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学数据分类与分级方案

合集下载

地震分类等级

地震分类等级

地震分类等级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震级:震级是用来表示地震强烈程度的一种物理量。

通常使用里氏震级或面波震级来衡量地震的大小,数值越大表示地震越强烈。

2. 震源深度:震源深度是指地震发生的深度,通常分为浅源震和深源震。

浅源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中,深源震则发生在地幔和地核。

3. 震中距离:震中距离是指地震震中到观测点的水平距离。

震中距离越近,感受到的地震强度就越大。

4. 烈度:烈度是一种用来描述地震对人类造成影响的评估标准。

通常使用中国地震烈度分级标准(GB/T 17742-1999)来评估地震烈度等级,共分为12个等级。

5. 地震类型:地震类型是指地震发生的原因和机制,通常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人工地震等。

这些地震分类等级都是用来描述地震的不同特征和影响程度的。

在地震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中,这些分类等级具有重要的作用。

地震级别的划分标准和威力(最详)

地震级别的划分标准和威力(最详)

地震级别的划分标准和威力(最详)地震级别的划分标准和威力(最详)地震的震级用里氏震级表示,是根据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确定的。

关于地震级别的划分标准和威力该怎么写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震级别的划分标准和威力,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地震级别的划分标准和威力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决定。

释放出的能量愈大,则震级愈大。

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是通过地震仪记录的震波最大振幅来确定的。

由于仪器性能和中距离不同,记录到的振幅也不同,所以必须要以标准地震仪和标准震中距的记录为准。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简称震级。

1.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 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 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8.8九寨沟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震)。

7.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手机地震预警怎么开?华为/荣耀:打开设置,将设置菜单下拉到“安全”一栏,在“安全”中点击“应急预警通知”,打开其中的“地震预警”功能。

同意重要声明及免责声明后即可。

小米/红米:在手机桌面打开手机管家,在常用功能里点击“地震预警”(如果没有看到这个功能,可在右上角的编辑按钮中添加这一功能)。

地震的级别划分标准

地震的级别划分标准

地震的级别划分标准
地震的级别划分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里氏震级(Richter magnitude),另一种是面波震级(moment magnitude)。

1. 里氏震级:是根据地震矩的大小来计算地震能量的一种方法。

里氏震级的计算公式为M_L=log(A/T)+b,其中A是地震波振幅的最大值,T是地震波的周期,b是一个常数。

里氏震级的标准是:M_L<3.5为微震,3.5≤M_L<5.5为小震,5.5≤M_L<6.0为中震,6.0≤M_L<7.0为强震,7.0≤M_L<8.0为大震,M_L≥8.0为特大震。

2. 面波震级:是根据地震矩的大小和破裂面积来计算地震能量的一种方法。

面波震级的计算公式为M_W=log(M_0)-9.1,其中M_0是地震矩的大小。

面波震级的标准是:M_W<5.5为微震,5.5≤M_W<6.0为小震,6.0≤M_W<6.5为中震,6.5≤M_W<7.0为强震,7.0≤M_W<7.5为大震,M_W≥7.5为特大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震级标准可能会导致不同的震级结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震级标准。

同时,地震的震级只是对地震能量的一种估计,地震的危害程度还受到地震发生的地点、深度、震源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抗震设防分类和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分类和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分类和抗震等级地震,听到这个词,很多人脑海中就浮现出那种“咚”的一声,整个地面都在摇晃的画面。

真是让人毛骨悚然!可你知道吗?为了减少这种摇晃带来的损失,国家早就有了一套“抗震设防”的标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故事。

1. 抗震设防分类1.1 地震带的划分首先,抗震设防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儿。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地震带也是分得清清楚楚。

比如说,像四川、云南这些地方,地震频繁得像开了锅的水。

而有些地方,比如东北,就相对安稳得多。

这种分类就像是天气预报,知道你是要带伞还是晒太阳,心里有数了。

1.2 设防标准那什么是抗震设防呢?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地震风险,来设定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就好比你穿衣服,南方夏天你穿短袖,北方冬天你得裹得严严实实的。

建筑物也是如此,有的地方抗震等级高,需要建得像“铁桶”,而有的地方就轻松一些,毕竟不是每个地方都需要“金刚不坏”的法门。

2. 抗震等级2.1 等级划分抗震等级就像是给建筑物打分。

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重要性,分为几个等级。

最高的当然是特级,像医院、学校这种重要建筑,得给它们加点“保险”。

而普通的民居,可能就不需要那么夸张,保证能安全就行。

这就像你去参加考试,重要的科目认真复习,日常的随便看看,分数差不多就行。

2.2 设计要求不同的抗震等级,设计要求也不一样。

高等级的建筑,得考虑到更多的细节,像材料、结构、甚至施工工艺都要严格把关。

就像做一道复杂的菜,火候、调味都得掌握得当,才能做出美味。

而低等级的建筑,就可以简单一些,毕竟不是每个建筑都要成为“大师级作品”。

3. 实际应用3.1 日常生活中的影响那么这些抗震设防和等级的标准,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呢?嘿嘿,这个可大了去了!想象一下,假如我们住的地方没有做好抗震设防,遇上个地震,那可就“好戏上场”了。

没错,大家都会很慌张,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3.2 未来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抗震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以前我们只是在地基上多下功夫,现在还要考虑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就像换了个新手机,功能越来越多,体验越来越好。

地震科学数据的分级分类探讨

地震科学数据的分级分类探讨
维普资讯
第2 9卷
第 3 期
西





Vo .2 No 3 I 9 .
Se t p .,2 7 00
20 0 7年 9月
NORTH W ES TERN EI M OLOGI L j S S CA oURN AL
地 震 科 学 数 据 的 分 级 分 类 探 讨
Ab ta t Th rn i l s o l s ii t n a d g a e o es o o ia ce c a a f r s a i g a e sr c : e p i cp e f ca sf a i n r d f s im l g c ls in e d t o h rn r c o
学性质 和可共 享性进 行 了初 步分级 分类 。结果 可作 为开展 地 震科 学数据 共 享工 作的参 考 。
关键 词 : 震 科 学 数 据 ;共享 ;分 级 分 类 地
中 图分 类 号 : 7 N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0 8 4 20 )3 0 4 —0 10 —0 4 (0 7 0 ~ 2 8 4
从 中挖掘新 的知 识 。故许 多发 达 国家纷纷根 据科学 数据 的科 学属性 和 自然 特性 , 对科 学 数 据进行 分 级
如地 质调查 、 气象观 测 、 洋观 测 、 文观 测 、 境监 海 水 环
测 、 震监测 、 地 地形 测绘 、 土地 利用调 查 、 农林 生 态观
测研究 站网 、 虫害 监测预 报站 网、 病 流行 病传 染病 疫 情监测 、 民营养与健 康状 况调查 等 ; 居 通过诸 如科 技
d s u s d b s d o hea l zn iu to ft a a i c s e a e n t na y i g st a i n o hed t .A c or i g t he s intfcna u ea h r c d n o t c e ii t r nd s a — a iiy o es o o i a ce c a a,t y a e c a sfe n r de e i i rl . The r s t a b lt fs im l g c ls i n e d t he r ls iid a d g a d pr lm na iy e uls c n be u e s r f r n e f r s a i g t e s im o o c 1d t . s d a e e e c o h r n h es l gia a a

地震等级怎么划分标准

地震等级怎么划分标准

地震等级怎么划分标准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的发生往往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的强度和危险程度,科学家们制定了地震等级划分标准。

地震等级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地震震级、烈度和影响范围等方面,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地震等级的划分标准。

首先,地震的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

震级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它是根据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来划分的。

一般来说,地震的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就越大,对人们的危害也就越大。

根据震级的不同,地震可以被划分为微震、小震、中震、大震和特大震等不同等级。

其次,地震的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的指标。

烈度通常采用中国地震烈度表来表示,它是根据地震对建筑物、人员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来划分的。

一般来说,地震的烈度越高,对建筑物和人员的破坏也就越严重。

根据烈度的不同,地震可以被划分为轻微烈度、轻度烈度、中度烈度、重度烈度和特重烈度等不同等级。

最后,地震的影响范围也是衡量地震危险程度的重要指标。

地震的影响范围主要包括震中区、烈度区和破坏区等不同范围。

震中区是地震发生的具体地点,烈度区是受到地震影响的具体区域,破坏区是地震造成严重破坏的具体区域。

根据影响范围的不同,地震可以被划分为局部地震、区域地震和全球地震等不同等级。

综上所述,地震等级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地震震级、烈度和影响范围等方面。

地震的震级、烈度和影响范围不仅直接影响着地震的危险程度,也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地震灾害。

因此,了解地震等级的划分标准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地震等级的划分标准,增强地震防范意识,提高地震自救互救能力,共同应对地震灾害。

地震震级的划分

地震震级的划分

地震震级的划分地震震级的划分是根据地震的能量大小来进行的,它是衡量地震强度的重要指标。

地震震级的划分一般使用了里氏震级、能量震级和体波震级等不同的方法。

下面将以人类视角,以自然流畅的语言来描述这些不同的震级划分。

1. 里氏震级里氏震级是由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里氏于1935年提出的,它主要依据地震产生的地表破坏程度来进行划分。

里氏震级是一种用于测量中小规模地震活动的方法。

根据里氏震级的定义,当地震的震级增加1个单位时,地震的能量将增加约32倍。

这意味着,震级为6的地震与震级为5的地震相比,其能量要大32倍。

里氏震级通常用于描述地震对人类和建筑物的影响。

2. 能量震级能量震级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震释放的总能量的方法。

它是根据地震破裂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来进行划分的。

能量震级与地震破裂面积、滑动位移以及岩石的刚度等因素有关。

能量震级越高,地震释放的能量就越大。

与里氏震级不同,能量震级更加客观地反映了地震的真实能量大小。

3. 体波震级体波震级是根据地震产生的体波(P波和S波)的振幅来进行划分的。

体波是地震波的一种,它可以在地震发生后迅速传播到地球的各个角落。

体波震级是根据这些体波的振幅来计算的,振幅越大,震级就越高。

体波震级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划分方法,它可以快速提供地震的强度信息。

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震级划分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里氏震级主要用于描述地表破坏程度,能量震级用于测量地震释放的总能量,而体波震级则更加直观地反映了地震的强度。

这些震级划分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评估地震的影响和危害。

中国地震震级划分

中国地震震级划分

中国地震震级划分
中国地震震级划分是为了方便人们对地震灾害进行评估和应对。

根据地震震级的大小,可以对地震的危害程度进行初步判断,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救援措施。

中国地震局根据地震波的振幅和波形,将地震震级分为了多个等级。

常见的地震震级划分方法有三种:一是按照地震波振幅的对数值进行划分,也就是常说的里氏震级;二是按照地震波能量的对数值进行划分,也就是矩震级;三是按照地震波瞬时位移的对数值进行划分,也就是体波震级。

在中国,常用的地震震级划分方法是里氏震级,它是以地震波振幅的对数值为基础进行划分的。

里氏震级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氏于1935年提出的,是最早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地震震级划分方法。

里氏震级的计算公式是log(A/A0)=1.5log(E/E0)+0.24M,其中A是地震波的振幅,E是地震波的能量,M是地震的震级。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规定,中国地震震级划分为10个等级,分别是1级到10级。

1级地震是最小的地震,震级在2.0以下,一般人难以感知;10级地震是最大的地震,震级在8.0以上,能够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除了地震震级划分,中国地震局还将地震分为四个程度:特大地震、大地震、中地震和小地震。

特大地震是指震级在8.0以上的地震,
大地震是指震级在7.0至7.9之间的地震,中地震是指震级在6.0至6.9之间的地震,小地震是指震级在5.0至5.9之间的地震。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地震震级划分的准确与否对于地震预警和防灾减灾工作至关重要。

中国地震局始终致力于地震监测和预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以提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地震级数划分标准

地震级数划分标准

地震级数划分标准
一、地震震级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震级越大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也越大。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震级分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近震震级(ML)和地方震震级(Ml)等几种,在大多数情况下,Ms是最常用的震级,本书也以面波震级为主要介绍对象。

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和古登堡创立的里氏地震规模,其分级标准如下:
1. 弱震: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2. 有感地震:3-5级,人有感觉,但无破坏发生;
3. 中等强度地震:5-6级,可发生破坏性地震,人可感觉到明显的摇晃,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 强震:7-8级,会发生较强烈的破坏,人感觉到剧烈的摇晃;
5. 大地震:8级以上,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地面的剧烈运动会导致山崩地裂等严重后果;
6. 烈度:烈度不只和震级有关,也和震源深度、地表地质等因素有关。

一般而言,震源浅、震级大的地震烈度大,震源深、震级小则烈度小。

二、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是影响烈度的重要因素。

震源深度浅的地震,地表及建
筑物受破坏大,反之,地表及建筑物受破坏小。

根据震源深度可以将地震分为浅源地震(60公里以内)、中源地震(6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300公里以上)。

破坏性最大的是浅源地震,有时甚至会毁坏整个城市。

三、地表地质
地表地质不同,对地震的抗性也不同。

比如山区的河谷两岸岩性松散、高角度断层多、新构造隆起影响大的河谷地区均是地震易发区;反之,河谷两岸岩层完整、岩性单一、坡度缓、侧压力小、地下水位低或埋藏较深的地区则不易引发地震。

地震的分类和震级解析

地震的分类和震级解析

地震的分类和震级解析地震是地球运动中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它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地震的发生,科学家们对地震进行了分类和震级解析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地震的分类和震级解析的相关内容。

一、地震的分类地震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照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地震震源的深度。

1.按照地震发生的原因根据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可以分为自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类。

自然地震是指由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震,包括板块运动、构造错动等造成的地震。

这种地震是地球自然界的一种常见现象,具有不可预测性和广泛性。

人工地震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地下核试验、水库蓄水、矿山爆破等。

与自然地震相比,人工地震通常规模较小,震源也较浅。

2.按照地震震源的深度根据地震震源的深度,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三类。

浅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在0-7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

这种地震通常是由于板块运动引起的,发生较为频繁,对地表破坏较大。

中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

这种地震相对较少,主要与板块下沉过程中的岩石断裂有关。

深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

这种地震发生较为罕见,震级较大,对地表的破坏相对较小。

二、震级解析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通常用于描述地震的强度。

目前广泛使用的震级有里氏震级、矩震级和体波矩震级。

1.里氏震级(Mw)里氏震级是由地震学家里奇(Charles F. Richter)于1935年提出的用于衡量地震能量的指标。

通过对地震波的振幅和震动周期进行测定,计算得出地震的里氏震级。

2.矩震级(Mw)矩震级是通过计算地震矩张量来衡量地震能量的大小。

它能更精确地反映地震破坏的程度和震源释放的能量。

3.体波矩震级(Mb)体波矩震级是根据地壳内部压缩性波(P波)在地壳内传播的速度和振幅来计算的。

它是由震中附近记录到的P波震动值与参考级数振幅之间的分贝差值计算得出的。

地震震级的划分

地震震级的划分

地震震级的划分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是通过对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出的。

地震震级的划分是基于震源释放的能量大小,通常使用的是里氏震级和地震矩震级。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震级的划分方法和其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一、里氏震级的划分里氏震级是由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F·里氏于1935年提出的,是最早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地震震级划分方法。

它是根据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在地震波震中的震级来划分的。

震级的计算是基于地震波的振幅和震源到震中的距离。

根据震级的大小,地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 震级小于3.0级:这是微震级地震,通常无法被人们察觉到,只能通过地震仪器进行检测。

2. 震级在3.0级到3.9级之间:这是轻微地震级别,震感一般只在震中附近能够感觉到。

3. 震级在4.0级到4.9级之间:这是轻度地震级别,震感可以在较远的地区感受到,但一般不会引起破坏。

4. 震级在5.0级到5.9级之间:这是中度地震级别,可以在数百公里的范围内感受到,可能会引起轻微的破坏。

5. 震级在6.0级到6.9级之间:这是强烈地震级别,震感广泛,可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破坏。

6. 震级在7.0级到7.9级之间:这是剧烈地震级别,震感范围广泛,可能会引起严重破坏。

7. 震级大于8.0级:这是特大地震级别,震感范围极广,可能会引起灾难性的破坏。

二、地震矩震级的划分地震矩震级是基于地震矩的大小来划分的,地震矩是描述地震能量释放的物理量。

地震矩是由地震矩张量和矩震级确定的,矩震级是用来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

地震矩震级与里氏震级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更加精确。

地震矩震级的划分与里氏震级类似,但根据地震矩的大小来划分。

地震矩震级的级别从1到10,每级的能量相差约32倍。

一般来说,地震矩震级在1到3级之间的地震很少有人能感受到,4级地震可以在震中附近感受到,5级地震可以在数百公里的范围内感受到,6级地震可能会引起破坏,7级地震会有明显破坏,8级地震可以引起巨大破坏,9级地震是极其罕见的,能够引起灾难性的破坏。

地震划分等级标准

地震划分等级标准

地震划分等级标准
地震通常使用几种不同的等级标准来描述其大小和强度。

两种常见的地震等级标准是“里氏震级”(Richter Scale)和“面波震级”(Moment Magnitude Scale)。

1.里氏震级(Richter Scale):里氏震级是一种最早使用的地震测量方法之一,衡量地震的大小。

它是由Charles F. Richter于1935年提出的。

这个等级通常在1到10的连续标度上表示地震的强度,其中每增加一个单位,地震的能量释放增加约30倍。

然而,里氏震级在测量大地震时存在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在超过6或7级的大地震情况下,可能不够准确。

2.面波震级(Moment Magnitude Scale):面波震级是一种更现代、更精确的地震测量方法。

它是根据地震破裂的面积、岩石的弹性模量和震源的位移来计算地震的能量释放。

这个等级通常也在1到10的连续标度上表示地震的强度,但相比于里氏震级,面波震级更适用于测量较大的地震,并提供了更准确的评估。

这些震级是用来描述地震的大小和能量释放程度。

通常,当地震级数增加时,地震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也会相应增加。

然而,要注意,地震的破坏程度还受到地震震源的深度、震中距离、地形和建筑物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震级只是描述地震强度的一种方式,而不一定完全反映地震对人类和环境的实际影响。

地震等级划分标准

地震等级划分标准

地震等级划分标准
中国地震等级划分标准有三个阶段,从小到大顺序分别为震级、
烈度和规模地震。

震级是指根据震中远震定位法,以震级数字和次级数字表示的震
中距当地最近固定台站的地震波能量强度,其中,Ⅰ级地震波能量最小,数字介于2.0-2.9;Ⅱ级地震波能量较大,数字介于3.0-3.9;Ⅲ
级地震波能量中等,数字介于4.0-4.9,Ⅳ级地震波能量大,数字介于5.0-5.9;Ⅴ级地震波能量较大,数字介于6.0-6.9;Ⅵ级地震波能量
很大,数字介于7.0-7.9;Ⅶ级地震波能量极大,数字介于8.0-8.9。

烈度是指根据地震运动的振动烈度分级,以烈度数字和次级数字
表示的地震振动的大小,其中Ⅰ级最小,烈度数字介于2.0-2.9;Ⅱ级稍大,烈度数字介于3.0-3.9;Ⅲ级中等,烈度数字介于4.0-4.9;Ⅳ
级较大,烈度数字介于5.0-5.9;Ⅴ级极大,烈度数字介于6.0-6.9。

规模地震是指根据烈度和震级等地震参数认定的,发生在某个区
域内的一次或多次大地震,规模地震从小到大分为Ⅴ级、Ⅵ级、Ⅶ级、Ⅷ级、Ⅸ级和X级。

地震等级划分依据 -回复

地震等级划分依据 -回复

地震等级划分依据-回复地震等级划分依据:一步一步解析地震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的规模和威力可以带来不可预料的破坏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地震的强度和危险性,科学家和地震学家采用了一套标准来对地震进行分类和测量。

这套标准被称为地震等级划分依据。

第一步:初始震级测定在地震发生之后,第一步是进行初始震级测定。

地震学家会使用地震仪来测量地震的震源位置、震源深度和震中位置。

这些数据是通过多个地震仪网络获取的,这些仪器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地震活动。

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科学家可以确定地震的初始震级。

第二步:里氏震级测定初始震级测定只是地震等级划分的第一步,接下来需要进行更加准确的里氏震级测定。

里氏震级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震强度的量表,它是根据地震破裂产生的地震波的振幅和频率来确定的。

里氏震级采用以10为底的对数来表示地震的能量释放量,每增加1.0个单位,地震的能量倍增10倍。

因此,两个相差1.0个单位的地震相差约10倍的能量释放。

里氏震级的计算需要使用到多个地震仪的数据。

科学家会将每个地震仪所测量到的地震波形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来计算地震的里氏震级。

这些数据还可以结合与地震相关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特征,以及之前的地震记录进行比较,从而更加准确地确定地震的里氏震级。

第三步:莫霍面震级测定除了里氏震级,莫霍面震级也是评估地震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莫霍面是地球上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分界线,地震波在穿过莫霍面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根据这些折射和反射现象,科学家可以推断地震的能量传播情况,并计算出莫霍面震级。

莫霍面震级的计算过程相对复杂,它需要使用到多个地震监测站的数据,并结合地球内部的结构模型进行分析。

科学家会利用地震波速度和传播路径的差异来推导出地震的莫霍面震级。

然后,通过对比里氏震级和莫霍面震级,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震的性质和强度。

总结:地震等级划分依据是根据地震活动的不同特征和参数来进行评估和测量的。

初始震级测定、里氏震级测定和莫霍面震级测定是地震等级划分的核心步骤。

地震分级标准及应急预案

地震分级标准及应急预案

地震分级标准及应急预案
地震分级标准分为微震、轻微震、小震、中震、大震和特大震六个等级,根据地震烈度和震中震源地的地质构造来确定。

微震一般不会造成破坏,轻微震可能引起人们注意,但通常不会造成破坏,小震可能会引起轻微破坏,中震可能造成较大破坏,大震可能造成严重破坏,特大震可能会引起灾难性的破坏。

应急预案一般包括地震发生后的紧急疏散、医疗救治、物资供应、灾后重建等内容,以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地震的分级标准

地震的分级标准

地震的分级标准
我国把地震分级划分为12度。

大体如下: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Ⅴ度;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Ⅵ度;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Ⅶ度;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Ⅷ度;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Ⅹ度;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地震的震度(烈度)如何分级

地震的震度(烈度)如何分级

地震的震度(烈度)如何分级地震時,地表的震動方向有東西向、南北向、垂直向三個方向,因此地震儀必須同時記錄這三個方向的地表震 動過程。

地震震度的大小,即是依據地震儀從這三個方向所測得的加速度中,依最大加速度(gal)劃分的,最大加速 度的數值越高,代表地震的震度越大。

地震時,地震儀分別記錄三個方向的地表加速度,地震震度即是依據最大加速度劃分 上圖中,「gal 」是加速度的單位,1 gal = 1 cm / sec2。

980 gal 大約等於一個重力加速度 (1g ),也就是物體從天空中落下,掉落速度加快的程度。

以生活經驗來說,就像走路時不小心腳底踩空墜落,搭電電梯時不幸遇 上纜索斷裂電梯墜落的感覺。

當所站立的地面,向下運動的加速度接近一個重力加速度(980 gal ),會使地面與物體出現「騰空分離」現象。

這個現象可用電梯例子來解釋: 80公斤重的乘客搭乘電梯時,在腳下放一個磅秤。

當電梯靜止或等速 度運動,磅秤顯示體重80公斤重。

電梯以98 gal 的加速度開始往下運動,電梯的加速度只有重力加速度的十分之一,磅秤顯示體重只剩72公斤重。

如果電梯的纜索突然斷掉,這時候電梯和人全部成為自由落體,加速度都是980gal ,磅秤顯示體重0公斤重。

(等速度下降) (98 gal 加速度下降) (980gal 重力加速度掉落)------------------------------------------------------------------------------------------------------------------------------------日本一座寺廟的庭院邊,圍牆旁有一座石燈,石燈上方擺放著一顆石球,一場大地震後,石球居然越過比石燈還高的圍牆,掉在另一邊的草地上,這個過程是怎麼一回事呢?推測地震時可能的情形如下:強烈地震造成地面以「超過」980gal 向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科学数据采用线分类法,把地震科学数据分成若干大类,在大类下划分中类,在中类下 划分小类。 3.2.1 大类
—3—
地震科学数据按照原始数据获取途径划分大类,分为地震观测数据、地震探测数据、地震调 查(考察)数据、地震实验与试验数据、地震专题数据、防震减灾综合数据以及其它地震科学数 据等7个大类。 3.2.2 中类
本部分采用DB/T 11.1-2006中规定的地震数据编码方法,采用数字字母混合代码,代码长度 为6位,其中第一位固定为字母D,表示地震数据,第二位表示大类,第三位表示中类,第四、五 位表示小类。第六位表示属性。
表示大类和中类的第二、三位的编码遵循了DB/T 11.1-2006中的规定。 小类编码的左边第一位以1表示基础数据,2表示辅助数据,3表示原始数据,4至9表示不同层 次的加工数据,A表示其它数据。对于测震数据,小类编码的左起第二位一般表示数据涉及的区域 范围,1表示台站,2表示地方性地震台网(包括遥测台网、专用台网和社会台网),3表示省级区 域地震台网,4表示国家地震台网,5表示中国全球地震台网,8表示来自国外的地震数据中心的测 震数据,9表示不直接涉及区域的数据;对于地磁、地电、地下流体、地壳形变、重力等观测数据, 小类编码的左起第二位主要用以表示同一观测类别中的不同观测对象,属性位主要表示测项。 对于除第6章表中列出的小类以外的其它数据,在小类编码的相应位上用Z表示。 具体编码结构如下:
大的作用。 本方案是《地震科学数据共享管理办法》有关数据分级分类的实施细则,在制定本方案时, 本着尽可能遵循现有国家和地震行业相关标准及《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标准》的原则,本方案 主要参照了地震行业标准DB/T 11.1-2006《地震数据分类与代码 第1部分:基本类别》及《地震 数据分类与代码 第2部分:地震观测数据》(征求意见稿)。
X X X XX X
表示属性
表示小类
表示中类,遵循 DB/T 11.1-2006 中的规定
表示大类,遵循 DB/T 11.1-2006 中的规定
采用固定字母 D,表示地震数据
其中,第六位编码为“0”时,表示无属性要求。 3.4 分类方案
具体方案见附录A。
4 地震科学数据的分级
—4—
4.1 分级原则 地震科学数据的分级是为了规范合理地开发利用科学数据,持续深入地开展地震科学数据共
地震观测类数据按照数据所属学科划分中类。 3.2.3 小类
按照观测数据产出层次及其相关因素,将小类数据归为基础数据、原始数据、加工数据、其 它数据四个层面。
在每个层面上,对于测震数据,小类主要依据台网规模进行划分,分为地震台站(单台)、 地方性地震台网(包括遥测台网、专用台网和社会台网)、省级区域地震台网、国家地震台网和 全球地震台网。强震数据和测震数据基本相同。对地磁、地电、地下流体、大地形变、定点地壳 形变、重力、地震遥测等观测数据,小类主要依据同一观测类别中的不同观测对象进行划分,观 测对象的确定主要以某些地球物理量或地球化学量为依据。 3.3 编码方法
享工作。地震科学数据分级依据以下原则: 4.1.1 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规,维护国家安全
国有地震科学数据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秘密级以上的科学数据不提供公开共享, 内部科学数据不参与国际交换。 4.1.2 促进地震科学数据流动、促进其价值的充分发挥
地震科学数据分级本着促进科学数据合理流动与使用的指导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地震科学 数据的效用价值。使地震科学数据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社会效益。 4.2 分级方法
引言
地震科学数据来源于观测、监测、调查、试验、实验以及研究分析等科技活动,地震科学数 据是国家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是支撑地震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平台。地震科学数据的 分类与分级是开展地震科学数据共享的基础。制定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分类与分级方案,有利于保 护国家安全、社会公众利益和数据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形成良好的地震科学数据共享秩序,使地 震科学数据资源在广泛应用中得以发挥和增值,在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人民安全等方面发挥更
地震科学数据的分级主要考虑地震科学数据发布和共享的范围。 地震科学数据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有其战略特性。地震科学数据发布和共享的范围 分为: 1.国际范围共享—指数据可以在国家间、地区间,及国际机构间交换或公开,实现完全共享。 2.国家内部共享—指数据可在国家范围内各机构之间、群体之间相互交流及使用,在国内实 现完全共享,不能对国外提供。 3.机构内部共享—指数据及内部资料可在机构范围内部门之间、个人之间相互交流及使用。 4.限制条件共享—指数据涉及国家安全或对国家经济建设具有特别重大影响,属战略性保密 数据。 4.3 分级方案 依据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战略特性,将共享发布数据划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数据:凡可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布的数据; 二级数据:能够向国内、国外用户提供的数据; 三级数据:可以向国内用户提供的数据; 四级数据:只允许向特定范围的用户提供的数据。 具体数据的级别见附录A。 4.4 级别确定 4.4.1 新汇交数据的级别确定 新汇交数据的级别由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和分中心依据附录A确定。如出现附录A中未列的 新数据或对数据级别存有疑义或争议,由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负责确定其类别和级别。 4.4.2 数据级别调整 数据级别调整由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提出,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
与有关的地学科学领域科学数据分类标准(包括国际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3.1.5 适用性
从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出发,把局部问题放在系统整体中处理,在满足数据共享服务 系统的总任务、总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数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分类名称尽量沿用习惯名称, 不致发生概念混淆。代码尽可能简短和便于记忆。 3.2 分类方法
—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地震科学数据分类、分级方案
A.1 大类
地震科学数据分为7个大类,其名称及代码见表1。
代码 D10000
D20000 D30000 D40000
D50000 D60000 D90000
名称 地震观测数据
地震探测数据 地震调查(考察) 数据 地震实验与试验数 据 地震专题数据 防震减灾综合数据 其它地震数据
表2 地震观测数据
说明 由永久性或临时性地震观测台(网)获得的原始记录,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处理得 到的次生数据以及为使用这些数据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辅助数据;在其他星球表面 获得的测震数据,如月震数据,也归于此类 由永久性或临时性强震动观测台(网)获得的原始记录,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处理 得到的次生数据以及为使用这些数据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辅助数据 由地磁观测台上的地磁绝对观测仪器和相对记录仪器以及地磁野外测量所用地磁 测量仪器以及航空和航天磁测获得的原始记录、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的次 生数据以及为使用这些数据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辅助数据 由地电观测台上的地电测量仪器获得的原始记录、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的 次生数据以及为使用这些数据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辅助数据 在地下流体观测台上使用地下流体观测仪器观测有关地下水动态参数获得的原始 观测值、进行分析处理后的次生数据以及为使用这些数据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辅助 数据 通过水准测量、三角测量和测距以及航空与航天大地测量获得的关于大地形变的原 始测量数据、经各项改正后的观测值、进行分析处理后的次生数据以及为使用这些 数据所需要的测网辅助数据 在定点形变观测台上使用倾斜仪、应变仪等进行观测获得的地壳形变和断层错动原 始记录、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的次生数据以及为使用这些数据所需要的辅 助数据
—6—
D18000 重力测量数据 D19000 地震遥感数据 D1Z000 其它地震观测数据
在同一测点(线、网)上利用重力仪反复进行重力测量以及航空与航天重力测量所 得到的原始观测数据、经各项改正后的观测值以及为获得和使用这些数据所需要的 辅助数据 通过航天遥感、航空遥感或地面遥感技术观测地面对象对不同频段电磁波的反射和 其发射的电磁波所得到的原始数据及加工产生的可能与地震孕育与发生有关的数 据 以上各中类没有包括的可归于地震观测数据大类(D10000)的其它数据归于此中类, 将来修改本部分时有可能被纳入该大类中的以上中类或建立新的中类
表1 大类
说明 由各类永久性或临时性地震观测台(网)进行地震观测获得的原始记录,对这些记 录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的次生数据以及为使用这些数据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辅助数 据;利用航空器与航天器所载仪器或者地面设备与航天器联合进行的与地震有关的 观测所得到的原始记录,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的次生数据以及为使用这些 数据所需要的辅助数据 通过探测获得的关于地球内部结构和构造的原始数据及经过加工再生的数据 通过现场调查(考察)获得的关于地震宏观现象、地震地质、地震灾害等的原始数 据及经过加工再生的数据 为解决地震科学问题与结构抗震问题开展的各种实验与试验所得到的原始测量数据 及相关数据,包括原始记录数据、实验环境与实验条件数据、实验样品数据以及处 理结果数据等;与地震观测技术有关的检定、校准和测试数据也归于此类 为达到特定科学目的而实施的专项地震科学工程或地震科研项目在其实施过程中收 集、整理和产出的数据 基于对地震观测数据、探测数据、调查(考察)数据、实验与试验数据以及其它数 据,通过综合分析形成的为防震减灾服务的综合性数据 以上各类以外的与地震有关的数据
A.2 中类
A.2.1 地震观测数据(D10000)
地震观测数据大类分成10个中类,其名称及代码见表2。
代码 D11000
D12000 D13000
D14000 D15000
D16000
D17000
名称 测震数据
强震动观测数据 地磁观测数据
地电观测数据 地下流体观测数据
大地形变测量数据
定点地壳形变观测数 据
地震科学数据分类与分级方案来自目录引言................................................ 2 地震科学数据分类与分级方案 ..........................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