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发展(贫困)经济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农业与经济发展

一、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1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1.1配第——克拉克定理

●17世纪,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中提出制造业的收益比农业多,而商业的收益又

比制造业多

●1940s,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中指出社会就业结构也有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

再到第三产业的转移趋势

●配第——克拉克定理包含收入比重和就业比重两个层面

1.1.2实证检验

纵向检验

●库兹涅茨对英、法、德、挪威、意、美、日等15个发达国家进行过时间序列统计检验●英国近200年农业产值和就业比重下降了30%;而日本农业产值比重下降60%,就业比

重下降80%;所有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部门在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下降了,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上升

●中国近50年的统计检验(第184页)

横向检验

●库兹涅茨也曾按人均收入将样本国家分为7组,最高的为第一组,最低的为第七组,然

后计算每组国家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发现农业在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人均收入负相关,工业和服务业在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人均收入正相关

●1998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值与就业比重的对比(第198页)

结论

●农业的相对地位与经济发展水平负相关,经济发展了,农业的相对地位会下降

1.2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虽然农业的相对地位在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在减少

●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体现在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四个方面

1.2.1产品贡献

食品贡献

●农业部门是自身和非农部门粮食和副食的主要来源

●要实现工业化和产业部门多样化,农业部门就必须提供剩余粮食(英国为例)

●发展中国家由于一系列原因对粮食的需求更为巨大,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递增

●如果粮食的供应跟不上,将导致一系列不利后果

英国的例子

●英国之所以第一个实现工业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国第一个实现了农业的重大变

革,消除了农奴制,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为工业化提供了剩余粮食和剩余劳动力

发展中国家对粮食的需求巨大

●发展中国家对粮食的边际消费倾向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远远快于发达国家

●工业化及城市化扩大了对粮食的需求

●农民本身对粮食的需求也会提高

发展中国家对粮食的边际消费倾向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恩格尔系数高,食品消费在家庭预算中的比重很高

●发展中国家对粮食的边际消费倾向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计,1960s,印度、印尼、巴基斯坦等7个亚洲国家人均收入

增加1%,对粮食的需求就提高0.89%,而同期美国只有0.15%,澳大利亚只有0.11%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远远快于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同时人口增长也远远快于发达国家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处于饥饿和死亡的边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粮食生产跟不

上人口增长

工业化及城市化扩大了对粮食的需求

●工人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高于农民,人均对粮食的需求高于农民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非农人口的规模扩大;M a y e r s(1989)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到城市,必须随身携带“他们的午餐”;城市人口增加要求粮食供给增加

农民本身对粮食的需求也会提高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本身对粮食的消费需求也会以更大的比

例增长(对肉类等需求上升,而畜牧业用粮超过食用粮食)

粮食供给不足的后果

●价格上升,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收入中更大的部分用于消费,影响储蓄和投资

●进口粮食,国际收支恶化

●饥荒,人力资本下降,社会动荡

原料贡献

●农业为非农产业,如纺织、制糖、制茶、皮革加工、烟草行业等提供原材料

●在工业化早期,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部门往往是经济起飞的主导部门,农业的丰歉直

接影响到这些部门的发展,如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1.2.2市场贡献

什么是农业的市场贡献

●发展中国家二元结构中,农业部门占很大比重,农村人口更占多数,因此,除非有很大

的出口可能,农村必然是国内产品的重要市场

●农业一方面向非农部门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另一方面从非农部门购入投入品和消费

品,从而刺激非农部门的发展

●这种贡献发生于市场的交换之中,所以称之为市场贡献

洛克伍德(1954)对日本经济的研究

●发现在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中,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农民的增收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扩

张创造了日益巨大的国内市场

●同时有力配合了日本经济发展初期的进口替代战略,促进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起飞

世界银行《1979年世界发展报告》

●该报告指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停滞,这使得广大的农村购买力低下,不利于

投资引诱,从而阻碍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农业贸易条件对工业的影响是“双刃”式的

●农业贸易条件=农产品价格水平/工业品价格水平

●农业贸易条件恶化,一方面有利于工业以低成本获得原材料和工资品,有利于利润增加●但另一方面使广大的农民购买力下降,降低对工业品的需求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如进入买方市场,后者的作用将大于前者(如中国目前)*对外贸易不能消除农业对市场的贡献

●对外贸易可以影响农业的市场贡献,非农部门的原材料可以进口,工业品也可以出口。

因此,一国农业的市场贡献与该国的开放程度有关

●但出于政治、贸易条件、经济独立和安全、风险控制等考虑,大多数国家还是倾向于保

证农业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给。因此对外贸易并不能完全取消农业的市场贡献(中国的粮食安全)*

1.2.3要素贡献

劳动贡献

●农业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在城市工资高于农民收入时,如果没有其他限制,边际生产率为零

的农民会源源不断进入城市,第12章将有详细介绍)

资本贡献

工业化需要规模较大的农业部门提供资本

●没有其他途径

●不能掠夺

●工业部门起初规模很小,本身积累有限

●外资流入受限制

●于是规模较大的农业成为资本的重要来源,分为自愿储蓄和强制储蓄

自愿储蓄

●富裕地主投资工业(英国、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农民的小额储蓄

强制储蓄

●农业高税收(日本1800-1900年土地税占政府税收总额的80%以上(M a y e r s,1989))●农产品价格与工业品价格剪刀差

●农产品剩余低价收购乃至无偿征集(前苏联集体农庄、中国的人民公社)

1.2.4外汇贡献

●工业化初期农业是主要的外汇来源

●农产品出口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禀赋;技术相对不复杂;农

产品质量差异较小,比较劣势不明显)

●外汇贡献的第二个方面是农业生产可以节约进口粮食的宝贵外汇

●从长期来看,由于贸易条件恶化,农业的外汇贡献在下降

二、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停滞及其原因

2.1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停滞

人均粮食生产的变化(%)人均农业生产的变化(%)

1948-19601960-

1970

1970-

1980

1980-

1985

1948-

1960

1960-

1970

1970-

1980

1980-

1985

拉丁美

0.40.60.90.30.20.00.70.4

远东

(不包

括日

0.80.30.71.20.70.30.6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