,国家的核心目标是追求权力和安全。
在现实主义者看来,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一个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权威机构来维持秩序。
因此,国家必须依靠自身的实力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汉斯·摩根索等。
摩根索提出了“政治现实主义六原则”,其中包括政治受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以权力定义利益等。
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会采取各种手段,包括战争、结盟等。
现实主义理论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提醒各国在国际事务中要保持警惕,注重自身实力的提升。
同时,现实主义也为国家制定外交政策提供了一种务实的思路,即根据国家利益来权衡各种选择。
二、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相对,强调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自由主义认为国家并非完全自私自利的行为体,它们可以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利益。
自由主义者主张建立国际制度和机构,以规范国家行为,促进国际合作。
自由主义的代表理论有相互依赖理论、民主和平论等。
相互依赖理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使得国家更加倾向于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民主和平论则认为,民主国家之间很少发生战争,因为民主国家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制度,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自由主义理论为国际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持,推动了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发展。
例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国际关系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观念、文化和身份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
建构主义者认为,国家的利益和行为不是由物质因素决定的,而是由国家的观念和身份所建构的。
国际政治三大主流理论及相关知识点
国际政治三大主流理论梳理现实主义卡尔对于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的批判1.道德是虚幻的。
很难界定,只能寻求平衡2.权力是国际政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
没有国家权力的基础,国际组织只能软弱无力。
3.利益是冲突而非和谐的。
冲突不是由于不理解不沟通,是国际政治实质所在。
摩根索(以权力政治为基础,以人性观,利益观道德观为支柱,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国家间的竞争为基本互动方式)现实主义六原则:政治中存在着客观法则,客观法则根植于人性/以权力界定利益/以权力界定利益是国际政治的客观原则/普世道德对国家没有约束行为/国家道德不等于普世道德/政治现实主义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人性观:人性利己,人性追逐权力利益最大化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力。
利益观:国家利益是以权力定义的,权力不仅是国家政策的手段,也是目的。
道德观:争取国家的利益就是国家的道德,国家利益是国家道德的标尺。
摩根索理论框架:以权力政治为核心,以人性观,利益观,道德观为支柱,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国家之间的竞争为基本互动方式。
沃尔兹对摩根索的修改(第一推动第一考虑权力的作用)1.无政府性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
人性客观存在,但是无法证否,降低了科学性,无政府性是客观存在和社会事实,国内国际两种不同政治环境的根本分水岭就是无政府性。
2.国家的第一考虑是生存而非扩大权力。
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体系是自助体系,国家目的不是无限制的获得,维持和增加权力,而是力图保证生存。
成员的忧患都是自我生存忧患。
3.军事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第一要素。
国家权力是生存手段而非目的,国际关系中的事件只有通过军事实力才能决出结果。
新现实主义“新“在何处:新在科学化程度。
以理性主义为理论基底,以国际体系为研究层次,以国际体系结构为自变量,国家行为为因变量,以无政府性为基本体系背景,建立了现实主义的科学化的理论体系。
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不同/自助体系推导路径/无政府条件下为权力的斗争沃尔兹认为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最根本区别在于体系中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同。
现实主义六原则
对现实主义六原则的评价
▪ 汉斯·摩根索使国际政治成为了一 门真正独立的社会科学学科。
▪ 现实主义自二战结束后一直是美 国国际政治理论与外交实践最有 生命力的一个传统。
10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and devastating critique of untempered
idealist thinking. Some scholars point out
that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E. H. Carr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ry was that he laid
exposed its weakness fully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A distinct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grew out of the
reaction against idealism in this period.
the though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ust be
based on two elements—utopia and reality.
But he made further contribution to the
demise of idealism, and offered an important
4
specialized vocabulary
▪ 政治现实主义 political realism ▪ 权力均衡理论
the theory of the balance of power ▪ 外交政策 foreign policy ▪ 多元化社会 pluralistic society
汉斯?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
汉斯?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
汉斯•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个人认为很重要,须非常重视!)
摩根索的扛鼎之作《国家间政治》是当代国际关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核心的内容是摩根索提出的现实主义六原则。
这六原则已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最完整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原则:
(1)政治是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的。
现实主义相信政治法则的客观性。
为了使社会不断完善,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社会赖以生存的法则;
(2)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是政治现实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主要标志性特征,它是政治现实主义的核心,它使国际政治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区别于经济学(以财富界定权力)、论理学、美学和宗教学;
(
3)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核心概念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
权力是政治的目的,政治是权力的实质,任何政治都受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支配,这是普遍适用和客观存在的;另外决定历史特定时期行动的那种利益,又取决于对外政策制定时所处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因而其有变化性和多样性;
(4)普遍的道德原则不适用于政治领域。
政治现实主义深知政治性动的道德意义,个人和国家都必须依据普遍的道德原则来判断任何政治行动。
但是普遍道德原则不能以其抽象的形式应用于国家的行为,而必须渗透到具体的时间地点的情况中;
(
5)不应把具体国家的道德扩展为普遍的标准。
所有国家都有一种把自己国家的模式推广到更大范围的冲动,但是,政治现实主义认为,某个国家的道德可能适用于特定的国家,但并不一定适合更大的范围;
(
6)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权力政治范畴的独立性,坚持以权力界定利益。
因此政治现实主义与其它学派之间的区别是真是的、是深刻的。
国际关系理论复习资料(全)
国际关系理论复习资料(全)1.范式(库恩paradigm):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 提出并在《科学⾰命的结构》中系统阐述的,它指的是⼀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
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为⽅式。
范式就是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般框架和视⾓,它的字⾯意思就是“看事情的出发点”,它提供了观察⽣活的⽅式和关于真实本质特性的⼀些假设。
2.理论:理论是⼈们建构出来⽤以⼀般性的解释⾃然和社会⽣活的特定⽅⾯的系统化的关联性陈述。
接近科学的学说是科学的,反之则是违背科学的或者说伪科学;任何⾃然科学的产⽣,源⾃对⾃然现象观察。
⼈类借由观察实际存在的现象或逻辑推论,⽽得到某种学说。
任何学说在未经社会实践或科学试验证明以前,只能属于假说。
如果假说能借由⼤量可重现的观察与实验⽽验证,并为众多科学家认定,这项假说就可被称为理论。
3.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是政治学的⼀个分⽀,研究国际社会之间的外交事务和关系,如国家、政府国际组织、⾮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
国际关系既是学术的领域,也是公共政策的领域。
简⽽⾔之,国际关系是指⼈们超越国家界限建⽴起来的⼀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等关系。
4.本体论:“本体”是唯⼀能够独⽴存在的“是者”,其它各种“所是”都是依附于本体才能成⽴。
“传统本体论”是关于本体和由“本体”所衍⽣出来的其它“是者”及其“所以为是”的学说,这种学说是纯粹理念性的、未经证实也⽆需证实的形⽽上学理论,与实证理论和实体理论截然不同。
“现代本体论”的内容有所简化,被当成关于⼀般的事物及其性质的⼀门学问,是关于⼀切实在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或研究。
5.实证主义认识论:探讨认识本质,起源,和范围的⼀门哲学分⽀。
主要原则为:关于科学理论的客观实证与演绎逻辑原则统⼀的逻辑主义观点;只有经验可以证实或证伪或定义为真的命题才是科学命题的实证原则;观察的相对客观性即可以独⽴于理论的认识论假定;建⽴事物之间因果关系并试图发现可观察现象之间超越时间界限关系的因果理论6.⼗四点⽅案:1918年1⽉8⽇,当第⼀次世界⼤战快结束时,威尔逊总统提出⼗四点,认为这是促进世界和平的「唯⼀可⾏」的计划。
打印-国家间政治:为了权利与和平的斗争
国家间政治:为了权利与和平的斗争第一部分 1.关于作者汉斯?J.摩根索于1904年出生于德国。
他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慕尼黑大学,并曾在法兰克福大学教授及从事法律专业,同期担任劳工法庭(LaborLawCourt)的主席。
在希特勒上台前的一年,摩根索教授前往日内瓦大学任教;他于1937年赴美国,此前在西班牙马德里执教。
到美国后,他分别在布鲁克林学院(BrooklynCollege)和堪萨斯城市大学(UniversityofKansasCity)任教,直至1943年受聘于芝加哥大学。
他还是芝加哥大学新社会研究学院(TheNewSchoolforSocialScience)的政治学教授和该校政治学、现代历史阿尔伯特?A.迈克尔逊(AlbertA.Michelson)杰出服务教授;同时,他又是纽约城市大学城市学院的政治学里伦纳德?戴维斯(LeonardDavis)杰出教授。
他还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西北大学、耶鲁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访问教授。
摩根索教授曾任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顾问,并且曾是芝加哥大学美国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成员、华盛顿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合作人、外交关系学会的高级研究员。
他出版过多部著作,包括:《捍卫国家利益》(1951)(InDefenseoftheNationalInterest),《美国政治的目的》(1960)(ThePurposeofAmericanPolitics),《二十世纪的政治》(1962)(PoliticsintheTwentiethCentury),《美国外交的新政策》(1969)(ANewForeignPolicyfortheUnitedStates),《科学:奴仆还是主人?》(1972)(Science:ServantorMaster)。
摩根索教授于1980年7月19日在纽约去世。
肯尼思?W.汤普森(KennethW.Thompson),1921年生于美国依阿华州戴斯莫尼斯。
《国家间的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读后笔记 第一二编
《国家间的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读后感第一、二编我很荣幸的考入我厦门大学国家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在进入我院后,应当代国际政治黄飞老师的要求,阅读了汉斯·摩根索的著作《国家间的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
通览全文,发现该书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学派的经典之作。
正如副标题“权力斗争与和平”所标示的那样,论著旨在揭示国际政治的本质——权力斗争,并探索缔造世界和平的途径。
摩根索阐释了作为其理论核心的政治现实主义六项原则,指出国际社会中的各个国家为自身的权力和利益而斗争;在现存的国际体系中,只有通过讲究艺术的传统外交手段达成国家间的妥协与和解,才能为形成一个有中央政府权威的世界国家以缔造普遍和平铺平道路。
汉斯·摩根索将现实主义确立为理解国际关系的基本途径。
他把国家追求权利的政策分为三种类型:维持现状的政策、帝国主义的政策和追求国家威望的政策。
并由此提出政治现实主义的六项原则:1、政治受到植根于人性的客观法则的支配2、以权力界定的利益概念是帮助政治现实主义找到穿越国际政治领域的主要路标3、以权力所界定的利益这一关键概念是普遍使用的客观范畴,但是它并不赋予这个概念一个永久固定的含义。
4、政治现实主义明白政治行动的道德意义,也清楚在道德要求和成功的政治行动的需要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紧张状态5、政治现实主义拒绝把特定国家的道德愿望等同于普天之下适用的道德法则。
6、政治现实和其他学派之间的差异是真是的、深刻的该书第二章讲述了什么是国际政治,并且提出了研究国际政治的方法,以对不同国际问题的看法,重点讲到了对国际和平问题的看法。
该书第二编首先讲述了什么是政治权力,很精辟的道出“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
无论国际政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权力总是它的直接目标”摩根索并且由此得出两条结论:第一,并非一国对另一国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含有政治性质。
第二,并非所有国家在任何时期都同等程度的参与了国际政治。
国际法读后感
《国家间政治》读后有感——浅析现实主义六原则《国家间政治——权利斗争与和平》一书,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学派的经典之作。
几乎在每一门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的课程中,都会说起和引用该书中的看法和例证,可见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其作者汉斯·摩根索,这位当之无愧的现实主义大师,以权利界定利益为中心,以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单位,以国家间的竞争为基本的互动方式为基本点,系统的论述了现实主义的六原则及现实主义理论的整体系统。
第一部分:本书的整体框架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一书构造框架十分清楚。
作者运用了严格剖析法:以权利为最根本的自变量来解说国家间的关系,从国家间的权利斗争关系来解说追务实现和平的门路。
依照摩根索的思路,各国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实力不均等,使国家间的权利斗争不行避。
一国相关于其余国家的权利膨胀,必定产生该国的扩充野心,这就是所谓“国际政治铁的规律”。
在这个规律的作用下国家间的权利斗争比较简单发展为战争。
而战争的结果往常是两败俱伤,为了使国家间的权利斗争不至于发展为战争,就需要实现一种广泛的和平。
摩根索指出,这类和平的实现需要经过两种方式:一,经过均势、国际道德和世界舆论、国际法等方面限制国家权利来实现和平;二,经过改造国际环境来实现和平,作者提出了三种举措,即经过裁军、集体安全、成立国际政府等限制性举措,经过向世界政府、世界共同体转变的举措,经过外交的调停的举措,最后实现并保护国际社会的和平状态。
以上就是我初读该书时的整体框架的解读。
第二部分:念书心得下边就侧重说说摩根索的现实主义六原则。
固然摩根索并不是现实主义最早的提出者,但倒是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其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最全面最系统的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发展至成熟阶段,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建立起一座学术顶峰。
他提出的现实主义六原则,被以为是《国家间政治》一书最中心的内容。
这六原则是:原则一:“现实主义以为,像社会主义的一般现象同样,政治遇到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例支配。
请列举出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的六个原则:
请列举出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的六个原则:
1. 实用主义:政治行动应注重效率和实用性,而非理想主义的表现和信仰。
政治活动家需要关注公众的实际需求和现实的限制。
2. 原则性:政治活动应该基于一些基本准则,如法治、人权、自由、公正、平等和民主。
政治活动家应该坚定地坚持这些准则,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忽视它们。
3. 实用主义与道德之间的平衡:摩根索主张政治人物应该考虑行动的实用性和道德性之间的平衡。
这意味着他们应该考虑到自己行动的影响,尽可能地坚持道德准则,同时注重实际成效。
4. 经验主义:政治行动应该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和观察,而非空想和理论。
政治活动家应该注重事实和真相,而不是陷入虚构的幻想之中。
5. 实证主义:政治行动应建立在客观的实证研究和证据之上,而非主观的感觉和猜测。
政治活动家应认真研究数据和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作出更明智和有效的决策。
6. 理性主义:政治活动应该基于理性的思考和逻辑推理,而非情感和偏见。
政治活动家应该避免在决策过程中受到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是应该根据客观事实
进行判断和决策。
国家间政治——精选推荐
《国家间政治》试读:政治现实主义的六项原则1.政治现实主义相信,政治就如同通常意义上的社会,被植根于人性的客观法律所统治。
为了社会的发展,首先必须要了解社会赖以生存的法律。
这些法律的实施不为我们的好恶所左右,人们只有在面对失败的风险时才会去挑战它们。
现实主义既然相信政治法则的客观性并且在实践中也是据此去做的,就必须同时相信,发展出一套理性的理论来反映这些客观法律的可行性,无论该理论是多么的片面且漏洞百出。
进而,它还相信,在政治上区分事实与意识的可能性——即区分什么是被证据所支持的客观真实和由推理得出的因果判断真实,什么是来自脱离客观事实而由偏见和一厢情愿所生成的主观臆断。
政治法则植根于人类的本性,人类的本性则自中国、印度以及希腊的古典哲学试图去发现这样的客观法则以来就从未有过改变。
因此,新元素未必是政治理论里的好东西,同样,旧元素也未必就是不好的缺陷。
事实上,对于一套政治理论,假设其确实存在而之前却从未听闻的话,容易形成的假设是反对,而不是支持其该理论的完备性。
相反的,一套政治理论早在数百年前甚或数千年前即已问世——如均势理论——并不会由此让人们做出其已失效和过时的推论。
一套政治的理论必须经过推理和经验的双重论证。
若是因为一个理论曾经盛行于数个世纪前而要推翻它,那不是出于理性的思辨而是出于想当然的“现在优于过去”的现代对历史的偏见。
如果把扼杀这种理论的复兴作为一种时髦或是时尚,无异于是在设想我们在政治事务中有的只是主观的意见而不是客观的事实。
对于现实主义,理论包括弄清事实和通过推理为这些事实赋予意义。
它认为,对于一项外交政策的性质,只有通过对其所实行的政治行为及实行这些行为可预见的后果进行分析后,才能看得清楚。
所以,我们可以找出政治家确实做过的事,然后通过分析他们做这些事情将产生的可预见的后果,来推测出他们的真实目的。
然而,仅有对事实的分析还是不够的。
要解释外交政策的基本事实元素中所蕴含的意义,我们必须用一种理性的构思来接近政治的现实,这种构思就像是一张地图,提示我们外交政策中的可能含义。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近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结合《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1、国际关系:指处于世界体系内各主权国家和其他独立实体之间的多层次关系——集团、国家、跨国公司、区域共同体、国际组织等之间的关系和多维性关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P11)2、怀特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3R:(P17)(1)现实主义:理论主张是赞赏冷血、不道德的人,国际政治处于“自然状态”,现实世界充斥着“暴力、罪恶和苦难”,国际关系的法则是强权政治。
(2)理性主义:提倡法律、秩序、守信的人,认为国际关系唯一法则是理性法则,国际政治意指国际交往、权利均势、大国协调、国际合作。
(3)革新主义:推崇的是从事传教、解放、革命的人,认为国际社会的变革经历了中世纪宗教改革、法国革命和共产主义革命3个阶段,国际政治是国际冲突和合作的结合。
3、理想主义观点:(1)人性可以改造;(2)战争可以避免;(3)利益可以调和;(4)建立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5)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6)公众舆论可确保世界和平。
(P33)4、现实主义观点:(1)人性本恶;(2)国家是国际体系的主要行为体;(3)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4)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家行为的路标;(5)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相对的;(6)维持国际和平的最好办法是依靠均势。
(P37)5、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历了一场行为主义革命。
6、华尔兹1959年《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P110)华尔兹的理论观点(传统主义学派/政治现实主义):(1)冲突和战争与人的本性密切相关,战争源于人的自私、愚蠢和误导的冲动(个人)。
(2)国家的内部结构是了解战争与和平的关键,要防止战争就必须从改造国家着手(国家)。
(3)跨国权威组织的缺失也是导致战争的主要原因,主张成立世界政府,在此之前应尽力维持均势(超国家)。
政治现实主义vs政治理想主义-5
摩根索(Morgenthau)的《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一书是政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它概括了政治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
基本主张 理想主义的理论前提是道义和法律,其基本主张是:
1.实现欧洲政治上的民族自决
实现欧洲政治上的民族自决是消除战争的主要条件。
2.秘密外交
秘密外交是导致敌对结盟和冲突的根源,而公开的协议则是避免战争的途径。
3.摒弃传统的均势体系
摒弃传统的均势体系,代之以集体安全体系。
4.建立普遍的安全机构—国际联盟
政治现实主义: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重要流派。它与政治理想主义相对应,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政治理想主义的破产,以及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主地位,使西方学者特别是美国学者改用现实的观点来考察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从而使政治现实主义在40~60年代取代政治理想主义而占据统治地位。该派代表人物有英国的E.H.卡尔、法国的R.阿隆、美国的Q.赖特和H.J.摩根索等。
通俗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通俗点讲是基于信仰的一种追求。理想主义一定是以精神层面为核心的,但它并不排斥物质。这个词并不时尚。理想主义跟信仰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信仰的地方,理想主义才会形成,没有信仰的地方,理想主义很少。有信仰、有追求的人,我们一般称之为理想主义者。现在的社会主流思想是把理想主义者当成一个笑话去对待,空想、不切实际之类的词都可以跟理想主义相提并论,其实这是不对的。原本人类的追求分为两种,一种是精神追求,一种是物质追求。精神的追求通过精神的产品来满足,而物质的追求通过物质的产品来满足。但是现代社会,往往没有给人们树立起一种精神的追求,人们往往变相的、曲线的通过物质追求来满足精神方面的追求。脱离了精神层面的理想主义,人们也就失去了信仰,迷失了自己。这反映着社会信仰的不健康。现在社会必须把过去被摧毁的理想主义重新竖立起来,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编辑本段国际关系学上的理想主义1889年,威氏发表了《国家论》,提出应当使国家和世界民主化,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实现道德理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他制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诸如公开外交、集体安全、国际法律、民族自决等等,被称为“威尔逊主义。”在威氏的倡导下,西方国家在1919年成立了国际联盟。后来法、美等国又在1929年签定了“非战公约。”理想主义可以被视为是第一个国际关系的理论。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浮现,以解决国家在国际关系上控制和限制战争的无能。早期的拥护者包括伍德罗·威尔逊以及英国下院议员诺曼·安及尔(Norman Angell),安及尔主张国家互相合作才能获得更多利益,而战争所带来的毁灭注定是没有益处的。不过自由主义的理论要直到被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嘲笑为理想主义后才被定型。
政治现实主义六原则
选自摩根索:《国家间政治》(1978年版),第3-15页。
政治现实主义六原则现代政治思想史是关于人性、社会和政治概念方面根本不同的两个学派之间争辩的历史。
一个学派相信,从普遍有效的抽象原则获得的理性和道德政治秩序随时随地都能实现;它假定人类本性善良,并具有无限适应性。
它责备道,由于缺乏知识和认识,由于过时的社会结构,由于某些孤立的个人或集团的私利,社会秩序未能达到理性的标准;为纠正这些不足之处,它主要依靠教育、改革,偶尔也可使用暴力。
另一个学派相信,如果从理性观点来看,世界是不完善的,它只是人类本性的固有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
要改善世界,人们必须利用这些力量,而不是排斥它们。
在这样一个存在着利益冲突的世界,道德原则就从来没有得以实现。
但是,通过极短暂的利益均衡和冲突的表面和解,至少可以接近这些道德原则。
因此,这个学派在一个制约和均衡的系统中发现了一种适合于所有多元社会的普遍原则,即宁愿借助历史的先例,而不诉诸抽象的原则;宁愿寻求邪恶较少的因素,而不企望绝对的善良。
这种关于人性实际上是怎样的和历史过程实际上是怎样发生的理论在这里被冠之以现实主义理论的名称。
政治现实主义的六原则是:一、政治现实主义认为,政治学同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一样,是受深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支配的。
为了使社会进步,人们首先必须认识社会赖以生存的法则。
这些法则的实施不受我们的偏爱所影响,所以人们如果违背它们,就要冒失败的危险。
现实主义深信政治法则的客观性,认为有可能发展一种合理的理论,无论这种理论如何不完善且具有片面性,但它总是反应了这些客观法则。
因而,它深信在政治上区分真理和舆论的可能性——区分什么是真正客观的、合理的、并由事实证实和受理智启发的,什么只是一种主观臆断,是脱离实际的、受偏见和随心所欲的判断支配的。
自从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古典哲学发现了这些法则以来,伴有政治法则的人性并没有改变过。
因此,新奇未必是政治理论是一个优点,陈旧也未必是一个缺点。
国家间政治》
第六,政治现实主义和其他学派的区 别是客观存在,同时又是深远的。政 治现实主义理论无论被怎样误解和误 读,其对政治事务的鲜明的学术和道 德态度都是无可否认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第四,政治现实主义意识到政治行为中 道德的重要性。它也同样意识到成功的 政治行为与道德要求之间存在着不可避 免的矛盾。它不愿意通过使政治事务中 显而易见的事实看上去比实际情况更具 道德满意度,和使道德法则看上去少些 严厉的政治意味来掩盖或抹去政治与道 德的矛盾,从而将二者的关系模糊化。
.
第五,政治现实主义拒绝以通用的道德 法则来判断某一具体国家在道德上的诉求。 了解各个国家必须遵循道德法则是一回事, 而要诡称通晓国家间关系中的好与恶则完 全是另外一回事。
《国家间政治》
——现实主义六原
则
09121062
《国家间政治》简介
《国家间政治》一书,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 主义学派的经典之作。 它在国际关系课程中持续得 到使用的事实足以证明自身的不朽价值。曾有人指 出,半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研修不外是摩根索和 信服其见解的人与转而求助于其他学派的人之间的 一场对话。五十多年过去了,在国际恐怖主义成为 当今国际关系领域中的焦点之时,摩根索的观点与 世界各地学者之间的对话依然在进行,其成效之卓 著,前所未有。
虽然摩根索并非现实主义最早的提出者,但 却是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其最大的贡献就 在于最全面最系统的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 论发展至成熟阶段,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树 立起一座学术高峰。他提出的现实主义六原 则,被认为是《国家间政治》一书最核心的 内容。
第一 , 政治现实主义认为,政治与整 个社会相同,是受来源于人性的客观规 律的支配。为了改良社会,首先必须理 解社会赖以存在的规律,这些规律的作 用不受我们的爱憎的影响,人只有冒失 败的危险,才能对它挑战,政治规律植 根于人性。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笔记整理
《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李少军第三版,2009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国际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形成,是一战前后的事情。
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这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一.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1.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包括合作与冲突、双边与多边关系。
2.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
包括主权国家与政府间组织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
3.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
包括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
二.国际关系学科的界定国际关系学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学界将国际政治学等同于国际关系学,是因为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政治关系等诸多关系中,政治关系最为突出,研究得也最多。
国际政治中,以国家为主要国际行为体,其间的主要互动方式为国家的对外政策行为。
第三节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途径的基本概念及其争论1.概念和理论知识包括(1)核心概念:如权力、无政府、国际行为体、主权国家、相互依存、国际体系等(2)范式:如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新自由主义等(3)主要理论:(如权力平衡、集体安全、社会建构等)2.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争论3.传统主义与行为主义(科学主义)的争论二.方法论概述层次分析法(最早由肯尼思·沃尔兹提出)1.系统层次。
在系统层次上主要研究国际行为体所构成的国际体系的影响,即研究国际环境,并且研究这种环境是怎样影响国家间互动的模式的。
2.国家层次。
国家层次研究的是国家和其他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检查他们怎样制定对外政策。
3.个人层次。
个人层次所所检查的是政治领导人和政府官员在界定和追求国家的对外政策目标时所起的作用,关注的中心是领导者的个人背景、历史经验、价值选择和领导风格对决策的影响。
政治现实主义的六项原则
政治现实主义的六项原则政治现实主义的六项原则政治现实主义是一种政治学理论,强调政治决策应该基于现实和实际情况,而不是理想主义或抽象理论。
它认为政治行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衡量和评估,而不是依据个人意识形态或决策者的个人喜好和偏见。
政治现实主义的六项原则被广泛认为是此理论的核心要点。
以下是对这六项原则的简要介绍:1. 实际性基础:政治决策必须基于实际情况和客观现实。
决策者应该依靠实证研究、事实和数据,而不是基于主观感受或假设。
2. 理性:政治决策应该基于理性和分析,而不是基于情感、情绪或个人偏见。
决策者应该通过权衡利弊和评估可能的后果来做出决策。
3. 原则的适用性:政治决策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和背景来制定。
决策者应该考虑到不同群体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利益,以及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等因素。
4. 政治中立:政治决策应该超越个人党派利益和政治偏见。
决策者应该追求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或特定群体的利益。
5. 可操作性:政治决策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决策者应该考虑到政策可行性和实施的限制,以便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和成果。
6. 实质性结果:政治决策必须考虑到其可能带来的实质性结果。
决策者应该评估政策的影响和可能的后果,以便制定出最佳决策。
总的来说,政治现实主义的六项原则强调政治决策应该基于真实性、理性、适用性、中立性、可操作性和结果导向。
这些原则旨在避免政策决策的主观性和个人偏见,从而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的最大化。
政治现实主义的这些原则在现代政治决策和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醒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可行性,并避免过分偏向于理论或意识形态。
它也强调了决策者应该追求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而不是纯粹个人或政治党派的利益。
虽然政治现实主义并非没有批评和争议,但它在政治学领域中仍然被广泛引用和应用。
这些原则为决策者提供了一种理性和实际的方法来制定政策,并促使他们在决策过程中考虑到不同的因素和利益。
政治现实主义
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政治现实主义认为人性本恶,人有权力欲望,在政治上表现为权力的意志,国家权力便是这种权力意志的扩大。 它信奉实证原则,主张研究社会和世界的现状实际如何,而不应把注意力放在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上。它强调世 界的竞争性和权势的重要性,认国际政治充斥着权力斗争,各国通过这一斗争寻求自身的利益。
政治现实主义
政治学术语
01 定义
目录
02 主要观点
基本信息
政治现实主义,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重要流派。它与政治理想主义相对应,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末。
定义
定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政治理想主义的破产,以及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主地位,使西方学者特别是美国学 者改用现实的观点来考察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从而使政治现实主义在40~60年代取代政治理想主义而占据统治 地位。该派代表人物有英国的E.H.卡尔、法国的R.阿隆、美国的Q.赖特和H.J.摩根索等。
摩根索的《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一书是政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它概括了政治现实主义 的基本原则:
①政治关系由植根于人性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人的权力欲使政治体现为权力斗争;
②国家利益受权力(含实力或国力)的大小所限定,国际政治表现为不同国家利益相适应的过程;
③一国的外交政策应以权力限定的国家利益为准绳,不能把普遍的道德准则抽象地运用于国家行为,个人和 国家遵循的道德原则是不同的;
④主权国家既是国际体系不稳定的根源,又是维持国际体系生存的唯一角色,在主权国家长期存在的条件下, 要想建立世界政府以取消国家权力求得和平是不现实的,争取把国际冲突降到最低限度才是现实的;
⑤权力斗争只能由权力本身加以控制,势力均衡能阻止一国权力的无限扩张,是保持国际关系相对稳定的基 本原则和手段。
谢谢观看
2现实主义六原则
• The concept of interest defined as power imposes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upon the observer, infuses rational order into the subject matter of politics, and thus makes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politics possible.
• History shows no exact and necessary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quality of motives and the quality of foreign policy. This is true in both moral and political terms.
• Human nature, in which the laws of politics have their roots, has not changed since the Classical philosophies of China, India, and Greece endeavored to discover these laws. Hence, novelty is not necessarily a virtue in political theory, nor is old age a defect.
• The realist parts company with other schools of thought before the all-important question of how the contemporary world is to be transformed. The realist is persuaded that this transformation can be achieved only through the workmanlike manipulation of the perennial forces that have shaped the past as they will the future.
《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理论》
全书意图即为达成“理论理 解”,即寻找永恒,寻找能超 越时间和地点的国际政治的决 定性力量,因此,第一则实际 上在讲:坚信一种国际政治理 论可能,国际政治理论要从永 恒不变的人性中去寻找。
第二,政治现实主义认为, 帮助其进入国际政治领域的 是以权势界定的利益概念。 这一概念提供了试图理解国 际政治的推理与被理解的事 实之间的关系。
作用:
1.“对动机的关注和对意识形态倾向的关注。”
是无效的,也是靠不住的。因为动机是心理现 象中最虚幻的东西。历史没有显示出动机的性 质与外交政策的性质之间有必然的相互联系。 从政治家的良好意图中我们不能得出结论说, 他的外交政策在道德上将是值得称赞的或是政 治上将是成功的。”
“只从政治家的动机来寻找外交政策的线索既
“利益观念确是政治的基本观念,是不以时间
结果“现实主义和其他学派在如何改造当今世 界这一极为重要的问题上分道扬镳了。”
第四,政治现实主义者意识到政治行动 的道德重要性,同时,不能抹杀道德要求与成 功的政治行动之间的紧张。
“道德制约”
“道德过 第五,政治现实主义认为,绝不能把某个 界” 特定国家的政治抱负等同于支配整个宇分良好的动机可以保证避免有意制定坏政策但它们不能保证其所产生的政策在道德上是仁慈的在政治上是成功的
肯尼思·w·汤普森 谈及摩根索:
"他的确是我所 认识的最讲道德 的人"。
现代政治思想的历史 现代政治思想的历史
两个学派之争的过程
两个学派之争的过程
一派相信:
1.源于普遍正确的抽象原 则的理性的和道德的政治 秩序是能够于此时此地实 现的。 2.假设人性本质上是善的 和无限塑造的。 3.坚信,教育、改革和偶 尔使用武力能够弥补这些 缺陷。
政治现实主义的六项原则
政治现实主义的六项原则1.政治现实主义认为,像社会的一般现象一样,政治受到植根于人性的客观法则的支配。
为了改善社会,我们首先必须理解社会赖以生存的法则。
这些法则不受人们的偏好的左右而起作用,人们要向它们挑战,就要冒失败的危险。
现实主义固然相信政治法则的客观性,同时它也必须相信有可能建立起反映这些法则的合乎理性的理论,无论这种反映多么不完善和片面。
因此,它也相信在政治中区分真理和意见是可能的——真理是客观上和理性上真实的,以事实为依据的,靠推理阐明的;而意见只是主观判断,是脱离子实际的事实的,是受到偏见和臆想影响的。
政治法则的根源是人性,而自从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古典哲学努力发现这些法则以来,人性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在政治理论中,新颖并非一定是优点,古老也并非一定是缺陷。
以前从未听说过的政治理论(如果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理论的话),因其从未听说而容易造成人们对它的正确性的怀疑而不是欣赏。
一种政治理论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就已经发展起来的事实——如权力均衡理沦的请况——并不能得出它必然过时、陈腐的推断。
政治理论必须接受推理和经验的双重检验。
因为一种理论在几个世纪前就已成熟而把它抛弃掉,这种作法提出的不是理性的论点,而是一种认为现在理所当然地优于过去的现代主义偏见。
把复兴这样一种理论说既是“追求时髦”或“赶风头”,就等于设想在政治问题上我们只能得到意见而得不到真理。
对于现实主义来说,理论在于确定事实并通过推理赋予它们以意义。
现实主义认为,外交政策的性质只有通过检验所采取的政治行动和这些行动可以预见的后果才能得到确定。
这样我们能够发现政治家实际做了什么,并从他们的行动的可预见的后果中推测出他们的目标可能是什么。
然而,只检验这些事实是不够的。
要使外交政策的原始事实材料说明问题,我们必须用一种推理的提纲去按近政治现实,这个提纲就是为我们提示外交政策的可能意义的一幅地图。
换言之,我们把自己置于一个必须在某种条件下解决某个外交政策问题的政治家的位置上,并问我们自己,在这些条件下处理这个问题的政治家有哪些可供他挑选的合理的选择方案(假定他总是理性地行动),并且在这些条件下行动的这个特定的政治家可能从这些合理的方案中选择哪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现实主义的六项原则1.政治现实主义认为,像社会的一般现象一样,政治受到植根于人性的客观法则的支配。
为了改善社会,我们首先必须理解社会赖以生存的法则。
这些法则不受人们的偏好的左右而起作用,人们要向它们挑战,就要冒失败的危险。
现实主义固然相信政治法则的客观性,同时它也必须相信有可能建立起反映这些法则的合乎理性的理论,无论这种反映多么不完善和片面。
因此,它也相信在政治中区分真理和意见是可能的——真理是客观上和理性上真实的,以事实为依据的,靠推理阐明的;而意见只是主观判断,是脱离子实际的事实的,是受到偏见和臆想影响的。
政治法则的根源是人性,而自从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古典哲学努力发现这些法则以来,人性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在政治理论中,新颖并非一定是优点,古老也并非一定是缺陷。
以前从未听说过的政治理论(如果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理论的话),因其从未听说而容易造成人们对它的正确性的怀疑而不是欣赏。
一种政治理论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就已经发展起来的事实——如权力均衡理沦的请况——并不能得出它必然过时、陈腐的推断。
政治理论必须接受推理和经验的双重检验。
因为一种理论在几个世纪前就已成熟而把它抛弃掉,这种作法提出的不是理性的论点,而是一种认为现在理所当然地优于过去的现代主义偏见。
把复兴这样一种理论说既是“追求时髦”或“赶风头”,就等于设想在政治问题上我们只能得到意见而得不到真理。
对于现实主义来说,理论在于确定事实并通过推理赋予它们以意义。
现实主义认为,外交政策的性质只有通过检验所采取的政治行动和这些行动可以预见的后果才能得到确定。
这样我们能够发现政治家实际做了什么,并从他们的行动的可预见的后果中推测出他们的目标可能是什么。
然而,只检验这些事实是不够的。
要使外交政策的原始事实材料说明问题,我们必须用一种推理的提纲去按近政治现实,这个提纲就是为我们提示外交政策的可能意义的一幅地图。
换言之,我们把自己置于一个必须在某种条件下解决某个外交政策问题的政治家的位置上,并问我们自己,在这些条件下处理这个问题的政治家有哪些可供他挑选的合理的选择方案(假定他总是理性地行动),并且在这些条件下行动的这个特定的政治家可能从这些合理的方案中选择哪个。
只有把这一理性假说放在实际事实和它们的结果中进行检验,才能赋予国际政治的事实以理论意义。
2.用权力界定的利益概念是帮助现实主义找到穿越国际政治领域的道路的主要路标。
这个概念把试图理解国际政治的推理与有待于理解的事实联系了起来。
它使政治成为行动和知识的独立领域,从而将它与其他领域,如经济学(它是由财富界定的利益概念而得到理解)、伦理学、美学或宗教区分开来。
没有这样一个概念,无论是国际政治还是国内政治的理论都是根本不可能产生的,因为没有它我们就无法将政治的和非政治的事实加以区分,也无法给政治领域带来至少是某种程度的系统化。
我们设想,政治家的思想和行动从被界定为权力的利益出发,而历史事实证实了这一假定。
这一假定使我们能够回顾和预言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政治家在政治舞台上已经迈出或将要迈出的步伐。
当他发出指示时,我们站在他背后看;当他与其他政治家谈话时,我们在一旁听;我们观察并预测他的真实思想。
从被界定为权力的利益角度思考,我们就能够像他那样思考,而且作为利益与己无关的旁观者,我们对他的思想和活动的理解,也许比他这个政治舞台上的活动家的理解更为透彻。
被界定为权力的利益概念为观察者规定了追求知识时应遵循的原则,为政治学的主题带来了推理的顺序,并因此使得对政治的理论分析成为可能。
从行动者这方面来看,它为行动提供了理性的原则,并带来外交政策的惊人的连续性。
这种连续性使美国、英国或俄国的外交政策出现在可以理解的理性统一体中,政策大体上前后一致,而不论相继执政的政治家有如何不同的动机、好恶、知识水平和道德品质。
因此,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理论将防止出现两个流行的谬误:对动机的关注和对意识形态倾向的关注。
只从政治家的动机来寻找外交政策的线索既是无效的,也是靠不住的。
它之所以无效是因为动机是心理现象中最虚幻的东西。
动机受到行动者和观察者的利益和感情的歪曲,经常被歪曲到面目全非的地步。
我们是否真正知道我们自己的动机是什么?我们知道他人的动机是什么吗?即使我们有可能接近政治家的真实动机,那种知识也不会对于我们理解外交政策有什么帮助,而有可能将我们引入歧途。
确实,对政治家的动机的了解,可能为我们提供了解他的外交政策的可能方向的众多线索中的一条线索。
可是,它不能向我们提供可以用以预测他的外交政策的线索。
历史没有显示出动机的性质与外交政策的性质之间有精确和必然的相互联系。
无论是从道义的还是从政治的角度看,这样说都是正确的。
3.现实主义认为,被界定为权力的利益这一关键概念是普遍适用的客观范畴,但是它并不赋予这个概念以一个永久固定的含义。
利益的观念确实是政治的实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条件的影响。
修昔底德(Thucydides)基于古希腊的经验说:“无论国家之间或个人之间,利益的一致是最可靠的结合。
”19世纪的索尔兹伯里(Salisbury)伯爵接受了这种观点,他认为国家之间“唯一能够持久的联合方式,就是国家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冲突。
”乔治·华盛顿更把它确立为普通的原则:如果我们对人性稍有了解,就会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利益是起支配作用的原则,几乎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受它的影响。
基于公德的动机,人们可能在一短时间或某些特殊情况下遵照纯然无私的原则办事;可是,这种动机本身不足以使人持久地严格遵守和履行社会义务的约束和责任。
很少有人能够为大众的福祉而长期牺牲一切从个人利益或好处出发的考虑。
在这方面,仅仅谴责人性的卑下是徒劳的;事实就是如此,每一时代每一国家的经验都已证明了这一事实,并且,我们能够改变它之前,我们必须大大地改变人的素质。
任何制度,如果不建立在这些格言所推断的真理之上,是不能成功的。
在我们的世纪中,马克斯·韦伯的论述是对以上论断的共鸣和进一步阐明:(物质的和精神的)利益而不是观念,直接支配着人们的行动。
可是这些观念所创造的“世界的形象’经常象转轨器一样决定着行动的轨道,循此轨道,利益的动力使人们不断地行动。
然而,在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之内,哪种利益能够决定政治行为.要视制定外交政策时所处的政治和文化的环境而定。
国家实行的外交政策所追求的目标,能够包括有史以来任何国家曾经追求的以及可能追求的任何目标。
这一论断也适用于权力概念。
它的内容及其运用的方式取决于政治和文化环境。
任何事情,只要能建立并保持人对人的控制,就包含在权力之中。
因此,权力包含服务于这一目的的所有社会关系,从人身暴力到最微妙的心理关系,一个人凭借这种关系控制另一个人。
权力包含人对人的统治,有时,例如在西方民主国家,权力受到道德的约束和宪法保障的控制;又有时权力是一股未经驯服的野蛮的力量,它知道自己的强大就是法律,自己的扩张就是唯一的正当理由。
外交政策所处的当代环境是极不稳定的,随时存在着大规模暴力冲突的威胁,但是,现实主义认为这种环境不是不能改变的。
例如,权力均衡确实是所有多元化社会的永久因素,《联邦党人》(The Federalist)的作者们深深地懂得这一点;均势能够在相对稳定与和平斗争的环境下(比如在美国)起作用。
如果促成这种环境的各个因素能够重现于国际舞台的话,相似的稳定与和平的条件也特征那里占主导地位,正如它们长时期地在某些国家的历史上起主导作用—样。
对于国际关系的一般性质适用的情况,也适用于当代外交政策最终的主体——国家。
现实主义者的确相信利益是判断、指导政治行为的唯一永存的标准,但是利益和国家之间的现存的联系则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它必定将在历史的进程中消失。
现实主义的立场丝毫也不反对这一假设:目前的政治世界分裂为许多国家的现象将被更大的、性质十分不同的单位所取代,这将更符合当代世界技术发展的趋势和道德的要求。
现实主义和其他学派的思想在如何改造当今世界这一极为重要的问题上分道扬镳了。
现实主义者相信,只有通过对支配过去并将支配未来的各种永远存在的力量进行巧妙的控制,才能实现改造。
现实主义者不能相信,我们面对具有自身发展规律的政治现实时只要提出一个抽象的理想,拒绝考虑这些规律,就能够实现这种改造。
4.政治现实主义明白政治行动的道德意义。
它也清楚在道德要求和政治行动成功的条件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
政治现实主义不愿意通过创造政治的赤裸裸的事实在道义方面比实际情况更令人满意的假象,或使人误认为道义法则的约束力比它的实际作用更差,来掩饰或抹杀这一冲突,从而把道德问题与政治问题弄模糊。
现实主义坚持认为,普遍的道义原则在抽象的普遍形式下是无法适用于国家行为的,而必须把道义原则渗透到具体时间和地点的环境中加以贯彻。
...... 因此,现实主义认为谨慎——即对不同的政治行动的后果进行权衡——是政治中至高无上的品德。
抽象的伦理原则在判断行动肘,看它是否符合道义法则;政治伦理在判断行动时,看它的政治效果如何。
古典和中世纪的哲学知道这一点,林肯也知道这一点,他说:我以自己所知道的最好方式尽最大努力,做出最好成绩,并决心一直这样做,直到最后。
如果最后证明我对,一切反对我的话等于没说。
如果最后证明我错,即使十个天使发谷说我对,也无济于事。
5.政治现实主义拒绝把特定国家的道义愿望与普天下适用的道义法则等同起来。
正如同它对真理和意见要加以区别一样,它也对真理和盲目崇拜加以区别。
所有国家在诱惑下——没有几个国家能够长期抗拒那种诱惑——都以适用于全世界的道义目标来掩饰它们自己的特殊愿望和行动。
知道国家受道义法则的约束是—回事,而假装确切知道在国家间关系中什么好什么不好,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一种信念是,所有国家都将受到凡人之心不可测知的上帝的审判,另一种亵渎神明的信念是,上帝永远站在自己一边,自己的意愿必然也是上帝的意愿。
这两种信念之间有天渊之别。
漫不经心地将某一特定的民族主义与上帝的意旨等同起来,在道义上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希腊的悲剧作家们和圣经中的先知提醒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注意的,正是那种傲慢的罪恶。
这种等同在政治上也是有害的,因为它很容易造成歪曲的判断,这种歪曲的判断在盲目的十字军式的狂热中,毁灭了许多民族和文明;这种毁灭却是在道义原则,理想或上帝的名义下进行的。
另一方面,恰恰是以权力为定义的利益概念把我们从道义上的极端和政治上的愚蠢中拯救出来。
因为如果我们视所有国家,包括我们自己的国家在内,那看作追求它们各自以权力为定义的利益的政治单位,我们就能够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所有国家:我们将能够像判断我们自己的国家一样判断其他国家;以这种态度判断它们之后,我们能够实行的政策,就既能尊重他国利益,同时又能保护和增进我们本国的利益。
政策的适当必然反映道德判断的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