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产L_苏氨酸的代谢工程研究进展_董迅衍

合集下载

L_苏氨酸的生产方法及研究进展

L_苏氨酸的生产方法及研究进展

第28卷第5期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28,N o .52007年10月Journa l o fH enan Un iversity of Techno l o gy(N atural Sc i e nce Edition)O c.t 2007收稿日期:2007 06 05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2006AA02Z216)作者简介:黄金(1979 ),男,安徽利辛县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通讯作者文章编号:1673 2383(2007)05 0088 05L-苏氨酸的生产方法及研究进展黄 金,徐庆阳,陈 宁*(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天津300222)摘要:介绍了L-苏氨酸的理化性质、用途、生产方法,重点介绍了发酵法生产L-苏氨酸的生产现状.依据代谢调控理论综述了L-苏氨酸生物合成调控机制及研究实例,并对L -苏氨酸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L-苏氨酸;生产方法;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S201 2 文献标识码:A0 L-苏氨酸的理化性质苏氨酸(Threon i n e)化学名称为 -氨基- -羟基丁酸,1935年由W.C .Rose 在纤维蛋白水解物中分离和鉴定出来.1936年,M eger 对它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因结构与苏糖相似,故将其命名为苏氨酸[1].苏氨酸有4种异构体,天然存在并对机体有生理作用的是L-苏氨酸[2].其化学结构式为:图1 L-苏氨酸结构式分子式为C 4H 9NO 3,相对分子质量为119.12,熔点为255~256 ,比旋光度[ ]20D=-25.0~-29.0 (5m ol/L H C l),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微甜;解离常数p K COO H =2.15,p K N H2=9.12,等电点p I(25 )=5.64,溶解度为20g /100m L 水(25 ),不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1 L-苏氨酸的应用在人体和动物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是仅次于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的第4种氨基酸[3-6].苏氨酸在人的生长发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饲料工业、以及医疗等方面.在食品方面,由于当前食品加工度高、生产量大、保存期长、流通领域广,营养素容易受到破坏和损失,需要加以补充.因此,食品强化剂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氨基酸类强化剂在食品强化剂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苏氨酸与葡萄糖共热可产生焦香味,有增香作用.一般与其他氨基酸合并用于强化谷物,有时也用于糕点、婴儿食品、牛奶中,起抗氧化作用[7].在饲料添加剂方面,苏氨酸和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一起列为4大饲料添加剂,主要用于未成年仔猪和家禽等.苏氨酸是畜禽饲料中的重要元素,在畜禽饲料中添加苏氨酸,能提高饲料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平衡各种氨基酸,促进蛋白质沉积,降低动物氨的排泄,减轻环境污染,改善饲养条件.在医药工业方面苏氨酸应用也十分广泛,其铁盐可作抗贫血药,可用于配置氨基酸输液和综合氨基酸制剂,同时其自身还具有促进人体发育和抗脂肪肝的药用疗效,也是制造高效抗生素单酰胺菌素的中间体,以及用于生化研究.在临床上苏氨酸还具有提高免疫的功能:苏氨酸有促进骨髓T 淋巴细胞前体分化发育成为成熟T 淋巴细第5期黄 金等:L-苏氨酸的生产方法及研究进展89胞的作用.苏氨酸是谷蛋白中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对人体皮肤有保湿作用.在膜蛋白中苏氨酸的羟基能与寡糖链结合,对保护细胞膜起重要作用.此外,苏氨酸代谢生成甘氨酸,提供一碳单位.另外,苏氨酸是11种、14种、17种、18种、20种氨基酸大输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氨基酸大输液常用于手术前后、创伤、烧伤、骨折、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的辅助治疗,在临床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2 L-苏氨酸生产方法研究进展L-苏氨酸的生产方法有蛋白质水解法[8]、化学合成法[9]和直接发酵法[10].蛋白质水解法和化学合成法因其存在种种弊端,工业化生产已经基本不再使用.直接发酵法以其生产成本低、资源节约、环境污染小等优点逐渐成为工业化生产L -苏氨酸的主要方式.2.1 蛋白质水解提取法苏氨酸主要以L 型存在于血粉、角蹄、玉米麸质粉、棉籽饼、丝胶等天然蛋白质中,可将上述蛋白质经水洗、搅碎、干燥、酸解得水解液经浓缩得浓缩液,用活性炭脱色、上柱,接收液作纸层析,收集苏氨酸部分.但该方法存在不少问题,操作复杂,需处理大量洗脱液,最主要的是苏氨酸在这些蛋白质中含量较低,尤其是提取目标氨基酸时,其他氨基酸作为废料处理掉,造成资源的浪费.2.2 化学合成法苏氨酸的化学合成路线,主要有巴豆酸法、乙酰乙酸乙酯法、甘氨酸铜法及不对称环氧化法等,其中路线较短、收率较高、具有较高工业价值的方法是甘氨酸铜法.2.2.1 巴豆酸合成法巴豆酸在乙醇中进行汞化反应,再经溴化、脱汞、氨化得DL-苏氨酸.该法反应条件缓和、产率也不低,但步骤较繁、溶剂成本高,加之含汞废液处理困难等,使其利用价值不大.2.2.2 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将乙酰乙酸乙酯氨化、还原,即可得DL-苏氨酸,该路线反应条件要求高,且产率低.2.2.3 甘氨酸铜合成法甘氨酸由于与Cu 2+络合,生成螯合物,从而增强了 氢的酸性,更利于其与乙醛缩合,最终脱去铜,生成DL-苏氨酸.Cu 2+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有用五水硫酸铜或氯化铜与甘氨酸和乙醛来制备的.Aune 则采用中间体双(2,5-二甲基-4-恶唑烷羧酸酯)二水合铜,与甘氨酸反应合成DL-苏氨酸.这样,可以较大地提高产率.但成本也大大增加了.通常,采用廉价的Cu(OH )2CO 3和CuC l 2为催化剂.合成路线如图2.图2 甘氨酸铜合成路线2.2.4 不对称环氧化法不对称环氧化法,具有选择性高的优点,但由于其反应过程复杂,原料成本太高,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该法以C H 2C HC H (OH )C H 3为原料,双键经环氧化后,与phCONCO 反应,生成五元杂环化合物,再酸化开环,生成DL-苏氨酸.2.2.5 非水相反应合成以苯为溶剂,将氰基乙酸丁酯与乙醛,在30~35 搅拌反应6h ,经过滤,酸化滤液,可得88%的苏氨酸.上述几种方法,各有优劣,其中甘氨酸铜合成法得到普遍使用.该法成本低,合成路线短,产率高(以甘氨酸计,可达80%以上).但铜盐的回收再利用,离子交换脱铜过程繁杂、且洗脱液不易浓缩.2.3 微生物发酵法直接发酵法是借助于微生物具有合成自身所需要的氨基酸的能力,通过对特定微生物的诱变处理,选育出营养缺陷型或结构类似物抗性菌株,以解除代谢调控中的反馈抑制和反馈阻遏,从而达到过量积累某种氨基酸的目的[11].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工业微生物生物化学信息的增多、特别是工业生物载体系统的成功构建,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前苏联研究者开始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苏氨酸菌种[6],为优良的L -苏氨酸生产菌株的筛选和产酸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使微生物直接发酵法生产L -苏氨酸成为一种廉价的工业化生产方法.90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2.4 L -苏氨酸代谢调控育种研究2.4.1 L-苏氨酸合成及调控机制由L-天冬氨酸为起点产生L-苏氨酸和L -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如图3所示.图3 L-苏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 整个合成途径中含有两大节点,即由L-丁氨醛酸合成L-赖氨酸或高丝氨酸以及由高丝氨酸合成L-甲硫氨酸或L-苏氨酸直至L-异亮氨酸.前一节点两条途径的代谢流的流向由高丝氨酸脱氢酶(H D)和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对其共同底物丁醛氨酸的相对亲和性控制.这两个酶的编码基因分别为ho m 和dapA.在正常情况下,HD 的第五亲和性以及转化率是其竞争对手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的25倍,因此碳源主要流向苏氨酸-甲硫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但当生产菌细胞内L-苏氨酸大量积累时,由于HD 对L-苏氨酸的变构抑制作用极为敏感,从而导致丁氨醛酸优先合成赖氨酸[12-15].L-苏氨酸的代谢调控机制中二氨基庚二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及异亮氨酸中的碳原子都来源于天冬氨酸.其共同途径的第一步是由3种不同的门冬氨酸激酶所催化的.天冬氨酸激酶I 能被苏氨酸抑制,它的合成被苏氨酸及异亮氨酸所阻遏.天冬氨酸激酶II 的合成则被甲硫氨酸所阻遏.而赖氨酸则能抑制天冬氨酸激酶!的活性,并且阻遏其合成.从丁氨醛酸到高丝氨酸的则由两种不同的高丝氨酸脱氢酶所催化的,高丝氨酸脱氢酶I 的合成可被苏氨酸及异亮氨酸阻遏,其中苏氨酸又能抑制其活性;而高丝氨酸脱氢酶I 的合成由甲硫氨酸所阻遏[16-17].2.4.2 育种实例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志村、植村两位教授采用添加前体物的方法发酵生产苏氨酸.国外从60年代就开始有直接发酵法生产L-苏氨酸的报道.70年代末苏联的研究者们用基因工程菌规模生产L-苏氨酸.国内从1982年才开始有L -苏氨酸产生菌选育的报道,黄和容等报道了以钝齿棒杆菌(C orynebacteri u m crenatum )为出发菌株选育苏氨酸产生菌,产量为13g /L ;1986年檀耀辉等报道以乳糖发酵短杆菌(B revibacterium lacto fer m entum )出发选育出一株L-苏氨酸产生菌,在适宜条件下发酵72h 可产酸16g /L ;1990年沈阳药学院的常尊学等用亚硝基胍(NTG )和紫外线(UV )诱变处理黄色短杆菌获得一株苏氨酸高产菌株ME7(AHV rAEC rM et E th s),在含有葡萄糖10%的培养基中发酵48h 可积累L -苏氨酸17.9g /L.2000年韩国K.-H.Song H.-H.Lee 等构建一耐高盐浓度菌株H S528在5L 罐发酵产酸可达74g /L .2002年华东理工大学沈琼构建苏氨酸基因工程菌E.coli V NBk B -3507发酵48h 产酸52.7g /L .2005年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公司的王焕章、吴新等人利用大肠杆菌K12通过同源重组缺失苏氨酸脱氨酶基因,筛选L-Ile 营养缺失菌株,导入苏氨酸操纵子质粒,获得基因工程菌E.coliTHR 6,发酵32h 产酸可达75g /L .2006年韩国的M an -H yo ,H ong -W eon Lee 等利用蛋氨酸缺陷菌大肠杆菌MT201,添加生物素和蛋氨酸发酵33h 产酸可达80.2g /L .3 L-苏氨酸市场概况及展望苏氨酸为一种重要的氨基酸,主要用于医药、食品强化剂、饲料添加剂等方面.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苏氨酸的需求逐年强劲增长,国际市场年增长率达到20%多.我国市场多年来对苏氨酸的需求平衡,近几年市场开始升温.国内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每年都需大批进口.预计今后国内外市场对苏氨酸的需求量还将以较大比率上升,短期内国内市场供需矛盾无法根本解决,仍需进口.因此,开发苏氨酸市场前景看好.最近几年,全球苏氨酸市场以每年20%多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亚洲、北美等地区的需求快速增长.需求的旺盛拉动了生产,1993年,全世界苏氨产量为4000,t 1996年为5000,t 1999年猛增至2.5万,t 2001年达3万,t 2002年达4万,t 目前约为5万,t 比10年前增长了10倍左右.全世界主要的苏氨酸生产企业为日本味之素公司、德国德固赛公司、美国AD M 公司、日本协合发酵工业公司等.这几大公司的产量占全球份额的90%左右.其中,日本味之素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苏氨酸生产企业,多年来该公第5期黄 金等:L-苏氨酸的生产方法及研究进展91司生产的苏氨酸占据全球市场60%以上的份额.日本协合发酵工业公司和美国AD M公司分别拥有1万t和5000t的苏氨酸生产规模.近年来,这两大企业密切合作,拟共同投资生产苏氨酸等氨基酸产品.此外,韩国希杰公司、Che il三星印尼公司等也生产苏氨酸.由于市场持续热销,各公司都有意扩大苏氨酸的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未来的苏氨酸市场仍有多个增长点,发展空间广阔.首先,在饲料添加剂方面的用量将持续大量增加.近10多年来,我国饲料工业产量平均年增幅达到2位数.现在全国饲料年产量已超过亿吨,成为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预计到2010年,我国各种饲料添加剂的产量将达300万,t市场对苏氨酸的需求量将达到6万~8万.t其次是医药及其他领域.氨基酸大输液一直是临床用量很大的品种,苏氨酸是其主要成分之一.近年来多种氨基酸饮料正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流行,今后将向我国等发展中国家扩展.氨基酸在化妆品特别是中高档化妆品中的用量也在增多.此外,多种氨基酸片剂及口服液等保健产品现已在我国市场上崭露头角,∀瑞年#、∀万基#∀金日#等品牌的多种氨基酸保健品市场销售状况良好.各种营养食品对氨基酸的需求也在增加.参考文献:[1] 贾冬舒.苏氨酸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J].饲料广角,2006(1):28 29.[2] 蒋莹.氨基酸的应用[M]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3] 冯美卿,瞿超进.L-苏氨酸制备方法评述[J].河北工业科技,1999,16(4):15 18.[4] Debabov V G.The threonine story[J].AdvB ioche m Eng B iotechno,l2003,79:113 136.[5] Leuchtenberger W.Am i n o acids:Techn ica lproducti o n and use[M]//Roehr M.B iotechno.l VC H,W e i n he i m,1996:465 502[6] Debabov.M ethod for preparing stra i n s w hichproduce a m i n oac i d s:U.S.A,4278765[P].1981 07 14.[7] 焦瑞身.微生物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6 17.[8] 常尊学,李福德.L-苏氨酸产生菌选育的研究[J].沈阳药学院学报,1990,7(3):185 188.[9] Y a m ada.Process for produc i n g L-threonineby fer m entati o n w ith Prettger.i U.S.A:5342766[P] 1994 08 30.[10]K ra m er R.Geneti c and physi o l o g ica l approaches f o r production o f a m i n o acid[J].J B i otechno,l1996,45:1 21.[11]Furuka w a S,O zaki A,Ko tan i Y,et a.lB reedi n g of L-threonine hyper producer o fE scherichia co li K12[J].B ioc h i m B i o physRes Co mmun,1988,18:788 795.[12]Ji n-H o Lee,Dong-Eun Lee,Bheong-UkLee,et a.l G lobal analyses o f transcr-ipto m es and proteom es o f a parent strain and anL-threonine-overproducing m utant stra i n[J].Jour nal of Bacteriology,2003,185:54425451.[13]Y ang-H oon K I M,Ji n-Seung PARK,Jae-Yong C HO,et a.l Proteo m ic response ana l y sis of a threon i n e-overpr oduci n g m utan tof E scherich ia co li[J].B i o che m J,2004,381:823 829.[14]Cohen G N.The co mm on pathw ay to l y si n e,m e t h ionine,and threon i n e.Am ino acids:B iosynt h esi s and genetic regu lation[M].Addison-Qesley Publish i n g Co,I nc,1983. [15]W illia m E,K arsten,Ja m es R.Purification o faspartase and aspartok i n ase-ho m oserine dehydrogenase I fro m Escherichia coli by dye-li g and chr o m atograpgy[J].Analytical B i oche m istry,1985,147:336 341.[16]M ark JM,Tho m as J S.Starvation for d ifferen tnutr i e n ts i n escher ic h ia co li resu lts i n d ifferentia lm odu lation o f rpoS levels and stab ility[J].Journa l of Bacteriology,2005,187:434 442[17]Y en-Fang K eng,Ronald E.Spec ific ity o f aspartok i n ase III fro m E scherich ia coli and anexa m i n ation of i m portant ca talytic residues[J].Archives o f B ioche m istry and B iophysics,1996,335(1):73 81.92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T HE METHODS AND STUDY EVOL UT I ON OFL-T HREON I NE P RODUCT I ONHUANG Ji n,XU Q i n g yang,C H E N N i n g(S chool of B ioeng i n eering,T i a njin Un i v ersit y of Science&T echnology,K ey Laboratoryo f IndustrialM icrob iology,T i a njin300222,China)Abst ract:The physicoche m ica l properties,utilization and production o f L-threon i n e w ere introduced.The producti o n m ethods,especially m icr obia l fer m entation m ethod,w ere d iscussed.Based on developm ent o f in ter national and do m estic studies,the L-threonine b i o synthesis exa m ples and m etabo lic regulation m echan is m w ere i n troduced.M oreover,the m arket perspective of L-threonine w as pr ospected.K ey w ords:L threon i n e;pr oducti o n m et h ods;study evo l u tion(上接第87页)BI OLOG I CAL RESEARCH ON CON J UGATED LI NOLE I C ACI DISO M ERASE OF M ICROORGAN IS M SWANG H ong j u n,CAO Ji a n,WANG Yu j u n,DONG L,i X I A NG L i x i n,Z HANG Lin (Colle g e of B iologicalE ngineering,H enan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Zhengzhou450052,Ch i n a)Abst ract:Am ong all o f the CLA iso m ers,c9,t11-18∃2and t10,c12-18∃2iso m ersw ere consi d ered to be t h e t w o w ith m any i m portant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such as anticarci n ogen ic activity,antiather ogen i c acti v i ty,as we ll as the ab ility to reduce body-w eigh,t enhance g r ow th pro m oti o n and reduce the catabo lic effects o f i m m une sti m ulation,and thus sho w ed a w ide fie l d of applicati o n i n m edic i n e,food,healt h care and cos m etic i n dustry.So m e m i c roor gan is m s could produce con j u gated li n o le i c acid i s o m erase(EC5.2.1.5),wh ich cou l d catalyze t h e c he m ica l reaction o f li n o le ic ac i d(LA)to e ither or both of the t w o CLA iso m ers w ith the above physi o log ica l activ ities.Therefore,the production o f con j u gated li n ole ic ac i d through b iolog ical m ethod w as considered to be the develop i n g trend i n the f u ture,so con j u gated lino leic ac i d iso m erase has been attracting t h e attention o fm any researchers in and abroad.H o w ever,distribution of th is enzy m e i n species,the ir evo lu ti o nary relati o nship,its biological functi o n i n v ivo,acti v e cen ter and catalytic m echan is m etc haven%t been re vealed by now,effective expressi n g o f reco mb i n ed conjugated li n o l e ic ac i d iso m erase using genetic eng i n eering technique also re m ains to be a prob le m.Progress achieved i n the field o fb iolog ical study of con j u ga ted li n o leic acid iso m eras i n recent years,such as distribution o f conjugated li n ole ic acid iso m erase,bio l o g ica l function, proposed cata l y tic m echanis m,clon i n g and expression o f the gene w ere summ erized in t h is paper,pri m ary a nalysis o f the kno wn sequences of the enzy m e using b i o infor m atics m ethod were also put for w ard.K eywords:Con j u gated lino leic aci d iso m erase;bio l o g ical function;gene clon i n g and expressi n g;sequence a nalysis。

微生物法生产L_色氨酸的研究进展_赵春光

微生物法生产L_色氨酸的研究进展_赵春光

发酵用泡沫控制剂
!!!!!!!!!!!!!!!!!!!!!!!!!!!!!!!!!!!"
!!!!!!!!!!!!!!!!!!!!!!!!!!!!!!!!!!!"
上海康谬贸易有限公司现代理美国陶氏化学的消泡剂,该 产 品 是 通 过 美 国 FDA 认 证 的 食 品 及 制 药 级 消 泡 剂 , 牌 号 DowfaxDF103,104,105。 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过 程。 如味精(谷氨酸),酶制剂,抗生素制药(红霉素,土霉素,青 霉素等),赖氨酸,柠檬酸和其他氨基酸等工业发酵生产领域。 该产品对菌种毫无毒性,且具有无与伦比的泡沫控制力。 被世 界上和中国的大量工业发酵企业所使用,且该系列产品都是通 过 KOSHER 和 HALAL 认证。
DL -5 吲 哚 甲 基 乙 L-IMH 水解酶
内 酰 脲 (IMH)→L- N-氨甲酰基-L-色
色 氨 酸 +NH3+CO2
氨酸水解酶
产氨黄杆菌
吲 哚 +L-半 胱 氨 酸 →L-色 氨 酸 +H2O
色氨酸酶
大肠杆菌
其中以吲哚和 DL-丝氨酸为原料的酶法生产 途径已被三井东压公司工业化应用, 但该途径所 需两种酶(色氨酸合成酶和丝氨酸消旋酶)之一的 丝氨酸消旋酶基因尚未被克隆, 野生菌产酶活力 较低,所以该途径效率不高;以丙酮酸、吲哚和氨 为原料的酶法生产途径, 由于吲哚对色氨酸酶抑 制作用较弱,且丙酮酸价格不高,因而己被 Genex 等公司所采用,但该途径是色氨酸水解的逆反应, 要求底物浓度较高,反应平衡不易把握;以 L-丝 氨酸和吲哚为原料的酶法生产途径,所用的 L-丝 氨酸价格几乎与 L-色氨酸相当, 因此实用性不 强; 以 L-半胱氨酸和吲哚为原料的酶法生产途 径,由于 L-半胱氨酸成本较为低廉,因而具有可 观的应用前景。 3.2 微生物转化法

微生物生产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生产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生产氨基酸的研究进展摘要:氨基酸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食品、动物饲料、保健品以及各类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工业中常利用微生物作为宿主来生产氨基酸,传统上采用随机突变筛选高产氨基酸突变株的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因此系统代谢工程成为开发生产氨基酸突变菌株的理想方法,研究举例说明代谢工程研究氨基酸生产菌株的研究进展,并介绍几种促进氨基酸生产的新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微生物;氨基酸;代谢工程微生物生产氨基酸的传统方法是采用随机突变来筛选和开发氨基酸生产菌株,但是这种方法常会引起基因组多余的改变,进而引起细胞生理上相对应的改变,因此很难进一步提高代谢产物的积累量。

合成生物学研究是在功能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等基础上,将工程化理念应用在生物学中,定向创造新型生物产品和生物过程整体优化的新的研究方向。

在微生物中重建生物合成途径,利用其代谢工程进行发酵生产高价值化合物的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系统代谢工程以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方法为基础,成为解决传统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些氨基酸生产商也已经成功利用系统代谢工程生产出目标氨基酸,较大程度地提高氨基酸产量。

1氨基酸生产现状我国是氨基酸原料的生产大国,通过采用生物合成法、化学合成法以及蛋白质水解提取法来进行氨基酸制造的并陆续用于生产,我国生产的多种氨基酸产品已经实现国有化;异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以及苏氨酸等都可用化学合成法合成,然而通常具有光学活性。

但是采用诱变筛选氨基酸生产菌进行发酵生产,尽管能够将产量提高,生成 L-氨基酸,然而却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工作量大,同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微生物生产氨基酸的方法成为热点,通过对DNA 重组技术的应用,对基因采取定向诱变,选育出我们需要的微生物品种。

利用微生物生产氨基酸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的氨基酸生产同样发展迅速,但总体技术仍不成熟,尚未形成体系,菌种生产工艺落后,效益较差,与国外生产技术水平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缺乏国际竞争力。

江南大学科技成果——L-苏氨酸的微生物高效生产方法

江南大学科技成果——L-苏氨酸的微生物高效生产方法

江南大学科技成果——L-苏氨酸的微生物高效生产方法项目简介L-苏氨酸在食品、饲料、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的用量呈长期稳定增长趋势,尤其在饲料添加剂中增长最为迅速。

以添加了L-苏氨酸的低蛋白配方饲料作为家禽日粮,不但可以缓解天然蛋白的匮乏,减少动物氨的排放,还能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

而在医药领域,L-苏氨酸除了用于氨基酸输液之外,随着人类保健意识的提高,各类氨基酸保健饮品涌现市场,L-苏氨酸是必不可少的配方成分。

L-苏氨酸有望取代色氨酸,成为继赖氨酸和甲硫氨酸之后第三大发展最迅速的氨基酸。

因此L-苏氨酸产业迫切需要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以满足市场需求。

本实验室以谷氨酸棒状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代谢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基因敲除和敲入,对关键基因进行了测序、蛋白结构解析及定向改造,以达到“开源节流”,即增强L-苏氨酸合成路径代谢流,抑制或阻断旁路途径代谢流,最终提高L-苏氨酸产率近20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项目获得国家“863”、“973”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创新要点首次对谷氨酸棒状杆菌L-苏氨酸合成相关基因开展系统分析、蛋白结构建模及分子改造,并获得了一系列遗传稳定的高产菌株,发酵操作操作方便,纯化工艺简单,项目投资少。

效益分析本技术在不增加发酵培养基、发酵动力成本的前提下,提高L-苏氨酸产率近20倍,且降低了杂酸比例、降低了分离成本、提高了葡萄糖转化率,因此在总投资降低情况下,可显著提高L-苏氨酸产量。

授权专利一种大肠杆菌-棒状杆菌穿梭型诱导表达载体pDXW-8及其构建方法,200910233618.1;一种大肠杆菌-棒状杆菌穿梭组成型表达载体及其构建方法,200910260991.6;一种棒状杆菌启动子探测载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201010108464.6;一种改造的sacB基因及其衍生的整合型载体,201110302090.6;一种棒状杆菌基因连续敲除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103409446A。

一种从L-苏氨酸发酵液中提取和精制L-苏氨酸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从L-苏氨酸发酵液中提取和精制L-苏氨酸的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070204.7(22)申请日 2018.09.13(71)申请人 安徽固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地址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胜利中路63号商之都城市星座A区1单元22层3号(72)发明人 张雪锋 邓远德 (74)专利代理机构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代理人 王琪(51)Int.Cl.C07C 227/40(2006.01)C07C 229/2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从L -苏氨酸发酵液中提取和精制L -苏氨酸的方法(57)摘要一种从L -苏氨酸发酵液中提取和精制L -苏氨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L -苏氨酸发酵液降温至20~25℃,发酵液经碟片离心机分离,得到清液和湿晶体;清液升温至60~65℃,经陶瓷膜过滤,加入透析水,将L -苏氨酸含量在5g/L以上的陶瓷膜滤液进行收集并进行蒸发浓缩,将浓缩液经过单效蒸发结晶得到晶浆液,将晶浆液在助晶罐中降温至30~40℃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过程中逐渐添加洗水,将此离心分离的湿晶体和碟片离心机分离所得的湿晶体一起送入闪蒸烘干机进行烘干操作,烘干进风温度控制在110~115℃,烘干至水分<0.5%即可。

该方法成本低、产率高、易操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09096130 A 2018.12.28C N 109096130A1.一种从L -苏氨酸发酵液中提取和精制L -苏氨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L -苏氨酸发酵液降温至20~25℃,发酵液经碟片离心机分离,离心转速4000~5000rpm,分别得到清液和湿晶体;(2)将步骤(1)的碟片离心机收集的清液经过换热器升温至60~65℃,接着经过孔径为0.02um的陶瓷膜过滤,当过滤至剩余清液体积为原始清液体积的三分之一时加入透析水,透析水的添加量是发酵液体积的15~30%,陶瓷膜过滤截留物的体积与清液的体积的比值为1:8-10,将L -苏氨酸含量在5g/L以上的陶瓷膜滤液进行收集;(3)将步骤(2)的收集L -苏氨酸含量在5g/L以上的陶瓷膜滤液进行蒸发浓缩,浓缩终点指标:L -苏氨酸浓度150~200g/L;(4)将步骤(3)的L -苏氨酸浓缩液经过单效蒸发结晶器进行蒸发浓缩得到晶浆液,蒸发浓缩温度55~65℃,真空度-0.084~-0.086Mpa,浓缩终点指标:使得晶浆液中L -苏氨酸质量分数为50%以上;(5)将步骤(4)所得的晶浆液在助晶罐中降温至30~40℃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过程中逐渐添加洗水,水温为常温,所得的湿晶体水分12%,将此离心分离的湿晶体和碟片离心机分离所得的湿晶体一起送入闪蒸烘干机进行烘干操作,烘干进风温度控制在110~115℃,烘干至水分<0.5%即可。

基于代谢计量分析的L-苏氨酸发酵过程优化

基于代谢计量分析的L-苏氨酸发酵过程优化
我们对利用葡萄糖和蔗糖进行微生物法发酵生产 L- 苏氨酸 进行了代谢计量分析, 基于代谢计量分析结 果 研 究 了 葡 萄 糖 、蔗 糖对 L- 苏氨酸发酵的代谢规律, 并对发酵过程进行了优化。
1 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 L- 苏 氨 酸 生 产 菌 TRFC( 大 肠 杆 菌 突 变 菌 ) 为 天 津 科 技 大 学
体的代谢, 满足菌体正常的生长及代谢需要。在微氧或缺氧条件
下, 葡萄糖主要通过磷酸戊糖途径来满足菌体的生长及代谢需
要[6]。而蔗糖是二糖, 转化为单糖后被菌体利用。可由下式表示:
C12H22O11( 蔗糖) +H2O→C6H12O6( 葡萄糖) +C6H12O6( 果糖) ( 1) 由图 1 得出, 微生物的自身生长、繁 殖 和 代 谢 产 酸 均 需 底 物
及转化的苏氨酸占总量的摩尔比率, 最大理论值分别为 24.1%、17.89%; 种子及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与蔗糖的添加比例分别
为 2∶8、8∶2 时得到最优值, L- 苏氨酸最终产量为 70 g /L。
[ 关键词] L- 苏氨酸; 代谢计量分析; 葡萄糖; 蔗糖
[ 中图分类号] TQ922.9
[ 文献标识码] A
代谢控制发酵研究室保藏菌株。 1.2 培养方法
种子培养: 吸取适量无菌生理盐水于活化斜面中, 将所有菌
悬 液 全 部 接 入 5 L 种 子 罐 中 , 搅 拌 转 速 300~700 r /min, 通 过 自 动流加氨水控制 pH 值为 7.0, 培养温度 37℃。
10 L 罐 发 酵 : 按 1%接 种 量 将 种 子 液 接 入 发 酵 罐 中 , 初 始 通 风量 2 L/min, 搅拌转速 500~800 r /min, 通过自动流加氨水控制 pH 值 为 7.0, 培 养 温 度 37℃, 以 泡 敌 消 泡 , 发 酵 到 一 定 时 间 流 加 补料液。发酵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取样进行各项参数测定。 1.3 分析方法 1.3.1 pH 值 用酸度计测定。 1.3.2 菌体生长 吸取样品菌液 , 用 蒸 馏 水 稀 释 一 定 倍 数 , 以 蒸 馏水作为空白对照, 采用 752 分光光度计测定 D600nm 值。 1.3.3 葡萄糖 用生物传感仪测定。 1.3.4 L- 苏氨酸含量 用 Elite- AAA 氨基酸分析系统测定。 1.4 L- 苏氨酸生物合成代谢计量分析

产L-丝氨酸谷氨酸棒杆菌的代谢工程改造和代谢流分析的开题报告

产L-丝氨酸谷氨酸棒杆菌的代谢工程改造和代谢流分析的开题报告

产L-丝氨酸谷氨酸棒杆菌的代谢工程改造和代谢流分析的开题报告标题:产L-丝氨酸谷氨酸棒杆菌的代谢工程改造和代谢流分析一、研究背景L-丝氨酸和L-谷氨酸是生物体内的重要氨基酸,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包括作为食品和药品添加剂、营养品、兽药、化学品等。

L-丝氨酸谷氨酸棒杆菌是一种常见的产生这两种氨基酸的微生物,但其产量较低,需要进行代谢工程改造以提高产量。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代谢工程改造,优化L-丝氨酸谷氨酸棒杆菌的代谢途径,提高L-丝氨酸和L-谷氨酸的产量。

同时,应用代谢流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代谢途径和代谢物流通情况,揭示代谢调控机制。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构建代谢工程菌株将L-丝氨酸和L-谷氨酸的产量提高为主要目标,根据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对L-丝氨酸谷氨酸棒杆菌的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筛选关键限速酶和代谢调节基因,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进行改造。

同时,考虑代谢产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和氮素供应对产量的影响。

2.代谢流分析应用代谢流分析技术,揭示L-丝氨酸谷氨酸棒杆菌在代谢过程中的代谢底物、代谢产物、代谢途径和代谢通量信息,分析代谢调控机制和产物分配情况。

3.代谢工程和代谢流的结合在代谢工程和代谢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关键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调节代谢产物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优化培养条件等手段,综合提高L-丝氨酸和L-谷氨酸的产量。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为提高L-丝氨酸和L-谷氨酸的产量,推广应用生物合成方法生产氨基酸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同时,对代谢工程和代谢流分析技术在微生物代谢调控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并为实现微生物代谢工程可控化提供基础和参考。

合成苏氨酸的研究(V)─DL-别苏氨酸的光学拆分

合成苏氨酸的研究(V)─DL-别苏氨酸的光学拆分

合成苏氨酸的研究(V)─DL-别苏氨酸的光学拆分
廖晓垣;廖雅琴
【期刊名称】《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年(卷),期】1996(18)3
【摘要】研究了用优先结晶法对DL-别苏氨酸进行光学活性拆分的问题,在相
图基础上选取适当的过饱和度,即配制成原始拆分母液。

作为晶种,既可用光活性别苏氨酸,也可用光活性苏氨酸,可用对映的一对光活性晶种,还介绍用单一晶种的拆分方法,提出了L-别苏氨酸与L-苏氨酸、D-别苏氨酸与D-苏氨酸为“胶着对”,L-别苏氨酸与D-苏氨酸,L-别苏氨酸与D-苏氨酸为“离散对”的观点。

【总页数】5页(P6-10)
【关键词】苏氨酸;氨基酸;合成;DL-别苏氨酸;光学活性拆分
【作者】廖晓垣;廖雅琴
【作者单位】深圳东深精细化工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517.03
【相关文献】
1.别苏氨酸的合成与酶拆分方法的研究 [J], 张虎波;范士明;杨毅华;刘守信
2.DL-苏氨酸的化学合成 [J], 冯美卿;康怀萍;刘红梅;翟超进
3.DL-苏氨酸合成影响因素研究 [J], 冯美卿;翟超进;康怀萍;刘红梅;张江北
4.均匀设计用于优选DL-苏氨酸合成的工艺条件 [J], 丁学杰;林海舟
5.合成苏氨酸的研究(Ⅳ)──DL-苏氨酸的光学拆分 [J], 廖晓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氨基酸生产菌代谢工程研究发展趋势

氨基酸生产菌代谢工程研究发展趋势

氨基酸生产菌代谢工程研究发展趋势
随着生物技术和代谢工程的发展,氨基酸生产菌代谢工程研究正迅速发展并取得重要进展。

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也是医药、食品和化工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通过优化微生物代谢途径和提高生物合成效率,可以大幅提高氨基酸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首先,氨基酸生产菌代谢工程研究的趋势之一是构建高效的代谢途径。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复杂且多样,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和优化代谢途径的各个环节,以提高产酸能力和转化效率。

通过引入新的基因、调控关键酶活性和调整代谢网络,可以实现目标氨基酸的高效合成。

其次,遗传工程和进化技术在氨基酸生产菌代谢工程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基因组编辑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可以精确地改造微生物的基因组,使其具备更强的氨基酸生物合成能力。

进化技术如互为敌对基因的引入和扩散等也被应用于提高代谢通量和产酸效率。

此外,代谢工程研究还着重于寻找和改造更适合氨基酸生产的菌株。

传统的氨基酸生产菌株如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已经被广泛应用,但仍然存在生产效率低、底物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寻找新的菌株或改造已有菌株,以提高氨基酸的生产能力和质量。

综上所述,氨基酸生产菌代谢工程研究正朝着构建高效代谢途径、应用遗传工程和进化技术以及寻找适合菌株等方向不断发展。

随着这些研究的不断深入,预计未来氨基酸生产工艺将更加高效、环保和经济可行,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Microbial Metabolic Engineering toIncrease L-Threonine ProductionDONG Xunyan 1,2,WANG Xiaoyuan *1,2(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China ;2.Schoolof Biotechnology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China )Abstract :As an essential amino acid for mammals ,L-threonine has a wide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feeds ,pharmaceutical and cosmetics industries.To date ,L-threonine is almost exclusively produced through microbial fermentation.Metabolic engineering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ans to strain development and thus to enhancing the L-threonine production.In this article ,the pathway and regulation of L-threonine in the major industrial strains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nd Escherichia coli are summarized ,and advances on metabolic engineering to increase L-threonine production are reviewed.Keywords :L-threonine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Escherichia coli ,metabolic engineering ,fermentation摘要:L-苏氨酸作为一种必需氨基酸被广泛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及化妆品行业。

目前L-苏氨酸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

代谢工程技术的应用为菌种选育开辟了有效途径,使在现有高产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氨基酸的产量成为可能。

作者对两大氨基酸生产菌———大肠杆菌和谷氨酸棒杆菌中的L-苏氨酸生物合成相关途径、代谢调控机理以及运用代谢工程技术提高L-苏氨酸产量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系统综述。

关键词:L-苏氨酸;谷氨酸棒杆菌;大肠杆菌;代谢工程;发酵中图分类号:Q 9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689(2016)12—1233—08微生物生产L-苏氨酸的代谢工程研究进展董迅衍1,2,王小元*1,2(1.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收稿日期:2016-07-08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2012CB725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31370131);江南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JUDCF11025)。

作者简介:董迅衍(1986—),女,江苏无锡人,发酵工程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氨基酸生产菌株代谢工程方面的研究。

Email :xunyandong@*通信作者:王小元(1965—),男,山西垣曲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工业微生物代谢工程方面的研究。

E-mail :xwang@to Increase L-Threonine Production氨基酸发酵产业规模在过去10年中整整扩大了一倍,目前达到了500万t/年。

大肠肝菌(Escherichia coli)和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及其亚种是发酵法生产氨基酸的主力军。

其中,由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年产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L-谷氨酸(220万t)、L-赖氨酸(195万t)和L-苏氨酸(33万t)[1-2]。

如图1所示,由1993年的0.4万t/年到2014年的330万t/年,L-苏氨酸的世界年产量提高了82倍。

目前,全球L-苏氨酸以每年超20%的增长率高速增长,这主要是因为L-苏氨酸在饲料添加剂行业的需求量增长迅速。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作为8种必需氨基酸之一,L-苏氨酸是猪饲料的第二限制氨基酸和家禽饲料的第三限制氨基酸。

以添加了苏氨酸的低蛋白配方饲料作为家禽日粮,不但降低了饲喂成本,还有利于家禽吸收,可促进家禽的生长[3]。

除了可以缓解天然蛋白质的匮乏,家禽饲料营养配比合理还可以有效减少动物氨的排放,从而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L-苏氨酸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的用量也呈长期稳定增长趋势。

在食品领域,L-苏氨酸是各类氨基酸保健饮品的配方成分,也是重要的食品强化剂,可以与其他氨基酸共用起到抗氧化的作用,还可以与葡萄糖共热产生焦香味。

在医药领域,L-苏氨酸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促进骨髓T淋巴细胞前体分化发育成为成熟T淋巴细胞和抗脂肪肝的药用疗效,因此在临床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此外,L-苏氨酸还是制造高效低过敏的抗生素单酰胺菌素等药物的中间体。

在化妆品领域,L-苏氨酸的分子具有羟基结构,因此可用作保湿剂[4]。

图1L-苏氨酸世界年产量Fig.1L-threonine world annual yieldL-苏氨酸的生物合成以TCA循环中间代谢物草酰乙酸为前体。

底物葡萄糖代谢经过糖酵解途径、磷酸戊糖途径、TCA循环及C3-C4回补途径等中心代谢途径,由草酰乙酸经天冬氨酸转氨酶催化生成L-天冬氨酸,即进入L-苏氨酸合成途径,见图2。

此转氨反应中,由L-谷氨酸提供氨基基团。

其中,C3-C4回补途径是指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草酰乙酸节点处发生的C3化合物的羧化反应以及C4化合物的脱羧反应。

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丙酮酸羧化酶(PC)分别催化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丙酮酸的羧化反应,直接生成草酰乙酸;而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催化的草酰乙酸和苹果酸的脱羧反应,则直接消耗掉草酰乙酸。

在E.coli和C.glutamicum中,PEPC、PEPCK和PC均分别由ppc、pck和pyc基因编码[5]。

由L-天冬氨酸起,L-苏氨酸途径包含5步酶催化反应:1)天冬氨酸激酶(AK),催化L-天冬氨酸γ-羧基磷酸化生成磷酰天冬氨酸;2)天冬氨酸半醛脱氢酶(ASD)以NADPH为还原力,催化磷酰天冬氨酸还原生成天冬氨酸半醛;3)高丝氨酸脱氢酶(HD)以NADPH为还原力,催化天冬氨酸半醛脱羧生成L-高丝氨酸;4)高丝氨酸激酶(HK),催化L-高丝氨酸磷酸化,生成磷酰高丝氨酸;5)苏氨酸合酶(TS)催化磷酰高丝氨酸脱磷酸基团,生成L-苏氨酸。

在E.coli中,AK有三种同工酶,分别为AKI、AKII和AKIII[14-15];HD有两种同工酶,分别为HDI 和HDII。

AKI和HDI组成双功能酶,由thrA基因编码;AKII和HDII组成双功能酶,由metL基因编码[8];单功能的AKIII则由lysC基因编码[17]。

在3种EcAK中,EcAKI的蛋白质丰度最高,而EcAKII的蛋白质丰度最低。

EcASD、EcHK和EcTS则均为单一酶,分别由asd、thrB和thrC基因编码[18-19]。

在C.glutamicum中,上述5种酶均不存在同工酶:AK 由lysC基因编码[10];ASD由asd基因编码[9];HD由hom基因编码[10];HK由thrB基因编码[10];TS由thrC 基因编码[10]。

L-苏氨酸由胞内向胞外转运被认为是微生物发酵生产L-苏氨酸的限速步骤。

在E.coli 中,有3种L-苏氨酸输出蛋白质:RhtA、RhtB和RhtC,分别由rhtA、rhtB和rhtC基因编码[11-12]。

在C. glutamicum中,目前仅发现1种L-苏氨酸输出蛋白ThrE ,由thrE 基因编码[26-27]。

对于L-苏氨酸生物合成而言,碳流的浪费主要是由以下4条途径造成:1)其合成途径上的L-赖氨酸旁支路途径;2)L-甲硫氨酸旁支路途径;3)其合成后在胞内被降解为甘氨酸;4)用于合成L-异亮氨酸。

L-赖氨酸旁支路途径在E.coli 和C.glutamicum 中都是由dapA 基因编码的二氢吡啶二羧酸合酶(DDPS )催化起始[15]。

L-甲硫氨酸旁支路途径在E.coli 中则由metA 基因编码的琥珀酰基转移酶(SCT )催化起始[16];在C.glutamicum 中则由metX 基因编码的乙酰基转移酶(ACT )催化起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C.glutamicum 中,分别存在2条L-赖氨酸合成途径(split pathway ,在二氢吡啶二羧酸节点处分裂成两条途径)[17]和2条L-甲硫氨酸合成途径(在氧乙酰高丝氨酸节点处分裂成两条途径)[18]。

L-苏氨酸降解成甘氨酸的途径L-苏氨酸降解生成甘氨酸的途径在E.coli 中有两条,分别由tdh 基因[19]编码的苏氨酸脱氢酶(TDH )和ltaE 基因[20]编码的苏氨酸醛缩酶(TA )催化起始;而在C.glutamicum 中目前只发现了一条,是由glyA 基因编码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 )催化一步生成。

红色字体代表E.coli 中的基因和酶;绿色字体代表C.glutamicum 中的基因和酶图2L-苏氨酸生物合成途径Fig.2Biosynthesis pathway of L-threonineto Increase L-Threonine Production在E.coli中,L-苏氨酸合成途径上所有基因的转录都受终端产物的反馈阻遏调控:thrA、thrB和thrC基因的转录受L-苏氨酸和L-异亮氨酸协同反馈阻遏调控;metL基因的转录受L-甲硫氨酸反馈阻遏调控;lysC基因的转录受L-赖氨酸反馈阻遏调控;asd基因的转录受L-赖氨酸、L-苏氨酸和L-甲硫氨酸共价反馈阻遏调控[21]。

其中,thrA、thrB和thrC基因在染色体上组成thrABC操纵子[22]。

在thrA 基因可读编码框上游存在一段178bp长度的前导序列thrL。

L-苏氨酸和L-异亮氨酸对这三个基因的转录调控由thrL介导的转录衰减机制实现。

在thrA 基因上游37个碱基位点处插入一个G碱基可解除该转录衰减调控[2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