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1课时) 学案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学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练习巩固,知道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通过实例分析、练习巩固,能根据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提高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探索总结有关反应热计算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
【温馨提示】盖斯定律的应用可能是你学习的难点。
【旧知回顾】回顾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3.2 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78 kJ热量,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H2(g)+1/2O2(g)==H2O(g) △H1= -241.8kJ/mol,求H2的燃烧热△H(已知:H2O(g)==H2O(l) △H2= -44kJ/mol)(写出计算过程)。
【新知预习】阅读教材P11-13,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盖斯定律?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意义?2.盖斯定律如何应用,怎样计算反应热?【同步学习】情境导入:我们很难控制C 与O 2反应,使其只生成CO 而无CO 2,因此不能直接测出C(s)+1/2O 2(g)==CO(g)的ΔH 。
这只能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获得,下面我们来学习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活动一:认识盖斯定律1.交流:“新知预习1”。
2.小结:(1)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或________完成,其反应热是________的。
或者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而与反应的________无关。
(2)解释: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________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 为主。
如果物质没有变化,能量 变化。
(3)意义:对于进行得________的反应,不容易________的反应,________(即有________)的反应,________反应热有困难,如果应用________,就可以________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
化学反应热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热教学设计化学反应热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
一起来看看化学反应的教学设计,仅供大家参考!谢谢!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三节。
新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建议课时:1课时。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是必修2和选修4前两节知识的延续与提升,该部分的重点是盖斯定律的相关知识。
前面已经介绍了热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也引导学生定性地感受了反应热。
在此基础上,介绍盖斯定律,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定性分析变成了定量分析。
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伴随的热效应。
该部分知识是课改新增的一个知识,所以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近年各地高考题均会出现相关题目。
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I第13题,北京卷第26题,海南卷13题江苏卷第10题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在前期的学习中,学生对键能与反应热、化学能与反应热,以及反应热与物质的量的关系,燃烧热、中和热等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这些知识的掌握,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用计算的方式间接地获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还不是很了解。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为: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一)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涵义的分析和论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激发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帮助学生养成务实、求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盖斯定律的涵义和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热的计算四、教法分析该节内容属于化学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懂。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内蒙古市级优课)
选修4 化学反应与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前面学生已经定性地了解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通过实验感受到了反应热,并且了解了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能量变化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及燃烧热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本节介绍了盖斯定律,并从定量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伴随的热效应。
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盖斯定律。
第二部分,利用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本节引言部分用几句简短的话说明了学习盖斯定律的缘由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从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易于简化处理,重在应用。
(2)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化学必修2中,学生初步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对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是扩展与提高,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定性分析变成了定量分析。
解决了各种热效应的测量和计算的问题。
在这一节里,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在特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以热效应表现时的“质”“能”关系,这既是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规律和特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重点,因为热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应热效应的计算。
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4)学习目标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
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5)学习重点盖斯定律、行反应热的计算。
(6)学习难点盖斯定律的应用(7)教学方法a.类比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途径角度理解盖斯定律b.实践训练法—例题分析、当堂训练2 教学过程课前微课(盖斯定律)课堂教学(1)教学流程图环节一知识铺垫:回顾“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减少学生的陌生感,适时指出这两种反应热可通过实验测定。
环节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但对于像C(s) + O2(g) = CO(g) ,这样的很难直接测量的反应热ΔH又该如何获得呢?环节三盖斯定律的引出阅读教材11页的第一自然段,得出盖斯定律,并从能量守恒角度加以理解环节四盖斯定律的应用适当练习,及时巩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盖斯定律教学设计
3、298K,101kPa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 -92.38kJ/mol。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2(g)和3 mol 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92.38kJ,其原因是什么。
①C(s)+1/2 O2(g)==CO(g)ΔH1=?
②CO(g)+1/2 O2(g)== CO2(g)ΔH2=-283.0kJ/mol
③C(s)+O2(g)==CO2(g)ΔH3=-393.5kJ/mol
①+②=③,则ΔH1+ΔH2=ΔH3所以,ΔH1=ΔH3-ΔH2ΔH1=-393.5kJ/mol+ 283.0kJ/mol=-110.5kJ/mol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时盖斯定律
姓名:
工作单位:
学科年级:
高一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在教材中的地位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处于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第三课时,其他三节依次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首先第一节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主,层层递进,由定性分析开始直到能在等量层次上讨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在第一课时通过实验测定方法来测定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课时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三课时再通过盖斯定律的理论计算方法进一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使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水平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因此盖斯定律是化学反应热效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第一节中要求最高的一部分内容。
经典之作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反应热的计算第一课时练习题:〖课前练习1〗298K ,101KPa 时,将1 g 钠与足量的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晶体并放出 18 KJ 的热量,求生成1mol 氯化钠的反应热?〖课前练习2〗乙醇的燃烧热是△H=-1367KJ/mol ,在此温度下,46Kg 乙醇充分燃烧后放出多少热量?思考题: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C(s)+1/2O 2(g)==CO(g)①C(s)+1/2O 2(g)==CO(g) ΔH 1=?②CO(g)+1/2O 2(g)== CO 2(g) ΔH 2=-283.0kJ/mol ③C(s)+O 2(g)==CO 2(g) ΔH 3=-393.5kJ/mol1、盖斯定律:内容:1840年,瑞典化学家盖斯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_______完成或 __________完成,其反应热是_______的。
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 _____和______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对盖斯定律的理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________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___为主。
3、计算的步骤:找出能量守恒的等量的关系△H 1、△H 2、△H 3 三种之间的关系如何?计算的步骤?1、【例1】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C(s)+1/2O 2(g)==CO(g)①C(s)+1/2O 2(g)==CO(g) ΔH 1=?②CO(g)+1/2O 2(g)== CO 2(g) ΔH 2=-283.0kJ/mol ③C(s)+O 2(g)==CO 2(g) ΔH 3=-393.5kJ/mol方法1: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 以要求的反应为基准(1) 找起点C(s), (2) 终点是CO(g),(3) 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应C →CO ; C →CO 2→CO(4) 也就说C →CO 的焓变为C →CO 2;CO 2→CO 之和。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1课时)教案
前言我们分析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北京考生的成绩,发现能够考上清北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先开始我们认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化学一定学得好。
可是在分析没有考上清北的学生的成绩的时候发现,很多与清北失之交臂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要略低,数学物理的分数却不相上下。
我们仔细讨论其中的缘由,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更容易在理综上考得高分!这是因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能够用更快的速度在理综考试中解决100分的分值,之后孩子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没有见过的物理难题。
物理的难题在充分的时间中得到更多考虑的空间,使得考生在理综总分上能够有所突破。
所以想上好大学,化学必须学好,化学的使命就是在高考当中帮助考生提速提分。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一、教材分析:前面学生已经定性地了解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通过实验感受到了反应热,并且了解了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能量变化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及燃烧热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本节介绍了盖斯定律,并从定量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伴随的热效应。
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盖斯定律。
教科书以登山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浅显地对特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盖斯定律。
然后再通过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反证来论证盖斯定律的正确性。
最后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利用反应热的概念、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通过三道不同类型的例题加以展示。
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概念、应用定律、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并掌握盖斯定律;②能正确运用盖斯定律解决具体问题;③初步学会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2.能力目标:通过运用盖斯定律求有关的反应热,进一步理解反应热的概念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实例感受盖斯定律,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三、教学重点难点:盖斯定律四、学情分析:注意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反应热、燃烧热、盖斯定律等理论概念,熟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重视概念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经典之作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热计算学案
1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学案)【重、难点】: 盖斯定律的应用 一、盖斯定律1、概念: 。
或者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 有关,而与 无关,这就是盖斯定律。
2、对盖斯定律的图示理解如由A 到B 可以设计如下两个途径:,途径一:A-→B(△H) 途径二:A--→C—→B(△H l +△H 2)则焓变△H 、△H 1 、△H 2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即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H 也可同时相加减。
3、盖斯定律是哪些自然规律的必然结果?是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共同体现,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步完成,最初的反应物和最终的生成物都是一样的,只要物质没有区别,能量也不会有区别。
4、盖斯定律的应用如:图1和图2中,△H 1、△H 1、△H 3三者之间的关系分别如何?找出能量守恒的等量的关系(填写表中空白)5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
例题1、试利用298K 时下列反应焓变的实验数据,C(s)+ O 2 (g)=CO 2(g) △H 1= -393.5 KJ·mol-1 反应1 CO(g)+ 1/2O 2 (g)=CO 2(g) △H 2= -283.0 KJ·mol -1反应2计算在此温度下C(s)+1/2 O 2 (g)=CO(g)的反应焓变△H 3. 反应3方法1: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 以要求的反应为基准 (1)找起点C(s), (2)终点是CO 2(g),(3)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应 C→CO 2;C→CO→CO 2。
(4)也就说C→CO 2的焓变为C→CO;CO→CO 2之和。
则△H 1=△H 3+△H 2(5)求解:C→CO △H 3=△H 1— △H 2= -110.5 KJ·mol -1方法2:利用方程组求解, 即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H 可同时相加减。
(1) 找出头、尾 ,同上。
(2) 找出中间产物 CO 2 ,(3) 利用方程组消去中间产物, 反应1-反应2=反应3 (4) 列式: △H 1—△H 2=△H 3 (5) 求解可得△H 3=△H 1— △H 2= - 110.5 KJ·mol -1 利用方程组求解 , 是常用的解题方法。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一课时)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理解反应热的概念及计算、了解盖斯定律并能熟练运用【学习重点】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预习案】1盖斯定律的内容:任何化学反应中,无论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步进行的,其___________是相同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而与反应的_________无关。
2、盖斯定律的应用:若某种反应的反应热很难直接测定,通常运用盖斯定律计算。
依据: 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分析:4则有:△H 4 == △H 1 _________ △H 2 _________△H 3规律:方程式可以相加得到新方程式,它们的△H 也可以相加得到新△H分析课本例题:CO 反应热的测定: 2 3【探究案】探究1、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C(s)+1/2O 2(g)==CO(g) ΔH 1=? 查阅资料讨论并回答:①能直接测出吗?如何测?②若不能直接△H 1△H 2△H 2 △H 3 △H 1测出,怎么办?已知:(1)CO(g)+1/2O2(g)== CO2(g) ΔH2= -283.0kJ/mol (2)C(s)+O2(g)==CO2(g) ΔH3= -393.5kJ/mol[设计意图]:探究2:石墨能直接变成金刚石?如何写出石墨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时)?说明:(1)可以在书中查找需要的数据(2)并告诉大家你设计的理由。
查阅燃烧热数据:①C(石墨,s)+O2(g)==CO2(g) △H1=-393.5kJ/mol②C(金刚石,s)+O2(g)==CO2(g) △H2=-395.0kJ/mol,设计方案:探究3:某次发射火箭,用N2H4(肼)在NO2中燃烧,生成N2、液态H2O。
已知:N2(g)+2O2(g)==2NO2(g) △H1=-534kJ/molN2H4(g)+O2(g)==N2(g)+2H2O(l) △H2=-534kJ/mol请写出发射火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反应热(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从宏观角度来看,是因为反应物的焓值和生成物的焓值不相等;
微观角度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的过程中会释放能量,
H(估算)= ∑E(反应物键能)-∑E(生成物键能)
【学习任务三】思考研究反应热的意义
对化学反应热能的综合利用;
选择工艺操作条件,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反应热(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反应热(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6月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能和热能可以相互转化,了解焓变的含义,能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中能
量变化的本质;
2.能用键能进行反应焓变的估算;
3.了解反应热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重要意义。
课前学习任务
阅读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1-4页,思考:
1.化学பைடு நூலகம்应为什么有能量变化?
2.如何用化学用语表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思考如何定量描述化学反应中释放或者吸收的热量
了解体系与环境、反应热、焓变等概念;感受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研究化学反应的可行性,同时还可以为化学转化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
推荐的学习资源
1.阅读教材P5-6页,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条件允许可以动手进行实验。
2.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分析提高测定反应热准确度的措施还有哪些?
北京市学年高二化学下册 1.3.1 盖斯定律(教学设计) Word版
归纳迁移运用盖斯定律解决问题的注意点:
①求总反应的反应热,不能不假思索地将各步反
应的反应热简单相加。
②不论一步进行还是分步进行,始态和终态完全
一致,盖斯定律才成立。
③某些物质只是在分步反应中暂时出现,最后应
该恰好消耗完。
④根据待求方程式中各物质计量数,需要对已知
方程式的计量系数进行相应调整。
⑤将调整后的已知方程式进行“+”或“-”运算导
出待求的反应方程式,并检验上述分析正确与否。
思考、回
答
组内代表
回答
根据盖斯定律
知识点归纳,
让学生试着自
己归纳总结和
迁移
习题巩固已知:①C(s)+ O2(g)=CO(g) ΔH1=-110.5kJ/mol
②2H2(g)+O2(g)=2H2O (g) ΔH2=-483.6kJ/mol
那么碳和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1摩尔一氧化
碳和适量氢气的反应热为多少?
思考理解
盖斯定律
通过针对性练
习,巩固对盖
斯定律的理解
总结归纳,结束新课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
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利用盖斯定
律不难间接计算求得。
请预习教材P12化学反应热
的计算。
聆听、思
考
通过总结,让
学生明白这节
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一课时)
一、盖斯定律
1、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2、对盖斯定律的理解
3、盖斯定律的应用
4、总结:运用盖斯定律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一课时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2.所属的章节: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3.教学课时:第1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等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1)对已学知识进行再探究,运用对比归纳法进行知识提炼。
(2)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概念辨析中探究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类型,感受科学探究后的收获。
(2)体会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四.板书设计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一. △H=E(生成物)-E(反应物)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三. 根据燃烧热计算 Q(放) = n(可燃物)╳ 燃烧热四. 盖斯定律1. 内容2. 意义3. 应用方法:(1)方程式消元法(2)模拟路径法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再探究。
[板书]一.△H=E(生成物)-E(反应物)△H 0,放热;△H 0,吸热思考与讨论:1.(1)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H相同吗?(2)已知S(s)+O2(g)=SO2(g)△H1 0,S(g)+O2(g)=SO2(g)△H2 0。
△H1等于△H2吗?通过对反应热概念的辨析,规避易错点;同时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归纳反应热的计算。
[板书]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即△H的大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教材12页例1)2. 2H2(g)+ O2(g) =2H2O(g)△H1=-483.6kJ/mol 能表示2个H2(g)分子与1个O2(g)分子反应放出483.6kJ热量吗?1mol H2(g)完全燃烧发生该反应,放出多少热量?阅读教材12页例1通过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辨析,引导学生提炼归纳反应热的计算。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堂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目标导航] 1.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并把握盖斯定律,通过盖斯定律的运用,进一步理解反应热的概念。
2.能正确运用盖斯定律解决具体问题,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争辩中的重要作用。
3.学会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一、盖斯定律1.内容不论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填“相同”或“不同”)。
2.特点(1)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始态、终态有关,与途径无关。
(2)反应热总值肯定,如下图表示始态到终态的反应热。
则ΔH=ΔH1+ΔH2=ΔH3+ΔH4+ΔH5。
(3)能量守恒:能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削减,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3.意义由于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有些反应不简洁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这给测定反应热造成了困难。
此时假如应用盖斯定律,就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
4.解题实例ΔH1=ΔH+ΔH2ΔH=ΔH1-ΔH2=-393.5 kJ·mol-1+283.0 kJ·mol-1=-110.5 kJ·mol-1。
(2)“方程式加合”法②变形为CO2(g)===CO(g)+12O2(g)ΔH=+283.0 kJ·mol-1和①相加得C(s)+O2(g)+CO2(g)===CO2(g)+CO(g)+12O2(g)ΔH=-110.5 kJ·mol-1即C(s)+12O2(g)===CO(g)ΔH=-110.5 kJ·mol-1。
二、反应热的计算1.主要依据热化学方程式、键能、盖斯定律及燃烧热等数据。
2.主要方法(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的确定值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依据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求反应热,如a A+b B===c C+d DΔHa b c d|ΔH|n(A) n(B) n(C) n(D) |Q|则n(A)a=n(B)b=n(C)c=n(D)d=|Q||ΔH|。
(2)依据盖斯定律: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包括其ΔH相加或相减,得到一个新的热化学方程式,同时反应热也作相应的转变。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一、二课时
解题策略:写出目标方程式确定“过渡物质”(要消去的 物质)然后用消元法逐一消去“过渡物质”,导出“四则运算 式”。
例4:已知下列各反应的焓变
①Ca(s)+C(s,石墨)+3/2O2(g)=CaCO3(s)
△H = -1206.8 kJ/mol
②Ca(s)+1/2O2(g)=CaO(s)
③C(s,石墨)+O2(g)=CO2(g)
kJ •mol- 1
【例2】乙醇的燃烧热是△H=-1366.8kJ/mol,在 25℃,101kPa时,1kg乙醇充分燃烧后放出多少 热量?
【例3】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1)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870.3kJ/mol (2)C(s)+O2(g) ==CO2(g) △H2=-393.5kJ/mol (3) H2(g)+1/2O2(g) ==H2O(l) △H3=-285.8kJ/mol 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2C(s)+2H2(g)+O2(g) ==CH3COOH(l)
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4×②:
。
P4(s、白磷)=4 P(s、红磷) △=-29.2kJ/mol
你知道神六的火箭燃料是什么吗?
例3:某次发射火箭,用N2H4(肼)在NO2中燃烧,生成N2、 液态H2O。已知: ①N2(g)+2O2(g)==2NO2(g) △H1=+67.2kJ/mol ②N2H4(g)+O2(g)==N2(g)+2H2O(l) △H2=-534kJ/mol 假如都在相同状态下,请写出发射火箭反应的热化学方 程式。 2 × ②-①: 2 N2H4(g)+ 2NO2(g)= 3N2(g)+4H2O(l) △H=-1135.2kJ/mol
高中化学_【课堂实录】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设计思想】由于本节内容较抽象难懂,与以前联系少且概念较多,故在教学中采用多台阶、小步幅的方法,层层推进,是学生在常见的化学反应中不知不觉得到提高。
具体教学环节是,在引入新课时通过图片的播放,引发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列举更多的常见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对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得以分类总结。
Ba(OH)2与NH4NO3的反应,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从而提出反应热的定义,同时进行讲解和说明。
让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通过问题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让思维活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活化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目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反应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等概念,理解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物质稳定性的关系,学会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能量变化。
(3.)学会测定反应热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播放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让学生质疑,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旧知识复习巩固的同时,产生对新知识的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进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认识产生现象的本质原因,从而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播放图片和视频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进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培养他们严谨的学习态度。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认识产生现象的本质原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反应热的含义,产生热效应的原因。
(2)实验探究: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测定。
2.难点 运用反应热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热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热教案
主题:化学反应热
目标:学习化学反应热的概念,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掌握测定反应热的方法。
一、引入(5分钟)
1. 介绍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称为化学反应热。
2. 提出问题:你知道为什么有些反应会放热而有些反应会吸热吗?
二、理论知识(15分钟)
1. 反应热的分类: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 如何测定反应热:隔绝法和恒压法。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1. 实验一:测定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热。
2. 实验二:测定铁和硫反应生成硫化铁的反应热。
四、实验报告与讨论(15分钟)
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反应热的值,并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
2.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包括化学反应热的概念、测定方法和实验结果。
2. 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以及如何提高学习效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在家完成一道相关的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准备下节课的主题相关实验所需的材料。
教案结束。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某人要从山下的A点到达山顶B点,他从A点出发,可以历经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方式。
你认为他有哪些可能的途径或方式?当他到达B点后所发生的势能变化是否相同?翻山越岭攀登而上或拾级蜿蜒而上或乘坐索道缆车直奔山顶势能变化相同二、知识讲解考点1: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及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这就是盖斯定律。
考点2:盖斯定律的应用盖斯定律:当某一物质在定温定压下经过不同的反应过程,生成同一物质时,无论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总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即反应热只与反应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的途径无关。
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关键在于设计反应过程,同时注意:⑴当反应式乘以或除以某数时,△H也应乘以或除以某数。
⑵反应式进行加减运算时,△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符号,即把△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
⑶通过盖斯定律计算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同样要把△H看作一个整体。
⑷在设计的反应过程中常会遇到同一物质固、液、气三态的相互转化,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
⑸当设计的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三、例题精析【例题1】已知:(1)Zn(s)+1/2O2(g)==ZnO(s);ΔH=-348.3kJ/mol(2)2Ag(s)+1/2 O2(g)== Ag2O(s);ΔH=-31.0kJ/mol则Zn(s)+ Ag2O(s)== ZnO(s)+ 2Ag(s)的ΔH等于()A.-317.3kJ/mol B.-379.3kJ/mol C.-332.8 kJ/mol D.+317.3 kJ/mol【答案】A【解析】由已知⑴、⑵热化学方程式可知:⑴—⑵即可得出答案【例题2】100 g 碳燃烧所得气体中,CO 占31体积,CO 2占32体积,且C(s)+ 21O 2(g)====CO(g) ΔH=-110.35 kJ ·mol -1,CO(g)+ 21O 2(g)====CO 2(g) ΔH=-282.57 kJ ·mol -1。
反应热的计算课程设计
反应热的计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反应热的定义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2.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反应热的计算方法;3. 帮助学生了解常见反应热的变化规律及实际意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热计算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化学反应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运用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兴趣,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化学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关注能源、环保等问题,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化学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反应热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化学反应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方程式书写和计算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理解反应热的定义,探讨反应热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2. 学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掌握常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3. 掌握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包括标准摩尔反应热的计算和应用;4. 分析实际化学反应案例,探讨反应热与化学平衡、反应速率的关系;5. 研究常见反应热的变化规律,了解其与物质性质、反应条件的关系;6. 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反应热在工业、生活中的应用及节能减排的意义。
教材章节:本教学内容基于高中化学教材中“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章节。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一课时:反应热的定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2. 第二课时:反应热的计算方法、标准摩尔反应热的计算;3. 第三课时:反应热与化学平衡、反应速率的关系;4. 第四课时:常见反应热的变化规律、与物质性质、反应条件的关系;5. 第五课时:反应热在实际中的应用、节能减排的意义。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1课时
《选修四第一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导学案(第1课时)高二 班 第 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课标要求】1、理解盖斯定律的本质并掌握盖斯定律的应用。
2、掌握有关反应热、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了解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难点重点】1、盖斯定律的应用;2、反应热的计算 【新课导学】课前准备区(自主学习教材 独立思考问题)1、已知:H 2(g)+Cl 2(g)=2HCl(g) △H=-184.6kJ/mol 则反应HCl(g)=1/2H 2(g)+1/2Cl 2(g)的△H 为( )A.+184.6 kJ/molB.-92.3 kJ/molC.-369.2 kJ/molD.+92.3 kJ/mol2、若2.6g 乙炔(C 2H 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 2(g)时放热130KJ 。
则表示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用0.1molBa(OH)2配成稀溶液跟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1.46kJ ,试写出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4、298K ,101kPa 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 2(g)+3H 2(g)=2NH 3(g) △H =- 92.38kJ/mol 。
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 2(g)和3 mol H 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92.38kJ ,其原因是什么?例1:下列数据△H 1表示燃烧热吗?H 2(g)+1/2O 2(g)==H 2O(g) △H 1=-241.8kJ/mol ① 那么,H 2的燃烧热△H 究竟是多少?如何计算?已知: H 2O(g)==H 2O(l) △H 2=-44kJ/mol ② H 2(g)+1/2O 2(g)==H 2O(l) △H 3=? ③ 由上可知,方程式①+②=③ △H 3=△H 1+△H 2= 例2:如何测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C(s)+1/2O 2(g)==CO(g) ΔH 1=?不能很好的控制反应的程度,故不能直接通过实验测得△H 1①C(s)+1/2O 2(g)==CO(g) ΔH 1=? ②CO(g)+1/2O 2(g)== CO 2(g) ΔH 2=-283.0kJ/mol ③C(s)+O 2(g)==CO 2(g) ΔH 3=-393.5kJ/mol由上可知:方程式① + ② = ③ , 则 ΔH 1 + ΔH 2 =ΔH 3 ΔH 1=ΔH 3-ΔH 2 =从上两例你能找到什么规律? 一、盖斯定律:1.内容:则有△H=2、盖斯定律的应用例1:写出石墨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 (25℃,101kPa 时)说明: (1)可以在书中查找需要的数据 (2)并告诉大家你设计的理由。
第1章 第3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学案)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构建盖斯定律模型,理解盖斯定律的本质,形成运用盖斯定律进行相关判断或计算的思维模型。
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了解盖斯定律对反应热测定的重要意义,增强为人类科学发展而努力的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一、盖斯定律1.盖斯定律的内容大量实验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完成或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和有关,而与反应的无关。
2.盖斯定律的理解从S→L,ΔH1<0,体系放热;从L→S,ΔH2>0,体系吸热;若由S→L,再由L→S,又回到了始态S,据能量守恒则有ΔH1+ΔH2=0。
3.盖斯定律的意义应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以下情况(不能直接测定)的反应热:(1)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
(2)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
(3)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
4.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方法(1)“虚拟路径”法若反应物A变为生成物D,可以有两个途径①由A直接变成D,反应热为ΔH;②由A经过B变成C,再由C变成D,每步的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
如图所示:则有ΔH=ΔH1+ΔH2+ΔH3。
提示以上的两种理解均可类比物理中的位移。
(2)加合法①确定待求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找出待求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出现在已知方程式中的位置(是同侧还是异侧)。
③利用同侧相加、异侧相减进行处理。
④根据未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通过乘除来调整已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并消去中间产物。
⑤实施叠加并确定反应热的变化。
1.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为燃料和煤直接燃烧相比两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相同吗?前者有何优点?2.已知25 ℃、101 kPa 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C(石墨,s)+O 2(g)===CO 2(g) ΔH =-393.51 kJ·mol -1 ②C(金刚石,s)+O 2(g)===CO 2(g) ΔH =-395.41 kJ·mol -1 据此判断,石墨、金刚石哪个更稳定?写出判断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能说出盖斯定律的内容,并理解其实质。
2、能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热。
二、预习内容:1.知识回顾:1)已知石墨的燃烧热:△H=-393.5kJ/mol,写出石墨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已知CO的燃烧热:△H=-283.0kJ/mol,写出CO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思考:C(s)+1/2O2(g)==CO(g)的反应热测量非常困难,应该怎么求出?2.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盖斯定律?(2)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意义?(3)认真思考教材以登山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的道理,深刻理解盖斯定律。
⑷盖斯定律如何应用,怎样计算反应热?试解决上题中的思考:求C(s)+1/2O2(g)==CO(g)的△H=?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盖斯定律;2.能正确运用盖斯定律解决具体问题;3.初步学会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学习重难点:能正确运用盖斯定律解决具体问题。
二、学习过程:探究一:盖斯定律一、盖斯定律1、盖斯定律的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和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
思考: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吗?与什么有关?归纳总结:反应物A变为生成物D,可以有两个途径:①由A直接变成D,反应热为△H;②由A经过B变成C,再由C变成D,每步的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如下图所示:则有△H=2、应用:通过盖斯定律可以计算出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反应的反应热。
例:已知:①C(s)+O2(g)= CO2(g) △H1=-393.5kJ/mol②CO(g)+1/2O2(g)= CO2(g) △H2=-283.0kJ/mol求:C(s)+1/2O2(g)= CO (g) 的反应热△H3三、反思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说说看。
四、当堂检测:1.已知:H2(g)+1/2O2(g) = H2O (g) △H1=-241.8kJ/molH2O(g) = H2O (l) △H2=-44 kJ/mol则:H2(g)+1/2O2(g) = H2O (l) △H=2.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 = CuSO4(s)+5H2O(l) △H=+Q1kJ/mol室温下,若将1mol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时放热Q2kJ,则()A.Q1>Q2 B.Q1=Q2C.Q1<Q2D.无法确定3.已知① CO(g) + 1/2 O2(g) = CO2(g) ;ΔH1= -283.0 kJ/mol② H2(g) + 1/2 O2(g) = H2O(l) ;ΔH2= -285.8 kJ/mol③C2H5OH(l) + 3 O2(g ) = 2 CO2(g) + 3H2O(l);ΔH3=-1370 kJ/mol试计算:④2CO(g)+ 4 H2(g) = H2O(l)+ C2H5OH (l) 的ΔH五、课后练习与提高1. 已知25℃、101kPa 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石墨,s)+O 2(g)= CO 2(g) △H 1=-393.5kJ/mol②C(金刚石,s)+O 2(g)= CO 2(g) △H 2=-395.0kJ/mol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2.298K ,101kPa 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 2(g)+3H 2(g)=2NH 3(g);△H = -92.38kJ/mol 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 2(g)和3 mol H 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92.38kJ ,其原因是什么?3、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依次为CH 4+2O 2CO 2+2H 2O,C 3H 8+5O 23CO 2+4H 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为烧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减少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气量B .增大空气进入量,减少石油气进气量C .减少空气进入量,减少石油气进气量D .增大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气量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H 2(g)+ 21O 2(g)===H 2O(g);ΔH =-241.8 kJ ·mol -1②2H 2(g)+O 2(g)===2H 2O(g) ;ΔH =-483.6 kJ ·mol -1③H 2(g)+21O 2(g)===H 2O(l); ΔH =-285.8 kJ ·mol -1④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 ·mol -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A .241.8 kJ ·mol -1B .483.6 kJ ·mol -1C .285.8 kJ ·mol -1D .571.6 kJ ·mol -15.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1/2O2(g)=H2O(l);△H =-285.8kJ/molCO(g)+1/2O2(g)=CO2(g);△H =-283.0kJ/molC8H18(l)+25/2O2(g)=8CO2(g)+9H2O(l); △H =-5518kJ/molCH4(g )+2O2(g)=CO2(g)+2H2O(l); △H =-890.3kJ/mol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 H 2(g) B. CO(g) C. C 8H 18(l) D. CH 4(g)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 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 .CO(g) +1/2O 2(g) ==CO 2(g); △H =-283.0 kJ/molB C(s) +1/2O 2(g) ==CO(g); △H =-110.5 kJ/molC. H 2(g) +1/2O 2(g)==H 2O(g); △H =-241.8 kJ/molD. 2C 8H 18(l) +25O 2(g)==16CO 2(g)+18H 2O(l); △H =-11036 kJ/mol7. 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1)CH 3COOH (l )+2O 2(g )=2CO 2(g)+2H 2O(l) △H1=-870.3KJ/mol(2)C(s)+O 2(g)=CO 2(g) △H=—393.5KJ/mol(3) H 2(g)+21O 2(g)=H 2O(l) △H=—285.8KJ/mol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2C(s)+2H 2(g)+O 2(g)=CH 3COOH(l)8.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4P (白磷,s )+5O 2(g)====2P 2O 5(s);△H=== -a kJ/mol4P (红磷,s )+5O 2(g)====2P 2O 5(s);△H=== -b kJ/mol若a 、b 均大于零,则a 和b 的关系为 ( )A .a <bB .a=b C.a>b D .无法确定六、参考答案:知识回顾:1)C(s)+O2(g)= CO2(g) △H1=-393.5kJ/mol2)CO(g)+1/2O2(g)= CO2(g) △H2=-283.0kJ/mo l盖斯定律1、相同始态终态无关归纳总结:△H1+△H2+△H3例:解法一:虚拟路径法△H1=△H2+△H3△H3=△H1-△H2=-393.5kJ/mol-(-283.0kJ/mol)=-110.5kJ/mol 解法二:加减法①-②= ③△H3=△H1-△H2=-393.5kJ/mol-(-283.0kJ/mol)=-110.5kJ/mol 当堂检测:1.△H1+△H2=-285.8kJ/mol2.A3.①×2 + ②×4 - ③= ④ΔH=ΔH1×2 +ΔH2×4 -ΔH3=-283.2×2 -285.8×4 +1370 =-339.2 kJ/mol课后练习与提高1.A2. 反应不能进行到底3.B4.C5.B6.A7 (2)×2+(3)×2-(1)得△H=—488.3KJ/mol .8.C下方文件为赠送,方便学习参考第三节酯化反应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实验操作及相关问题,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催化作用。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科学品质: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课时安排:第1课时:乙酸的性质及酯化反应实验(本文略去乙酸的其它性质部分)第2课时:酯化反应问题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过渡】我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五粮液享誉海内外,国酒茅台香飘万里。
“酒是越陈越香”。
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板书】乙酸的酯化反应【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实验结束后,互相比较所获得产物的量。
第一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和2 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二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水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三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强调:①试剂的添加顺序;②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③加热开始要缓慢。
【师】问题①:为什么要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生】此操作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乙醇和浓硫酸相混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如果把乙醇加入浓硫酸中,热量会使得容器中的液体沸腾飞溅,可能烫伤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