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发展(贫困)经济学复习资料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发展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发展中国家:指经济、技术、人民生活水平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2、经济增长:指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或产出的增长,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GNI的增长3、经济发展: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一节发展中国家1、发展中国家的特征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生产率、高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比、较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状况、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的高度依赖、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处于依附、受支配和脆弱的地位2、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经济增长内涵较窄,经济发展内涵较广;经济发展是一个数量概念,也是一个质量概念,而经济增长只是一个数量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和目的。
一方面,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
第一章经济增长理论和论证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1、哈罗德-多马模式增长率=储蓄率/(资本-产出比例)说明GNP的增长率是由国民储蓄率和国民资本-产出比例共同决定的2、罗斯托认为,一国要实现起飞,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1)科学思想条件自然科学进步,打破了资源瓶颈对经济增长的束缚,克服了要素生产率递减规律对经济增长的限制,开辟了持续增长的可能性。
2)社会条件起飞有赖于一大批富于创新、冒险和进取精神的企业家和全社会的创新企业。
首先是社会信念体系,如废除约束企业家精神出现的观念和制度。
其次是树立追求以物质和财富为荣的社会风气,鼓励从事商业活动3)政治条件其一,统一国家的形成,有利于举国上下一致为共同目标而努力。
其二,有一个集中谋求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政治目标。
其三,有强有力的政府发挥领导作用。
4)经济条件其一,经济的主体是工业,但工业强大必须要有农业作基础,同时需要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供使用。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题型:名词15'-20'判断(正误,原因)20'-25'简答30'论述15'*2=30'1.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1)生活水平低下(2)生产率水平低下(3)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沉重(4)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失业和就业不足问题严重(5)严重依赖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出口(6)市场不发育与市场体系极不健全(7)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区别: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一般用GDP或GNP 的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发展的概念则既有量的内容,也有质的规定。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产品构成的变化和质量的改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配状况的改善。
此外,经济发展离不开社会变迁。
联系: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包含的内容要丰富和复杂得多。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3.经济发展的两大目标以人为本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4.经济增长的阶段与经济起飞论经济增长的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3)起飞阶段(4)走向成熟阶段(5)大众高消费阶段(社会福利和社会安全;耐用消费品的消费)(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闲暇和娱乐)经济起飞:所谓起飞是指工业化初期的较短时期(20-30年)内实现基本经济结构和生产方法的剧烈转变,在此剧变之后,经济将步入自我持续增长状态。
“滑行—起飞—上升—高空平稳飞行—下降—着陆”。
一个国家能否实现工业化,关键在于能否实现起飞。
起飞包括社会起飞和经济起飞,社会起飞是经济起飞的前提。
起飞的条件:科学思想条件;社会条件;政治条件;经济条件。
5.经济落后劣势论发达工业社会的存在给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前景带来了若干重大的不利影响。
表现在:(1)欠发达国家从发达国家获得的先进医疗技术降低死亡率,从而使欠发达国家面临更严峻的人口问题;(2)富国的现代技术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些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将使得劳动力过剩现象更为严重;(3)先进国家的组织和制度,可能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反而会阻碍它们的发展;(4)技术进步使得依靠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前景受到损害;(5)剩余劳动力不能流入发达国家,加剧了本国人口的压力;反而是资本及优质的人才流出发展中国家,流入发达国家。
发展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
发展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 (2)2、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3)3、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发展经济学有哪些基本特点? (4)4、如何理解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5、技术进步分为哪⼏种类型?应如何处理研究开发新技术与技术引进的关系? (5)发展中国家要处理好研究开发新技术与技术引进的关系: (6)6、国际间技术转移有哪些类型?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要注意哪些问题? (6)7、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建⽴⼀套有效的创新机制? (7)8、评述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8)9、评述“⼤推进”理论 (8)10.⼈⼒资本理论对⼈⼒资源开发提出了哪些重要的观点?你如何理解⼈⼒资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有何作⽤? (9)11、试述发展中国家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10)12、刘易斯、哈⾥斯、托达罗关于劳动⼒流动的理论分析有何启发作⽤? (11)13、运⽤经济学原理说明环境问题产⽣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12)14、政府如何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作⽤? (12)15、怎样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类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结合实际谈谈中国为什么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 (13)16、概述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4)17、概述⼯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15)18、结合中国情况,说明城市化问题产⽣的原因。
如何解决城市化问题? (16)19、你如何理解我国的“三农”问题?你认为解决的途径有哪些? (16)20、试述“两缺⼝”模型及其意义。
(19)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对称,⼜称不发达国家或⽋发达国家。
是那些过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现在取得了政治上的独⽴,但在经济上处于落后和贫穷状态,⾯临经济发展问题的国家。
其主要基本经济特征包括:(⼀)⽣产率⽔平低下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素质、资本存量、技术和管理⽔平等条件的限制,劳动⽣产率⽔平⼗分低下。
发展经济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3分)。
1.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一般是指经济落后,社会文明程度低,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国家。
2.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指伴随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法律、观念、习俗等的变革,是不发达经济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3.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4.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代资本主义部门和传统的非资本主义部门同时并存的经济现象。
5.对外贸易乘数:是指一国的出口增长代表一种有效需求的增加,它将引起与这一出口增量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国内其他产业发生连锁反应,从而对该国的国民收入产生成倍扩大效果(进口增长的效果则反之)。
6.出口替代战略:指以制成品出口代替初级产品出口的战略,既本国是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发展制成品出口工业的战略。
7.进口替代战略: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依赖国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以带动经济的增长,实现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
8.人力资本投资:是通过对人力资源一定的投入(货币、资本或实物),使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指标均有所改善,并且这种改善最终反映在劳动产出增加上的一种投资行为。
二.填空题(10题,每题2分)。
1.低收入国家:年人均收入为2000美元以下,如印度、孟加拉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埃及等国家。
2.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渊源3.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一国经济增长率是有储蓄倾向及资本—产出比所决定的。
4.“起飞”的主要标志: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程度。
5.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6.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等。
7.资本的类型: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
8.人类发展指数9.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①传统社会阶段,指生产结构的在有限的生产函数内发展起来的社会,以前牛顿时代的科学技术世界观为基础;②“起飞”准备阶段,是从传统社会想“起飞”阶段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正在逐步形成;③“起飞”阶段,经济“起飞”是指一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产业革命;④走向成熟阶段,“起飞”阶段之后是一段长时期产量超过人口增长速度的持续增长阶段;⑤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是一个富裕的阶段,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渐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越来越多的资源被用在了生产耐用消费品和提供劳务、提供社会福利和保障事业;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不是以物质产品的数量,而是以劳务形式反映的生活质量来衡量社会的成就。
发展经济学复习整理完整版
发展经济学复习整理完整版1.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等。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关注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其中,哈罗德-多马模型强调储蓄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瓦尔拉斯模型则强调均衡增长。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则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技术创新和知识的累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罗默模型和卢卡斯模型是其代表,强调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发展经济学理论则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强调制度、政治因素、财政政策和外部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其中,依赖理论和现代化理论是其代表,前者认为国际关系和外部环境对发展的影响很大,后者则认为现代化是发展的关键。
2.发展经济学政策经济增长政策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投资、技术创新和贸易自由化等。
财政政策是通过调整财政收支来实现宏观调控的政策,包括资源配置、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
产业政策是为了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而实施的政策,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支持和地区发展等。
金融政策是为了解决金融问题和促进资本流动而采取的政策,包括金融市场发展、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等。
3.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模式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工业化模式、农业现代化模式和服务业发展模式等。
工业化模式是追求工业化发展的经济模式,主要关注制造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
农业现代化模式是农业发展的经济模式,主要关注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村经济发展。
服务业发展模式是发展服务业的经济模式,主要关注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服务业的质量、效益等。
4.发展经济学中的问题与挑战总之,发展经济学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学科,涉及到经济理论、政策和实践等方面。
通过对经济发展理论、政策、模式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复习整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为实现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更好的贡献。
发展经济学复习材料
发展经济学复习材料如果有错的或者有遗漏的地方请谅解,并且及时互相通知哦!考试时间是5月8日14:00—16:00;考试地点是禧401~考试题型:选择题:单选多选各15分名词解释5个25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15分名词解释:1、发展中国家:2、经济增长:指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或产出的增长。
3、经济发展: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
4、智力外流:指发展中国家在国内完成学业后的高级专门人才如工程师、科学家、医生、教授等迁移到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一种国际移民活动。
5、隐蔽性失业:指劳动者因工可做而选择的非就业活动。
6、伪装的就业不足:劳动者做的是全日制工作,但他们所做的工作只需要较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7、工业化:指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
8、恩格尔法则:当人均收入处于低水平时,总支出中用于食物和其他必需品的比例很高,而用于舒适品和奢侈品的比例很低;随着人均收入逐步升高,总支出中用于食物和其他必需品的比例逐渐下降,而用于舒适品和奢侈品的比例逐渐上升。
9、技术进步:指一定量的投入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出,或者一定量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
10、技术扩散:指新的技术和知识通过一定的渠道向潜在的采用者转移,并在生产中取得广泛应用的过程。
11、技术转移:指科学技术应用到与起源地不同地点的过程。
12、平衡增长:指整个工业或整个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摆脱贫困落后状况,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13、不平衡增长: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首先发展一部分产业,以此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14、发展极: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先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集聚,形成一种资本集中,技术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果,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辐射作用的发展极,通过具有“发展极”这些地区的优先发展,可以带动各邻近地区的发展.15、进口替代:采取保护措施,发展国内制造品生产,以国内生产的制造品去替代进口的制造品.16、出口鼓励:采取鼓励的办法,发展国内制造品的生产,积极出口制造品。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转型国家:过去实⾏计划经济、⽬前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部分中东欧国家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通常被视为⼀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为转型国家。
规模经济:在单个企业内部,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降低,或者说产品的平均收益随产量的增加⽽提⾼。
互补性:是指随着采取某种⾏为的⼈数或⾏为本⾝的数量增加,个⼈采取这种⾏为的成本降低或收益增加。
因此⼈们的⾏为具有互补性,不同的⼈的⾏为是互补的。
⼤推进战略:经济中⼴泛的存在着规模报酬,主要表现为投资的不可分性,要克服经济中的“不可分性”,就必须进⾏整体的、同步的“⼤推进”,即在整个⼯业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同时进⾏⼤规模投资。
其中对“社会基础资本”的投资最为必要,应该先⾏。
平衡增长战略:由于单靠个⼈的数量有限的的投资不可能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因此,必须把⾜够数量的资本同时投⼊到各种⾏业中去。
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平衡增长”: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经济活动必须达到平衡不平衡增长战略:经济的发展是⼀个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个企业引发另外⼀个企业的发展,⼀个⾏业引发其他⾏业的发展。
发展的政策任务是要找到⼀种能把各种资源最⼤限度的诱发和动员起来的压⼒和诱导机制,通过制造紧张,不成⽐例和不平衡来促进经济的反战,这其中的关键是投资优先顺序的选择。
⼆元经济:⼆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从地域看前者位于农村,后者⼀般位于城市。
飞地经济:现代部门的狭⼩集中地,其周围是⼴阔的传统部门,飞地中的经济增长能为传统部门和整体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
飞地的这些利益在传统社会中河南迅速⽽⽆障碍的传播狭⼩的现代部门集中地被周围传统部门所包围的结构,飞地的经济增长能为周边传统部门发展带来利益的经济模式。
扩散效应:增长动⼒从经济发达地区扩散到其他地区的效应。
回流效应:是指经济发达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优势不断增强的效应。
增长极:某些推进型产业或有创新能⼒的企业在⼀些地区或城市集聚和优先发展,形成多功能的经济活动中⼼。
发展经济学第10章-文档资料
17.53%
13.63%
55.68%
21.82%
0
8.87%
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国内商品税 国内所得税
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营业税 内资企业所得税、涉外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是116694亿元,税收收入合 计20461.56亿元。
1
第十章 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
2
中国
第十章 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
二、收入分配的功能
财政调节收入分配主要有以下四条途径
1.税收和转移支付 2.社会救济 3.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4.通过对边缘、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缓
解以至消除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三、稳定经济的职能
第十章 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税收结构
发展中国家税收结构的主要特点: 1、在发展中国家的税收中,直接税的比重较低。
2、发展中国家对关税收入的依赖比较严重。
3、间接税是发展中国家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十章
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
三、发展中国家税收的特点
1、课税基础相对狭窄。 2、对收入的变化缺乏弹性。 3、税收管理水平低下。
第十章
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
主要税种:(1)所得税、财产税和遗产税; (2)商品税 (3)农业税 (4)国际贸易税
3、税收征集困难。
第十章
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
二、发展中国家个人所得税征收困难的原因
1、纳税收入的界限难以确定。 2、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公民纳税意识比较薄弱。 3、许多发展中国家政治结构存在问题。 4、许多发展中国家缺乏素质高和廉洁奉公的税 收管理人员。 5、缺乏完善的所得税征收办法。
一、税收是发展中国家政府收入和公共储蓄及投资 的主要来源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发展中国家: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指经济、社会方面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
(发展中国家是指二战后,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的殖民统治,取得政治独立的所有新兴民族国家。
)2、金融深化:亦称“金融自由化”。
“金融压制”的对称。
主张改革金融制度,政府改变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增强国内的筹资功能以改变对外资的过分依赖,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从而利率能反映资金供求、汇率能反映外汇供求,促进国内储蓄率的提高,减少对外资的依赖,最终达到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 ; 金融压抑:所谓金融压抑,是指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中国家所存在的金融管制过多、利率限制、信贷配额以及金融资产单调等现象。
3、-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
出口替代政策: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出口,发展出口工业,逐步用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用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的政策4、工业化: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
5、发展经济学:广义: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的,都是发展经济学。
狭义: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或现代化,或如何实现经济起飞和发展问题。
6、世界经济:整个世纪的经济。
经济世界:在全球形成的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
7、均等边际报酬:指如果资本是可变的,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资本的边际报酬会随资本的用量的增加而减少。
当把等量资本分配给两个项目时,若两个项目的边际报酬相等,则资本的分配最为适宜。
8、财务评估:是按照国家现行财务税收制度和现行价格,从企业财务的角度出发,分析测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考察项目的获利能力、清偿能力及外汇效果等财务状况,以判别投资项目财务上的可行性。
9、人口转折理论:第一阶段: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高死亡率抵消了高出生率,故人口增长率较低。
发展经济学复习材料.doc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1、发展中国家的兴起、特征以及分类(1)人们把那些原先是殖民地附属国,现在取得政治独立, 正面料着由不发达状态转向发达状态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统称为发展中国家。
(2)发展中国家的特征:①低下的的生活水平: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生活质量上;②低下的生产率水平:要素配置不合理、管理水平低下、缺乏相适应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③高人口增长率和高赡养负担:儿童和老人;④劳动力就业不足和无业可就:城乡分布不均、就业不足、公开失业、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向城市;⑤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的高度依赖:经济呈现二元结构、农村人口比例大、主要靠初级产品出口换取外汇;⑥市场不发育,市场体系不健全:与市场相关的法律基础不存在或及其脆弱;⑦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
根源: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3)分类%1按照收入水平分类-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上中等收入国家、下中等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
%1按照地理位置分类-世界银行:中东和北非、南亚国家、亚太国家、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欧洲和中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按照人类发展指数分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低人类发展、中等人类发展、高人类发展、极高人类发展。
%1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石油输出国组织和成员。
2、发展经济学产生的背景一是原有的经济理论无法适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特殊体制和发展现状,需要一门独立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学科,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
设定特定的分析主题;二是随着旧殖民体系崩溃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崛起,西方发达国家也在寻找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它们发展逻辑的途径。
3、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末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发展中国家为对象,研究其由贫困落后的经济形态转化为现代经济形态过程中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
研究内容:①对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探索;②对发展模型及理论的研究;③对经济发展要素及条件的研究;④对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研究。
发展经济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1低下的生活水平。
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3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
4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
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7不发达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本质特征。
2.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1)含义:托达罗将发展定义为“一个社会或社会体系向着更加美好和更为人道的生活的持续前进”。
其中有三个核心观念:①人类有一些共同的基本需要,是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包括食物、住房、健康和保护;②第二个公认的基本元素是自尊;③发展的含义中还应包括自由的概念。
此观点认为发展是改进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其目标是满足基本需要、提高人类尊严、扩大选择自由。
2)关系: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各不相同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长,可以用GNP、GDP的总量或其人均数来衡量。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二者密不可分。
第二章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目前在发展理论文献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
狭义结构主义把世界经济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发达国家属于中心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属于外围国家,二者的生产结构有很大差别。
广义的结构主义认为这个世界不像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可以灵活调整的,价格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变迁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国家干预是有必要的。
2、新古典主义:是与结构主义相对的一种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灵活的,市场总是趋于均衡,价格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
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
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概述各个阶段的主要流派和观点。
(了解)答: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是发展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
发展经济学复习要点(参考版)第一章三、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1、生产率水平低2、人均收入低3、人口负担严重4 、高水平的失业和不充分就业5、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出口的严重依赖6、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二元结构四、千年发展目标1根除极端贫困和饥饿 2普及初等教育3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女性权利4降低儿童死亡率5改善母亲健康6 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8 建立全球性的发展伙伴关系三、发展经济学的流派(一)结构主义学派1.代表人物:罗森斯坦一罗丹、纳克斯、普列维什、辛格、缪尔达尔。
活跃在50年代和60年代。
2.基本观点:①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是只适合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不适合商品经济落后,市场化程度低下的发展中国家。
②理由: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不是一个自动均衡的体系,是具有刚性的不均衡结构3.结构主义的基本模型①二元经济模型(刘易斯):建立在需求互补性概念基础上的平衡增长模型,考查了发展中国家内部结构缺陷。
②中心—外围理论(普拉维什):考查外部结构缺陷对发展中国家的巨大负面影响(二)新古典学派1.代表人物:鲍尔、瓦伊纳、哈伯勒、舒尔茨、迈因特、乔根森、巴拉萨、纽金特等2.基本观点:①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就象自然界没有飞跃一样,社会经济界也没有飞跃;②劳动与资本是可以相互替代的;③价格机制是一切调节的原动力,从而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机制;④国际自由贸易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三)激进主义学派1.代表人物:阿明、弗兰克、伊曼纽尔(A. Emmanuel)等;2.基本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是状态是由不公正的世界秩序造成的第三章(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涵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1季度、1年、3年、5年、10年)内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或按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
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NI)及其人均数值来表示2.经济发展,除了增长外,还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
发展经济学复习
发展经济学复习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学科,它旨在探讨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贫困、提高生活水平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对这门学科进行复习时,我们需要对其核心概念、理论和实践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首先,发展经济学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增加。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强调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作用。
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仅仅依靠这些因素往往是不够的。
例如,资本积累可能受到资金短缺和投资环境不佳的限制;劳动力虽然丰富,但可能缺乏必要的技能和教育;技术进步在引进和吸收过程中也可能面临诸多障碍。
在复习经济增长这一板块时,我们要理解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型,如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等。
哈罗德多马模型强调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但它假设资本产出比率不变,这在现实中可能并不成立。
新古典增长模型则引入了技术进步和劳动与资本的可替代性,更符合实际情况。
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无法很好地解释技术进步的来源。
除了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学还关注贫困问题。
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减少贫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低下,还包括教育、医疗、营养等多方面的匮乏。
我们在复习时要了解贫困的衡量指标,如贫困线、贫困发生率、贫困差距比等。
同时,要深入研究导致贫困的原因,如资源分配不均、制度缺陷、缺乏就业机会等。
针对贫困问题,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扶贫项目、社会保障制度、教育普及等。
然而,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往往面临各种挑战,比如资金不足、政策执行不力、目标群体难以精准识别等。
我们需要对这些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思考如何改进和完善。
产业结构的转变也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发展中国家通常以农业为主,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
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农业现代化、工业发展、服务业升级等一系列问题。
农业现代化涉及到农业技术创新、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等方面。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发展经济学: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起来的,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为主要对象,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规律的,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用性、综合性和边缘性的新兴经济学科。
贫困:指一种不能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状态.★★3.贫困线:一个人如果其消费或收入水平低于满足基本需要所需要的最低水平的话,就,而这个最低水平通常被称为贫困线。
4。
绝对贫困:指没有能力获取满足基本需要的资源。
5。
哈罗德-—多马模型:指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其储蓄率成正比,与其资本—产出比成反比。
★★6.错误示范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是一些国际多边机构和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援助机构的专家的错误的指导建议造成的。
7。
新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的经济长期增长的最终源泉可以归结为人力资本和知识的生产与积累。
★★规模分配:解释的是每一个单个个人或单个家庭所得到的总收入。
★★功能分配:解释的是在总的国民收入中,每一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所获得的收入份额。
★★10。
洛伦兹曲线:是用来衡量收入不平等状况的一个方法,表示收入获得者的百分比与他们获得的收入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11。
基尼系数:是在洛伦茨曲线的基础上,计算洛伦茨曲线和对角线之间所包围的面积与洛伦茨曲线所在的半个正方形的面积的比率。
★★12. 库兹涅茨倒U曲线:在经济增长的初期,收入分配可能有恶化的趋势,以后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形势将逐渐得到改善。
库兹尼茨以基尼系数衡量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发现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基尼系数的变化表现为一条倒U型曲线。
★13。
人口增长的隐蔽势头:是人口增长存在着一种潜在的趋势,即在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后,人口还会继续增长的现象.★14。
人口过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都会从最初的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经过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进而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几个阶段.★15。
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认为人口是经济增长的阻碍,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带来人口的增长。
贫困与发展发展经济学
6.病残人口特殊照顾
❖ 茂县是全国大骨病病重灾区,目前茂县将大 骨病患者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和农村医疗救助 并实施集中供养等救助措施,对患者按病情 每月给予一定的补助。同时,开展病情普查、 监测与医疗救治工作。
❖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 开发,并以旅游发展为依 托,着力培植商贸服务、旅游服务等相关行 业,带动地方经济,解决部分就业、实现相 关贫困人口脱贫
发展成效
❖ 以茂县为例,其2007-2011年财政收入支出状 况如下(万元)
பைடு நூலகம்
❖ 茂县“十一五”期间全县基本完成了11个重 点扶贫村扶贫工程建设任务。实施“五改三 建”解决绝对贫困人口9375户,37491人, 解决低收入人口2927户,11708人;实施 “整村推进”64村,投入资金8842万元,覆 盖农户7905户;组织了14个特色产业扶贫项 目,覆盖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劳务培训方面, 仅2008-2010年间,完成扶贫培训1789人, 投资214万元;
❖ 1.整村推进 ❖ 2.产业扶贫 ❖ 3.科技扶贫 ❖ 4.劳务扶贫与异地安置 ❖ 5.旅游扶贫 ❖ 6.病残人口特殊照顾
1.整村推进
❖ 整村推进其实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 程。以茂县为例,具体做法是:在每村安排 一个定点扶贫单位,让贫困群众参与扶贫项 目的 决策、实施和监督。资金直接下放到村, 由村民提出项目,自己管好用好资金。
主要工程是“五改三建”,即改厨、改圈、改 厕、改房、改洗浴间,建庭院、建清洁能源、 建通村入户路。同时加强村内道路建设、农田 水利建设。支柱产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 业主要是果、菜、药的种植,重点发展水果和 特色经济作物。养殖业主要是猪牛羊的养殖。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发展规律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经济增长、贫困、不平等、就业、产业结构、国际贸易、技术进步等。
以下是对发展经济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一、经济发展的概念和衡量指标经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福利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等多个方面。
衡量经济发展的常用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人类发展指数(HDI)等。
GDP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但它也有局限性,比如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环境质量、居民幸福感等。
人均收入可以更直观地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但也需要考虑物价水平和购买力等因素。
HDI 则综合考虑了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人均收入,能更全面地评估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
二、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强调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认为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和资本产出比。
新古典增长模型引入了技术进步和劳动的作用,认为长期经济增长取决于技术进步。
内生增长理论则进一步强调了知识、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等内生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三、贫困与不平等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绝对贫困是指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相对贫困则是相对于社会平均水平而言的贫困。
不平等包括收入不平等、财富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
不平等不仅会影响社会稳定,还可能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
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的政策措施包括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教育机会的平等提供、税收政策的调整、促进就业和创业等。
四、人口与劳动力发展中国家往往人口增长较快,这可能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压力,同时也影响了教育和就业机会。
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也可能导致失业和就业不足。
人口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五、产业结构转型发展中国家通常经历从农业为主向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
(完整word版)发展经济学复习材料
名词解释4分x5题=20,简答5分x4题=20,计算与说明5分x6题=30,论述15分x2题=30一.名词解释短缺点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极线性发展阶段论刘易斯拐点新型工业化金融深化货币化率黄金律稳态二元经济循环积累因果机制刘易斯拐点初始利益棘轮效应二.简答题不发达经济体的共性新古典增长模型关于资本积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主要观点。
世界反贫困战略有哪几种。
贫困的恶性循环机制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倒U理论假说及其成因大推进理论的主要内容简述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内容及其优缺点简述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论的主体内容。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主要理论学说及其机制简述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内容框架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简述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发育的现状和推进金融市场深化的主要步骤简述经济全球化对宏观发展的推动作用贫困的恶性循环机制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的评价指标托达罗模型的经济思想与主要内容计算和说明1.存在某一经济,其产出总量为Y,且服从储蓄等于投资的凯恩斯宏观均衡。
假定技术不变、储蓄率s、资本/产出比率θ、折旧率δ、人口增长率n。
1),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推导该经济的增长率g与上述经济参数的关系。
答:Y dY g =,YS s =,I S = dYdK Y K ==θ,k nk I dk δ--= 解得,n s g --=δθ2)假定该经济体进入人口老龄化期间,人口增长率为-0.1%,折旧率为0.5%,为保证增长率维持在3-5%的平稳区间,则储蓄率s 与资本/产出比率θ的比值应保持在什么水平。
答:3.4-5.4%2. 考虑一个二元经济(如下图),OL 表示总人口,A MP 和I MP 分别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的边际生产率。
其中,现代产业的制度工资是LN ,传统产业的制度工资是OC 。
根据二元结构转化的有关模型回答下列问题:1) 现代产业的就业规模如何确定,并用图中记号标明答:在制度保障下,执行工资LN ,就业规模为H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农业与经济发展一、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1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1.1.1配第——克拉克定理●17世纪,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中提出制造业的收益比农业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制造业多●1940s,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中指出社会就业结构也有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的转移趋势●配第——克拉克定理包含收入比重和就业比重两个层面1.1.2实证检验纵向检验●库兹涅茨对英、法、德、挪威、意、美、日等15个发达国家进行过时间序列统计检验●英国近200年农业产值和就业比重下降了30%;而日本农业产值比重下降60%,就业比重下降80%;所有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部门在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下降了,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上升●中国近50年的统计检验(第184页)横向检验●库兹涅茨也曾按人均收入将样本国家分为7组,最高的为第一组,最低的为第七组,然后计算每组国家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发现农业在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人均收入负相关,工业和服务业在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人均收入正相关●1998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值与就业比重的对比(第198页)结论●农业的相对地位与经济发展水平负相关,经济发展了,农业的相对地位会下降1.2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虽然农业的相对地位在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在减少●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体现在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四个方面1.2.1产品贡献食品贡献●农业部门是自身和非农部门粮食和副食的主要来源●要实现工业化和产业部门多样化,农业部门就必须提供剩余粮食(英国为例)●发展中国家由于一系列原因对粮食的需求更为巨大,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递增●如果粮食的供应跟不上,将导致一系列不利后果英国的例子●英国之所以第一个实现工业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国第一个实现了农业的重大变革,消除了农奴制,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为工业化提供了剩余粮食和剩余劳动力发展中国家对粮食的需求巨大●发展中国家对粮食的边际消费倾向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远远快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及城市化扩大了对粮食的需求●农民本身对粮食的需求也会提高发展中国家对粮食的边际消费倾向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恩格尔系数高,食品消费在家庭预算中的比重很高●发展中国家对粮食的边际消费倾向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计,1960s,印度、印尼、巴基斯坦等7个亚洲国家人均收入增加1%,对粮食的需求就提高0.89%,而同期美国只有0.15%,澳大利亚只有0.11%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远远快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同时人口增长也远远快于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处于饥饿和死亡的边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粮食生产跟不上人口增长工业化及城市化扩大了对粮食的需求●工人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高于农民,人均对粮食的需求高于农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非农人口的规模扩大;M a y e r s(1989)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必须随身携带“他们的午餐”;城市人口增加要求粮食供给增加农民本身对粮食的需求也会提高●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本身对粮食的消费需求也会以更大的比例增长(对肉类等需求上升,而畜牧业用粮超过食用粮食)粮食供给不足的后果●价格上升,成本推进通货膨胀●收入中更大的部分用于消费,影响储蓄和投资●进口粮食,国际收支恶化●饥荒,人力资本下降,社会动荡原料贡献●农业为非农产业,如纺织、制糖、制茶、皮革加工、烟草行业等提供原材料●在工业化早期,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部门往往是经济起飞的主导部门,农业的丰歉直接影响到这些部门的发展,如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2.2市场贡献什么是农业的市场贡献●发展中国家二元结构中,农业部门占很大比重,农村人口更占多数,因此,除非有很大的出口可能,农村必然是国内产品的重要市场●农业一方面向非农部门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另一方面从非农部门购入投入品和消费品,从而刺激非农部门的发展●这种贡献发生于市场的交换之中,所以称之为市场贡献洛克伍德(1954)对日本经济的研究●发现在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中,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农民的增收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扩张创造了日益巨大的国内市场●同时有力配合了日本经济发展初期的进口替代战略,促进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起飞世界银行《1979年世界发展报告》●该报告指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停滞,这使得广大的农村购买力低下,不利于投资引诱,从而阻碍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农业贸易条件对工业的影响是“双刃”式的●农业贸易条件=农产品价格水平/工业品价格水平●农业贸易条件恶化,一方面有利于工业以低成本获得原材料和工资品,有利于利润增加●但另一方面使广大的农民购买力下降,降低对工业品的需求●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如进入买方市场,后者的作用将大于前者(如中国目前)*对外贸易不能消除农业对市场的贡献●对外贸易可以影响农业的市场贡献,非农部门的原材料可以进口,工业品也可以出口。
因此,一国农业的市场贡献与该国的开放程度有关●但出于政治、贸易条件、经济独立和安全、风险控制等考虑,大多数国家还是倾向于保证农业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给。
因此对外贸易并不能完全取消农业的市场贡献(中国的粮食安全)*1.2.3要素贡献劳动贡献●农业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在城市工资高于农民收入时,如果没有其他限制,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农民会源源不断进入城市,第12章将有详细介绍)资本贡献工业化需要规模较大的农业部门提供资本●没有其他途径●不能掠夺●工业部门起初规模很小,本身积累有限●外资流入受限制●于是规模较大的农业成为资本的重要来源,分为自愿储蓄和强制储蓄自愿储蓄●富裕地主投资工业(英国、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农民的小额储蓄强制储蓄●农业高税收(日本1800-1900年土地税占政府税收总额的80%以上(M a y e r s,1989))●农产品价格与工业品价格剪刀差●农产品剩余低价收购乃至无偿征集(前苏联集体农庄、中国的人民公社)1.2.4外汇贡献●工业化初期农业是主要的外汇来源●农产品出口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禀赋;技术相对不复杂;农产品质量差异较小,比较劣势不明显)●外汇贡献的第二个方面是农业生产可以节约进口粮食的宝贵外汇●从长期来看,由于贸易条件恶化,农业的外汇贡献在下降二、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停滞及其原因2.1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停滞人均粮食生产的变化(%)人均农业生产的变化(%)1948-19601960-19701970-19801980-19851948-19601960-19701970-19801980-1985拉丁美洲0.40.60.90.30.20.00.70.4远东(不包括日0.80.30.71.20.70.30.61.1本)0.70.00.70.20.80.00.40.1近东(不包括以色列)0.0-0.7-0.3-0.40.3-0.5-1.4-0.3非洲(不包括南非)0.60.10.50.30.60.00.80.5全部发展中国家1.10.91.31.51.00.61.21.3发达国家2.1.2分析●1950-1980s,发展中国家工业有所发展(1960s甚至达到10%),但农业发展陷于停滞●任何一个10年人均粮食生产和农业生产增长率都低于1%,而同期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持续增长●非洲是问题最严重的地区(1960s-1980s甚至负增长)2.1.3农业发展停滞的后果●粮食短缺,营养不良,饥荒,疾病流行,社会动荡(第201页)●工业化受阻(粮食和原材料缺乏;人力资本贬值;市场需求萎缩;投资下降)●加剧二元结构2.2原因之一:传统农业2.2.1传统农业的特征●生产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主要是自给自足●以土地和劳动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技术长期停滞技术长期停滞●技术停滞的表现(世世代代用同样的要素、工具和技术耕种同样的土地,在正常年景获得同样的收成,维持最低生活水平)*●以中东为例(第203页)●原因(加塔克,1987):缺乏适宜的替代技术、农民对新技术缺乏了解、农民承担风险的能力很低、缺乏资金、投入品不足、传统制度的障碍等*2.2.2传统农业是落后的,但却是有效率的●舒尔茨提出●农民是理性的,在现有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和制度等条件约束下,传统农业已经使现有生产要素的配置达到最优了,是有效率的●重新配置现有的资源并不能提高生产效率2.3原因之二:重工轻农的政策●1950s和1960s许多发展中国家实施了重工轻农,甚至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为代价发展工业化●政策包括:对农业征重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强制低价收购或无偿征集、本币升值、集体农庄或人民公社*三、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1土地制度改革3.1.1不在所有制大庄园制在拉丁美洲普遍存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在拉美,1.3%的庄园主拥有71.6%的耕地庄园制的特点是:庄园主委托雇来的管家管理庄园,为庄园劳动的主要是佃农和少地的小农庄园的耕种方式往往是粗放型的庄园制带有农奴制的色彩,因此劳动者所得与其努力程度没有多大关系,缺乏激励种植园制●与庄园制类似,但一般为外国资本所有●农业劳动由雇来的工人进行,一般生产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热带国家广泛存在●同样,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与农业收成关系不大,缺乏有效激励租佃制(1)●在亚洲比较流行●地主占有土地,但自己并不直接经营,而是将土地分成若干块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佃农根据事先定好的契约向地主交纳货币地租或实物地租●一般又分为分成地租和固定地租租佃制(2)●分成地租是指农业生产收获按事先定好的比例分配●固定地租是指单位面积耕地的租金不变,与收成无关●分成地租由于农民的分配比例很少,所以极大地抑制了农民的积极性●固定地租稍好一些,但如果租期短,经常变换,对农民积极性的抑制仍然很强公有制●如集体农庄、人民公社等●所有权与经营权仍然分离,农民成为农业工人,获得“工分(工资)”●对劳动者的激励仍然有限不在所有制的缺点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并不在自己的土地上亲自劳动,无法获得完全信息;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监督代理方得不到充分的激励,因此努力程度、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等有限农业生产效率比较低3.1.2居住所有制改革的方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由不在所有制向居住所有制转变,实现“耕者有其田”途径●土地有偿转移:每户规定上限,其他有偿出售●土地有偿或无偿剥夺再分配:以小私有制取代大私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国有的前提下,土地的经营权私有好处●由于农业生产与工业不一样,后者委托——代理的成本(道德风险、监督成本)较小,而前者较高●所以农业必须实行激励相容(付出与所得直接相关)的所有制●有利于效率提高和消除贫困3.1.3对小农场的质疑和辩护质疑●按照规模报酬递增规律,小农场与大农场相比,生产效率下降辩护农业生产要素不可分性事实上不存在●农业投入,包括农用机械在内,是可以细分的●也有适于小规模生产的农用机械和投入,效率并不会大幅下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地少人多●大农场倾向于节约劳动,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小农场有利于就业,以集约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农业技术也有规模中性的●农业技术并不全部是规模递增的●也有规模中性的农业技术,如新的杂交水稻品种等贝利(1979)等的实证研究●贝利(R.A.B e r r y)等1979年对巴西、肯尼亚、墨西哥、印度等20个国家的农业进行了横向比较,对巴西、哥伦比亚、菲律宾等6个国家农业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的小农场比大农场更有效率对农民积极性的激励●如果以居住所有制的小农场代替不在所有制的大农场,对农民积极性的激励是巨大的●这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中国为例:1959-1978,农业总产值总共仅增长91.3%,1952-1978年人均净产值增长为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1978年仅相当于1952年的77.6%●1978年开始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1984年,农业总产出增长42.2%,其中制度的贡献率是46.8%(林毅夫,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