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经典版
六年级下数学说课稿圆锥的体积_西师版
六年级下数学说课稿圆锥的体积_西师版《圆锥的体积》说课一、教材分析1、说课内容:《圆锥的体积》,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中《圆锥》的第二课时。
2、教材简析:圆锥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三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又学习的一种新的立体图形,也是在此基础上的又一个延伸,同时为学生以后系统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按编者意图《圆锥》(含“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新课为一课时,但我认为这样教学内容太多,时间不够充分,不能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这部分内容我采用了两课时进行教学,先用《圆锥的认识》做准备和铺垫,再单独完成《圆锥的体积》教学,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和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习效果更明显。
3、教学重难点及关键:本课重点是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活动探索理解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人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流程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即提出猜想、实验操作、讨论归纳、练习应用、质疑提高提出猜想:先出示复习题(幻灯片2),让学生口算圆柱的体积,回忆圆柱的有关知识和圆柱的体积体积计算公式,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接着出示圆锥(幻灯片3),让学生猜一猜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对学生的猜想不急于做出评价。
通过交流使学生得到两点认识:①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探索。
②圆锥体积可能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
实验操作:先展示幻灯片4-45,介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这是本课的重要前提和铺垫。
接着学生4-6人分组实验,1-2人共同操作,用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装满水倒入圆柱形容器中。
全体成员观察思考:①实验中的圆锥形和圆柱形容器有什么关系?②倒了几次水刚好把圆柱形容器装满?③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3、讨论归纳:针对以上实验和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再进行全班交流。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正比例与反比例︳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正比例与反比例︳西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正比例与反比例 | 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概念。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题来理解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定义,并学会如何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概念,并能够判断实际问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定义,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两支相同的笔,一支笔的笔芯是5mm,另一支笔的笔芯是10mm。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支笔的笔芯长度和笔芯的墨水量之间的关系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2. 概念讲解:我会在PPT上展示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定义,并解释它们的意义。
正比例是指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保持不变,而反比例是指两个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保持不变。
3. 例题讲解:我会用PPT展示一些例题,并引导学生一起解答。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是每小时30公里,那么它行驶2小时后的路程是多少?通过解答这个问题,学生可以理解正比例的概念。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让学生独立解答,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速度是每小时5公里,他行驶3小时后的路程是多少?5. 板书设计:我会用板书列出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定义,并在板书上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特点。
6. 作业设计答案:成正比例。
因为速度和路程的比值保持不变。
答案:成反比例。
因为总价和数量的乘积保持不变。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完整版)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推荐文档
我践去中不人断探也索就、提有高。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 材施教。
8、掌握相邻两个的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和时间等单位之间进率的规律,提高学 生使用这些计量单位的熟练程度。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直线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 联系和区别。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 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具体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4.完成练习一的第 1 题 5.百分数与分数比较 (1)百分数跟我们学过的哪种数比较相似?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小
建组交议流)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2)判断。下面哪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2510080100 kG…… 小结: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它的 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而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又可以表示两 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如果分数表示具体的数量时,它的后面就可以写单 位;如果表示倍数关系时,它的后面就不写单位。 6.百分数联想风暴 观察格子图,你能快速地联想到哪些百分数? (涂 50 个黑色格子,6 个红色格子,44 个白色格子)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数意义的教学,课前可以让学生广泛收集、整理生活中的百分数信息,然后在课上说说
这些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再让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在生活中人们喜欢使用百分数?这 样既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 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教材分析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第三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11课时)一、教材说明:(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包括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及其应用。
这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内容之一。
比例的内容比较少,只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一些简单的比例。
主题图既为后面的比例教学创设了情景,又提供了课程资源。
正比例内容主要是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图像和正比例知识的应用。
反比例主要教学反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知识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正确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
3、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能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正比例图像。
4、能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经历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及其应用的学习过程,了解正、反比例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正、反比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6、在学习中体会具有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之间的联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编排特点:1、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新知识2、联系生活实际揭示正、反比例的意义3、强调学生的探究发现二、各小节教材分析主题图:着重突出了小朋友在校园内测量旗杆影长的场面。
从而引出“通过测量影子的长度把旗杆的长度计算出来”的策略,这里并不要求计算,为后面的比例教学创设了情景,提供了课程资源。
1、比例(2课时)例1:教学比例的意义。
一是可以让学生实际测量提供素材;二是观察例题插图引出表格;三是重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表中数据并展开讨论;四是发现6∶2和9∶3的关系得出构建比例式并根据这种相等关系总结出比例的意义。
例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可先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发现,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对于“议一议”要引导学生有所发现:等号两边的分子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相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神奇的数字编码》︳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神奇的数字编码》︳西师大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第五章第二节《神奇的数字编码》。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数字编码,具体是学习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数字编码的原理。
教材中会有详细的介绍和例子,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例子来理解数字编码的规律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数字编码的原理,并能够运用数字编码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数字编码的原理和规律,难点是运用数字编码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数字编码的实例和问题,同学们需要准备一本笔记本用来记录学习内容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字编码实例,如邮政编码、条形码等,让同学们观察并思考这些数字编码的规律。
2. 教材讲解:我会根据教材的章节内容,详细讲解数字编码的原理和规律,通过例子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来进行讲解,让同学们能够通过例题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以检验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包括数字编码的定义、原理和规律,以及一些典型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并尝试分析其规律。
答案: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有邮政编码、门牌号、车牌号等,它们都有各自的规律和编码方式。
2. 请同学们根据数字编码的原理,编写一个简单的数字编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数字编码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理解一些常见的数字编码。
但在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思考。
课后可以进行一些数字编码的拓展学习,如研究不同类型的数字编码的规律和应用,提高对数字编码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
20春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与代数说课稿--5.1.1 数的认识(一)-(附答案)
5.1.1 数的认识(一)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数的认识》是北师大六年级下册41-42页的内容。
《数的认识》是六年级总复习的第一个课时,也是整个总复习的起始。
教材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习过的各种数,并且运用图等方式来构建知识网络。
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和教材特点,我确定的二、教学目标根据上面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系统复习整数、分数、百分数、小数和负数的意义,熟练掌握这些数的读、写法;熟练掌握数的改写的方法,会正确地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把一个较大数精确到万位或亿位;能正确比较整数、分数、小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回顾和整理知识的过程,结合具体情境系统复习,通过对数的知识进行全面梳理,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数的意义,数的读、写法,数的改写和省略以及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数的意义,数的读、写法,数的改写和省略以及大小比较。
四、教法、学法说教法:引导学生自我回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存的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通过学生对数的多样化的不同分类中,使学生自主建立数的结构网络,然后让学生重新去品味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
达到了深化知识学习的目的。
我在复习过程中,为学生勾勒一个完整的“数”的网络,渗透总复习的方法,为学生的后续复习中构建一个有序的复习思维框架。
说学法: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活动过程。
基于这样的理念,本节课尝试建立“建构知识系统”的自主学习模式。
既“复习数的产生,揭示课题——回顾整理,开展活动——内化反思,构建网络——练习巩固,发展数感”,借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模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时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例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知道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分。
2、过程与办法:在同学探索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同学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感触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味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1、同学汇报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课前,教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找到了吗?在什么地方找到的?2、人们在生活中为什么这么喜爱用百分数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讨论。
(揭示课题)3、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你想了解百分数的哪些学问?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理解百分数的详细含义(1) 同学自学课本第2页内容,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1题。
(2) 小组研究沟通: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全班沟通纠正。
(3) 质疑:百分数和我们学过的哪种数比较相像?指名回答,通过沟通,引导同学初步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分。
(4) 明确百分数的读写法。
说一说怎样读百分数?怎样写百分数?指名回答,全班沟通。
师强调: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相同,都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写百分数时,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是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5) 反馈练习。
同桌两人相互读出第2页“读一读”中的练习题。
2、教学例1。
(1) 出示例1。
(2) 同学自立解决问题,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2题。
师巡察,了解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 指名演板,全班沟通、纠正。
(4) 总结百分数的意义。
思量、研究: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百分数吗?指名回答后,师总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三、拓展应用,促进进展:1、寻觅百分数信息,说百分数的意义,谈自己的感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鸡兔同笼︳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鸡兔同笼︳西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鸡兔同笼。
这个问题来源于生活,也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我希望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97页,讲述了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设立方程来解决,也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来尝试解答。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鸡兔同笼问题,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难点是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讲解这个问题,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分别代表了鸡和兔子的样子。
我还准备了一些小卡片,上面写着数字,用来表示鸡和兔子的腿的数量。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笼子里关着一些鸡和兔子,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里面分别有多少只鸡和兔子呢?”这个问题会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我会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解,让学生们了解鸡和兔子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计算它们的腿的数量来解决这个问题。
3. 实践:我会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实践,使用小卡片来模拟鸡兔同笼的情况,让他们亲身体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4. 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引导他们讨论不同解题方法的优缺点。
六、板书设计我会将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步骤写在黑板上,包括:确定未知数、列出方程、解方程、得出结果。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假设有一个笼子里有10只鸡和5只兔子,请计算出笼子里分别有多少只鸡和兔子。
答案:设鸡的数量为x,兔子的数量为y,则有方程组:x + y = 10(总数量)2x + 4y = 20(总腿数)解方程组得:x = 5,y = 5。
所以笼子里有5只鸡和5只兔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鸡兔同笼问题很感兴趣,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也能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完整版)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解法一: 1.解题思路:先算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多少台, 再算今年比去年增长的台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2.列式解答:360-300=60(台) 60÷300=20%
综合算式:(360-300)÷300=20%
解法二: 1.解题思路:把去年的彩电数看成单位“1”, 先算今年的是去年的百分之几,再减去单位 “1”,就是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2.列式计算:360÷300=120%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我把1000元存入银行,存期3年。 我可得利息多少元? (年利率4.25%)
1000×4.25%×3=127.5(元)
2008年2月17日,王阿姨把8000元钱 存入工商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 是3.24%。到期时可以取回多少元钱?
到期时可以取回多少元钱? 利息: 8000×3.24%×3
解: 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X元。
X×65%-X×35%=210 X×30%=210 X=700
答: 这个家庭1985年的 总支出是700元。
王军买了一本《少年百科全书》,比原价便 宜6元。这本书原价是多少元?
解: 设这本书原价是x元。
x-x×95%=6 x×5%=6 x=120
答: 这本书原价是120元。
根据上图“人民币存款年利率表”,用 整存整取的方式存400元,2年后取出,怎样 存获得利息多?
第6课时
黄金周期间某游乐园门票价格:100 元/人,团体票(20人以上)八五折优 惠,光明小学有30人去游玩,应付门票 多少元?
什么叫折扣?
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 叫做打折扣销 售, 通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 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教材分析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教材分析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教材分析说课稿第一部分全册教学内容的安排一、教学内容:(课件2)本册教科书共五个单元,其中穿插了3个综合应用,其教学内容分为以下部分: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百分数,第三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图形与几何,包括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四单元扇形统计图;总复习;综合与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课件3) 知识技能1、全面经历百分数、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扇形统计图等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它们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比较百分数的大小,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3、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并能运用它们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或成反比例的量;了解正比例图像,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比例图像。
4、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5、认识扇形统计图,会用扇形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6、全面整理与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
情感态度1、学习整理与复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并养成自觉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习惯。
2、在学习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愿望。
三、主要特点:(课件4)1.继续体现数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 2.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活动情景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重视学生的操作实验 5.引导师生教与学的活动方式 6.加强数学知识的系统整理 7.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1第二部分各单元教学内容说明及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百分数(12课时)一、教材说明(一)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包括:主题图,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解决问题及整理与复习等内容,同时在本单元的后面还安排了一个“综合应用”。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方案制定
西师版六年级下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本班有学生51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1人。
全部学生都身体健康。
从上期平时学习和期末考试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学习习惯也还过得去,主要表现在上课基本都能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做作业马虎,并且做完作业后不喜欢检查,特别是计算很不细心;当然还有部分学生有抄作业现象;部分学生动手能力也较差,比如作图等。
二、本册教材分析:修订后的西师版六年级下期数学教材包括以下内容:百分数,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统计,总复习。
与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将“百分数”移至本册。
在原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将“百分数”的内容安排在第十一册,此次修订后,由于内容的调整,课时也相应变动,故将“百分数”移至第十二册,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的衔接来看,都是非常合适的。
2.“整理和复习”部分的调整。
本单元主要的变化是根据前面各册教材的内容调整,对有关的习题进行相应的变动,如将“成数、折扣”的有关内容和习题加上,将涉及到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有关习题进行改编,等等。
3.增加“综合应用”。
(1)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2)设计“六一”庆祝活动方案三、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使学生理解成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
3、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
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工程问题)︳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工程问题)︳西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97页至99页,即“解决问题——工程问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的计算,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工作效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工作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工作时间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4.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难点:理解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工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讲解概念:讲解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解决工程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类似的工程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板书设计:将解题的步骤和关键点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6. 作业设计:布置一些相关的工程问题,让学生回家后练习。
六、作业设计(1)某人每天能挖土5吨,问他挖土10吨需要几天?答案:2天(2)某人每天能砌砖100块,问他砌砖300块需要几天?答案:3天2. 理解并应用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工程问题,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也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西师版教材分析——六年级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9个单元,其中穿插了3个综合运用,其教学内容如下表:知识领域单元小节数与代数一、分数乘法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三、分数除法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探索规律;整理与复习六、分数混合运算分数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四、、比和按比例分配比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七、负数负数空间与图形二、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五、图形的运动和确定位置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比例尺;物体位置的确定;统计与概率八、可能性可能性综合应用研究故事中的数学问题;了解三峡工程的投资与效益;选择上学路线第二部分:教材的主要特点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认知需求(P123页例1,P35页,例2)2、内容直观,形式活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P19页,P85,86页例1,例2)3、关注过程,重视探究,提倡策略多样化(P24页,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P91页,例1)4、渗透方法,拓展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P128页第1题,P31页例2)5、倡导合作,促进交流,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P23页P30、31页)第三部分:各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分数乘法和解决问题。
分数乘法从内容上看包括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
与传统教材相比,相对淡化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整数和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去理解,一般不做单独区分。
解决问题主要安排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问题,它是第三单元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以及进一步解决较复杂的分数问题的基础。
直接给出标准量(单位“1”的量),要学生通过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明确分率所对应的量是什么,再联系分数乘法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策略解决。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答方法,又能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单元教学提示:注意发挥主题图和情境图的引领作用。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百分数
第1课时百分数的意义
第2课时百分数的意义(2)
第3课时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第4课时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
第5课时问题解决(1)
第6课时问题解决(2)
第7课时练习课
第8课时用方程解决问题
第9课时练习课
第10课时纳税(1)
第11课时利息
第12课时整理与复习
第13课时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它们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经历探索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解决有关圆柱、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圆柱、圆锥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重点:圆柱体积表面积的求法,圆锥体积计算方法。
三、难点:掌握圆柱、圆锥之间的关系,能联系实际解决有关问题。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
第2课时圆柱的侧面积
第3课时圆柱的体积
第4课时圆锥的认识
第5课时圆锥的体积(1)
第6课时圆锥的体积(2)。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说课稿4.1.1 扇形统计图(一)
4.1.1扇形统计图(一)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一部分扇形统计图第一课时的内容,其内容主要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等。
本节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统计知识的开始,是小学相应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学好本节内容,既提供学生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的思路,给学生获取信息提供新的途径,也为画复杂的扇形统计图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面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情境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扇形统计图的简单分析,培养统计素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四、教法、学法说教法:从学生己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出发,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难点,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特点:1.问题情境引入充分利用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体会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作出决策,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感到学习扇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问题的开放性教师在设计时,对教材上的例题和有关练习作了修改,从书本指向性非常明确的问题改成了完全开放的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3.展示学生收集的扇形统计图事先布置每个同学寻找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既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感,又使学生感觉了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也获取了更多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识图能力,并对有的扇形统计图赋之以德育功能。
说学法扇形统计图学生在小学己接触过,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少讲,多给学生思考、发言的机会,并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说课稿 第一单元 百分数 1.2 百分率
1.1.2 百分率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百分率》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单元百分数第一节《百分数的意义》第二课时内容。
百分率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基础知识。
百分率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利息、成数、折扣等知识的基础,可以说,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百分率”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应该为: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出勤率、合格率、成活率等百分率的意义,掌握常用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明确百分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鉴于上述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教学重点:理解百分率的含义,能运用百分率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百分率的意义。
四、教法、学法说教法: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又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
新课开始,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了“一个射击队要从两名队员中选拔一名参加比赛”的情景,引导学生说出比较两人各自命中次数占射击次数的百分之几,谁高就录用谁。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到有关百分率的知识。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能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让学生合作讨论,可以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渠道的广泛信息交流,同时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说学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第一部分全册教学内容的安排一、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共五个单元,其中穿插了2个综合应用,其教学内容如图:除小学毕业总复习外,本册教科书在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一是百分数;二是正比例和反比例。
它们既是本册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整个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空间与图形安排的是圆柱、圆锥;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综合统计活动;在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安排了2个综合应用,分别是: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和设计“六一”庆祝活动方案。
二、教学目标(略)三、主要特点:1.继续体现数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2.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活动情景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主要有函数、转换、分类、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
4.重视学生的操作实验5.引导师生教与学的活动方式6.加强数学知识的系统整理7.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第二部分各单元教学内容说明及教学建议第一单元:百分数(13课时)一、教材说明(一)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百分数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同时又是一组与分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其内容包括:主题图,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解决问题及整理与复习等内容,同时在本单元的后面还安排了一个“综合应用”。
(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并会比较百分数的大小。
2、探索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经历探索互化过程。
3、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编排特点:1、把学习百分数同解决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注意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3、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出学习新知的需要。
二、各小节教材分析:教学单元主题图时,可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主题图中的每条信息都是用百分数呈现的。
学生可能不会读出这些数,这没有关系,可继续启发学生回忆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数,激发学生对百分数的兴趣。
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含有百分数的相关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展示。
可以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并在课堂上交流。
1、百分数的意义(2课时)第2页上的内容主要是结合生活让学生初步感受百分数。
教学时重点要引导学生先观察服装吊牌上各种成分所占的百分数,思考36%是什么意思。
注意对话框中【36%,25.6%,21%,17.4%,100%……都是百分数,“%”是百分号。
】这里介绍了百分号,教师注意教给学生百分号的写法。
还要注意教科书以服装吊牌上呈现的百分数为素材,介绍百分数的读法。
例1是结合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学时注意体现部分与部分比,部分与总体比。
突出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一本质属性。
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归纳了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引导。
这里注意引导学生领会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并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后面不可能带单位,尽管教材上没提,教师们要引导。
例2:一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二是注意迁移,全面理解百分率的意义。
教学时,可先就“出勤率”的含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后,教师再作必要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出勤率是指实到人数与应到人数的百分比”,然后就可放手让学生自行计算。
计算后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发现。
注意“议一议”:教师在学生“议”的基础上,及时归纳总结出合格率、成活率、出油率等意义和计算方法。
练习一的第1,2题中关于百分数意义的叙述,只要求学生能利用“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来进行叙述就可以了。
如第1题中学生能说出“8.1%表示菠菜中胡萝卜素的含量是菠菜总量的8.1%”就可以了。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教学时注意让学生产生互化的需要。
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互化的方法。
本节教材比较简单,这里只是提一下:第7页例1上面的准备题,主要是引出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例1主要教学百分数化成分数和小数。
方法在“议一议”下面的对话框中有主要提示。
教学时,可在学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再阅读课本,在指导阅读方法时可分出步骤,百分数化分数:1、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2、华成最简分数百分数化小数。
百分数化小数:1、去百分号;2、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例2是教学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此方法就只有“议一议”,没有提示,给学生自主归纳留下空间,教师要在学生“议”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归纳。
教学时注意,教材介绍了关于除“不尽的”的处理办法,要告诉学生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就如此处理。
尽管简单,教师们要注意:学生通过学习必须熟练掌握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扫除障碍。
练习二的第1,4,6题,都是为了沟通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而设计的,第7题,一方面巩固了前面学习的常见百分率的计算;另一方面,在计算过程中又会遇到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问题,所以它又能巩固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3、解决问题(7课时)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教科书不仅系统安排了传统教科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等问题,而且还集中安排了有关纳税、利息、折扣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突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本教学内容可以分成三组:第一组例题1和例题2与传统教科书中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基本相同。
例1是根据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增加或减少了百分之几的问题。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出算式。
关键是找标准量(单位“1”),教科书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么要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例2是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一是要注意把分数问题和百分数的意义结合起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可以结合线段图帮助分析问题。
第13页的课堂活动的题型很典型,通过“变”与“不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虽然提价和降价的百分率都是20%,但由于它们的单位“1”不相同,所以原价和和现价增加和减少的数量不相同的道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三习题新选素材广泛,尽量呈现真实事件。
如第3题反映了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情况;第4题反映了我国鱼类情况;第6题反映了火车提速问题等,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15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到时此题并不难,估计多数学生能解决。
第二组:例3是一个利用方程来解决的问题。
例3是较复杂的百分数问题,应重点引导学生用方程解决。
由于上衣和裤子的价格都未知,因此两个量都需要设未知数来表示,于是设哪个量为x就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考虑到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教科书将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全部呈现出来,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步骤:一是选择哪个量设为x,二是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三是解方程。
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解决、合作交流后,再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练习四除第2,3,4题是配合例3编写的,其余各题都需要学生根据已有的分数百分数知识来解决,如第5题,一方面学生要看懂表格,同时,还要选取表中的对应信息来解决问题。
第三组:例4、例5分别是纳税和利息的计算,这些内容都是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例4是解决与纳税有关的问题,本问题的综合性较强。
教学中,一是要注意渗透纳税常识,培养纳税意识;二是要注意解决问题思路的分析,注意结合生活经验理解问题;三是注意知识的综合应用。
例5是解决与利息有关的问题。
教学时,一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情境的理解;二是要让学生理解利息的有关概念;三是要注意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构建解决问题解决该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注意:现在不收利息税了。
练习五的第1~5题是配合例4、例5编写的。
考虑到“折扣”是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多的知识之一,并且学生对折扣的理解又较容易,于是教科书通过第6,7题对其进行了补充,并用对话框对折扣的意义进行了提示。
第8题是常见的一个现实问题,要求学生综合应用知识通过猜测、计算、比较等加以解决。
本题是※号题,也并不难,教师可以引导解决。
4、整理与复习(2课时):略。
综合应用: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1课时)在百分数的后面安排了“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的综合应用。
和以往的综合应用不同的是教科书不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也没有以活动程序和活动方式的形式指导活动过程,而是以有奖购书活动所涉及的奖券派送、奖品设立等为研究内容,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要求学生解决。
这样设计的意图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考虑到能使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集中和深入,突出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组织该活动时,可先出示放大的“有奖购书活动”公告,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公告内容,并提取有用信息,然后,可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相关数学问题,并组织问题交流,如学生有困难可以提示学生从对话框得到启发,最后师生共同梳理各组提出的问题,再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这个综合应用可操作性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性都较强,望老师们组织好教学。
三、教学建议:本单元虽然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但教科书在编写上与传统教科书有较大变化。
在教学中,应正确理解教科书编写意图,体现新的课程理念,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主探究和构建新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充分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本单元内容学生已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教学时教师应注意给他们搭建好自主探究的平台,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发现和构建新知。
2、注重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解决问题”和传统的百分数应用题有所不同,一方面不对所要解决问题进行分类,另一方面也没有明确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模式(公式)。
而是强调从问题所呈现的信息入手,用多种方式分析数量间的关系,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时,应注重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重在解题策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方法的获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收集和整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百分数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发现、收集生活中百分数的素材。
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能让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素材整理成数学问题,并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9课时)一、教材说明(一)教学内容:圆柱和圆锥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最后认识的两个几何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